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三分鍾看懂Fintech和互聯網金融的區別
CFA資格證書及時調整考試內容,將Fintech納入考試范圍。顯示出,CFA資格考試靈活性和專與時俱進屬。同時,這是CFA資格考試,作為其金融領域知名考試,對金融領域的發展變化以及社會對高素質、復合型金融人才需求的最好回應。
Fintech是由金融和科技,兩個英文單詞各取一部分拼湊而成的單詞。但是,關於Fintech的到底是什麼,目前為止還並沒有一套語意明確、界定清晰的定義。往往一般將其歸納總結為,能夠改變傳統金融經營方式的高新技術,尤其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AI等技術為代表。
2019年CFA一級考綱加入fintech:Fintech新增內容添加到了投資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從原來的1個session變為了2個session,原有reading章節有順序的變動,但是該考察的老知識點不變,只是在科目最後新增了一整個reading添加了Fintech的4個LOS(考點)。
『貳』 工行互聯網金融,移動金融業務開展中存在的困難,以及有何進一步推動打算
您好,你可以去摩課聯合浙大、及浙江省國際金融學會聯合推出的互聯網金融系列課程,直接去摩課在線教育平台就能了解到了
『叄』 工商銀行網路金融現狀,及存在的風險有哪些
在過去的一年裡,工行在互聯網金融業務領域快速而全面的布局令人驚嘆,其對平台、產品、服務的有效整合不僅帶來了全新變化,更打破了人們對這種老牌大型國企在改革創新過程中以往稍顯呆板低效的印象。
目前,工行「融e購」交易額超過700億元,注冊客戶超過1000萬,進入國內十大電商之列。即時通訊平台「融e聯」信息推送客戶超過1100萬戶。隨著「融e行」近期上線,工行的三大平台終於聚齊。
「2015年,是工行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關鍵之年,工行要推動互聯網金融從單項產品創新向整體服務模式創新升級發展,加快構建產品量多質優、客戶交易活躍、線上線下交互、服務運營完備的互聯網金融體系,將我行布局早、行動快的優勢盡快轉化為難以撼動的市場競爭勝勢。」工行相關部門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3大平台全部上線
目前,國內直銷銀行軍團已擴容至19家,僅去年下半年,就有10家銀行的直銷銀行集中上線,不過,其中並無國有大行的身影,直到工行「融e行」的出現。
記者注意到,蘋果APP商店的工銀融e行產品信息顯示,融e行已於2015年1月30日更新上線。無論客戶是否持有工行的賬戶,只要持有任意一張銀行的借記卡,就可使用工銀融e行,產品覆蓋存款、基金、保險、理財產品等,定位為便捷的投資理財服務平台。
至此,「工銀融e購、工銀融e聯、工銀融e行」三大平台相對應的工行「支付、融資、投資」三大產品線,以及線上線下一體化互聯網金融的整體架構已基本成型。「瞄準互聯網金融競爭發展的主戰場,從產品、場景、用戶、商戶、營銷等方面多管齊下。」工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其中,工行「融e購」企業商城也已於日前正式對外營業,不僅為企業客戶之間的交易提供商貿信息撮合、在線支付融資和金融增值服務,還可為投資銀行客戶等提供線上信息發布及交易撮合等特色服務。
新老金融模式結合
一直以來,實體營業網點多是工行等大型商業銀行的優勢,而互聯網經濟興起之後,這種優勢有所淡化,對互聯網金融與傳統商業銀行業務的結合,工行也有自己的考量。
『肆』 ppt最後一張關於對互聯網金融總結語怎麼寫
你可能是把那張幻燈片隱藏了……你編輯幻燈片,在最後一張的導航縮略圖那裡右鍵點擊,看看是否隱藏……
『伍』 互聯網金融有哪些模式.ppt
模式1 :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Third-Party Payment)狹義上是指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非銀行機構,藉助通信、計算機和信息安全技術,採用與各大銀行簽約的方式,在用戶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間建立連接的電子支付模式。
根據央行2010年在《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給出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的定義,從廣義上講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機構作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網路支付、預付卡、銀行卡收單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第三方支付已不僅僅局限於最初的互聯網支付,而是成為線上線下全面覆蓋,應用場景更為豐富的綜合支付工具。
模式2: P2P網貸
P2P(Peer-to-Peer lending),即點對點信貸。P2P網貸是指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台進行資金借、貸雙方的匹配,需要借貸的人群可以通過網站平台尋找到有出借能力並且願意基於一定條件出借的人群,幫助貸款人通過和其他貸款人一起分擔一筆借款額度來分散風險,也幫助借款人在充分比較的信息中選擇有吸引力的利率條件。
目前,出現了2種運營模式,一是純線上模式,其特點是資金借貸活動都通過線上進行,不結合線下的審核。通常這些企業採取的審核借款人資質的措施有通過視頻認證、查看銀行流水賬單、身份認證等。第二種是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借款人在線上提交借款申請後,平台通過所在城市的代理商採取入戶調查的方式審核借款人的資信、還款能力等情況。
模式3: 大數據金融
大數據金融是指集合海量非結構化數據,通過對其進行實時分析,可以為互聯網金融機構提供客戶全方位信息,通過分析和挖掘客戶的交易和消費信息掌握客戶的消費習慣,並准確預測客戶行為,使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平台在營銷和風險控制方面有的放矢。基於大數據的金融服務平台主要指擁有海量數據的電子商務企業開展的金融服務。大數據的關鍵是從大量數據中快速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或者是從大數據資產中快速變現的能力。因此,大數據的信息處理往往以雲計算為基礎。
4
模式4: 眾籌
眾籌大意為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是指用團購預購的形式,向網友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本意眾籌是利用互聯網和SNS傳播的特性,讓創業企業、藝術家或個人對公眾展示他們的創意及項目,爭取大家的關注和支持,進而獲得所需要的資金援助。眾籌平台的運作模式大同小異——需要資金的個人或團隊將項目策劃交給眾籌平台,經過相關審核後,便可以在平台的網站上建立屬於自己的頁面,用來向公眾介紹項目情況。
5
模式5: 信息化金融機構
所謂信息化金融機構,是指通過採用信息技術,對傳統運營流程進行改造或重構,實現經營、管理全面電子化的銀行、證券和保險等金融機構。金融信息化是金融業發展趨勢之一,而信息化金融機構則是金融創新的產物。從金融整個行業來看,銀行的信息化建設一直處於業內領先水平,不僅具有國際領先的金融信息技術平台,建成了由自助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構成的電子銀行立體服務體系,而且以信息化的大手筆——數據集中工程在業內獨領風騷,其除了基於互聯網的創新金融服務之外,還形成了「門戶」 「網銀、金融產品超市、電商」的一拖三的金融電商創新服務模式。
6
模式6 :互聯網金融門戶
互聯網金融門戶是指利用互聯網進行金融產品的銷售以及為金融產品銷售提供第三方服務的平台。它的核心就是「搜索比價」的模式,採用金融產品垂直比價的方式,將各家金融機構的產品放在平台上,用戶通過對比挑選合適的金融產品。互聯網金融門戶多元化創新發展,形成了提供高端理財投資服務和理財產品的第三方理財機構,提供保險產品咨詢、比價、購買服務的保險門戶網站等。這種模式不存在太多政策風險,因為其平台既不負責金融產品的實際銷售,也不承擔任何不良的風險,同時資金也完全不通過中間平台
『陸』 如何應對互聯網金融(英文PPT).ppt
樓主你好,你找的可以直接從這里看
http://wenku..com/link?url=-Cd-KpuB0K--u9H58R7LMQEeyr4BB3PGLG
這個專是首頁的內屬容
『柒』 如何認識工商銀行互聯網金融與傳統業務
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都在下大力氣改造自己的信息系統,積極運用和互聯網技術,提升傳統業務處理的電子化、自動化水平,大力發展銀行卡、電子銀行、手機銀行、直銷銀行等新型業務模式,拓展互聯網業務范圍,加快推進自身的轉型升級,努力推進「金融互聯網化」。例如,今年3月23日中國工商銀行正式發布了互聯網金融平台「e-ICBC」品牌及其戰略規劃,包括發展電商平台「融e購」、即時通信平台「融e聯」、直銷銀行平台「融e行」三大主體平台,以及支付類「工銀e支付」和「線上POS」、融資類「逸貸」、投資理財類「工銀e投資」三大主體產品線。
應該說,近些年來,中國傳統金融的互聯網化已經取得了重大成果,並努力向互聯網公司開展的「互聯網金融」模式靠攏,積極應對新興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帶來的挑戰。
有不少人認為,傳統金融的互聯網化,也應該納入「互聯網金融」的范疇,而不應該將傳統金融與互聯網公司開展的「互聯網金融」完全割裂和對立起來,傳統金融的互聯網化與互聯網公司的金融化都屬於「互聯網+金融」的范疇,應該「雙輪驅動、加強合作、逐步並軌」,共同推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上述看法並非沒有道理,但如果僅僅停留在現有的由各個公司或機構相對獨立地推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模式或思路上,可能存在對「互聯網+」認識上的偏差。
從傳統金融機構推進業務處理互聯網化的角度看,其運用先進的技術,改進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是非常合理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於我國傳統金融業長期實行嚴格的監管,准入門檻非常高,並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分業監管」,金融服務分割得很細,從客戶的角度看,每個金融機構都只能提供一部分的碎片化的金融服務,客戶根本不可能在一點進入(登記注冊)後即可享受包括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託等各個領域的金融服務,並在所有金融機構中充分比較和自由選擇金融產品和服務。這不僅不利於充分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利益,增強其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知情權、選擇權和議價能力,而且也不利於金融機構獲得更加廣泛而全面的客戶資源與信息,從而更好地開發產品、創新服務。
炎黃財經中就提到過:更加重要的是,這不僅造成金融一級市場的分割和不健全,更造成金融二級市場的嚴重匱乏,大量有存續期的金融資產被閑置,相應地,大量資金需求難以得到充分滿足,金融服務的深度和廣度與發達國家相去甚遠,金融「充分激活和有效配置社會資源,創造更大財富和社會價值」的功能和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這種格局不改變,即使各家金融機構都在強化自身的電子化、互聯網化的投入和業務發展,即使互聯網公司和社會資本也積極發展互聯網金融,也很容易造成各自為政、相互分割的局面,很難充分發揮互聯網巨大的潛在作用,並且可能造成各家金融機構或公司在互聯網平台建設、技術人員培養、客戶信息和認證系統建設以及大數據歸集和分析系統建設等方面的重復投資,在整個社會造成巨大浪費。
從互聯網的角度看,完全有可能打造一個超級互聯網金融平台(或互聯網金融超市,就像已經運行的「淘寶」「天貓」一類的互聯網商品超市一樣),所有的金融機構以及金融服務消費者(包括資金供需雙方),都可以在超級平台上登記注冊、開展業務,共享超級平台的服務。
這其中,第一,超級平台的建設者和維護者,需要打造和維護一個功能健全、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的互聯網金融平台(包括硬體、軟體和基礎設施),並為用戶提供介面或登錄入口,保持與用戶(包括金融機構)通暢的信息傳遞。第二,要建立完全真實、便於認證的用戶信息系統和資料庫。按照監管規定,認真核實用戶身份(確保用戶實名制),保留用戶身份核驗的基本信息(如身份證號、專用密碼、社保或養老金賬號、生物認證信息等)並嚴格保密,保證用戶信息安全和方便交易認證。第三,要建立靈活便捷的信息索引和搜索引擎。金融產品或服務的供需雙方通過輸入供需基本信息,由超級平台提供快速便捷准確的查詢和交互,不斷縮小供需雙方P2P的交流范圍,提高交易或借貸等金融活動的效率和成功率。第四,要提供中介服務。超級平台提供金融交易所必需的第三方支付、登記或託管服務,或交由專門的登記公司或託管銀行辦理。第五,要進行交易處理和信息採集與分析。對於所有用戶、交易、金融產品、賬戶余額等信息,超級平台都要進行全面的記錄和處理,需要很好地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建立快捷、准確、安全的查詢系統、對賬系統、用戶分析系統、交易和產品分析系統、風險分析和控制系統、社會徵信系統等。
這樣,超級平台用戶只需在平台上登記注冊,即可享受其需要的所有金融服務,而無需到每家金融機構去開戶和辦理業務;金融機構也無須各自建立自己的客戶信息系統,而可以在經用戶同意後,由超級平台提供相關用戶的信息,並實現信息系統和基礎設施很大程度上的社會共享(雲計算、分布式聯機處理),極大地減少相關方面的投資和維護成本;超級平台上的用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實現P2P(包括一對一的P2P和眾籌化的P2P)的交易,實現去中介化(第三方登記或託管除外),減少環節、降低成本;超級平台上的交易可以實現實時的記賬清算,大大提高資金匯劃的及時性、安全性;可以更大程度地減少現金的使用和流通等。超級平台的功能和優勢可以不斷發掘和發揚光大,並進一步促進金融創新和效率提高。
超級互聯網金融平台還可以不斷與超級商品交易平台、公共服務互聯網平台等進行融合,形成全國級乃至全球級的互聯網超級大平台以及相應的互聯網運行和管理規則,形成「互聯網+」強大的基礎與核心。在此基礎上,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互聯網與人類社會方方面面的活動進行連接,實現人類活動的信息化、平台化、智能化,形成全新的互聯網經濟與社會新生態,推動人類社會進入新階段、新時代。
上述這種劃時代的革命化的變革,僅僅依靠簡單的「互聯網+金融」或者「金融互聯網化」是難以實現的,必須脫離傳統理念和格局的束縛,切實增強互聯網的思維和認識,從互聯網的發展及其功能發揮的角度出發,理解好、規劃好「互聯網+」行動計劃,並從國家整體的戰略高度加以推進,才有可能實現。
需要強調的是,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肯定會極大地改變現有金融運行模式和金融格局,但即使建立起互聯網金融超級平台,這一平台也更多地屬於基礎設施,是為金融活動服務的。超級平台的建設者、維護者或所有者,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專業金融機構在產品設計、金融服務、交易談判、風險控制等方面的金融功能;專業金融機構作為超級平台的用戶,同樣需要得到超級平台良好的服務,其消費者權益同樣需要得到充分保護。
『捌』 關於p2p互聯網金融ppt 金融p2p是什麼意思
P2P金融屬於互聯網金融的一種,當然廣泛的互聯網金融還有實物眾籌、股權眾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