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融與政策的問題
央行將互聯網金融定位為傳統金融的補充,強調傳統金融是主流。央行認為,互聯網金融並未改變金融風險的本質,因此仍需加強監管。
互聯網金融行業指導意見將落地。專家表示,這對投資者和互聯網企業來說都將是好消息。
你可能感興趣的關於互聯網金融的研究報告:
2014-2018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價值評估及投資潛力咨詢報告
2014-2018年中國互聯網金融市場競爭格局分析與投資風險預測報告
2013-2014中國互聯網金融投融資並購研究年度報告
2013-2014年中國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研究年度報告
2013-2014年深圳市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研究年度報告
更多金融行業分析
「由於互聯網金融涉及的領域很多,在我國分業監管的體系下,過去的一年已經將不同的業務類型歸屬劃分清楚。」經濟學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因此,指導意見年內出台的可能性很大。
18日,國務院同意並轉發國家發改委的《關於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意見》強調,出台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因尚無明確監管條例,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亂象叢生:一邊是數以百計的平台倒下,壞賬、違約、平台跑路等惡性事件不斷;另一邊是VC/PE甚至上市公司不斷湧入、割據既有平台,甚至連58同城及小米等互聯網巨頭都迫不及待地進入P2P。
上述情況未來將得到解決。業內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指導意見有望年內出台,互聯網金融作為在夾縫中生存的金融業態,監管層明確表態要協同監管、創新監管,未來有望逐漸走向綜合監管。
專業人士表示,目前來看,對於有牌照的金融機構,將由相應的監管機構進行監管。對於那些無牌照的將按照業務接近的原則由監管層自行監管。如P2P因與銀行存貸業務相似,所以歸銀監會監管;網路銷售基金歸證監會監管,包括一些類基金交易平台,如眾籌;支付繼續歸央行分管,包括第三方支付;對於一些金融創新業務,如相互保險等,則由保監會監管。此外,還可以比照國外一些成功的做法。
分析認為,由於「金融」具有外部性特徵,凡是與金融掛鉤的事務同樣具備這一特徵,互聯網金融也不例外。從世界上成熟的經濟體來看,互聯網金融無一不被置於監管之下。更多相關內容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價值評估及投資潛力咨詢報告》。
具體來看,海外對於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大致有以下三種方法:一是按屬性將互聯網金融企業劃分公募和私募兩類,其中公募可以比照存款型金融機構以及公募證券的發行者來進行管理;私募則為其設置相應的門檻。二是從信息披露的角度出發,要求對投資者披露充分的信息,這將對公募提出更高要求。三是為保證所有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安全性,由官方建立一個監督機制。比如強制性的要求互聯網企業定期發布網路信息安全報告等。
分析認為,指導意見還需考慮到中央和地方的分工問題,最後政策落地後的成效還需看金融基礎設施能否兼容。
專業人士認為,指導意見出台後,對於投資者和消費者以及領頭的互聯網企業來說都將是好消息,這意味著,互聯網金融將從過去的草莽時代轉向有序發展階段。
分析人士認為,相關規則的出台必將加速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洗牌與變局,這對於互聯網金融企業來說,是挑戰,但也是其謀求良性與高水平發展的動力與機遇。
⑵ 如何推動互聯網金融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2015-2020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領航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由中咨領航資深專家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撰寫,主要依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國家海關總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相關行業協會、國內外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專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報告首先分析政策、經濟等環境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影響;接著從國內外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發展熱點、市場規模把握行業整體現狀;然後從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供需、細分市場及時發現機會點和增長點;進一步從互聯網金融市場競爭、重點企業搜集競爭情報,進行競爭定位;最後從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進行戰略預判;而且綜合了互聯網金融行業投資風險和投資機會制定投資戰略規劃。
⑶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未來發展趨勢和前景如何
互聯復網金融最大的優勢在於藉助制網路能夠方便、快捷的購買金融產品,足不出戶就能辦了,不過,這個是在買的時候,等你需要取現的時候,就體現不出優勢了,小額的或者沒影響,進出才幾百塊錢,收益才幾分幾厘的。 所以說,別管媒體和磚家鼓吹的多厲害,它跟你窮老百姓沒關系。
⑷ 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與問題研究
市場規模實現較快增長
近年來,國內汽車消費需求的日益旺盛,汽車行業供應鏈上各方的金融需求不斷提升,互聯網汽車金融市場規模逐年增大。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互聯網汽車金融的市場規模為3566.3億元,2019年,中國互聯網+汽車金融市場規模約4438.4億元左右。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⑸ 博鰲亞洲論壇歷年發布的《互聯網金融報告》都說了啥
博鰲亞洲論壇發布《互聯網金融報告2016》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博鰲亞洲論壇學術發布會」上,發布了《互聯網金融報告2016》。這是博鰲連續第三年發布年度互聯網金融行業報告,今年的主題是「傳統金融的互聯網化」。
金融機構紛紛試水互聯網金融
報告顯示,2015年,傳統金融加速互聯網化發展。據BR互聯網金融研究院監測,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已經有57家商業銀行上線了直銷銀行。2015年第三季度以來,23家上市券商中有18家券商大力加碼互聯網證券業務。2015年上半年,中國通過互聯網渠道銷售的保險累計保費收入816億元,是上年同期的2.6倍,占行業總保費的4.7%,這一收入已接近2014年互聯網保險全年的保費水平。基金業都已開通互聯網直銷模式,並進行了移動App布局。互聯網信託也開始加快資產多元化布局。
此外,資產證券化正逐步成為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無論是銀行、券商等資產證券化產品傳統發行主體,還是p2p網貸平台、大型電商等介入這一領域的新興發行主體,都對此表現出很大的興趣。
為了有效應對來自互聯網金融等新興業態的挑戰,中國的銀行、證券、基金、保險、信託等傳統金融業已經開始探索向互聯網化轉型的發展模式。銀行業已經試水網路銀行、直銷銀行、手機銀行等模式,開通電商平台以覆蓋企業和個人電子商務的綜合需求。互聯網證券在國內主要有自建電商平台、進駐第三方電商平台和獨立第三方網站三種模式。互聯網基金的模式主要有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基金超市模式、網上銀行銷售模式和基金公司網上直銷模式。互聯網保險演化出官網直銷模式、專業的第三方保險銷售網站模式、眾安在線模式、電子商務平台模式。互聯網信託則有信託直銷模式和債權轉讓機制下信託受益權拆分轉讓模式。
互聯網金融監管相對薄弱,需警惕風險
在金融互聯網化進程加快的同時,風險也隨之而來。與傳統金融行業相比,互聯網金融所面臨的風險更加多樣化和復雜化,既包括金融相關風險,也包括技術層面和社會影響等風險。
雖然我國已經形成以央行徵信系統為主導,輔以市場化專業機構和個人徵信機構的三方格局,但全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仍處於初級階段,如小微企業和個人徵信覆蓋面和深度相對薄弱、行業和地域分割使得信息不能整合和流動等。
在互聯網金融監管方面,主要存在三個問題:一是行業准入門檻較低,監管標准還不夠清晰;二是監管導向仍需有效傳遞,監管原則與方式有待進一步確認;三是監管協同機制尚未有效運轉起來,監管技術亟待提升。
此外,市場需要加強有效監管和自律,自律仍有不斷改進的空間。
要充分借鑒歐美監管理念並改革創新
總體上,報告對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充分學習借鑒和改革創新,尤其是對歐美發達國家的徵信體系、監管理念、風險管理等方面要消化吸收、博採眾長、推陳出新。
徵信方面,要從體系、技術、意識等方面加強和改進,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如打破行業和地域壁壘等。
監管方面,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是當務之急,只有制定一套統一的標准,明確各主體的責任和義務,才能減少行業亂象和違法行為。
報告指出,傳統金融與新興金融相互融合是大勢所趨,傳統金融互聯網化的過程在未來將進一步演化提升,形成日趨豐富的創新空間與市場機遇。中國互聯網金融將成為在全球范圍內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重要力量,不僅限於提供互聯網技術服務與產品設計,還將在提升中國金融資源的全球配置能力中發揮積極作用。
⑹ 有想要最新金融行業的傳播分析報告用於企業輿情監測、競品監測的的嗎需要的小夥伴私信我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截止至2014年底,我國互聯網金融市場規模已經突破10萬億元。互聯網的東風下,互聯網金融得到快速發展。以P2P網路借貸為例,過去5年中,各類P2P平台都獲得了年均超過250%的爆發式增長,2014年全年P2P平台數量達到1575家,網路借貸成交量突破了2500億元,貸款余額突破1000億元,其發展勢頭可見一斑。
與傳統銀行借貸方式相比,P2P網路借貸方式更加自由、靈活與方便,因而正廣受市場青睞,這也使得P2P成為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不過P2P高速發展的同時,行業隱憂也逐漸凸顯:今年上半年我國2000餘家P2P平台中,問題平台數量高達273家,數據超過去年問題平台數量總和。除了企業自身風控能力不足之外,國家監管缺位以及個人徵信體系建設缺失是導致問題P2P平台滋生的主因。
⑺ 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互聯網金融產品的網民滲透率達61.3% 什麼是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ITFIN)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版現資金融通、權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1] 互聯網金融ITFIN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路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後(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新興領域。2016年10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⑻ 在哪兒可以找到互聯網金融的行業數據
前瞻產業研究院 提供的《2015-2020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專告》顯示,截止至屬2014年底,我國互聯網金融市場規模已經突破10萬億元。以P2P業態為例,過去5年中,各類P2P平台都獲得了年均超過250%的爆發式增長。
不過,作為新興行業,互聯網金融問題不容忽視。互聯網金融的安全風險也日益加劇。仍以P2P業態為例,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我國問題P2P平台數量為273家,數量超過2014年問題P2P平台數總和,今年以來,P2P網路貸款平台出現跑路或提現困難的公司更是高達677家。
⑼ 求《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2013)》全文的下載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4-2018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0-2013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呈逐年增長趨勢。2013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53729.8億元。支付寶、中國銀聯和財付通分列前三位,交易規模市場份額分別為67.6%、8.3%和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