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國著名的金融機構在哪條街上
倫敦城
倫敦城地區來從源羅馬時代以來,一直是經濟活動的中心,具有不可動搖的實力。所以從法國來到英國的威廉王考慮要賦與倫敦城特權,拉攏其為自己人也就是很自然的了。這里是國家政治的錢箱。倫敦城對於國王下屬的領主貴族勢力會給與多大的援助,也大體上決定了國家政策。議會這種政治形式的產生,也有這方面的內部原因。
結果,便形成這樣一種歷史:英國國王在倫敦城面前一直抬不起頭來,於是,倫敦城也就作為特別行政區,保留有一塊自己的領地。
『貳』 有哪位知道英國MIC金融集團的具體情況
MIC的外匯交易平台適用於多層次的客戶群體,如散戶投資人、交易商、大型公司客戶、金融機構和對沖基金等。客戶可以通過電子交易系統瞬間完成交易。交易平台提供保證金交易服務。所有客戶均可享有銀行間同一的市場價格。
MIC外匯交易平台提供即時的保證金監測報告,這樣客戶可以准確即時地了解帳戶的持倉情況,在交易時更好地把握機會。
MIC是一家提供專業金融服務的跨國企業,擁有豐富的在線銀行業務和櫃台外匯兌換業務經驗,公司擁有遍布全球各大銀行間的交易網路。MIC憑借著公司雄厚的技術力量和頂級的交易網路服務於全球大約7,000家的銀行和金融機構。MIC的外匯交易系統在業界有口皆碑。為了達到大型金融機構外匯交易的要求,公司的價格刷新和訂單執行速度已達到國際尖端標准。
我們致力於與客戶和商業夥伴建立發展持久互信和雙贏的合作關系,且深信這是MIC能夠在當今瞬息萬變的世界金融市場中成功的關鍵。隨著我們國際業務的快速發展,MIC必將成為國際金融投資市場的佼佼者,持之以恆地為閣下提供最具個性化和高端的金融投資產品。
由於直接參與銀行間外匯交易,MIC公司是承受得了大的外匯市場波動沖擊的。做為擁有外匯交易市場最高規范的公司,我們的目標是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我們始終認為您的成功才是我們成功的基礎。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創未來。
MIC中文網是全球最具規模的外匯中文信息網站之一, 我們的目標是在提高全球華人金融交易技巧和先進的網上金融交易平台, 向所有訪問者提供免費並且高質量的外匯信息, 成為全球華人投資咨詢交流的網上中心. 向全球華人推薦優秀的交易商,並做為中間的橋梁提供最優質的中文服務.
公司實力:
MIC是一家提供專業金融服務的跨國企業,擁有豐富的在線銀行業務和櫃台外匯兌換業務經驗,公司擁有遍布全球各大銀行間的交易網路。MIC憑借著公司雄厚的技術力量和頂級的交易網路服務於全球大約7,000家的銀行和金融機構。MIC的外匯交易系統在業界有口皆碑。為了達到大型金融機構外匯交易的要求,公司的價格刷新和訂單執行速度已達到國際尖端標准。
我們致力於與客戶和商業夥伴建立發展持久互信和雙贏的合作關系,且深信這是MIC能夠在當今瞬息萬變的世界金融市場中成功的關鍵。隨著我們國際業務的快速發展,MIC必將成為國際金融投資市場的佼佼者,持之以恆地為閣下提供最具個性化和高端的金融投資產品。
做為擁有外匯交易市場最高規范的公司,我們的目標是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我們始終認為您的成功才是我們成功的基礎。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創未來。
Company No.5601524 受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監管。
交易平台:
MIC的交易平台為客戶提供最即時的交易價格。我們的經營模式是幫助客戶直接按銀行間的市場價格成交。
" 平台穩定可靠。
" 市場訂單無滑落。
" 關於停止損失和限價訂單的執行保證。
" 點擊進行實時滾動報價交易-即刻落單。
" 我們始終相信,只有客戶能獲得利潤,我們的關系才能會長久。
這樣的經營模式是我們公司嚴格奉行了多年的原則。我們一直秉承的原則就是讓客戶自己控制自己的交易風險,而我們的任務就是要為客戶提供最優的價格。以此我們才能和客戶建立良好的互動。
個人交易者:閣下可以得到最透明的價格,借次閣下可以獲得豐富的利潤。
投資經理人:透過我們的最佳價格體系,閣下可以賺取最理想的利潤。
注意事項:
一個交易帳戶不能同時在兩部電腦(兩個IP址)上登陸,系統會自動關閉交易平台,需要電郵至客服申請重新開通.
『叄』 英國 證券經營機構又叫投資銀行還是商人銀行
商人銀行,經營(但不限於)國際貿易、長期企業貸款以及包銷內的銀行。指經營部分銀行業務容的金融機構,主要辦理承兌和經營一般業務,對國外的工程項目提供長期信貸和發放國外貸款。
在60年代以後,還辦理外匯交易,為客戶保管證券,替一些基金會從事投資等。商人銀行大部分存在於倫敦及一些英聯邦國家。商人銀行不向普羅大眾提供一般的銀行服務。
1986年10月通過了《金融服務法案》,沖破了英國商人銀行和商業銀行嚴格的業務界限,允許英國的商業銀行直接進入投資銀行領域。此舉標志著英國商人銀行和商業銀行混業經營的開始。一方面,這為商業銀行開辟了新的投資途徑;
另一方面,在實力雄厚的商業銀行取得了同等的競爭地位之後,商人銀行面臨生存威脅,進行了大規模的合並,剩下的商人銀行規模增大,業務重心也從「全能戰略」轉向「主攻優勢戰略」,發揮各自的專長,主要致力於專業化的服務,如公司財務咨詢和投資管理業務。
『肆』 英國商業保險的分類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英國金融制度的主要內容及其特點
1、英國的金融制度主要有以下的金融機構構成:
(1)英格蘭銀行。英格蘭銀行是英國的中央銀行。
(2)清算銀行。清算銀行一般是大型的商業銀行,共有13家。
(3)商人銀行。商人銀行一般可分為兩類:承兌所和發行所。
(4)貼現所。
(5)其他金融機構。主要有:保險公司;信託投資銀行;國民儲蓄銀行和信託儲蓄銀行;房屋互助協會。
2、英國金融制度的特點主要有:
(1)英國的中央銀行制度是最典型的央行制度。英國的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被認為是最早出現的中央銀行,英國的中央銀行模式被大多數的國家所採納和模仿。
(2)英國的商業銀行是西方國家商業銀行的一種典型模式。因為受真實票據理論的影響,英國的商業銀行一直堅持主要是發放短期貸款的經營原則。
(3)倫敦是西方最早和非常重要國際金融中心。
(4)在英國現行的金融制度中仍保留有一些傳統金融機構的痕跡,例如商人銀行、貼現所等。
(5)英國的金融監管比較有特色。英國的金融制度比較健全,金融機構都很注重自己的聲譽。與之相反的是,英國的金融監管法律並不健全,英國甚至缺乏一套完整正規的金融監管法律,並且金融監管機構也很少對金融機構進行定期的現場檢查,發現了問題他們一般也是通過「道義勸說」的方式來加以糾正。
德國金融制度的主要內容及其特點
1、德國的現行金融制度包括:
(1)德意志聯邦銀行。
(2)商業銀行。德國的商業銀行中,資金實力最強的三家銀行是德意志銀行、德累斯頓銀行和德國商業銀行。
(3)儲蓄機構。
(4)信用合作社
(5)專業銀行。主要有抵押銀行、消費信貸銀行、復興信貸銀行、保險公司等。
2、德國的金融制度的特點是:
(1)中央銀行制度比較健全。
(2)德國的商業銀行是全能型銀行,即其商業銀行可以經營綜合性的銀行業務,即商業銀行可以同時經營存貸款、證券、保險等金融業務,充分享受到不同金融業務間的多樣化效應的好處。
(3)德國的金融制度的一大特點就是三大銀行與兩大中心在金融體系中佔主導地位。三大商業銀行、儲蓄匯劃系統和信用合作系統的資金實力相當雄厚,支配著整個德國的金融業。
(4)德國的金融業是一種典型的以間接金融為主的類型。商業銀行等間接融資中介機構在德國的資金配置中發揮著最重要的作用。
(我覺得可以在特點中提出區別之處,你看一下吧,
我能夠找到的就是這些了,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伍』 英國保險協會的功能
英國保險行業協會的作用還在於通過接受和處理對保險業及各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公司的信訪投訴,推進行業自律,維護保險業良好的誠信形象。社會公眾對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公司的服務,特別是理賠服務以至對全行業的工作有什麼意見,都可以向協會反映,協會會盡自己的能力幫助解決。
英國1998年6月1日前的金融業實行的是分業監管體制,涉及到英格蘭銀行、財政部、證券與投資管理局、貿易工業部等政府部門,主要有9家監管機構,分別是英格蘭銀行的審慎監管司(SSBE)、證券與投資管理局(SIB)、私人投資監管局(PIA)、投資監管局(IMRO)、證券與期貨管理局(SFA)、房屋協會委員會(BSC)、財政部保險業董事會(IDT)、互助會委員會(FSC)和友好協會注冊局(RFS)。 這些監管機構分別行使對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投資業、房屋協會等機構的監管職能。英國貿易工業部則從公司法層面對違反公司法的金融機構進行監管。這些機構對金融業進行指導和約束所依據的法規主要有:(1)《1979年信用協會法》;(2)《1982年保險公司法》;(3)《1986年金融服務法》;(4)《1986年建築協會法》;(5)《1987年銀行法》;(6)《1992年友好協會法》。
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英國金融監管體制的顯著特點是監管與自律相結合,自律的作用非常明顯。與大多數西方國家不同的是,英國金融監管多採用「自我管理」的方式,通過「道義勸說」對金融業的業務活動和經營行為進行監督管理。如英格蘭銀行往往以行長的名義向當事的金融機構發出一封較為正式的信函,要求其規范自己的業務活動。盡管信函本身不具有法律的強制力,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幾乎不會遇到任何阻力。正如一位評論家所言:「任何一個精神正常的銀行家都不會與英格蘭銀行較勁」。①雖然這一時期英國金融監管的法制化程度不斷加深,但法律賦予金融監管機構廣泛的自決權,因而英國較為「奇特」的充分發揮金融機構「自我管理」職能、頗具「紳士風度」的金融監管方式並未發生動搖。
『陸』 有一家英國的金融機構的圖標是一匹馬
不知道您說的是不是lloyds tsb,它是一家設在英國的銀行和金融版服務集團權
http://ke..com/view/1249970.htm
『柒』 英國中央銀行的職能
英格蘭銀行是倫敦城區最重要的機構和建築物之一。自1694年英國銀行法產生,英格蘭銀行開始運作,之後逐步轉換職能,1964年至今作為英國的中央銀行,是全世界最大、最繁忙的金融機構。遊客在英格蘭銀行的博物館中可以領略其發展過程,不枉「金融中心」一行。
英格蘭銀行是英國的中央銀行,它負責召開貨幣政策委員會(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簡稱MPC),對英國國家的貨幣政策負責。
英格蘭銀行成立於1694年,最初的任務是充當英格蘭政府的銀行,這個任務至今仍然有效。英格蘭銀行大樓位於倫敦市的Threadneedle(針線)大街,因此它有時候又被人稱為「針線大街上的老婦人」或者「老婦人」。英格蘭銀行的現任行長是Mervyn King,他是於2003年6月30日接替了前行長Edward George爵士的崗位的。
英國的中央銀行。世界上最早形成的中央銀行,為各國中央銀行體制的鼻祖。1694年根據英王特許成立,股本120萬鎊,向社會募集。成立之初即取得不超過資本總額的鈔票發行權,主要目的是為政府墊款。到1833年英格蘭銀行取得鈔票無限法償的資格。1844年,英國國會通過《銀行特許條例》(即《比爾條例》),規定英格蘭銀行分為發行部與銀行部;發行部負責以1400萬鎊的證券及營業上不必要的金屬貯藏的總和發行等額的銀行券;其他已取得發行權的銀行的發行定額也規定下來。此後,英格蘭銀行逐漸壟斷了全國的貨幣發行權,至1928年成為英國唯一的發行銀行。與此同時,英格蘭銀行憑其日益提高的地位承擔商業銀行間債權債務關系的劃撥沖銷、票據交換的最後清償等業務,在經濟繁榮之時接受商業銀行的票據再貼現,而在經濟危機的打擊中則充當商業銀行的「最後貸款人」,由此而取得了商業銀行的信任,並最終確立了「銀行的銀行」的地位。隨著倫敦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因應實際需要,英格蘭銀行形成了有伸縮性的再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活動等調節措施,成為近代中央銀行理論和業務的樣板及基礎。1933年7月設立「外匯平準帳戶」代理國庫。1946年之後,英格蘭銀行被收歸國有,仍為中央銀行,並隸屬財政部,掌握國庫、貼現公司、銀行及其餘的私人客戶的帳戶,承擔政府債務的管理工作,其主要任務仍然是按政府要求決定國家金融政策。英格蘭銀行總行設於倫敦,職能機構分政策和市場、金融結構和監督、業務和服務三個部分,設15個局(部)。同時英格蘭銀行還在伯明翰、布里斯托、利茲、利物浦、曼徹斯特、南安普頓、紐卡斯爾及倫敦法院區設有8個分行。
英格蘭銀行享有在英格蘭、威爾士發鈔的特權,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由一般商業銀行發鈔,但以英格蘭發行的鈔票作準備;作為銀行的最後貸款人,保管商業銀行的存款准備金,並作為票據的結算銀行,對英國的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進行監管;作為政府的銀行,代理國庫,穩定英鎊幣值及代表政府參加一切國際性財政金融機構。因此,英格蘭銀行具有典型的中央銀行的「發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的特點。
英格蘭銀行的領導機構是理事會,由總裁、副總裁及16名理事組成,是最高決策機構,成員由政府推薦,英王任命,至少每周開會一次。正副總裁任期5年,理事為4年,輪流離任,每年2月底離任4人。理事會選舉若干常任理事主持業務。理事會下設五個特別委員會:常任委員會、稽核委員會、人事和國庫委員會以及銀行券印刷委員會。理事必須是英國國民,65歲以下,但下院議員、政府工作人員不得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