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襄垣有哪些歷史人物
襄垣因公元前455年趙襄子築城於此故名。西漢置縣,歷代未改。全縣轄8鎮3鄉、328個行政村、1088個自然村;總人口25萬,其中非農人口6萬,農業人口19萬;總面積1160平方公里。全境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屬丘陵半山區,最高海拔1725米,最低海拔800米,平均海拔1000米,屬大陸性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8-9℃,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無霜期平均166天左右。 長治市襄垣縣地圖
襄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人文景觀,古有八景:寶峰晴雪、獅山晚照、涼樓盛觀、漳江春渡、市橋懷故、韓山獨秀、仙堂舊隱、甘泉嗽玉。歷史人物主要有,西漢傑出的政治家張良;東晉著名高僧、旅行家、翻譯家法顯;明洪武年間監察御史連楹;明嘉靖年間禮部和吏部尚書劉龍等。
Ⅱ 家住襄垣縣虒亭鎮自駕一日游哪晸好
當然是去水庫了 有個建華村 有個小小的廣告 那裡有一家我親戚開的農家樂 就在水庫邊上 可以釣魚 燒烤 有菜有飯 價錢不貴 真不貴 可以住宿
Ⅲ 山西省襄垣縣苗家嶺鋁土礦有多大平方公里
虒亭鎮位於襄垣西部30公里,東鄰夏店,西接沁縣,北壤王村,南界上馬,總面積為125平方公里,其中包括1萬余畝水域面積,蓄水1.3億立方米的後灣水庫(現改名為\\「寶峰湖」) 208國道、太焦鐵路貫穿東西。全鎮所轄30個行政村,107個自然村,總人口16222人,勞力10005人,耕地面積42676畝,人均耕地2.63畝。圍庫涉及行政村13個,涉及人口7178人,人均土地1.7畝,208國道沿線涉及10個行政村,涉及人口6344人,人均耕地1.6畝。下設36個基層黨支部,黨員879名。
Ⅳ 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供熱公司電話是多少我在建材市場對面住好冷啊,家裡只有12度
打電話不如直接去供熱公司問問,
Ⅳ 怎麼做襄垣拉麵
以水和面、入鹽、鹼、清油揉勻,覆以濕布,候其觸和,扯為細條,煮之,名為「襄垣拉麵」。
襄垣縣的拉麵技冠上黨,特別是青年女子, 如果入廚不會扯麵,還恐嫁不出去。所以襄垣縣的女子長到14歲入廚學做飯,首先必須跟著母親學扯麵。
相傳,襄垣縣西營村一女子,因家境貧窮,14歲嫁到王村一家富戶為媳。五天後入廚 ,做出的飯菜半生不熟,稀湯寡水,少鹽缺醋,沒滋沒味,更不會做「扯麵」、「擦面」 、「抿虼蚪」,三天兩頭遭到公婆打罵。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婆婆將她趕回娘家,並說:「 你什麼時候學會做飯、炒菜、扯麵條再回來。」新媳婦一氣之下跑到西營 村一家飯店學廚。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年的時間,學得一手烹調技能。回到婆家後大顯身手,每天給公婆、丈夫改善生活。村裡誰家辦紅白喜事她主動到廚房掌勺,炒出的菜香,做出的飯美,扯麵晃條的動作十分流利。她扯出的「裙帶面」、「爐支面」、 「空心面」、「釀餡面」、「香柱面」、「龍須面」粗細均勻。特別是條成入鍋的動作 ,猶如「鳳凰單展翅」、「白鰱入池塘」。後來人稱她「女神廚」。
Ⅵ 山西長治市概況
長治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地處北緯35°49 '~ 37°07 ',東經111°59 '~ 113°44 '。
東倚太行山,與河北、河南兩省為鄰,西屏太岳山,與臨汾市接壤,南部與晉城市毗鄰,北部與晉中市交界。長治市東西長150 千米,南北寬140 千米,總面積為13955 平方千米,佔全省總面積的8.90%。
長治市域主要由長治盆地及其周邊山區兩種地貌單元組成。武鄉—襄垣—潞城—壺關以東的中山區,主要為下古生界碳酸鹽岩地層分布區;襄垣—長子縣之間的長治盆地,主要為新生界鬆散堆積的紅土、黃土分布區;
武鄉—沁縣—屯留—長子一線以西的低中山區,主要為上古生界碎屑岩地層分布區;太古界變質岩、中元古界長城系石英砂岩及石炭系鐵鋁岩僅零星分布。地層出露總厚度約11500米。
長治市地處黃土高原東南緣,從全市整體地貌看,山巒起伏、地形復雜,總體呈盆地狀。最高點為沁源縣太岳山主峰之一,海拔2541米,最低點為平順縣濁漳河出境處,海拔標高380米,最大切割深度為2161米。
長治市地貌大致可分為山地、丘陵、盆地、河谷4種類型。2016年,長治市土地總面積13955.2平方千米,其中平川佔15.9%,丘陵佔33.4%,山地佔50.7%。
(6)襄垣縣域有幾家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新中國時期長治市的建制沿革
1945 年10 月8 日, 長治解放。當月中旬,長治市(縣級)建立,隸太行四專區。
1946 年6 月,長治市升格為地級市,直隸太行區。
1950年3 月,長治市改為長治工礦區(縣級)。
1952 年3 月,工礦區復為長治市,並恢復為地級市,由長治專區代管。
1953 年7 月1 日,長治市改由山西省直轄。
1958 年,長治專區改為晉東南專區,代管長治市。
1971 年,晉東南專區改為晉東南地區。
1975 年,長治市復由山西省直轄,設城、郊兩區。
1983 年9 月,長治市轄城、郊兩區和長治、潞城2 縣。
1985 年5 月,晉東南地區撤銷,晉東南地區所轄平順、壺關、黎城、屯留、長子、武鄉、沁源、襄垣、沁縣,劃歸長治市領屬,長治市轄2 區11 縣。
1992 年11 月,經山西省政府批准,長治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
1994 年,潞城縣正式撤縣設市,隸屬長治市管轄。
2015年2月,長治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