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投資對國民經濟增長具有怎樣的作用為什麼
投資是一種需求,在支出法GDP計算中,它是排於消費需求之後的第二項內容。版
計算公權式是:Y=C+I+G+(A-M)。即:國民生產總值等於消費加投資加政府支出加凈出口。
該式說明,投資「I」本身就是GDP的一部分。
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是:自發投資會引致一種乘數效應。假如增加了一份投資,乘數為4,那麼GDP將會增加4份。道理是:由於中間產業投資增加,會拉(推)動其上、下游產業擴大生產,由此,產業鏈上的相關產業均增加了投入,即,投資需求增加了。由於投資的增加,生產的擴大,就業量也同步增加,這樣,就拉動了消費需求也大幅增加,從而,使國民經濟快速增長。
房地產如果在有效監控和有理性的完全市場經濟條件下正常運行,它會有效地拉動經濟增長。它自身產能的擴大,會將與它相關的鋼鐵、水泥、玻璃、建材、建築、安裝、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等等一長串列業帶動起來。同時,房產交易後,又引來傢具、家電、裝飾材料、裝修施工等等一系列消費需求。所以房地產的貢獻是非常顯著的。
『貳』 如何發揮好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進民間投資較快發展。要深入落實鼓勵引導民間投資「新36條」政策和42項實施細則,進一步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積極實施促進民間投資的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重大項目投資發展。一是拓寬民間投資進入渠道。鼓勵民間投資以獨資、控股、參股、合作或參與國企改制等方式,進入基礎建設、公用事業、社會事業、金融等行業。通過產業發展基金等方式吸引民間投資進入交通、能源、電信等國有資本占優勢的領域,減少民間投資可能遇到的隱性阻力。二是引導民間資本投向新的領域。如在頁岩氣、地熱能開發等領域,民間資本進入阻力相對較小。政府應營造有利於民間資本參與發展的平等競爭環境,並從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科技研發等方面給予支持。三是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繼續清理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費項目,降低出入境檢驗檢疫費標准,嚴格控制設立新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加大金融對民營經濟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推進產品和服務創新,改善民營企業融資環境。四是加大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支持力度。落實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利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繼續擴大中小企業專項資金規模,並向小型微利企業傾斜。鼓勵引導股權投資企業、擔保公司等社會資金支持中小企業投資發展。拓展政府采購的政策功能,加大政府采購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支持。
二)保持政府投資合理規模,發揮好結構導向作用。一是加大中央重大項目投資力度。推進國家重點在建續建項目建設,加快「十二五」規劃重大項目建設進度。著力拓寬鐵路等重大項目的投融資渠道,協調好中央與地方的資金配套關系,引導政府投資與民間投資有效配置。二是發揮好政府投資對結構調整的引導作用。加大政府投資對保障性安居工程、「三農」、社會事業、節能減排、生態環保、自主創新、欠發達地區等領域和部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為適應我國老齡化趨勢,政府要加快規劃和建設一批公益性養老設施,帶動相關社會投資和經營發展。三是優化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要合理發揮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積極作用,探索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方式,並根據城市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明確投資的重點方向和領域。加快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地下管網改造和城鄉結合部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小城鎮道路、供水、供氣、排水等市政公用設施和產業發展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加強對社會投資方向和質量的調控。繼續嚴格控制「兩高」項目投資,防止重復建設和落後產能擴張。加強對政府投資尤其是基建項目的監管和督查,切實保障重大工程質量和安全,提高政府投資效益。
三)優化製造業投資結構,促進產業調整升級。這是推進我國投資結構調整優化,增強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客觀要求。一是提升製造業整體發展水平。加大對企業自主創新的扶持力度,加快產業技術改造和固定資產更新,推動傳統製造業技術、工藝、產品上新台階。進一步提高能耗、環保等方面准入門檻,嚴格控制「兩高」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新增產能,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推進傳統產業節能環保改造。優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結構,加大對企業兼並重組、結構調整、科技創新、節能減排、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等重點領域支持力度。二是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保障科技重大專項順利實施,加強核心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發,加快推進重點領域的創新和突破,支持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推進金融領域的改革和創新,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和融資服務,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提升金融企業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優化發展的服務水平。三是調整優化製造業區域布局。引導東部地區製造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推動中西部地區工業化和城鎮化加快發展。深化財稅、金融等體制改革,為區域之間資源流動和有效配置、產業布局調整優化創造有利的制度環境。
『叄』 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分析
宏觀經濟分析從總供給和總需求兩方面入手。在進行總供給形勢分析時,人們會考慮全國完成工業增加值和這一數值的同比增長情況。進一步細分,人們會區別所有制分析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三資」企業等不同類型的公司增長情況。重工業增長與輕工業增長的比較也十分重要。在1999年上半年,重工業增長快於輕工業,反映出政府投資拉動的力度和消費低靡的狀況。成品鋼材、銅材、鋁材、水泥、化肥、化學農葯等主要原材料的產量,耐用消費品及信息通信產品生產情況,以及全國發電量、運輸量增長情況均能反映總供給狀況。不過,在分析基礎產品增長的時候,應當意識到基礎產品對經濟增長的決定作用正在逐漸發生變化。例如,發電量的多少,在以往一直作為經濟發展的指標之一。但現在由於許多行業從高能耗變為低能耗,因此即使發電量增長相對緩慢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同比例推斷經濟增長速度減慢了。這一現象背後,可能隱藏著政策資金護盤和更加復雜的因素……總需求分析一般從投資需求、內需和外貿三方面人手。固定資產投資是增是減,反映出投資需求整體情況。不過對於不同經濟類型的固定資產投資應進行具體分析。如果國有單位固定資產增加較多,那麼可以推斷政府的調控力度較大。技術更新改造投資體現了企業對未來的預期。對未來預期好,就會在技術更新上投人的資金。外貿需求用出口減去進口的凈出口數值來表示。例如,1999年頭4個月,我國凈出口總額為52.1億美元。如果凈出口出現下降,不僅減弱了對經濟增長的直接拉動力,更為嚴重的是出口受阻的產品不得不在國內尋找市場,這樣就會出現外需壓迫內需的局面。1999年,這個問題比較突出。內需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來表示。1999年1-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996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有關部門還編制反映消費者對家庭經濟狀況和總體經濟走向預期的消費者信心指數。指數值越大,消費信心也越大。例如,1999年4月份消費信心指數為93.5點,較上月份的93.3點微升0.2點。物價是反映消費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使用消費者物價指數和零售物價指數來反映物價整體水平。如果物價指數持續下跌,對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心有較大負面影響,大家會認為今天消費不如明天消費,企業也因為市場對產品的需求不旺而缺乏資金進行生產。物價指數的漲跌在很大程度t取決於一些基本產品的價格。例如,當糧食和生豬產量大豐收的時候,與糧食和豬肉相關的商品價格均會下調,帶動物價整體下滑。宏觀經濟分析還需要關注財政和金融運行狀況。財政收支情況,尤其是稅收政策變化,主要稅種的徵收情況以及國家的國債政策對宏觀經濟具有很大的影響。貨幣供應量增幅大小反映出國家宏觀金融的調節力度。
『肆』 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通過什麼傳導機制實現
投資拉動經濟增長通過刺激消費機制傳導實現,投資刺激消費拉動內需和進出回口,從而實現經濟的答增長。
度量經濟增長速度快慢的指標是經濟增長率。度量經濟增長除了測算增長總量和總量增長率之外,還應計算人均佔有量,如按人口平均的國內生產總值或國民生產總值及其增長率。拉動國民經濟增長有三大要素,分別是投資、出口和消費。
(4)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擴展閱讀:
經濟增的必要性
1、中國與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在國民生產總值的總量和人均量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只有實現較快的經濟增長,才能逐步趕上並最終超過它們。
2、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生活質量比較差。只有實現經濟較快的經濟增長,才能較快地增加人民群眾的收入,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3、中國也面臨著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失業、社會保障、環境污染等),沒有較快的經濟增長也難以解決。
『伍』 哪種投資對經濟增長起促進作用
經濟增長,可以簡單來看就是GDP的增長,
從GDP的計算來看,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出口,
投資都可以算GDP的增長,
望採納點贊。
『陸』 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2008年,在我國經濟受全球金融風暴影響,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由2007年的13%下降到9%,增幅下降了4個百分點,為此國務院決定實施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來擴大內需,確保2009年我國經濟8%的增長率。在前不久召開市人大五屆三次全會確定,為了確保我市經濟平穩增長(GDP49.5億元,增長15%),因此必須加大固定資產投入,以投資拉動我市經濟快速發展的戰略目標。那麼怎樣看待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呢:
一、投資是怎麼拉動經濟的
投資作為一種特殊需求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具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和拉動社會消費兩方面作用。
第一是增強經濟發展後勁(也有人理解為推動作用)。從本質上看,投資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對有效供給形成的貢獻,即為社會生產提供有效的生產手段上,即形成新的增長點,從而擴大經濟總量,促進社會產品增加,有效供給增加,這是投資最基本特徵。我市這些年來經濟得以快速發展,從很大程度上來講主要就是依靠投資的拉動。2006年全市GDP增長19.94%(用現價計算,下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8.49%,投資拉動GDP增長18.30個百分點,2007年全市GDP增長15.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僅3.76%,投資拉動GDP增長10.8個百分點,2008年年全市GDP增長21.9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9.74%,投資拉動GDP增長17.83個百分點,這就說明了我市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依靠投資的推動。到2008年底,江西亞東水泥有限公司在我市投資累計達到33.7億元,水泥生產能力達到600萬噸;江聯造船有限公司一期擴改工程完成投資3.3億元,船舶生產能力提高到24萬載重噸;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武山銅礦二期擴改工程完成投資2.57億元,日采礦能力達5000噸;江西鳳竹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完成投資1.4億元,江西華瑞石化紡織有限公司投資完成2億元,全市紡織生產能力提高到20萬錠。如果這些年我市沒有像亞泥、武山、江聯、鳳竹這樣大手筆的投資,我市經濟怎麼可能實現快速發展呢!因此,投資對經濟的推動,就像是加油站、助力器,主要就我市經濟發展增添發展後勁,推動我市經濟快速發展。這是投資對經濟的拉動的這是投資活動對經濟增長作用的最本質體現。
表1 2005-2008年投資貢獻率 萬元、%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總量 增速 總量 增速 總量 增速 總量 增速
GDP 255447 17.10 306377 19.94 352403 15.02 429672 21.93
1、最終消費 109530 7.02 112234 2.47 122002 8.70 154046 26.27
2、資本形成 176081 21.44 222813 26.54 255899 14.85 318736 24.56
3、貨物凈出口 -30164 -28670 -25498 -43110
消費貢獻率 19.25 5.31 21.22 41.47
投資貢獻率 83.31 91.76 71.89 81.32
出口貢獻率 -2.56 2.93 6.89 -22.79
消費拉動點數 3.29 1.06 3.19 9.09
投資拉動點數 14.25 18.30 10.80 17.83
出口拉動點數 -0.44 0.58 1.03 -5.00
第二是拉動社會消費(拉動作用)。投資是一種特殊的需求,增加投資必定要體現在對有效需求形成的貢獻,即因投資活動而引起的對社會產品和勞務的需求上,通過有效需求的增加,而拉動經濟發展。這就是拉動作用。投資作為需求拉動是對全社會而言的,它拉動的是整個經濟的總需求,比如,我們要投資建設,就必須要鋼材、水泥、工程機械和相關的機械設備,但是就我們瑞昌市而言,沒有鋼材、工程機械和相關的機械設備等廠家,我們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就會拉動其他地區相關鋼材、工程機械和相關的機械設備的消費,因此拉動的是對全社會而言的,整個宏觀經濟的需求。為什麼要拿這個問題拿出來說說呢?從整個宏觀經濟層面上來講,投資是國內生產總值(即GDP)的一部份,它不可能大於GDP,投資,但是在一個局地區或一定時間范圍內來講,因為它拉動的是整個宏觀經濟的需求,而不僅僅是瑞昌市的需求,從理論上來說,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大於GDP總量是完全可能的。從現實來看,固定資產投資呈現跳躍發展趨勢,出現投資總額大於GDP總量也是非常正常的。例如湖口縣,2006、2007和2008年GDP總量分別為13.67億元、23.72億元和38.07億元,而2006、2007和2008年三年的投資總額分別為17.55億元、39.18億元和55.25億元(祥見表2),出現了連續三年投資總量大於GDP總量,所以才有湖口縣經濟的噴井式發展,永修縣也有類似這種現象,所以永修這兩年發展要快於我們。這兩年我市經濟發展滯後了,與我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小也是有很大關系的,我市經濟要在九江進入排頭兵的行列,就必須有投資的跳躍式發展。因此,從投資拉動經濟的角度來講,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0%,達63億元,理論上是可行的,現實上是必要的。
『柒』 金融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金融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1、金融能夠提高投融資水平和效率
金融對區域經濟發展有多兩方面的促進作用:
一是可以增加要素總量,起到要素的集聚效應;
二是通過提高要素生產率,比如資本的生產效率,投融資效率等來促進經濟發展。
2、金融能夠促進技術進步,吸引優秀人才。
金融的本質是實現資本的優化配置,通過將資金配置到生產效率最高的項目中去,可以提高資本的邊際生產率,同時提高技術進步率,進而促進經濟增長。因此,一個有效的金融體系將可以更好地分配資金,提高進步水平,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7)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擴展閱讀
金融發展規律
1、在一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金融上層結構的增長比國民產值及國民財富所表示的經濟基礎結構的增長更為迅速,因而金融相關比率(FIR)有提高的趨勢。
2、一國金融相關比率的提高並不是永無止境的。一旦達到一定的發展階段,特別是當FIR達到1~1.5之間時(西歐和北美20世紀初就達到了這一水平),該比率將趨於穩定。
3、經濟欠發達國家的FIR比歐洲和北美國家要低得多。欠發達國家目前(指20世紀60年代)的FIR多在1和2/3之間,相當於美國和西歐在19世紀後半期就達到並超過的水平。
4、決定一國金融上層結構相對規模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經濟單位和不同經濟集團之間儲蓄與投資功能的分離程度。
5、在多數國家中,金融機構在金融資產的發行額與持有額中所佔份額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大大提高了。即使一國的FIR已停止增長,該份額卻依然呈上升勢頭。
『捌』 如何理解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推進作用
一般認為,投資拉動需求,進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經濟的發展。等等
其實,是錯誤的,現在歐債危機就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