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無力償還銀行貸款會怎樣
樓主你好
你的情況很糟糕,理解你的心情和處境
你太年輕了,想法太主觀
你認為,銀行起訴你,你會沒事嗎?
那樣你就危險了
我朋友欠銀行信用卡3萬5,被判一年半,罰款2萬
我同學,小額貸款欠農信社七萬,無力償還,被判3年。
失去自由,在高牆鐵網內,是很可怕的
法官和銀行不會聽你的理由
她們只認定事實,那就是欠款不還。
拖欠銀行債務,性質惡劣。
至於你說的無抵押貸款,那就是民間借貸,比銀行更可怕。
利息高,風險更大,若是還不上,貸方會利滾利的給你疊加,若還不上的話,傷人逼死人的事情都會發生。
你不要拿自己的職業生涯和自由開玩笑
你的態度很重要,銀行看這一點,哪怕是先還力所能及的一點。
無論是正式工作,還是兼職,能賺一點就賺一點,家人和朋友,最好都想辦法借錢幫點忙,沒有別的辦法。
只有自己可以救自己
想清楚做決定吧
祝你好運
一字一敲,誠意為你
㈡ 在銀行貸款還債可以貸到嗎
有還款能力的話是可以辦理的。
借款人向銀行申請個人貸款,需書面填寫申請表,並提交如下資料:
1、本人有效身份證件;
2、居住地址證明(戶口簿等);
3、個人職業證明;
4、借款申請人本人及家庭成員的收入證明;
5、銀行規定的其他資料。
㈢ 我公司從銀行貸款可以用來還債嗎
銀行沒那個閑心考核具體用途,你房產證辦下來了,可以根據評估價貸50%左右的款,5萬肯定能貸出來的。
㈣ 按揭貸款還債
按時還款就行了
貸款的的錢不還會有什麼後果:
1、確實沒有償還能力的,應當與貸款機構進行協商,寬展還款期間或者分期歸還。
2、如果貸款機構起訴到法院勝訴之後,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決,會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3、法院在受理強制執行時,會依法查詢貸款人名下的房產、車輛、證券和存款。
4、貸款人名下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而又拒絕履行法院的生效判決,則有逾期還款等負面信息記錄在個人的信用報告中並被限制高消費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會被司法拘留。
㈤ 從金融機構貸款後再借給別人,最後債務人不還,債權人把債務人告到說法院,法院如何
從金融機構貸款,外轉接給別人,是兩個獨立的借貸關系。一,和金融機構的借貸關系,不還款金融機構可以起訴到法院,要求還款付息。二,轉接給別人,是民間借貸關系,如果借款方不還款,借出方也可以起訴到法院。
㈥ 貸款用來償還債務算轉移資產嗎
宣化啤酒資產「換手」 巨額債務「人間蒸發」 ■本報記者 范媛 袁名富宣化鍾樓啤酒集團無力償還3.1億債務,導致擔保方資不抵債,S宣工000923的大股東宣工集團轟然倒塌。中國經濟時報於1月17日刊發《求解S宣工大股東破產之謎》的調查報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本報記者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深入調查發現,曾經與宣工集團互保的宣化鍾樓啤酒集團只是幾次簡單「換手」便順理成章地甩掉了巨額債務。在宣化火車站附近的一家飯店裡,記者看到地上堆放著幾箱「鍾樓」啤酒,飯店的營業員說,她們這里一直銷售這種啤酒,而且銷量特別好,「人家啤酒廠有錢了,還在廠的邊上蓋了個酒樓呢!好像都快蓋完了吧。」正像營業員所說的,記者在宣化啤酒的生產場地宣傳欄中看到「凈利潤突破5000萬」等字樣,欣欣向榮的場面怎麼會「無力還債」?調查發現,這繁榮與3.1億債務的始作俑者——宣化鍾樓啤酒集團沒有關系。那麼,現在的「鍾樓」啤酒又所屬何人?隨著調查的深入,一條清晰的資產大搬遷之路凸現出來。「脫殼」迷局宣化鍾樓啤酒集團有限公司前身是宣化啤酒廠,始建於1949年3月6日,初期主要生產白酒,自1958年起轉產啤酒。到1992年已成為國家大型企業,1993年組建了宣化鍾樓啤酒集團有限公司。鼎盛時期的宣化鍾樓啤酒集團有限公司佔地面積達101.9萬平方米,總資產12.22億元,凈資產4.6億元,年生產啤酒能力35萬噸,年實現利稅逾億元。集團擁有8個全資子公司和1個控股子公司,是一家集運輸業、飼料、玉米、麥芽加工業、鋼塑鋁木加工業、種植業、養殖業等多種產業經營的綜合性企業集團,先後獲得「全國輕工先進企業」、「全國食品行業優秀企業」、「質量萬里行信得過示範單位」、「河北省輕工最佳效益企業」等稱號。1997年還被省政府列入河北省30家大型支柱性企業集團之一。成績的取得讓企業擴張的野心逐漸膨脹。「其實,我們一直都挺穩定的。就是後來我們的對外擴張可能有點貪大了,收購了四家企業」 ,在宣化鍾樓啤酒集團工作了20年的劉艷春認為,「要不是收購其他企業,也就不會欠下那麼多的銀行貸款。」根據公開資料,宣化鍾樓啤酒集團僅拖欠中國工商銀行石家莊新華支行和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就達到3.1億元。債務的壓力讓公司的經營捉襟見肘。2003年,宣化鍾樓啤酒集團注資1.5億元成立了宣化鍾樓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占股83%。「當時考慮公司以後的發展,要上市,想圈些錢,在沒有政府支持和外資投入的情況下,通過上市來融些資,壯大我們自身的實力。」宣化新鍾樓啤酒有限公司總經辦主任楊旭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透露成立股份公司就是為了圈錢,但目的未能實現。據劉艷春回憶,公司自籌資金在股份公司的基礎上又改製成立了新鍾樓啤酒有限公司。2004年,新鍾樓啤酒有限公司正式運行,其中職工股佔80%,國資委以無形資產參股20%。據公司簡介,新鍾樓啤酒有限公司是在股份公司改制後的基礎上成立的。「我們自籌了四千多萬,購買了股份公司,成立了新鍾樓啤酒。」楊旭提供的信息如果屬實,那麼,「職工」以很小的代價獲得了集團公司的優質資產。盡管從數字上看這只是集團公司龐大資產鏈中的一小部分。然而,現實情況與此相反。記者:「集團公司已經沒有任何的經營生產了?」劉艷春:「集團就光剩一些物業,主要生產都在新公司。」記者:「是不是集團公司、股份公司有一段時間是並存的?」劉艷春:「對。」記者:「並存的時候股份公司的具體業務是干什麼?」劉艷春:「並存的時候只是股份公司沒有注銷,並存的時候就空了,因為新公司是在股份公司基礎上改制的,所以股份公司只營業執照沒注銷還存在,但實質上沒有實體了。」根據記者調查證實,「鍾樓」啤酒的主要生產經營資產實際上已經都被轉移到新鍾樓啤酒有限公司,表面上還存在的宣化鍾樓啤酒集團和股份公司,實際已經是被抽干血的空殼。公開資料顯示,新鍾樓啤酒有限公司的注冊地、生產場地、公司辦公地點、生產內容、公司工作人員都與集團公司、股份公司的一樣,新公司董事長與宣化鍾樓啤酒集團的董事長同為郭進聰,就連公司的名字都只是簡單地加了個「新」字。新鍾樓啤酒有限公司的簡介稱,該公司佔地面積101.9萬平方米,總資產為50285萬元。年生產啤酒能力為30萬噸,年銷售收入3億元左右,創利稅6000萬元左右。破產逃債?新鍾樓啤酒公司的成立,顯然經過了精心的權衡。「我們企業包袱太重,一是人員比較多,2000多人,二是市場空間又在萎縮。」楊旭解釋新公司成立的原因。在記者的反復追問下,楊抖出了第三個原因:「債務的負擔也是企業的一個包袱。」但楊並不認為新公司只是揀好的「搬」,「新公司買下了股份公司的部分資產和負債,只是一部分債務被留在了股份公司。」雖然楊旭一再迴避新公司接手的具體債務數字,但他卻無法迴避一個不爭的事實:拖欠中國工商銀行石家莊新華支行和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的3.1億元沒有被搬到新公司,巨額的債務被留在了空殼公司中。盡管記者從新鍾樓啤酒有限公司得到的解釋並未明示事情原委,但可以推斷,新公司的成立是對巨額債務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因為優質資產都在新公司,而債務都被剝離在了已經沒有實際生產和贏利的能力的集團和股份公司。記者還獲悉,老國企職工的身份轉換所應支付的補償費用,也因為職工在新公司持股而變得遙遙無期。在這些一箭多雕的設計背後,一家老牌國有企業已經在資本搬遷的黑洞中被無情地吞噬了。「企業逃債比較典型的一種手法就是在原企業基礎上分設若干新企業,改制時,將原企業的有效資產劃轉到新企業,債務保留在原企業,原企業並不破產關閉或注銷,而是留下一副空架子來應付債務。或者說在改制時,由企業集團公司將債務留下,卻設法將有效資產轉移給子公司,集團公司僅變為一個管理機構,不再直接從事經營,而以前所有的債務都由集團公司來承擔。」北京某律師事務所周律師認為:「如果宣化鍾樓啤酒集團真的是利用這種方式逃避金融貸款,那就應該建議相關部門認真核查,如果屬實,他們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周律師告訴記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條規定,「公司、企業隱匿財產、承擔虛構的債務,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轉移、分配財產,意圖通過破產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記者從新鍾樓啤酒公司內部了解到,宣化鍾樓啤酒集團已於2006年8月宣布破產,而股份公司也已經在破產過程中。2006年10月9日,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終結宣工集團破產程序,未得到清償的債權金融機構不再清償,所有的債務一筆勾銷。宣工集團為啤酒集團擔保的3.1億的銀行貸款從此將成為歷史,不會再被提起。2007年01月24日03:45
㈦ 怎樣才能貸款還債
可以做房屋抵押貸款,最少30萬
做消費性貸款就不存在買房的問題
可以循環貸款,隨借隨還,還款方便
你用15萬還有50天的免息期呢,用15萬就15萬有利息(50天開始計息)
想做的話可以找我
㈧ 在貸款公司貸款無力償還,工作人員繼續幫我,在平台貸款還債。違規嗎
聽著就像套路貸,把你的債務轉移給另外一個套路貸公司,最後肯定是還不上的,最終結果要麼你死皮賴臉不還了。要麼你拼了命的還傾家盪產然後抑鬱而終
㈨ 你好,我想咨詢的是我之前在金融機構貸款,我已經還款本金的三分之二了,之後無償還能力,會付刑事責任嗎
貸款屬於民事糾紛不會付刑事責任,但是要是你一直不還錢的話,貸款公司肯定也會起訴你,到時候法院肯定會讓你還錢,一直不還就就強制執行,建議你有錢還是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