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叫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通過加大政策引導扶持專、加強金融體系建設、屬健全金融基礎設施,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的、有效的金融服務,並確定農民、小微企業、城鎮低收入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其他特殊群體為普惠金融服務對象。
② 什麼是普惠金融
這個概念來源於英文: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是聯合國系統率先在宣傳小額信貸年時廣泛運用的詞彙。其基本含義是:能有效、全方位地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服務的金融體系。目前的金融體系並沒有為社會所有的人群提供有效的服務,聯合國希望通過小額信貸(或微型金融)的發展,促進這樣的金融體系的建立。
普惠金融體系應該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的內涵:
1、首先是一種理念: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孟加拉鄉村銀行總裁尤納斯教授說:信貸權是人權。就是說,每個人都應該有獲得金融服務機會的權利。只有每個人擁有金融服務的機會,才能讓每個人有機會參與經濟的發展,才能實現社會的共同富裕,建立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
2、為讓每個人獲得金融服務機會,就要在金融體系進行創新,包括制度創新、機構創新和產品創新。
3、由於大企業和富人已經擁有了金融服務的機會,建立普惠金融體系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傳統金融機構服務不到低端客戶甚至是貧困人口提供機會,這就是小額信貸或微型金融——為貧困、低收入人口和微小企業提供的金融服務。為此,首先要在法律和監管政策方面提供適當的空間。其次,要允許新建小額信貸機構的發展,鼓勵傳統金融機構開展小額信貸業務。
國內最早引進這個概念的是中國小額信貸發展網路。為了開展2005年國際小額信貸年的推廣活動,他們決定利用這個概念進行宣傳。白澄宇提出用「普惠金融體系」作為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 的中文翻譯。也有人提出用「包容」等名詞,但經過考慮,覺得其他詞彙不能表達服務對象的廣泛性,最後還是用「普惠」這個概念,就是要讓所有人平等享受金融服務。
2004年11月,中國小額信貸發展促進網路的主頁開通,首頁的標題就醒目地寫下了網路的宗旨:「促進普惠金融體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11月9日召開的網路成立大會上,我們再次提出這個概念,並寫進了網路的倡議書。
人民銀行研究局焦謹璞副局長於2006年3月在北京召開的亞洲小額信貸論壇上,正式使用了這個概念。
③ 普惠金融的原因及目的是什麼
這個概念來源於英文: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是聯合國系統率先在宣傳2005小額信貸年時廣泛運用的詞彙。其基本含義是:能有效、全方位地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服務的金融體系。目前的金融體系並沒有為社會所有的人群提供有效的服務,聯合國希望通過小額信貸(或微型金融)的發展,促進這樣的金融體系的建立。
普惠金融體系應該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的內涵:
1、首先是一種理念: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孟加拉鄉村銀行總裁尤納斯教授說:信貸權是人權。就是說,每個人都應該有獲得金融服務機會的權利。只有每個人擁有金融服務的機會,才能讓每個人有機會參與經濟的發展,才能實現社會的共同富裕,建立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
2、為讓每個人獲得金融服務機會,就要在金融體系進行創新,包括制度創新、機構創新和產品創新。
3、由於大企業和富人已經擁有了金融服務的機會,建立普惠金融體系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傳統金融機構服務不到低端客戶甚至是貧困人口提供機會,這就是小額信貸或微型金融——為貧困、低收入人口和微小企業提供的金融服務。為此,首先要在法律和監管政策方面提供適當的空間。其次,要允許新建小額信貸機構的發展,鼓勵傳統金融機構開展小額信貸業務。
國內最早引進這個概念的是中國小額信貸發展網路。為了開展2005年國際小額信貸年的推廣活動,他們決定利用這個概念進行宣傳。白澄宇提出用「普惠金融體系」作為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 的中文翻譯。也有人提出用「包容」等名詞,但經過考慮,覺得其他詞彙不能表達服務對象的廣泛性,最後還是用「普惠」這個概念,就是要讓所有人平等享受金融服務。
2004年11月,中國小額信貸發展促進網路的主頁開通,首頁的標題就醒目地寫下了網路的宗旨:「促進普惠金融體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11月9日召開的網路成立大會上,我們再次提出這個概念,並寫進了網路的倡議書。
人民銀行研究局焦謹璞副局長於2006年3月在北京召開的亞洲小額信貸論壇上,正式使用了這個概念。
④ 普惠金融什麼意思
普惠金融,是指復立足機制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
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是當前我國普惠金融重點服務對象。
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有利於促進金融業可持續均衡發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助推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升級,增進社會公平和社會和諧。
(4)為什麼要做普惠金融服務擴展閱讀:
普惠金融重視消除貧困、實現社會公平,但這並不意味著普惠金融就是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公益活動。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潘光偉指出,普惠金融不是慈善和救助。
而是為了幫助受益群體提升造血功能,要堅持商業可持續原則,堅持市場化和政策扶持相結合,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確保發展可持續。
普惠金融需要講究市場性原則,在發展普惠金融過程中,既要滿足更多群體的需求,也要讓供給方合理受益。
⑤ 普惠金融是什麼
普惠金融這一概念由聯合國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以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服務對象是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
五大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鼓勵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國有大型銀行要率先做到,實行差別化考核評價辦法和支持政策,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17年5月3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求大型商業銀行2017年內要完成普惠金融事業部設立。
「金融機構不能光看重大企業、忽視小企業,更不能『晴天送傘、下雨撤傘』!」李克強在2017年5月3日的常務會上指出,「要通過發展普惠金融,提高金融服務覆蓋率和可得性,為實體經濟提供有效支持。」總理說:「大型商業銀行一定要樹立正確的理念,成為普惠金融的骨幹力量。你們責無旁貸!」
(5)為什麼要做普惠金融服務擴展閱讀:
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於2018年1月25日全面實施
2018年1月17日12時30分,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在其官方微博「央行微播」發布消息稱,2017年9月30日,人民銀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的通知》(銀發[2017]222號)。目前,有關金融統計工作正在抓緊進行,預計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可於2018年1月25日全面實施。
2017年9月30日,央行宣布從2018年起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准政策:為支持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業務,聚焦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以及農戶生產經營、創業擔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助學等貸款。
統一對上述貸款增量或余額佔全部貸款增量或余額達到一定比例的商業銀行實施定向降准政策。
定向降准考核機制,2014年由央行引入,目前已經實施超過三年。通過對滿足審慎經營要求且「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達到標準的商業銀行實施優惠准備金率,並按年根據商業銀行「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投放情況動態調整其准備金率的方式,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引導商業銀行改善優化信貸結構,增強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支持。
與原來的定向降准政策相比,即將在1月25日落地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是根據國務院部署對原有定向降准政策的拓展和優化,以更好地引導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業務。
值得關注的是,在2017年9月30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的通知》後,市場曾預測此次定向降准或將釋放8000億流動性,但後來市場又普遍認為,實際規模可能在3000-3800億,遠低於此前的預測。而3000億的資金規模,甚至低於近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投放規模。
對於市場最為關注的本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對貨幣政策和流動性的影響,一些市場研究者在政策出台時認為「接近全面降准」「相當於普降0.5個百分點」,隨後央行直管的《金融時報》撰文稱,此次定向降准只是政策微調,不是變相全面降准。
央行有關負責人早前亦表示,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准政策並不改變穩健貨幣政策的總體取向。同時,定向降准政策釋放的流動性也是符合總量調控要求的,銀行體系流動性保持基本穩定。
根據央行規定,此番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准政策保留了原有的兩檔考核標准:凡前一年上述貸款余額或增量佔比達到 1.5%的商業銀行,存款准備金率可在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檔基礎上下調0.5個百分點;前一年上述貸款余額或增量佔比達到10%的商業銀行,存款准備金率可按累進原則在第一檔基礎上再下調1個百分點。
其中,第一檔考核標准基本適應絕大多數商業銀行普惠金融領域貸款的實際投放情況,有助於鼓勵其將信貸資源持續向普惠金融領域傾斜。
對於第二檔考核標准,央行直言,「這一檔標准相對較高,只有在普惠金融領域貸款投放較為突出的商業銀行才能達到,但這有利於建立正向激勵機制,也屬定向降准政策題中應有之義。」
按照央行規定,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都有資格參與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實施定向降准政策的考核。同時,想要享受定向降准,銀行還要符合宏觀審慎經營標准:上年三個季度(含)以上宏觀審慎評估(MPA)評級均在B級(含)以上。
⑥ 什麼是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通過加大政策引導扶持、加強金融體系建設、健全金融基礎設施,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的、有效的金融服務,並確定農民、小微企業、城鎮低收入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其他特殊群體為普惠金融服務對象。
⑦ 善林為什麼要發展普惠金融
發展普惠金融,已成為今後金融業改革與經濟轉型的大勢所趨。
⑧ 大家有知道普惠金融是怎麼回事嗎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通過加大政策引導扶持、加強金融體系建設、健全金融基礎設施,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的、有效的金融服務,並確定農民、小微企業、城鎮低收入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其他特殊群體為普惠金融服務對象。
首先,普惠金融是一種理念。只有每個人應該擁有並實際獲得金融服務的權利,才有機會參與經濟發展,才能實現共同富裕,構建和諧社會。
其次,實現普惠金融的途徑是進行金融體系創新,包括制度創新、機構創新、產品創新和科技創新。
再次,普惠金融的主要任務是為傳統或正規金融機構體系之外的廣大中、低收入階層甚至是貧困人口提供機會,為貧困、低收入人口和微小企業提供可得性金融服務。
最後,實現普惠金融的制度保障主要有三:一是在法律和監管政策方面提供適當空間;二是允許新建小額信貸機構的發展,鼓勵傳統金融機構開展小額信貸業務;三是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⑨ 國家為什麼要鼓勵發展普惠金融
國家對普惠金融的重視
⑩ 為什麼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強調普惠金融
原因:
普惠金融和「一帶一路」建設之間存在著豐富的聯系。
首先,兩者都具備廣泛的包容性,均涵蓋了政府、企業、家庭三個部門,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提高人民群眾的福利。其次,兩者都堅持市場化的運作,都不是簡單的「輸血」,也不是「一錘子買賣」的短期行為,而是通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等途徑提升地區、企業、家庭的競爭力,使之具備長期「造血」的能力。最後是兩者都堅持互利共贏的原則,都不以犧牲一些群體的代價來換取另一部分群體的利益,而是通過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實現可持續的共享式發展。
發展普惠金融和「一帶一路」建設一定程度上也是互相補位、互相推動的。一方面,發展普惠金融健全了金融服務網路、填補了「一帶一路」金融需求的部分缺口,使那些中小微企業、低收入人群盡可能地走出金融服務的「盲區」;另一方面,普惠金融作為開發性金融的一種,自身的發展也需要在市場中得以實踐。「一帶一路」建設能夠為中國、乃至全球的普惠金融發展提供這樣一個舞台。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展普惠金融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要呼應「一帶一路」建設的特點和需求,把普惠金融傳統意義上的優勢和潛在的創造力真正挖掘和發揮出來。
第一,發展普惠金融要在助力中小微企業的成長上發力。僅就我國而言,「一帶一路」建設中涉及了大量的中小微企業,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企業甚至扮演了「一帶一路」建設中「探路者」的角色,其對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的作用是不容小覷的。發展普惠金融,就要為那些具備發展潛力的中小微企業解決金融服務上的後顧之憂,促使它們發揮更大的作用。需要強調的是,一定要根據中小微企業面臨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普惠金融項目,即「對症下葯」。
第二,發展普惠金融要在健全針對低收入群體的金融服務上發力。「一帶一路」的沿線包含了大量了低收入群體,他們原本得不到健全的金融服務,生產、生活上有所突破的幾率非常低,實質上是「一帶一路」建設「門檻」外的對象。而讓這些群體平等、廣泛、有效地享受金融服務不僅是人民群眾充分享受發展成果的重要表現,更能幫助他們逐步提高金融素養,積累「自我造血」的能力。通過金融的支持,助力低收入群體降低生產生活成本、保護和增加收入,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越過「門檻」的可能性。一旦越過了這個所謂的「門檻」,低收入群體將有更多的能力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這個群體之大、力量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發展普惠金融要在創新驅動、提高貿易效率的環節上發力。伴隨著互聯網金融、科技金融的興起,普惠金融在傳統金融業態的基礎上,在移動支付等多個領域也有新的創新和發展。「一帶一路」要建成創新之路,就離不開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普惠金融本身就具備廣泛性和便捷性的特點,這些正和大數據、雲計算、智慧城市建設等創新領域的需求不謀而合。此外,「一帶一路」的貿易交流增長迅猛,而發展普惠金融又可以帶動支付、結算、徵信等多個領域及時跟進,切實提高貿易效率。因此,展望「一帶一路」建設中普惠金融的發展,筆者完全相信普惠金融不僅會越來越「接地氣」,還會在更高層次、更先進的領域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