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p2p和眾籌是互聯網金融發展方向

p2p和眾籌是互聯網金融發展方向

發布時間:2021-04-13 17:26:51

❶ P2P網貸投資和眾籌之間的區別

一、發起群體不同
眾籌,指的是大眾籌資或群眾集資,它的本意是利用互聯網的傳播性,由創業企業、個人在眾籌平台上對投資者展示他們的項目,當投資人覺得不錯,有發展前景的時候就會援助資金支持他們。眾籌的發起人沒有身份、資產、背景、職業、年齡等限制,只要具備好的創意或項目能夠經過平台審核後,就可以發起眾籌籌資。
P2P網貸,是指借貸人通過有抵押或無抵押的方式,在P2P平台上尋求有願意出借資金的投資人,投資人享有借貸人支付的利息。P2P網貸的發起人不像眾籌一樣沒有限制,會根據身份、資產、背景等條件做一個放貸的比例,平台審核也會非常嚴格,以降低投資人的風險。
二、獲得回報不同
眾籌想要獲得融資,前期是要看所發起的項目情況能不能吸引人。如果融資成功,投資人會獲得相應的回報,有可能是資金、有可能是實物/產品,回報形式較多,但如果融資失敗,投資人的錢就會退還。
P2P網貸的借貸人想要獲得融資,看的是回報給投資人的利息足不足夠吸引人,如果融資成功,借貸人會和投資人約定一定的借款時間,比如1個月,3個月,而在此期間,借貸人會按月給投資人付息,到了規定的借款時間就歸還本金。回報的形式就是利息,沒有其他。
三、平台要求不同
雖然說眾籌平台和P2P網貸平台都是連接發起人和投資人的橋梁,僅是作為中間機構,但對於平台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眾籌平台,有兩個方面的橋梁作用,一是對接風投與企業家,眾籌平台會將有能力有發展前景的項目進行分類整理,對接給風投,引進企業家與風投進行溝通,使企業家獲得較大的資金支持。另一個是對接企業家與投資者,眾籌平台會幫助企業家將項目做得更加完善,使其能夠吸引更多的投資人投資。所以,眾籌平台更偏向於資源互換,不需要付出什麼代價。
P2P網貸平台則不一樣,因為P2P網貸平台是直接與錢鉤掛,雖然它也是一個中間機構,但它的風控需要非常強大,而且為了降低投資人的風險,P2P網貸平台會在項目發起之前交付一定比例的風險准備金,這個風險准備金可以是發起人支付,也可以是P2P平台支付。當發生借貸人逾期或跑路等事件時,會先把風險准備金給到投資人。所以,P2P網貸平台是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而不僅僅只是資源。

❷ 第三方支付 眾籌 網路供應鏈金融 p2p 哪個屬於互聯網金融范疇

第三方支抄付、眾籌 、p2p網貸都襲是屬於互聯網金融范疇的,目前尤其以P2P網貸最為熱門。

P2P網貸,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借貸,指以平台為中介機構,把這借貸雙方對接起來實現各自的借貸需求。借款方可以是無抵押貸款或是有抵押貸款,投資者通過平台投資給借款方,而中介一般是收取雙方或單方的手續費為盈利目的或者是賺取一定息差為盈利目的的新型理財模式。

❸ 股權眾籌與P2P網貸哪個更有前景性

肯定是股權眾籌,2015年是眾籌網站爆發之年,尤其是股權眾籌網站今年大力發展。這和互聯網+金融的風口有關系,也符合政府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
未來如何不可知。但是市場的規律是不變的,如此多的眾籌網站經過大浪淘沙的篩選,剩下來的是少數,但是模式會越來越成熟。就像當年的團購網站競爭一般。
有核心競爭力的會留下來發展壯大。看好投資管理型的股權眾籌,不收取投資方和融資方的服務費,其盈利模式是投資人分紅了才有收益,能達到三方共贏,而且融資方沒有成本壓力。
P2P這種金融模式風險太高。

❹ 互聯網金融理財眾籌p2p有什麼區別

1.什麼是眾籌,什麼是P2P

①眾籌就是創業者通過微信、微博、互聯網等網路工具、或者專門的眾籌網站發起自己的眾籌項目,快速的聚集感興趣的小夥伴們的資金、智慧和資源,實現快速的崛起,這是一種典型的民間小額資金的融資模式。

2.二者區別

①投資人主要出發點不同

眾籌投資人投資主要出於「興趣」,對發起人所提出的項目有濃厚的興趣,大家共同籌款出資去實現預期想法。

P2P投資人則更多出於理財的考慮,更願意去選擇收益較為理想的項目。

②主要風險不同

只要是一個項目,必然會有失敗的可能,同時也會出現項目未達到預期成果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依靠興趣支撐的投資方,將承受精神與財產的損失。

而P2P的投資人面臨最多的風險就是誤入一些不規范的理財平台,從而增大投資風險。

③門檻限制不同

眾籌的門檻比P2P更低,因為眾籌是無論身份、地位、職業、年齡、性別,只要有想法有創造能力都可以發起項目;而P2P項目的發起則需要經過如還款評估、公司運營狀況等一系列的檢驗。

3.總結

無論是眾籌還是P2P都沒有百分百的安全,投資有風險,平台選擇需謹慎。

❺ 什麼是 P2P 金融發展的方向

中國P2P 網貸十大發展趨勢
一、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資金價格下降
2014
年的 P2P 借貸市場規模將延續前兩年的趨勢,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但與此前增長量主要由老平台帶動不同,經歷 2012、2013
兩年的擴張,部分老平台將把更多精力放在存量貸款的維護和自身能力的完善上,其增長速度可能放緩。2013 年和 2014
年新成立的平台將在更大程度上引領 2014 年的漲勢。 尤其是一些具備相當實力的小貸、擔保、典當等民間金融機構已經對 P2P
借貸展示出強烈興趣,積極謀劃轉型為 P2P 借貸平台。這些機構一旦成功轉型,將給市場帶來不小的沖擊,推動 P2P 借貸規模大幅度上升。
但 2014 年也存在一些可能制約 P2P 借貸市場增長的不確定因素,首當其沖的是監管政策。 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資金價格(借款利率)將有所下降,這一趨勢在 2013 年已經得到體現,2014 年仍將延續,其原因在於:
(1)隨著人們對 P2P 借貸的了解、接受程度增加,大量新晉投資人進入 P2P 借貸市場,資金供給充沛,優質借款項目供不應求,借款利率會自然下降;
(2)平台競爭加劇,一些借款人開始獲得更多的議價權;
(3)老平台業務能力增強,單位運營成本有所下降,存在降低各種服務費用的空間。
二、市場風險加劇,倒閉平台數量增加
2013 年底已經出現了一波平台倒閉潮,2014 年這一趨勢仍將延續,原因在於:
(1)2013 年以來新成立的平台數量極多,由於成立時間短,大部分平台的首期借款尚未到期,平台的風控能力未經過檢驗。一旦首批借款集中到期,風控能力差的平台可能出現大面積違約,導致平台倒閉;
(2)市場競爭加劇,尤其是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P2P 借貸平台已經短兵相接,經營
不善的平台將無力應對競爭,最後要麼降低標准導致累計的風險爆發;要麼逐漸喪失業務,關門了事;
(3)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經逐步加強對 P2P 借貸行業的監管,一些經營不規范的企業會被清退或關閉;
(4)經濟下行帶來的系統性風險也可能會影響一些平台的業務,導致違約率上升。
三、借款區域由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擴散
目前一線城市的競爭已經非常激烈。大部分平台正在二、三線城市搶奪增長點。2014 年,更多的 P2P借貸平台會介入三、四線城市市場。
四、借款者由個人向企業擴散
P2P
借款人一般為普通個人或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主,單筆借貸金額低,信用評估主要針對個人。從 2012 年開始,部分 P2P
借貸平台開始向中小型企業主提供貸款。2013 年,這一趨勢得到明顯增強,成立了一些專門向中小企業主提供貸款的平台(稱為 P2B
模式),信用評估主要針對企業,單筆借款額達到數百萬乃至數千萬人民幣,業務增長率顯著高於整個行業。進入 2014
年,此趨勢愈演愈烈,一些老平台也開始介入此項業務。無論是第三方支付公司、擔保公司還是機構投資者都對該業務表示出強烈的關注。
P2B 模式因為單筆借款額高,運營成本被有效攤薄,綜合費率普遍較個人信用借貸費率
低。但是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 P2P 借貸的風險結構,要求運營者具備強大的企業信用評估能力,並通過擔保和反擔保建立完善的風險緩釋機制。該項業務客觀上也將促進某些P2P 借貸平台向正規化發展。
五、市場細分與整合兩種趨勢並存
信用風險是所有借貸業務的核心風險之一,在中國的現實國情下,為防範該風險,P2P
借貸平台經常需要承擔線下銷售與盡職調查工作,造成極高的運營成本。為降低該項成本,一些新平台將對市場進行細分,專門為某一區域、行業或特徵的人群提供借貸服務,利用對該類人群的良好了解、經驗積累和更具針對性的信貸技術,實現更具性價比的風險管理效果。
與此同時,已經在某些細分市場積累了充分經驗的老平台將開拓新的市場,以便對自身的業務資源進行更有效整合,在此前提下,2014 年可能會出現 P2P 借貸平台之間或平台與其它民間金融機構的並購,整個行業的集中度有所提升。
六、領先的 P2P 借貸平台發力徵信技術,向正規化發展
同樣,為有效應對信用風險,打造核心金融能力,領先的 P2P 借貸平台將著力強化徵信技術,包括徵信渠道的多樣化、徵信數據的綜合化、信用評估的自動化,並強化風控流程的各個環節,形成正規化的金融隊伍,獲得真正的產品設計能力。這一趨勢可能導致:
(1)一些 P2P 借貸平台成立專門的徵信公司,直接介入第三方徵信市場;
(2)更多 P2P 借貸公司開始向商業銀行、村鎮銀行輸出信貸技術,形成所謂的 P2F(個人對金融機構)模式;
(3)大數據徵信、行為徵信等新興徵信技術受到重視,擁有該技術的公司與 P2P 借貸平台合作,甚至被後者收購;
(4)部分 P2P 借貸平台將加大從銀行等金融機構引進人才的力度。
七、泛平台屬性增強,部分 P2P 借貸平台將拓寬業務范圍
一些平台將向縱深化發展,嘗試涉足第三方徵信、信貸技術輸出、第三方支付等業務。

另外一些平台將橫向拓展業務范圍,把自身轉化為連接資金供給方與需求方的泛平台,而不僅僅局限於 P2P
借貸。例如某些線上平台開始銷售信託產品;另外一些平台試圖把系統後台開放給小貸公司、擔保公司等機構,使其可以利用該平台直接從線上獲取潛在借款人;還
有一些平台試圖打造第三方交易平台,作為泛平台允許小貸公司進駐,獨立經營;部分平台開通眾籌頻道,嘗試介入股權眾籌等。
八、民間金融線上化趨勢
除了小貸、擔保公司開始向 P2P 借貸靠近、轉型,其它的民間金融機構(例如典當、保理等)也開始關注 P2P 借貸,希望能夠打開新的資金通道。而 P2P 借貸平台同樣關注此類機構,希望能夠在平台上銷售其資產,甚至開始嘗試接入委託債權、企業產權等"另類"資產。
民間金融的線上化,對了解各種金融產品運作、熟悉擁有相關法律法規、擁有金融產品設計經驗的復合型人才,產生迫切需求。
九、機構投資趨勢
2013
年,曾出現多起投資人組團投資 P2P
借款項目的案例。這些投資團一般瞄準新平台,對新平台進行一定的"調查"(甚至包括實地考察)後,與中意的平台協商,依靠較強的資金實力獲得一些定價優
勢,結合新平台的促銷活動,可獲得較高收益,同時也承擔較高風險。由於該模式追求快進快出,經常對平台造成不利影響,也增加了後期接棒者的風險,網貸組團
曾遭受質疑,活躍度大大降低。
"網貸組團"預示了 P2P 借貸的機構投資趨勢,這一趨勢在美國的 P2P
借貸平台上已經成為現實,並占據主流。在 LendingClub
上,機構投資人經常快速搶走信用利率較高的借款,使得普通投資人無標可投,LendingClub
曾為此專門道歉,並採取措施幫助普通投資人"搶標"。我國的 P2P 借貸平台也很可能出現或明或暗的機構投資人,例如私募基金乃至信託計劃。
十、投資便捷化、移動化

了滿足投資人的胃口,P2P
借貸平台紛紛加強投資端產品的設計,強調投資的理財化、便捷化,甚至以定期、不定期理財產品作為包裝,幫助投資人自動投標。一些平台開發了手機應用支持投
資人隨時隨地搶標,進行"碎片化"理財。甚至還有一些軟體開發者編寫第三方投標工具以便快速爭搶熱門平台上的借款項目。2014
年,這一趨勢將擴展至更多 P2P 借貸平台。

❻ P2P,眾籌,第三方支付與互聯網金融這四種模式有什麼不同

p2p債權投資,眾籌股權投資,三方支付負責商戶於銀行資金支付!致於互聯網金融涵蓋了上面的三方面

❼ 眾籌和P2P有什麼區別

眾籌與P2P的區別
首先的區別在於借款人的選擇上。眾籌的項目發起人必須先將自己的產品自己的項目創意最大程度的展現出來,才可能通過平台的審核;而P2P平台則更看重借款人的一些可證明自己還款能力的資質。
再者,眾籌是以項目發起人的身份號召投資者參與產品的生產、推廣等過程,從而獲得更好的反饋,給項目人提供了一些便利。而P2P面向的范圍更大一些,是針對有資金需求的個人和企業,投資者所投入資金主要是用於一些有經濟能力的借款人或企業的消費和流動。

最後還需指出,眾籌的投資者得到的回報可能是以產品為主的一些內容,比如成為一個項目推廣者。P2P的投資者所得到的回報就是利息收益,說白了就是賬戶里的錢變多了。
如果說互聯網的日漸完善解決了宅們家裡蹲的偉大夢想,那麼互聯網理財則一並連跑銀行營業廳的時間一起省了。去年余額寶的火熱讓大夥恍然大悟原來閑錢除了存在銀行里,還可以這么玩。但一年之後,看著七日年化收益率曲線不爭氣的走下坡路,大夥的眼光開始轉向了別的理財形式,P2P和眾籌就是其中的兩個。
P2P離我們有多遠?
其實P2P借貸模式並非誕生於互聯網,它與時下流行的「點對點」交換衣服很少大姐姐影片的技術毫無關系。P2P最早可以追尋到1976年,當年孟加拉國一位名叫穆罕默德.尤努斯的教授把口袋裡的27美元借給了42位貧困的村民,支付他們用以製作竹凳的微薄成本,免受高利貸的盤剝。30年後,這位教授拿下了2006年的諾貝爾和平獎,而P2P形式則早已在民間流行開來。
所謂P2P的規則很簡單,可以一句話概括成找個有錢的主,向其借錢再以一定的利息作為回報。投資方更注重借貸方的可持續發展空間,時至今日,即便對象不再單純是農民伯伯,不需要抵押的機制依然有效。

早在2005年,4位英國小年輕放棄了把妹的時間成本,建立了全球第一家P2P網貸平台Zopa(Zone of Possible Agreement),投資者可列出金額、利率和想要借出款項的時間,而借款者則根據用途、金額搜索適合的貸款產品,Zopa則向借貸雙方收取一定的手續費,而非賺取利息。到今天,國外的P2P網貸平台已經涉獵全球。投資者很可能在巴西看世界盃的同時,完成對非洲上某個項目的投資,P2P的簡潔與優越性已經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但不要高興得太早,P2P並非毫無破綻。P2P交易機制本身並非完全合理,一旦投資人信用判斷出現失誤,壞賬出現,損失則無法避免。而由於P2P本身的門檻過低,就意味著需要很強的道德性作為約束,使用的人越多,道德風險就越高。換句話說,即使交易機制多麼完善,在P2P平台上依然會存在缺陷,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不能指望在P2P上的每一個人都是好人。
就目前而言,在國內P2P同樣處於混亂狀態,沒有統一的管理和信用中心只針對銀行成為絆腳石。在大數據還沒開始發揮作用之前,投資者只有提高審核門檻,比如注冊資本在500萬以上,才會對其投資。這也就意味著在很大程度上,國內的P2P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為屌絲服務的。
眾籌只是看起來很美好

眾籌翻譯自crowdfunding一詞,即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同樣具備門檻低、多樣性的特點。只要發起人有天馬行空的想像,支持者認為這個想想有前景,就能促成這個項目。比如《十萬個冷笑話》電影版,或者淘寶上的娛樂寶都是這種形式。
與捐款不同,眾籌是一個設有相應回報的投資,但不能是資金上的回報,最終的結果是可能獲得導演承諾的《十萬個冷笑話》哪吒簽名一份,或者自己名字跟在劉亦菲名字後面。也或者是獲得某個新產品的優先購買權或者折扣。
因此眾籌就像一場團購,投資者更像是消費者。較少資本帶來的尷尬即是沒人搭理,這也是眾籌甚至沒有承兌匯票火熱的原因。
總之,作為互聯網金融的兩個分支,使用時需要投資者和融資者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情況進行選擇。

❽ 眾籌網屬於p2p互聯網金融嗎

眾籌較P2P特徵:復
1、低門檻:無制論身份、地位、職業、年齡、性別,只要有想法有創造能力都可以發起項目。
2、多樣性:眾籌的方向具有多樣性,在國內的眾籌網站上的項目類別包括設計、科技、音樂、影視、食品、漫畫、出版、游戲、攝影等。
3、依靠大眾力量:支持者通常是普通的草根民眾,而非公司、企業或是風險投資人。
4、注重創意:發起人必須先將自己的創意(設計圖、成品、策劃等)達到可展示的程度,才能通過平台的審核,而不單單是一個概念或者一個點子。
其實,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
P2P網貸平台主要服務於投資方,收益以利息收入為主;而眾籌模式則服務於融資方,收益以產品和媒體內容為主。

❾ 眾籌和P2P的區別

眾籌
是指用團購+預購的形式,向網友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眾籌利用互聯網和SNS傳播的特性,讓小企業、藝術家或個人對公眾展示他們的創意,爭取大家的關注和支持,進而獲得所需要的資金援助。
現代眾籌指通過互聯網方式發布籌款項目並募集資金。相對於傳統的融資方式,眾籌更為開放,能否獲得資金也不再是由項目的商業價值作為唯一標准。只要是網友喜歡的項目,都可以通過眾籌方式獲得項目啟動的第一筆資金,為更多小本經營或創作的人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P2P
P2P借貸指個人通過第三方平台(司)在收取一定服務費用的前提下向其他個人提供小額借貸的金融模式。
P2P小額借貸金融模式,即由具有資質的網路信貸公司(第三方公司、網站)作為中介平台,藉助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提供信息發布和交易實現的網路平台,把借、貸雙方對接起來實現各自的借貸需求。借款人在平台發放借款標,投資者進行競標向借款人放貸,由借貸雙方自由競價,平台撮合成交,在借貸過程中,資料與資金、合同、手續等全部通過網路實現,它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民間借貸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金融模式,這也是未來金融服務的發展趨勢。
P2P平台是以收取雙方或單方的手續費為盈利目的或者是賺取一定息差為盈利目的,受國家相關政策監控。
P2P理財源於P2P借貸,旨在P2P平台進行的自己承擔責任的理財模式,是與股票股權投資理財並列的債權理財模式。

❿ 互聯網金融,股權眾籌平台和P2P有區別嗎

有區別的,p2p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借貸,而P2P理財是指以公司為中介機構,把這借貸回雙方對接起來實答現各自的借貸需求。借款方可以是無抵押貸款或是有抵押貸款,而中介一般是收取雙方或單方的手續費為盈利目的或者是賺取一定息差為盈利目的的新型理財模式。而股權眾籌是投資一定的金額然後獲得一定的股權的理財方式。你可以在網路上去搜索下百籌股權眾籌看看。

閱讀全文

與p2p和眾籌是互聯網金融發展方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深圳市中合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瀏覽:980
湖南黃金的投資價值 瀏覽:568
江西理財規劃師准考證列印入口 瀏覽:595
買信託靠譜嗎 瀏覽:364
大潤發信託 瀏覽:663
中泰信託媒體 瀏覽:697
中江信託金鶴275 瀏覽:752
中國風險投資比例 瀏覽:641
上海貴金屬騙局嗎 瀏覽:88
劉強東融資太晚 瀏覽:385
寧波期貨融資 瀏覽:169
買賣貴金屬涉及到的分錄 瀏覽:423
日元現在兌換人民幣是多少 瀏覽:345
一港幣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616
深圳酒店融資 瀏覽:192
貴金屬優惠宣傳 瀏覽:426
附近回收黃金店 瀏覽:897
瑞士信託 瀏覽:187
幾輪融資 瀏覽:454
大聖理財雷了 瀏覽: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