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公司借殼上市

金融公司借殼上市

發布時間:2020-12-21 01:27:24

㈠ 政策為什麼不允許金融類企業借殼上市

金融類企業屬於特殊行業類型,一方面金融企業具有杠桿性,資產結專構異於其他行業,屬另一方面,借殼上市與IPO相比流程和審批簡化,不利於政策控制。
金融與實體雖然是伴生關系,但金融獨大也會傷害實體經濟的運行,所以政策上的這些條款有利於國家從總體方面引導控制。不過實際運行中,也是有很多規避方法的。

㈡ 證券:股票質押式回購信託:股票質押融資,對於企業融資可包裝成不進入貸款卡的融資模式。這個如何操作

股票質押的玩法多種多樣,但歸根到底只是個融資方法,花樣主要是各種各樣的目的和套路,到最終的最終,是要由融資方的實際需求來決定的。
相關計算我放在了這個回答裡面,有的情況我也沒有接觸過,只是給了個思路,有問題或經驗的親們可以教教我怎麼處理。
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的警戒線比例、平倉線比例、觀察期、補倉期、平倉期如何設定? - 股權質押
一、股票質押實現創業板借殼上市
我見過的一個很牛逼的案例,標的是某創業板股票(前提:創業板目前禁止借殼上市),他們居然靠股票質押借殼上市了。。。大概流程是這樣的。
1,大股東將大部分股權(足夠變更實際控制人,可分批實現)以合理的質押率質押給資產管理公司融資,所有的協議要公證。
2,這個資產管理公司實際上是借殼主體的全資子公司(開開腦洞,想到了什麼~)
3,大股東拿著這筆錢投向了一個虛無縹緲的去處,然後石沉大海,一敗塗地,還不起錢了。。。(呵呵)
4,借殼主體拿著公證書去法院起訴,通過司法途徑將股權劃轉給了借殼主體抵債。(高招)
5,證監會管不著法院執行吧,所以。。。然後再裝入各種設備呀,技術啊,人員啊。。。然後不就是新公司了嘛。
二、股票質押歸還過橋
很多定增、重組、借殼上市都需要股東去繳納一大筆資金的,不管是現金購買股權,還是保證業績。也就是說,你只有繳納足額資金才可以獲得這些股票,一旦獲得股票,你又可以拿股票去質押融資。給錢才有股票,有股票才有錢。。。
所以,其實現實中有非常多的股東,在定增、重組等等方案獲批以後,都不著急的去繳納這筆錢(因為沒錢或者沒必要),而是去找金融機構,確定好我一旦繳納資金獲得股票(過橋資金),你要再最短的時間內給我辦好股票質押貸款,去歸還過橋資金(因為成本較高)。
說白了就是找好下家之後拿過橋完成資金繳納,然後用股票質押還錢。之後就用股票質押的一點點成本獲得了很多股票和融資款了。
三、股票質押杠桿融資、滾動還款
其實很多股東拿了股票,要麼沒法賣,要麼時間來不及,很多都是富廟窮和尚。所以,一個靠譜的金融機構可以把你的股票通過股票質押融資的形式」提前「」及時「套現出來。
比如你通過定增持有的股權,鎖3年或者鎖1年,但你可以只用8.5%-9.5%左右的股票質押利息就貸出很大一筆資金,是非常劃算的融資方式(股票變現容易,所以成本才可能低,尤其是優質標的)。
滾動還款就是到期之後繼續質押給下一家,這樣你可以長期的以很合理的資金成本佔用很大的資金去做更有效的投資或其他。或者讓這家券商給你市值管理,幫助你以適當的方式減持,獲利出場。
四、股票質押補充流動資金、實業投資、收購資產、並購公司等
現實中簡單的股票質押貸款大部分都是這種要用錢去投向某個地方的,有很多股票又不想減持,還需要一大筆資金,這個就是最靠譜的方式了,成本還比較合理,更有個關鍵點是快。
其實大部分的資金還是從銀行出,或者金融機構募集的資金。為什麼快?因為銀行不用管你投向什麼,你愛投什麼投什麼,銀行關注的,是你的股票在融資期間會不會跌平倉線。只要不跌破平倉線,對我而言就是沒有風險的,因為我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拋售,收回資金。所以,只要有個券商給我嚴格盯好股價,我就不用太在意他投向哪裡。只要我選擇接的這個股票業績好、經營穩定就行。所以才能在快則1周多2周的時間就辦成幾個億的質押貸款。
大概參考:
現在股票質押的質押率主板5折到6折,一般5折。
小盤股或優質創業板股票3折到3.5折,一般3折。
中盤股看情況,在3-5折之間。滬深300會更高一點。
期限一般半年至2年,只有部分銀行券商接受3年。
利率比較合理,競爭激烈。
關鍵是,有的券商的分支機構流程熟悉,銀行關系硬,手裡的資金方多,做這個超級快,有的就比較慢了。融資只是一方面,後續的綜合服務才是券商真正拼的內容。
另外:
質押率可以通過復雜的交易做到7折,那個又是一回事了(由標准業務變成主動管理業務了)。所以如果隨隨便便給你報價就是可以做7折,那我只能呵呵了。。。

㈢ 金融企業借殼受阻,從券商到九鼎,如何實現資

私募基金的概念本來就是只面向小部分人,如果上市了之後面向公眾發行,那麼這個版私募權基金也不再是私募基金了。
另外,私募基金之所以存在,很大程度是因為這些機構都沒有資格滿足成立公募基金的要求。這是由其本身的性質而決定的,如果沒有一個正規式的單位掛靠,沒有足夠的抵押物等等。
退一萬步來講,如果私募基金真的想上市了,那麼明顯就需要讓其滿足公募基金的要求,為此才可以正常上市。

㈣ 順豐借殼A股上市可以分析的點有哪些,有沒有人學過經濟法,或者專門了解過這個案例的,能提供一些方向

順豐在借殼的時候為保證重大資產重組順利實施,曾兩度調整借殼方案:

7月26日,順豐控股剝離7億多的金融資產,將其直接或間接持有的合豐小貸100%股權、樂豐保理100%股權和順誠融資租賃100%股權,轉讓給明德控股或其指定的除順豐控股及其子公司之外的第三方。

9月27日晚,鼎泰新材公布了一份修改版的順豐控股借殼交易方案。方案顯示,計劃置入鼎泰新材的順豐控股,將向控股股東明德控股轉讓其持有的深圳中順易金融服務有限公司31.80%股權及深圳市物流產業共贏基金股份有限公司10%股權,中順易、共贏基金主營業務分別涉及到金融服務和投資。

對於剝離這兩筆資產原因,公告稱,是「為保證本次重大資產重組順利實施,根據監管和市場環境變化情況」而作出的決定。2016年以來金融類資產的上市受到限制,此前,搜房控股也從擬注入萬里股份的標的資產中刪除了金融資產。

除了已經披露的金融資產外,被剝離的還包括順豐商業和順豐電子商務相關資產和業務。2015年9月30日,順豐控股決定將順豐電商、順豐商業100%股權分別以人民幣1元轉讓給順豐商貿控股。因此,順豐控股此次打包上市的資產主要為順風控股速運物流等相關業務,包括快遞、倉配、 冷運、供應鏈、重貨運輸等業務板塊。

可以從金融資產上市受限分析

㈤ 青海綠草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借殼上市

借殼上市,是華遠地產、金融街集團、中關村、北大方正、蘇寧環球、中國華潤等眾多知名企業成功上市的方式。所謂借殼上市,系指非上市公司通過收購或其他合法方式獲得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權,將原上市公司資產、業務進行必要處置或剝離後,再將自己所屬業務"裝進"已上市公司並成為其主營業務,從而實現未上市資產和業務間接上市的行為。本章著重結合並購實踐,探討獲取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的8種具體方式。

一、協議收購:金融街集團是怎樣上市的?

協議收購,指收購方與上市公司的股東以協議方式進行的股權轉讓行為。協議收購是我國股權分置條件下特有的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的收購方式。

1、借殼背景

北京金融街集團(以下簡稱"金融界集團")是北京市西城區國資委全資的以資本運營和資產管理為主業的全民所有制企業。金融街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開發,在當時政策環境下,房地產公司IPO有諸多困難。

重慶華亞現代紙業股份有限公司(000402,以下簡稱"重慶華亞")成立於1996年6月18日,主頁為紙包裝製品、聚乙烯製品、包裝材料等的生產和銷售,其控股股東為重慶華亞的控股股東華西包裝集團。

2、運作過程

為利用上市公司資本運作平台,實現公司快速發展,1999年12月27日,華西包裝集團與金融街集團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華西集團將其持有的4869.15萬股(占總股本的61.88%)國有法人股轉讓給金融街集團。

2000年5月24日,金融街集團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深圳分公司辦理了股權過戶手續。

2000年7月31日,重慶華亞更名為"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融街控股")。

之後,金融街控股將所有的全部資產及負債(連同人員)整體置出給金融街集團,再由華西包裝集團購回;金融街集團將房地產類資產及所對應的負債置入公司,置入凈資產大於置出凈資產的部分作為金融街控股對金融街集團的負債,由金融街控股無償使用3年。

2001年4月,金融街控股注冊地由重慶遷至北京。至此,金融街集團實現借凈殼上市。

2002年8月,公司公開增發融資4.006億元;2004年12月公開增發融資6.68億元,2006年12月27日定向增發融資11.81億元,累計融資22.469億元。(備註:總市值是按2007年9月28日收盤價計算的。)

3.借殼上市後公司產業擴張情況

借殼上市後,通過多次再融資,促進了房地產業務快速發展,成為房地產上市公司"五朵金花"之一。

同樣以股權協議轉讓方式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並借殼上市的,還有香港華潤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中國華潤總公司。

2000年6月20日,中國華潤總公司一次性受讓深萬科(000002)第一大股東——深圳經濟特區發展(集團)公司持有的5115.5599萬股國有法人股,占萬科總股本的8.1%.在此之前,香港華潤集團的間接控股公司——北京置地有限公司已經持有2.71%的萬科B股。

至此,香港華潤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由此組成了中國房地產業的"巨無霸".

二、舉牌收購:北大方正吃掉延中實業成功上市

二級市場競價收購,指收購方通過證券二級市場(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系統)購買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份的方式,典型者如北大方正收購延中實業流通股股份。

延中實業是二級市場上典型的三無概念股——無國家股、無法人股、無外資股,其公司股份全部為流通股,股權結構非常分散,沒有具備特別優勢的大股東,在收購行動中最容易成為被逐獵的目標。1993年9月,寶安集團就曾在二級市場上收購延中實業,拉開了中國上市公司收購的序幕。

1998年2月5日,北大方正及相關企業在二級市場舉牌收購延中實業,隨後將計算機、彩色顯示器等優質資產注入了延中實業,並改名為方正科技,成為第一家完全通過二級市場收購實現借殼上市的公司。

同樣的並購,還包括天津大港油田收購愛使股份。

愛使股份最前身是上海設備有限公司,1985年面向社會公開發起設立,並於1990年底成為我國首批在交易所公開上市的企業之一。在1990年上市時總股本只有40萬,到1995年5月,經過兩次配送後,總股本才只有6739.2萬股,是典型的小盤股,且都是流通股。由於愛使股份盤子非常小,又是全流通股,上市後的10年內以控制權五易其手的紀錄創下之最。自然人胡興平、遼寧國發集團、延中實業、天津大港集團、明天等相關聯企業先後入主愛使股份。

1998年7月1日,天津大港油田發布舉牌公告,大港油田兩家關聯企業合並持有愛使股份的比例達到5.0001%,截至1998年7月31日,大港油田通過旗下3家公司4次舉牌,共持有愛使股份10.0116%的股份。大港的進入引起愛使管理層的強烈反對,愛使董事長秦國梁將大港的收購斥為敵意收購,雙方為公司章程是否違背《公司法》大打口水戰。為阻止天津大港油田收購,愛使股份甚至採取了"焦土戰術",1998年8月21日公布的1998年中報中顯示,當年上半年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僅為0.5383%,意欲打消大港收購積極性。後在上海市政府的協調下,秦國梁作出妥協,大港油田進入愛使董事會,大港方李遵義當選為董事長,總經理由天津大港方面的人擔任。天津大港油田收購愛使股份後,置入天津大港油田港潤石油高科技公司70%的股權,實現借殼上市,並實施配股方案,募集資金3.52億元。

三、收購上市公司母公司:凱雷收購徐工的"後山小道"

收購上市公司母公司,也就間接控股了上市公司,還可以避免很多法律、政策上的障礙。如樣板戲中所唱:山前強攻不是辦法,可以探尋一條攻佔威武山的"後山小道".凱雷投資收購徐工科技(000425)母公司——徐州工程機械集團,就是一例。

徐工機械於2002年7月28日成立,徐工集團以凈資產6.34億元作為出資,持股51.32%,餘下的股權由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分別持有。次年1月,徐工機械無償受讓了徐工集團持有的徐工科技(000425)35.53%的股權,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

凱雷投資是注冊美國從事股權投資的公司,其在亞洲從事股權投資的公司稱為凱雷亞洲投資公司。為完成收購徐工集團,凱雷亞洲投資公司專門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凱雷徐工。

在徐工機械並購案例中,並購對賭體現在並購標的的定價上。協議中規定,在徐工股權轉讓獲批後,將支付2.55億元的收購價款,購買82.11%徐工機械股權。同時,凱雷徐工將對徐工科技分兩次進行總額為1.2億美元的增資。第一部分的6000萬美元與2.55億元同時支付。另外的6000萬美元則要求徐工機械2006年的經常性EBITDA達到約定目標方可支付。

由於徐工機械直接及間接持有徐工科技43.06的股權,為其第一大股東,因此凱雷徐工實際上也取得了徐工科技的相對控股權。

四、先破產再置換:蘇寧環球借殼ST吉紙撿了個大便宜

法院對資不抵債的上市公司ST吉紙(000718)先行宣告破產,投資人蘇寧環球再將其優質資產置入上市公司空殼之中,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再以象徵性價格出讓上市公司控股權。這便是蘇寧環球低成本的上市之路。

ST吉紙總股本為399,739,080元,其中吉林市國資公司持有國家股200,0980.080股,占總股本的50.06%;募集法人股11,037,000股;社會公眾股188,604,000股。

ST吉紙自2002年6月21日開始停產,2003年1月5日至2003年2月27日短暫恢復生產後,自2003年2月28日至2005年6月30日一直處於停產狀態,連續虧損,ST吉紙財務狀況不斷惡化。截至2004年底,ST吉紙資產總額213213.09萬元,負債總額233531.72萬元,大量到期債務無力償還。2005年5月9日,ST吉紙接到深圳證券交易所通知,公司股票暫停上市。

蘇寧集團始創於1987年,榮列2004年度中國企業500強第420名,2002年在全國工商聯上規模民營企業第49位。蘇寧集團成立後已累計開發房地產項目近40個,開發面積超過300平方米。

蘇寧環球並購ST吉紙並成功借殼上市的步驟為:

1、進入破產程序,解決債務糾紛

2005年4月30日,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關於債權人申請公司破產的事項。2005年8月15日,在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主持下,ST吉紙與債權人達成和解協議,債權人同意公司以全部資產抵償全部債務,抵償後公司凈資產為0.

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發(2005)吉中民破字第3-7號民事裁定書,裁定認可和解協議並發布公告,中止破產程序的審理。和解協議自2005年8月24日法院公告之日起生效,在和解協議生效之日起90日內,ST吉紙應將按債權人要求,將全部資產變現,所獲資產在法院監管下,按和解協議依法清償債務。如果和解協議未能按期履行,債權人有權申請法院強制招待或者申請法院恢復破產程序,屆時*ST吉紙將被法院宣告破產。

2、一次性清償債務,實現凈殼

為按期履行和解協議,ST吉紙與林晨鳴紙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吉林晨鳴")簽署了《資產收購協議》,並與吉林造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紙業集團")簽署《承債式收購資產協議》,將其全部資產分別轉讓給吉林晨鳴和紙業集團。

資產轉讓和債務重組完成後,ST吉紙成為無資產、無負債、無業務的"凈殼"公司。

3、蘇寧集團將資產置入

蘇寧集團將持有的南京天華百潤投資發展有限公司95%的股權和南京華浦高科建材有限公司95%的股權,按經評估確定的價值40277.90萬元轉讓給ST吉紙,並豁免ST吉紙由於受讓上述資產而產生的全部債務,即ST吉紙將無償獲得價值40277.90萬元的經營性資產。

4、蘇寧集團收購股權,實現對上市公司控制

以收購人挽救ST吉紙的行為為前提條件,ST吉紙控股股東吉林市國資公司按收取蘇寧集團1元象徵性轉讓款的方式,向蘇寧集團轉讓其持有的ST吉紙全部50.06%的股份。資產置入完成後,ST吉紙凈資產從0恢復至40277.90萬元,每股凈資產從0元上升為1.01元。

資產重組和股權重組後,上市公司由造紙及紙製品生產經營企業變為房地產經營開發企業,其名稱為由吉林紙業股分公司變更為蘇寧環球股份公司,相應地,股票簡稱也由"ST吉紙"更名為"蘇寧環球"。

閱讀全文

與金融公司借殼上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豐樹基金出錯嗎 瀏覽:981
來不及還貸款 瀏覽:949
民間貸款2436 瀏覽:394
5萬5日元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203
中國人民銀行5月15日人民幣 瀏覽:340
傻人買什麼股票強 瀏覽:817
2016年1月1日外匯牌價 瀏覽:724
外賣小哥理財月入五萬 瀏覽:65
模模搭融資 瀏覽:813
天原管道價格表 瀏覽:783
適合女生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640
基金募集期會提前結束嗎 瀏覽:557
益盟操盤手分時圖資金線指標公式 瀏覽:556
謝克對人民幣匯率多少 瀏覽:354
看看貨幣基金 瀏覽:424
安泰豐貴金屬投資公司58同城 瀏覽:162
股票價格還有負的嗎 瀏覽:825
丹麥對人民幣匯率計算器 瀏覽:867
中國農業銀行外匯轉帳 瀏覽:214
今天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匯率是多少錢 瀏覽: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