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場景金融,會是下一個互聯網風口嗎
場景來金融其實都發展幾年了,場景金融自主要也就是消費金融,只是把金融和一些消費場景相結合。隨著移動支付、O2O的發展,場景金融發展的速度和規模未來會更快更大。現在的共享單車,其實也算是場景金融的產物,目前來看也是很成功的。
Ⅱ 如何站在互聯網金融的風口
抓住機會,善於與別人多交流,多充電。自己強大起來後,找到屬於自己的團隊。
Ⅲ 互聯網20年 下一個風口在哪
疑似風口一:可穿戴設備
依託於智能手機的加速普及,2014年的可穿戴設備市場持續升溫,數據顯示,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將由2014年的22億人民幣暴增到2015年的135.6億,預計到2019年,可穿戴設備的全球使用數量將超過5億。而可穿戴設備一旦與大健康產業相關聯,更使得它的市場想像空間成幾何倍數增加。
工信部軟體和信息服務專家安暉介紹說:「太陽能電池、柔性顯示、基礎元器件等方面,這幾年都到了爆發的前夜。非常有可能在這一兩年之內,出現很多能滿足可穿戴需求的設備,而這些產品出現以後,又推動可穿戴設備進步。」
不過,在可穿戴設備市場,互聯網企業不僅要面對來自本領域的競爭者。各個領域大廠小廠都早已跨界雲集於此,蘋果、谷歌、耐克、小米、華為、360等各界企業都想在這塊新戰場有所收獲。
弗雷斯特中國區首席策略師王平認為,可穿戴設備領域很有可能將成為巨頭們瓜分的盛宴:「太多的企業在做可穿戴設備,絕大部分都是初創型的企業,這些初創型的公司在未來以智能手機為主導的趨勢下是不容易生存的,在產品的復雜程度、設計方面,傳統的公司比初創的公司有太多的優勢。」
疑似風口二:車聯網
從2010年開始,中國車聯網市場正在以每年20-60%的速度增長,這一增長態勢將持續5-10年,由此形成的市場規模大約在2000億元。隨著1月27號網路發布車聯網戰略,中國互聯網界的三大巨頭BAT都已經開始試水車聯網。
中國車聯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方竹認為,BAT進軍車聯網將對汽車廠商有所觸動:「觸動這些車廠跟移動互聯跨界融合。他們進來,是看中了入口之爭、流量之爭、用戶之爭,看上的是車主。他們最希望把移動互聯的O2O,從手機屏移動到車屏,實現O2O的本地化。」
互聯網專家劉興亮說,120年前汽車的出現讓世界變小,20年前互聯網的出現讓世界變得更平,現在,車聯網可以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小、更平。在他看來,在與車企的正面競爭中,互聯網企業會取得引領車聯網發展的主導性地位:「就像以前,搶客廳的時候,大家以為會是傳統的電器廠商主導,其實不是!後來發現,還是互聯網企業在主導,我覺得車聯網未來也是這樣。」
疑似風口三:P2P網貸
在過去的2014年,人們已經見識到了P2P網貸行業的爆發力。去年我國網貸運營平台近1600家,交易總額突破2500億元,相較於2013年的892億總量暴增近200%。不過,在網貸之家創始人徐紅偉看來,這個數字距離行業的天花板依舊很遠:「光是抵押債權的市場,就高達十萬億,因此空間非常大。我們預測的目前的存量,僅僅1000億左右,只佔這十萬億的千分之一。能孕育出來的公司的體量,可能會比阿里還要大一個數量級。」
談到網貸行業,一個不得不提及的關鍵詞就是監管。由於門檻過低,行業僅2014年就出現275家問題平台,這極大地阻礙了行業的健康發展。業內普遍認為,在經歷過野蠻生長之後,2015年很有可能成為網貸行業的監管元年。對此,小米貸互聯網金融平台董事長王哲提出了他關於監管政策的期待:「作為一個從業者,我認為行業急需的是一個原則性的框架條例。我希望它是一個綱要式的,而不是細節式的,因為這個行業還在發展,還有很多東西在探索。如果目前還不能出台這樣的框架規定,行業的整個競爭就是無序的。就像一個場地,玩足球、橄欖球、籃球的,都在一起,這怎麼玩呢?」
Ⅳ 場景金融,會是下一個互聯網金融"風口"嗎
場景金融其實都發展幾年了,場景金融主要也就是消費金融,只是把金融和一些消費場景相結合。隨著移動支付、O2O的發展,場景金融發展的速度和規模未來會更快更大。現在的共享單車,其實也算是場景金融的產物,目前來看也是很成功的。
Ⅳ 農業互聯網金融,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有不少上市公司(做農業相關的產業)都已經進入農業互聯網金融深圳好幾年了,農村互聯網金融需要有相關的背景或是資源才方便切入。中國的農業規模註定要做大做強,以後都是走大戶承包農場主路線。將來老百姓對農產品的要求會越來越高,農業也會有更快更好的發展,農場主們想要擴大種植,資金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農業金融還會有很多創新的金融模式,將來農業互聯網金融肯定是一個很強的風口。
Ⅵ 互聯網,金融,能源,三大風口匯聚將發生什麼奇跡
還是那句話,豬都能飛起來。要看監管層的決策了,互聯網和金融結合目前初步嘗試,看政府的反應還是比較樂觀。屬於默認發展,政府監督的階段。現在政府的比較好的一點就是對看不懂或者掌控不了的東西都是開放性對待,摸著石頭過河,不像以前那麼保守了。
Ⅶ 互聯網金融風口越吹越大 o2o何時殺出一隻會飛的豬
互聯網金融在國內一般被認為是金融的互聯網化,現階段,其本質已然是金融專,互聯網只是其獲取客屬戶的一種途徑。但是,近期有部分專家學者將互聯網金融定義為一種全新的金融思維,即從傳統金融產品設計到銷售的流程加入了很多互聯網的元素,突出反映在普惠金融這一個概念上,越來越多的網民和年輕人可以參與和享受金融服務。
同時,互聯網金融發展迅猛,以宜信,人人貸,紅上金融為例的財富管理公司逐漸凸顯出來,成為行業的佼佼者。
宜信模式是線上線下獨立運營,人人貸和紅上金融是線上線下並行的O2O形式,我們希望互聯網金融的浪潮可以催生更多的「豬」走上上市之路。
Ⅷ 2019年互聯網創業風口是什麼
自媒體是可以,但我更覺得知識付費平台近一年時間發展迅猛,尤其是自媒體知識和互聯網運營相關的知識,你看現在大大小小的平台都有掛著課程在賣,而且一次錄制,後面可以一直賣,絕對值得關注!
Ⅸ 互聯網財務金融,會成為互聯網經濟下一個風口嗎
8.3億,這是截至2016年底,中國移動互聯網活躍用戶的總量數字,位居全球第一;
22萬億人民幣,這是2016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總量,全球領先;
77%,這是2017年中國移動電子支付的普及率,遠超其他任何國家。
上個月的2017年雙11購物節,全網總銷售額突破2500億元,移動端銷售佔比超過91%。
幾個簡短而鏗鏘有力的數字,展示了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中國已經是一個建立在移動互聯網基礎上的信息社會,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和網路金融已經深深滲透到了主流社會群體的日常生活。當今的時代,一切傳統的事物都在擁抱移動互聯網,搭上信息高速互聯的快車道。互聯網經濟的影響力超過了曾經最瘋狂的想像,而這種影響力仍將在未來多年保持高速增長。
在這樣的背景下,互聯網財務管理服務市場迅速崛起,如今已成燎原之勢。
1、財務管理:從傳統到移動互聯的跨越
這些天,知乎有一個話題在討論卡牛信用管家如何幫助客戶管理信用卡、貸款和信用數據。話題下的答主都表達了相似的觀點,認為卡牛會成為未來普通消費者管理自身信用的一個中樞級應用,並在金融機構與廣大客戶之間架起一座高效率溝通的橋梁。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的崛起,給卡牛這樣的個人財務管理應用創造了龐大的市場機遇。隨手科技推出卡牛管家不過數年,它已成為上億用戶的必備應用。過去,我們面對錢包里五花八門的儲蓄卡、信用卡往往頭痛不已,記不住余額、還款日之類的狀況時有發生;如今,卡牛不僅徹底解決了銀行卡管理的難題,更能進一步幫助客戶申請信用卡、獲取貸款,深度參與到人們的金融活動之中。互聯網對個人財務管理的顛覆效應,由此可見一斑。
作為隨手科技的拳頭產品之一,卡牛信用管家也是隨手科技構建互聯網時代用戶財務管理體系一個重要環節。在市場摸爬滾打數年之後,隨手科技率先提出了財務金融這一全新理念,意圖在個人財務管理市場掀起一場互聯網革命。
2、財務金融:給金錢注入活力
什麼是財務金融?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能一目瞭然。
收入不錯,存款不少,看到新出的手機、包包流口水,毫不猶豫下單買買買,余額不夠信用卡來湊……月底想看看收支狀況,結果研究半天都搞不清楚,只知道錢包癟下去許多。這就是大多數人日常對待個人財務活動的狀態。
收入不錯,存款不少;在隨手記等應用的幫助下堅持電子記賬,對自己的收支狀況、存款和負債清清楚楚,對未來的現金流變化心中有數;任何大筆支出都要匹配應用中創建的個人計劃,保證財務狀況健康有序;閑置資金充分利用,利用隨手記、卡牛尋找最合適的低風險高收益投資方式,多種渠道分散投入,獲得工資外資本收入……以上,就是財務金融理念的具體表現。
相比傳統的財務管理,互聯網財務金融服務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
第一,低成本。互聯網財務金融服務通常以免費應用的形式推出,可以獲得非常龐大的用戶體量,大大降低每位用戶的平均管理成本,因此能夠為客戶提供免費或價格非常低廉的專業級服務。例如,率先提出互聯網財務金融概念的隨手科技,旗下的隨手記等應用如今已有億級的用戶規模,而其提供的主要服務均為免費使用。
第二,數據來源更可靠。如今人們的財務生活高度依賴互聯網、全面實現電子化處理,意味著財務金融所需要的基礎數據可以非常容易地通過移動應用來集中獲取和管理,省去了手工記賬的繁復,極大提升了數據的可靠性。比如隨手科技的卡牛應用就可以統一管理用戶全部的銀行卡相關信息,不漏掉任何一筆賬單、消費。在全面、可靠的數據幫助下,互聯網財務金融服務就有了堅實的服務基礎。
第三,管理服務更加專業。在詳實的數據幫助下,互聯網財務金融應用就可以依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為每一位用戶提供高度專業化的財務管理方案。傳統的理財管家依賴的是個人的知識和經驗,而互聯網財務金融服務依託的是數以億計用戶匯集的龐大資料庫,在高水平的計算平台幫助下分析出不同狀態下用戶的最佳財務策略,其專業性、有效程度遠超一般的理財方案。
第四,服務范圍非常全面。財務金融理念的核心是挖掘金錢的價值,這就需要對每一分收入都「斤斤計較」。基於自動化平台的互聯網財務金融服務能夠全面考慮用戶財務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簡單的收支分析到高級別的投資方案都能兼顧。例如,用戶使用隨手記應用就能一站式處理自己所有的金錢來往活動,簡單操作即可評估不同投資計劃、支出計劃的未來收益和風險,並獲得最適合自己的專業意見。
第五,明顯降低財務風險。在大量數據和成熟演算法的幫助下,互聯網財務金融服務在給出管理方案和意見時,能夠最大程度減少用戶的財務風險。平台可以自動辨識高風險的投資和支出選擇,減少這類活動在整個方案中的佔比,同時在已有活動出現危險信號時立即給出反饋,使用戶可以及時調整、避免損失。
第六,充分保護個人隱私。在一系列先進技術的幫助下,互聯網財務金融服務能夠最大程度保護客戶隱私,避免敏感信息泄露。由於關鍵環節都不會經過人手處理,而是由復雜加密的機器演算法保護,用戶無需擔心自己的財務信息被外人獲知。隨手科技的幾款應用已經有上億用戶,卻從未發生任何隱私安全事故。
對於大眾來說,互聯網財務金融服務相當於定製化、個性化、私密化的貼身高水平金融管家。據分析,一個年收入50萬元的典型中產家庭,僅僅通過轉向隨手記這樣的財務金融服務,就能將資金的平均收益率提升至少兩個百分點,同時大幅降低家庭的財務風險。
4、財務金融服務將成為互聯網經濟下一個風口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需求高水平財務金融服務的用戶、家庭數量也在飛速增長。據第三方機構調研顯示,未來中國的消費級財務管理市場的潛在規模可達萬億元的水平。
2017年是互聯網財務金融服務市場的啟動元年。如今,這一市場已經有了可觀的用戶基礎和重量級的投資支持,接下來只需要喚起廣大消費者的財務管理意識,讓財務金融的理念深入人心,整個市場很快就會迎來爆發期,前景不可限量。而在市場未來的競爭中,能夠占據主導地位的玩家必然是已經占據先機、掌握大量用戶資源的企業。可以預料,財務金融這個風口,未來會誕生國內IT產業的新一家巨頭。誰將成為這場角逐的勝利者,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