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個城市成為區域性金融中心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前提是漸進式的,請看下面的鏈條:
首先要交通便捷,比如南水北調、西氣東輸等多條版通道的交叉口權,這個城市是個交通樞紐;
交通樞紐進而發展成物流中心,物流中心發展成貿易中心,因為貿易的發達,對金融業的需求會越來越旺盛,最後,在這個最初的交通樞紐上,崛起了金融中心。
紐約、倫敦、上海、香港、東京、新加坡等等,都符合上述規律。
㈡ 求區域金融中心的定義!以及區域金融中心怎麼形成!極度感謝!!!
由多種不同經濟或多種行業形生了一定規模和平穩的產業鏈,消費群。資金內的流動會依一容定途徑,從分散的資金分布,逐漸通過各種手段被集中起來,然後,再經一定渠道流向需要資金的地方,或流向其它區域。資金在這匯集流動過程中,會形成一個個區域金融中心,
㈢ 國內九大金融區是哪些
國內九大金融區是:
1、上海金融中心
早在世紀30年代,上海就被世人公認為世界的遠東金融中心,亦以發達的金融市場著稱。1992年,中國政府提出了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任務,並將此作為一項國家戰略予以實施。計劃在2010年基本建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框架,2020年完全建成區域性金融中心。
2、北京金融中心
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中心與決策中心,今年也首次明確提出要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3、天津金融中心
作為與北京相鄰的沿海直轄市,天津與其他城市相比有著更多的發展機遇。在「加快開發開放天津濱海新區」被納入國家戰略後,天津已明確提出建設區域金融中心,其重點是設立全國性非上市公眾公司股權交易市場。
4、深圳金融中心
深圳金融發展的總目標是:建成「三有體系」,即建設一個能有力支持深圳經濟發展、能有機配套深圳產業結構、能有效防範化解風險的金融體系;打造「四個中心」,把深圳建成產業金融中心、金融創新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配套服務中心。
5、重慶金融中心
重慶是中國西部惟一的直轄市,也是惟一擁有長江黃金水道、能江海聯運的西部城市,在中國具有承東啟西、左右傳遞的區位優勢。 重慶最現實、最有潛力的兩塊是產權交易中心和票據中心,該市期望將其做成西部地區乃至全國都有名氣的中心。重慶表示未來將致力於建設要素市場,並計劃大力發展信貸、貨幣、證券、保險、外匯、黃金等諸多市場。
6、大連金融中心
大連是東北地區金融機構種類最全、密度最大、開放度最高的城市。大連擁有金融機構75家,其中,銀行40家、保險公司26家、證券公司2家、期貨公司7家;大連也是東北地區外資金融機構最多的城市,有23家外資金融機構;大連商品交易所是中國三家商品期貨交易所之一,期貨交易品種由2002年的2個發展到目前的7個;同時,大連還是東北地區主要的外匯結算中心和惟一的外匯交易中心,外匯交易額、結算總額、國際收支總額均占遼寧省全省的三分之二以上。
7、武漢金融中心
目前武漢地區擁有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24家,保險公司30家,證券經營機構74家,上市公司35家,企業財務公司4家,信託投資公司2家,已經形成了銀行、證券、保險、信託、財務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並存的多元化格局。 武漢建設區域金融中心的定位是:立足湖北輻射中部,做中部的金融中心。
8、西安金融中心
西安作為歐亞經濟論壇的永久會址和「現代絲綢之路」的起點,通過亞歐大陸橋連接著中國東西部,在亞歐大陸橋上,西安是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作為西北貿易中心的西安,其金融資源基礎在西北地區各城市中也是最好的。
9、杭州金融中心
在長三角16個城市中,杭州的金融總量僅次於上海,位居第二。目前,杭州共有各類金融機構200餘家,境內外上市公司60餘家,在證券市場上形成了聲譽顯赫的「杭州板塊」。 杭州提出將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建立區域性票據交易中心,組建杭州產權交易所,擴大創業投資基金,設立產業投資基金,推動企業上市。
㈣ 浙江台州市分幾個區.哪個區最好.最繁華.最中心.
我來說兩句, 台州市分九個縣市區,所謂縣既三門縣,天台縣,仙居縣,玉環縣,還有兩版個縣級市;臨海市,權溫嶺市,三區 ,椒江,路橋,黃岩! 政治中心在椒江,椒江城建也比較好!經濟的話,本人覺得各有特色,相對來說;溫嶺,路橋,還有個玉環也是可以的!
㈤ 建設區域金融中心需要做什麼
ABC
D超出了區域的范疇
㈥ 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區別
[編輯本段]經濟中心的概念
經濟中心是指在一定經濟區域內自然形成的生產和交換比較集中,並對周圍地區產生較強經濟影響的地方。是一個特定區域范圍內,在國民經濟生活中居重要地位,並與其它城鎮和廣大農村經濟聯系密切、且能影響其經濟發展的城市或鎮。它們不僅是所在地區的政治中心,而且大多兼具交通、貿易中心、物資集散地和工業生產中心等多種職能。經濟中心依託於城市。一般說來,一個城市就是一個地區的經濟中心。經濟中心作為一定地區內經濟活動的樞紐,對於整個經濟區的經濟發展方向、規模、速度和水平等,都起著重要作用。
[編輯本段]經濟中心的特徵
①擁有比較發達的經濟實力;
②擁有一定規模的城鎮人口;
③擁有相當的經濟吸引范圍。
[編輯本段]經濟中心的作用
經濟中心是區域發展的核心,對區域經濟具有組織、引導、牽引和促進等作用;區域則是經濟中心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中心」與「區域」彼此制約,相互促進。經濟中心的地域分布狀況與地域經濟開發程度相吻合,地域經濟愈發達,經濟中心愈密集;反之亦然。
參考:http://ke..com/view/1376268.html?wtp=tt
由多種不同經濟或多種行業形生了一定規模和平穩的產業鏈,消費群。資金的流動會依一定途徑,從分散的資金分布,逐漸通過各種手段被集中起來,然後,再經一定渠道流向需要資金的地方,或流向其它區域。資金在這匯集流動過程中,會形成一個個區域金融中心,
參考:http://..com/question/24438757.html?si=1
㈦ 浙江台州分為幾個片區
浙江台州境內轄3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3個縣。
台州是浙江省地級市,位於浙江省中部沿海,東瀕東海,北靠紹興市、寧波市,南鄰溫州市,西與金華市和麗水市毗鄰,是浙江沿海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現代化港口城市。
浙江台州目前的行政劃分沒有南區和北區的官方說法,目前浙江台州市內的市轄區有三個,分別為椒江、黃岩、路橋;縣級市有三個,分別是臨海、溫嶺、玉環;縣區有三個,分別是天台、仙居、三門。
(7)台州區域金融中心擴展閱讀:
浙江台州地理環境:
1、位置境域
台州市位於浙江中部沿海,地處全國海岸帶中段。陸地范圍介於東經120°17′~121°56′、北緯28°01′~29°20′之間,東西長172.8公里,南北寬147.8公里。
陸域面積9411平方公里,周邊線1287.6公里。北接寧波、紹興(市界邊線分別為145.57公里、79.53公里),西鄰金華、麗水(邊線126.29公里和82.47公里),南連溫州(邊線222.92公里),東瀕東海,海岸線630.87公里。
內水和領海海域面積6910平方公里。面積500平方米以上島嶼687個。
2、地形地貌
台州市依山面海,地勢由西向東傾斜,西北山脈連綿,千米峰巒迭起。東南丘陵緩延,平原灘塗寬廣,河道縱橫。南面以雁盪山為屏,有括蒼山、大雷山和天台山等主要山峰,其中括蒼山主峰米篩浪高達1382.4米,是浙東最高峰。
近海有12個島群691個島嶼,主要有台州列島和東磯列島等。最大島嶼為玉環島,現與大陸相連,大致構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結構特徵。台州市中低山與丘陵佔台州市陸域面積的70.4%,平原區面積約佔26.8%,內陸水域面積約佔2.8%。
3、地質
台州市所處的大地構造單元為華南加里東褶皺系、浙東南褶皺帶的溫州—臨海凹陷內。地質構造以斷裂為主,褶皺不發育。出露地層主要包括前第四系中生界的白堊系、侏羅系地層,岩性以沉積岩為主,岩體結構多呈塊狀、層狀。
侵入岩體較發育,形成時代主要為燕山晚期,主要分布在黃岩富山鄉、臨海北東、天台石樑鎮以及三門旁亭鎮南側一帶,其餘地段零星分布,岩體大多呈岩株、小岩株或岩枝狀產出,以酸性岩為主。
海積平原區第四系主要包括全新統海積,上更新統沖海積、洪沖積、沖積,中更新統沖海積、洪沖積、坡沖積以及殘坡積等。
岩性包括淤泥質亞粘土、亞砂土及粉細砂、砂礫石等,其厚度分布不均,部分地層局部地段缺失,在溫黃平原區較為典型,其最大厚度可達150餘米。山區第四紀地層主要包括殘坡積、上更新統坡洪積、洪沖積和全新統沖積層。
㈧ 台州經濟開發區的園區簡介
開發區成立以來,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近55億元人民幣,建成區內道路60條,總長度65公里,已具備良好的開發條件。東區啟動的16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已達到「六通一平」(道路、通訊、通電、供水、排水、排污和土地平整)的要求,12平方公里東擴新區建設全面啟動,區內總長度21公里的「二縱四橫」主幹道路正在緊張施工。西區已形成以62米寬的中心大道、50米寬的市府大道、42米寬的東海大道等為骨乾的道路框架,電信、電力、供水、污水處理等城市基礎設施和金融、商業、文教、衛生、體育等一批配套服務項目正逐步建成並不斷完善。迄今已有美、德、奧、港、台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外商在區內投資,形成了反光膜、節日燈、汽車配件、橡膠製品、工業縫紉機為主的產業群,產業結構合理,企業機制靈活,產品外向度高,呈現迅猛發展的良好態勢。台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是台州市政府的派出機構,代表市政府行使市級經濟管理許可權,具有經濟管理權、稅收征管權、工商行政管理權和統一收費權。為了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更好地吸引境內外企業和個人來開發區投資辦企業,促進新台州經濟社會的發展,管委會相繼出台了招商引資中介人獎勵政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優惠政策、稅收、地價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對國家鼓勵的主導產品,替代進口產品,技術含量高、企業關聯度大、市場前景廣闊的項目,以及帶項目在開發區成片土地上從事基礎設施開發建設的企業,可實行「低門檻」的「一企一策」或「一項一策」,提供投資融資、進出口市場和管理等方面「一條龍」、「全天候」式的服務,而且實行「一個窗口對外」,簡化審批手續。
台州市是一座美麗的濱海城市,位於浙江沿海中部,轄3個區、2個縣級市和4個縣,陸地面積9411平方公里,海域面積8萬多平方公里,總人口556萬。
自古以「海上名山」著稱的台州,兼得山海之利,物產豐富,人文薈萃。她是中國著名的果品基地和水產之鄉,黃岩蜜橘、玉環文旦、仙居楊梅、三門青蟹等10個特色農產品產地獲得「中國特產之鄉」稱號;她還是中國民間藝術、中國圍棋、田徑、武術之鄉,是中國佛教第一宗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誕生地。
台州山水神秀,風光旖旎,擁有天台山、神仙居、江南長城、長嶼洞天等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新千年第一縷曙光照耀的地方。
台州是中國股份合作經濟的發祥地,依託先進製造業基地,正迅速崛起為中國經濟型轎車之都、中國摩托車之都、中國縫紉機之都、中國塑料製品之都、中國家用電器之都、中國閥門泵類之都、中國工藝品傢具之都、中國果蔬罐頭之都、服裝鞋帽之都。 台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戰略目標是:把台州建設成為長三角地區先進製造業基地、東南沿海現代化港口大城市和中國民營經濟創新示範區,力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和諧社會中走在全省前列。
台州,北鄰寧波,南接溫州市,是浙江中部沿海新崛起的港口城市,上海經濟區十六個城市之一。陸地面積9411平方公里,海洋面積8萬平方公里,人口556萬,其中市區人口150萬。
台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山海雄奇,風光秀美。台州是一座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城市。台州是民營經濟的搖籃,民營經濟占經濟總量的96%以上,在這里誕生了國內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業。台州更有發達的市場經濟和強大的製造業,擁有吉利、飛躍、錢江、星星、海正、蘇泊爾、寶石等海內外著名企業,有七個中國馳名商標,八個中國名牌產品,有48個工業產品市場佔有率全國第一。台州發展目標:打造成長三角地區先進製造業基地,東南沿海現代化港口大城市和中國民營經濟創新示範區。
台州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97年,集省級經濟開發區、省級台商投資區、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於一體的綜合性開發區,肩負「發展經濟,建設新城」的雙重任務,受台州市政府委託,承擔開發建設的面積為73.9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區30平方公里,台州濱海工業城中部區塊約30平方公里,台州市三山北塗圍墾區13.9平方公里。
「十一五」時期將是台州經濟開發區「大開發、大投入、大集聚」和進行「二次創業」的重要時期。圍繞「做大總量、做強產業、做優功能」,開發區將成為市區產業發展主平台和先進製造業基地,成為市本級經濟主要增長極。 台州經濟開發區實際開發建設區域由中心城區、濱海新區、三山北塗圍墾區三大區塊組成。一是中心城區。位於台州中心城市規劃中的核心區塊,其中東環大道以東主要為工業科技園區;東環大道以西為城市新區,其中3平方公里的城市核心區包括市級行政中心、金融商貿中心和文化體育中心三個組團。二是濱海新區。2004年,台州市委、市政府為加快台州沿海產帶建設,拓展台州工業發展空間,作出建設濱海工業新城的重大決策,並決定由台州經濟開發區負責濱海工業城中部區塊的開發建設。三是三山北塗圍墾區。2005年,為加快台州沿海灘塗資源利用,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台州市委、市政府決定由台州經濟開發區和台州市水利局作為建設業主,負責台州市三山北塗圍墾工程的建設工作,圍區總面積13.9平方公里,總投資概算4.8億元。
台州經濟開發區作為台州對外開放的窗口、本級經濟的載體、區域經濟的龍頭、中心城市的核心區和體制改革的先導,承載著「發展經濟、建設新城」的雙重任務。開發區管委會作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在市政府的領導下,對開發區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代表市政府負責對區塊進行開發、建設和管理。管委會現有辦公室、政治部、財政分局、外經貿局、經濟發展局(統計局)、現代服務業辦公室、建設局、國土分局、社會發展局等職能機構,同時下設招商中心、土地儲備中心、拆遷辦、商業街管理辦公室(與社會發展局合署辦公)、土管所等5個事業單位以及3傢具國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公司:台州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總公司、台州市濱海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和台州市三山塗圍墾開發有限公司。
台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按照「三年打基礎,完成齊備的基礎設施建設;三年構輪廓,完成中心城市的框架構建;四年增內涵,實現產業集聚,提升產業內涵、文化內涵」的發展思路,加快區塊的開發建設工作,已直接投入資金55億元,帶動社會投資350億元,在昔日的荒郊田野上崛起了一座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社會文明的現代化新城。 台州經濟開發區的「十一五」發展目標是:圍繞城市建設、發展速度、發展質量和生態環境等「市區爭第一」的發展目標,通過實施「工業立區、開放興區、服務富區、創新強區」四大戰略,把台州經濟開發區打造成台州的中心商務區、轉型升級的先進區、構建和諧的示範區、最佳的創業城區和最佳的人居城區。
㈨ 「區域金融中心」對城市發展的作用很大嗎
對企業來說,融資更方便一點。有助於地方企業發展
㈩ 台州經濟開發區的介紹
浙江省台州經濟開發區創立於1997年1月30日,集省級經濟開發區、省級台商投資區、省級高新技內術產業園區於一體容,是新台州對外開放的窗口,本級經濟的載體,區域經濟的龍頭,中心城市的核心區,體制改革的先導。開發區規劃總面積73.9平方公里,以東環大道為界分東、西兩區:東區約16平方公里為工業科技園區,以技術密集型、出口導向型為主,興辦各類符合環保要求的現代製造業、加工業,內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台州經濟開發區創業中心、台商投資園區、機電工業園區、留學生創業園區等特色園區;西區包括3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市核心區和它周圍的住宅區、教育區,其中城市核心區由行政文化中心、金融商貿中心、體育中心和輔助景觀軸線組成,是新台州人流、技術流、信息流、資金流最密集的核心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