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超前消費下信用金融的風險淺析

超前消費下信用金融的風險淺析

發布時間:2021-02-14 08:23:50

㈠ 超前消費的危害

超前消費主要有以下危害:

第一、我們根本不去關注慾望,在慾望面前,其他的都不重要了,所以其實現在的年輕人不只是「過度消費」,而是缺少一個正確的消費觀,沒有人去引導,沒有人去告訴他怎麼消費才是正確的,到了成年各種吃喝玩樂的誘惑撲面而來,讓你根本擋不住,去牽起誘惑慾望的雙手。

第二,由於咱們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中國的教育政策一向避忌談「金錢」,除了「儲蓄是美德」之外,學校鮮有有教導學生如何處理財務問題的課程。但是,外在經濟環境越來越復雜,金融商品越來越多元化,導致很多人根本無法應對,也因此衍生了「裸貸」「以貸養卡」「月光族」「超前消費」等社會問題。

第三、我本人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就一直對科技產品痴迷,手機一個一個換、平板、電腦等等,一直都是月光一族的鐵桿成員,這樣導致我走向了一個消費的惡性循環,透支消費,發了工資還上,然後繼續消費。還好我醒悟的早,抓緊培養自己的財商,去學習財商知識,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金錢觀,現在我已經靠投資理財可以穩穩的使我的金錢去升值,從開始收益能有一頓飯錢,到滿足自己的一些小願望,現在已經可以靠著收益可以去滿足一些自己更大的願望,買車、買房。

第四、人生在世,或者本來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最偉大的陽光和空氣都是免費的,我們又何苦為了追求一時快感而斷送了自己大好人生。真正的成功不是暫時的娛樂和瘋狂的消費,而是對於自己保持高度自律,對生活永遠充滿熱情,用自己的努力去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㈡ 超前消費不等於是信用消費對嗎

超前消費:是指當下的收入水平不足以購買現在所需的產品或服務,以貸款回,分期付款,預支等形式進行答消費.。
信用消費:主要是指消費者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借款,用於購買商品和服務的一種消費方式。信用消費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信用消費方式的出現,使消費者在安排消費支出上更加靈活,能夠預支未來收入,提前實現消費願望。

㈢ 跪求金融市場信用交易的意義以及弊端,金融衍生交易的意義和弊端,消費者信用的作用和風險。

資本市場作為舶來品,多年來我國一直跟在西方後面照搬西方成熟模式,缺乏創新與特色。信用交易制度在成熟市場國家已經被廣泛運用且證明效果良好,目前在國內受到各方熱捧,擬訂中的《證券法(草案)》也明確採納了這種制度。筆者認為,信用交易制度的出台,應充分考慮到我國投資者的素質和風險承受能力,券商的風險監控水平以及監管機構的監管經驗,應當慎行。
在現行法制環境下,證券融資融券交易被歸於禁止之列。《證券法》明確規定「證券交易以現貨進行交易」,禁止證券公司「從事向客戶融資或者融券的證券交易活動」。但現實中,雖然監管部門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但券商挪用客戶保證金為股民「透支」情況仍然盛行,方式越來越隱蔽,引起的訴訟越來越多,長此以往,必釀成金融風險。「堵」不如「疏」,不如使之合法化,通過制訂規范的操作流程和風險監控程序讓處於半地下的融資融券活動從隱蔽走向規范,及時暴露出什麼問題也可以及時控制風險。
眾所公認我國的證券市場是單邊市。行情好大家都爭相殺入賺錢,行情跌則爭相斬倉止損,客觀上形成了「共振」效應,加倍放大了股指的振盪幅度。據統計,從1996年到2002年,我國股票市場的年平均波動幅度達30%左右。參與各方利益高度一致,一賺俱賺,一損俱損,只能做多,不能做空,導致市場一味地追高。而在完善的融資融券制度下,可以通過買空、賣空組合鎖定收益與損失,即使遭遇熊市也可以利用做空機制迴避風險,使市場本身具備價格穩定器的作用。而且長時間以來,伴隨市場的低迷,我國滬深股市均交投慘淡,常常一天成交量兩市加起來不到100億元。而證券市場要實現其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維持一定的交易活躍程度是前提。從這個意義上說,拓展券商的融資融券渠道,進而活躍股市交易,是應時之需。
目前我國的證券行業處於全面虧損局面。據統計,近兩三年來每年中國證券公司虧損均高達數百億元。相當多券商處於虧損甚至破產邊緣,券商的困境最終會形成連鎖反應傳遞到整個金融市場,形成金融風險。而目前國內券商的贏利方法有限,收入仍大部分來自交易手續費,收入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股市行情的好壞。開辟信用交易,為券商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有利於我國證券業成功實現盈利模式的轉變,培養一批優秀的券商。
信用交易雖具有上述好處,但使用不當,也易滋生弊端。當信用交易失控之際,往往會形成市場震盪,暴漲暴跌。對投資者來說,融資融股會促使其過度投機,掌握不當會造成快速破產,危及券商經濟利益和社會秩序。信用交易也容易給市場造成一種資金充足的假象,以致管理者對市場供需情況不能真正掌握,當問題發生後,缺乏經驗的監管當局會嘗試用行政管理手段管理股市,在短期內一刀切,必然造成券商和透支者集中平倉,將給已經十分脆弱的股市再度打擊,雪上加霜。
因此,筆者認為,信用交易的推行,必須嚴格設定交易品種,加強對參與方的資格認證,並控制信用額度與交易規模,改革完善現有漲跌停等風險交易制度並輔之以先進的信息技術的適時監控系統。監管機構也要提高監管水平,對可能產生的風險做好充分准備工作。實踐中應選擇一些優質券商和優質股票進行試點,逐步放開、擴大,從點到面,從試行到完善,不能操之過急。(

㈣ 超前消費好嗎

我覺著適度的超前消費是好的,但是不可控的超前消費是不對的。

超前消費已成為時下主流的消費觀念,各類信貸產品也隨之成為了火熱的金融業務之一。在以前如果要超前消費的話,只能向親戚朋友借,而現在互聯網金融發展正值巔峰之際,如果需要超前消費的話,除了選擇傳統的信用卡業務外還可以選擇各種信貸產品,憑借其操作方便、審核快捷的優點。

明日錢可以花,但要適度,因為跌入泥潭後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爬起來的。

㈤ 超前消費導致貸款很多,這種生活方式是否合理呢

超前消費,或者叫做透支,是當下很常見的一種消費行為。

大家熟悉的信用卡,就是透支消費的典型,而早在19世紀末,它就已經出現。

進入21世紀,就算沒有信用卡,各個電商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工具也推出了屬於自己的金融產品,幫助大家超前消費。

只要是在個人能力范圍內進行的消費,那就是合理的。

而超過個人能力范圍的消費,無論是否遭遇到意外,都是有極大風險的。我們應該更加理性地來看待超前消費這種行為。

同時,我們也要相信,困難總是會過去,只要努力,明天一定會更好。

㈥ 超前消費對你帶來了什麼影響

我曾痴迷購物,花光了額度,沒有告訴父母,賣自己最心愛的游戲碟游戲機游戲本,版省吃儉用一權學期,帶上過年錢,還清了債務。後來發現我媽全都知道,故意在一旁看我怎麼辦,果然我不是親生的嗎。從此之後,對於信用借貸,我都保持著一條敬畏之心,學會了節制。我知道,但是沒有體會過那種每個月擔驚受怕的日子,面對父母的慌張,拒絕日常各種活動的感覺,僅僅憑借教育和嘮叨,我是很難醒悟的。

㈦ 超前消費與金融危機的關系論文

請看看這篇論文: 金融霸權背景下的對沖基金投機沖擊行為研究 【作者】胡惠民 【導師】邱丹陽
【作者基本信息】暨南大學,國際關系,2009年,博士
【中文摘要】 二十世紀末和二十一世紀初震驚全球的四大金融危機(1992年歐洲貨幣危機、1994年墨西哥經濟貨幣危機、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1-2002阿根廷金融危機)的真正根源是什麼?內因論、游資外因論和兩者綜合論都不能給予令人信服的回答。金融危機的兩個核心問題——掌控美國對沖基金的金融資本家為什麼能夠在全球金融市場大行其道?對沖基金憑借投機沖擊行為引爆金融危機並獲得巨額贏利的運作機制是什麼?這兩個問題到目前為止,純粹的政治研究學者與經濟金融研究學者都沒有給我們一個令人信服的解答。本文作者嘗試著從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研究視角出發,對一個國際金融領域中的重要現象——「金融霸權背景下的對沖基金投機沖擊行為」進行系統和深入的研究,認為「金融霸權背景下的對沖基金投機沖擊行為」是二十世紀末和二十一世紀初震驚全球的四大金融危機發生的真正根源。筆者認為是一個組合「金融霸權+投機沖擊」導致金融危機的爆發,任何忽略「霸權」因素的金融危機根源論都是片面的,對其進行的研究都是不完整的。筆者首先對美國金融霸權的概念、影響、表現形式進行分析,梳理出美國金融霸權形成的歷史背景,指出金融霸權是掌控對沖基金的美國金融...更多資本家策動金融危機的「本錢」,正是因為美國金融霸權的非凡實力,美國金融資本家才能夠在全球金融市場大行其道,從而回答了第一個核心問題;接著筆者對「金融霸權背景下的對沖基金投機沖擊行為」概念進行界定,並對其產生發展的原因進行理論闡釋——資本主義的本質理論、國際關系新現實主義理論的經濟利益學說以及英國國際政治經濟學大師蘇珊·斯特蘭奇的金融權力理論;進而詮釋對沖基金投機沖擊行為的各個步驟及其邏輯關聯,通過對四大歷史案例(1992年歐洲貨幣危機、1994年墨西哥經濟貨幣危機、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1-2002阿根廷金融危機)全景的剖析,釐清了投機沖擊行為的整個運作機制,從而回答了第二個核心問題。最後,作者在中國即將進行大規模金融改革,融入世界金融體系之際,提出從全球、區域、國家三個層面阻擊美國對沖基金投機沖擊行為、防範金融危機的對策與建議,爭取最大程度地維護中國金融安全。 【英文摘要】 There are three classic explanation on the root of four financial crises(1992~2002).They are the internal cause,the external cause by hot money and the comprehensive cause combined by above-mentioned two opinions.These classic explanation can not tell us the truth.Why American financial capitalists in hedge funds field,Gorge Soros as the representative,can play their tricks in the world freely? What is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used by American financial capitalists in financial crises? Up to now,pure political researchers and pure financial researchers can not give us a satisfied answer.From the point of view in IPE,the author made a systematic deep research on the important phenomenon in intenational financial field,which is the speculation lash by hedge funds under financial hedgemony.The author recognized the speculation lash by hedge funds under financial hedgemony as the root of four financial crises,which is the answer to the first question.Firstly,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concept...更多,influence,and performance way of American financial hegemony,which is the "Base " for American financial capitalists to stir up the financial crises.Then,the author made a perspective on the speculation lash by hedge funds under financial hedgemony.The author studied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used by American financial capitalists in financial crises and historical cases of such activities,which is the answer to the second question.For a better situation of Chinese financial security,the author disclosed the greedy essence of American financial capitalists and suggested three-dimensional ways to avoid financial crises at the time when China involved into global financial system.轉自: http://www.niubiao.com/jinji/226.html詳情請上相關網站查看。

㈧ 急急急!!!金融風險的改善路徑 從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方面分析在線坐等答案~~~

金融本身就是一種風險,沒有必要去刻意化解。當前的主要改善方式是內發型債券容、股票,以及使用期貨來對沖。
市場風險,如果你說的是價格方面的,那就可以使用期貨
信用風險,這個是很難的,美國現在就是不信用,除了武力和法律,別無它法
流動性風險,這個詞,請郎咸平來解釋吧,那是西方經濟學的一個圈套,哪個流動沒有風險呢?

㈨ 如何看待大學生超前消費和大學生貸款現象

大學生超前消費和大學生貸款現象不可取 亟需樹立正確消費觀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0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55.3%的受訪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為1000~2000元。77.8%的受訪大學生稱身邊透支消費普遍。關於大學生超前消費的原因,63.7%的受訪者認為是受超前消費觀影響,62.0%的受訪者直言是攀比心虛榮心作祟。88.5%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亟須樹立正確消費觀。(中青在線刊載,2016年10月11日)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充滿了青春和活力,在大學校園接受著知識的熏陶,社會經驗不足,思想相對單純,在這個充滿了物質誘惑和物化價值觀充斥的世界中,也不停地進行著自身和外界的價值選擇博弈。
外在的世界給大學生群體提供了便易的消費工具,讓一些大學生面臨著校園貸款困境、信用卡過度透支等等現象問題,它們成為了現實中大學生群體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客觀存在。在這個旋渦中,許多的大學生還是有著自己的反思,並非一味地沉溺不拔。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有著一撥又一撥的大學生前赴後繼,客觀構造出了上述的調查結果。
這就不得不引發我們進一步的思考,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了?經過梳理,我們可以發現多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大學校園的教育與現實脫節,並未能將這一客觀狀況廣泛深入地融入相應的課堂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沒有能很好地做到提前預警打預防針的作用。我們只是在提正確的消費觀,認為超前消費帶來了很多困境和問題,因此是不對的,那麼什麼樣的消費觀才是正確的消費觀呢,並未能獲得系統告知。二是家庭教育的不足。父母供養子女上大學,將生活費打給了子女並非就結束了任務,引導和督促子女正確地使用資金,是比錢本身更有價值意義的事項。三是銀行等金融機構針對大學生群體辦理信用卡等具有資金透支功能的金融工具時把關偏松,未能從嚴,讓許多大學生在不具備正確消費觀和資金償還能力的情況下透支消費,從而將負債轉嫁到了其父母家庭身上。四是一些放貸平台降低門檻,放低行業標准,為謀取利益,專門向大學生群體放貸,造成一系列校園社會問題。
當然,問題的原因也不一而足。這些專向大學生敞開的信貸機遇,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大學生的超前消費,甚至就是透支型消費行為選擇。學校和家庭教育引導的缺位或不足,造成不諳世事的大學生缺乏抵禦外在誘惑的理性武器。
消費觀背後隱藏的是價值觀。有什麼樣的內在價值觀,就會有著什麼樣的消費行為,它是消費行為的深層驅動力。我們的教育和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有著知識和理性認知應對的不對稱,從根本上來說,正確的消費觀的樹立,除了對外在的金融信貸給予更加法制化規范而外,我們還得將目光投向校園課堂本身,讓它為大學生們補上這一課,或提前打好預防針、鑒別針。

㈩ 信用風險在金融市場中的主要表現、危害及如何防範

信用風險在金融市場中的主要表現就是對信用進行評級,然後可以控制風險。

閱讀全文

與超前消費下信用金融的風險淺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財金投資咨詢 瀏覽:340
自動下單股票軟體 瀏覽:385
人民幣匯率的發展走勢 瀏覽:507
漢天下融資 瀏覽:109
170000韓幣換算人民幣 瀏覽:197
孟加拉2值多少人民幣 瀏覽:194
貴金屬微信騙局嗎 瀏覽:579
澳元200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898
鏈農融資情況 瀏覽:784
外匯買3手怎麼買 瀏覽:264
穩定增長股票 瀏覽:145
融資租賃香港上市 瀏覽:153
和信理財是非法集資嗎 瀏覽:631
平安銀行貸款協議 瀏覽:273
外匯win系統 瀏覽:161
基金交易賬號身份證升為 瀏覽:791
瑞華投資理財 瀏覽:896
投資公司怎樣發展客戶 瀏覽:814
股票跟基金掛鉤的都有哪些 瀏覽:718
主要外匯交易商 瀏覽: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