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热电偶型号选择 让你果断的做出选择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下面对热电偶型号选择做介绍。
一、热电偶型号怎么选择
1、测量精度和温度测量范围的选择
使用温度在1300~1800℃,要求精度又比较高时,一般选用B型热电偶;要求精度不高,气氛又允许可用钨铼热电偶,高于1800℃一般选用钨铼热电偶;使用温度在1000~1300℃要求精度又比较高可用S型热电偶和N型热电偶;在1000℃以下一般用K型热电偶和N型热电偶,低于400℃一般用E型热电偶;250℃下以及负温测量一般用T型电偶,在低温时T型热电偶稳定而且精度高。
2、使用气氛的选择
S型、B型、K型热电偶适合于强的氧化和弱的还原气氛中使用,J型和T型热电偶适合于弱氧化和还原气氛,若使用气密性比较好的保护管,对气氛的要求就不太严格。
3、耐久性及热响应性的选择
线径大的热电偶耐久性好,但响应较慢一些,对于热容量大的热电偶,响应就慢,测量梯度大的温度时,在温度控制的情况下,控温就差。要求响应时间快又要求有一定的耐久性,选择铠装偶比较合适。
4、测量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对热电偶的选择
运动物体、振动物体、高压容器的测温要求机械强度高,有化学污染的气氛要求有保护管,有电气干扰的情况下要求绝缘比较高。选型流程:型号--分度号—防爆等级—精度等级—安装固定形式—保护管材质—长度或插入深度
常用热电偶可分为标准热电偶和非标准热电偶两大类。所调用标准热电偶是指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允许误差、并有统一的标准分度表的热电偶,它有与其配套的显示仪表可供选用。非标准化热电偶在使用范围或数量级上均不及标准化热电偶,一般也没有统一的分度表,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测量。标准化热电偶我国从1988年1月1日起,热电偶和热电阻全部按IEC国际标准生产,并指定S、B、E、K、R、J、T七种标准化热电偶为我国统一设计型热电偶。
热电偶的分度号有主要有S、R、B、N、K、E、J、T等几种。其中S、R、B属于贵金属热电偶,N、K、E、J、T属于廉金属热电偶。
以下是对热电偶分度号的解释
S铂铑10纯铂
R铂铑13纯铂
B铂铑30铂铑6
K镍铬镍硅
T纯铜铜镍
J铁铜镍
N镍铬硅镍硅
E镍铬铜镍
(S型热电偶)铂铑10-铂热电偶,根据热电偶测温原理,热电偶和热电阻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简单区分,热电偶是用不同导体形成热电势(电压)测温,热电阻理按电阻得阻值大小来测温得,热电偶是非线形得,热电阻是程线形测温!
二、热电偶测量范围及基本误差限
热电偶类别代号分度号测量范围基本误差限
镍铬-康铜WRKE0-800℃±0.75%t
镍铬-镍硅WRNK0-1300℃±0.75%t
铂铑13-铂WRBR0-1600℃±0.25%t
铂铑10-铂WRPS0-1600℃±0.25%t
铂铑30-铂铑6WRRB0-1800℃±0.25%t
注:t为感温元件实测温度值(℃)热电偶时间常数
热惰性级别时间常数(秒)热惰性级别时间常数(秒)
Ⅰ90-180Ⅲ10-30
Ⅱ30-90Ⅳ<10<>
以上介绍了热电偶型号的选择考虑,及热电偶的测量范围,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更多阅读:
热电偶工作原理
2. 热电偶中的K S R E是什么意思
热电偶的分度号有主要有S、R、B、N、K、E、J、T等几种。其中S、R、B属于贵金属热电偶,N、K、E、J、T属于廉金属热电偶。
常用热电偶材料:
热电偶分度号 热电极材料 (正极 负极 )
S 铂铑10 纯铂
R 铂铑13 纯铂
B 铂铑30 铂铑6
K 镍铬 镍硅
T 纯铜 铜镍
J 铁 铜镍
N 镍铬硅 镍硅
E 镍铬 铜镍
常用热电偶有:
镍铬-康铜热电偶 分度号 E 0--800【1000】度
镍铬-镍硅热电偶 分度号 K 0-1000【1300】度
铂铑10-铂热电偶 分度号 S 0-1300【1600】度
铂铑30-铂铑6热电偶 分度号 B 0-1600【1800】度
铂铑13-铂热电偶 分度号 R 0-1400【1600】度
注: 括弧内数字为短时最高使用温度。
提示:
K分度热电偶最佳测温范围在1000度以下,超过1000度后,会发生铬择优氧化,热电势会内缓慢发生变化【降低】,这种变化很难发现,容易给控温造成严重后果。
校对K分度热电偶主要使用下列设备:1300度的管式电阻炉、二等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电子电位差计、标准水银温度计【室温】。
说明:
S分度号的特点是抗氧化性能强,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长期使用温度1400℃,短期1600℃。在所有热电偶中,S分度号的精确度等级最高,通常用作标准热电偶;
R分度号与S分度号相比除热电动势大15%左右,其它性能几乎完全相同;
B分度号在室温下热电动势极小,故在测量时一般不用补偿导线。它的长期使用温度为1600℃,短期1800℃。可在氧化性或中性气氛中使用,也可在真空条件下短期使用。
N分度号的特点是1300℃下高温抗氧化能力强,热电动势的长期稳定性及短期热循环的复现性好,耐核辐照及耐低温性能也好,可以部分代替S分度号热电偶;
K分度号的特点是抗氧化性能强,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长期使用温度1000℃,短期1200℃。在所有热电偶中使用最广泛;
E分度号的特点是在常用热电偶中,其热电动势最大,即灵敏度最高。宜在氧化性、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使用温度0-800℃;
J分度号的特点是既可用于氧化性气氛(使用温度上限750℃),也可用于还原性气氛(使用温度上限950℃),并且耐H2及CO气体腐蚀,多用于炼油及化工;
T分度号的特点是在所有廉金属热电偶中精确度等级最高,通常用来测量300℃以下的温度
3. 高温贵金属热电偶的检定方法:
热电偶的外观检查应满足以下要求:
1.测量端应焊接牢固,表面光滑,无气孔等缺陷;
2.热电偶不应有热电极脆弱缺陷,清洗后不应有严重的色斑或发黑现象;
通过视力检查热电偶测量端表面质量,如发现有明显缺陷,则须剪去一段再重新焊接。 1.清洗
通过清洗除去热电极表面污物,有机物和部分氧化物而改善热电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1)酸洗是用酸的氧化能力以除去热电偶表面的有机物,一般金属杂质及其氧化物。将热电偶丝(铂铑10—铂和铂铑30—铂铑6热电偶丝)盘成直径约80mm的园圈,放在烧杯里先用蒸镏水冲洗,除去灰尘然后倒入30—50%(按容积比)的化学纯盐酸或硝酸中浸1h或者煮15min,再放入蒸镏水中清洗数次。
(2)硼砂洗用硼砂(Na2B4O7·10H2O)的还原性,除去附在电极表面难熔于酸的金属杂质及其氧化物,将热电极展开,把两热电极的参考端分别悬挂在清洗架上,两热电极夹角约30℃,调节电流,使热电极加热到1100℃~1150℃将硼砂块触及热电极参考端,硼砂熔化成滴,顺电极而下,数次清洗出现金属光泽,冷却至室温,然后盘成约80mm直径的园圈放在蒸镏水中煮沸。
2.退火
通过退火消除热电极内应力,改善金相组织,提高稳定性。
(1)通过在空气中退火,将热电偶热电极悬挂在退火架上,缓慢地调节电流,使热电极在某一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地将输入电流降为零,通电退火使得纵向受热均匀,附在表面上低熔点金属及杂质可以充分挥发,但是径向受热受周围空气影响,不一致,冷却速度快产生热内应力。
(2)在炉内退火,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和标准铂铑30-铂铑6热电偶经通电退火后,还要在炉中退火,将热电极穿上绝缘管后放入专用退火炉的均匀温场内,在1100±20℃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然后随炉冷却,它使得径向受热均匀,消除穿管造成内应力,增加热电性的稳定性。
4. 高温贵金属热电偶的型号及规格:
型 号 分 度 号 测温范围℃ 保 护 管 材 料 热响应时间 规 格 d L x l WRP-130
WRP2-130 S 0-1300 高铝质 < 150S Φ16 300x150
350x200
400x250
450x300
550x400
650x500
900x750
1150x1000
1650x1500
2150x2000 WRP-131
WRP2-131 < 360S Φ25 WRQ-130
WRQ2-130 R 0-1300 < 150S Φ16 WRQ-131
WRQ2-131 < 360S Φ25 WRR-130
WRR2-130 B 0-1600 刚玉管 < 150S Φ16 WRR-131
WRR2-131 < 360S Φ25 1) 热电偶 I 级按协议订货;
2) 非置入部分为碳钢。
5. 热电偶有银或者贵重金属吗
贵金属热电偶是热电偶的一种类型。 贵金属热电偶适用于各种生产过程中高温场合,广泛应用于玻璃及陶瓷及工业盐浴炉等测温。贵金属(Precious metal),通常用来指代黄金,白银和白金三种价格昂贵,外表美观,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较强的保值能力的金属。其中黄金的地位尤其重要。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前,西方各国货币均与美元挂钩,美元则与黄金挂钩,许多国家都公布本国货币的含金量,黄金的地位非常重要。1970年代後,随着世界金融格局的重组和通货膨胀得到缓解,黄金等贵金属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被视为世界通用的交换媒介和保值工具。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是由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接合成回路时,当两接合点 热电偶温度不同时,就会在回路内产生热电流。如果热电偶的工作端与参比端存有温差时,显示仪表将会指示出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所对应的温度值。热电偶的热电动热将随着测量端温度升高而增长,它的大小只与热电偶材料和两端的温度有关,与热电极的长度、直径无关。各种热电偶的外形常因需要而极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通常由热电极、绝缘套保护管和接线盒等主要部分组成,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和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
6. 谁有 GB/T16701-2010贵金属热电偶丝热电动势测量方法,给发个,谢谢!
丢个馒头给度娘,贿赂一个别屏我
7. 贵金属热电偶从高温突然降到室温有影响吗
你好
热电偶在高温环境迅速拿到底温环境对热电偶是有影响的
热电偶使用时应该让他自然降温
8. 如何用标准热电偶对热电偶进行检测
一般检定室才配置标准热电偶。判断热电偶的好坏有两步,一是量电阻,如过不通说明偶丝已断,是坏的。如果通,则进行第二步,第二步就是量电压(毫伏级),如果没有电压输出说明偶丝已短路,是坏的。如果偶丝既没有断路又没有短路,那一般认为就是好的。当然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温度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如果被测点的温度工艺要求很精确的话,可以定期将电偶拆下送检定室检定,检定方法可参考:《JJG351-2000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JJG 141-2000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
如果有我没有回答到的,请追问。
话说你悬赏的分值很高啊,不知道我能不能得啊
9. 基金属热电偶和贵金属热电偶有什么区别
不知道你说的基金属热电偶是什么
贵金属热电偶的材料是用铂和铂铑做的,价格很贵
10. 热点偶国家标准
测温量程不一样 温度计温度200摄氏度 热电阻 一般400摄氏度较多 热电偶最高 可达2300摄氏度 主要区别是这个
其次就是功能上 热电阻和热电偶都是模拟量输出 可以用来做参数设置控制系统
热电偶
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热电偶工作原理是基于赛贝克(seeback)效应,即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连接成回路,如两连接端温度不同,则在回路内产生热电流的物理现象。其优点是:
①测量精度高。因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
②测量范围广。常用的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边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可测到-269℃(如金铁镍铬),最高可达+2800℃(如钨-铼)。
③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热电偶通常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开头的限制,外有保护套管,用起来非常方便。
1.热电偶测温基本原理
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如图2-1-1所示。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
2.热电偶的种类及结构形成
(1)热电偶的种类
常用热电偶可分为标准热电偶和非标准热电偶两大类。所调用标准热电偶是指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允许误差、并有统一的标准分度表的热电偶,它有与其配套的显示仪表可供选用。非标准化热电偶在使用范围或数量级上均不及标准化热电偶,一般也没有统一的分度表,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测量。
标准化热电偶我国从1988年1月1日起,热电偶和热电阻全部按IEC国际标准生产,并指定S、B、E、K、R、J、T七种标准化热电偶为我国统一设计型热电偶。
(2)热电偶的结构形式为了保证热电偶可靠、稳定地工作,对它的结构要求如下:
①组成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的焊接必须牢固;
②两个热电极彼此之间应很好地绝缘,以防短路;
③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自由端的连接要方便可靠;
④保护套管应能保证热电极与有害介质充分隔离。
3.热电偶冷端的温度补偿
由于热电偶的材料一般都比较贵重(特别是采用贵金属时),而测温点到仪表的距离都很远,为了节省热电偶材料,降低成本,通常采用补偿导线把热电偶的冷端(自由端)延伸到温度比较稳定的控制室内,连接到仪表端子上。必须指出,热电偶补偿导线的作用只起延伸热电极,使热电偶的冷端移动到控制室的仪表端子上,它本身并不能消除冷端温度变化对测温的影响,不起补偿作用。因此,还需采用其他修正方法来补偿冷端温度t0≠0℃时对测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