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消費金融2020一季度市場規模

消費金融2020一季度市場規模

發布時間:2021-02-23 05:20:07

A. 小康股份發布2020年一季報 營收23.85億元

財經網汽車訊?小康股份一季度營收23.85億元。

4月28日,小康股份公布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3.85億元,同比下降49.6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4.94億元。

小康股份表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變動的主要原因:1、突如其來的疫情,全國范圍內的人員不能正常流動,人員出行大大減少,公司2020年1季度產銷量下降,影響公司的凈利潤下降幅度較大。2、由於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波動,匯率變動調整匯兌損失約0.71億元。3、由於二級市場股價波動,公司持有重慶農商行的股票價格下跌,影響公允價值變動損失約0.56億元。

而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整車和發動機銷量下降。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1-3月數據顯示,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只有2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其餘39個行業減少。汽車製造業利潤總額更是同比下滑80.2%;營收同比下滑30.9%。

乘聯會發布數據也顯示,一季度消費需求下滑嚴重,2020年一季度狹義乘用車零售市場301萬輛,同比下滑41%。其中1月零售171萬輛,同比下滑21%。2月受疫情爆發影響,零售市場僅25萬輛,同比增速跌落-80%。3月開始各地陸續出台消費鼓勵政策,市場緩慢恢復,達到104萬輛,但仍然負增長40%。

報告還顯示,截止2020年3月31日,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各基地已全面復工復產,產品市場銷量也在逐漸回升,未來公司爭取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隨著疫情影響趨於穩定,並伴隨近期政府陸續出台鼓勵汽車消費政策,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付認為,「在刺激政策的幫助下,汽車市場的反彈會比較快。」

此外,小康股份近期還通過與東風集團、重慶市政府、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加強戰略合作,布局汽車產業發展。根據東風公司、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小康集團三方所簽署的協議,將重點加大對小康股份旗下金康新能源汽車的投資,在政策、融資、生產、管理、銷售等方面為金康新能源的發展提供支持。

據官方介紹,計劃在2025年前將之打造成為年產15萬輛、產值在300億元以上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車企業。

另外,金康新能源還獲得20億元投資,該資金由重慶市人民政府及兩江新區管委會將指定主體或基金共同成立SPV(特殊目的公司)投資。

而東風公司與小康集團的合作已從整車平台、動力總成、三電、電子架構四個領域,後續擴展到智能網聯、氫燃料、後市場等領域的合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想問一下,2020年上半年貸款行業是不是就要退出市場了,沒有發展的前景了

金融嚴監管 小貸行業面臨洗牌和分化

自2008年《關於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出台後,小額貸款公司經歷了一輪快速成長期;2017年,《關於小額貸款公司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與《小額貸款公司網路小額貸款業務風險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出台,為促進小貸公司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政策依據;2019年7月,央行會同相關部門起草《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了監管范圍,嚴格了市場准入和股東資質,強化資本來源真實性和資金運用合規性等。

截止至2019年中國小額貸款行業監管政策匯總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經營困境 實收資本與貸款余額走勢下行

2018年6月以來,全國范圍內小貸公司的實收資本與貸款余額呈現雙降態勢。據統計,
2019年上半年全國小貸公司的貸款余額9241億元,較年初減少309億元;實收資本8235億元,較年初減少128億元。貸款余額不升反降,顯示經營困境。

相反的是,2019年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持續增長,截至2019年二季度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45.97萬億元,同比增長13.0%。由此不難看出,金融機構與小額貸款公司相比,金融機構的投貸規模遠遠大於小額貸款公司,更為突出的是金融機構在2019年上半年投貸規模在增加,相反的,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存量規模竟然在下降,降幅在3%左右。

更多數據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小額貸款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C. 為何說中國消費信貸具有相當大規模的市場

據報道,數據顯示,到2016年底,我國居民按揭貸款余額大約在20萬億元左右,消費專類貸款余額僅屬為五六萬億元,按揭貸款相當於消費類貸款的4倍左右,如果按照20%的增速預測,我國消費信貸的規模到2020年可超過12萬億元。

專家表示,近幾年,消費取代投資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背後離不開金融手段支撐今年1—9月,居民新增消費性短期貸款達1.49萬億元,新增總額已達去年全年的1.79倍,消費金融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

希望消費信貸發展的同時相關的風險可以被有效的規避!

D. 我們應該如何全面,客觀看待2020年一季度我國經濟負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為1992年有季度統計以來的首次負增長。對此,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嚴鵬程表示,今年一季度極不尋常,新冠肺炎疫情作為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危機,對各國經濟社會正常運行帶來重大影響。

也給我國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主要宏觀經濟指標都出現了明顯下滑。宏觀經濟數據反映的其實是微觀主體的冷暖和市場環境的變化。

第一,一季度我國經濟負增長不具有歷史可比性。分析一季度經濟形勢,要放在百年不遇疫情沖擊的大背景下綜合衡量。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嚴重抑制正常經濟活動,世界多國經濟已出現停擺半停擺狀態,國際經貿往來幾近停頓。

疫情期間的經濟運行,與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下的經濟運行不具可比性。所以,今年一季度經濟下行並非中國經濟發展基本面的正常反映,而是突發嚴重事件帶來的結果。

第二,中國經濟經受住了疫情帶來的空前考驗。本次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面對疫情沖擊,我們迅速果斷採取超常規的防控舉措,不僅在較短時間內阻斷了本土疫情傳播。

也有力保障了14億人的基本生活,保持了社會秩序安全穩定。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我們難免要付出一定代價,但生命無價,相比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經濟短期承壓這個代價是必須承受的,也是值得付出的。

第三,當前經濟運行正常秩序正在有序恢復。目前各地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正在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進程。從3月份以來的情況看,各項經濟指標正在逐步好轉。生產方面,用電量、貨運量等實物量指標明顯恢復,3月份工業降幅比前2個月大幅收窄12.4個百分點。

服務業生產指數降幅收窄3.9個百分點,4月上旬用電量已同比增長1.5%。需求方面,內需正在不斷恢復,一季度投資、消費降幅分別比前2個月收窄8.4個、1.5個百分點。預期方面,3月份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

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分別回升16.3個、22.7個百分點,雙雙重回榮枯線以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指出,中國經濟出現的復甦趨勢令人鼓舞。



第四,強大國內市場正在有力發揮托底支撐作用。我國擁有14億人的大市場,擁有完備的產業體系和豐富的人力資源,市場縱深和迴旋空間巨大。在這次疫情應對中,不少企業順應防控需要,迅速開展技改擴能和轉產擴產。

一些滿足群眾基本需要的工農業產品生產和銷售保持了正增長,醫療救治和衛生防疫等行業快速發展,線上課堂、網上辦公、遠程醫療等新業態成長迅猛,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長13.2%。

一批重大外商投資項目建設正在加快推進,一些國際知名企業也在就區域總部落戶中國等加快洽談進程。這些逆勢成長的新增長點增長極,都展示出中國經濟的巨大發展潛力。

第五,宏觀對沖政策仍有很大空間並將持續發力。為應對疫情沖擊,前一階段在幫扶企業、穩定就業、擴大內需等方面,各地各部門陸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這些政策正在逐步落地。我們也注意到,受國際疫情「二次沖擊」等影響。

國內供需循環還沒有完全暢通,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仍面臨較大困難,一些個體工商戶停業歇業問題還比較突出。對各類市場主體遇到的困難和挑戰,我們感同身受。下步,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有關部門。

在財政金融、投資消費、就業民生等方面,抓緊推出一批更有力度、更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著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提高生存發展能力,切實穩定經濟運行。「總體上看,這次疫情沒有也不會改變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疫情帶來的沖擊和影響是階段性的。」

嚴鵬程強調,我們相信,依託強大國內市場支撐,通過宏觀政策對沖,暢通經濟循環,發揮各類市場主體作用,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克服眼前的困難,推動經濟發展盡快恢復到正常軌道,完成好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E. 消費金融風險與機會並存,未來的出路在哪

伴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崛起,消費的觀念也在慢慢改變。回一些分期付款的消答費金融大熱。而消費金融良好的宏觀政策和環境也為消費金融奠定的基礎。
一個現象是,目前我國的消費信貸在信貸結構中佔比僅20%、最終消費率約為50%,而美國的消費信貸佔比則超過了60%、最終消費率約為80%。從中美兩國的對比可以看出,我國消費金額仍處於初級階段,還可以容納更多參與者,一起做大市場。
數據顯示消費金融行業也正迎來爆發式增長。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交易規模僅有60億元;2014年交易規模突破183億元,增速超過200%;2015年則突破千億元,增速超過500%。中泰證券預計,到2020年,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十萬億元。
傳統銀行也在近年加大了對消費貸款重視度,各類名目的信用消費貸產品大大增加。銀行的信用貸款最高額度通常可達50萬-80萬不等,但只有30萬以下金額可以直接打到貸款人賬戶由其自行支配,30萬以上金額按照銀監會要求必須採用受託支付,直接付給交易對象。

F. 2020 年一季度 GDP 同比下降 6.8%,意味著什麼

GDP盡管是一個滯後性指標,其對於預測經濟和資產價格走勢的作用並不大,但GDP能夠說明經濟最完整、最全面的運行情況。

一季度GDP體現了疫情對中國經濟的打擊之深遠。1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爆發,持續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對此中國採取了強有力的防控措施,疫情在中國持續的時間比經典的流行病學所預估的時間要短得多,但同時也付出了很大的經濟代價。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又反過來通過惡化外部環境來影響中國。

1、負增長的結構分化

一季度-6.8%的GDP降幅,基本符合預期,已經被市場所充分消化。3月份的各項經濟數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降幅開始收窄,但負增長背後的結構分化值得關注。例如,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1%,1-2月為降13.5%。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6.1%,1-2月為降24.5%。但內需恢復速度仍然較慢,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5.8%,1-2月為降20.5%,降幅收窄幅度相對更小。因此總體來看,3月較2月的中國經濟恢復情況符合宏觀經濟學的運行規律,即投資和生產端的調整能力更強,而消費復甦的速度就會慢一些。

2、3月復工復產情況仍不樂觀

3月份較為艱難的復工復產情況直接影響了一季度GDP數據。一般而言,一季度中,3月份經濟總量所佔比重接近四成,1、2月份總計超過六成。例如2012年以來,每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佔一季度總計的比重穩定在68%。

但盡管3月為52.7,重回榮枯線,這卻僅僅意味著3月較2月好轉。利用PMI環比推同比,大致估算3月生產活動與去年同期相比的恢復情況,可知3月復工復產速度緩慢(僅約為去年的70%,參見下圖),也從側面反映了復工不復產現象的存在。

G. 有用分期聚焦的個人消費金融市場未來潛力如何

有消費分期的數據顯示,國內消費貸款規模正以平均每年20%以上的速度遞增,內預計如果以年容均10%的增速增長,到2020年消費貸款總規模將達到30.53萬億。可以說,有用分期聚焦的個人消費金融市場潛力巨大。

閱讀全文

與消費金融2020一季度市場規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證500指數天天基金凈值查詢 瀏覽:379
工行實物金條價格 瀏覽:497
股票賬號注銷後資金賬戶還在 瀏覽:45
歷年理財規劃師合格分數線 瀏覽:588
融資總額分界點 瀏覽:377
俄羅斯59轉人民幣 瀏覽:371
百福外匯 瀏覽:474
光大銀行貸款最快放款時間 瀏覽:393
精工貴金屬表 瀏覽:924
安置房裝修按揭貸款 瀏覽:614
2019年3月19日期貨黃金走勢分析 瀏覽:187
開通能源期貨 瀏覽:476
投資公司做外匯怎麼樣 瀏覽:605
湖北寶明號貴金屬投資 瀏覽:240
信託投資公 瀏覽:320
超星爾雅個人理財規劃 瀏覽:735
江蘇外匯平台代理 瀏覽:661
景順動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勢 瀏覽:898
有貸款房去名字 瀏覽:115
遼寧省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