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服務可持續性

金融服務可持續性

發布時間:2021-05-16 15:17:12

❶ 可持續金融駛入快車道,G20 和歐盟分別是怎麼推

可持續金融駛入快車道,G20 和歐盟分別是怎麼推進的

2018年6月初,G20 可持續金融研究組在悉尼召開了 2018 年度第二次小組會議。在中國央行和英格蘭銀行的主持下,80 多位參會代表討論並通過了《2018 年可持續金融綜合報告》的內容摘要。

這份報告摘要將作為重要成果提交給 7 月召開的 G20 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其主要內容包括為資本市場提供可持續資產、發展可持續 PE/VC、在可持續金融領域運用金融科技的可選措施等。

可持續金融(Sustainable Financial System)作為一個專有名詞,最早出現在聯合國環境署(UN Environment)面向各國財長發布的一份報告里。

從字面意義來理解,可持續金融的理念與可持續發展(或「永續發展」)如出一轍,即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需求的前瞻性發展模式。

圖片來自:聯合國環境署

今年 1 月底,歐盟可持續金融高級專家組(HLEG)發布總結報告,提出了適用於歐盟發展可持續金融的多項建議。

其中包括加強信息披露,使風險透明化;建立」歐洲可持續基礎設施」;從綠色債券開始對部分金融資產制定可持續發展標准等等。

緊接著的 3 月,HLEG 發布《可持續金融高級專家組最終報告》,相當於歐盟版的可持續金融路線圖。

報告認為可持續金融需要 2 個必要條件:

① 提高金融對可持續包容性增長與減緩氣候變化的貢獻② 將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因素納入投資決策來加強金融穩定

這份最終報告針對下列七個優先事項提出了重要建議:

① 建立和維護歐盟層面共同的可持續性分類方法② 確定投資者在實現更可持續金融體系方面的責任③ 改善金融機構和企業將可持續性納入其決策過程的披露④ 可持續金融零售戰略的關鍵要素⑤ 將可持續發展納入歐洲監管機構(ESAs)⑥ 制定歐洲綠色債券標准⑦ 建立「歐洲可持續基礎設施」

法國 KEDGE 高等商學院教授克里斯多夫·雷維里(Christophe Revelli)近日公開表示,可持續金融正處於加速發展階段。G20、世界銀行、聯合國環境署、歐盟等組織發布的這些報告就是最直接的例證。

從金融道德教育的角度,英國倫敦商學院高級研究員大衛·皮特-沃森(David Pitt-Watson)表示,教育機構應該將認知金融的真正作用和價值納入高等教育課程體系中,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的金融家,避免過去以利益目標為導向的金融教育。

❷ 小額信貸如何可持續發展

農戶、農村小微企業是我國農村經濟活動的主體,但是,其融資難問題一直較為突出,並成為困擾農村經濟發展、制約農民增收的瓶頸。楊偉坤博士撰寫的《新農村建設中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研究》一書,對於構建農村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機制,有效地支持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要探究滿足小額信貸需求的供給方式和手段,必須從研究需求出發。該書從此出發,以新農村建設為時代背景,解析了農村小額信貸供給與需求的現狀特徵,提出了實現農村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的創新路徑。作者從普惠金融體系構建的視角出發,對農村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的要素在理論上進行了探索,具有創新性,其政策建議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價值。 從該書出發,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幾點有益的啟示: 第一,要滿足農戶、農村小微企業融資的巨大需求,需要構建多樣化的、多層次的小額信貸供給方式,特別是需要構建以小型金融機構為主體的本土金融服務機構體系。 第二,農戶、農村小微企業小額信貸操作模式是多樣化的,各種模式有不同的特點,但最基本的都是利用了熟人社會的各種信任關系,如村莊信任、社區信任、社群信任和人際信任。 第三,滿足農戶、農村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不僅需要進行金融機構的增量結構創新,更要依賴金融機構的存量結構創新,要依賴現有的金融機構進行組織機構布局調整和業務機制創新。 第四,我國小額信貸機構發展較快,但普遍面臨資金來源不足的問題,因而需要構建相應的輔助體系和能夠保障小額信貸機構在競爭基礎上良性運轉的制度基礎。包括完善金融機構評級體系、審計監督機制、支付體系、流動性保障機制、信息披露機制,以及創造有利於這些零售金融機構進入國內外貨幣和資本市場的機制。 《新農村建設中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研究》 楊偉坤 著 中國農業出版社

❸ 金融市場在未來是否可持續發展

全國人民基本保障性分配可以解決國內外一切問題;

中國可以持續發展

小學到初中免費【必須買課外書籍實際上收回】

扶貧,全民醫保,校車,畢竟開始了

❹ 恆昌公司認為新金融的可持續發展該這么做

新金融生態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強化監管自律機構的影響以及各參與方的積極行動。

❺ 我國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屬於可持續發展經濟學么

A、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對後代人的需求構成危害的發展.可持續發展主要包括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等,其關鍵就是要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使再生性資源能保持其再生能力,非再生性資源不至於過渡消耗並得到補充確保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A錯誤;
B、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B錯誤;
C、地球資源是有限和不可再生的,對礦產資源的過度掘取和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必將帶來資源的枯竭和對地球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地球上的可耕地是有限的,並且越來越少;淡水資源是有限的而污染的越來越多;生態環境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的;地球周圍的氧氣是有限的,所以說地球的容納量是有限的;合理有效地利用地球資源,維護人類的生存環境,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所共同關注的問題,所以地球上資源和地球的容納量都是有限的,C正確;
D、人與生物圈應和諧相處,但是人類的一些活動卻有意無意的給環境造成了一些無可挽回負面的影響.D錯誤.
故選:C.

❻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簡單來說,不過是開辟新業務,同時提高金融機構的公信力。

❼ 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以招商證券為例開題報告 如下圖

開題報告無非就是這些內容了,主要是開題要對後續的文章寫作有提綱和指導的作用,這個不是什麼問題,我來OK

❽ 如何推進供應鏈金融的可持續發展

但隨著市場階段的不斷變化,外部環境日趨復雜,供應鏈金融在發展過程中同樣遇到了很多問題。如何推進供應鏈金融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擺在供應鏈行業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產品開發要貼近產業鏈。隨著產業界出現的鏈式化趨勢,供應鏈金融唯有與產業鏈發展和交易模式緊密結合,才能為其競爭力的提升與可持續發展帶來機遇。因而,商業銀行在供應鏈金融發展過程中應更加關注基於實體經濟和產業鏈的金融產品和工具的創新。

產業鏈金融是銀行以產業鏈的核心企業為依託,針對產業鏈的各個環節,設計個性化、標准化的金融服務產品,為整個產業鏈上的企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一種服務模式。供應鏈金融唯有與實體經濟中的產業鏈發展和交易模式緊密結合,才能獲得競爭力的提升和可持續發展的機遇。

基於產業鏈的產品設計有助於提高創新效率。不同產業鏈之間的交易模式千差萬別,由此產生的行業、企業的個性化需求也決定了銀行設計供應鏈金融產品時必須緊緊圍繞產業鏈本身進行設計金融產品。例如,通過對產業鏈進行研究,銀行為處於大宗商品行業上、中、下游的冶煉商、貿易商和終端用戶設計的諸如預付款融資、貨押融資、裝船前融資等結構化融資方案便是契合產業鏈特徵與交易模式的產品和服務。

深入的行業研究和客戶交流有助於銀行獲得關於客戶需求與反饋的信息,使產品創新擺脫「閉門造車」,建立持續性強、靈活度高的產品創新體系,提升產品研發的前瞻性和預見性,設計出針對性強的金融產品。

以行業供應鏈金融帶動產業鏈客戶群拓展。供應鏈金融的理念是銀行通過控制商品和服務交易產生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來為整條產業鏈提供系統性的融資安排設計。例如,通過向核心企業提供針對上游供應鏈的「供應商融資方案」與針對下游供應鏈的「經銷商融資方案」,幫助核心企業與其上下游提高營運效率,加速資金流轉。與此同時,銀行以「1+N」式的長鏈模式拓展客戶群,在成功案例的基礎上,為N個「1」客戶提供成熟的量身定**務,最終實現行業內橫向的產品復制和縱向的客戶群延伸。

風險管理要對症下葯。供應鏈金融業務的自償性體現在商品交易中所運用的結構性短期融資工具,包括基於商品交易中的存貨、預付款、應收賬款等資產的融資,其中結構化特性旨在彌補借款人的信用等級。融資的風險主要取決於融資的自償性的高低以及貸款人對交易進行結構化設計的技能,融資項下的資產將作為第一還款來源。銀行主要依據該筆業務的自我清償特徵以及借款人組織該筆交易的能力對借款人進行授信,而非依據借款人本身的信用等級。

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風險主要來源於基礎交易本身、上游履約能力、下游支付能力以及交易標的市場價格波動等因素。銀行須通過產品組合應用或結構化安排對交易進行全流程式控制制,從而在對貿易各環節風險進行緩釋或轉移,降低債項層面的風險的同時,提升供應鏈整體信用等級。要推動供應鏈金融的可持續發展,銀行須從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風險特點出發,重新審視業務風險的控制基礎和控制方式。
結合供應鏈金融具體特性的風險評判和管理才是適合市場需求與銀行風險控制要求的風險控制。新資本協議的推進實施將對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管理體系和業務發展模式產生重大而深刻的影響,不斷向全面化、專業化以及精細化方向推進,逐步引導銀行形成客戶與債項並重的二維風險評價體系,在收益、風險與資本之間尋找到最佳平衡點。

銀企電子化互通。近年來,供應鏈金融與信息技術結合日趨緊密。當前,信用證、托收等傳統結算工具的使用日趨下降,貿易雙方對銀行的需求從以信用支持為主逐步轉向以支付速度和效率為主,銀行傳統貿易融資的發展空間大幅縮小,必須依託電子化平台的建設提升供應鏈金融實力。以網上銀行、電子供應鏈為代表的電子銀行技術成為中外銀行構建核心競爭力的共同選擇和必然趨勢。

「電子供應鏈」是指銀行通過互聯網服務平台,以一系列電子化金融衍生產品及與外部合作機構數據交換系統緊密聯結,以服務供應鏈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的一種新型服務模式。通過建立電子化信息平台,如如創捷網——創捷B2B電子商務平台,可以極大地加快資金流轉效率,全面降低供應鏈總成本,為供應鏈上的企業在以「鏈」為核心的市場競爭中帶來全流程的金融支持,有效縮短銀行和企業在供應鏈流動過程中的反應時間、增加可用資金頭寸、減輕財務管理負擔和成本、提高企業財務運營和控制能力。電子化對供應鏈金融可持續發展的具有推動作用。

電子化方式將從根本上改善供應鏈金融業務中銀行對基礎交易信息的完整性、及時性和真實性的掌控能力。全面、透明、高效、快捷的電子化解決方案將方便客戶通過互聯網隨時向銀行提交業務**指令,並隨時進行業務處理進程的動態跟蹤,為企業供應鏈管理提供便捷完善的金融服務支持。

當供應鏈金融與全球經貿發展的契合為銀行業搭建起新的舞台,銀企之間的合作與共贏模式也進入了全新的階段。在新的市場格局下,銀行既應對自身發展做到全面規劃與掌握,又能對外部變化及時作出調整和應對。銀行人員應積極探索、大膽嘗試,以客戶全方位營銷和全流程服務為核心,在為客戶提供便捷、全面和高效的一站式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同時,通過精準的流程管理實現供應鏈金融的可持續發展。

❾ 我國金融如何走向可持續發展

建議從五個方面著手建立綠色金融體系:
一是推動綠色金融立法,進一步完善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實施細則,明確並加大環境污染者的法律責任,強化有關責任部門的執法權力,加大環境保護的執法力度。
二是加強政府部門之間,政府與第三方機構的協調合作。建立穩定的跨部門協調機制,充分借用社會監督、社會評估的力量。
三是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支持體系。貨幣政策以及銀行、證券、保險的監管政策要與發展綠色金融相協調。
四是加快綠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環境成本信息系統和綠色評級體系,為決策者和全社會投資者提供依據。
五是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引導作用。
建立國家級「綠色金融專項基金」,在政策性銀行內部應設立專門的綠色金融部門。

❿ 淺論金融中介機構可持續發展的思路

金融創新對金融中介的發展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影響:
1、金融創新會使金融中介的一些傳統業務轉向金融市場,從而導致一些業務萎縮而另一些出現業務的加速發展,比如期權,期貨,互換等衍生產品工具,這些衍生產品使風險得以分散,提供保險的功能;
2、金融創新也使得金融市場有了更大的業務范圍,中介業務也有了更多的發展;
3、金融創新使得金融市場的交易量增大,這降低了交易的邊際成本,交易成本的降低又反過來擴大了交易量。

閱讀全文

與金融服務可持續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融資網站 瀏覽:747
外匯價1美元人民幣 瀏覽:649
方正科技股票價格 瀏覽:802
景順長城動力混合基金凈值 瀏覽:59
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舉報中心 瀏覽:388
孔門的理財 瀏覽:116
鼎融資本收益怎麼樣 瀏覽:305
融資價格是什麼 瀏覽:564
新基金封閉期不能贖回 瀏覽:789
外匯狙擊手pdf 瀏覽:218
恆生中國指數基金 瀏覽:898
修正火理財 瀏覽:487
上海場內開放式基金代碼 瀏覽:516
江蘇民營投資控股和中超控股 瀏覽:450
郭德勝家族信託 瀏覽:211
華寶大健康基金凈值 瀏覽:26
金融信託投資公司 瀏覽:385
網路融資新聞 瀏覽:265
東方財富手機版看資金流向 瀏覽:382
什麼是股票的關鍵價位 瀏覽: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