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烏魯木齊已具金融中心規模

烏魯木齊已具金融中心規模

發布時間:2021-04-30 15:12:48

『壹』 烏魯木齊市算幾線城市

截至2019年6月,烏魯木齊市算二線城市。

依據160個品牌商業數據、17家互聯網公司的用戶行為數據和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對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再次排名,其中烏魯木齊市屬於二線城市。

烏魯木齊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全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中國西部橋頭堡和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

烏魯木齊市位於亞歐大陸腹地,地處北天山北麓、准噶爾盆地南緣,地處東經86°37'33"-88°58'24",北緯42°45'32"-44°08'00"。全市面積按新區劃調整後為14216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區面積365.88平方千米。海拔580米~920米。

(1)烏魯木齊已具金融中心規模擴展閱讀

截至2019年7月,烏魯木齊市轄7區1縣,分別是天山區、沙依巴克區、新市區、水磨溝區、頭屯河區、達坂城區、米東區、烏魯木齊縣。具體介紹以下幾個區縣:

1、天山區,隸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是烏魯木齊市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駐有自治區、烏魯木齊市黨、政、軍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首腦機關。

2、米東區隸屬於新疆自治區烏魯木齊市。2007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由昌吉回族自治州原米泉市和原烏魯木齊市東山區合並成立。

3、烏魯木齊縣,隸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地處天山北麓,准噶爾盆地南緣。介於北緯43°01』08"~44°06′11″、東經86°37′56″~88°58′22″之間,全縣總面積4141平方公里。

『貳』 烏魯木齊的經濟概況

烏魯木齊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經濟帶。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烏魯木齊毗鄰中亞各國,自古以來就是溝通東西商貿的重要樞紐,對中亞地區具有較強的輻射作用。
201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51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5%。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0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955億元,增長12.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525億元,增長9.3%。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1.2:38.1:60.7。全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452.97億元,比上年增長13.0%。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82.8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3%,其中:出口總額72.17億美元,增長12.8%;進口總額10.68億美元,下降23.6%。 2012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9.5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02%。其中,農業產值23.45億元,增長2.54%;林業產值1.48億元,增長52.05%;畜牧業產值21.42億元,增長7.94%;漁業產值0.87億元,增長2.94%;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34億元,增長13.76%。
2013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9.0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5%。其中,農業產值29.14億元,增長4.2%;林業產值3.73億元,增長19.4%;畜牧業產值22.70億元,增長6.6%;漁業產值0.96億元,增長2.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50億元,增長25.9%。
2014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1.9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0%。其中,農業產值29.29億元,增長0.5%;林業產值3.84億元,增長2.9%;畜牧業產值24.98億元,增長10.0%;漁業產值0.94億元,下降2.1%;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94億元,增長17.6%。 烏魯木齊已形成石化、冶金、紡織、機械製造、高新技術、建材、醫葯、食品、輕工業、電子信息等十大產業集群,產業門類齊全,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特別是石化、冶金等產業的發展在同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已成為第二產業的支柱。第二產業在全市GDP的比重為38.8%。康師傅、可口可樂、阿爾卡特、SK、嘉里大通、大眾、威立雅、惠普、西門子、韓國韓華、丹麥LM、豐田、義大利索克瑟姆、嘉士伯、統一、韓國大宇、漢莎航空、日本積水化學、法國液化空氣等等,已有越來越多的世界及中國500強企業落戶烏魯木齊。
2012年全部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750億元,比上年增長15.5%。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88.49,比上年下降18.2個百分點,其中資產負債率為54.52%,總資產貢獻率為12.35%。
2013年全部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794.00億元,比上年增長14.7%。在全部工業中,非石油工業實現增加值489.30億元,增長21.8%;石油工業實現增加值304.70億元,增長5.2%。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298.05億元,比上年下降6.9%;實現利潤137.96億元,下降11.1%。
2014年全部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780億元,比上年增長12%。在全部工業中,非石油工業實現增加值475億元,增長20%;石油工業實現增加值305億元,增長4.4%。在全部工業中,大中型企業實現增加值592億元,增長13.0%;小微企業實現增加值188億元,增長6.0%。工業企業產品產銷率為96.7%,其中:輕工業為93.0%,重工業為97.0%。 新疆與周邊8個國家陸路接壤,擁有17個沿邊一類口岸和10個二類口岸,烏魯木齊不僅是新疆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而且是中亞地區重要的進出口貿易集散地,已成為世界投資者開拓中亞市場的重要平台。烏魯木齊依託周邊八個國家,建成了近200個各類商品交易市場,其中年交易額超億元的有32個,超10億元的有10個,形成了覆蓋新疆,輻射中亞地區的多層次、多渠道貿易網路,成為中國西部對外開放的最前沿城市。
烏魯木齊第三產業較為發達,在GDP中所佔的比重為60.7%。烏魯木齊擁有百餘家星級酒店,三星以上達到90餘家,烏魯木齊五星級酒店15家,擁有完善的服務業和完備的基礎設施,為世界各地的客商創造了良好的投資合作環境;擁有健全的商貿流通體系,進出口貿易較為發達,佔新疆進出口額的50%以上;一批國際著名品牌相繼落戶烏魯木齊提升了商業業態。2013中國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烏魯木齊名列31個金融中心城市第26名。
2014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1526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含一日游)2014.4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1%,其中,接待國外遊客31.57萬人次,下降10.4%。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274.57億元,下降0.8%,其中國際旅遊收入11.84億元,下降9.9%。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6233.97億元,比上年增長11.1%。年末全市擁有保險公司200家,全年保費收入104.44億元,比上年增長17.7%。 主要銀行國內銀行東亞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廣發銀行華夏銀行興業銀行北京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昆侖銀行烏魯木齊銀行天山農商銀行

『叄』 烏魯木齊市的發展規劃,總體來講向哪發展

今後幾年,是烏魯木齊「建經濟強市、創旅遊名城」、在全疆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現代化國際商貿城奮斗目標的關鍵時期。按照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應對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適應西部大開發戰略和烏魯木齊市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進一步發揮商業在建設現代化國際商貿城、構建烏魯木齊城市經濟圈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動商業實現新一輪跨躍發展,特製定2004年~2007年商業發展規劃。
一、現狀與形勢
(一)商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市商業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已經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
1.商業在烏魯木齊市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顯著提高。商業經濟實力邁上新台階。2003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2億元,比1997年增長81%。批發零售貿易業、餐飲業實現增加值60億元,比1997年凈增29.45億元。實現稅收17億元,佔全部稅收的24%。全市國有、股份、集體、民營、合資等各類批發零售貿易業網點數量由1997年的3.4萬個發展到2003年的5.7萬個,餐飲網點數量由1997年的5,298個增加到2003年的12,662個。商業逐步發展成為我市影響力強、牽動作用明顯的先導性支柱產業之一。
2.內引外聯力度加大,商業國際化色彩漸濃。商業引進內外資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先後與美國肯德基、荷蘭普爾斯瑪特、馬來西亞百盛、北京西單、陝西世紀金花、廣州天河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合資、合作開設了肯德基專賣店、諾瑪特購物中心、友好百盛購物中心、匯特-西單購物中心、世紀金花、紅山新世紀廣場等商業設施,提高了烏魯木齊商業的整體水平。內外貿一體化進程加快。以口岸為依託,不斷擴大進出口業務,1997年至2003年累計實現進出口總額68.97億美元。
3.商業集團不斷壯大,區域影響力逐步增強。商業企業改革力度不斷加大。通過資產重組、企業購並等多種方式,先後組建了友好、華凌、天地、德匯、宏景、廣匯等一批在全區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優強企業集團,商業的吸納、輻射能力不斷增強。友好集團的成功上市,增強了融資功能,顯示了強勁的發展後勁。
4.現代營銷方式迅速發展,商業設施水平不斷提高。商業營銷方式發生巨大變革,大型綜合超市、連鎖店、便利店、專業專賣店等多種新型流通業態在烏魯木齊市商業中有了較快發展。截止目前全市已有連鎖經營總店26個,門店數132個,銷售額達到12億元,比2001年增長1.36倍。總代理、總經銷、集采分銷等現代營銷方式和手段得到普遍運用,使傳統的營銷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革。通過對中山路、二道橋、解放路、人民路、黃河路、友好路等主要幹道的改造,促進了商業網點設施的快速建設和發展,使初具規模或正在發展的以中山路為軸心的烏魯木齊城市商業中心區,以火車南站地區、二道橋地區、小西門地區、北京路鐵路新村地區、西虹路華凌市場地區和友好路地區為集聚點的六大商業圈和十二條特色商業(專業)街商業形象整體水平得到提高。
5.市場建設取得進展,具有口岸城市特徵的批發體系日益完善。烏魯木齊市的市場建設進一步突出了口岸城市的特徵。1992年,烏魯木齊市被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10年間,烏魯木齊建起了6個口岸,其融入城市之中、共享城市資源的口岸產業鏈特點,使市場建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從1997年以來用於商品市場建設的投資接近100億元。截止目前,全市擁有各類交易市場180個,年成交額270多億元,成交額億元以上的市場個數由1997年的19個增加到目前的28個。圍繞烏魯木齊經濟圈的建設,大批發市場群正在沿線擺開,通過對現有分散、規模小的市場重新整合,重點建設和發展完善了華凌國際商城、邊疆商貿城、二道橋民族特色購物市場、廣匯美居物流園、宏大賽博特汽車城、亞中機電產品物流配送中心等一批功能齊全、輻射面廣、有特色的大型專業批發交易市場,已成為周邊國家旅遊購物的重要集散地。
綜合分析我市商業的發展狀況,總體規模在不斷擴大,商業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管理方式和經營理念發生很大的變化,但與實現建設國際商貿城的目標,與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許多不足。主要是:
一是商業布局有待完善。烏魯木齊商業在城市中心區比較繁榮,城鄉結合部、城鎮和新興居民小區商業發展相對滯後;市內布局需要進一步優化,商業網點疏密還不平衡;區級商貿中心還沒有形成規模,進入社區的便民商業發展緩慢。
二是商業業態發展不平衡。傳統百貨業仍佔主體,新型業態規范化和規模化水平不高,業態發展不平衡,現代營銷技術的利用仍處於起步階段。傳統批發業萎縮,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倉儲建設等現代批發業的建設、發展滯後,規模化水平不高,制約著商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三是現代物流配送組織化程度不高。各種物流資源還沒有得到有效整合,全市僅有少數幾個商貿企業建立了物流配送公司,社會物流企業也僅有幾家,且規模不大,與烏魯木齊這個交通運輸條件良好、倉儲能力較強的口岸城市還不相稱。
四是商業宏觀調控有待進一步加強。涉及商業的綜合管理部門職能存在交叉,不可避免地影響管理效能的提高;地方性商業法制建設滯後,對社會商業的管理缺乏力度和調控手段。商業各主管部門僅負責制定本系統發展規劃,各規劃之間缺乏相互銜接。
(二)面臨形勢。
今後幾年,我市商業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烏魯木齊市商業必須抓住機遇,才能加快發展。
1.體制環境有利於商業發展。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必將促進經濟發展由資源約束型和供給約束型向市場約束型和需求約束型轉變,這就決定了商業也必將逐漸從社會生產的末端產業升位為先導性產業,並不斷得到強化。這就為我市商業支柱產業地位的穩固加強提供了良好的體制環境。
2.消費環境有利於商業發展。從消費政策方面分析,國家將繼續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來擴大內需、拉動消費,這為商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政策環境。從社會購買力方面分析,到2007年,我市人均GDP達到3100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加300元以上,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城鄉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將促進社會購買力持續增強。從商業發展的階段性變化來分析,目前的消費品市場受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費預期等因素影響還遠未飽和,消費者越來越追求高品質、實用性、個性化消費才剛剛開始。因此,盡管消費結構多元化趨勢會愈演愈烈,但商品消費仍將會與不斷提高的住房消費、保險消費、教育消費、醫葯保健消費、娛樂消費等保持同步增長。同時,烏魯木齊經濟圈市場的巨大潛力,也為烏魯木齊商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3.城市功能提升有利於商業發展。隨著烏魯木齊城市功能的日趨完善,烏魯木齊作為國際商貿城的地位將日益突出,正在成為面向中亞、西亞的國際商貿中心、金融中心、旅遊中心、信息中心的目標邁進。伴隨這一過程,烏魯木齊日益完善的城市功能和良好的城市環境優勢將轉化為商務優勢、貿易優勢,為烏魯木齊帶來更多的購物、休閑、旅遊、洽談的商機,形成越來越大的商流、物流、人流和信息流,促進烏魯木齊城市集散功能的提升。
4.加入WTO和西部大開發有利於商業發展。按照WTO協議規劃,我國將在入世後的3~5年內基本放開外商投資流通企業地域和數量限制,取消對商品分銷的經營限制。因此,外資商貿企業將通過直接投資、合資合作與企業並購等各種方式加快進入國內市場,同時,國家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國內發達地區投資者也紛紛搶佔西部大開發先機,這對於我市這樣剛剛開始經歷與外資商業、國內發達地區商業同場競技「洗禮」的城市來說,一方面將會帶來無法估量的沖擊和挑戰,另一方面也會從更高的層面上促進商業的新一輪發展與繁榮,促進我們在更廣泛的領域內使用外資,應用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營銷方式,重新整合現有商業資源,改變目前內貿與外貿的相互分割、分散發展狀況,進而推動我市商業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同時,入世、西部大開發和東聯西出也為烏魯木齊商業的發展拓寬了市場空間,為外貿企業、內貿企業走出本土,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競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和深入貫徹落實「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把我市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商貿城的目標,努力把口岸優勢和環境優勢轉化為商業的發展優勢,按照大力發展民營商業、適度發展外資商業、創新發展現代商業、積極發展便民商業的總體思路,推進全市商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各種所有制商業的共同競爭與發展。經過幾年的努力,初步把烏魯木齊商業建成以國內外商品的展示、洽談、訂貨為主的交易中心;面向烏魯木齊經濟圈、全疆及周邊國家地區,以吞吐功能為主的商品集散中心;環境優美、設施完善,具有國際化色彩的購物中心;與國內外聯網、高效便捷的商業信息中心。
(二)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的原則。體現商業為人服務的功能,以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不同需求作為商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統籌規劃的原則。體現商業規模設施、行業分布、業態布局、極具地域特點的網點設置的合理性,避免重復建設、資源浪費。
3.結構合理的原則。做到總量適度、結構合理,注重大中型與小型、新建與改造、集中與分散、綜合與專業相結合,避免貪大求多、過分集聚和重復建設,形成合理的布局結構,創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
4.突出特色的原則。充分體現多功能、層次化、多樣化商業,要適應不同消費層次,隨著特色消費的變化,提供特色服務功能,形成層次清晰、各具特色的商業街區,提高各層次、各區域商業的協同效應。
5.適度超前的原則。體現流通的先導功能。以滿足預期消費需求,有適度的前瞻性和發展後勁。
三、目標與任務
(一)目標。
經過幾年的不斷努力,使我市商品流通行業的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總體規模不斷擴大、服務功能顯著增強,初步形成適應現代消費需求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管理規范、服務優質的流通體系,實現傳統商業向現代商業的跨越,總體上達到或接近內地發達城市的流通水平。今後幾年我市流通行業的發展目標是:
--流通總規模年平均增長15%
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007年達到305億元,年均增長15%,比2003年增長77%。
--做大做強商業龍頭企業
立足於建設現代化國際商貿城,吸引更多的優勢資源向流通業積聚,以優勢企業為龍頭,品牌為載體,資產為紐帶,開展資產重組和業務聯合,做強做大3~5家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主業突出、管理科學、對全市商業經濟具有更強支撐和拉動作用的大公司和企業集團。通過實施名牌戰略,形成10個左右對市場有重大影響的烏魯木齊名店。
--連鎖經營體系初步形成
基本構建起以3~4家年銷售額在10億元以上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初步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連鎖公司,以這些公司為龍頭,以采購、配送、信息三大核心技術為支撐,形成業態多樣、業種廣泛,輻射城鄉的連鎖經營網路。力爭3~5年間,連鎖經營企業店鋪總數達到500個,年銷售額達到45億元左右,連鎖經營零售額佔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提高到30%左右。全市的連鎖經營系列增加到45個左右。
--著力培育一批特色鮮明、功能完善、輻射力強的大型專業市場
以增強城市服務功能為中心任務,在現有180個各類交易市場的基礎上,通過改造、提升、整合,形成一批有產業支撐和帶動力的集邊貿旅遊購物一體的輻射全疆及周邊國家的大型專業交易市場,一批輻射周邊城區的專、精、特專業市場,一批滿足廣大市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專業市場。
--現代物流業初具規模
大型連鎖企業建立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水平較高的配送中心,統一采購、配送比重分別達到100%和80%。通過重點培育建設發展13家專業化、社會化大型現代物流企業,初步形成烏魯木齊市西北部、西部、北部、南部及城市第二公共中心等5個現代化水平較高、服務功能較為完備、輻射全疆及周邊省份和國家的區域性物流中心。

『肆』 新疆烏魯木齊首次提出建設中亞區域金融中心作為計算機專業的我們 怎麼才能抓住機遇加速發展

相比較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都會,烏魯木齊是小了點,也沒有大都市那樣的繁華。但是至少在西部的省會城市裡,烏魯木齊還是很繁華的,高樓樓立,車水馬龍,商業相當發達,尤其作為亞洲的中心,毗臨中亞,獨特的地理位置給這座城市注入了很大的經濟動力。它不象傳說中的那樣仍然是一片牧場,人人都騎著馬。你在內地享受到的哈根達斯,肯德基,這里天天爆滿。看到的諸多名牌這里都一應俱全,女孩子用的也是高級化妝品。買電器去的也是蘇寧與國美。人家說,看一個城市先要看這個城市女人的精神面貌與狀態。烏魯木齊的女子是很漂亮的,皮膚也非常好,因為這里聚集著天南海北的人,基因的交叉與優勢在她們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而且還有幾十萬少數民族,更增添了幾分異域風情。更重要的是,烏魯木齊的人最熱情,最朴實。我走過不少南方的城市,只有烏魯木齊的公交車上人們是主動為老人讓座的。如果不讓座,會被人唾棄。烏魯木齊是一座充滿活力與動感的商業城市,而且商機無限,這里充滿著內地城市無法相比的特色風情。不要被從前人們對西部的宣傳所誤導。歡迎你到烏魯木齊來。如果你是一個熱愛生活,想體驗一種不同於內地生活的人。

『伍』 真的寧願把金融中心建到烏魯木齊嗎個人沒有去過烏魯木齊 ,那邊是不是發展很好很發達重慶與烏魯木

烏魯木齊是新疆的首府,發展的很不錯,新疆周邊離幾個國家很近的一直在做外貿。

『陸』 烏魯木齊 經濟狀況

經濟建設長足進步。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烏魯木齊經濟建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以國有企業為中心的各項改革取得顯著成效,建立和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方位的開放開發格局初步形成。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實質性進展,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區級經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公有制為主體、混合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工業結構調整繼續深化,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的比重不斷提高。城市基礎設施功能不斷完善,建成了以中山路商業一條街、人民路金融一條街、二道橋民俗一條街和北京路科技一條街為主要代表、各具特色的城市功能街區。新疆商貿城、中國新疆小商品城、新疆國際大巴扎、華凌、友好百盛等一批地方特色市場和大型超市相繼建成,逐步形成了火車南站、二道橋、中山路、大西門、鐵路局等各具特色、初具規模的商業圈,肯德基、普爾斯瑪特、世紀金花、百盛、家樂福等一批國內外著名品牌流通企業落戶我市。2003年,全市生產總值408億元,人均生產總值1.99萬元,全口徑財政收入11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46.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87元。在西部12個首府、省會城市中,綜合競爭力位居前列。

『柒』 烏魯木齊分幾個區哪個區最發達

截至2017年12月,烏魯木齊全市轄7區1縣(天山區、沙依巴克區、新市區、水磨溝區、頭屯河區、達坂城區、米東區、烏魯木齊縣)。

其中天山區最發達,在烏魯木齊市東南部,是烏魯木齊市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駐有自治區、烏魯木齊市黨、政、軍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首腦機關。

(7)烏魯木齊已具金融中心規模擴展閱讀:

烏魯木齊地處中國西北,新疆中部,天山北麓,亞歐大陸腹地,毗鄰中亞各國,有「亞心之都」的稱呼。是世界上最內陸、距離海洋和海岸線最遠的大型城市。

天山區位於烏魯木齊市東南部,被譽為「耕鑿弦涌之鄉、歌舞遊冶之地」, 東起東山公墓山脊與水磨溝區、達坂城區相鄰,西界河灘路和平渠與沙依巴克區相望,南界托里鄉與烏魯木齊縣毗鄰,北起紅山路與河灘北路交匯處與水磨溝區相接。天山區屬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

天山區先後榮獲「全國科教興區先進區」、「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等22個國家級榮譽稱號和「自治區文明城區」、「自治區最佳衛生城區」等105個自治區級榮譽稱號,以及市「四美一凈」先進集體等414個市級榮譽符號。

『捌』 烏魯木齊發達還是香港發達

香港發達
烏魯木齊也不錯,雖然比不過香港、台北、上海、北京、廣州、高雄、深圳等城市,但是,烏魯木齊的城建規模、商業繁榮可以跟成都、南京、杭州、武漢、重慶、沈陽六個城市比一比高低。

『玖』 烏魯木齊發展怎樣

烏魯木齊第三產業(流通服務業)較為發達,在GDP中所佔的比重為61.5%。烏魯木齊擁有百餘家星級酒店,三星以上達到60餘家,其中五星級酒店8家,擁有完善的服務業和完備的基礎設施,為世界各地的客商創造了良好的投資合作環境;擁有健全的商貿流通體系,進出口貿易較為發達,佔新疆進出口額的50%以上;中小學、高等院校、醫院、科研機構等較為集中,人才隊伍較為健全。目前,烏魯木齊已形成石化、冶金、紡織、機械、高新技術、建材、制葯、食品、傢具、服裝等十大產業集群,產業門類齊全,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特別是石化、冶金等產業的發展在同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已成為第二產業的支柱。第二產業在全市GDP的比重為37%。第一產業在全市GDP中所佔的比重很小,只有1.5%,但是,現代農業、觀光農業、高效農業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有政策優勢。近年來,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特別是針對新疆的開發建設,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國家給予新疆經濟發展的支持,不亞於20世紀80年代初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發展的支持力度,這些政策有力地支持了烏魯木齊加快發展。同時,我們始終致力於開發區、工業園區的建設,有著多年的園區建設經驗,相繼建成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一個出口加工區(承接外向型產業的重要工業園區),並且正在建設頭屯河工業園、水磨溝創業園和烏魯木齊和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經濟一體化框架下的米東工業園區。烏昌經濟一體化建設是我們在區域經濟合作方面一次新的嘗試,對於烏昌地區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強強聯合,不斷增強地區整體實力具有深遠影響。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的建設以及烏魯木齊市和我們的鄰居昌吉州經濟一體化進程的逐步推進,必將會使烏魯木齊成為中國西部最重要的製造業基地之一。我們還將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大市場,著力打造新疆最大的、面向周邊各國的出口加工貿易基地和中亞國際物流港,努力為中亞地區經濟共同發展搭建良好的合作交流平台,發揮好中亞地區的橋梁紐帶作用。
我們的發展目標是將烏魯木齊建成面向中亞地區的現代國際化商貿城市。為此,我們將在建設面向中亞地區的五大物流中心、建設一批對中亞地區具有輻射作用的商貿市場等方面不懈努力,不斷完善金融、中介、信息咨詢等服務業。在新的世紀里,烏魯木齊將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努力把烏魯木齊建設成為中國西部及中亞地區的區域性商品交易集散中心、金融中心、交通運輸倉儲中心和現代化信息服務咨詢中心

『拾』 烏魯木齊為什麼那麼繁華經濟學解釋一下

新疆擁有中國六分之一的國土,烏魯木齊是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首府,是新疆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中國西部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是新歐亞大陸橋中國西段的橋頭堡,地處亞洲大陸地理中心。行政區總面積1.2萬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區235.9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235萬,其中城市人口就佔90%以上。現轄七區一縣,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和一個出口加工區。200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4億元,增長14%,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147.1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2.54億元,增長12.2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8.36億元,增長9.63%;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2.67億元,增長16.9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萬元,增長8.61%;農牧民人均純收入4651元,比上年增加402元。烏魯木齊市在全新疆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它各項經濟指標中佔在四分之一以上的比重,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在中國西部12個首府、省會城市中,綜合競爭實力位居前列,被譽為「中國西部明珠」。
文化獨具特色。新疆古稱西域,歷史上烏魯木齊就是古絲綢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鎮,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中心,是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的薈萃之地,呈現出多元文化的特質,其特點是開放、熱情、豪爽和奮進,是中亞地區最具活力的城市。烏魯木齊居住著漢、維吾爾、哈薩克、回、蒙古等47個民族,各民族的文化藝術、風情習俗,構成了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旅遊人文景觀,獨特的服飾和賽馬、叼羊、姑娘追、達瓦孜表演、阿爾肯彈唱等民族文化活動以及能歌善舞、熱情好客的各族人民,對異國他鄉的遊客頗具吸引力。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烏魯木齊市北有準東油田,西有克拉瑪依油田,南有塔里木油田,東有吐哈油田,且地處准噶爾儲煤帶的中部,市轄區內煤炭儲量就達100億噸以上,被稱為「油海上的煤船」。此外還蘊藏豐富的各種有色、稀有的礦產資源。境內天山冰川和永久性積雪被稱為「天然固體水庫」。山區有繁茂的天然森林和天然草場,可利用的野生植物300餘種。光、熱和風能資源也極為豐富,有亞洲最大風力發電廠。這些自然資源,為烏魯木齊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區位優勢明顯。烏魯木齊是中國連接中亞地區乃至歐洲的陸路交通樞紐,現已成為中國擴大向西開放、開展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世界商貿發達城市所佔有的沿海、沿邊、沿河、沿線四大地理要素中,烏魯木齊即占沿邊之利,又得沿線之益,這是新疆、也是烏魯木齊在西部大開發中最大的地理優勢。特別是隨著新亞歐大陸橋的全線貫通,烏魯木齊作為新亞歐大陸橋中國短的西橋頭堡,在中國西部乃至中亞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強。烏魯木齊機場為中國五大門戶機場之一,已開通國際、國內、區內航線100多條。烏魯木齊火車站是新疆鐵路的總樞紐,也是中國與中亞地區重要的客貨集散地,直通國際、國內列車20多對。公路、城市道路四通八達,形成了連接內外、橫貫南北的交通網路。烏魯木齊擁有國際水平的現代通訊手段。所有這些,構築起了一條現代化的立體「絲綢之路」,為烏魯木齊走向世界架起了金橋。
市場潛力較大。烏魯木齊毗鄰中亞各國,自古以來就是溝通東西商貿的重要樞紐。如果,我們以烏魯木齊為圓心,半徑1500公里,在大約700多萬平方公里范圍內,烏魯木齊是規模最大、人口最多、市場潛力最強、環境最好的城市,對中亞地區具有較強的輻射作用。新疆與周邊8個國家陸路接壤,擁有17個沿邊一類口岸和10個二級口岸,烏魯木齊不僅是新疆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而且是中亞地區重要的進出口貿易集散地,已成為世界投資者開拓中亞市場的重要平台。目前,烏魯木齊依託周邊八個國家,建成了近200個各類商品交易市場,其中年交易額超億元的有32個,超10億元的有10個,形成了覆蓋新疆,輻射中亞地區的多層次、多渠道貿易網路,躋身中國西部對外開放的最前沿城市。2006年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45億美元,增長15%。
旅遊業發達。烏魯木齊自然風光優美,天山山脈分布著高山冰雪景觀、山地森林景觀、草原景觀,為遊客觀光、探險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各民族的文化藝術、風情習俗,構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旅遊人文景觀。新疆國際大巴扎、新疆民街、二道橋民族風情一條街等帶有濃郁新疆民俗風情的景區景點,享譽國內外。絲綢之路冰雪風情游,絲綢之路服裝服飾節等帶有絲綢之路文化特色的節慶會展活動,已成為烏魯木齊特有的城市名片。近年來,數以千萬的中外遊客到烏魯木齊旅遊觀光。2006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780萬人次,增長11.75%;實現旅遊及購物總收入76.18億元,增長12.86%,烏魯木齊已成為新疆重要的旅遊集散地和目的地。
產業結構比較合理。烏魯木齊第三產業(流通服務業)較為發達,在GDP中所佔的比重為61.5%。烏魯木齊擁有百餘家星級酒店,三星以上達到60餘家,其中五星級酒店8家,擁有完善的服務業和完備的基礎設施,為世界各地的客商創造了良好的投資合作環境;擁有健全的商貿流通體系,進出口貿易較為發達,佔新疆進出口額的50%以上;中小學、高等院校、醫院、科研機構等較為集中,人才隊伍較為健全。目前,烏魯木齊已形成石化、冶金、紡織、機械、高新技術、建材、制葯、食品、傢具、服裝等十大產業集群,產業門類齊全,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特別是石化、冶金等產業的發展在同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已成為第二產業的支柱。第二產業在全市GDP的比重為37%。第一產業在全市GDP中所佔的比重很小,只有1.5%,但是,現代農業、觀光農業、高效農業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有政策優勢。近年來,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特別是針對新疆的開發建設,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國家給予新疆經濟發展的支持,不亞於20世紀80年代初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發展的支持力度,這些政策有力地支持了烏魯木齊加快發展。同時,我們始終致力於開發區、工業園區的建設,有著多年的園區建設經驗,相繼建成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一個出口加工區(承接外向型產業的重要工業園區),並且正在建設頭屯河工業園、水磨溝創業園和烏魯木齊和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經濟一體化框架下的米東工業園區。烏昌經濟一體化建設是我們在區域經濟合作方面一次新的嘗試,對於烏昌地區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強強聯合,不斷增強地區整體實力具有深遠影響。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的建設以及烏魯木齊市和我們的鄰居昌吉州經濟一體化進程的逐步推進,必將會使烏魯木齊成為中國西部最重要的製造業基地之一。我們還將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大市場,著力打造新疆最大的、面向周邊各國的出口加工貿易基地和中亞國際物流港,努力為中亞地區經濟共同發展搭建良好的合作交流平台,發揮好中亞地區的橋梁紐帶作用。
我們的發展目標是將烏魯木齊建成面向中亞地區的現代國際化商貿城市。為此,我們將在建設面向中亞地區的五大物流中心、建設一批對中亞地區具有輻射作用的商貿市場等方面不懈努力,不斷完善金融、中介、信息咨詢等服務業。在新的世紀里,烏魯木齊將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努力把烏魯木齊建設成為中國西部及中亞地區的區域性商品交易集散中心、金融中心、交通運輸倉儲中心和現代化信息服務咨詢中心。
烏魯木齊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遠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里生息繁衍。最早進入此地的為古姑師-車師人。
東漢時期,這里是東師六國的一部分。西漢初年,漢朝政府即置戊己校尉在烏魯木齊近處的金滿(吉木薩爾)設營屯田,維護絲路北道安全。公元640年,唐朝政府在天山北麓設置庭州,轄4縣,這一帶被稱為輪台縣。現烏魯木齊市東南郊烏拉泊水庫南側的古城遺址,就是當時的軍事重鎮輪台縣城。邊塞詩人岑參曾在輪台生活過三年,寫下了「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台北」的詩句。
烏魯木齊的大規模開發始於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政府鼓勵屯墾,減輕糧賦,烏魯木齊成為「繁華富庶,甲於關外」的地方。清軍於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在今南門外修築一座土城,城「周一里五分,高一丈二尺」,就是烏魯木齊城池的雛形;後來到了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又把舊土城向北擴展,達到周長五里四分,竣工時,乾隆賜名「迪化」。清光緒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清政府設在新疆的軍政管理中心由伊犁轉到迪化,迪化成為省會。
702年,在庭州設北庭都護府,輪台駐軍增加。據《新唐書.吐蕃傳》記載:「輪台、伊吾屯田,禾菽相望」。在輪台生活過3年的邊塞詩人岑參,寫過「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台北」的詩句。771年,唐朝政府又在輪台設置「靜塞軍」,駐守這一戰略要地。烏魯木齊大規模開發始於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烏魯木齊築土駐軍。清政府鼓勵屯墾,減輕糧賦,烏魯木齊農業、商業、手工業一度有較快的發展,成為「繁華富庶,甲於關外」的地方。為適應人口增長、屯墾及商業貿易的需要,清軍先於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在今南門外修築一座土城,城「周一里五分,高一丈二尺」,此為烏魯木齊城池的雛形;之後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又將舊土城向北擴展,達到周長五里四分。竣工時,乾隆命名曰「迪化」。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在迪化城西另築新城鞏寧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烏魯木齊同知改為迪化州知州,改烏魯木齊參贊大臣為烏魯木齊都統,陝甘總督奏准將馬里坤道移駐迪化州鞏寧城。於是鞏寧城也就成為當時清王朝在烏魯木齊的軍政統治中心。光緒十年(1884年),清廷決定設立甘肅新疆省,定迪化為省會。從此迪化成為新疆的政治中心。翌年,升迪化直隸州為迪化府,增設迪化縣為附郭首縣。 民國2年(1913年),將鎮迪道尹改為觀察使,並同時撤銷迪化府,保留迪化縣。民國29年(1940年)成立迪化市政府委員會。民國34年(1945年)11月1日,迪化正式設市並成立市政府;同時將市區劃分為一、二、三、四、五區,迪化縣隸屬迪化專員公署,轄6個鄉,2個牧區及達坂城鎮。區以下設保甲組織。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2月17日,迪化市人民政府成立。重新劃分建立7個區,54個街公所。在郊區建立農民協會,並在土地改革的基礎上成立3個鄉,至此,城鄉各級人民政府初步建立。1954年2月1日,迪化正式恢復使用原名烏魯木齊。
後國務院批復同意將昌吉回族自治州米泉市並入烏魯木齊市,撤銷米泉市和烏魯木齊市東山區,設立烏魯木齊市米東區。行政區劃調整後,烏魯木齊市行政區域面積由10900.77平方公里增至14216.3平方公里,昌吉回族自治州行政區域面積由76975.94平方公里減至73660.41平方公里,米東區行政區域為原米泉市和烏魯木齊市東山區的行政區域,面積3407.42平方公里;烏魯木齊市米東區與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勒泰地區福海縣、五家渠市行政區域界線走向仍按原米泉市行政區域界線保持不變,雙方跨行政區域使用的土地、草場仍按原使用習慣保持不變。
建成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一個出口加工區(承接外向型產業的重要工業園區),並且正在建設頭屯河工業園、水磨溝創業園和烏魯木齊和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經濟一體化框架下的米東工業園區。使烏魯木齊成為中國西部最重要的製造業基地之一。打造新疆最大的、面向周邊各國的出口加工貿易基地和中亞國際物流港,
烏魯木齊土地總面積為12000平方公里。現有耕地65430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5. 55% ,其中水田990公頃,菜地4618公頃,水澆地面積56872公頃,山旱地2950公頃;現有園地100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 09% ;林地5771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4. 89% ;牧草地804679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68. 23% ;城、鎮、村莊及工礦用地3070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6% ;水域總面積3620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3. 07% ;未利用土地17841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5. 13% 。
烏魯木齊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截止目前,共發現各類礦產29種,129處礦產地,大、中型礦床30多處。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炭、石油、銅、錳、鐵、黃金、石材、砂石、粘土、鹽、芒硝、礦泉水等。其中煤炭資源探明儲量達100億噸,約佔全疆總儲量的四分之一,且分布廣,埋藏淺,煤層穩定,煤質優良,品種齊全,易於開采,故烏魯木齊又被稱為「煤海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雅瑪里克山、水磨溝、蘆草溝等地;鹽儲量2. 5億噸,芒硝儲量1. 1億噸,鹽和芒硝產於芒硝鹽池,分東、西鹽湖兩部分;石灰岩儲量1. 2億噸;錳礦儲量2. 2萬噸。另外,柴窩堡地區石油資源有良好的前景。
烏魯木齊地區的森林資源在全疆相對較優,相當於全疆平均森林覆蓋率的3倍,但與全國相比差距甚大。森林資源可分為天然林和人工林兩大類。天然林主要包括山地針葉林、河谷林和平原荒漠林;人工林主要包括以改造自然、保護農田、草場為主體的各種防護林、用材林、經濟林和城市綠化林。現有林業用地面積62477公頃,有林地面積35612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57% ;疏林地面積18362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29% ;灌木林地面積2782公頃,占林地面積的4% ;育苗基地面積264公頃;城市園林及荒山綠化已達3226公頃。樹種資源約90餘種,主要有雪嶺雲杉、天山樺、密葉楊、白榆等。
烏魯木齊第三產業(流通服務業)較為發達,在GDP中所佔的比重為61.5%。烏魯木齊擁有百餘家星級酒店,三星以上達到60餘家,其中五星級酒店8家,擁有完善的服務業和完備的基礎設施,為世界各地的客商創造了良好的投資合作環境;擁有健全的商貿流通體系,進出口貿易較為發達,佔新疆進出口額的50%以上;中小學、高等院校、醫院、科研機構等較為集中。目前,烏魯木齊已形成石化、冶金、紡織、機械、高新技術、建材、制葯、食品、傢具、服裝等十大產業集群,產業門類齊全,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特別是石化、冶金等產業的發展在同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已成為第二產業的支柱。第二產業在全市GDP的比重為37%。第一產業在全市GDP中所佔的比重很小,只有1.5%,將要發展現代農業、觀光農業、高效農業。
烏魯木齊不僅是新疆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而且是中亞地區重要的進出口貿易集散地,已成為世界投資者開拓中亞市場的重要平台。目前,烏魯木齊依託周邊八個國家,建成了近200個各類商品交易市場,其中年交易額超億元的有32個,超10億元的有10個,形成了覆蓋新疆,輻射中亞地區的多層次、多渠道貿易網路,躋身中國西部對外開放的最前沿城市。2006年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45億美元,增長15%。
烏魯木齊機場為中國五大門戶機場之一,已開通國際、國內、區內航線100多條。烏魯木齊火車站是新疆鐵路的總樞紐,也是中國與中亞地區重要的客貨集散地,直通國際、國內列車20多對。公路、城市道路四通八達,形成了連接內外、橫貫南北的交通網路。

烏魯木齊是新疆的首府,新疆沒什麼可驕傲的。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新疆只有全世界唯一的一塊沒被污染的處女地"喀納斯湖"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新疆只有全中國最大的氣田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新疆只有個克拉瑪依油田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新疆只有個全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中國人去以色列學習滴罐技術以色列專家說:"你們去石河子呀,那裡的滴罐技術全世界都是在那學的"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新疆人只種出了全世界最優質的長絨棉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只不過亞洲最大的滑雪場叫"阿勒泰滑雪基地"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只不過全國最長的內流河叫"額爾齊斯河"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只不過全國最大的冰川叫"音蘇蓋提冰川"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只不過世界各國的珠寶商人都知道"阿勒泰的黃金,和田的玉"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只不過烏魯木齊有了個全亞洲最大的國際大巴扎
新疆沒什麼驕傲的,只不過每年的烏恰會吸收外資與廣交會持平
………………
新疆就是新疆,不必攀來比去,無需處心積慮。地球在這里製造一塊陸地,自有它的用場。人類在這里經營幾千年,自有他的理想。 新疆以西部12省區中倒數第四的人口創造出了正數第四的經濟總量,人均GDP超過了所有中西部省區,名列全國31個省(市)區中第12位!石油名城克拉瑪依的人均GDP高達近6000美元,名列全國664座城市中第5位!佔中國六分之一國土生活著2000萬人口的新疆,半年的刑事案件還沒有廣州三天的多!

我作為一個新疆人,作為一個烏魯木齊人,希望外地的人們更多的了解新疆,了解烏魯木齊,也希望更多的人能親身來到新疆體驗新疆人的友好、熱情與好客。

閱讀全文

與烏魯木齊已具金融中心規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cctv 瀏覽:819
期貨大宗商品為什麼會停盤 瀏覽:302
易方達並購重級基金161123 瀏覽:254
期貨籌碼計算公式 瀏覽:142
白銀外匯投資 瀏覽:598
股票投資堂 瀏覽:636
期貨分時量峰如何判斷頂底 瀏覽:740
比較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 瀏覽:591
如何查詢個人持有的基金凈值 瀏覽:777
貴州省鐵路投資公司 瀏覽:883
中國貴金屬交易所發展史 瀏覽:598
進口高純貴金屬材料 瀏覽:54
會理財的意思 瀏覽:124
紅棗期貨上市受益股票 瀏覽:745
陝西金葉股票千股千評 瀏覽:747
交易師多屏全推122 瀏覽:708
信託打包 瀏覽:483
外匯年檢是什麼 瀏覽:658
布魯克融資 瀏覽:84
瀘州老窖股票最低價是多少 瀏覽: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