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校園金融服務情況

校園金融服務情況

發布時間:2021-02-17 06:22:19

1. 你對校園貸有什麼了解,校園貸的危害在哪

對校園貸的了解:

1、概念

校園貸是指在校學生向正規金融機構或者其他借貸平台借錢的行為。這類所謂的校園貸,本質上就是高利貸。

2、分類:校園貸可以分為四類

消費金融公司——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還提供較低額度的現金提現;

P2P貸款平台(網貸平台),用於大學生助學和創業,如名校貸等。因國家監管要求,包括名校貸在內的大多數正規網貸平台均已暫停校園貸業務;

線下私貸——民間放貸機構和放貸人這類主體,俗稱高利貸。高利貸通常會進行虛假宣傳、線下簽約、做非法中介、收取超高費率,同時存在暴力催收等問題,受害者通常會遭受巨大財產損失甚至威脅自身安全;

銀行機構——銀行面向大學生提供的校園產品,如招商銀行的「大學生閃電貸」、中國建設銀行的「金蜜蜂校園快貸」、青島銀行的「學e貸」等。

校園貸的危害:

1、校園貸款具有隱形高利貸性質

不法分子將目標對准校園,利用學生社會認知能力較差,防範心理較弱的劣勢,進行短期、小額的貸款活動,從表面上看這種借貸是「薄利多銷」,但實際上不法分子獲得的利率是銀行的20-30倍,肆意賺取學生的錢。

2、校園貸款會滋生借款學生的惡習

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費,若學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時就有惡習,那麼父母提供的費用肯定不足以滿足其需求。因此,這部分學生可能會轉向校園高利貸獲取資金,並引發賭博、酗酒等不良習慣,嚴重的可能因無法還款而逃課、輟學。

3、若不能及時歸還貸款,放貸人會採用各種手段向學生討債

一些放貸人進行放貸時會要求提供一定價值的物品進行抵押,而且要收取學生的學生證、身份證復印件,對學生個人信息十分了解,因此一旦學生不能按時還貸,放貸人可能會採取恐嚇、毆打、威脅學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進行暴力討債,對學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園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1)校園金融服務情況擴展閱讀:

遠離校園貸的方法或途徑:

1、強化監管和引導,堵「偏門」開「正門」

一方面,要鼓勵更多的商業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和互聯網金融平台等市場主體進入校園金融市場,滿足大學生合理的消費信貸需求;另一方面,監管部門也要與公安、法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等單位同心協力,打出治理的「組合拳」,形成對違規校園貸的高壓態勢,防止死灰復燃。

2、加快大學生徵信體系建設,強化風控能力,降低借貸成本。

由於徵信數據不足,目前商業銀行的大學生信用卡授信額度非常有限,「花唄」「白條」等消費信貸產品雖然給予大學生一定額度,但與有收入來源的成人信用評級方式相同。

在無法及時形成個人信用報告的情況下,商業銀行的唯一選擇就是走嚴格的信用審查程序,這會導致其運營成本升高、業務規模收縮,而嚴苛的貸款申請條件也讓大學生望「貸」興嘆。因此,商業銀行大步走進校園的當務之急,是建立完善大學生個人徵信體系。

3、引導大學生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和風險防範意識。

「今天的大學生就是明天的高消費人群,開展小額借貸服務,有利於銀行培育潛在的消費群體。」某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信用卡中心負責人的這番話,是業界的共識。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認為,不少校園貸案例反映出大學生金融知識匱乏、風險防範和法律意識淡薄的問題,學校應該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律、金融、安全等相關知識的教育,引導他們在關鍵時刻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2. 可以做校園貸款的金融服務產品有哪些

建議在本地銀行咨詢辦理貸款。
貸款辦理條件:
1、在中國境內有固定住所、有當地城鎮常住戶口、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18-65周歲的中國公民;
2、有正當且有穩定經濟收入的良好職業,具有按期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
3、遵紀守法,沒有違法行為及不良信用記錄;
4、貸款用途明確,符合國家規定,且可提供相關證明;
5、銀行規定的其他條件。

3. 校園消費金融風險有哪些請各位給介紹下

具體的你可以去第三方系統了解一下,想要有效把控風險的話,像是同盾科技這樣的第三方系統是可以很好的幫助你的。

4. 什麼是校園貸

指在校學生向各類借抄貸平台借錢的行為。

2016年4月,教育部與銀監會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強校園不良網路借貸風險防範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園不良網路借貸日常監測機制和實時預警機制,同時,建立校園不良網路借貸應對處置機制。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發布明確「取締校園貸款業務,任何網路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

(4)校園金融服務情況擴展閱讀

非法校園貸潛滋暗長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借貸機構用較低的門檻誘騙學生上當;

二是大學生金融知識匱乏;

三是虛榮心所致。

就此而言,大學生在學習金融常識的同時,也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需要學會自我管理、自我駕馭和自我剋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長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果不善於自我管理,就會最終迷失自我。

當非法校園貸被禁絕,也應增加合法借貸資源的供給。據報道,已有多家銀行開辦針對大學生小額信用貸款的業務。

金融機構在防範金融風險的同時,不妨在簡化程序、降低門檻方面做好文章,讓真正有需求的大學生更便利地得到金融支持,有尊嚴也有能力進行貸款消費。

5. 校園貸市場又宜疏不宜堵是什麼情況

有必要涵養大學生徵信意識和徵信體系,鼓勵市場為大學生群體提供定製化、標准化的金融服務,使校園互聯網金融實現良性發展。

近年來,隨著網路借貸的快速發展,部分P2P網路借貸平台不斷向高校拓展業務。有些不良網路借貸平台採取虛假宣傳和降低貸款門檻、隱藏實際資費標准等手段,導致部分學生陷入「校園高利貸」陷阱。

在此提幾點建議:首先,要加大不良網路借貸監管力度,建立校園不良網路借貸實時預警與處理機制;其次,除了在教育過程中引導學生樹立合理消費觀,也要加強金融、網路安全知識普及力度,包括個人信息保護意識。還有,就是加大學生資助信貸體系建設力度,充分挖掘校內外資源,籌集專享基金,作為國家資助體系的有益補充。

具體實施可從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完善對大學生的低息、無息助學貸款服務,引導學生理解助學金融的真正含義。二是遵循教育部以及國家開發銀行對助學金融的定義和指導方向,聯合知名企業家、社會各界愛心公益人士、慈善組織與機構,成立專項基金,為優秀的大學生補貼貸款利息,為其提供助學貸款、教育分期培訓、出國留學獎學金、創業夢想基金等標准化、規范化和定製化的金融服務,凈化校園金融市場環境。三是通過對法律允許范疇內的大學生學籍信息、獲獎記錄、助學貸款、創業貸款等數據的合法收集與積累,幫助大學生在線生成誠信檔案,及早構建校園徵信體系。

6. 大學生校園金融服務現狀

學生更傾向於金融機構給他們提供有關消費的服務。

7. 國家對於校園貸的治理思路是什麼

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大學生超前的消費觀念和創業需求、互聯網貸款申請的便利使得校園網貸快速發展,行業內出現了濫發高利貸、暴力催收、裸條貸款等違法違規現象,嚴重侵犯了學生的合法權益。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加大校園貸監管整治力度,從源頭上治理亂象,防範和化解校園貸風險。

二是強治理,防風險。從事校園貸業務的網貸機構一律暫停新發校園網貸業務標的,並根據自身存量業務情況,制定明確的退出整改計劃。同時,未經銀行業監督管理部門批准設立的機構不得進入校園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監管部門應聯合各方力量,加強整治,及時糾偏。

三是正觀念,補教育。整頓校園貸市場的同時,要抓好校園秩序管理與學生教育引導工作。各高校開展豐富的宣傳教育活動以引導學生科學理性消費,健全舉報懲戒制度以維護校園穩定秩序。

閱讀全文

與校園金融服務情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浪外匯加元 瀏覽:258
嫣然股票 瀏覽:333
普洱一般什麼價格查詢 瀏覽:398
銀華回報的基金凈值 瀏覽:475
黃金周國外搶中國遊客 瀏覽:356
小貸想從金融機構貸款 瀏覽:462
華山參滴丸價格 瀏覽:714
中航精鑄股票 瀏覽:545
投資理財帳戶 瀏覽:792
黃金投資概述 瀏覽:578
基金是怎麼波動的 瀏覽:319
股票價格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瀏覽:120
外匯每年 瀏覽:871
新一代信息技術股票 瀏覽:478
中國十大投資理財平台排行 瀏覽:305
均值回歸外匯交易策略 瀏覽:597
中國電影投資 瀏覽:926
2078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51
科創板基金申購比例 瀏覽:82
反彈基金 瀏覽: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