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與國際組織的關系大體上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學技術部在記者招待會現場提供的資料介紹到: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代表大會召開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進步和創新,做出了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國科技事業取得重大成就,科技實力大幅提升,科技發展進入重要躍升期,對世界科技發展的影響迅速提高,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1.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五年來,中國基礎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創新成果。國際論文總數世界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在三大國際論文檢索系統(SCI,EI,ISTP)論文總數中佔7%,進入世界第二方陣,與英國、德國、日本相當;納米科學論文數居世界第一,工程科學論文數居世界第二。前沿技術領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不斷縮小。非線性光學晶體、量子信息通訊、超強超短激光、高溫超導等前沿技術研究居世界領先水平,涌現了載人航天、超級雜交水稻、高性能計算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准等一批自主創新重大成果。
2.產業技術創新取得多方面突破。近年來,中國在基礎工業、加工製造業以及新興產業領域,技術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石油、鋼鐵、船舶、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和生物技術等領域重大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產業整體技術素質邁上新台階。重大技術裝備自主開發能力、成套水平以及綜合工程化能力明顯提高,有力地支撐了三峽工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青藏鐵路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
3.科技走進千家萬戶、惠及億萬人民。近年來中國政府把解決民生問題和發展社會事業放在突出位置,科技進步為人口健康、節能減排、氣候變化、防災減災、公共安全等提供了有力支撐。雜交水稻的培育和應用,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的實施,為解決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撐。能源領域突破一批石油勘探、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設備、大型水電設備、先進核電等關鍵技術,攻克一批燃料電池、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關鍵技術,為調整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SARS病毒、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重大傳染病防控技術取得重要進展,一批新葯創製成功,傳統中醫葯得到新的發展,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4.知識產權產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五年來,中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持續、快速增長,知識產權創造能力進一步增強。2002年到2006年,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從3.97萬件增長到12.2萬件,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從0. 58萬件增長到2.5萬件。隨著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國專利局受理的國內外發明專利申請量連年增長,2006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總量達21萬件,居世界第4位。
5.高新技術產業規模持續高速增長。五年來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平均增速高達27.0%,高於「九五」時期平均增速6.5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總產值占製造業比重由14.5%上升到16%。2006年,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1322億元,是2002年的2.7倍;高技術產品進出口總額達5288億美元,是2002年的3.5倍,優化了貿易結構,國際市場競爭力日益增強。
6.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2006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收入和總產值分別達到4.3萬億和3.6萬億;聚集了全國一半數量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研究開發投入佔全國的1/3;區內企業擁有發明專利數為32600;區內企業創造的工業增加值達8520.5億元,約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9.4%。2007年上半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營業總收入25891.8億元,工業總產值21873.2億元,工業增加值5021.6億元,出口創匯967億美元。
7.科技投入規模和強度持續提高。2006年,全社會科技支出經費總額4500億元,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3003.1億元,居世界第5位;研發投入強度不斷提升,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42%。近5年國家財政科技投入保持了年均17%的較快增長,其中2006年中央財政科技撥款達1009.7億元,比上年增加25.0%。
8.中國成為世界科技人力資源大國。2005年,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約為3500萬人,居世界第1位;2006年,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全時人員達150萬人/年;一支充滿活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正在迅速成長,45歲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員占研究人員總數的80%;高等院校在校生總規模達到2300萬人,成為世界上科技人才培養規模最大的國家。
9.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逐步增強,大學、科研機構在科技創新中的骨乾和引領作用進一步發揮。2006年,中國企業研究開發支出總額達到2134.5億元,佔全社會研究開發支出總額的71.1%,企業開發的重大技術成果不斷涌現;民營科技企業已由20年前的7000多家發展為2006年的15萬家。高等院校現有研究開發人員22.7萬人,取得了人類細胞衰老主導基因、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家蠶基因組等一批重大創新成果。科研院所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應用開發類科研院所面向市場的創新能力得到加強,公益類科研院所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取得一批重大創新成果,成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
10.國際科技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拓展。目前,中國已與15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與96個國家簽訂了102項政府間科技合作協議,簽訂了1000多項部門間科技合作協議,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政府間雙邊和多邊國際科技合作框架。積極利用國際科技資源,中國參與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國際對地觀測、地球空間雙星探測、人類肝臟蛋白質組、中醫葯國際科技合作等等國際大科學、大工程計劃。中國科學家、科學技術人員參與國際科技合作的渠道進一步拓展,人員交流與合作更加緊密、便捷,方式更加靈活、多樣。迄今為止,中國已參加了大約350個國際科技組織,有206位科學家在國際科技組織中出任各級領導職位。
軍事戰爭上:七次戰役基本全勝。對越、對蘇、對印、對美等。
軍事科技上:核彈爆炸成功、火箭衛星上天、神6上天、龍芯的開發研製等等。
其餘科技上:很多華裔獲得諾貝爾獎,中國科學家在某些高科技領域的研究水平領先世界,但基礎科技水平還是落後於歐美發達國家。
政治地位上:聯合國五大常委之一,隨著國力的壯大,中國在國際上地位也越來越高。
經濟上: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漸漸地使全國人民都富裕起來(還沒有最終完成)。
社會文化上:雖然教育體制不對,但比建國前水平高了不知多少倍,各種文藝水平越辦越高,漸漸地在國際上站穩腳跟。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世博會也在中國舉辦。
影視文化上:這個我就不用多說了吧,國內影視製作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啊,10年前哪兒有這么多豐富的電視節目可看呢?藝術水平也在提高。民間藝術也在保護。
體育上:中國的成就太輝煌了,已經連續幾屆人類奧運會名列前三甲了,中國的優勢項目稱霸全人類。最近的劉翔、姚明還有冰上項目更是牛比,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響力。逐漸舉辦世界級別各大體育賽事:奧運會、F1、亞洲會等等非常多。
疆土上:收復香港、澳門。
民族自信心上:隨著國力的壯大,人民也越來越富裕,越來越自信,越來越講究。但最近極端排外的民族主義有抬頭現象,不理智的憤青也對社會產生一定民族情緒的影響。這都對中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不利。我們現在還不能有濃重的民族主義。時機未到。
政治體制上:總的來說也在進步。
總的說來,就這些方面,但政治體制上還是很不完善,腐敗現象嚴重。執政黨也在努力地做到民主。相信國力的的增強,我們中國未來會更好。
Ⅱ 國際金融機構都有哪些他們的宗旨各是什麼
國際金融機構包括: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保證機構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立的宗旨:幫助會員國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
世界銀行的宗旨:通過提供和組織長期貸款和投資,解決會員國戰後恢復和發展經濟的資金需要。
國際開發協會的宗旨:專門對較貧困的發展中國家提供條件極其優惠的貸款,加速這些國家的經濟建設。
國際金融公司的宗旨:鼓勵會員國(特別是不發達國家)私人企業的增長,以促進會員國經濟的發展,從而補充世界銀行的活動。
多邊投資保證機構的宗旨:為發展中國家的外國私人投資提供政治風險和非商業風險的保險,並幫助發展中國家制定吸引外國資本直接投資的戰略。
(2)近些年來由中國催生的新的國際金融組織擴展閱讀
國際金融機構的抗疫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世界經濟衰退。為對抗疫情蔓延,世界大部分國家停止了日常經濟活動,導致大量人員失業、國際貿易停滯、食品和醫療用品短缺等問題。這一情況已嚴重威脅世界各地企業和政府的償債能力,財政和衛生資源的限制使中低收入國家面對沖擊時更為脆弱。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0年4月預測,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年內至少萎縮1%。同時新興市場國家面臨大量資本外逃,進一步加劇了政府的財政危機。許多發展中國家正在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尋求金融支持,以解決當前的困境。
Ⅲ 止前世界上的國際金融監管組織有哪些
我知道的:來BIS(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國際清自算銀行) BCBS(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
Ⅳ 二戰後建立的國際金融組織有4個多選題!
你的問題還真多啊,你把卷子拿出去讓人給你做了算了。我只說必選的1,A.2,BD.3B.4B其他的我不知道,我是英盲不會英語
Ⅳ 高分請高手(金融 經濟 類 高手)
2004年我國斥資450億美元用於建行、中行兩行改制。表明了我國積極參與國際金融市場的態度。2005年8月,我國主動下調與美元的利率為1:8.11,變成浮動匯率,改善中美貿易關系。昨天美國總統訪華,會談富有成果。
我國正在積極參與國際金融事務,目標是在不遠的將來將人民幣改造成為國際貨幣。但是,國際金融市場與其他市場動態一樣,都有其兩面性,即雙刃劍。成為國際貨幣,勢必推動我國的對外合作與發展,但是隨著與外來交往的增多,也比讓會對國際資本製成的動盪形成互動。我國在近年來的外貿依存度的激增就說明了這一點。
我國到目前為止,可以說還沒有像樣的跨國公司。也因為實力的關系,沒有什麼像樣的公司足以影響世界。畢竟我國的對外開放事業也才20幾年的歷史。中國百強的總產值的總和還不及一家日本的三菱。
倒是國外的跨國公司已經大跨步地邁進了我們的門檻。滲透到了千家萬戶。通訊電子、汽車、商超等都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看未來,必將是赤旗的世界。我等豈是等閑之輩?
Ⅵ 國際金融組織的幾個問題!!!急求答案啊啊!!小弟感激不禁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國際清算銀行
會員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是聯合國系統專門為促進國際貨幣與金融合作而建立的、由主權國家自願參加的多邊合作組織。根據1944年7月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布雷頓森林鎮召開的聯合國貨幣與金融大會通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以下簡稱「《基金組織協定》」)於1945年底成立。現有成員國185個(2007年),總部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二)成員國和組織結構
1、成員國
根據基金組織協定第二條的規定,基金組織的成員必須是主權國家。2007年基金組織的185個成員國包括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和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國家。
2、份額和投票權
每個成員國在加入基金組織時都要認繳一定數額的資金,稱為「份額」(quota)。份額是基金組織的主要資金來源,它決定了成員國投票權的大小、成員國可從基金組織獲得的貸款的最高限額,以及一國可獲得特別提款權分配的大小。
時任基金組織總裁拉托在「中期戰略」框架下提出了「分兩步走」的份額改革方案: 第一步是在2006年9月新加坡年會上就特別增資方案達成共識,對中國、韓國、墨西哥和土耳其四個份額嚴重低估的國家進行特別增資;第二步是修改份額計算公式、增加基本投票權等更深層次的改革,計劃兩年內完成。基金組織理事會在新加坡年會上通過了對中國、韓國、墨西哥和土耳其四國的增資方案(2)。
按基金組織規定,每一成員國有250票基本投票權,然後按其份額每10萬特別提款權份額增加一票。長期以來,美國的投票權一直最多,2007年3月底美國的投票權占總投票權數的16.83%,是基金組織中唯一對重大問題有單國否決權的國家。基金組織的主要政策和業務決定都需要多數票通過,有些重大問題需達到規定的多數票方可通過,比如份額的調整和特別提款權的分配需經理事會85%的多數票才能通過。
基金組織的基本職能
當前,基金組織的基本職能包括對成員國和全球經濟的監督及維護、向成員國提供援助、消除貧困、監督匯兌安排以及加強國際金融體系建設等。
1、加強各項監督工作,促進各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
(1)國別監督
(2)地區監督
(3)全球監督
2、向成員國提供援助
(1)備用安排(Stand-By Arrangement)
(2)中期貸款(Extended Fund Facility)
(3)減貧與增長貸款(Poverty Rection and Growth Facility)
(4)補充儲備貸款(Supplemental Reserve Facility)
(5)補償性融資貸款(Compensatory Financing Facility)
(6)緊急援助貸款(Emergency Assistance Facility)
3、減貧與減債
4、對匯兌安排的監督和管理
5、加強國際金融體系建設
世界銀行集團的組成機構
IBRD 國際復興開放銀行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向中等收入國家和借貸信用好的較貧困的國家提供貸款和發展援助。其投票權與成員國的認繳股份額掛鉤,而認繳股份額則根據每個成員國的相對經濟實力確定。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以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發債作為其主要資金來源。
IDA 國際開發協會
國際開發協會在世界銀行履行其減貧使命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國際開發協會的援助對象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向他們提供無息貸款和其他服務。國際開發協會的主要資金來源是較富裕的成員國,也包括部分發展中國家的捐款。
IFC 國際金融公司
國際金融公司通過為私營部門提供投資資金,為政府和企業提供技術援助和咨詢服務,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國際金融公司聯合私人投資者向發展中國家的商業性企業提供貸款和股本融資。
MIGA 多邊投資擔保機構
多邊投資擔保機構通過向外國投資者提供非商業性風險擔保,促進發展中國家的外國投資。多邊投資擔保機構也協助政府傳播有關投資機會的信息。
ICSID 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
解決投資爭端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章程的規定,春有權進行下列業務活動:
⑴既可為自己,又可為中央爭銀行購買、出售、交換和儲存黃金;
⑵為各成員國中央銀行提供貸款和接受他們的貸款;
⑶為各成員國中央銀行辦理和重辦其票,收買或出售期票以及其他優等短期債券;
⑷既可靠自己,也可以靠各成員國中央銀行收受展品出售外匯和有價證券(股票除外);
⑸接受各成員國中央銀選擇往來資金和存款;
⑹作為被委託人接受政府的存款或根據董事會的決議,接受其他資金銷售量 不得發行提示付款銀行券、承競匯票、為各國政府提供貸款(購買國家公債例外);
⑺對任何一個企業有監督權;
⑻有由於低償還銀行的債務而歸於銀行的一不動產沒有一更合適的價格被變賣之前,掌管這些不動產。
國際中心通過調停或仲裁的方式協助
Ⅶ 最早的國際金融組織是1930年建立的哪個組織
一戰以前是沒有國際金融組織的~因為當時實行金本位制,有自動調節機制,匯率回穩定,答加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國際收支多呈順差,貨幣信用和國際結算制度也未建立起來。因此,在當時的情況下,國際金融組織沒有產生的需要。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集團為處理戰後德國賠款問題,這才在瑞士巴塞爾成立了--國際清算銀行。
Ⅷ 中國參加過的國際組織(目前為止的最新數據)
國際能源組織 ;
國際科學史組織;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工業發展組織;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國際金融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 (WTO)
國際原子能機構
亞太經合組織 (APEC)
聯合國 (UN)
世界衛生組織(WHO)
不結盟運動
上海合作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
國際原子能機構
亞太經合組織
世界衛生組織
上海合作組織
亞洲議會論壇
世界銀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奧委會
亞太空間合作組織
國際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聯合會
博鰲亞洲論壇
Ⅸ 求07年至今中國金融大事件和對中國影響巨大的國際金融大事件
這些大事件有美國次貸危機、歐債危機、亞投行發起及成立、人民幣進入SDR等。
這些內年的容金融大事件很多,無法意義追溯,選擇幾個有代表性的事件。
1、國內金融大事件
2007年,股市大漲,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成立,中國投資公司成立,中行、工行上市創下多個中國及世界之最。
2008年,央行頻繁降息,多家金融機構海外投資出現巨大風險
2009年,國務院批准人民幣跨境交易試點,創業板誕生
2010年,四大國有銀行上市收官,銀行參股保險開始
2011年,第三方支付正式進入監管時代,銀行業新監管標准形成
2012年,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提速,銀行業國際化加快,國家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
2013年,同業業務泛濫、流動性緊張、影子銀行爆發式增長,監管部門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2014年,滬港通——資本市場國際化的里程碑,深圳前海微眾銀行開業,首家互聯網銀行
2015年,存款保險制度實施,人民幣加入SDR
2、對中國影響巨大的國際金融大事件
2007年初見端倪,2008年美國正式承認的美國次貸危機。
從2009年12月起至今的歐債危機。
2009年至今國際金價先暴漲後暴跌
2015年,亞投行由中國發起成立,多個國家積極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