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基金中的「業績比較基準」是什麼意思
基金業績比較基準可被視為基金長期業績的「及格線」,是基金在管理運作中所應追求的最低目標。
在基金投資過程中,投資者往往關注更多的是基金的絕對回報和相對排名,而忽視了基金的及格線——業績比較基準,該指標反映了基金的相對回報,同時映射著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
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是衡量基金業績相對回報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基金為自己設定的想要達到的預期目標。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是基金發行時必須公告投資者的信息,投資者可在任何與該基金有關的文件中了解到其具體內容。
如果業績比較基準制定的合理,會為投資者及業界帶來選擇基金及衡量該基金投資管理能力的很好的標尺,反之,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
基金總會與其它基金比較同期收益的高低。但如果在某個時期內,某隻基金的收益高於它的業績比較基準,那麼就代表這只基金是「合格」的。反之就是不合格的基金。
(1)衡量基金經理水準高低擴展閱讀
業績比較基準的作用
1、判斷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
基金投資過程中,拋開絕對收益和排名,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基金的收益率優於業績比較基準表現,說明該產品的管理運作是合格的;若基金的收益率低於業績比較基準表現,則為不合格。
2、「基礎分數線」的設定
不同的考試,及格分數線的設定各不相同,如滿分100分,則通常為60分的及格線,若為150分,則90分為及格,不同的是,考駕照時,通常滿分100分,合格分數為90分。同樣的,不同類型的基金業績比較基準差異也相對較大。
債券基金及貨幣基金業績基準通常與債券指數或活期存款利率掛鉤,以當前債券基金為例,業績基準包括中債綜合債指數、中證信用債指數、中證全債指數等,還有部分為復合業績比較基準,如中債綜合財富(總值)指數收益率×90% 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稅後)×10%。
3、透露基金的投資風格
投資中小盤股的基金,通常採用中小盤指數作為業績比較基準的組成部分之一,如某上證中盤ETF聯接基金,對應的業績比較基準為「上證中盤指數收益率×95% 活期存款利率(稅後)×5%」;投資大盤股的基金,多以滬深300為業績比較基準的組成部分之一。
4、反映團隊的管理能力
通常不能簡單的以基金是否跑贏大盤來判斷團隊的管理能力,業績比較基準能相對更准確的反應基金與相應系統風險的關系,客觀評價基金管理團隊能力的高低。
5、查詢通道
除了通過專門的查詢工具外,業績比較基準為公募基金的披露信息之一,投資者在招募說明書、基金合同等能看到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是什麼;在基金季報、半年報、年報中,可以看到業績比較基準與基金凈值增長率的收益情況,且有直觀的對比圖,顯示該基金同期是否跑贏業績比較基準。
② 如何衡量貨幣基金收益高低求高手解答!
反映貨幣市場基金收益率高低有兩個最常用的指標:一是七日年化收益率,另一個是日萬份凈收益。
所謂七日年化收益率,是貨幣市場基金最近7日的平均收益水平,進行年化以後得出的數據。比如某貨幣市場基金當天顯示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是2%,並且假設該貨幣市場基金今後一年的收益情況都維持前7日的水準不變,那麼您持有一年的話,就可得到2%的整體收益。當然,貨幣市場基金的每日收益情況都會隨著基金經理的操作和貨幣市場利率的波動而不斷變化,因此實際當中不太可能出現基金收益持續一年不變的情況。因此,七日年化收益率只能當作一個短期指標來看,不能代表一隻貨幣市場基金的實際年收益。
日萬份凈收益則是直接反映貨幣市場基金當天的實際收益。比如某貨幣市場基金當天顯示的日萬份凈收益是0.78元,也就是說,假設您持該貨幣市場基金1萬份,那麼今天您得到的凈收益就是0.78元。貨幣市場基金每天的日萬份凈收益也會隨著基金經理的操作和貨幣市場利率的波動而不斷變化。某一天的日萬份凈收益較高或較低,並不能代表該貨幣市場基金最近一段時間的收益表現。投資者在計算自己持有的貨幣市場基金實際收益時,可以把持有期的日萬份凈收益疊加起來,得到的結果與真實收入最接近,相對7日年化收益率來講更直觀、更准確。
③ 中國證券市場,分析師,報社,基金經理其實水平是很低的,就只會炒茅台這一隻股票,其他的根本就不了解
您好,並不是哦,茅台是消費白酒股的,有些基金經理並不是這個方向的風格的,所以也並不是全部研究茅台的。
股票低傭金開戶流程可以發給你,望採納!
④ 如何判斷一位基金經理的水平
無論基金公司也好、銀行也好、散戶也好,還是投顧平台(如三思投顧/且慢等),專在判斷一位基金屬經理是否優秀之前,都會有這樣一個步驟:一是先看下基金經理的從業年限,如果很久之前就從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開始做到了基金經理,並且還經歷了熊牛市這樣的周期,相對而言對市場的把控和判斷,會更精準一些;第二是看往期業績,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往期業績如果能在近1年、近2年、近3年的時間里,都能保持在同類基金的前三分之一,相對而言這位基金經理有更大的可能性繼續保持較好的業績。當然啦,這里還是要說一句比較俗的話——適合才是最好的,不同的基金經理,會有不同的操作風格,比如安全、穩重、保守、激進…風格沒有好壞之分,最主要是根據自己的投資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
⑤ 基金經理的擇時能力如何衡量
基金持倉情況每季度公布一次.平時是外人不知錯必改的.調倉換股外人也不清楚.因此無發考查基金經理的擇時能力,只能從基金業績表現來衡量.
⑥ 什麼是衡量一個基金經營業績的主要指標也是基金份額交易價格的內在價格和計算依據
主要是看基金經理的以往業績情況。計算的依據主要是你要知道基金公司把基金投向什麼地方。按照他投資的品種去計算價格。交易價格是基金份額凈值。
⑦ 購買基金的衡量指標有哪些
買基金實際上就是請別人代替自己抄股.選的人當然得有些條件:
1,該基回金經理的資歷,他實際答上就是操盤手,對基金的收益關系最大;
2,該基金所屬的公司的情況,如規模,歷史,服務等;
3,該基金的歷史表現,基金投資一般是中,長線投資,所以必須注意它的月,半年,一年甚至三年以來的表現.有些基金你買的時候它排名很好,可是沒有耐力,當然不能買;
4,費率,叫人抄股當然要付出報酬,但各公司收取的費率是不同的,需要貨比三家.
⑧ 怎樣衡量基金的業績,關鍵看什麼指標
1. 看業績的穩定性
業績的穩定性可以通過基金獲得的評級作為參考判斷。在一些第三方平台中,可以找到四分位排名指標,相同類型基金根據業績情況,被分為優秀、良好、一般、不佳四個等級。要確保自己買入的基金長、短業績一直是「一般」以上的。買入基金要從中長期投資考慮出發,如果一直基金短期「優秀」而長期「不佳」,那一定不能買。
2. 看基金累計凈值增長率
基金累計凈值增長率是指在一段時間內基金凈值的增加或減少的百分比(包含分紅部分),它是評價基金收益的指標之一。從演算法上看,基金累計凈值增長率=(份額累計凈值-單位面值)÷單位面值,增長率越高,表示該基金在某一時段內的業績表現越好。同時,基金累計凈值增長率的高低,還應該和基金運作時間的長短聯系起來看,如果一隻基金剛剛成立不久,其累計凈值增長率通常會低於運作時間較長的可比同類型基金。這種情況下,她理財建議可以查看基金經理的過往業績,結合起來進行判斷。
3. 看基金分紅比率
基金分紅比率=基金分紅累計金額÷單位面值。因為基金分紅的前提之一是這只基金必須有一定的盈利,如果一隻基金的分紅比率較高,能實現分紅甚至持續分紅,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該基金較為理想的運作狀況。
4. 基金收益與大盤比較
對股票型基金定投來說,可以將基金收益與大盤走勢相比較。如果一隻股票型基金大多數時間的業績表現都比同期大盤指數好,那麼這只基金的管理是比較有效的,選擇這種基金進行定期定額投資,風險和收益都會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匹配狀態。
⑨ 怎麼用capm判斷基金經理的表現
CAPM是英文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的縮寫抄,中文意襲思: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CAPM由經濟學家威廉-夏普(William F·Sharpe)、約翰-林特納(John Lintner)在60年代提出,自那時起,一直對財務界產生重要的影響,該模型假設非系統性風險可通過多元化投資分散掉,不發揮作用,只有系統性風險發揮作用。就特定證券而言,相關風險不是總風險,而是個別證券的系統性風險。CAPM的公式為:
Rj=Rf+(Rm-Rf)β (1.1)
Rj是證券J的報酬率,Rf是無風險資產的報酬率,Rm是市場均衡組合的報酬率,β是證券J的貝他系數。β越大,系統性風險越高,要求的報酬率越高;反之,β越小,要求的報酬率越低。證券組合的β是個別證券的β的加權平均。
通過上述表述,可以分析出該基金經理的投資喜好,風險高低。
⑩ 如何挑選基金:基金經理很重要
在這里就分享一些關於選基金的思路。
1.基金本身
既然我們買的是基金,那麼對基金自身研究肯定不能少,同時這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第一,歷史業績。雖然基金的歷史業績不能預測未來,但是它畢竟是可以參考的資料。
一般來講,如果一隻主動型基金,在過去各階段的歷史表現(比如近1年、近3年、近5年)都排在同類型基金業績的前面,不考慮基金經理離職的情況下,那麼這只基金,很有可能就是一隻靠譜的基金。
第二,基金費率。雖然基金的管理費看上去只有1-2%,但是長期投資者的話,對基金收益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舉個例子,
你分別投資了管理費為2%和1%的基金100萬,如果這兩只基金的投資業績相同,都達到了年均15%,那麼十年下來,管理費2%的基金投資回報率是239%,而管理費1%的基金投資回報是271%,這就相差了30多個百分點。
除了基金的管理費以外,大家還需要留意基金的託管費、申/認購費等。
第三,基金規模。因為基金規模對基金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大家在選擇基金的時候,也要留意基金的規模。
一般來講,基金規模在2億以下,盡量不要選。同時對於主動型基金而言,其基金規模在50億以上的,也最好不要選(除了極個別優秀的)。因為基金規模太大,會加大基金經理的管理難度。
2.基金公司
除了對基金本身進行研究以外,大家也可以對基金公司進行分析。因為優秀的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業績都不會太差,甚至有些基金公司在市場高位的時候,還會做實時的提醒。
那麼,怎麼樣才算優秀的基金公司呢?
因為基金公司的主要盈利來源是基金管理費,所以衡量優秀基金公司的指標,就可以用「每收1塊錢的管理費,基金公司到底能給基民帶來多少收益」來表示。
3.基金經理
對於主動型基金而言,最核心的還是在於基金經理。所以研究主動型基金,就離不開基金經理的分析。
因為優秀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凈值,可以屢創新高。相反,水平一般的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其凈值走勢可能多年紋絲不動。
那麼,什麼樣的基金經理,才可以被稱為優秀的基金經理呢?
我覺得,至少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歷史業績:也就是基金經理曾經管理同類型基金的業績表現。
如果管理的基金歷史業績很差,那麼至少說明到目前為止,該基金經理還沒有表現出過人的能力來,也就不能把他稱為優秀的基金經理。
從業年限:這里指的是擔任基金經理的年限。
俗話說的好,「姜還是老的辣」,在資產管理行業也是一樣,如果擔任基金經理的年限較長,那麼基金經理應對特殊情況(比如大熊市等)也就更從容。
當然除了對基金經理的從業年限、歷史業績進行分析以外,大家也可以對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基金經理的專業背景等去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