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礦業領域的對外開放,社會各方面的資金逐步進入我國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活動,與此相應的礦業資本市場開始出現,並呈現多元化的格局。根據我們的監測,2009年我國礦業領域投資表現出三大特點。
一、礦業投資繼續增長,但是有退溫跡象
受國家擴內需、保增長及寬松的貨幣政策等利好因素影響,2009年我國礦業領域投資為24360億元,佔全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12.5%,同比增長20.1%。根據監測計算分析,2009年,除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外,煤炭、黑色金屬等五大行業的投資彈性系數仍大於1,說明這些行業投資增速大於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投資偏熱現象仍比較明顯。但是,受國家宏觀政策影響,投資過熱行業的投資增長速度明顯放緩,變化最大的是其他采礦業,其投資彈性系數從一季度的32.68下降到四季度的5.69;煤炭、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及非金屬領域的投資彈性系數也不同程度地有所回落。投資彈性系數的回落,表明礦業領域投資有退溫的跡象。需要關注的是,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投資彈性系數仍小於1,投資萎縮的現象應受到有關部門的關注(圖18)。
行業收益情況與采礦業投資之間存在很強的關聯性。除石油板塊外,2009年礦業板塊行情收益率比較理想,使得全年采礦業投資額增至8093億元,較上年增長33.2%。石油板塊行情收益率欠佳,2009年油氣開采投資額為2793億元,同比增長4.4%,遠低於采礦業投資增長33.2%的平均水平。
『貳』 礦業投資,礦產投資
首先從求穩講起,沒有穩定的干礦環境就不可能產生效益,事情就不做成了。干礦的風險來源於這樣幾個方面:一是合同糾紛;二是工傷;三是地頭蛇的騷擾;四是同行爭奪;五是內奸;六是混合式風險。混合式風險就是指什麼壞事都出現了,這是最至命風險,只要事情做不好,混合式風險就會每況越下,顯得越來越困難重重。怎樣迴避這些風險呢?看看自己有不沒有干礦的條件吧。第一點必須要有權力機關的保護,合同才能有效。現在想做事必須是官商合作,一切才會順利;二是工傷,這是一安全問題,安全管理在此不講,選擇礦山時,必須要實地考察,如果是老礦山,經常有工傷,說明此地危險,不容忽視。現在死一個人要七八十萬才能擺平。安全風險必須納入重點考慮的條件;地頭蛇的情況你恐怕比我知道得多;同行爭奪戰是最難的事兒,自己要用很多精力、財力和時間才能產生有效的影響力,才能不受抗干擾,阻力和折磨帶來的困難,人際關系的作用也要注意。滿足以上條件之後,開始進入正題。干什麼礦好呢,利潤越高爭奪戰越是利害,如果自己有高官的後台老闆,就選擇有色金屬,直接進入國有企業,通過權力劃一塊承包地域,如果自己缺少這樣的權力,就只能選擇跟風式承包,由大老闆包給小老闆,層層分包。不管是什麼礦都可以干,干礦本身沒有問題,可是怎樣才能幹礦,怎樣才能使自己有正常的干礦身份,這不是容易做的呀。我國現在的富人多數就是依靠特權的,不是普通人都能進入這個富人階層,因此,找不到合適的的礦,其實主要是表現在沒有合適的的關繫上。所有的財富都是被強權霸佔的,如果自己沒有特權,就只有分包,這一層層關系必須弄清楚,明確自己的身份和處境,才立足之地。另外,礦業投資,礦產投資需要注意的問題還很多,你還是找個專業的懂礦產投資的問問,我就是在蒙聯華蒙古投資網找到了我需要的信息,這個網站全是針對蒙古投資方面的信息,很全面,也對我很有啟發。
好了,你一點分都捨不得給,看來越富越小氣鬼。就講到這里。
『叄』 礦業投資與並購
礦業(包括油氣業)投資變化情況與礦業經濟發展的趨勢是一致的。1998~2002年在較低水平上起伏波動,2003年起增長,2004、2005和2006年增加尤為明顯。
據法國石油研究院估計,世界(不包括前蘇聯地區與中國)油氣勘查與生產(上游產業)投資1996年為860億美元,1997年為1060億美元,1998年為1100億美元,1999年劇減至885億美元,2000年回升為990億美元,2001年升至1135億美元,2002年因油價下跌等因素減至1095億美元。加上前蘇聯地區與中國的投資,該院當時估計2002年全球為1284億美元,2003年全球回升至1388億美元。2004年續增,全球投資為1506億美元,2005年預計達1704億美元,比2004年增13.1%。預計2006年全球投資為1850億美元。該院指出,這些年油氣勘查與生產投資明顯集中於已生產的油氣田,以及開發20世紀90年代新發現的油氣田,從而阻礙了在新的地區進行油氣勘查工作。
據CSB調查的近年油氣勘查與生產的費用,結果見表1-7。2003與2004年的增幅都超過10%,2005年增幅更大。
表1-7 2002~2006年世界油氣勘查與生產投資(單位:億美元)
FBR對2002年油氣勘查與生產費用的估計數為:美國320.25億美元,加拿大109.48億美元,世界1296.83億美元。
J.S.Herold Inc.和Harrison Lovegrove&Co.Ltd年度調查報告稱,全球油氣上游產業支出2002年比2001年下降4.4%,2003年比2002年增加9%,達到1610億美元(據194家公司),其中油氣勘查與開發費用為1321億美元。開發費增長最快,達1001億美元,勘查費增加不及1%,為300億美元,證實礦地收購費為289億美元,而未證實礦地收購費為55億美元。該報告也指出,過去5年費用明顯轉向投資開發項目,而勘查費用仍保持相對固定,大致佔15%左右,礦地收購費趨於下降。2001年以來在「成熟」地區(如北美)的上游產業費用相對趨於下降,而拉美、非洲、中東等地區則明顯上升。J.S.Herold Inc.等公司的2004年上游產業費用調查結果為1950億美元,費用增加的地區為非洲、中東、亞太、美國、加拿大和歐洲,拉美則有所減少。2005年為2770億美元。
Lehman Bros.公司調查估計的結果見表1-8。
美國《油氣雜志》每年4月提供的數字匯集如表1-9。
表1-8 2001~2006年世界油氣上游產業費用(單位:億美元)
『肆』 現在礦業發展好不好
全球產銷雙雙低迷,市場關鍵要看中國
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公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金屬礦產品產銷量增長勢頭放緩,主要金屬產量表現低迷。WBMS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基本金屬品種中,鎳產量下降較為明顯其餘金屬礦產品產量均較上年有小幅提升。2020年上半年,全球鋁礦的產量和需求量分別為3291.5萬噸和3158萬噸,銅礦產銷量分別為1185萬噸和1200萬噸,鉛礦產銷量分別為610.5萬噸和606.9萬噸,鎳和錫的產銷量如圖所示:
展望2021年,貿易保護主義、資源民族主義及全球經濟下行等因素仍將是阻礙全球礦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全球礦業發展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如果貿易戰緩和並且全球范圍內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世界經濟則能重拾升勢,加之礦業技術的創新和升級發展將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變革機遇。同時發展中經濟體增幅加快,礦產品需求持續增長,礦業勘查開發投資持續回升。否則,貿易戰升級,更多國家受到影響,世界經濟則面臨下行壓力,全球礦業也將繼續陷入深度調整之中。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伍』 民亨礦業投資分紅是真的么
民享礦業所說的投資分紅這些都是騙局,請各位想參與投資的投資者提高警惕,加強個人防範意識。
宣傳是高大上的互聯網項目「投資」平台,如:投資光伏、投資小型電站、投資水電、投資高速、投資高鐵、投資電影等等,收款的人往往都是與宣傳的平台對不上號,並且還是個人賬戶收款!一定要小心了,一般都是網路詐騙!宣傳是高大上的平台,「購買股權投資」,連公司都是編造的,這些一定是詐騙平台了。
比如民享礦業所宣傳的:民享集團_飲水思源、不忘國家政策弘揚為黨分憂為了幫扶更多人走出困境,本著先富幫後富,共奔富裕路為原則讓廣大民眾共同致富通過搶購股權即可獲得3倍黃金贈送並享受永久每日分紅。民享礦業是以國家政策為中心,計劃布局的全民投資「民享黃金」工程,含蓋一帶一路,關系全民小康生活,民族復興大業,是一個明打暗扶的中國夢主平台!希望還在遲疑觀望者抓緊時間加入進來!相信自己一次,相信民享礦業一次。
而他們用來宣傳的「獎牌」、「證書」都是偽造的,因為「民享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民享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工商系統之中是根本不存在的,也就是說,沒有這兩家公司!當然這些宣傳手段中提到的就是假的。「民享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民享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以及老闆都是查不到的。
傳銷最早起源於美國的龐氏騙局,後來在日本搞出了更大的聲勢,中國傳銷的「鼻祖」「日本生命」公司最早將傳銷帶入了中國。眼下借著互聯網的發展,各種互聯網傳銷大行其道,各位一定要當心。
『陸』 礦業投資風險有哪些
國家政策風險:是否符合標准;環保風險;事故風險:國際市場行情波動帶來的風險。
『柒』 我國礦業投資形勢
2012年,礦業經濟受到較大沖擊,主要礦產品價格回落,能源、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等行業需求增速放緩、部分行業或產業鏈部分環節甚至出現較大面積的虧損,企業資金周轉和投資融資出現一定的困難,導致對礦業的投資更趨於謹慎。雖然全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額(不含農戶)達36.5萬億元,同比增長20.6%,但是,采礦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只有1.31萬億元,同比增長11.8%,低於同期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
一、采礦業
采礦業投資總規模持續擴張。2008—2012年,采礦業投資從6913億元增長至13129億元。但是,2012年采礦業投資增速出現大幅下滑,創近十年來的新低(圖4-1)。
圖4-1 2008—2012年全國采礦業投資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統計快報
其中,煤炭開采及洗選業投資增速大幅放緩。2012年,煤炭開采及洗選業投資5286億元,同比增長7.9%,增幅較2011年減少22個百分點(圖4-2)。
原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投資增速雖然也有回落,且低於全國采礦業投資增速平均水平,但是回落的幅度較小。2012年,全國原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投資2854億元,同比增長6.1%,仍較前兩年有所回升(圖4-3)。
圖4-10 2008—2012年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統計快報
(執筆:陳甲斌 胡德文 王世虎)
『捌』 海外礦業投資的風險
海外礦業投資過程中遇到的風險,一般可分為宏觀風險和微觀風險。宏觀風險主要是投資所在國家的政治、經濟、法律、金融等方面的變化給項目帶來的風險,微觀風險主要是指投資決策以及項目生產經營中存在的風險。
國家政治風險是指因礦業項目所在國的政權變換、社會動盪、種族沖突等,導致項目資產被徵用、被沒收、被迫關閉或工程無限期拖延。對於政治風險,控制方法之一就是要求礦業項目投資回收期短,但對於投資回收期究竟應短到何種程度,這需要對項目所在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民族和文化等有較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對其政治變化的趨勢作出相應判斷。一種補償辦法就是投保海外投資信用保險,包括商業性質的保險和政府機構的保險。
對於金融財務風險,如果項目所在國貨幣是國際流通貨幣,通過金融衍生工具(如利率期權、遠期利率協議等)來對沖風險比較有效;如果不是國際流通貨幣,則可採取一些經營管理手段來降低匯率風險,並盡量從項目所在國獲取自由兌換流通貨幣的承諾。
投資礦業始於尋找具有經濟價值的礦床。所以,勘探在礦業開發過程中占首要地位。勘探風險是指對礦床的特徵不能完全確定或者發現的礦點成為經濟礦床的概率低。解決勘探風險,礦產勘探工作者通常把勘探工作分解為若干順序階段,一旦發現礦床沒有經濟潛力,下一階段工作就應及時放棄,使無效益的費用減少到最低限度。同時,也必須小心防止某一階段由於太挑剔,過早放棄而丟失有經濟前景的礦床。因此,在勘探階段,對每一次勘探都需要進行技術經濟判斷,以證明可繼續進行下一步勘探。
與開發建設有關的風險,主要是由於礦床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的變化,從而導致工程設計的變更、工程進度延遲、基建投資增加,以及工程質量難以保證。如果礦山開發工程不能保質、按時完成,不能按計劃采出礦石,將對礦業項目的現金流量產生很大的影響,導致項目不能按期償還貸款,直至虧損。為了有效控制與開發建設有關的風險,在礦業項目的勘探與可行性研究階段,必須查明與開采有關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在設計階段對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予以足夠的重視,並妥善地作出安排。
與采礦和加工有關的技術風險。常規成熟的工藝技術一般風險不大,而新的工藝技術則存在一定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一方面是使用新的工藝技術時,達到設計生產能力所需時間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是,最終生產能力是否能夠達到設計能力的不確定性。對於與采礦和加工有關的技術風險控制,礦業項目採用新工藝技術時,需進行半工業試驗或工業試驗來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進行這種試驗的成本,就如同技術風險的保險費。
生產經營和銷售風險。礦床地質條件的變化,礦石有價組分的品位、儲量、選冶性能都會導致礦山產量和采選成本變化。經營管理水平直接影響礦業項目預期效益的實現。礦產品價格受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對礦產品市場價格的長期趨勢和短期波動的預測,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對於生產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價格風險,可採取期權、期貨等金融工具,將其價格定位在一定的水平上。簽訂長期銷售協議是降低銷售風險的主要方法,協議的買方可以是項目投資者,也可以是對項目產品有興趣的第三方;通過協議安排,買方可對項目融資承擔間接的財務保證責任,協議的價格一般以國際市場的某種公認價格(如倫敦有色金屬交易所價格)作為基礎,按照項目的具體情況加以調整。
環境保護的風險。礦業活動另一顯著特點,是對環境和生態造成嚴重的破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保護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重視;對環境保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礦業項目在環境保護上的成本會不斷增加,甚至可能因環境問題而被迫關閉。環境保護的風險是我國企業進行海外礦業開發時比較容易忽視的問題,特別是在經濟不太發達的國家及地區。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些國際環保組織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對環境的關注度會很快提高。對於環境保護,需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對環境狀態和環境影響進行研究和評價,可以採用我國國家標准或發達國家標准來實施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