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主要審查批准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哪幾個方面
你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的規定,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內的職責之一是實容施行政許可,包括:①機構准入許可;②業務准人許可;③人員准入許可;④股東變更審查。其中,業務准入許可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中國銀監會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審查批准。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② 我國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特徵有哪些
⑴有政府來的財力支持和信用保自證。
⑵不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的。
⑶具有特殊的融資機制。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融資機制既不同於商業性金融機構,也不同於政府財政。它的資金來源除了國拔資本外,主要通過發行債券、借款和吸收長期性存款獲得,是高成本負債,而它的資金運用則主要是長期低息貸款,通常都是商業性金融機構所不願或無法經營的,這樣的負債和資產結構安排是通過由國家進行利息補貼、承擔部分不良債權或相關風險等來實現的。但是,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融資又明顯不同於財政,它的基本運作方式是信貸,通常情況下要保證資金的安全運營和金融機構的自我發展能力,因此,在符合國家宏觀經濟發展和產業政策要求前提下,行使自主的信貸決策權,獨立地進行貸款項目可行性評價和貸款審批,以保證貸款的安全和取得預期的社會經濟效益以及相應的直接經濟效益。⑷具有特定的業務領域,政策性金融機構不與商業性金融機構進行市場競爭,它的服務領域或服務對象一般都不適於商業性金融機構,而是那些受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重點或優先保護,需要以巨額、長期和低息貸款支持的項目或企業。
③ 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特徵是什麼
中國的政策性金融,是指在一國政府支持下,以國家信用為基礎,運用各種特殊的融資手段,嚴格按照國家法規限定的業務范圍、經營對象,以優惠性存貸利率,直接或間接為貫徹、配合國家特定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而進行的一種特殊性資金融通行為。它是一切規范意義上的政策性貸款,一切帶有特定政策性意向的存款、投資、擔保、貼現、信用保險、存款保險、利息補貼等一系列特殊性資金融通行為的總稱。
政策性金融雖然同其他資金融通形式一樣具有融資性和有償性,但其更重要的特徵卻是政策性和優惠性。政策性金融內涵的界定主要體現在以下本質特徵:政策性,主要是政府為了實現特定的政策目標而實施的手段;金融性,是一種在一定期限內以讓渡資金的使用權為特徵的資金融通行為;優惠性,即其在利率、貸款期限、擔保條件等方面比商業銀行貸款更加優惠。這三個本質的特徵充分顯示了政策性金融同財政和商業金融的區別。(一)政策性功能
主要表現在政策性銀行是以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政策為基本出發點,通常以優惠的利率水平、貸款期限和融資條件對國家政策支持發展的產業和地區提供資金支持。這特別表現在基礎產業和農業方面,農業是任何國家的基礎性產業,更是弱質性產業,因而需要政府直接的財政補貼和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但由於發展中國家財力所限,支持力度有限,只有發達國家的政策性金融可以給農業以直接的強有力的扶植與推進。而在發展中國家,政府則通過開發性的政策性金融對其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和戰略性產業給予巨額的、持續性的、強大的直接信貸扶植。在這些領域,政策性金融就發揮主體或主導性功能,而不僅是補充商業性金融的不足或糾正某些偏差。
(二)誘導性功能
政策性金融
指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資金投放,導致間接地吸引商業性金融機構從事符合政策意圖或國家長遠發展戰略目標的高風險新興產業或重點產業的放款,充分發揮其首倡性、引導性功能,從而對政策扶植項目的投資形成一種乘數效應,達到以較少的資金推動更多的資金投入需要扶持的領域和項目的目的。
一般說來,政策性金融機構對處於成長前期、發展前途不明的重點產業先行投資,表明了政府對這些部門的扶持意向,從而增強了商業性金融機構的投資信心。當商業性金融機構對某一產業的投資熱情高漲後,政策性金融機構就逐漸減少其投資份額,把該投資領域讓給商業性金融機構,轉而扶持別的行業,形成一種政策性金融對商業性金融投資取向的倡導和誘導機制。政策性金融機構通過發揮這種「領頭羊」的作用,促進了國家產業政策的順利實施,提高了整個社會的投資效益。在一般情況下,某一項目政策性投資只佔20%-30%,並且大部分行業對政策性資金的依存度會隨時間的推移而由高向低逐漸下降,這就形成一種政策性金融對商業性金融資金運用方向和規模的誘導機制。
(三)區域經濟梯度整合的功能
政策性金融以政府賦予的區域調控職能為「天職」,根據生產力的梯度分布,把區域信貸政策和產業傾斜政策結合起來,配合政府進行梯度整合,從而有效調動經濟資源,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這主要是在商業性金融完全按照市場機制將金融資源從低利產業、地區配置到高利產業、地區的情形下,從微觀和效率的角度看,這種逐利是合理或有效的。但從宏觀經濟運行和社會合理性角度看則會帶來產業結構和地區結構的失衡。而政策性金融正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貫徹政府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戰略等宏觀經濟調控措施的必要工具。政策性金融的主要活動領域,例如農業、中小企業、某些基礎性產業以及邊遠落後的地區和行業,正是商業性金融不願或不予選擇的領域,政策性融資活動對這些領域的正常發展,特別是對產業結構調整、地區均衡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也是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中政策性銀行的主要功能之一。
(四)補充性功能
政策性金融機構主要承擔商業性金融機構無力或不願承擔的長期資金信貸業務,主要是補充完善商業性金融機構的功能。這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對技術、市場風險較高的領域進行引導補充性投資,對投資回收期過長的項目及低收益的基礎設施補充投資;另一方面,直接對風險企業、低收益企業、低資信企業融資,間接地對企業信用形成擔保,以引導商業性金融機構對其融資
④ 銀行高危客戶指的是什麼
銀行高危客戶就是高風險客戶,指的是銀行在貸後管理過程中發現的套現、倒卡等用卡行為的客戶。
的銀行會要求持卡人「做分期,否則降額」,甚至直接降額、封卡。信用卡風控手段逐漸升級,京東白條、螞蟻花唄和借唄等互聯網金融產品逐漸接入央行徵信系統。
銀行在央行徵信系統為主的風控措施之外,開始引入P2P網貸等第三方徵信數據,作為補充手段,防範多頭借貸風險。
銀行的持卡人都曾反映出現這一情況,但這並非是大規模的普遍現象,主要原因是信用卡使用頻率較低或被懷疑為「高風險」人群。
(4)高危銀行業金融機構主要特徵擴展閱讀:
信用卡中心的風控策略多為「數據驅動風控」,銀行引入外部互聯網第三方數據,增加風控模型的數據源和基於外部數據的規則,但不會改變以央行徵信為核心的風控體系。
銀行加大與BATJ等流量方的合作。在這種合作中,往往也會進行數據交換,形成「流量+數據」合作模式,但銀行的核心需求在流量。另一個趨勢是,BATJ等互聯網金融公司都在尋求對接央行徵信,徵信體系的覆蓋會越來越廣,有利於銀行以徵信報告為核心的風控體系。
一些互聯網金融的徵信數據,比如京東白條等的徵信數據顯示為小貸平台借款,而傳統上小貸利率較高,徵信報告並不顯示該筆貸款利率水平等信息,這部分客戶可能被部分銀行識別為較高風險。要解決這一問題,「取決於未來徵信報告的精細度」。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銀行卡突然被封?有過這些操作的人小心了,你已是「高風險」人群!
⑤ 金融的主要機構包括哪些
金融業是指經營金融商品的特殊企業,它包括銀行業、保險業、信託業、證券業、租賃業和典當業。
金融業具有指標性、壟斷性、高風險性、效益依賴性和高負債經營性的特點。指標性是指金融的指標數據從各個角度反映了國民經濟的整體和個體狀況,金融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壟斷性一方面是指金融業是政府嚴格控制的行業,未經中央銀行審批,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允許隨意開設金融機構;另一方面是指具體金融業務的相對壟斷性,信貸業務主要集中在四大商業銀行,證券業務主要集中在國泰、華夏、南方等全國性證券公司,保險業務主要集中在人保、平保和太保。高風險性是指金融業是巨額資金的集散中心,涉及國民經濟各部門。單位和個人,其任何經營決策的失誤都可能導致「多米諾骨牌效應」。效益依賴性是指金融效益取決於國民經濟總體效益,受政策影響很大。高負債經營性是相對於一般工商企業而言,其自有資金比率較低。
金融業在國民經濟中處於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地位,關繫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優化資金配置和調節、反映、監督經濟的作用。金融業的獨特地位和固有特點,使得各國政府都非常重視本國金融業的發展。我國對此有一個認識和發展過程。過去我國金融業發展既緩慢又不規范,經過十幾年改革,金融業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在成長。隨著經濟的穩步增長和經濟、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金融業有著美好的發展前景
⑥ 如何理解銀行業的高風險特徵
銀行經營面臨三大類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
信用風險
什麼是信用風險呢?簡單地說,就是借款人違約,銀行不能收回貸款本金和利息的風險。我們都知道銀行主要的業務是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賺取利差,貸款能不能如期收回、能不能完整收回銀行最大的風險。在什麼情況下銀行貸款會出現風險呢?這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貸款對象喪失了還款能力;另一種是貸款對象雖然具備還款能力,但是不願意還,想通過不正常手段避免償還貸款,也就是所謂的逃廢債。
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就是通過對貸款申請人進行事前審查和事後監控的方式,確保借款人是經營風險低、信用登記好的機構或個人。許多人認為,信用風險管理,就是要把貸款給最安全,沒有風險的企業或者個人,其他事情不用操心。實際情況是,貸款後的監控和出現問題後的貸款處置和清收同樣重要。信用風險管理水平高,可以在貸款發放後及時發現借款人的經濟狀況變化,及時採取措施收回部分或全款貸款,以避免發生損失或者止損。
銀行為了降低信用風險,往往採取分散化貸款,也就是避免在某個行業、某個區域、某個企業過多貸款,避免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當然,這些措施主要針對常態化的信用風險。而如果一個國家整體陷入經濟衰退或者遭遇危機,造成大量企業經營困難甚至倒閉。而如果一個國家整體陷入經濟衰退或者遭遇危機,造成大量企業經營困難甚至倒閉。
市場風險
什麼是市場風險?就是當利率、匯率或者其他資產價格發生變化時,銀行交易賬戶中的資產和負債面臨的波動風險。2016年年末,中國銀行業總資產超過230萬億,其中總貸款大約100萬億,大量資產是交易型資產,包括債券、外匯、其他金融品等等。銀行持有這些資產是為了交易獲利,當這些金融資產的價格變動方向對銀行不利時,銀行就面臨市場風險。持有的交易資產規模越大,價格變動幅度越高,面臨的市場風險越大。這就要求銀行加強對交易型資產的管理和控制,包括限制某些資產的規模、限制交易員買賣資產的頭寸,同時也要建立模型,評估和度量市場風險。
操作風險
什麼是操作風險?這是指由不完善的內部操作流程、員工個人和信息科技系統,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損失的風險。操作風險是所有銀行業產品、服務和活動所固有的風險,銀行的運轉離不開信息科技系統的支持。如果銀行出現技術故障導致不能正常交易或者客戶信息丟失、網路被黑客攻陷、後台系統發生故障,都會引發操作風險。此外,員工失誤和欺詐也是操作風險的重要來源,會給銀行帶來風險。
⑦ 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商業銀行最明顯的特徵是()。
A
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吸收活期存款,創造信用貨幣是商業銀行最明顯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