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中心三線城市

金融中心三線城市

發布時間:2021-04-11 11:09:15

A. 中國的金融中心是哪個城市

廣義的大中國來說國際化程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金融中心是香港。按貿易量算,最回大的貿易中心是上答海。如果只算中國大陸,則上海,憑借國內交易量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和貿易吞吐量世界第一的海港,成為全國的金融和貿易中心。北京,深圳次之,分別為北方和南方的區域性金融中心。如果一定要說全國最重要的金融和貿易中心的話,就是上海。

B. 全球范圍來說,經濟金融最繁華的三大城市是

首推紐約。
紐約金融市場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1810年紐約就已取代費城,成為美國國內最大的金融和商業中心。但當時國際金融交易都集中在倫敦(見倫敦金融市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紐約迅速發展為國際金融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紐約金融市場在國際金融領域中的地位進一步加強。美國憑借其在戰爭時期膨脹起來的強大經濟和金融實力,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貨幣體系,使美元成為世界最主要的儲備貨幣和國際清算貨幣。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作為貫徹執行美國貨幣政策及外匯政策的主要機構,在金融市場的活動直接影響到市場利率和匯率的變化,對國際市場利率和匯率的變化有著重要影響。世界各地的美元買賣,都必須在紐約的商業銀行帳戶上辦理收付、清算和劃撥,因此紐約成為世界美元交易的清算中心。1983年世界最大的100家銀行在紐約設有分支機構的就有95家。這些都為紐約金融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加強了它在國際金融領域中的地位。
紐約金融市場按交易對象劃分,主要包括紐約外匯市場、紐約貨幣市場和紐約資本市場。
紐約外匯市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外匯市場之一。分為即期市場和遠期市場。紐約外匯市場並無固定的交易場所,所有的外匯交易都是通過通訊設備,在紐約的商業銀行與外匯市場經紀人之間進行。此外,各大商業銀行都有自己的通訊系統,與該行在世界各地的分行外匯部門保持聯系,又構成了世界性的外匯市場。
參與外匯市場活動的主要是公司及財團、個人、商業銀行、外匯經紀人及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在外匯交易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外匯交易主要通過商業銀行辦理。 70年代以後,紐約市場外匯交易量急劇增加。紐約外匯交易中心已發展成為歐洲與遠東的重要紐帶、世界性外匯交易的主要中心,與倫敦外匯市場相抗衡。
紐約貨幣市場即紐約短期資金的借貸市場,是資本主義世界主要貨幣市場中交易量最大的一個。除紐約市金融機構、工商業和私人在這里進行交易外,每天還有大量短期資金從美國和世界各地湧入流出。紐約貨幣市場沒有一個固定的場所,交易都是供求雙方直接或通過經紀人進行的。在紐約貨幣市場的交易,按交易對象可分為:聯邦基金市場、政府庫券市場、銀行可轉讓定期存單市場、銀行承兌匯票市場和商業票據市場等。
紐約資本市場是世界最大的經營中、長期借貸資金的資本市場。可分為紐約債券市場和紐約股票市場。

其次倫敦。
倫敦是著名的國際金融市場之一。從14世紀起,來自義大利北部倫巴第地區的銀行家和商人就在倫敦泰晤士河北岸的一條大街上設立字型大小,經營放款業務,為英國銀行業奠定了基礎。這條大街名為倫巴第街,幾乎成為倫敦貨幣市場的同義詞。英格蘭銀行、各大商業銀行的總行、商人銀行、外國銀行的分行、貼現行、證券交易所、保險公司、專營海上保險的勞合社,以及黃金、外匯和商品市場,都集中開設在這條大街及其附近一帶總面積不到2.59平方千米的地區內,形成了舉世聞名的「倫敦城」。
19世紀英國在國際貿易和海洋運輸方面已居世界各國之首,英鎊也成為國際結算和各國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英國的銀行體制日趨完善,「倫敦城」成為世界最主要的金融中心。經過先後兩次世界大戰,倫敦金融中心的重要性曾一度受到削弱。20世紀進入50年代,美國國際收支不斷出現逆差,導致美元大量外流。從1957年起,歐洲美元市場應運而生。倫敦憑借其原有的優越條件,逐漸成為這個市場的中心。外國銀行為了發展歐洲貨幣業務,紛紛湧入倫敦城,設置機構。到1982年底,外國銀行在倫敦開設的分支機構達449家,世界上100家大銀行中已有94家在倫敦設立分支機構,「倫敦城」的地位又大大加強,重新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故至今仍是與紐約金融市場並列的最重要的國際金融市場。
倫敦金融市場交易活動中心集中於倫敦城,由英格蘭銀行、13家清算銀行、6家海外銀行以及貼現公司、商業銀行、財務公司和保險公司等構成。在職958年英鎊恢復部分自由兌換,西歐國家放鬆外匯管制,美國限制資金輸出的情況下,倫敦在英鎊資金市場以外,又形成了歐洲美元與其他歐洲貨幣的借貸市場,1979年月日0月英國全面取消外匯管制,為居民的資金流動提供了方便。倫敦金融市場按貨幣種類可分為英鎊資金市場和歐洲貨幣市場。前者主要側重於短期資金的借貸以及證券交易、外匯交易和黃金交易。後者則涉及歐洲美元等外幣的同業拆放、工商貸款和歐洲債券等方面。
排第三的城市還是有爭議的,個人認為是東京吧。
東京是日本的金融中心,世界上重要的金融市場之一,是亞洲唯一能夠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的國際金融中心。日本在19世紀中葉明治維新後,金融業向現代資本主義金融制度發展。1872年明治政府參照美國銀行制度制定了《國立銀行條例》 。 1882 年又頒布了《 日本銀行法 》,成立了中央銀行——日本銀行。在此前後,商業銀行和儲蓄銀行也相繼建立。19世紀末,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明治政府先後創立了一批專門經營長期金融業務和外匯業務的特殊金融機構 。現代金融制度在法律上趨於完善,東京金融市場的基礎逐步形成。
進入20世紀,日本經濟向壟斷資本主義發展,金融業走上了集中的道路。東京金融市場的規模隨著海外市場和對外貿易的迅速擴大而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的金融資本高度集中,完全置於軍國主義政府的統治之下,資金首先滿足侵略軍軍需產業的需要,使東京金融市場的發展受到很大影響,外匯市場的活動幾乎完全停頓。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的金融機構經過整頓,到50年代初期,東京金融市場恢復正常活動。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初期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東京金融市場也成為世界重要的金融市場之一。
東京金融市場大體可分為中央銀行、民間金融機構、政府金融機構和外國金融機構。
①中央銀行。即日本銀行,是日本金融機構的核心(見日本銀行)。
②民間金融機構。有13家城市銀行(包括1家外匯專業銀行)、64家地方銀行、3家長期信貸銀行、7家信託銀行、69家相互銀行以及信用金庫、信用組合、商工組合中央金庫、農( 林、漁)業協同組合、農林中央金庫等等。此外還有21家人壽保險公司、22家財產保險公司和短期資金公司、住宅金融公司、消費信貸公司等。民間金融機構是整個金融機構的主體。
③政府金融機構。有進行貸款業務的日本開發銀行、日本輸出入銀行和國民金融公庫、中小企業金融公庫、住宅金融公庫等10家公庫。此外,還有吸收民間資金的郵局、資金運用部簡易保健年金等。政府金融機構的作用是從政策方面補充民間金融機構活動之不足。
④外國銀行。在東京設立營業機構的有70多家。

C.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出爐,北上擠入前十,卻沒有廣,這三個城市有多大差距

金融實力是衡量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關鍵指標之一。近日,第25屆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25)公布,中國大陸共有9個城市入圍,加上香港和台北,中國共有11個城市入圍。GFCI是世界上最權威的金融中心指數。其衡量指標包括商業環境、金融體系、基礎設施、人力資本和城市聲譽。作為財務實力的重要指標,其公正性和權威性是毋庸置疑的。

金融中心一直是軍事戰略家的戰場。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以紐約、倫敦和香港為主體的「紐約港」長期以來一直是世界第一陣營,而上海、北京和深圳則是大陸第一陣營,都屬於國家金融中心城市,而廣州只能是第二陣營,屬於區域金融中心,而其他城市基本上屬於第三陣營。北京是一個金融管理和決策中心。上海是輻射全國、影響全世界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是內地與世界的超級紐帶,承擔著亞洲金融中心的重要責任。至於深圳和香港,預計將成為華南乃至亞洲最大的科學和金融的中心。

D. 世界著名三大金融中心是什麼

紐約,倫敦,香港
紐約
紐約,於1624年建城,位於紐約州東南部,隸屬紐約州管轄,下轄五個區。紐約是整個美國的金融經濟中心、最大城市、港口和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在四個傳統「全球城市」中位居首位,它的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世界。作為全世界最大的都會區之一——紐約都會區的核心,在超過一個世紀中,紐約在商業和金融的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全球影響力,它左右著全球的媒體、政治、教育、娛樂與時尚界,其中聯合國總部也位於該市。位於曼哈頓下城的華爾街,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主導了全球的國際金融,紐約證券交易所亦位於此地。
倫敦
倫敦是英國的首都、歐洲第一大城以及第一大港,也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兼世界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與美國紐約、法國巴黎和日本東京並列。從1801年到20世紀初,作為世界性帝國——大英帝國的首都,倫敦因其在政治、經濟、人文、娛樂、科技發明等領域上的卓越成就,而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都市。倫敦不僅是英國的政治中心,還是許多國際組織總部的所在地。由於倫敦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大都市,其居民來自世界各地,具有多元化的種族、宗教和文化,城市中使用的語言超過300種。倫敦亦是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擁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等。
香港
香港是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香港是國際重要的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也是繼紐約、倫敦之後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並且連續第18年獲得評級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經濟自由度指數排名第一。香港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同時為全球最安全、富裕、繁榮和生活高水平的城市之一,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香港把華人的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的優勢合二為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以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

E. 上海進入全球金融中心三強,超過了哪個城市

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數」9月25日發布,上海綜合得分排名再次上升,超過東京首次進入全球三強行列。

在全球五大金融中心中,上海正在連續追趕超越。與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相比,本期全球十大金融中心排名順序發生較大變化。其中,上海評分再次上升,超過東京首次進入全球三甲行列,代表了中國城市在全球金融中心的最高地位。

在最近的三期排名中,上海連升三級。在去年9月發布的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上海還處於第五位,今年3月,上海上升到第四位,目前進入全球三強。

(5)金融中心三線城市擴展閱讀

全球金融中心評分整體下降

香港評分上升6分,超過新加坡位列全球第五。深圳和蘇黎世進入指數排名前十,洛杉磯和日內瓦則被「擠出」全球十大金融中心榜單。北京和舊金山的排名未出現變化,位列全球第七和第八。至此,中國內地已有12個城市進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榜單。

報告指出,本期全球金融中心評分整體下降,但是排名前十的金融中心評分卻全部逆勢上升,全球金融中心「馬太效應」愈發明顯。數據顯示,本期全球金融中心的平均得分整體較上期下降了41分,超過八十個金融中心的評分出現下滑,但排名前十的金融中心平均得分整體較上期增加了7.7分,或反映出在疫情影響下,僅少數頂級金融中心的市場認可度和信心度保持高位。

F. 世界十大金融中心城市排行榜

1、紐約--全面領先
作為此次排名第一的紐約,其"產業支撐"和"綜合環境"在所有參評的45個城市中位於第一位,綜合得分87.2。紐約的"金融市場"和"服務水平"也排在第二高位。僅有"成長發展"相對薄弱,位列中國三個城市之後,排名第四。
紐約的全面發展是紐約超越倫敦、在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中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
國際上可與紐約抗衡的競爭對手目前只有倫敦。在成長發展、產業支撐和創新產出方面,紐約的表現優於倫敦;而在市場和服務水平方面則略遜於倫敦。
2、倫敦--老牌勁旅
倫敦歐洲排名第一,從綜合指數得分上看,85.7分的高分與紐約僅有1.5分的差距,兩個城市幾乎難分伯仲。
倫敦在金融市場和服務水平兩個要素上排第1位,綜合環境排名第2位,產業支撐排名第3位,成長發展排名第6位。
作為老牌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在跨國銀行拆借、國外股票交易、國際債券發行與二次買賣、外幣匯兌、海上保險與航空保險等眾多國際金融市場都擁有重要地位。
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作為金融行業重要指標,直接影響國際貨幣市場定價。並且全球各地又在Libor的基礎上衍生出了包括Nibor(紐約)、Sibor(新加坡)、Hibor(香港)、Shibor(上海)等同類產品。
3、東京--領軍亞洲
東京在"金融市場"、"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三方面的排名全都是第3,這也決定了東京在全球金融中心的"三甲"地位。依靠日本發達的工業產業,東京的"產業支撐"排在第二位,僅次於紐約,唯一拉東京後腿的是"成長發展",排在該項的第5位。
作為亞洲區的頭號種子,東京在亞洲金融中心排名第一,超過香港、新加坡和上海。除了創新方面落後於上海、香港,其他各項排名中,東京全都是亞洲區的領軍者。
4、香港--承東啟西
地理位置是香港無與倫比的優勢。在這樣一個全球市場中,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之間需要有一個接駁點來連接,香港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為首選。
在發展指數報告中,香港在5個評價要素方面發展均衡,皆名列前茅,尤其是成長發展方面表現突出,排名第2,僅次於上海。
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並且排名靠前與香港政府的不斷推動密切相關。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就曾表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中國內地良好的經濟發展前景做基礎,香港定位於和紐約、倫敦的競爭。
5、巴黎--服務至上
雖然在法國出現了金融界史上最大的違規交易案,雖然有"魔鬼交易員"之稱的法國興業銀行前期貨交易員熱羅姆·凱維埃以一己之力就給銀行帶來了幾十億歐元的損失,但是浪漫之都巴黎還是以它的金融服務贏得了選票。
作為世界重要金融市場之一的巴黎,其優勢在於人才智力資本、政府服務水平和城市生活環境對金融產業的服務水平。其服務排名第4,金融市場、綜合環境排名第5,產業支撐排名第6,而成長發展成為巴黎金融中心的短板,僅列第9位。
法國巴黎銀行行長米歇爾·皮貝魯此前就曾在上海表示:鼓勵金融服務類產業發展,調動其積極性,是世界級金融中心建立所必須的。此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也是保障國際金融中心長期發展的基礎。
6、新加坡--均衡發展
新加坡的優勢在於產業支撐較強,各方面發展平衡,不存在明顯短板。位列此次十大金融城市第6位。
從五項指標來看,新加坡的單項排名全部在5-8名之間。產業支撐排名最靠前,位居第5。服務水平排名第6,成長發展和綜合環境雙雙排在6位。
立足、服務於整個東南亞地區是新加坡獲得較強產業支撐的基礎。建立亞洲美元市場、在亞洲最早設立金融期貨市場等,新加坡一直走在隊伍的前列。
7、法蘭克福--歐洲心臟
歐洲統一使用歐元之後,歐洲中央銀行就設在法蘭克福,其前身是設在法蘭克福的歐洲貨幣局。如此得天獨厚的"心臟"位置決定了法蘭克福在金融中心中的地位。
這座位於歐洲心臟的大都市,其優勢在於其發達的金融市場,在此次排名中,法蘭克福的金融市場排名居第6位。目前共有300多家德國和外國的銀行、金融機構駐扎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是世界著名交易所之一,僅次於紐約和東京的交易所。
8、上海--成長先鋒
上海的優勢在於成長發展潛力大,在所有45個參評城市中排名第一位。在五大新興經濟體城市(上海、聖保羅、莫斯科、約翰內斯堡、孟買)之中,受訪者對上海構建全球金融中心的信心程度最高。
正在舉辦的世博會,有利於提高科技創新力,更有利於促進上海金融市場的活躍程度。從各種構建國際金融中心的子要素分析,上海目前都處於積極發展的地位,並具有強大的待開發潛力。
然而,上海在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也存在短板。根據IFCDIndex顯示,上海在金融市場和產業支撐方面排名均為第7位,但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的得分均在50分以下,遠低於其他入圍城市。
9、華盛頓--美洲老二
華盛頓不但是美國的政治中心,在金融城市環境上也有突出表現,在美洲地區的金融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二。
其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表現較好,分別排第8和第10,成長發展排名第12,產業支撐排名第12。
10、悉尼--環境優越
悉尼的優勢在於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而在金融市場、成長發展和產業支撐方面均遜於東京、香港、新加坡和上海。
但作為大洋洲為數不多的金融中心,悉尼在南半球以及亞太地區,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G. 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城市的名單,都有哪些城市

2020年9月25日,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正式發布,根據報告數據顯示,排在全球前十的金融中心城市分別是紐約、倫敦、上海、東京、香港、新加坡、北京、舊金山、深圳、蘇黎世。

全球金融中心數據報告自2007年起,每年的3月和9月各公布一次,至今年9月,已經連續公布了28期,該數據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和英國智庫Z/Yen集團聯合編制。通過對營商環境、人力資源、公共設施、金融業發展水平、聲譽共六個方面對全球111個金融城市及10個候選金融城市進行綜合評估,並根據最終得分依次列出各個城市的得分情況。

由於該指數報告每半年公布一次,而在短短半年的時間里排名也會發生細微的變化。通過3年乃至更長的時間數據匯總即可得出某城市的金融發展歷程,這對於評估某城市的經濟實力,進而評估城市背後的國家乃至區域經濟實力,是有一定借鑒意義的。

H. 世界四大金融中心(城市)是

答案一:
法蘭克福號稱歐洲的金融中心,與紐約、東京、倫敦並列為世界四大版金融中心。法蘭克福據說權有銀行300多家其中外國大銀行100多家。歐中中央銀行也在法蘭克福。美茵河畔銀行大廈林立,有美茵河的曼哈頓之稱。

答案二:
來了香港看到大街小巷各種聽過沒聽過、見過沒見過的銀行、保險、證券,我才知道國際金融中心真不是亂蓋的。單是我用相機拍攝下來的銀行就有47家,其中包括中國大陸的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國際知名的花旗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另外一些我以前未曾聽說過的大新銀行、大華銀行、南洋商業銀行、星展銀行(之前在深圳見過,但至今仍不知道究竟是哪兒的)、永亨銀行,還有一些銀行更是讓我覺得很奇怪、很意外,如上海商業銀行,內地許多城市商業銀行都是當地政府將以往的農村信用社等中小型金融單位進行重組後產生的,一般僅限於當地業務,怎麼也開到香港來了呢?本來對金融法就不熟悉,香港的金融業就更是不明白了。還有一個叫做「廖創興銀行」的,是以人的名字命名的嗎?是香港本地的老字型大小嗎?好奇怪!
哦,對了,四大金融中心分別是:紐約、東京、香港和倫敦。

I. 上海進入全球金融中心三強,那麼前兩名是哪個城市

前兩名分別是紐約和倫敦,都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中心了,不少全球性的重要交易所都設立在這兩座城市裡。而上海此次則是超越了東京1分拿到了全球金融中心的第三名,而有趣的是去年我們上海也剛好落後了東京1分,總的來看上海和東京之間的競爭依舊很激烈。而從全國范圍上來看,我們國家一共有12座城市入選了這個榜單。

不得不承認,上海想要趕超上面兩座城市,成為金融業內新的“老大哥”還有待時日,但相信依靠我們黨的英明決策和人民的辛勤勇敢,這不是難以企及的夢。

閱讀全文

與金融中心三線城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財務規劃的目標是什麼 瀏覽:367
德融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瀏覽:176
理財段位 瀏覽:425
理財發布論壇 瀏覽:619
公墓陵園融資 瀏覽:788
中國銀行香港人民幣匯率今日匯率 瀏覽:761
p2p理財產品有那些 瀏覽:238
上海市九卿投資 瀏覽:623
信託的違約風險 瀏覽:735
非洲投融資 瀏覽:574
聖誕來信託 瀏覽:77
融資結構調整 瀏覽:187
融資比例越大 瀏覽:457
投融資平台是什麼意思 瀏覽:147
悟空理財月息 瀏覽:155
北京電影項目融資 瀏覽:150
外匯美元騙局 瀏覽:285
錢時代理財真的假的 瀏覽:968
海格通信股票股吧 瀏覽:760
賈探春理財 瀏覽: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