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公司香港投保

金融公司香港投保

發布時間:2021-04-13 20:42:41

『壹』 香港保險允許內地人投保嗎

買香港奶粉,尚未得到政策支持的!
不利內地乳業發展

香港打疫苗,尚未得到政策支持的!
一切風險後果自負

買香港保險,尚未得到政策支持的!
香港保險是理賠的


點評外局人
3月23日在央視財經 (CCTV2) ,國家外匯局發言人——王允貴,以下簡稱「外局人」,關於香港保險的相關言論被熱議,內容如下:

外局人:2016年1月,中國銀聯在境外調查過程中發現,有些境外機構在規避外匯管理局的相關政策,因此外匯局請相關收單機構做了一些調整(限制刷銀聯卡買香港保險)。境內居民個人到境外買保險分兩種情況,如果是旅行、商務活動、留學等(其他目的不行),需要購買個人的人身意外險、疾病保險,是屬於服務貿易類的交易(呵呵。。。怎麼定義的),在外匯管理的政策框架下是允許和支持的。而人壽保險和投資返還分紅類保險是不被允許的(每人每年有購匯5萬美金的權利,想買啥就買啥)。

外局人:這些產品,可能有些居民是有跨凈資產擺布的需要(配置怎麼就變成擺布了,國家都儲備美元,08年經濟危機還偷偷買保誠的股份),但是這項交易,在外匯管理上是屬於金融和資本項下,是尚未得到政策支持的(反正資本流出就是不支持了)。

外局人:美元加息對於外匯管理的壓力確實有(你們的保險買的太多了,亞歷山大),但是我們應對的工具箱是豐富的(我可以公開發言告訴你尚未得到政策支持的),相關的資金流出規模也是在我們承受范圍之內的(就是2015年香港新增保費316億有點多了)。而且,市場主體已經開始提前消化相關的這項需要(確實還在不停的刷卡),包括有些市場主體開始提前購匯還掉前期做的貿易融資,這是我們支持的(償還融資可以,投資就是不行)。


買保險去香港
香港保險面向全球銷售,大陸居民在香港購買保險,合法合規,合情合理!就是政策上尚未支持!

合法合規:相關法律法規有中國《保險法》、《合同法》、《稅法》和香港《保險公司條例》,香港買保險沒有違反上述法律法規中的任何一條。內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險,一定要在香港簽約,完成驗證服務,繳交首期保費,受到香港法律的任何和保護。

合情合理:都知道美元加息人民幣會貶值,老百姓也要合理配置資產,然後保險是好東西一定要買的,而且要盡早買,那為啥不去香港買呢,一舉二得,既保障又保值。其實,香港保險的優勢還不僅僅是保值。


香港保險優勢
一、便宜
同樣保額的保費,香港保險保障額度比內地保險高出30%以上,同樣的保障額度,香港保險的保費比內地保險低25%左右。意味著什麼呢?加入客戶購買10萬美金保額的保險,如果在國內買需要1萬美金,那麼在香港7千就搞定了!從長期看,供款20年就省下來60000美金!香港保險為什麼便宜呢?

二、費率低
香港居民平均壽命全球第一,女性86歲,男性82歲,遠遠高於內地男女平均壽命72歲,也就是說,相同年齡的死亡率,香港比內地低很多,因此保費就便宜。再加上香港的社會治安非常規范,所以地區風險較低,保險的費率自然低。如果您來過香港,第一印象應該就是文明,有秩序,如果您沒有來過香港,那麼您來的動力就從香港保單開始吧。
另一個香港保險費率低的重要原因是,香港保險業發展歷史悠久,世界頂尖保險公司均在香港設立公司,給客戶提供方便的而且多元化的產品,這就意味著香港保險高度市場化,競爭非常激烈,價格相對更便宜。

三、分紅高
香港做為全球金融中心,保險公司的分紅水平普遍高於內地保險。可以給客戶帶來穩定的4-7%的穩定回報,甚至一些保障型保險,比如重疾險的分紅水平也是非常可觀的,言外之意,即使您不生病,只看重疾險的人壽儲蓄功能也是非常令人滿意的。

四、產品好
香港保險產品設計合理,功能明確,定義規范。重疾險和儲蓄人壽保險,是深受內地客戶青睞的保險產品。尤其是重疾保險,疾病保障范圍廣,免體檢額度高,疾病定義寬泛,嚴投保寬理賠。

五、法律嚴
香港保險是自律與他律結合,行業監管典範。
他律法規:保險公司條例
他律機構:保險業監理處
自律組織:香港保險業聯會
自律機構:保險索償投訴局
在香港買保險合法合規,如果有理賠糾紛,100萬保額以下找保險索償投訴局免費處理,處理結果保險公司無條件接受,客戶不滿意還可以繼續上訴保險監理處甚至高等法院。

六、理賠易

客戶只是投保需要去香港,理賠、提取分紅等服務都無需再次赴港,通過順豐快遞即可解決問題。香港保險公司林立,競爭激烈,因此能給客戶帶來更人性化和更優質的服務,理賠方面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

七、離岸資產

對於中高凈值人群的最大優勢是資產的合理配置,通過香港保險可以把人民幣資產轉化成為美元資產或者港幣資產,實現全球化資產配置。同時,香港保險還具備避稅避債財富傳承等保險的基本功能。在目前人民幣貶值壓力下,配置美元資產刻不容緩!

『貳』 香港哪家保險公司比較好

香港目前排名第一的保險公司是英國保誠保險公司,最出名的案例就是1912年保誠公司理賠了泰坦尼克號的324名遇難者。我是香港保誠保險公司的理財顧問,歡迎追問

『叄』 香港安盛金融保險有限公司世界第幾

安盛是法國保險集團,香港只是它的分公司。安盛集團全球排名前十的保險集團,歷史悠久。

『肆』 香港最有名的保險公司

香港保險公司中信譽度排名首位的是英國保誠保險公司(香港Prudential),英國保誠保險集團經營160多年,歷經二十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大蕭條、美國網路科技泡沫崩潰、2008全球金融危機等等重大金融動盪,無論世界如何變化,保誠始終如一的信守承諾。

沒有最好的公司,只有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先要明確自己的需求,根據保險公司來選定產品,其實是有點不合理的,但是保險公司是我們在篩選和對比產品的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主觀因素。戳鏈接直接查看公司排名:中國保險公司排名前十,都有哪幾家?

保誠的百年歷史中,理賠過多個世界著名保單,如泰坦尼克號災難賠償、一戰和二戰英國士兵家屬賠償、黛安娜王妃車禍賠償等。反觀其它香港保險公司,履歷表中鮮有這樣的案例。基於以上理由,我們認為英國保誠保險公司(香港)是香港信譽度最佳之保險公司,所以在香港,就是英國保誠了。

在香港,英國保誠保險公司以業績穩健,分紅更高而見長,是香港長期占據第一名的保險公司,在香港經營的時間也最長,20世紀60年代即開始服務香港和大中華地區的人民。目前英國保誠集團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有豐富的人壽保險經營經驗,也是英國王室親睞的保險公司。香港保誠最受內地朋友歡迎的產品有:保誠理想人生、保誠雋升、保誠更美好、保誠守護星、保誠摯為您、保誠倍豐盛、保誠裕豐壽險等保險計劃,其中又以雋升和理想人生最受內地朋友喜愛。

『伍』 大陸人去香港安盛金融有限公司買保險有風險嗎

安盛集團是全球通保的,在大陸分公司為工銀安盛保險,
產品都是死的,白紙黑字,具有法律效益,不存在什麼安全不安全的問題。

『陸』 通過香港恆源金融集團購買保險可靠嗎

到香港買保險的原因
費用低、保險范圍多、全球理賠

「費用低、保險范圍多、全球理賠」成為香港保險的宣傳語,一下子也成了不少人買保險最先出現在腦海中的原因。

「香港保險比內地保障范圍大、同等保額保費還便宜30%,儲蓄分紅類保險回報率高,正好趁著旅遊,帶著孩子來香港買保險,也順帶購物。」說起香港保險的優勢,李姐這樣說。

大陸有這么多家保險公司,為啥還要到香港購買保險?李姐解釋道:「相對內地類似的險種,香港保單可獲賠付的重疾種類更多、保額也更高,期限更長,比如能保到100歲。」她還介紹,「很多親戚朋友也跟我一樣,投保了香港保單。」他們也比較看中香港保險市場成熟,老牌公司較多。並且親戚因為投保金額較大,還獲贈了醫療保險,可賠付住院費用。「理賠時直接將住院單據郵寄到香港,對方會寄回來一張支票,可以在四大銀行支取。」

通過保險來轉移資產

在法律上,保險權是高於債權的,所以很多企業主利用這種方式來轉移資產。

由於內地中小企業壽命比較短,加上最近一年多以來,經濟情況並不景氣。於是很多中小企業瀕臨破產。為了避免破產清算時失去一切家產,這些小企業主就想辦法借錢,甚至不惜把廠房抵押出去,然後用這些錢去香港購買巨額保險。這些保險受益人可以是這些小企業的老闆,也可以他們的子女,或者親屬。

一旦企業破產倒閉,在清算其債務的時候,由於保險權高於債權,所以這些保險就可以得以倖免,法院既不能凍結這些保險里的資金,也不能要求保險的受益人代替老闆償還債務。於是很多小企業就通過這種方式來轉移資產,避債。

這種轉移資產的方式除了用在避債方面之外,還用在夫妻不和時出現的財產糾紛上。一開始,投保人必須是自己的親屬,但是之後可以修改受益人為任何人,通過將受益人設為家庭之外的其他人,當投保人離婚時這部分保險,就不能計入夫妻共同財產。

富豪們的遺產隱憂

國內有不少傳言稱中國將要開征遺產稅,這讓自古以來都有傳家習俗的中國人有一些難以接受,對於某些企業家的後代來說,遺產稅將非常沉重——超過80萬的部分,最低將被征稅20%。如果父輩留下3000萬遺產,則需要納稅1034萬。

而有意思的是,香港在2006年取消了遺產稅,這讓很多擔心遺產稅的富豪們紛紛前往香港購買巨額壽險保單,通過給自己投保高額壽險,然後將受益人設為子女的方式,將大筆的財富放在保險之中,通過這種方式,來避免可能出現的遺產稅。

但是,凡事皆有利弊,大家一起奔到香港買保險缺點還是要跟你叨飾叨飾。

內地人在香港買保險缺點:

購買香港保險(一)法律風險

按照我國現行的保險監管政策,香港保險業務員和保險經紀人均不可在內地直接銷售香港保險。宣稱與香港保險經紀公司或保險公司有合作關系的內地公司或個人,他們所開展的業務尚屬兩邊法律監控缺失的灰色地帶。

購買香港保險(二)前期成本高

如果在香港銀行開設了賬戶,要激活銀行卡真是麻煩,好不容易打電話激活了,往銀行卡里存錢,要兌換成美元或港元,手續費自然是不低的,不過每家銀行有差異。用現金繳費,保險公司一次最多收取10 萬港幣或相當於10 萬港幣的美金,超出部分需本人到香港銀行繳費;通過境外刷卡付費,香港保險公司沒有具體規定。在簽下保單後,應及時與保險公司聯系,確認保單是否生效。交保費時,如果不是通過銀行轉賬,應與保險公司確認,保費是否到賬。也就是從購買簽字到確認保單生效的過程是十分麻煩的,也很耗時間。

購買香港保險(三)要提前預約

投保人在確定要買哪類保險之後,要提前一兩天跟香港的保險公司預約。當投保人把所需要的材料准備齊全,資料通過了認證、審核後才能投保,換句話說,資料沒准備齊,體檢通不過,那就白跑一趟了。

購買香港保險(四)體檢嚴格

香港保險要求體檢的,體檢項目也比內地多,而且某些項目的體檢很多醫院都無法做檢查,要麼去香港體檢,要麼就去內地昂貴醫院吧,以我姐夫的體檢為例,體檢項目中要讓他查尿液中尼古丁的含量(即是否吸煙),三級甲等的體檢科都咨詢了,都無法做,最後只有昂貴醫院能做,檢查該項就花了3千多,最後香港保險公司還不給報銷。

購買香港保險(五)匯率風險

匯率風險,將伴隨著保單繳費期及受益期長期存在。香港保單通常以港幣或美元計價,在10 年或20年的繳費期中,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如何,港幣會不會改變聯系匯率制度一直存在不確定性風險。

購買香港保險(六)理賠風險

香港醫療險,一方面出險後的理賠手續較繁瑣,另一方面涉及兩地對醫療診斷、憑證的互認。大陸居民購買香港保險,若選擇在大陸就醫,只有就醫於香港保險公司指定的醫院才能獲賠。若在此范圍外就醫,那就得自費。由於境內外醫療判斷標准存在差異,因此可能出現賠付困難。香港的醫療保險中區分普通病房,私家病房,半私家病房,且以物理治療偏多,而國內主要是以葯費為主的治療,分社保用葯和非社保用葯。香港保險的好處在於香港醫療賠付不剔除社保。相比內地補償型醫療險與社保分攤的原則,即是剔除社保賠付之後的補償。例如,李美麗住院花費了500元,醫保報銷了400元,100元自費。如果李美麗是在三甲醫院看病,並且有主治醫生的簽字,那麼她可以到香港報銷全部費用。

購買香港保險(七)合同保護風險

赴港投保,是與當地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合同,如果沒有特別約定,此類保單適用海外保險公司營業所在地港澳地區的法律,其權益受香港當地法律的支持,但不受內地法律的保護。當發生糾紛時,內地投保人可以向香港保險索償投訴局申請,如果協調無果,必須在香港找律師打官司,香港地區的律師等費用高昂,若陷入持久的糾紛或訴訟狀態,花費可能會比較驚人,需要投保人承擔經濟費用和時間損失。

購買香港保險(八)解散(破產)風險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規定了關於保險公司分立、合並、撤銷或解散的相關事宜。第八十九條規定從事人壽保險業務的公司不得解散(清盤)。《香港保險公司條例》中第46條(2)規定:「除非法庭另有命令,否則清盤人須繼續經營保險人的長期業務,目的是將該業務作為正營運中的事業而轉讓給另一保險人,不論此保險人是已存在的保險人或為此目的而成立的保險人;此外,清盤人在如上述般經營該業務時,可同意更改在清盤令作出時已存在的任何保險合約,但不得訂立任何新的保險合約。」內地保險是不允許保險公司破產的,要求上比香港保險也要嚴格。

PS: 到香港買保險需要攜帶:投保人個人的身份證、通行證和入境小標簽;假如身體有健康問題的,也需帶備相關的體檢報告和醫療報告。

『柒』 在網上看到的這個東方合信金融集團的香港保險業務怎麼樣

這個香港的東方合信2007年就開始做保險業務了,能堅持這么多年,不錯的。

『捌』 香港保險公司有哪些

途徑:買香港保單有兩種選擇
據業內人士介紹,一般內地居民購買香港保險產品有兩種途徑:一是香港保險公司的營銷人員到內地銷售、簽單,並通過偽造入境記錄讓保單生效;另一種就是內地居民過境香港,在停留期間購買香港保險產品。「前者是保險監管部門嚴厲打擊的『地下保單』,後者打了一個擦邊球,但實際上也算是地下保單。」南京某外資壽險公司壽險部周經理告訴記者,前幾年地下保單事件在內地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可以說是保險業內的一顆毒瘤。據周經理介紹,經過政府集中整治,地下保單的發展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時,一些香港壽險公司更是公開表明態度,堅決不賣保險產品給內地居民。
誘惑:香港保單收益遠超內地
一位購買了香港某保險公司保單的張先生告訴記者:「在收益率方面,內地保險公司的產品完全沒有辦法和境外保險競爭,內地保險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最高在3%至5%之間,而境外保險都在10%以上,甚至達到20%。」
據業內人士介紹,「地下保單」銷售的一般是高額壽險,這也是內地保險公司所欠缺的。據了解,內地保險公司往往由於風險管控能力不夠而「卡」住高額保單,客戶要投保超過100萬元的壽險往往就要面對復雜的核保流程。這使得很多優質客戶轉投境外保險公司的「懷抱」。
業內人士分析,地下保單的收益率高有多方面原因,一是香港作為一個國際性的金融中心,資金運用的渠道廣;同時,香港的保險公司風險控制和成本控制能力強;其次,在稅費方面境內外的保險公司也有所不同。

『玖』 國內與香港保險投保年齡的區別

為何香港保險如此受歡迎
通過香港保險和大陸保險的一個對比發現,按照保險條款,香港保險相較於內地保險似乎更加劃算:
1.相同年齡的被保人,香港保費通常是國內保單的60%-70%,保費的計算是按照當地人均壽命,發病率和死亡率精算出來的!
香港在2013年躍升為全世界第一長壽城市86.7歲,日本86.6歲,大陸75歲!而且香港保障充足,死亡率很低!因此大陸人去香港買保險其實是佔了香港人的光!因此保費便宜,比國內的大概便宜35%-45%左右;
2.如果是重大疾病,保障病種更多,還保至少52種早期重疾,保障范圍更全面。另外賠付條款寬松,更具人性化。
3.保單滿五年後,現金價值一直高於國內的保單。
香港作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金融服務的競爭激烈,產品更有優勢。同時香港保險市場的開放,促使了內地民眾湧入香港購買保險。保險公司其實是一個合法的集資公司!因為香港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美國洛杉磯,英國倫敦,亞洲香港。香港保險集資到的錢是面對全世界投資的,投資管道多,范圍廣,沒有限制,例如香港保誠公司承諾將利潤的90%分發給客戶作為紅利!客戶和公司的利益都得到保證。
香港保險和國內保險的三大區別
1.香港保險原位癌可以部分理賠,國內不可以
香港大多數保險公司對以下8種原位癌可以賠償投保額的20%。女性6種原位癌(乳房、子宮頸、子宮、卵巢、輸卵管、陰道)。男性2種原位癌(睾丸、前列腺)。
2.香港保險免體檢額可達200萬人民幣以上,國內通常只有50萬
有些香港保險公司免體檢額達到了50萬美元(相當於人民幣300萬以上),對於經濟寬裕一點的家庭來說,可以獲得更充分的保障。
3.香港的理賠更順暢
許多人有種誤解,在香港買保險需要人到香港才能購買,理賠的時候也必須人到香才能理賠,其實不用,只需要把相關的理賠單據寄過去就行了,保險公司通常在兩周內可以理賠到賬。
國內的保險雖然看似方便快捷,但是「先松後緊」機制也是讓國內群眾和投資者不得不慎重考慮,其中不乏有國內違約條款的先例,國內保險不能以發展時間短暫作為借口,如果在保險服務上沒有進行優化和改進,那麼相比香港保險,大陸保險將會失去競爭優勢。
由於香港採用提「嚴進寬出」的方針,理賠更容易。在需要的時候拿到錢,這不就是消費者想要的嗎?
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沿用英美法系,對投保人的嚴進寬出,簽署所有文件均為法律檔(不存在要約和承諾區分),秉承顧客至上的宗旨。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閱讀全文

與金融公司香港投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深圳市中合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瀏覽:980
湖南黃金的投資價值 瀏覽:568
江西理財規劃師准考證列印入口 瀏覽:595
買信託靠譜嗎 瀏覽:364
大潤發信託 瀏覽:663
中泰信託媒體 瀏覽:697
中江信託金鶴275 瀏覽:752
中國風險投資比例 瀏覽:641
上海貴金屬騙局嗎 瀏覽:88
劉強東融資太晚 瀏覽:385
寧波期貨融資 瀏覽:169
買賣貴金屬涉及到的分錄 瀏覽:423
日元現在兌換人民幣是多少 瀏覽:345
一港幣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616
深圳酒店融資 瀏覽:192
貴金屬優惠宣傳 瀏覽:426
附近回收黃金店 瀏覽:897
瑞士信託 瀏覽:187
幾輪融資 瀏覽:454
大聖理財雷了 瀏覽: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