导航:首页 > 股票外汇 > 斯维尔股票

斯维尔股票

发布时间:2021-05-29 01:48:56

A. 分析下俄罗斯工业复苏情况(要客观、全面)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工业很不发达,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仅占1/3,而工业部门结构中又以轻工业为主,其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2/3。本来就十分落后的俄国工业,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外国武装干涉及国内战争的破坏,濒于崩溃的边缘。国内战争结束后,在国民经济恢复基础上,苏联通过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决议。决议明确规定,工业化的总路线的基础就是从重工业开始。从发展重工业的核心,即机器制造业开始,这实际上就是偏重于甲类工业,即生产资料生产。 [1]
在这个方针影响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作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的俄罗斯具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具体分为八大工业部门:燃料动力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建筑材料工业;森林、木材加工和纸浆造纸工业;轻工业;食品工业。 [2]
工业在俄罗斯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俄罗斯工业的特点是:重工业发展始终占优先地位,同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涌现出许多新兴工业部门。工业生产集中程度很高,这是俄罗斯生产力布局政策的结果。在工业生产中,俄罗斯把工业部门分成几个综合体来进行计划和组织发展。这几种综合体是:燃料动力综合体、冶金综合体、机器制造综合体、化学森林综合体、建筑综合体、社会综合体和东部的区域性生产综合体。 [3]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1992年秋至1994年6月为第一阶段,1994年7月起进入第二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俄罗斯的工业发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阶段私有化时期,经济上彻底打破传统的计划体制,并以国有企业为突破口,通过私有化形式开始大规模的市场经济改造。这一阶段实行的是无偿私有化。外国投资者可以参加拍卖、竞卖和投资招标,以及购买私有化证券。到1994年6月底,70%的工业企业,其中包括2万个大中企业已转入股份化;小私有化比例达75%;农业中私有化企业和个人副业产值已达86%;非国有制经济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就业人数达到4000万。从1994年7月1日起推出第二阶段私有化计划。这一阶段私有化的特点是从无偿私有化转为有偿私有化,从追求政治目标转向注重经济效益,刺激生产投资。 [4]
二、 主要工业部门
1.燃料动力工业
燃料动力工业是建立在俄罗斯本国资源基础上的强大工业部门,俄罗斯的煤、石油、天然气、泥炭、铀矿的储量在世界上均处于前列。燃料动力工业是俄罗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之一,它包括电力工业和燃料工业。
俄罗斯电力工业由热电站、水电站和原子能电站三大系统组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力工业的企业数在增加,发电量逐年减少。原子能电站的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1%~12%之间。热电站发电量的比重出现下降的趋势,水电站发电量的比重在上升。在工业部门中,电力工业的盈利较高。
俄罗斯燃料工业分为石油工业、天然气工业和煤炭工业。
(1)石油工业
苏联的石油开采重点由西部向东部转移,二次大战后由阿塞拜疆的巴库油田转向伏尔加-乌拉尔地区,20世纪70年代又向东转移到西西伯利亚的秋明地区,这里有全俄最大的,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的萨莫特洛尔油田。秋明地区的石油开采量占全俄总开采量的66%。
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РОСНЕФТЬ)成立于1995年9月,是国有控股石油公司,其前身是苏联石油部及俄罗斯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该公司1996年拥有石油储量为14.83亿吨,石油产量为1300万吨,石油加工量为450万吨。1995年时雇员人数是6.988万人。公司董事会由总裁董事长、国家部委、子公司、地方行政长官共12人组成。俄罗斯石油公司设有8家石油生产公司、9家炼油厂、12家油品销售公司及其他公司。12家子公司是:⑴阿尔汉格尔斯克地质公司(Архангелскгеолдобыча),从事石油勘探、开发和加工。⑵克拉斯诺达尔石油有机合成公司(Краснодарнефтеоргсинтез),成立于1950年,从事石油勘探、开发和加工、现有雇员1497人。⑶莫斯科石油和润滑油厂(Московский завод для нефти и смазок),成立于1925年,现有雇员366人。⑷捷尔姆石油公司(Термнефть),从事与热采有关的各项研究和试验。⑸共青城炼油厂(Комсомольский НПЗ),成立于1950年,位于阿穆尔州共青城,现有雇员916人。⑹普尔石油天然气公司。⑺斯塔夫罗波尔石油天然气公司。⑻克拉斯诺达尔石油天然气公司。⑼卡莱姆石油公司。⑽达吉斯坦石油公司。⑾萨哈林海洋石油天然气公司。⑿图阿普谢炼油厂。此外,俄罗斯石油公司还有一些对外合作机构,包括中央地球物理国外勘探公司、油气计算中心。经营范围是石油、天然气及其他矿藏普查、勘探、开发、运输及加工;石油产品、石化产品及其他产品生产;石油、石油产品及其他产品销售;投资活动(包括有价证券业务);对外经贸、进出口业务;完成联邦国家及地区消费者的订货。 [5]
东西伯利亚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ВОСТСИБНЕФТЕГАЗ),成立于1994年4月,经营范围是地球物理勘探、区域性勘探和详查、钻井、开发以及石油天然气供应。公司董事会由董事长、国家部委、地方行政官员及子公司代表共9人组成。东西伯利亚石油天然气公司设有3家子公司:叶尼塞地球物理公司,位于叶尼塞斯克;叶尼塞石油天然气地质公司,位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东西伯利亚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 [6]
(2)天然气工业
全俄共有17个天然气开采区。秋明州是全俄最集中最大的天然气开采地,占天然气开采总量的92%。天然气工业相对比较稳定。天然气储量集中在乌拉尔的奥伦堡气田和西西伯利亚的马连戈伊、扬堡、扎波利亚尔、麦德维热5个大气田。天然气开采工业集中程度高,85%的开采量是由3个大型企业进行的,它们的年开采量都在500亿立方米以上。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Газпром),是苏联解体后在苏联天然气工业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储量和开采量方面是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生产企业,也是世界最大天然气公司。年开采量在100亿~500亿立方米的企业有2个,年开采量在10亿~100亿立方米的企业有7个,而年开采量在10亿立方米以下的小型企业有16个。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向国内的天然气供应量已占俄罗斯能源总供应量的一半以上,向西欧的天然气年出口量约1200亿立方米,外汇收入超过150亿美元,它控制了24%的欧洲天然气市场。此外,向独联体国家每年约出口800亿立方米。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主要从事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加工、储运以及销售,还从事多种经营,包括旅游业、农业、航空以及通讯等业务。俄罗斯的气田和凝析气田均由该公司开采,其产量占全俄总产量的95%以上。对天然气的生产和销售完全实行垄断。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继承了苏联统一的供气系统,拥有21个天然气生产企业、9个研究所、6个工程局、6家服务公司,直属企业和子公司的职工总计36万人。苏联时期的统一供气系统十分庞大,包括200个气田和凝析气田;22.6万公里的输气干线;407座压气站,总安装功率达5900万千瓦;46座地下气库,总有效容量800亿立方米;4500个配气站;6家天然气加工厂。统一供气系统的调度中心在莫斯科。苏联解体后,统一供气系统照常运行,俄罗斯以外的有关设施,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租用。除独联体各国外,与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区约70家公司进行合资经营。 [7]
(3)煤炭工业
俄罗斯煤炭资源丰富,其探明可采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2%,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居第三位,预测储量超过50000亿吨。煤炭品种比较齐全,从长焰煤到褐煤,各类煤炭均有。俄罗斯主要煤炭基地有西西伯利亚的库兹涅茨矿区、欧洲东北部的伯朝拉煤矿区、东西伯利亚的坎斯克一阿钦斯克矿区和莫斯科郊区矿区。大型炼焦煤基地在库兹涅茨和伯朝拉。较大的露天煤矿基地有乌拉尔的科尔金诺、博戈斯洛斯克、沃尔昌斯克矿区;西伯利亚的坎斯克-阿钦斯克、伊尔库斯克和库兹涅茨克煤田;远东的莱奇哈、萨哈林。在煤炭工业中,大中型煤矿占优势地位。年开采量在100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有6个;年产量在100万~500万吨的煤矿有14个;年产量在500万~1000万吨的煤矿有10个;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大型煤矿有9个。 [8]
俄罗斯煤炭资源的最大缺陷是地区分布极不平衡,3/4以上分布在俄罗斯的亚洲部分,煤炭产地与大量需求煤炭的工业地区相隔遥远,运输落后制约了煤炭工业的发展。煤炭工业的盈利率很低,也影响着自身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苏联曾大力发展露天采煤。9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露天采煤量占煤炭总产量的比重有所下降。欧洲部分储量地理分布如下:46.5%的储量在俄罗斯中部,即库兹巴斯煤田;23%的储量在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几乎都是褐煤,适于露天开采。此外还有一部分动力煤分布在科米共和国(82亿吨),罗斯托夫州(65亿吨)和伊尔库茨克州(55亿吨)。
煤炭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远东和乌拉尔等几个大型地理经济区的主要燃料。这些经济区中的个别地区,像远东地区的滨海边疆区长期以来燃料供应短缺,致使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对劳动力就业、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俄罗斯的地理经济区中仅有7个是煤炭产区,而有5个地区是煤炭主要消费地区。在7个煤炭产区中,像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和北高加索3个地区实际上煤炭完全可以自给。而其他4个地区,尤其是乌拉尔和远东地区,需要一部分外运煤炭。这些地区所需的煤炭品种和质量,光靠自产煤量是不够的。因此,每年大约有1/4的煤炭产量,约4000万吨至5000万吨需要在各地区间相互调配,平均运距达1000公里,最长运距达3000公里。俄罗斯煤炭工业改革政策是1993年出台的。从1993年起,俄罗斯煤炭工业的市场竞争就已形成,从而保证了有支付能力单位的需求。当时还出现了能够自筹资金的私营煤炭公司。
煤炭工业有72个煤炭生产股份公司(不含子公司),其中24个为联邦股票控股公司和6个国营煤炭开采联合企业。俄罗斯煤炭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现有井工矿和露天矿的生产能力在降低。据俄罗斯科学院经济所的数据,未来天然气的价格将不断上升,而煤炭企业经过重组以后,其生产费用会不断下降,因此各地区的煤价应当低于天然气价格。在现阶段,煤炭工业主要的改革任务是,根据增长的需求,制定煤炭工业发展目标;以最快的速度关闭严重亏损企业和解决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制定有效的由国家调控私人煤炭公司的灵活机制。俄罗斯有60%的煤产量来自私人煤炭公司,所以改革要完成的任务之一是有效地调节市场经济下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因此,地下资源利用、确保煤炭稳定而充分供应、改进立法和规范权力范围,是国家调控的重点。根据条件修订现有的政策包括:煤矿安全规程以及煤炭企业技术操作和设计定额。在要求俄罗斯动力部对煤炭工业加大调控力度方面包括:干部培训,实施部门和部门间科技发展纲要,支持和发展部门科学研究和设计制造院所的倡议。俄罗斯煤炭工业部门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创造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提高煤炭生产潜力。根据俄罗斯2020年动力战略以及联邦“动力有效经济”的目标规划,到2005年煤炭产量应达到3亿吨,到2020年必须达到4.3亿吨。为完成发展规划所规定的总生产能力,到2005年以前,需投入资金671.4亿卢布(按2001年卢布比价计)。上述资金来源,既靠企业自有资金,又需要来自联邦政府的预算资金。预算外资金总额494.2亿卢布,将主要来自企业自有资金(折旧提成和利润),以及来源于引资和银行贷款
2.冶金工业
冶金工业是俄罗斯的传统工业部门,俄罗斯拥有丰富的铁矿,黑色冶金是工业的骨干部门。冶金工业分为两大门类:黑色冶金和有色冶金。大型冶金中心在西北区、中央区、乌拉尔、库兹巴斯、伏尔加沿岸和西西伯利亚。大型冶金企业有: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克里沃罗日、新利别茨克、西西伯利亚、切列波维茨、车里雅宾斯克等。其中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基地规模最大。在炼钢部门,生产工艺得到某些改进。黑色和有色冶金部门的产品盈利率和资产盈利率均高于整个工业。俄罗斯的有色金属工业有炼铝、镍、铅、锌、铜等工业。在安卡拉有大型炼铝厂。在有色冶金工业中,锡、锑、汞冶炼业不发达,俄罗斯是这些有色金属短缺的国家。
3.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
俄罗斯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的布局也在由西部向东部地区转移。俄罗斯的东部地区,特别是西伯利亚和远东拥有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森林资源、食盐和磷灰石等,对发展化学工业提供了有利的资源条件。20世纪70~80年代,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建立起十几座石油加工厂,年加工能力一般都在600万~1200万吨石油。全俄最大的鄂木斯克石油加工厂年加工能力为2000万~2200万吨石油。俄罗斯的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主要分为5个部门:基础化学,产品主要是硫酸、纯碱、烧碱和化肥;化学纤维和纱线;合成树脂和塑料;合成橡胶和轮胎工业。重点发展化肥、新型结构材料和化学纤维。
4.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
机器制造业是俄罗斯工业的核心,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它为工业本身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对国民经济的技术现代化起着关键的作用。苏联长期以来一直以超越整个工业部门的速度发展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俄罗斯机器制造业的一个特点是生产高度集中,并且具有高度垄断性。据官方统计,在整个工业中垄断企业有420个,其中256个在机器制造业。机器制造业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生产与军事化密切相关,有80%的机器制造企业与军工生产相关。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部门的企业数增加很快。机器制造业的分部门主要为:重型动力和运输机器制造业;电机工业;机床制造和工具工业;电子计算机和仪表制造业;汽车工业;拖拉机和农业机器制造;家电工业。在整个机器制造业中,俄罗斯把机床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和仪表制造业、电机工业和电子工业作为科学技术进步的催化部门。俄罗斯消费市场最为畅销的家电产品主要有四类,即电视机、冰箱、录像机和洗衣机。
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俄罗斯家电工业一直处境艰难。从内部因素看,由于资金短缺,企业无力进行技术更新改造,自产家电的综合竞争力弱,在质量、性能、外观上远远落后于同类进口产品。从外部条件看,在实行外贸自由化的同时,政府未采取必要的民族工业保护措施,国外家电大量涌入俄罗斯市场,致使本国家电行业受到严重冲击。比较知名的电视机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并拥有一批小有影响的国产品牌。例如,莫斯科市《红宝石电视机厂》的“Рубин”;沃龙涅什地区《电信股份公司》的“Рекорд”;圣彼得堡市《彩虹股份公司》的“Радуга”;诺夫哥罗德地区《量子联合生产公司》的“Садко”等。这些品牌电视机一般采用世界流行款式和设计,引进外国的主要部件在俄罗斯进行组装,技术性能和外观造型上均有了很大改观,价格水平也基本与国外同类产品持平。洗衣机生产厂家也基本分布在欧洲部分,例如,下诺夫哥罗德州的《斯维尔德洛夫生产联合公司》、别尔哥罗德州的《斯塔尔奥斯科尔工厂》和基洛夫市的《维斯塔股份公司》。市场上比较知名的国产洗衣机品牌有“Вятка-Алена”、“Ока-9”、“Фея”、“Малютка”和“Сибирь”等,以手动、小容量、软塑机壳为主,而半自动、全自动机型比重不足10%。由于价格、性能和质量等原因,这些机器的主要用户是低收入阶层。莫斯科市的大部分俄产洗衣机的平均价格约在30-100美元之间。冰箱企业主要有莫斯科市的《吉尔股份公司》、斯摩棱斯克市的《艾斯别尔戈股份公司》、奥伦堡州的《奥尔斯克机械厂》、利佩茨克地区的《利佩茨克钢铁企业》等。市场上能见到的国产冰箱品牌有“Stinol”、“Зил”、“Саратов”、“Смоленск”、“Орск”和“Ока”等,其售价大致在80~140美元之间。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俄罗斯对部分进口商品实行质量和安全认证制度,看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安全要求,是否持有相应的商检证明。俄罗斯每年都对进口税率进行较大幅度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家电进口税率呈明显攀升趋势。
5.建筑材料工业
建筑材料工业是俄罗斯的传统工业部门之一。各地区都拥有生产建筑材料的原料,建筑材料工业主要分布在工业发达的中央区、伏尔加河流域和乌拉尔地区。建筑材料工业的下属分部门有:水泥工业、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配件工业、墙材料工业、建筑陶器工业、聚合原料制造的建筑材料、非矿物建筑材料工业和玻璃工业。在水泥生产行业,小企业(年平均生产能力在50万吨以下)较多,有27个,它们占本行业企业数的48%,而生产的水泥占水泥总产量的13%。大型企业(年平均生产能力在200万吨以上)有10个,占这一行业企业数的17.8%,生产的水泥占总产量的43%。“斯巴斯克水泥厂”是俄罗斯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其他大型水泥厂还有:“矿山工厂水泥厂”、“舒罗夫斯基水泥厂”、“沃尔斯基水泥厂”等。
6.森林、木材加工和纸浆造纸工业
俄罗斯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为森林、木材加工和纸浆造纸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资源基础。这一部门也是俄罗斯的传统工业部门。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部门的企业数逐年增加,在私有化过程中,企业数大量增加。这一部门在工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4.3%,仅高于轻工业所占的2.5%。森林、木材加工和纸浆造纸工业的主要分部门有:森林采伐工业、木材加工工业和纸浆造纸工业。俄罗斯现有家具生产企业约3500家,其中550家大型企业的产值约占整个国内家具工业产值的80%。本国家具企业面临两方面的困难。一方面,家具生产设备和国内紧缺配件的进口关税偏高,妨碍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一些国产和进口家具原材料以及国内能源价格的上涨,造成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价格接近进口产品,从而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7.轻工业
轻工业一直是一个薄弱的工业部门,它的发展速度缓慢,设备陈旧落后。轻工业部门多为中小企业。轻工业部门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份额最小,在各工业部门中仅占2.5%。轻工业部门分为纺织工业,缝纫工业,制革、皮毛和制鞋工业。据预测2010年俄罗斯轻纺行业发展目标主要是将国产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提高到55%。俄罗斯轻工业有能力在亚麻、毛、皮革、皮毛和化纤面料市场方面保持领先地位,但服装、针织面料和鞋等产品落后于国外。在国外市场,俄罗斯出口产品主要是匹布。
8.食品工业
食品工业主要包括:粮食食品制造业、肉类食品制造业、奶类食品制造业、鱼类制品工业、砂糖和糖果制造业、各种饮料制造业、制油和制盐业等。俄罗斯的面粉工业主要分布在伏尔加河流域区、北高加索区和中央黑土区等粮食主要产区,主要的面粉工业中心有萨拉托夫、车里雅宾斯克和奥伦堡等。油脂工业主要分布在北高加索区、中央黑土区、伏尔加河流域区等向日葵主要生产地区。罐头工业主要分布在中央区、中央黑土区、北高加索区等地。其中,水果蔬菜罐头工业集中在北高加索区,肉奶罐头工业集中在西北区、加里宁格勒州、中央区、西伯利亚区等地,鱼罐头工业主要集中在渔业发达的远东区、北方区和加里宁格勒州。俄罗斯除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设有专门的糖果点心加工企业外,一般的面粉、粮食加工企业也生产糖果糕点。俄罗斯的肉类制品加工工业主要分布在中央区、北高加索区、伏尔加河流域区、西西伯利亚区,这些地区约占俄罗斯肉类生产的半数以上。莫斯科、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最大的肉类加工中心,其加工能力大大超过本地区的原料供应能力,因此,不得不依靠远距离调运牲畜。俄罗斯的制糖工业主要分布在甜菜主要产地北高加索区以及中央黑土区和中央区,主要的制糖中心有沃罗涅日、图拉等。

B. gta5格伦斯科维尔位置

在MountChiliad山顶,玩家需要坐缆车到山顶上,玩家到达后先拿伞包,之后在山顶范围就可以找到格伦斯科维尔了。格伦斯科维尔正在一峭壁处接受采访,玩家一接近格伦斯科维尔就会跳下去,玩家也得伞降,跟着格伦斯科维尔落到海滩,就可以捉住了。

(2)斯维尔股票扩展阅读:

GTA5于2013年9月17日登陆PlayStation3、Xbox360平台,2014年11月18日登陆PlayStation4和XboxONE平台,多人模式《侠盗猎车手Online》于2013年10月1日正式开放,PC版本已于2015年4月14日推出。

游戏背景洛圣都基于现实地区中的美国洛杉矶和加州南部制作,游戏拥有几乎与现实世界相同的世界观。玩家可扮演三位主角并在任意时刻进行切换(在做某些任务和在被通缉的时候不能切换),每位主角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与故事背景,以及交织的剧情。

C. 俄罗斯的工业

一 概况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工业很不发达,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仅占1/3,而工业部门结构中又以轻工业为主,其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2/3。本来就十分落后的俄国工业,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外国武装干涉及国内战争的破坏,濒于崩溃的边缘。国内战争结束后,在国民经济恢复基础上,苏联通过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决议。决议明确规定,工业化的总路线的基础就是从重工业开始。从发展重工业的核心,即机器制造业开始,这实际上就是偏重于甲类工业,即生产资料生产。 [1]
在这个方针影响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作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的俄罗斯具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具体分为八大工业部门:燃料动力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建筑材料工业;森林、木材加工和纸浆造纸工业;轻工业;食品工业。[2]
工业在俄罗斯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俄罗斯工业的特点是:重工业发展始终占优先地位,同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涌现出许多新兴工业部门。工业生产集中程度很高,这是俄罗斯生产力布局政策的结果。在工业生产中,俄罗斯把工业部门分成几个综合体来进行计划和组织发展。这几种综合体是:燃料动力综合体、冶金综合体、机器制造综合体、化学森林综合体、建筑综合体、社会综合体和东部的区域性生产综合体。 [3]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1992年秋至1994年6月为第一阶段,1994年7月起进入第二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俄罗斯的工业发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阶段私有化时期,经济上彻底打破传统的计划体制,并以国有企业为突破口,通过私有化形式开始大规模的市场经济改造。这一阶段实行的是无偿私有化。外国投资者可以参加拍卖、竞卖和投资招标,以及购买私有化证券。到1994年6月底,70%的工业企业,其中包括2万个大中企业已转入股份化;小私有化比例达75%;农业中私有化企业和个人副业产值已达86%;非国有制经济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就业人数达到4000万。从1994年7月1日起推出第二阶段私有化计划。这一阶段私有化的特点是从无偿私有化转为有偿私有化,从追求政治目标转向注重经济效益,刺激生产投资。 [4]

二、 主要工业部门

1.燃料动力工业
燃料动力工业是建立在俄罗斯本国资源基础上的强大工业部门,俄罗斯的煤、石油、天然气、泥炭、铀矿的储量在世界上均处于前列。燃料动力工业是俄罗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之一,它包括电力工业和燃料工业。
俄罗斯电力工业由热电站、水电站和原子能电站三大系统组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力工业的企业数在增加,发电量逐年减少。原子能电站的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1%~12%之间。热电站发电量的比重出现下降的趋势,水电站发电量的比重在上升。在工业部门中,电力工业的盈利较高。
俄罗斯燃料工业分为石油工业、天然气工业和煤炭工业。
(1)石油工业
苏联的石油开采重点由西部向东部转移,二次大战后由阿塞拜疆的巴库油田转向伏尔加-乌拉尔地区,20世纪70年代又向东转移到西西伯利亚的秋明地区,这里有全俄最大的,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的萨莫特洛尔油田。秋明地区的石油开采量占全俄总开采量的66%。
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РОСНЕФТЬ)成立于1995年9月,是国有控股石油公司,其前身是苏联石油部及俄罗斯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该公司1996年拥有石油储量为14.83亿吨,石油产量为1300万吨,石油加工量为450万吨。1995年时雇员人数是6.988万人。公司董事会由总裁董事长、国家部委、子公司、地方行政长官共12人组成。俄罗斯石油公司设有8家石油生产公司、9家炼油厂、12家油品销售公司及其他公司。12家子公司是:⑴阿尔汉格尔斯克地质公司(Архангелскгеолдобыча),从事石油勘探、开发和加工。⑵克拉斯诺达尔石油有机合成公司(Краснодарнефтеоргсинтез),成立于1950年,从事石油勘探、开发和加工、现有雇员1497人。⑶莫斯科石油和润滑油厂(Московский завод для нефти и смазок),成立于1925年,现有雇员366人。⑷捷尔姆石油公司(Термнефть),从事与热采有关的各项研究和试验。⑸共青城炼油厂(Комсомольский НПЗ),成立于1950年,位于阿穆尔州共青城,现有雇员916人。⑹普尔石油天然气公司。⑺斯塔夫罗波尔石油天然气公司。⑻克拉斯诺达尔石油天然气公司。⑼卡莱姆石油公司。⑽达吉斯坦石油公司。⑾萨哈林海洋石油天然气公司。⑿图阿普谢炼油厂。此外,俄罗斯石油公司还有一些对外合作机构,包括中央地球物理国外勘探公司、油气计算中心。经营范围是石油、天然气及其他矿藏普查、勘探、开发、运输及加工;石油产品、石化产品及其他产品生产;石油、石油产品及其他产品销售;投资活动(包括有价证券业务);对外经贸、进出口业务;完成联邦国家及地区消费者的订货。 [5]
东西伯利亚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ВОСТСИБНЕФТЕГАЗ),成立于1994年4月,经营范围是地球物理勘探、区域性勘探和详查、钻井、开发以及石油天然气供应。公司董事会由董事长、国家部委、地方行政官员及子公司代表共9人组成。东西伯利亚石油天然气公司设有3家子公司:叶尼塞地球物理公司,位于叶尼塞斯克;叶尼塞石油天然气地质公司,位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东西伯利亚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 [6]
(2)天然气工业
全俄共有17个天然气开采区。秋明州是全俄最集中最大的天然气开采地,占天然气开采总量的92%。天然气工业相对比较稳定。天然气储量集中在乌拉尔的奥伦堡气田和西西伯利亚的马连戈伊、扬堡、扎波利亚尔、麦德维热5个大气田。天然气开采工业集中程度高,85%的开采量是由3个大型企业进行的,它们的年开采量都在500亿立方米以上。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Газпром),是苏联解体后在苏联天然气工业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储量和开采量方面是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生产企业,也是世界最大天然气公司。年开采量在100亿~500亿立方米的企业有2个,年开采量在10亿~100亿立方米的企业有7个,而年开采量在10亿立方米以下的小型企业有16个。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向国内的天然气供应量已占俄罗斯能源总供应量的一半以上,向西欧的天然气年出口量约1200亿立方米,外汇收入超过150亿美元,它控制了24%的欧洲天然气市场。此外,向独联体国家每年约出口800亿立方米。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主要从事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加工、储运以及销售,还从事多种经营,包括旅游业、农业、航空以及通讯等业务。俄罗斯的气田和凝析气田均由该公司开采,其产量占全俄总产量的95%以上。对天然气的生产和销售完全实行垄断。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继承了苏联统一的供气系统,拥有21个天然气生产企业、9个研究所、6个工程局、6家服务公司,直属企业和子公司的职工总计36万人。苏联时期的统一供气系统十分庞大,包括200个气田和凝析气田;22.6万公里的输气干线;407座压气站,总安装功率达5900万千瓦;46座地下气库,总有效容量800亿立方米;4500个配气站;6家天然气加工厂。统一供气系统的调度中心在莫斯科。苏联解体后,统一供气系统照常运行,俄罗斯以外的有关设施,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租用。除独联体各国外,与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区约70家公司进行合资经营。 [7]
(3)煤炭工业
俄罗斯煤炭资源丰富,其探明可采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2%,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居第三位,预测储量超过50000亿吨。煤炭品种比较齐全,从长焰煤到褐煤,各类煤炭均有。俄罗斯主要煤炭基地有西西伯利亚的库兹涅茨矿区、欧洲东北部的伯朝拉煤矿区、东西伯利亚的坎斯克一阿钦斯克矿区和莫斯科郊区矿区。大型炼焦煤基地在库兹涅茨和伯朝拉。较大的露天煤矿基地有乌拉尔的科尔金诺、博戈斯洛斯克、沃尔昌斯克矿区;西伯利亚的坎斯克-阿钦斯克、伊尔库斯克和库兹涅茨克煤田;远东的莱奇哈、萨哈林。在煤炭工业中,大中型煤矿占优势地位。年开采量在100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有6个;年产量在100万~500万吨的煤矿有14个;年产量在500万~1000万吨的煤矿有10个;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大型煤矿有9个。 [8]
俄罗斯煤炭资源的最大缺陷是地区分布极不平衡,3/4以上分布在俄罗斯的亚洲部分,煤炭产地与大量需求煤炭的工业地区相隔遥远,运输落后制约了煤炭工业的发展。煤炭工业的盈利率很低,也影响着自身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苏联曾大力发展露天采煤。9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露天采煤量占煤炭总产量的比重有所下降。欧洲部分储量地理分布如下:46.5%的储量在俄罗斯中部,即库兹巴斯煤田;23%的储量在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几乎都是褐煤,适于露天开采。此外还有一部分动力煤分布在科米共和国(82亿吨),罗斯托夫州(65亿吨)和伊尔库茨克州(55亿吨)。
煤炭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远东和乌拉尔等几个大型地理经济区的主要燃料。这些经济区中的个别地区,像远东地区的滨海边疆区长期以来燃料供应短缺,致使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对劳动力就业、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俄罗斯的地理经济区中仅有7个是煤炭产区,而有5个地区是煤炭主要消费地区。在7个煤炭产区中,像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和北高加索3个地区实际上煤炭完全可以自给。而其他4个地区,尤其是乌拉尔和远东地区,需要一部分外运煤炭。这些地区所需的煤炭品种和质量,光靠自产煤量是不够的。因此,每年大约有1/4的煤炭产量,约4000万吨至5000万吨需要在各地区间相互调配,平均运距达1000公里,最长运距达3000公里。俄罗斯煤炭工业改革政策是1993年出台的。从1993年起,俄罗斯煤炭工业的市场竞争就已形成,从而保证了有支付能力单位的需求。当时还出现了能够自筹资金的私营煤炭公司。
煤炭工业有72个煤炭生产股份公司(不含子公司),其中24个为联邦股票控股公司和6个国营煤炭开采联合企业。俄罗斯煤炭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现有井工矿和露天矿的生产能力在降低。据俄罗斯科学院经济所的数据,未来天然气的价格将不断上升,而煤炭企业经过重组以后,其生产费用会不断下降,因此各地区的煤价应当低于天然气价格。在现阶段,煤炭工业主要的改革任务是,根据增长的需求,制定煤炭工业发展目标;以最快的速度关闭严重亏损企业和解决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制定有效的由国家调控私人煤炭公司的灵活机制。俄罗斯有60%的煤产量来自私人煤炭公司,所以改革要完成的任务之一是有效地调节市场经济下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因此,地下资源利用、确保煤炭稳定而充分供应、改进立法和规范权力范围,是国家调控的重点。根据条件修订现有的政策包括:煤矿安全规程以及煤炭企业技术操作和设计定额。在要求俄罗斯动力部对煤炭工业加大调控力度方面包括:干部培训,实施部门和部门间科技发展纲要,支持和发展部门科学研究和设计制造院所的倡议。俄罗斯煤炭工业部门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创造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提高煤炭生产潜力。根据俄罗斯2020年动力战略以及联邦“动力有效经济”的目标规划,到2005年煤炭产量应达到3亿吨,到2020年必须达到4.3亿吨。为完成发展规划所规定的总生产能力,到2005年以前,需投入资金671.4亿卢布(按2001年卢布比价计)。上述资金来源,既靠企业自有资金,又需要来自联邦政府的预算资金。预算外资金总额494.2亿卢布,将主要来自企业自有资金(折旧提成和利润),以及来源于引资和银行贷款。
2.冶金工业
冶金工业是俄罗斯的传统工业部门,俄罗斯拥有丰富的铁矿,黑色冶金是工业的骨干部门。冶金工业分为两大门类:黑色冶金和有色冶金。大型冶金中心在西北区、中央区、乌拉尔、库兹巴斯、伏尔加沿岸和西西伯利亚。大型冶金企业有: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克里沃罗日、新利别茨克、西西伯利亚、切列波维茨、车里雅宾斯克等。其中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基地规模最大。在炼钢部门,生产工艺得到某些改进。黑色和有色冶金部门的产品盈利率和资产盈利率均高于整个工业。俄罗斯的有色金属工业有炼铝、镍、铅、锌、铜等工业。在安卡拉有大型炼铝厂。在有色冶金工业中,锡、锑、汞冶炼业不发达,俄罗斯是这些有色金属短缺的国家。

3.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
俄罗斯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的布局也在由西部向东部地区转移。俄罗斯的东部地区,特别是西伯利亚和远东拥有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森林资源、食盐和磷灰石等,对发展化学工业提供了有利的资源条件。20世纪70~80年代,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建立起十几座石油加工厂,年加工能力一般都在600万~1200万吨石油。全俄最大的鄂木斯克石油加工厂年加工能力为2000万~2200万吨石油。俄罗斯的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主要分为5个部门:基础化学,产品主要是硫酸、纯碱、烧碱和化肥;化学纤维和纱线;合成树脂和塑料;合成橡胶和轮胎工业。重点发展化肥、新型结构材料和化学纤维。

4.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
机器制造业是俄罗斯工业的核心,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它为工业本身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对国民经济的技术现代化起着关键的作用。苏联长期以来一直以超越整个工业部门的速度发展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俄罗斯机器制造业的一个特点是生产高度集中,并且具有高度垄断性。据官方统计,在整个工业中垄断企业有420个,其中256个在机器制造业。机器制造业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生产与军事化密切相关,有80%的机器制造企业与军工生产相关。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部门的企业数增加很快。机器制造业的分部门主要为:重型动力和运输机器制造业;电机工业;机床制造和工具工业;电子计算机和仪表制造业;汽车工业;拖拉机和农业机器制造;家电工业。在整个机器制造业中,俄罗斯把机床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和仪表制造业、电机工业和电子工业作为科学技术进步的催化部门。俄罗斯消费市场最为畅销的家电产品主要有四类,即电视机、冰箱、录像机和洗衣机。
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俄罗斯家电工业一直处境艰难。从内部因素看,由于资金短缺,企业无力进行技术更新改造,自产家电的综合竞争力弱,在质量、性能、外观上远远落后于同类进口产品。从外部条件看,在实行外贸自由化的同时,政府未采取必要的民族工业保护措施,国外家电大量涌入俄罗斯市场,致使本国家电行业受到严重冲击。比较知名的电视机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并拥有一批小有影响的国产品牌。例如,莫斯科市《红宝石电视机厂》的“Рубин”;沃龙涅什地区《电信股份公司》的“Рекорд”;圣彼得堡市《彩虹股份公司》的“Радуга”;诺夫哥罗德地区《量子联合生产公司》的“Садко”等。这些品牌电视机一般采用世界流行款式和设计,引进外国的主要部件在俄罗斯进行组装,技术性能和外观造型上均有了很大改观,价格水平也基本与国外同类产品持平。洗衣机生产厂家也基本分布在欧洲部分,例如,下诺夫哥罗德州的《斯维尔德洛夫生产联合公司》、别尔哥罗德州的《斯塔尔奥斯科尔工厂》和基洛夫市的《维斯塔股份公司》。市场上比较知名的国产洗衣机品牌有“Вятка-Алена”、“Ока-9”、“Фея”、“Малютка”和“Сибирь”等,以手动、小容量、软塑机壳为主,而半自动、全自动机型比重不足10%。由于价格、性能和质量等原因,这些机器的主要用户是低收入阶层。莫斯科市的大部分俄产洗衣机的平均价格约在30-100美元之间。冰箱企业主要有莫斯科市的《吉尔股份公司》、斯摩棱斯克市的《艾斯别尔戈股份公司》、奥伦堡州的《奥尔斯克机械厂》、利佩茨克地区的《利佩茨克钢铁企业》等。市场上能见到的国产冰箱品牌有“Stinol”、“Зил”、“Саратов”、“Смоленск”、“Орск”和“Ока”等,其售价大致在80~140美元之间。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俄罗斯对部分进口商品实行质量和安全认证制度,看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安全要求,是否持有相应的商检证明。俄罗斯每年都对进口税率进行较大幅度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家电进口税率呈明显攀升趋势。

5.建筑材料工业
建筑材料工业是俄罗斯的传统工业部门之一。各地区都拥有生产建筑材料的原料,建筑材料工业主要分布在工业发达的中央区、伏尔加河流域和乌拉尔地区。建筑材料工业的下属分部门有:水泥工业、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配件工业、墙材料工业、建筑陶器工业、聚合原料制造的建筑材料、非矿物建筑材料工业和玻璃工业。在水泥生产行业,小企业(年平均生产能力在50万吨以下)较多,有27个,它们占本行业企业数的48%,而生产的水泥占水泥总产量的13%。大型企业(年平均生产能力在200万吨以上)有10个,占这一行业企业数的17.8%,生产的水泥占总产量的43%。“斯巴斯克水泥厂”是俄罗斯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其他大型水泥厂还有:“矿山工厂水泥厂”、“舒罗夫斯基水泥厂”、“沃尔斯基水泥厂”等。

6.森林、木材加工和纸浆造纸工业
俄罗斯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为森林、木材加工和纸浆造纸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资源基础。这一部门也是俄罗斯的传统工业部门。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部门的企业数逐年增加,在私有化过程中,企业数大量增加。这一部门在工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4.3%,仅高于轻工业所占的2.5%。森林、木材加工和纸浆造纸工业的主要分部门有:森林采伐工业、木材加工工业和纸浆造纸工业。俄罗斯现有家具生产企业约3500家,其中550家大型企业的产值约占整个国内家具工业产值的80%。本国家具企业面临两方面的困难。一方面,家具生产设备和国内紧缺配件的进口关税偏高,妨碍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一些国产和进口家具原材料以及国内能源价格的上涨,造成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价格接近进口产品,从而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7.轻工业
轻工业一直是一个薄弱的工业部门,它的发展速度缓慢,设备陈旧落后。轻工业部门多为中小企业。轻工业部门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份额最小,在各工业部门中仅占2.5%。轻工业部门分为纺织工业,缝纫工业,制革、皮毛和制鞋工业。据预测2010年俄罗斯轻纺行业发展目标主要是将国产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提高到55%。俄罗斯轻工业有能力在亚麻、毛、皮革、皮毛和化纤面料市场方面保持领先地位,但服装、针织面料和鞋等产品落后于国外。在国外市场,俄罗斯出口产品主要是匹布。

8.食品工业
食品工业主要包括:粮食食品制造业、肉类食品制造业、奶类食品制造业、鱼类制品工业、砂糖和糖果制造业、各种饮料制造业、制油和制盐业等。俄罗斯的面粉工业主要分布在伏尔加河流域区、北高加索区和中央黑土区等粮食主要产区,主要的面粉工业中心有萨拉托夫、车里雅宾斯克和奥伦堡等。油脂工业主要分布在北高加索区、中央黑土区、伏尔加河流域区等向日葵主要生产地区。罐头工业主要分布在中央区、中央黑土区、北高加索区等地。其中,水果蔬菜罐头工业集中在北高加索区,肉奶罐头工业集中在西北区、加里宁格勒州、中央区、西伯利亚区等地,鱼罐头工业主要集中在渔业发达的远东区、北方区和加里宁格勒州。俄罗斯除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设有专门的糖果点心加工企业外,一般的面粉、粮食加工企业也生产糖果糕点。俄罗斯的肉类制品加工工业主要分布在中央区、北高加索区、伏尔加河流域区、西西伯利亚区,这些地区约占俄罗斯肉类生产的半数以上。莫斯科、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最大的肉类加工中心,其加工能力大大超过本地区的原料供应能力,因此,不得不依靠远距离调运牲畜。俄罗斯的制糖工业主要分布在甜菜主要产地北高加索区以及中央黑土区和中央区,主要的制糖中心有沃罗涅日、图拉等。
[1] 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央区集中了苏联纺织工业1/2以上,机械工业1/5。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西北区是苏联重要的加工工业区,精密机械制造、机电、化学和有色冶金等部门均较发达。北方区木材采伐、锯木制材、经济用材运出量和制浆造纸工业均居苏联的首位。乌拉尔区的采煤业居苏联第二位。
[2] 俄罗斯东部包括西伯利亚和远东,面积为1276.59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领土面积的2/3以上。近年来东部的地位越来越高。俄罗斯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联邦,东西两大部分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欧洲部分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产值占全俄罗斯的3/4以上。可是,欧洲部分因其资源有限,经济进一步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而东部地区却拥有各种各样蕴藏量极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这里的工业基础薄弱,部门单一,资源远未得到充分利用。为了改变这种生产力布局的不合理状况,俄罗斯实行了工业东移政策,称之为“纲领性政策”。俄罗斯经济对东部地区的依赖日益增强。东部地区在增强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保障出口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将是“亚太时代”的21世纪,俄罗斯更为重视其东方的发展。http://www.dqpi.net/wyx01/homepage/ru_window/guoqing/jingji.htm.
[3] http://www.dqpi.net/wyx01/homepage/ru_window/guoqing/jingji.htm.
[4] 崔启明:《俄罗斯国有企业私有化情况》,载于《社会主义研究》,1997年第1期。
[5] http://www.oilchina.com/syswsc/gwdsygsgk/zhsygs/elssygfgs.htm.
[6] http://www.oilchina.com/syswsc/gwdsygsgk/zhsygs/dxblysytrqgfgs.htm.
[7] http://www.oilchina.com/syswsc/gwdsygsgk/zhsygs/elstrqgygfgs.htm.
[8] 参见 欧亚研究网。

D. 美国菲利普斯石油公司的历史沿革

1905年开始了他们的第一口探井。1905年6月,开始产油。1905年9月6日,兄弟俩终于在安那安德森(Annu Anderson)打出了一口自喷井,接下来在这口井附近又打出了80多口油井。随着安克尔油气公司的繁荣兴旺,弗兰克兄弟俩开始涉足银行业,成立了市民银行信托金融机构。三年后他们购买了竞争对手巴特尔斯维尔国民银行的财产。在银行业务上取得了成功后,他们决定将永远离开前途未卜的石油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使石油价格从每桶40美分涨至1美元,这种情况诱使兄弟俩又回到石油业。1917年6月13日,兄弟俩成立了菲利普斯石油公司,拥有资产300万美元,27名雇员。此后仅仅7年的时间,菲利普斯石油公司的资产就猛增至1.03亿美元。
菲利普斯石油公司从它成立之日起就从事天然气和液化气的业务。他们对在钻井过程中发现的天然气很感兴趣。当时的一些公司把这些天然气都白白地烧掉,但这兄弟俩认识到了这种气体的价值,便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从天然气中提取更多液化气的方法上。
1917年10月,菲利普斯石油公司的第一家从天然气中提取天然气液的工厂在巴特尔斯维附近的哈密尔顿(Hamilton)建成投产。由于菲利普斯石油公司采用了新开发的吸收工艺取代了传统的加压工艺。到1924年底,该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天然气液生产者。
1926年,菲利普斯石油公司的资产达到2.66亿美元,纯利0.214亿美元,拥有2000多口井,日产原油55000桶(约合275万吨/年)。
面对日益增长的原油产量,菲利普斯石油公司迫切需要发展自己的炼制和销售业务。到1926年,美国国内已有约1500万辆福特T型汽车,车用燃料 -汽油的需求迅速增长。菲利普斯石油公司迅速捉住了这一时机,于1927年11月在得克萨斯州的潘汉得尔(Panhandle Town of Borger)开始经营它的第一家炼油厂,并在维奇托·卡(Wichita Kan)建立了该公司的第一家加油站。1930年美国第一条州际公路(66号公路)开通,随之公司沿路设立了加油站,并使用Pillips66的盾牌图案作为公司标志至今。
1929年随着股市的狂跌,爆发了有史以来的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在感到前途渺茫的同时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决定继续扩大它的业务范围。1930年该公司率先搞起了液化石油气业务。同年,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兼并了独立油气公司(Independent Oil and Gas Co.)。这一兼并活动加强了该公司下游业务的力量。
1930年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开始了一项特殊的工程。这项工程是将几种不同的产品在同一管道里运输。该工程耗资2000万美元,耗时一年半,建成了由博格(Borger)到路易Ⅲ全长为1094公里、直径为8英寸的管线,这条管线使菲利普斯石油公司的销售能力大为增强。
20世纪30年代初期,经济危机的加深使公司第一次出现亏损,数额达570万美元,股票从1929年的每股32美元下降到3美元。
1932年情况开始好转,1934年利润回升。正当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和西方国家将要从经济衰退中走出来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战争期间菲利普斯石油公司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合成橡胶和高性能航油制造工艺被开发出来。合成橡胶工艺的发明弥补了美国军事上的需求,而公司生产的100号高辛烷值汽油大量用于英美空军。1944年到1953年菲利普斯石油公司的资产增长了3倍多。1948年菲利普斯化学公司成立,菲利普斯石油公司拥有其全部股权。
到二战结束的1955年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已在国外开始了一系列的勘探活动,在委内瑞拉、加拿大和哥伦比亚获得了勘探面积,而且目标盯着中东地区,到60年代中期该公司已经在中东、利比亚、埃及和阿尔及利亚开始了原油生产。
1952年和1962年该公司两度到阿拉斯加进行石油勘探,结果在库克茵莱特(Cook Inlet)发现了油气。
60年代末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完成了一项把在阿拉斯加生产的液化气运抵日本的工程。这项工程是美国向日本出口液化天然气的第一次大规模贸易。目前这项工程仍在执行之中。
早在50年代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就开始从事化工业务。1957年发明了一种高强抗热塑料马莱克斯(Marlex)。1962年又发明了一种韧性塑料莱通(Ryton),1967年还发明了K树脂。在50、60年代菲利普斯化学公司蒸蒸日上,获利甚丰。
70年代化学工业不景气,但仍不失为该公司的一个重要部门。
1970年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和它的合伙者在北海进行勘探,在接连打了11口干井。公司几乎决定撤出的时候发现了埃科弗克(Ekofisk)油田,打出了北海的第一口商业油井。埃科弗斯克油田的发现是菲利普斯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事件,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技术上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这以后的5年时间里,在埃科弗斯克附近又相继找到了五个油田。埃科弗斯克高峰时的产量达到日产油13万桶(相对于年产650万吨),目前埃科弗斯克的产量仍占公司总产量的 1/5。埃科弗斯克几个大油田的发现时先后发生了阿拉伯石油禁运(第一次石油危机)和伊朗革命(第二次石油危机)。这些事件使美国的石油供应空前紧张,它不仅使得菲利普斯石油公司进入了世界大石油公司的行列,而且使菲利普斯石油公司身价倍增。
两次能源危机动摇了美国海外石油安全的自信心,增强了象菲利普斯这样的石油公司去扩大他们资源的决心。并促使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在70、80年代增加了它对替代能源如煤、地热、核能、页岩气、太阳能等能源的开发。

E. 马克沁-->撕布机-->外能源加特林-->金属风暴

在南北战争初期,加特林研制的加特林机枪每分钟可发射250次。现在新型加特林式速射武器快速射 理查德·J·加特林
击时每分钟可发射10000次(前苏联AK-630型机炮)。 然而机枪的发明者却是一个和蔼善良的人。他研制这种机枪的目的绝非为了暴力和毁灭。由于这种机枪一个人就能操纵,加特林希望这种武器能避免整队整队的战士死于敌人的火力之下。经过30年的不断改进,他将他的发明卖给了柯尔特枪械制造公司。 他不仅发明了机枪,他出生在一个农场,曾帮助爸爸设计了一种间棉苗机。后来在他经商时,他设计了一种螺旋桨,进而发明了一种播种水稻的机器。从那时起,他开始专门从事发明工作。在他去世之前,他是圣路易斯加特林发动机动力公司的领导人。他计划向市场投放他设计的一种新式机动犁。 他的朋友在谈到他时说,他是个研究者,也是个哲学家。他研究过医学,能照料自己和家人的身体。虽然他的发明使他获得相当可观的金钱,但他在为西部地区修建铁路投资时损失了许多钱。他也曾尝过失败的苦果,其中一次是最近的一次枪膛爆炸事故。爆炸的枪是他模仿克虏伯公司的枪制成的。他认为这次事故的原因是有人破坏。 特林自动原理,即左轮枪式转膛发射原理,它利用一套传动机构使数支枪管绕一个公共轴转动,从而完成连续射击。加特林机枪是机械式的,最初枪管转动需要由人力转动摇把,后来改进为由电动机来完成。其优点是射速高,威力大,而且枪管可加速冷却,主要缺点是体积、质量大,消耗能量多。 转管机枪(即速射机枪)与转膛机枪的区别是:弹膛不动而枪管连续不断地旋转,这种枪的工作特点是每个发射管都有自己的闭锁机构,分别依次完成进弹、闭锁、击发及抛壳等动作,一般采用电机驱动。转管机枪的射速更高,并可通过改变电机的功率来调节射速;枪管高速旋转可加速冷却,另外由于枪是由外能源带动,所以有较高的可靠性,不会因不发火而影响连续射击。 加特林手摇式多管重机枪 加特林
真正用于大规模实战的机枪,是美国的加特林机枪。加特林机枪于1861年被发明,于1865年作了相应的改进,于1866年装备给美国陆军。加特林机枪可称是现代机枪的先驱。19世纪,当金属枪弹的发展逐渐成熟起来的时候,美国的发明家们开始了手动机枪的设计。不过,直到美国内战时期,机枪才受到军方重视。在这一时期内,相继出现了令军方感兴趣的多管“莱普提”机枪、“巴特利”机枪和“克拉通”机枪。这些机枪的发明者不是枪械工或机械师,而是医学博士理查德·乔丹·加特林。 加特林1818年出生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个农场主的家庭。年轻的加特林除了天生喜欢琢磨农业问题外,还显示出多方面的才能。17岁时,他就进行过各种不同的发明试验,有时搞个船用螺旋桨,有时又搞台插秧机。为了使自己的设计得以成功,他需要钱。所以加特林不管什么行当,有活就干。他当过录事和行政秘书,干过种棉临时工和收割庄稼的帮手,教过农民识字,最后去了圣·路易斯,在一家药店当售货员,并成了一名医生。美国内战爆发后,他在一家军队医院服役。一次,他在医治伤员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假如少数士兵使用速射武器,能够对付一个步兵团,那么己方就不会造成这么大的伤亡了。于是,加特林在1861年开始了多管机枪的设计,最初定名为“加特林连用速射武器”。 加特林机枪设计成功以后,一边让工厂试制,一边写信给美国总统、政治家和军事家,并向全世界呼吁赞助,最终使研制的高额费用得到补偿。加特林成功地感动了F·巴特勒将军,使他购买了全部“加特林连用速射武器”。 1865年以后,加特林机枪由4管改为6管,到1867年~1868年增加又增加到了10管,并开始分发给美国的边防部队。1870年,英国政府经过对比试验后,在英格兰建厂生产加特林机枪。与此同时,沙俄政府也购买了加特林机枪,更名为戈洛夫机枪。 加特林发明的快速发射机枪在国外被广泛使用 史料称,俄、土战争中曾有8个连的俄军使用加特林机枪,每连50挺。1879年的祖鲁战争,英国军队借助加特林机枪,主宰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另一支英国海军部队开始在其船只上安装加特林机枪。直到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马克沁机枪的问世,加特林机枪才被挤出战争的历史舞台。
现在的加特林机枪
到了现代,又有人把它的原理应用在机炮上,以求得高射速;最著名的例子是美国空军使用的 20mm M61 “火神”(Vulcan)机炮。 现在的加特林机枪和机炮,无非是把当时枪管旋转的动力来源,由手动改为电动或者依靠后座力来驱动枪管旋转。前者成为外能源,后者为内能源,美国使用的加特林机炮喜欢使用外能源,而苏联则喜欢用内能源。 外能源通常包括人力、电动、气压、液压等。“火神”机炮吊舱甚至可由迎面气流驱动的空气涡轮提供动力。电动方式可直接利用机载电源,简单易行,但启动加速较慢,工作时对机载电子设备有影响。气动方式加速快,但不太可靠。液压马达要求机上液压系统增设管路输出液压驱动,但工作启动快,对机载电源要求低。总的来说液压马达较适合高射速加特林炮的需要。“外能源”可方便的调节射速,理论上射速在0到最高速之间可自由变化。[1] 。CS online中的MG3
毁灭者(MG3)
(港版叫歼灭者) 使用200发7.62mm口径子弹的机关枪,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撕布机”的MG42的现代版,以强大 的火力和充足的装弹量著称。在生化模式中,毁灭者(MG3)是毁灭僵尸的超级生化利器,感受百发弹容量 的狂扫刺激吧,港服称“歼灭者”。 装弹200/200 (无子弹加成)200/300(子弹加成) 准确51%
威力30% 射速89% 重量74% 不仅在生化模式(Ⅰ Ⅱ Ⅲ)中,在大灾变模式中也是一款有着压倒性力量杀尸利器 PS:可以说是一把多用途枪支,团队直接冲入敌人阵营里一阵乱扫杀敌非常可观,相比之下竞技跟远程就和谐的很多,走起路来的速度不那么理想,不过比M134快很多。机动性一般,但子弹非常多,威力是机枪中的佼佼者,易上手,在管道中你可以自豪的屠杀僵尸,但是这把枪在攻击远距离的人的时候很难打中,在弹道很飘,此枪在管道上表现优越,但是面对暗影芭比(莎拉)和憎恨屠夫(达叔)(管道)和母体瞎子的时候表现很鸡肋,在管道中可以做到70%爆头 在大灾变和机甲风暴中:毁灭者的子弹上限为600发,买满所有备弹需要1200钱 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于1840年2月5日出生在美国缅因州桑格斯维尔市阿伯特·罗挝村的一个普通而贫寒 马克沁
的家庭,他是家中7个孩子中最小的。1916年11月24日,马克沁病逝于英国斯特雷瑟姆市。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机械学天才之一,被人们尊称为自动武器之父。在他数十年的自动武器设计生涯中,设计了多种自动机构,为世界轻武器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其突出成就表现在:一是首次完成了利用火药燃气能量实现三种自动方式(自由枪机式、导气式和枪管短后坐式);二是成功地研制了利用火药燃气能量完成弹药供弹的自动供弹系统,这种以弹链和拨弹齿为核心的供弹机构,直到今天仍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武器,尤其是各种轻、重型机枪上。金属风暴武器发射系统(简称金属风暴)是由澳大利亚的金属风暴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迈克·奥德威尔(或迈克·奥德怀尔,音译)发明的,该武器发射系统无传统的机械操作部件,主要由装有弹药的枪管、电子脉冲点火节点、电子控制处理器等组成。一定数量的弹丸装在枪管中,弹丸与弹丸之间用发射药隔开,弹丸在前,发射药在后,依次在枪管中串联排列;枪管中对应每节发射药都设置有电子脉冲点火节点,电子控制处理器用来控制各个枪管的发射顺序及每节发射药的点火间隔。发射时,通过电子控制处理器控制设置在枪管中的电子脉冲点火节点,可靠地点燃最前面一发弹的发射药,发射药燃烧后产生的火药燃气压力推动弹丸沿枪管加速运动飞出枪口。在火药燃气压力作用下,紧接着的一发弹丸一端膨胀,锁住枪管,以立即承受作用于弹丸前部的高压燃气。它不会导致高压、高温的火药燃气无端泄漏而点燃次一发弹的发射药,也不会引起弹丸圆柱部的坍塌。前一发弹丸离开枪管后,后一发弹的发射药即可点火,这样可使膛内压力迅速降到合适的水平,不致影响后续弹丸的发射。由此,每发弹丸按照顺序从枪管中发射出去。 专家们认为该技术是自1862年美国人理查德·J·加特林发明机械式转管机枪以来轻武器领域最大的创新,将轻武器发射技术从19世纪机械式发展到21世纪的电子式。 该系统被称为第三代武器系统,指的是点火式为第一代,如火铳。具有半自动或全自动功能的机械式为第二代,这一类武器人们都很熟悉,如机枪、冲锋枪等。该系统则是电子式的第三代,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武器的发射系统没有了传统的机械操作部件。 迈克·奥德威尔发明的金属风暴武器公诸于世后,不仅震撼了轻武器界,而且引起了军方的极大关注和浓厚兴趣。美国、澳大利亚军方陆续与金属风暴公司签订了一系列技术开发合同,加之金属风暴有限公司的股票上市和澳大利亚政府的大力支持,金属风暴有限公司获得了大笔资金以研究和发展金属风暴技术。无论是把单管或多管金属风暴装置通过皮卡汀尼导轨装到现行的武器上,还是把现行的光学瞄具和火控系统装到金属风暴平台上,看起来都是超越传统的。迄今为止,金属风暴公司已推出了从单管到36管、从手枪到近程步兵武器共10余种原型枪,但都还处在概念演示阶段。 2000年4月,金属风暴有限公司与布里斯班弹道技术公司联合发表的一项公报称,他们已成功地设计了专为特种警察部队和军队使用的世界上第一支完全电子化的手枪原型,试验射击显示了新型轻武器极有意义的应用。 该原型手枪没有弹匣,弹药成串地装在枪管里以待射击。扣一次扳机,可发射多发弹丸。握把里装有三套电子装置,第一套用于控制手枪的射击操作,第二套用于给使用者提供听得见、看得到的手枪设置确认,第三套用来管理和限制武器使用准许。 该手枪具有听得见的、电子化的射击设置确认功能。打开武器开关,射击设置一经选择,使用者就能听到清晰的电子音频信息,告诉你已确认武器被设置成待发状态,当把武器设回到保险状态时同样如此。对武器使用者来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起到“说服”犯罪分子的作用。在与犯罪分子的对峙中,声音确认信息可以给警官提供额外的态势控制能力,清楚地宣布针对犯罪分子越来越升级的威胁已经做出了越来越强的反应。 该手枪具有空前的、先进的、内嵌的电子安全准许保险功能,用来限定手枪的使用权。试验手枪配有一套64位的电子键控系统,它限定一支武器只能由唯一的授权者使用,授权者戴着一只装饰性戒指——这就是微型异频雷达收发机。异频雷达收发机是由美国一家公司研制的,当两个密码匹配时,在几毫秒内键控系统就可激活手枪。 测试表明,该手枪在1/500秒内可射击3发点射,这种超高速点射的能力使武器能够以非常有效的方式将多发弹丸命中目标。如果一名警官只有采取行动才能结束高度威胁态势时,那么一次点射发射3发弹丸将很可能迅速结束对峙,以避免枪战并减少警察和平民的可能伤亡。 因无传统的机械操作部件,7发单管电子手枪能发展成紧凑型多管24发电子手枪,该手枪可以在致命与非致命之间快速转换。 金属风暴摄像遥控装置
电子手枪下一步的发展将包括快速再装填能力和电子器件的微型化。对未来的射击系统,在电池无法供电时,可供选择的电子准许限制器正在考虑之中。

F. 卡内基和柯尔曼是如何买下斯陶利农场的

卡内基对16岁的弟弟汤姆说:“汤姆,想不想当我的秘书?匹兹堡管理局秘书!不要读书了。”

“太棒了!哥哥,我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弟弟的两眼闪闪发光。

“妈,我们搬家吧。”他向母亲说。母亲表示赞同!“把这房子卖掉,我们搬到安静的地方去。”

他们搬到了霍姆坞德镇,住进了一个高级住宅区,邻居都是优秀的知识分子。创立匹兹堡铁工厂的显耀家族威廉·柯尔曼家族,也住在附近。

当杜雷克在产油河的提特斯维尔开采到石油以后,柯尔曼劝说卡内基:“安德鲁,油井的前景比较好,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于是,俩人乘火车到富兰克林,然后骑马到提特斯维尔。卡内基到产油河一带观察过数次之后,和柯尔曼准备购买在提特斯维尔下游一位叫斯陶利的农夫的耕地。

“太晚了,其他买主也来过了呢。”这位农夫的贪婪的太太耍起了手腕。

“这一点不成敬意,请笑纳。”卡内基悄悄地送出一包东西,里面装有绢丝一匹以及钻石戒指。

最后,卡内基和柯尔曼出资4万买下了斯陶利农场。19岁的汤姆也持有股票,当然是哥哥给的。1年后,卡内基就分到了1百万元的现金红利,3年后达到5百万元。

G. 卡内基为什么会毫不犹豫地买下道兹兄弟的钢铁制造专利

卡内基对菲浦斯和邦迪波特说:“这是次豪华的旅行,预许每人3千元。”这数字实在惊人。

“要这么多呀!”两人有些犹豫,“至少要多少钱才能去?”

“500元或300元。”卡内基向二人各要了300元,然后在匹兹堡消失了一个星期。回来的时候给两个人每人3000元,两人十分惊讶。卡内基却若无其事地说:“在提特斯维尔买了石油股票。”他是玩石油股票的老手,但对那东西并不感兴趣,他的兴趣在钢铁上。在他看来,美洲大陆现在是铁路时代,钢铁时代!需要建造铁桥、火车头和钢轨,钢铁是一本万利的!他在思索:铁路造得越多,就越对自己有利,但是如果想垄断大陆横贯铁路的铁轨和铁桥,又要采取什么方针呢?他带着如何实现这个梦想的思考,渡过了大西洋。

在伦敦,卡内基在他的堂弟乔治和一位工程师的陪同下参观了伦敦钢铁研究所。

“钢?什么钢?”卡内基诧异地问。

“是制造剃刀和刀子的钢,这种钢涂在铣铁的铁轨表面可以大大延长使用寿命,道兹兄弟发明了如何把钢分布在铣铁表面的方法。”

卡内基听说比铣铁和铸铁耐用,认为大有利益可图,便毫不犹豫地买下了道兹兄弟的这项钢铁制造的专利。

他在给其弟弟汤姆的信中写道:

“我和乔治一同参观了钢铁的最新制法,这种新方法将会给今后的铁路用铁轨制造带来革命。我已经和道兹兄弟签约买下美国的专利,这项专利的价值至少值5000磅黄金

H. 箭牌的公司传奇

1891年春,小威廉·瑞格理(William Wrigley Jr.)从美国费城来到了芝加哥。时年29岁的他口袋里仅有32美元,却有着创业的勃勃野心。除了澎湃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瑞格理先生还有着销售方面的异禀。小威廉的父亲是一名香皂制造商,他孩时就学会挽着小篮子在费城沿街兜售瑞格理 牌去垢香皂了,并由此初谙销售之道。
瑞格理先生在芝加哥的创业历程,就是从经销瑞格理 牌香皂开始的。他给商家派送苏打粉之类的赠品作为额外的促销手段。很快地,苏打粉比起香皂来更加俏销,他就当机立断地做起了苏打粉买卖。1892年开始,瑞格理先生每卖一罐苏打粉给商家附赠两条口香糖。这个赠品计划获得了极大成功,再一次的因缘际会使得作为赠品的口香糖比起主销产品来显得更具潜力。
当时,美国至少已经有了十几家口香糖生产商,但整个行业仍处于蹒跚学步阶段。瑞格理先生认定口香糖这一产品具有他所苦苦寻觅的商机。他开始用自己的名字作为品牌经销口香糖。(箭牌的英文原名为瑞格理牌,中文译名直接传达公司悠久品牌的箭形识别元素。)他的最初两种产品是洛塔(LOTTA)和维萨(VASSAR)。1893年接踵而至的是黄箭口香糖,当年晚些时候白箭也次第推出。
在口香糖行业立足谈何容易!比起箭牌产品当时的寂寂无闻,其它公司的产品已经初具声名。创业伊始,小威廉·瑞格理在业务方面颇是亲历亲为。他总是能够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需。他相信天道酬勤,所以总是风尘仆仆地遍访美国各地的批发和零售商。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瑞格理先生更是尽显了他的非凡领导才能:他总是能鼓舞和激励身边的人。
瑞格理先生仍然继续沿用他的营销利器--用赠品鼓励商家进货。他知道客户如果能免费获得一些小甜头,他们就会更乐于销售箭牌口香糖。瑞格理先生将赠品范围扩大到台灯、剃须刀、尺子等品种。这些赠品计划大获成功,成效日彰,以至于他需要印制目录来方便客户选取赠品。 瑞格理先生同时尝试利用广告来吸引普罗大众购买箭牌口香糖。在利用广告推销品牌产品方面,瑞格利先生堪称先驱之一。他发现,通过报纸和杂志广告、户外海报以及其他广告形式宣传产品益处,能使消费者更易于接受箭牌口香糖。随着消费者络绎到各家商店询问和购买箭牌口香糖,店方自然就会源源进货,以免顾客向隅。
瑞格理先生决定倾力推广白箭口香糖时,广告效应问题有了试金石。他相信白箭口香糖是优质产品,无奈由于名气不彰而销售滞缓,于是,1906年瑞格理先生决定在水牛城、罗切斯特和锡拉丘兹等美国东部三座城市进行适度的广告宣传,成效果然不俗。
翌年,恰逢市道低靡,几乎所有公司都在削减包括广告经费在内的开支。但瑞格理先生逆势而为,他预感到当他人纷纷减弱营销攻势之时,正是他加强白箭口香糖广告力度的良机。他踌躇满志地再次把目光投向了久攻不下的纽约市场。
在此之前,瑞格理先生曾经先后两次在纽约投放过广告,但成效寥寥,无法说服消费者试尝箭牌口香糖。这一次,瑞格理先生的坚定执着和时机选择上的睿智终于有了回报。他在纽约推出的白箭口香糖广告攻势势如破竹,并迅速覆盖至其它城市。到1910年,瑞格理先生已经成功地使白箭口香糖一跃而为美国人钟爱的品牌。黄箭和1914年推出的绿箭也随着日受欢迎,很快崛起为广受青睐的主导品牌。
1920年,创业成功的瑞格理先生希望在芝加哥为箭牌糖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箭牌公司)筹建一座不同凡响的总部大楼,他将楼址选在了蜿蜒穿城而过的芝加哥河北岸。其时,芝加哥河北岸还没有任何大型商业写字楼,箭牌大厦(Wrigley Building)成为捷足进驻北密歇根大道商业区的先驱建筑。气势恢弘的箭牌大厦1924年竣工,自此即被引以为芝加哥的标志性建筑,入夜以后箭牌大厦的绮灯华采更是尽显辉煌气象,成为美国大都会商业区建筑灯饰的经典之一。与此同时,箭牌公司的业务迅速走向国际化。通过向许多国家出口,箭牌产品开始享誉全球。箭牌公司还分别于1910年、1915年、1927年和 1939年在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建立了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一批工厂。此外,从1919年开始箭牌公司成为上市公司,其股票于1923年到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国际市场上的多样化喜好催生了众多的新产品、新口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本土以外的箭牌公司产品中最成功的应属一种名为P.K的粒状口香糖。 在公司持续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箭牌公司始终如一地贯彻着这样的基本理念:口香糖虽小,品质为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时任箭牌公司总裁的公司创建人之子菲利普·瑞格理(Philip K. Wrigley),带领公司采取颇富传奇色彩的措施来维护品牌美誉。战争情势使得优质原料不敷供应,而口香糖需求见涨,尤其是被批量供应军需。箭牌公司没有办法为大众市场供应足够的优质口香糖了,而由于它不愿在品质方面降格应付期望殷殷的消费者,所以从1944年开始,箭牌公司干脆将旗下的白箭、绿箭和黄箭产品通通撤出了大众消费市场,全部供应美国的海外驻军。
当时,箭牌公司专门为大众消费市场推出了一种名为奥碧(Orbit)的战时品牌,并开诚布公地告诉消费者,这一产品虽然品质纯正、健康有益,但仍无法与正常箭牌产品媲美,所以不贴常规的箭牌品牌标签。不久,优质原料更是奇货可居,即便是供应军需的达到战前质量标准的口香糖的生产也难以为继了。箭牌公司于是断然停产成熟品牌产品,改向军方供应奥碧。与此同时,虽然消费者无缘购买箭牌口香糖,箭牌公司仍通过一项独特的广告方案继续宣传箭牌口香糖的品名和品质。广告画面形象地凸显一片白箭口香糖的包装纸,辅以广告词提醒消费者:请记着这片包装纸!
战后,箭牌公司又可以购买到用于生产成熟品牌产品的优质原料了。1946年白箭口香糖重返市场,当年晚些时候黄箭口香糖也接踵复出,绿箭产品则于1947年再度亮相。 1961年,菲利普·瑞格理的儿子威廉·瑞格理(William Wrigley)出任总裁职务,开始倾力拓展全球市场。在其任内,他锐意扩张,使箭牌产品的覆盖版图从十几个国家猛增至一百多个国家。除了业已建立的芝加哥、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新西兰的工厂之外,箭牌公司在亚洲和欧洲广设销售机构。为了满足全球市场对于箭牌产品的需求增长,箭牌公司又分别于如下地方和时间设立了工厂:菲律宾的马尼拉(1965年)、法国的拜塞姆(1968年)、奥地利的萨尔茨堡(1968年)、肯尼亚的内罗毕(1971年)和中国台湾的台北(1978年)。美国本土则分别于1954年和1971年在加州的圣克鲁斯和乔治亚州的盖恩斯维尔开设新厂。
1989年,箭牌公司在中国设立独资企业箭牌口香糖有限公司。位于广州经济开发区的箭牌工厂于1991年开始动工,1993年正式投产,总投资额达 3,000多万美元,先后推出了绿箭、白箭、黄箭、益达无糖口香糖和劲浪超凉口香糖等品牌产品。从此,箭牌产品开始不断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具有相当美誉度的箭牌品牌形象开始深植广大中国消费者心中,目前箭牌口香糖在中国的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均高居业界之首。箭牌在中国的商业成功,使得中国一跃而为箭牌公司除美国本土之外的最大海外市场。
为了满足新兴的东欧市场的需求,箭牌公司还分别于1996年和1999年在波兰和俄罗斯兴建工厂。紧接着,印度工厂也于1999年动工。
在产品多样化方面,为了适应顾客口味的变化,箭牌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推出了不粘手的Freedenta口香糖、Big Reda肉桂香型口香糖和Hubba Bubbaa泡泡糖。同时,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无糖产品的需求,箭牌公司于1984年推出了Extraa(益达)无糖口香糖。
目前,商业触角遍及全球许多角落的箭牌公司在全球拥有15家生产厂,并拥有众多的关系企业。箭牌公司的口香糖品牌产品行销全球超过150个国家,箭牌公司成为国际糖果业界公认的领导者之一和全球最大的口香糖生产商。 箭牌公司的创建人小威廉·瑞格理先生1932年辞世。1925年起就已经被委任为总裁和首席执行官的创建人之子菲利普·瑞格理承继父业。1961年,菲利普·瑞格理获选董事会主席,由他的儿子威廉·瑞格理(William Wrigley)出任总裁职务。
作为公司总裁,威廉·瑞格理成为瑞格理家族中执掌公司业务的第三代人物。菲利普·瑞格理1977年4月逝世后,威廉·瑞格理继续担任公司总裁和首席执行官,执箭牌公司帅印总共38年,直至1999年故去。目前,第四代的小威廉·瑞格理(William Wrigley Jr.)代表瑞格理家族的第四代就任箭牌公司总裁和首席执行管。
第四代的瑞格理先生显示了继往开来的领导魄力。秉承为股东创造世代相传的业务发展和企业繁荣的公司使命,目前箭牌公司正致力于鼓舞全球员工不惮开拓进取、勇于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以应万变。 箭牌口香糖的主要经销渠道是通过经销商向其所在服务地的零售商供应箭牌产品。如需更多关于中国各地经销商的信息,请洽箭牌口香糖有限公司销售部。
箭牌口香糖在超市、便利店、糖果店等等大小零售点甚至通过自动售货机广泛有售。在供应的便利性和广泛性方面,也许没有任何其他一种产品能与口香糖媲美,着实应验了箭牌公司的远景口号:箭牌融入生活每一天。口香糖的价位适合大众消费,而且口香糖能够带给人们咀嚼的愉悦,以及清新口气、预防龋齿和舒缓压力等方面的益处。箭牌口香糖的俏销使得口香糖成了零售商情有独钟的陈列产品,零售商通过小额投资就能获得相对稳定的商业回报。

I. 带维的股票有那些

山西三维,创维数字,三维通信,奥维通信,拓维信息,
四维图新,三维工程,皖维高新,维科精华,维维股份,
云维股份,一汽富维,维力医疗,维格娜丝,苏大维格,
维尔利,信维通信,三维丝,戴维医疗,昆仑万维

阅读全文

与斯维尔股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招商e贷款额度 浏览:469
股票量价齐跌说明什么 浏览:368
方正重组理财 浏览:392
过户多久拿到监管资金 浏览:977
近期的理财诈骗公司 浏览:721
260108基金今天净 浏览:647
贷款提车上路需要多久 浏览:383
证券咨询公司的投资顾问 浏览:382
杭州南海成长股权基金 浏览:373
合肥鑫汇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671
基金控庄的股有什么特点 浏览:958
医院股权融资 浏览:245
信托产品图片 浏览:201
中原高速03月07日资金揭秘 浏览:515
怎么买万达股票 浏览:306
湖南源汇信托 浏览:891
汽车融资网站 浏览:747
外汇价1美元人民币 浏览:649
方正科技股票价格 浏览:802
景顺长城动力混合基金净值 浏览: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