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你發過去吧。
2. 關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什麼層次的,本科、碩士?
本科的話我們老師當年給過一個最有意思內的論文題目是:討論容一地居民金融人格對於當地金融發展尤其是建立金融中心的影響,如果說的能上論文扉頁的話應該是:對上海市民金融人格對於上海2020年建成國際金融中心影響的研究。另附:這個的難度應該屬於比較簡單的了。
另外要是實話實說我覺得總體說上海2020年建成國際金融中心太大了,你肯定寫不了,那都是政府部門和他們的智庫調研好久才寫的出來的。因此建議你選擇一些具體一點的題目來著手,不然就算拼湊的出到時答辯時老師稍微問一問你就難受了。
3. 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有哪些優勢
國務院正式批復上復海加快制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具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地理位置優越,臨近大海,交通便利,有深厚的經濟基礎,上海也是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和遠東最大的貿易中心之一。
基礎條件好, 上海已建立起包括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託公司、期貨公司、金融租賃公司、貨幣經紀公司、票據業務中心等在內的類型齊全的金融機構體系、金融機構、人才、環境與管理,從國內城市目前的現狀來看,上海最有條件。
上海是我國綜合城市實力最強的市,是我國第一大城市,是我國最大的工業基地,是我國最大的外貿港口,是我國最大的商業城市。
上海是我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全球重要的經濟和貿易中心。
4. 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上海
期待能成為東方的曼哈頓
上海震業長城企業咨詢有限公司的王震寰董事長對上海建設亞太國際金融中心表示了樂觀而謹慎的態度。
首先他認為,上海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必須依託本土化經濟的發展,上海不是被割裂的上海,而是整個中國的上海,以強大的內地經濟作為後盾,上海才有可能發展成一個國際金融中心。這一點很關鍵,這是內因。
從外部條件來看,花旗、匯豐、渣打、東方匯理、荷蘭銀行等19家外資銀行都不約而同地選定其駐上海機構為主報告行。當中國成了世界上主要的資本輸出國之一時,上海就會自然成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目前國外看好上海,這是非常可喜的現象。
從目前的上海金融情況來看,上海已形成了一個集證券交易所、黃金交易所、外匯交易中心、全國過比拆借市場、鑽石交易所各大金融要素市場於一身的金融市場架構,加上林立的中外資銀行、保險公司,上海人已經開始夢想,期待這個城市能成為東方的曼哈頓。
上海作為中國金融中心的優勢是她巨大的經濟腹地和她曾是遠東最大的金融中心的輝煌歷史。上海自己的經濟實力和她的經濟腹地是香港都無法比擬的,這是上海最大的競爭優勢。
但同時,加拿大經濟技術促進會海外事務部的張仁泰部長認為,目前上海融資環境仍然存在不足,張說,首先是缺乏創業投資家。張認為,融資環境包括外環境和企業內部環境,而全球化企業是全球化金融的重要支撐,必須要吸引一大批的創業投資家。
上海金融的對外開放度與對內開放度都有待進一步提高,利率與匯率的市場化尚待深入,貨幣市場建設相對滯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低、轉換力弱,監管人員的素質與監管技術水平需要提高,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透明度不高,金融信息化包括銀行IC卡的推廣進展不快,金融中介機構明顯不足,高素質的金融人才嚴重缺乏,所以,上海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物競天擇,強食弱肉。中國上海與香港掙搶國際金融中心。。。競爭有輸有贏,沒有什麼別的地方肯定不幹的問題。
探索農民工在歷史現階段的作用,才能正確認識城市裡面的農民工。農民工的作用,可以從他們對城市的發展的作用來認識,也要考慮這些農民工從城市回到農村後對農村發展的作用,以及農民工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首先農民工對城市發展建設的作用。多年來,我國城市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一條條街道寬廣美麗,一片片草地綠茵綿綿登登都離不開農民工的強大功勞啊。就像城市的很多家庭所需要的保姆、維修工和衛生鍾點工,大部分就是從農村來的農民工。為大城市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實乃好事。
我國城市化水平比較低,促進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我們時時刻刻工作之一。
大量的農民工到城市發展,成為城市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我們規范管理好這些農民工,給他們一個平等的競爭平台,那些有一技之長的人就會在城市裡站穩腳跟,成為城市人,這樣就自然提高了城市化水平,這總比漫無邊際把某個地方的農民一夜之間全變為城市居民來得切實可行。所以,只要我們對農民工規范管理,給他們一個公平競爭的平台,並從戶口管理和子女入學方面給農民工一點關注,那麼農民工的發展可能就是我國城市化發展的一個有益嘗試,更是一個良好契機。
我們應該應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農民工,千萬不要瞧不起他們,這是錯誤的行為。
5. 環球金融中心在上海的建成代表什麼大樓的具體資料有人知道嗎如題 謝謝了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Shanghai global financial hub是以日本的森大廈株式會社(Mori Building Corporation)為中心,聯合日本、美國等40多家企業投資興建的項目,總投資額超過1050億日元(逾10億美元)。原設計高460米,工程地塊面積為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38.16萬平方米,比鄰金茂大廈。1997年年初開工後,因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工程曾一度停工。2003年2月工程復工。但由於當時中國台北和香港都已在建480米高的摩天大廈,超過環球金融中心的原設計高度。由於日本方面興建世界第一高樓的初衷不變,對原設計方案進行了修改。修改後的環球金融中心比原來增加7層,即達到地上101層,地下3層,樓層總面積約377,300平方米。 樓層規劃 大樓樓層規劃為地下2樓至地上3樓是商場,3~5樓是會議設施,7樓至77樓為辦公室,其中有兩個空中門廳,分別在28~29樓及52~53樓,79~至93樓是酒店,將由凱悅集團負責管理,90樓設有兩台風阻尼器,94至100樓為觀光、觀景設施,共有三個觀景台,其中94樓為「觀光大廳」,是一個約700平方米的展覽場地及觀景台,可舉行不同類型的展覽活動,97樓為「觀光天橋」,在第100層又設計了一個最高的「觀光天閣」,長約55米,地上高達472米,預計將會超越加拿大國家電視塔的觀景台,甚至還會超過杜拜的杜拜塔觀景台(地上440米),其完工後將會成為未來世界最高的觀景台。 風阻尼器 大樓在90樓(約395米)設置了兩台風阻尼器,各重150公噸,使用感應器測出建築物遇風的搖晃程度,及通過電腦計算以控制阻尼器移動的方向,減少大樓由於強風而引起的搖晃,而預計這兩台阻尼器也將成為世界最高的自動控制阻尼器。 建築主體高度達到492米,比目前已建成的中國台北國際金融大廈主樓主體高度高出12米(台北101大廈實體高度加天線高度為508米),仍為名符其實的世界第一高樓。按照施工計劃,工程將於2008年初,也就是北京奧運會開幕之前竣工落成。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是以辦公為主,集商貿、賓館、觀光、會議等設施於一體的綜合型大廈。建築的94層至101層為觀光層,79層至93層將建成超五星級的賓館,7層至77層為寫字樓,3層至5層為會議室,地下2層至3層為商業設施,地下3層至地下1層規劃了約1100台的停車位。在100層、距地面472米處設計了長度約為55米的觀光天閣,這一高度將超過世界最高觀光廳——高度為447米的加拿大CN電視塔。此外,在94層還設計了面積為700平方米、室內凈高8米的觀光大廳。以上海的都市全景為背景,觀光天閣和觀光大廳將成為世界新的觀光景點。 關於環球金融中心設計的爭議,除了高度,還有其外形。KPF公司總裁威廉·帕德森說,金融中心的設計靈感原本來自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於「天地」的理解,正是天圓地方的意思。而且,50米直徑的「圓洞」就是不遠處「東方明珠」第二個球的大小,空心圓洞與實心球體正好形成一虛一實、遙相呼應的藝術美感。但這樣的構思在華人看來,同時也表現出了另一種形象,首先是一位新加坡華人(易經大師)給上海市建設局寫信稱,樓頂的大圓孔,遠遠地看太像日本的太陽旗。 在注意到了造型爭議後,上海方面還是與日方重新達成了修改方案的協議。根據日本開發商2005年10月18日公布的最新設計方案,圓形風洞已改為倒梯形。 2007年9月14日,矗立於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中心的當今建築屋頂高度和人可到達高度均創世界第一的高樓———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工程,經過中國建築總公司和上海建工集團建設者1000餘天的奮戰,提前實現結構封頂。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屋頂高度達492米,超過了目前屋頂高度世界第一的中國台北101大廈(480米);其在100層、距地面472米的觀光天閣,也是世界上人所能到達的最高高度,超過了目前世界第一觀景平台的加拿大CN電視塔(447米)。 設計爭議 許多中國網友指出,大樓原方案之所以會修改,是因為許多上海、中國民眾認為原設計方案看上去就像是兩把日本刀架著日本國旗中的日之丸,而建商更是日本公司,遂向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公司加壓,甚至有民眾抵制環球金融中心的建立中心公司隨即更新設計,不過大部分不持有此觀點的人士認為這-{只}-是民族主義的穿鑿附會。 有人認為大廈原有的圓形方案更為美觀,造型也符合美學觀點之一的簡約及流線型,也與周邊的東方明珠和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等同樣以球形為設計元素的建築更為協調,但也有人套用傳統上「天圓地方」的觀念認為矩形的設計也未嘗不可。 由於大廈在設計建造之初,主流媒體就予以了集中宣傳報道,所以普通市民對於大樓改變設計方案也都能察覺並形成了不同的觀點。 世界第一高樓之爭 該工程於1997年開工,1997年8月27日正式奠基,原設計高460米,94層,原本預計建成後將成為世界第一高樓,後來因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工程一度停工了6年直到2003年2月13日,當時其設計高度已被其他摩天大樓建築計劃超越,復工後的大廈對設計方案進行了修改,比原來增加32米(7層),即達到地上101層,從而使總高度達到492米,但以美國權威建築機構CTBUH所訂定的高度計算而言,仍低於已建成的台北101大樓(總高509.2米),對此相關部門指出,台北101的高度包括60米尖塔在內,就實體高度(大廈屋頂)而言,環球金融中心仍屬世界第一,但又由於復工後其工程速度已不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杜拜塔工程,直至被超越,至此計劃定位為中國大陸第一高樓與世界第三高樓。 與金茂大廈的互動 在大樓建造之初,相關部門就擬定了與金茂大廈之間建設「天橋」的計劃,原本計劃以地下道方式連接,但有專家指出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廈兩幢摩天大樓之間僅一條馬路之隔,若再開挖地下道,則上海地面沉降的狀況將變得更加嚴重,同時陸家嘴地區復雜的地下管線系統之間也沒有容納地下道的足夠空間,所以近年來趨向於建造「陸家嘴天橋」的方案,這一方案現在已進入實際勘測階段,預計將於2007年內動工,2008年初建成,不過也有專家表示對於天橋工程將破壞大廈景觀和陸家嘴地區環境的擔心。 建築概要: 建設地點: 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Z4-1號地塊 用地面積: 30,000 m2 佔地面積: 14,400 m2 總建築面積 : 381,600 m2 建築層數: 地上101層、地下3層 建築高度: 492米 結構形式: 鋼筋混凝土結構(SRC結構)、鋼結構(S結構) 建設單位: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有限公司 策劃: 森海外株式會社(Forest Overseas Co., Ltd.) 設計審編: 森大廈株式會社 建築設計: KPF建築師事務所 停車場:約1,100台 結構設計: 籟思理·羅伯遜聯合股份有限公司(LERA) 設計單位: 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總承包聯合體 竣工日期: 2008年初(預定)
6. 上海建立國際金融中心對這個地區,這個國家會產生哪些影響建立國際金融中心需滿足什麼樣的條件
我想對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會有很大的一個刺激作用,另外對這個城市的膚色也是有回很大的很大的一個效應,另答外上海市國際型大都市他的影響力在國際上也是很大的,所以上海建立國際金融城市,對整個國家的經濟建設的發展會取得很大的一個發展的一個成就
7. 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意義
先花錢,後掙錢。
8. 上海市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條例的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貫徹實施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國家戰略,營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發展環境,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市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工作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本市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應當按照國家統一部署,以金融市場體系建設為核心,以改革創新和營造環境為重點,將上海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
第四條 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市推進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相關工作的領導。
本市設立的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議事協調機構,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負責協調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有關工作,組織有關部門制定和落實階段性目標和各項措施。
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協作配合,具體落實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各項工作。
第五條 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金融產業發展規劃,並將其納入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第六條 市人民政府安排上海金融發展資金,用於對金融人才、金融創新的獎勵和金融產業發展的扶持。
第七條 本市應當按照國家明確的戰略定位和分工,加強與長江三角洲地區以及國內其他中心城市在金融領域的相互協作和支持,增強本市金融業的服務功能,推動金融要素市場、金融機構為各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務;加強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在金融市場建設、金融產品創新、金融風險防範、金融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優勢互補和戰略合作;推動在本市的金融機構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金融機構的合作、交流。
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與其他國際金融中心城市的交流,鼓勵金融要素市場、金融機構、金融教育研究機構等開展國際合作、交流。
9. 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有哪些
上海市地處東經120度51分至122度12分,北緯30度40分至31度53分之間,位於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中國南北海岸中心點,長江和錢塘江入海匯合處。北界長江,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和浙江兩省。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為海拔4米左右。陸地地勢總趨勢是由東向西低微傾斜。以西部澱山湖一帶的淀泖窪地為最低,海拔僅2米~3米;在泗涇、亭林、金衛一線以東的黃浦江兩岸地區,為碟緣高地,海拔4米左右;浦東欽公塘以東地區為濱海平原,海拔4米~5米。西部有天馬山、薛山、鳳凰山等殘丘,佘山為上海陸上最高點,海拔高度99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巔"。海域上有大金山、小金山、浮山(烏龜山)、佘山等岩島。大金山海拔高度103.4米,為上海境內最高點。全市總面積6340.5平方公里,東西最大距離約100公里,南北最大距離約120公里。陸海岸線長約172公里。在上海北面的長江入海處,有崇明島、長興島、橫沙島3個島嶼。崇明島為中國第三大島,由長江挾帶下來的泥沙沖積而成,面積為1041.21平方公里,海拔3.5米~4.5米。長興島面積88.54平方公里,橫沙島面積55.74平方公里。
氣候
上海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氣候溫和濕潤,極端最高氣溫40.2℃,極端最低氣溫-12.1℃ 。本市春秋較短,冬夏較長。2006年平均氣溫18.4℃,日照1638.2小時,降水量1042.6毫米。全年70%左右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汛期。
面積
1949年,上海的土地面積僅為636平方公里。1958年,江蘇省的嘉定、寶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匯、奉賢、青浦、崇明10個縣劃歸上海,使上海市的轄區范圍擴大到5910平方公里,幾乎是1949年的10倍。2006年末,上海全市土地面積6340.5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0.06%,南北長約120公里,東西寬約100公里。境內轄有崇明、長興、橫沙3個島嶼,其中崇明島面積1041.21平方公里,是我國的第三大島。
水文
上海地區河湖眾多,水網密布,境內水域面積697平方公里,相當於全市總面積的11%。上海河網大多屬黃浦江水系,主要有黃浦江及其支流蘇州河、川揚河、淀浦河等。黃浦江源自太湖,全長113公里,流經市區,江道寬度300-770米,平均360米,終年不凍,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蘇州河上海境內段長54公里,河道平均寬度45米。上海的最大湖泊為澱山湖,面積為62平方公里。
地勢
上海境內除西南部有少數丘陵山脈外,為坦盪低平的平原,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4米左右。陸地地勢總體呈現由東向西低微傾斜。大金山為上海境內最高點,海拔高度103.4米。
10. 我國為什把上海建設成國際金融中心,而為什麼不是其他地區
很簡單啊,因為上海經濟好,高新技術人員多!還有主要是上海靠海!就像你想 想當年為什麼在中國畫的幾個圈圈都是在沿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