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票外汇 > 巨额外汇储备的利弊

巨额外汇储备的利弊

发布时间:2021-09-27 02:54:52

Ⅰ 中国大量外汇储备的利与弊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当然这并不是说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因为持有外汇储备是要付出代价的。第一,外汇储备表现为持有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并非投入国内生产使用。这就产生了机会成本问题,就是如果货币当局不持有储备,就可以把这些储备资产用来进口商品和劳务,增加生产的实际资源,从而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而持有储备则放弃了这种利益。因此,持有外汇储备,要考虑机会成本问题。第二,外汇储备的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应量,如果外汇储备过大,就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货币政策的难度。此外,持有过多外汇储备,还可能因外币汇率贬值而遭受损失。因此,外汇储备应保持在适度水平上。

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
中国外汇储备太多还是太少?官员学者畅谈利与弊
[ 2004-03-05 14:00 ]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从1993年到2003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从212亿美元,增加到4033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近20倍。仅去年一年,中国新增外汇储备,包括向中行和建行注资的450亿美元,超过了1600亿美元,与建国到1999年50年间的积累相当。

外汇储备充足,无疑有助于抵御金融风险。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它是保卫中国金融业的一道"长城"。然而,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注意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4000亿美元,是这两天政协委员们和记者交谈中频率较高的一个数字。大家都在试图破解一个疑问:4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对于中国来说究竟多还是不多?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说,外汇储备是否太多,不能从数字上一概而论。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量,都会考虑到如果出现对国家经济安全严重不利的情况。如果出现像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事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国家就很难度过。从抵御风险的角度来看,不能简单地讲一个国家拥有多少外汇储备就够了。郭树清把保证充足的外汇储备量比作"大楼防火"。一座大厦可能永远不会起火,但防火的任务却要时刻牢记心头。

的确,外汇储备是国力的象征。没有一定量的外汇储备,既影响进出口,也影响引进外资、举债。而且,中国人口基数庞大,4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平均到每个人头上,也的确不用担心会太多。

然而,"两会"的一些代表、委员却对目前的外汇储备量表示了忧虑。

全国人大代表尹继佐就外汇储备问题,专门向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议案。他告诉记者,巨额外汇储备构成了高成本低效率占用资源,导致了经济结构的失衡。他说,目前,中国外汇储备的各项指标已经高于国际警戒线。尽管这些警戒指标并不具备绝对的可靠性,但如果外汇储备仍然保持1990年至2003年间约140%年均增幅的话,显然弊大于利。

尹继佐代表在议案中则用数据说明了这一观点。国际上通常把外汇储备支持外贸进口、外汇储备支付外债和外汇储备与GDP比率作为衡量外汇储备水平的三个重要指标。依照此参照,按三个月进口额计算,中国需外汇储备约600亿美元;按15%的外债备付金计算,约需300亿美元,再加上2.4%的GDP,约需200亿美元。综合三项,中国的理想外汇储备规模约在1100亿美元左右。因此,目前的外汇储备额大大高于"最优规模"。

尹继佐的建议则是要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确立合理管理外汇储备的理念,同时,制定外汇储备调整规划,完善运营机制,从而实现外汇储备的有效管理。

Ⅱ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外汇储备过多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楼下是开玩笑,贸易顺差为0就表示进出口的款项是一模一样的,这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其实只要贸易顺差就好了,逆差的话表示本国经济不是很好

Ⅲ 我国外汇储备增加到底有什么弊端

一、超额外汇储备过多,容易导致“通货紧缩趋势”,不利于贯彻国家扩大内需的方针 ,不利于增加国内有效需求,不利于我国自身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根据笔者测算,我国适度 的外汇储备1千亿美元就足够了,1千亿美元需外汇占款约8200亿元人民币。但今年一季度外 汇占款高达25112亿元,即是说这6年多来我国增加的国民储蓄中有高达约13000亿元用于增 加超额外汇储备达2160亿美元,这么一笔巨额外汇资本没有及时用到国内经济建设和发展上 来,怎能不造成通货紧缩的趋势,也不利于贯彻国家扩大内需的方针,不利于增加国内有效 需求。为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要研究把2160亿美元的超额外汇资本尽快利用起来,比如可 用于扶持发展大型飞机制造业、电脑、电视、汽车工业、机械工业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 术,扶持振兴民族工业、民族高科技企业和扶持我国大型企业集团、民办企业向国外扩张, 扶持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只有把我国稀缺的巨额外汇资本及时充分地利用起来, 用于加快经济建设,远比增加外汇储备的作用大得多。正如斯蒂格利茨指出的那样,外汇储 备投资于美国短期国库券收益率目前为1.75%,而将这笔钱投资于国内经济,回报率在10 %~20%之间。

二、超额外汇储备过多,必然要相应增大过高的外汇储备成本。根据笔者测算,我国超 额外汇储备达2160亿美元,向美国进行国债投资比发放贷款按要少收利息3个百分点计算, 一年要少收利息收入63亿美元;我国向国外借外债1700亿美元(其中国际商业银行贷款900亿 美元),向国外商业银行的借款利率一般比存款利率高2~3个百分点,按高2个百分点计算, 一年要多支付利息18亿美元,这样一年要少收多支利息达81亿美元。

三、超额外汇储备过多,必然会增大外汇储备的风险。由于外汇储备往往由多种货币组 成,而且分散在不同期限的资产上,因此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是外汇储备无法规避的两种风 险,例如1994年日元对美元升值,造成中国外汇储备高达30亿美元的损失。最近,据有的学 者测算,我国外汇储备中约60%~70%为美元,如按60%为美元储备计算,从2002年11月以 来至今,美元对欧元眨值12%,我国美元的外汇储备对欧元眨值将造成达216亿~234亿美元 的损失。这种超额外汇储备过多导致的赔本生意应引以为戒。

四、超额外汇储备过多,会造成我国极为短缺的外汇资本资源的浪费,出现穷国反而向 富国输出资本,支援美国等发达国家人民的高消费。斯蒂格利茨一针见血的指出:亚洲国家 巨额的外汇储备“通常投资于美国的短期国库券,它刺激了美国的过度消费,使资本从穷国 向世界上最富的国家转移”。今年2月19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马丁沃尔夫写的“亚 洲为美国的大炮和黄油付钱”,文章指出,在2002年三季末,全世界总的外汇储备为22940 亿美元,其中73%是以美元形式储备的。这些储备的58%左右是亚洲各国和地区政府持有的 ,日本持有占19.3%,中国大陆持有占11.3%,大中华地区持有占22.9%。文章接着尖 锐地指出,是亚洲人,而不是美国人,在执行“坚挺美元”的政策,间接地为美国展示国力 支付开支。这还不足以引起我国经济金融理论界对我国执行外汇储备越多越好政策进行认真 的反思吗?

五、超额外汇储备过多会使我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优惠贷款。根据IMF的有关规 定,成员国发生外汇收支逆差时,可以从“信托基金”中提取相当本国所缴纳份额的低息贷 款,如果成员国在生产、贸易方面发生结构性问题需要调整时,还可获取相当于本国份额16 0%的中长期贷款,利率也较优惠。相反,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这些优惠低息 贷款,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国家提供帮助。

从上述超额外汇储备过多种种弊端来看,超额外汇储备过多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但 要想妥善解决此问题,必须要靠有关决策部门对我国到底应执行什么样的外汇储备政策统一 认识。我国这样一个资本资源极为短缺的不发达国家,是执行外汇储备越多越好的政策好? 还是应该执行适度的外汇储备政策好?这个大政方针必须要通过深入的讨论,充分权衡其利 弊得失,取得统一认识,才能正确指导实践。笔者认为:象我国这样一个资本资源极为短缺 的不发达国家,当家过日子必须要精打细算,要力争做到以最小的外汇储备成本,能确保防 范外汇风险、确保外汇收支周转的需要,执行外汇储备越多越好的政策是违背我国国情的。

我国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应该是多少

我国适度的外汇储备是多少?笔者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的进口比率法和国际收支差 额论两种理论结合起来测算:按三个月进口额计算需外汇储备600亿美元;按15%的外债备 付金计算需要外汇储备255亿美元;对国际收支逆差打了145亿美元的备付金,综合上述三个 因素,提出我国适度的外汇储备可考虑在1000亿美元左右。这个适度的外汇储备数是不低的 ,对多种外汇需求因素都包括进去了,对动用IMF“信托基金”的低息贷款因素还未打入在 内,这一千亿美元的高额外汇储备也足以抗击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我国香港特区政府成功 击败国际投机资本的疯狂冲击实例,是长国人志气的生动范例。当然,这一千亿美元的适度 外汇储备规模是一个动态概念,当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外汇收支发生重大变化时,适应客观形 势的变化,对适度外汇储备规模可进行相适应的调整。(本文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研究 部兼体改办公室原主任,中国金融学会原副秘书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和西南财经大学 兼职教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金融发展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1.会造成本国货币升值压力
2.就我国来讲,因为我国是强制结汇的,所以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会造成市场短时间内货币量增加,流动性过剩,从而造成通货膨胀压力.

http://..com/question/15165573.html

Ⅳ 为什么中国要购买美国国债呢 巨额的外汇储备有什么利弊呢

这是由我们的国情决定的。我国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国外投资、对外贸易、个人汇专款等国外的货币汇到属国内,必须与国内银行结算成人民币;即美元等外币必须拿到银行去换成人民币在国内使用,或者存在银行;那么银行里的美元等外币就会越来越多,就必须对外投资进行保值增值。而美国等是世界强国,其发行的国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所以,我们就买这些国债!

巨额的外汇储备的

利:说明存在巨大贸易盈余,并且吸引外来的大量投资,经济保持增长;能经受外部环境冲击!

弊:顶着巨大的本币升值压力,会吸引大量的热钱进入投机,导致经济过热,物价升高。

参考资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贝请注明出处 !

Ⅳ 外汇储备多了有什么作用(利弊)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当然这并不是说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因为持有外汇储备是要付出代价的。第一,外汇储备表现为持有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并非投入国内生产使用。这就产生了机会成本问题,就是如果货币当局不持有储备,就可以把这些储备资产用来进口商品和劳务,增加生产的实际资源,从而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而持有储备则放弃了这种利益。因此,持有外汇储备,要考虑机会成本问题。第二,外汇储备的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应量,如果外汇储备过大,就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货币政策的难度。此外,持有过多外汇储备,还可能因外币汇率贬值而遭受损失。因此,外汇储备应保持在适度水平上。

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要增加外汇,则需要发行人民币来购买,人民币供给就会增多,则人民币就会贬值,所以汇率就会下降。

简单地说,外汇储备就好象是我们手中的钱,当然是越多越好,想买什么都不用愁了。但是外汇储备主要来自于贸易顺差,也就是说你出口东西比进口的东西多了,你赚了别人的钱,人家当然不高兴了,当然会产生贸易摩擦。对于自己来讲,经常握有大量现金而不去投资赚钱,这不是浪费吗?经营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就象管好自己的钱袋子一样,既要够用,又不能影响自己的生意,还不能太与别人抢生意惹人不高兴。就这么简单。

Ⅵ 中国外汇储备过大的利与弊论文

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的利弊分析

摘要:外汇储备对于平衡国际收支、干预外汇市场,维护本国汇率稳
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外汇储备还是举债和偿还外债的保证。截止
2008年3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1.6万亿美元,面对如此巨额的
外汇储备数字,中国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之将是一件很值得研究的问
题。本文用几种外汇管理理论分析判断得出中国是外汇储备已经过多,
文章同时分析了外汇储备过量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利弊影响。
关键词:外汇储备;外汇成本;通货膨胀;外汇管理

外汇储备是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使用的外国货币资产,也是
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平衡国际收支、干预
外汇市场,维护本国汇率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外汇储备还
是举债和偿还外债的保证。国家外汇局公布截止2008年3月底,
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1.6万亿美元,面对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数
字,中国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之将是一件很值得研究的问题。适
量的外汇储备应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经济规模和所处不
同经济时期等不同而不同,因此很难用一个国际统一的标准来判
断一个国家在某一个时期的外汇储备是否过量。事实上,大量的
外汇储备公认有维持本币稳定,弥补收支逆差,增强本币信心,并
为中国对外投资和公民旅游等提供了外汇保障作用,是一国对外
进行对外经济活动的坚强后盾。
一、外汇储备增多对我国经济的有利方面
外汇储备在维持本币的稳定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在经济运
行常态时期,外汇储备的作用不明显,但当危机来临时,外汇的威
力就显示出来了。亚洲金融风暴时,因为中国有强健的外汇储备,
通过公开外汇市场上抛出外币买进人民币的方式,提高了市场上
对人民币的需求,从而捍卫和维持了人民币币值的稳定。稳定的
人民币币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信誉。20
世纪90年代之前,人民币不为其他经济体所接受,近几年,在亚
洲同中国相毗邻的国家都大量接受人民币就是人民币信誉提升
的标志。
大量的外汇储备还能弥补中国国际收支的逆差。一般情况
下,外汇来源有两个,一个为贸易顺差得来,为债权;另一个为外
国资本流入,为债务(以FDI为主)。如今中国的FDI的引进已经
从1985年的20个亿美元激增到2007年的826.58亿美元,代替
美国成为世界上接收FDI最多的一个国家。FDI的流入增加了中
国的资本外债,同时跨国公司的利润汇回也成为我国资本逆差的
一个来源。据海关总署发布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2006年
中国的贸易顺差分别为319.8、1019、1774.7亿美元,2004~2006年
FDI在中国的投资收益分别为697、849、1050亿美元,仅贸易顺
差赚取的外汇在2004年和2006年都不能偿付全部外商投资受
益必须靠外汇的进一步流入来弥补收益支出的缺口。值得庆幸的
是这几年的外商直接投资以利润再投资的形成留在了国内,缓减
了投资受益逆差的扩大。但经统计,尚有3863亿美元的利润未汇
出,掌握在外商手中,若遇国内政治经济或其他因素冲击,积累的
巨额利润流出就会给我国带来巨大的冲击。在这种经济态势下,
巨大的外汇储备无疑成了弥补外汇资本不足,保证经济稳定发展
的的坚强后盾。
大量的外汇储备还能满足中国对国外先进技术的购买的需
求。中国改革开发才30年,在技术方面和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国
家相比有很多劣势,大量的外汇储备为中国购买这些先进装备提
供了经济基础。还可利用外汇储备购买黄金,石油,重金属等战略
性物质,以备我过经济发展的不时之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到
外国直接投资和居民出国受教育、出国旅游等对外汇的需求越来
越大,大量的外汇储备也为我国居民用汇提供了方便。
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是一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的标志,有利于
维护国家和企业的信誉,有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商投资、降

Ⅶ 外汇储备过多的弊端是什么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当然这并不是说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因为持有外汇储备是要付出代价的。第一,外汇储备表现为持有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并非投入国内生产使用。这就产生了机会成本问题,就是如果货币当局不持有储备,就可以把这些储备资产用来进口商品和劳务,增加生产的实际资源,从而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而持有储备则放弃了这种利益。因此,持有外汇储备,要考虑机会成本问题。第二,外汇储备的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应量,如果外汇储备过大,就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货币政策的难度。此外,持有过多外汇储备,还可能因外币汇率贬值而遭受损失。因此,外汇储备应保持在适度水平上。
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中国外汇储备总体规模在2月底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庞大外储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反衬着国内经济失衡的持续。知情人士日前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截至2007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超过了1.5万亿美元,截至1月底时为8452亿美元。该数据还未获得央行的权威证实。按照惯例,第一季度外汇储备数字将在4月中旬公布。而根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该国截至2月底的外汇储备为8501亿美元,1月底时为8517亿美元。
外汇储备高虽然可以起到稳定稳定金融的作用,但是其负作用(危害)十分明显:
1、8537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呢,国家为了储备这些外汇,向市场投放了7万亿元的人民币,这7万亿元人民币不可避免的引起通货膨胀,导致医疗费用、基本生活费、房价等等基本生活费用的提高,影响了一般民众的生活水平,虽然人民银行要回笼市场过度投放的人民币,但是相对于7万亿元的人民币投放量也只是杯水车薪。
2、我国外汇储备80%是美元储备货币,由于主要投向为美国国债和美国的不动产,因此外汇储备受美元变动影响较大,其规避风险能力较差。
3、为减少通货膨胀压力,国家要回龙一部分市场资金,这不仅可能带来通货紧缩的压力,而且加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那么我们美元的储备就要贬值,8500亿美元如果贬值1%,那我们就损失了85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500亿元,可以造若干艘航空母舰了。

Ⅷ 国家外汇储备太多有什么不利影响

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标志,它是弥补该国国际收支逆差,抵御金融风暴,稳定该国汇率以及维持该国国际信誉的物质基础。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要持有高于常规水平的外汇储备。但是,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多年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
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流入代表着相应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这种状况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增长。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超常增长持续下去,将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
带来利差损失
据保守估计,以投资利润率和外汇储备收益率的差额的2%来看,若拥有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年损失高达100多亿美元。如果考虑到汇率变动的风险,这一潜在损失更大。另外,很多国家外汇储备构成中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若美元贬值,则该国的储备资产将严重缩水。
机会成本损失
中国每年引进大约5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为此国家要提供大量的税收优惠;同时,中国又持有大约一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闲置不用。这样,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俭用借钱给外国人花,其潜在的机会成本不可忽视。
削弱了宏观调控效果
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央行负有无限度对外汇资金回购的责任,因此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占款投放量不断加大。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不仅从总量上制约了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的效力,还从结构上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并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
影响国际优惠贷款
外汇储备过多会使中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优惠贷款。按照IMF的规定,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该组织的优惠低息贷款,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其他成员国提供帮助。这对中国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
加速热钱流入
引发或加速该国的通货膨胀。
有形经济资源流失
大量囤积外汇,会引起国内有形经济资源的流失,无论是出口创汇还是发行本国货币购买外汇,都会形成对本国有形经济资源的购买能力,造成国内有形经济资源的流失。
通货膨胀
推高本国货币的通货膨胀,资源的流失和大量发行本国货币所换来得外汇如果不能实现购买,则会推动国内通货膨胀的持续上扬。
迫使国内生产企业倒闭
出口创汇不能回购资源,在国内以发行本国货币虚增企业利润来实现,实质上是生产企业的出口成本以通货膨胀消化,长期运做,使所有生产企业总体上收不抵支,使这些企业所持有的生产资料转化为外汇储备的货币形态,造成倒闭,而以企业经济赢利为基础而生存的银行也会因企业的倒闭使放出的贷款不能收回而发生倒闭。
产生巨额的汇兑损失
由于这些损失需要通过本国货币的无保证发行获得,由工商企业和银行系统消化,迫使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革,吸收民间资本公担,我国大批国企和国有独资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就是因为企业无法独立承担央行大量囤积外汇产生的汇兑损失,不得不吸收民间资金共担损失以苟延残喘。实质上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本质属于国有独资制造企业和银行的变相破产形式。
给外汇发行国通过大量发行钞票,稀释其货币购买力,掠夺持汇国的财富以逃避债务创造条件。这是形成我国中央银行的汇兑损失的主要原因。
蒸发本国货币的积蓄
大量通货膨胀本身是中央银行稀释本国货币购买力的表现,但中央银行在稀释购买力时没有补贴持币人等比的新增货币,从而使百姓财富蒸发。
本国货币主权丧失
蚂蚁搬家式的将本国货币的发行准备移出国外,造成本国货币主权的丧失。大量发行本国货币购买外汇,是以所谓的单向等价交换为特征实现,即使用本国货币购买外汇,而外汇发行国将换得的人民币购买我国商品输入其国家,销售后补足外汇的发行准备,回笼该国货币买削其债务。而本国因囤积外汇不能回笼资源,造成大量无准备的货币发行,从而丧失对本国货币的节制,任其通货膨胀,这意味着本国货币主权的丧失。

Ⅸ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什么是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系是指持有外汇资产之总称。其定义有三:一、全国外汇储备:定义之范围最广,指全体国民、政府机关、银行体系及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国外资产。二、银行体系中外汇储备:指包涵中央银行及全体金融机构所持有的国外资产净额,亦即国际经济学中谓的国际储备金(International Reserve)。三、中央银行外汇储备:此即我们日常提及的外汇储备,亦即中央银行本身持有之国外资产。其中涵盖中央银行原有外汇资金、向外汇市场买入的外汇、以及中央银行运用外汇存底所获得之操作利的与利息所得。

外汇储备的压力:

一,内债剧升
政府为吸收这些外汇,需要发行大量的人民币;而为减轻由此导致的通货膨胀,又需要发行大量的央行票据或国债去回笼货币。如果我们把“印钱”(发行货币)理解成增加政府的隐性债务,那么中国外汇储备积累的过程可以看成中国政府以扩大债务(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或国债)为代价兑换外币资产的过程。

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显性的中央政府内债(央行票据或国债)也急剧增长。据统计,中国的外汇储备从2000年底的1656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底的6099亿美元,增加额达4443亿美元 。 而同期国债余额由13000亿元增加到27787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余额由零增加到11708亿元人民币,相当于3200亿美元;外债也增加了约 786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仅显性的中央政府内债已经达到GDP的30%。 除此之外,中国政府还需要承担地方政府及国有企业的隐性债务,而对于后者的规模目前还没有完整和准确的估计。但可以肯定,中国内债近年急速增长,其规模已经达到了国际上公认的警戒区域。内债及政府负债率的进一步增长,将影响中国政府对于全国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及社会安全保障能力,增大国内经济的金融风险,影响长治久安。
二,金融风险高.
由于我国外汇储备很大部分都是美元,由于美国双财政赤字常年居高不下,造成美元贬值,必定会带来外汇储备实际价值的缩水.况且外汇储备中有1000亿都属于预期人民币升值而进来的热钱,监管不好,很容易出问题.
三,侵蚀了国内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外汇储备主要来自国内企业产品出口的利润,长期积压在国外,不能投放国内建设,对于中国资金本来不充裕的市场,也是一种损失.

Ⅹ 什么是外汇储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有何利弊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版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权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汇率升值
有利方面:有助于进口,帮助降低进口大宗商品的价格,抑制通胀。同时对普通百姓来说,海外留学、旅游、购物的成本大为降低。同时汇率上升有助于企业对外投资。
不利方面:影响出口,导致出口企业生存困难,部分企业出现倒闭,从而影响就业。升值过快,央行需要调控汇率,会增加外汇储备,同时增加货币投放,可能会引发国内通货膨胀。

阅读全文

与巨额外汇储备的利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要理财的诗句 浏览:722
知一理财 浏览:750
并购融资平台 浏览:438
转角街坊融资 浏览:564
代币融资发行被 浏览:571
的融资产 浏览:265
傻瓜理财才 浏览:948
信托到期延期怎么办 浏览:27
融资租赁收益转让 浏览:364
智慧航安融资 浏览:318
中小型企融资问题 浏览:890
spv投融资 浏览:390
杭州融资宝 浏览:883
现代牧业股票 浏览:988
信托融资优点 浏览:512
最新的成功融资案例 浏览:53
广州购房融资 浏览:638
大豆融资贸易 浏览:40
自有资金购买本行理财产品 浏览:652
投资外汇理财靠谱吗 浏览: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