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企業准備金計提管理辦法的第二章 准備金的計提
第四條金融企業承擔風險和損失的資產應計提准備金,具體包括發放貸款和墊款、可供出售類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長期股權投資、存放同業、拆出資金、抵債資產、其他應收款項等。
對由金融企業轉貸並承擔對外還款責任的國外貸款,包括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外國買方信貸、外國政府貸款、日本國際協力銀行不附條件貸款和外國政府混合貸款等資產,應當計提准備金。
金融企業不承擔風險的委託貸款、購買的國債等資產,不計提准備金。
第五條金融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對各項資產進行檢查,分析判斷資產是否發生減值,並根據謹慎性原則,計提資產減值准備。對發放貸款和墊款,至少應當按季進行分析,採取單項或組合的方式進行減值測試,計提貸款損失准備。
第六條金融企業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對承擔風險和損失的資產計提一般准備。一般准備由金融企業總行(總公司)統一計提和管理。
金融企業應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內部模型法或標准法對風險資產所面臨的風險狀況定量分析,確定潛在風險估計值。對於潛在風險估計值高於資產減值准備的差額,計提一般准備。當潛在風險估計值低於資產減值准備時,可不計提一般准備。一般准備余額原則上不得低於風險資產期末余額的1.5%。
第七條具備條件的金融企業可採用內部模型法確定潛在風險估計值。運用內部模型法時應當使用至少包括一個完整經濟周期的歷史數據,綜合考慮風險資產存量及其變化、風險資產長期平均損失率、潛在損失平均覆蓋率、較長時期平均資產減值准備等因素,建立內部模型,並通過對銀行自身風險資產損失歷史數據的回歸分析或其他合理方法確定潛在風險估計值。
第八條金融企業採用內部模型法的,已改制金融企業履行董事會審批程序後實施,未改制金融企業由行長(總經理、總裁)辦公會審批後實施。
金融企業採用內部模型法的,應將內部模型及詳細說明報同級財政部門備案。
第九條金融企業不採用內部模型法的,應當根據標准法計算潛在風險估計值,按潛在風險估計值與資產減值准備的差額,對風險資產計提一般准備。其中,信貸資產根據金融監管部門的有關規定進行風險分類,標准風險系數暫定為:正常類1.5%,關注類3%,次級類30%,可疑類60%,損失類100%;對於其他風險資產可參照信貸資產進行風險分類,採用的標准風險系數不得低於上述信貸資產標准風險系數。
第十條金融企業對非信貸資產未實施風險分類的,可按非信貸資產余額的1%—1.5%計提一般准備。
標准法潛在風險估計值計算公式:
潛在風險估計值=正常類風險資產×1.5%+關注類風險資產×3%+次級類風險資產×30%+可疑類風險資產×60%+損失類風險資產×100%
財政部將根據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參考金融企業不良貸款額、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貸款撥備率、貸款總撥備率等情況,適時調整計提一般准備的風險資產范圍、標准風險系數、一般准備占風險資產的比例要求。
第十一條金融企業應當根據資產的風險程度及時、足額計提准備金。准備金計提不足的,原則上不得進行稅後利潤分配。
第十二條金融企業應當於每季度終了後60天內向同級財政部門提供其准備金計提情況(包括計提准備金的資產分項、分類情況、資產風險評估方法),並按類別提供相關准備金余額變動情況(期初、本期計提、本期轉回、本期核銷、期末數),以及不良資產和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情況。
中央金融企業將准備金計提情況報送財政部,中央金融企業在各地分支機構報送財政部駐當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地方金融企業報送同級財政部門。准備金由總行(總公司)統一計提和管理的金融企業,由總行(總公司)向同級財政部門統一提供准備金計提情況。
第十三條財政部駐各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負責對當地中央管理的金融企業分支機構准備金計提的監督管理,對未按規定足額計提准備金的,應當及時進行制止和糾正。
2. 銀行財務根據《金融企業准備金計提管理辦法》,資產減值准備和一般准備怎麼計提
銀行財務根復據《金融企業准備金制計提管理辦法》第三條辦法所稱准備金,又稱撥備,是指金融企以承擔風險和損失的金融資產計提的准備金,包括資產減值准備和一般准備。
本辦法所稱資產減值准備,是指金融企以債權、股權等金融資產(不包括以公允價值計量並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進行合理估計和判斷,對其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低於賬面價值部分計提的,計入金融企業成本的,用於彌補資產損失的准備金。
本辦法所稱一般准備,是指金融企業運用動態撥備原理,採用**模型法或標准法計算風險資產的潛在風險估計值後,扣減已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從凈利潤中計提的、用於部分彌補尚未識別的可能性損失的准備金。
3. 存款准備金由哪幾部分組成
血液是由細胞部分和液體部分組成的。細胞部分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液體部分稱血漿,含有大量水分和多種化學物質如蛋白質、葡萄糖和無機鹽等。
希望採納
4. 金融企業准備金 與貸款損失准備金是一樣的嗎
財政部關於印發《金融企業准備金計提管理辦法》的通知(財金〔2012〕20號):金融企業准備金指:「金融企業對承擔風險和損失的金融資產計提的准備金,包括資產減值准備和一般准備。」其中:
(1)資產減值准備指"金融企業對債權、股權等金融資產(不包括以公允價值計量並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進行合理估計和判斷,對其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低於賬面價值部分計提的,計入金融企業成本的,用於彌補資產損失的准備金。"
(2)一般准備,是指金融企業運用動態撥備原理,採用內部模型法或標准法計算風險資產的潛在風險估計值後,扣減已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從凈利潤中計提的、用於部分彌補尚未識別的可能性損失的准備金。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印發《銀行貸款損失准備計提指引》的通知(銀發〔2002〕98號):「銀行應當按照謹慎會計原則,合理估計貸款可能發生的損失,及時計提貸款損失准備。」"貸款損失准備的計提范圍為承擔風險和損失的資產,具體包括:貸款(含抵押、質押、保證等貸款)、銀行卡透支、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墊款、信用證墊款、擔保墊款、進出口押匯、拆出資金等。"
對比可知:
(1)貸款損失准備金的計提單位為銀行,金融企業准備金的計提單位除了銀行,還有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
(2)貸款損失准備金是銀行僅就部分資產(范圍見第2條)計提的損失准備金,而金融企業准備金除了資產減值准備還有根據風險管理要求計提的一般准備。
綜上可知:金融企業准備金與貸款損失准備金不一樣,貸款損失准備金可以算是金融企業准備金的一種。
5. 存款准備金計提范圍是什麼意思
二級存款准備金的一計提范圍:
(1)二級存款准備金的計提范圍不應包括有貸款企業存款 工商銀行現行的二級存款准備金計提范圍是山有貸款企業存款、無貸款企業存款、儲蓄存款和單位其他存款四部分組成的各項存款的增加領。
(2)在各項存款增加額中,儲蓄存款來源於社會公眾的游資;無貸款企業存款來源於各種業務收入,如鐵進、郵電企業的貨運、客運、裝卸、郵政、電信等營業收入;
(3)單位其他有款來抓於不屬於企業性質又無財政撥款單位的出賣技術專利、提供信息咨詢等收入,上述三項是銀行真實的資金來源,約占各項存款增加額的三分之二。
存款准備金是指:
(1)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deposit-reservation)。存款准備金的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銀行決定的,被稱為存款准備金率。
(2)存款准備金已成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重要工具,是傳統的三大貨幣政策工具之一。
6. 銀行准備金是如何計算的
一、存款准備金率乘以本次的存款金額,例如,如果存款准備金率為10%,就意味著金融機構每吸收1000萬元存款,要向央行繳存100萬元的存款准備金,用於發放貸款的資金為900萬元。倘若將存款准備金率提高到20%,那麼金融機構的可貸資金將減少到800萬元。
二、作為准備金計算基數的存款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
註:存款准備金已成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重要工具,是傳統的三大貨幣政策工具之一。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存款准備金的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銀行決定的,被稱為存款准備金率。
存款准備金通常分為法定存款准備金和超額存款准備金,其中法定存款准備金是按央行的比例存放,超額存款准備金是金融機構除法定存款准備金以外在央行任意比例存放的資金。
(6)金融機構准備金計提包括擴展閱讀:
一、存款准備金的職能:
1、緩沖職能:通過建立存款准備金制度,有助於在流動資產狀況發生變 動時穩定隔夜利率。
2、流動資產管理職能:為中央銀行提供了准備金需求的一個來源,從而可以補償通過自發性因素產生的流動性資產供給。
3、貨幣控制職能:可以被作為一種控制貨幣總量的手。
4、收入或稅收職能:可以被認為是中央銀行收入的一個來源。
二、存款准備金的影響:
1、銀行:由於資金減少,貸款利潤會減少,這對於仍然以存貸利差為主要利潤來源的銀行的業績有一定影響;另一方面,會催促銀行更快向其他利潤來源跟進,比如零售業務、國際業務、中間業務等,這樣也會進一步加強銀行的穩定性和盈利性。
2、企業:資金緊張,銀行會更加慎重選擇貸款對象,傾向於規模大、盈利能力強、風險小的大企業,這會給一部分非常依賴於銀行貸款的大企業和很多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造成一定影響。強者更強。
3、股市:影響非常有限,幅度比預期低,而且就大部分銀行的資金來說,都還比較充裕,這個比例對其貸款業務能力相當有限;另一方面,市場很早就已經預期到人民銀行的緊縮性政策,所以股市在前期已經有所消化,只是在消息出台時的瞬間反映一下而已。
4、基金:沒什麼影響,基本上是隨股市和債市走的。
5、期貨:如果存款准備金下調,則資金流入期貨市場,從而引發短期的劇烈波動。
6、存款:銀行會加大力度推陳出新吸引存款,但對於老百姓而言,沒什麼影響。
7. 商業銀行一般提取的貸款損失准備金包括( )。
正確答案為:B,D,E選項
答案解析:
商業銀行一般提取的貸款損失准備金有三種:普通准備金、專項准備金和特別准備金.
8. 存款准備金的主要分類
存款准備金的主要分類:
在現代金融制度下,金融機構的准備金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以現金的形式保存在自己的業務庫,另一部分則以存款形式存儲於央行,後者即為存款准備金。
存款准備金分為「存款准備金」和「超額准備金」兩部分。
央行在國家法律授權中規定金融機構必須將自己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比率交存央行,這個比率就是存款准備金率,按這個比率交存央行的存款為「存款准備金」存款。而金融機構在央行存款超過存款准備金的部分為超額准備金存款,超額准備金存款與金融機構自身保有的庫存現金,構成超額准備金(習慣上稱為備付金)。超額准備金與存款總額的比例是超額准備金率(即備付率)。
存款准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deposit-reservation)。存款准備金的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銀行決定的,被稱為存款准備金率。
實行存款准備金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商業銀行在遇到突然大量提取銀行存款時,能有相當充足的清償能力。自20世紀30年代以後,存款准備金制度還成為國家調節經濟的重要手段,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進行控制的一種制度。中央銀行控制的商業銀行的准備金的多少和准備率的高低影響著銀行的信貸規模。這個制度規定,商業銀行不能將吸收的存款全部貸放出去,必須按一定的比例,或以存款形式存放在中央銀行,或以庫存現金形式自己保持。准備金占存款總額的比重,稱為准備率。
存款准備金的四種職能:
第一,緩沖職能。通過建立存款准備金制度,有助於在流動資產狀況發生變 動時穩定隔夜利率;
第二,流動資產管理職能。為中央銀行提供了准備金需求的一個來源,從而可以補償通過自發性因素產生的流動性資產供給;
第三,貨幣控制職能。可以被作為一種控制貨幣總量的手段;
第四,收入或稅收職能。可以被認為是中央銀行收入的一個來源。
9. 新會計制度中主要有哪些准備金需計提
壞賬准備
貸款損失准備(銀行金融行業的)
存貨跌價准備
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10. 准備金計提的疑問
根據《金融企業准備金計提管理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准備金,又稱撥備,是指金融企業對承擔風險和損失的金融資產計提的准備金,包括資產減值准備和一般准備。
本辦法所稱資產減值准備,是指金融企業對債權、股權等金融資產(不包括以公允價值計量並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進行合理估計和判斷,對其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低於賬面價值部分計提的,計入金融企業成本的,用於彌補資產損失的准備金。
本辦法所稱一般准備,是指金融企業運用動態撥備原理,採用內部模型法或標准法計算風險資產的潛在風險估計值後,扣減已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從凈利潤中計提的、用於部分彌補尚未識別的可能性損失的准備金。
可見,如果只需要考慮這個《辦法》的話,只要你能用歷史數據和當前數據證明 「正常類」的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不「不低於賬面價值」,就可以不用提減值准備。可是,大一點的銀行都有自己的方法算減值准備,不可能正常類一分錢減值都不提的。
你記得也沒錯,我個人覺得這個《辦法》是個不懂會計的領導拍腦袋拍出來的。會計准則一直在跟國際趨同,這個《辦法》絕對是開倒車的,比如,國際准則上「組合評估" (collective assessment)的理念是,都組合評估的每個分類,計算當期總風險敞口 (exposure at default),並用歷史數據評估每個等級的違約概率 (probability of default) 和 違約損失率 (loss given default),聯系起來算組合損失准備,國際上大金融機構基本都用復雜的模型來算。而這個偉大的《辦法》呢,卻充分照顧了國內老會計的兩種思想,一是一刀切的簡單公式,二是「盡量不碰損益表」 -_-||||||
唉,吐槽無力了,說正經的,實際用的時候,還是跟當地主管銀監局打個招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