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才能實現財務自由 如何在35歲實現財務自由
第一步:財務保障(潛龍勿用階段)
什麼叫財務保障?
財務保障就是你應該有3—6個月的基本生活費用。當然,為了安全起見,你應該把這筆錢存入銀行。通過以前的分析,我假定你每個月的基本生活費用是4000元人民幣,那麼3個月的生活費就是1.2萬,6個月就是2.4萬,也就是說,你必須先要有1.2—2.4萬元的存款存在你銀行的戶頭上,這筆存款最好是定期的,永遠不要去動用它,永遠。
為什麼要存錢?
因為當你有了3—6個月的基本生活費存在銀行之後,你的內心裡就會有一種小小的安全感。你至少可以做到:即使就算有一天自已失業了,或者有一天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了,你依然可以安全地生存3—6個月,在這段時間里,你可以不必每天為了錢而發愁,吃了上頓沒下頓,生活在緊張和恐懼之中。
雖然3—6個月的基本生活費不多,但這只是最終獲得財務自由的基本前提,僅僅是萬里長征第一步,當你擁有了這筆存款之後,你才算達到了最低的保障,因為你有3—6個月的緩沖期,可以慢慢地、靜下心來去做下一步的打算。
我個人通過這個方法度過了數次失業的危機。如果朋友們你可能工作了2年、5年、10年,應該有3—6個月的存款了。不管你工作了多久,你沒有存錢的習慣,你就永遠別瞎談理財。
當你完成了3—6個月的生活費固定存款任務,你就實現了第一步,財務保障。
請大家跟著我一起,理直氣壯地吼一嗓子:「即使我立刻失業了,我也不怕!」
第二步:財務安全(見龍在田階段)
什麼叫財務安全?
假定你一個月的基本生活費用是4000元人民幣的話,財務安全就是你要擁有12—24個月的基本生活費用存在銀行裡面,即4.8—9.6萬元人民幣。
這筆存款就直接存放在銀行里,不要用它,它將會給你帶來更大的安全感,它遠比第一步的財務保障還要持續更長的時間。在任何的危難情況下,你至少可以安全、平穩地生存12—24個月的時間。你應該知道:如果你失業了,或者失去工作能力了……
你可以在12—24個月的這段時間里,去選擇你將來想要做的事、你喜歡做的事、適合你做的事,你可以有足夠的時間當成是緩沖期,讓自己不會亂了方寸,亂了陣腳。
說到這兒,很多人連12—24個月的基本生活費都沒有,還談什麼理財?連最基本的安全保障都沒有,還談什麼理財?你不理財,財就不會理你。
只要你願意存錢,至少存下你每個月收入的10%
,沒有多久,你就會進入第一步的財務保障;然後再接再勵,相信再過不久,你就能夠達到第二步財務安全了。
理財大師們向我介紹說,他們自已都有存錢的習慣和義務,每個月可以至少存下收入的50% ,很快就可以繞過第一步,直接達到第二步,實現了財務安全。
奶奶的,我要是一咬牙,能存上收的90% 或者是100% ,存上幾年還能財務自由呢。難道說只存錢,不過日子了?
我看這要因人而異。收入的不同,決定著個體的不同。我本人是不主張這種「守財奴」式的理財「成果」,大師也未必就是好的,對的,但是我建議你:一定要定期地存錢,而且至少是10%的收入,我還可以建議你:當你完成若干存錢任務時,你應該找朋友來一起舉行一個小小的慶祝。當然,這是要在不動用你老本的前提下進行的,這樣你就會更加信心百倍地將理財計劃堅持下去。
你可能會對此不屑一顧,但你要知道,這就是適合於絕大多數人的財務安全策略。雖然保守,但能用,行得通。
這裡面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筆安全錢,在你沒有存進銀行之前,或者是,你已經完成任務之後,——你應該理智地進行消費!!
你一定要等到自己達到了一定階段的理財程度時,再來把賺來的錢,用於做其他的投資、或消費。我不反對購買奢侈品,但你必須要量力而行,最好是在不動用你本金的情況下購買。
有好多人,他們連12—24個月生活費都沒有存進銀行,他們還談什麼理財?他們完全不懂理財;他人完全不切實際;他們完全沒有安全感、保障感!他們的生活面臨著巨大的恐懼!
他們大多數人一定是在為錢而工作;他們不得不為錢而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他們沒有辦法停止工作,因為他們一旦停止了工作,可能下個月就沒有飯吃了!他們的收入再高,他們的消費太強,他們的收入再提高,他們還是可以把錢花光。
有的人,一個月可以賺1萬塊錢,但在消費上,可以花光,甚至借錢消費,真不可思議,大多數人對待金錢的態度是如此地隨便。即使你實現了財務自由,依然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你一定要確保你的支出低於你的資產!!
所以,從第一步到第二步的方法很簡單,就是一個字:存!!!還可以猛存。
簡單的、實用的,通常就是最好的;成功,其時就是簡單的事情,你重復做!我相信,你只要會存錢,並且樂於存錢,你就應該能夠實現這第二步財務安全。
我還想說,一旦你能做到這一步上,就不簡單了。哪怕失業後再去找工作,你也可以挑肥撿瘦,你完全可以找應騁單位的人力資源經理開出你的條件和價碼,因為,你可以硬氣地對他們說出:——「我能」!
第三步:財務獨立(終日乾乾階段)
在沒有達到第二步之前,我覺得你是沒有資格到處旅遊、買名牌手機、電腦,到處買新衣服,請客吃飯,你更沒有資格開一輛豪華汽車……總之,你要停止一切過度消費,你能做到,才有資格進入第三步,並努力實現它。
什麼叫財務獨立?
中國近幾年以來一共有過七次大規模降息,二次大規模加息,又再二次降息。玩了幾個漲跌後,說明銀行的利率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市場是有波動的,貨幣是要受通貨膨脹影響的。那麼,我按最為保守的年利率來算,應該是0.03。
我本人在上小學四年級以後,數學考試如果不抄別人的,憑自己去考,不及格率要達到100%
。以後的生活中,就決定了我,只會運用小學二、三年級以下的低數了,因為我頂多也就是在花錢購物時、稱分量時、找零錢時才能運用得到的低數,大學生們學習的高數對我來說就像神話一樣,好在我壓根也不用它。
接下來,我請大家算一道小學2年級的低數題:
假設說,銀行的年利率是0.03
,而你本人的生活費用是每個月4000元RMB,一年下來,銀行要付給你4.8萬元的利息錢,請問,你在銀行的戶頭裡面,要存多少本金?
什麼?有點亂?我把這道考試題一句話說完:
在年利率0.03的情況下,你要想生出4.8萬元的利息,請問你應該有多少本金?
請大家在30秒內算出你的答案。
答案是160萬元人民幣。對不對?
也就是說,如果你有160萬元RMB的存款存在你銀行的戶頭里不要動,那麼銀行將會每年付給你4.8萬的利息錢,這4.8萬足可以讓你在12個月的時間里,維持生活,哪怕你不出去工作,銀行依然每年會支付給你4.8萬元,今年你花光了四萬八,明年還有四萬八到帳,因為,你的錢在幫你生錢。
怎麼算的?上述那道低數題應該是4.8萬除以0.03 ,就得出160萬。
如何存入160萬元人民幣在銀行里,那是你的事,只要你不違法就行。
你可以打工(前提是當大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去做市場營銷,不過前景較暗,以年薪百萬計算,還得需要二年呢);
你也可以自己當一名自由職業者,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小沈陽」的,但你可以充分地發揮你的特長,比如說,考慮擁有一家牙醫診所、電腦維護公司、家庭裝修裝飾、辦各種技能培訓班等等這樣的現實職業,因為打工畢竟收入是有限的。
對於小業主式的自由職業者來說,這應該是一條有前途的出路。至於打工者,也不要灰心,只要你相信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曾經說過的話:「你相信你能,或者是不能,你都是對的。」
存160萬元在銀行里就可以活一年?這樣的做法也不是固定的。如果某人每月生活費是1.2萬元,這個160萬的數字就不靠譜了,所以他還得再增加存入的本金。要是銀行利率又變了,你還得調整存錢數額。也就是說,在大筆金錢的運作過程中,有很多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但你一定要與時俱進,對應突如的變化!
面對變化的數字,多快才能達到本金生利,以便養活你呢?這主要取決於你每月的基本生活費用的高低,你消費慾望的大小,還有,你賺錢能力的大小。當然,還有你存錢的速度快慢的問題,明白了嗎?如果假設你每月是1000塊錢基本生活費用,那麼恭喜你,你達到財務獨立的速度就更快了。
說到這里,你應該明白什麼是財務獨立了吧,就是你存在銀行里的本金生出來的利息錢,應該可以足夠地維持你每個月生活的基本費用。一旦達到這個程度,你就可以不用做你不喜歡的工作,也能活得非常安全、有保障,最重要的是——你可以活得比大多數人舒適。
在存160萬元的整個過程中,有的人努力地賺啊賺,存啊存的,終於有一天存款達到了100萬,他自我感覺良好,於是拿出錢來買了輛新車花了50萬,結果就完不成財務獨立的任務了。
他一看,這樣不好,於是就繼續努力,終於,再忍耐一小下,就快到存入160萬元了,這時候應該好好地慶祝一下,於是,拿出錢來買了一所房子。
這就好比是他養的金雞快要養大了,能下金雞蛋了,他就突然搞了個慶祝,把金雞給宰了,拿出裡面的金雞蛋吃了。吃過之後,不但金雞沒了,金雞蛋也不會再有了。道理就這么簡單。
通過儲蓄能夠幫助你達到財務獨立,對你有什麼好處?
在這個檔次上,你的財務獨立了,哪怕你失去工作了,銀行照樣會每年付給你利息錢,你可以不必為了錢而辛苦地工作,每天去見你不喜歡的人,每天去做你不喜歡做的事,統統地不要。
於是,銀行就成了你的資產,雖然小了點。錢生錢的道理是一目瞭然的。這就是為什麼選擇存錢的原因。這樣做也許不是最快的,把錢放在其他地方去生利,也許利率都不止是0.03
,但是請你記住,這樣做,是最最安全的,最最實用的,也是最最適用於絕大多數人的,因為安全第一。
把金錢投資於股市、基金、房地產、企業……等等所需要的技術、能力、風險遠遠高於銀行,這其中的風險歸根到底,是因為你不了解,或是你了解的不深入具體,你無知——才是最大的風險。
這就好比是開車,都說開車會出事故,會不安全,但人們仍然趨之若鶩,但是你要知道,開車最大的風險是在於你開車行使時,你的雙手離開了方向盤,因而車失去了控制。即使沒有人教育你,就是過馬路這樣簡單的事情,也會存在風險。
在理財方面也是如此,和其他的風險比較起來,儲蓄,它不需要你有精湛的理財技術,不需要你有多高的智商,你只要做一樣:堅持。這就行了。在沒有風險的情況下,你選擇銀行是正確的、是安全的,把160萬元存在銀行里不要動用,它就能每年生出4.8萬元的利息,來維持你的基本生活。
所以,我建議:當你實現了財務獨立後,你可以在擁有160萬元銀行存款的基礎上,把額外賺到的錢用於其它地方的投資。
因為利潤高風險也高,就即使你把160萬元以外的投資全賠光了,你也不要怕,因為有160萬元一動不動地存在銀行里,它可以濤聲依舊——每年到固定的日子會幫助你生出4.8萬,足以應付突如其來的變故。當然,如果你在其他方面賺夠了錢,還能助你快速地實現財務自由。
這個領域在《易經•乾卦》中叫「終日乾乾」。也就是說,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在阻止你實現財務獨立,你一定不要忘記你自己的使命,面對消費數額的變化,面對銀行利率的變化,你必須要做出正確、迅速的反應,你的眼前應該有一幅美好生活的憧憬來指引你。
通常來說,達到第三步,我不敢說你活得很滋潤,活得很精彩,但你至少可以活得很安全,活得很有保障!
第四步:財務活力(或躍或淵階段)
這個財務上的活力就是你存入銀行裡面的本金,再加上每年的利息,要比你原來的水平至少還要再高出20% 。
存入160萬元人民幣在銀行,你可能仍然感覺心裡沒底,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不可抗拒因素、不可確定因素實在是太多了,比如說家人生病了、太太生小寶寶了、工作有變動了,日常消費品漲價了,銀行利率又下調了……於是你希望再好上加好。
舉例,160萬元存款按0.03的利率,每年能生出4.8萬元利息,那麼比4.8萬再多出20%
,就是5.76萬元。那這時候你應該有多少本金存在銀行,才能在年利率是0.03的情況下,生出5.76萬元?
答案是192萬元。
怎麼算的?
就是在4.8萬的基礎上,再加上二成份子,4800元的二倍。我是用我小學低數的思維算出來的。
第二種演算法:
用5.76萬除以0.03 ,就等於192萬。
192萬元存在銀行里,每年生出來的利息是5.76萬元,——比你以前存的160萬就多出20%
的收益率,簡單吧?當然,以上理論是建立在你合理的月收入,和你有節制地消費的基礎上的。
這說明,你可以在不用出去工作的情況下(理論上是這樣的,我認為生命還是在於運動,哪怕你每天都去爬山、釣魚),還能夠維持你基本的生活,而且,還有多餘出來的20%的錢,用於花費與享受,這就等於說,你比原來的基本生活水平,在質量上高出20%
。這就是財務活力,這不是個夢想。
以上所講的全部方法和思維,就是——存錢!堅持!再存!再堅持!……
以後怎麼辦?到了這個程度,是前進還是後退?是你自己做決定的時候了。什麼都不去做也罷,可以金盆洗手了,可是……以後還有「飛龍在天」這種傳說中的境界,是什麼樣的呢?
第五步:財務自由(飛龍在天階段)
每天可以不用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每天可以不用去和自己不喜歡的人打交道;
每天可以不必再為生活而四處奔波;
每天可以不用去看別人的臉色而工作;
每天事少錢多離家近,權高位重責任輕;
每天可以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
上述的想法我敢說,只要他是個正常的人類,他就會夢寐以求的。
這是夢嗎?心態積極的人會在思考:我怎樣才能夠做到?!
你可以選擇投資的工具有很多,資產報酬率的速度是不一樣的,你自己要去分析好,也可以請教專家,但我就講一個觀念:就是風險比較高,那是因為你承受得了,因為就算你達到第四步,在192萬以多餘賺到的錢遇到巨大的風險通通歸零了——最差情況,你還可以維持在財務活力的生活水平上。也就是可以通過192萬元在銀行生出每年0.03利息錢,依然可以讓你獲得5.76萬的基本生活費。
來,各位進步會士,准備好了嗎?我們開始詳細地算上一筆帳。
我現在就假定,你每個月的理想生活費是4萬塊錢人民幣,財務自由就是說你怎麼樣去做,才能在不用去工作的情況下,依然能夠獲得這4萬塊的收入。
如何獲得呢?
在選擇方面上,你選擇投資回報率高的,你就越快達到財務自由。如果你會賺錢,又會存錢的話,就應該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如果你過早地購買了奢侈品的話,那麼你滿足了慾望,但是你不得不繼續為了錢而工作,因為你沒有養肥那隻金雞。
在消費方面,如買房買車……我建議你要分期支付,或者是貸款,不要一次性付清!因為一次性付清,你的本金就會減少,這個能下金蛋的雞就變小了,因此你離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就更遠了。
在前面講到的第一步直到第三步都是初級階段,只要你肯努力,只要你持之以恆,就應該可以辦得到,因為那是在教你安全的存錢,你基本上不需要動腦筋。然後是第四步,你可以再次發揮你的潛力,把這個任務完成。
一般來說,在前面所說的四大步的領域里,你可以是一個打工者,你可以是一個自由職業者,但要再住後繼續實現更高的目標時,你需要擁有其他的投資組合了。
如,有價證券、房地產、企業等等,你可以自己去分析、去選擇有利可圖的項目去做,因為這些投資是你所存在銀行的192萬元以外的,萬一就算遇到巨大的風險然後重新歸零了,你還依然能夠維持在財務活力的水平上,也就是你別忘了,你有192萬元存在銀行的戶頭上,銀行每年還在給你5.76萬元的生活費。
在財務自由這個領域里,我本人沒有達到,但是我在認識的高層次的朋友中,有的人就達到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且,我學習到的知識可以告訴我,這是可以做到的。
因為這已經超出了大多數人的想像范圍,畢竟在這個領域里,不是任何一個打工仔或者是小個體戶能夠進入的,因為你可以選擇的理財工具會很多,所需要的技術更高級,要是遇上回報率高的,沒准你會飛速地實現財務自由。當然,一定要確保你的收入是合法的。再有,你有支出一定要低於你的資產。
下面請大家先出去洗個澡,哦,不,是洗把臉,清醒一下後,再來聽我詳細地算這筆帳。
我依然用史上最安全的辦法——銀行為例,因為它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快的,但它是最安全的、最簡單實用的,我「天才」地實現了財商與儲蓄相結合之原因就在這里。
讓我們先算一道小學的低數題:
我假定你每個月有4萬塊錢的生活費,一年就是48萬塊錢。那麼,在年利率只有0.03的情況下,你在銀行的本金應該是多少?
相信這已經難不住聰明的你了,答案是:1600萬元!!!
嘩!一看到這個數字有些人可能會嚇一跳,於是就有人說:「我干嗎用這么多錢?我已經知足常樂了。」
下面讓我先給你細細地算一算:
只要你在銀行里存入1600萬元,這樣銀行就會在你什麼都不用去做的情況下,依然每年支付給你48萬元,讓你過上夢想中的生活;住著你夢想中的房子;開著你夢想中的好車;每個月你可以給自己的孩子1萬元作為教育費,請國家級的高級教師,給孩子上一般孩子們在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你可以時不時的給父母來一個意外的驚喜。
比方說,大清早對爸爸、媽媽說:今天天氣真好哦,我給二老每人1萬塊錢,你們出去花光光,如果花不完就不許你們進家門……等等、等等……因為你不需要出去工作幹活,在一年花光了48萬元後,明年銀行還會再給你48萬元利息錢,後年,大後年……總之,到了日子,就濤聲依舊。
你獲得了財務自由之後,你就會發現,你可以去做你喜歡做的事,去你想去的地方,說你想說的話,沒有人敢跟你叫囂,因而,你在心靈上,也得到了自由。
有兩件事:
第一個叫增加收入。你要會賺錢,收入越高,達到財務自由的時間就越快;
第二個叫降低成本。這需要你用極大的耐心來控制住慾望,先過普通人的生活,用錢去生錢,等目標實現之後,再去享受人生。
以上財務自由的美好藍圖,最適用於擁有企業的企業主,或者是投資人。但這里有一個良好的習慣——那就是你先保證你能夠每年能獲得48萬元那筆數字的現金,之後,再通過其它工具進行投資、賺錢。這個思路和習慣可以讓你一輩子衣食無憂。
在財務自由上,依然有一個大前提:一定要確保你的支出低於你的資產!!
第六步:財務完全自由(亢龍有悔階段)
財務完全自由,就是你在銀行里的存款,在年利率0.03的情況下,生出的利息錢比48萬元還要高出至少20%
。這樣的銀行本金是多少呢?限你5秒回答,快。
答案是1920萬元。
有了這1920萬元,你立刻就可以過上比財務自由還要高出20%
的生活質量。這就是財務上的完全自由,無論你現在是30歲、35歲、40歲……你都可以宣布:我退休了!!
李嘉誠、比爾•蓋茨等人,就實現了財務完全自由。
這步我本人及我所接觸的朋友們也沒做到,就不瞎說了,但我總結出來的這一整套理財模式,是一個戰略性的思路,可以為進步的你,開啟了一道通向財務自由之門。這套工具不是惟一的,但它是最安全的、最簡單、最實用的。
最後,還有一樣:你需要有「德行」來承載你所擁有的一切!
以上六步,是我全套的理財模式,我本人僅僅實現了第二步而已,僅僅存進去24個月的生活費而已。我不想就這么活下去,於是,我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奮斗目標:——向第三步——財務獨立——奮勇前進!!
用財商來理財僅僅是一個思想,你在接受了這個思想之後,又學習了我總結的這套工具,在具體方面如何來操作,需要根據你自己的自身情況而定,但請不要忘了,適合於你的,就是最好的。
只要你虛心去做,持之以恆地去做,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好。請別怪我磨嘰,再跟我一起來復習一下美國的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曾經說過的話:「你相信你能,或者是不能,你都是對的。」
以後我再和大家分享關於選擇什麼財務工具來更好地實現財務自由。一般來說,有N多種:
有價證券,如:基金、股票、期貨;
房地產,即不動產,可以借錢或是貸款先買到手中,然後再出租出去,以獲得租金差額的利潤;
企業,是所有理財工具里最高級的,超高難的,但收益還不一定怎麼回事,弄好了你才有資格活下去。所以,打造一個企業的系統,讓這個系統為你帶來更多的現金流。
以上三個絕對是主流。
當然,還有其他的,比如:版權、網站、專利權、品牌等等……
我為大家著重分析了有關「你與錢」的關系,錢是怎麼在為你工作,怎麼在為你生錢的,金錢是怎麼運作的,你了解的金錢世界中的知識遠比學校里的教育要多得多。
我和大家分享的這套理財思路中,所有的數字和案例不適用於每一個人,也不適用於第一個時期。
因為,銀行的利率會變;你的生活費會變;你的理想生活費會變;因為物價會上漲;因為你還有其它的理財工具可供你選擇……但是,我給你的這個觀念,可以讓你受用一生!——你知道了你的每一分錢將來都能為你生出更多的錢的基本方法。
每一個人的慾望不同,賺錢的能力不同,每一個人存款的自覺性不同,所以,你需要不斷地增加收入和降低花銷。我希望各位學習並運用我方法的人,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㈡ 靠炒期貨能不能實現財務自由現實
炒好了財務自由,炒錯了內褲輸光。
㈢ 做什麼生意可以實現財務自由
推薦開一家來動漫主題休閑館自。動漫行業是現在的朝陽行業,還有國家政策的扶持發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娛樂業一定會越來越興盛,而喜歡去娛樂場所的多是年輕人,而動漫休閑館的目標用戶就是年輕人。而且近幾年優秀動漫的引進和國漫的崛起,動漫周邊市場需求旺盛。
動漫休閑館是集「吃喝玩樂」為一體的經營模式,消費者不但可以在動漫休閑館里購買動漫產品,還可以在裡面玩桌游、拼高達、喝飲品、吃零食等。
㈣ 看我如何利用期貨實現財務自由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期貨,並不是捷徑,需要付出的並不比其他行業少。
㈤ 我想要靠投資期貨實現財務自由,大家覺得現實嗎
不夠現實
除非你在期貨投資方面,真有自己的一套實用方法
這樣不只是是財務自由,還可以實現時間和工作自由
有夢想總是好的
加油
㈥ 你知道的做期貨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你知道做期貨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一入期市深似海,
期市上面有太多的暴富的傳說了,
比如葛衛東,林廣茂,葉慶均,付海棠。在這里就不說他們的事跡了。
當然也有很多虧的血本無歸的。
大部分人虧錢,其實這是對期貨行業有些偏見。我並不是說期貨虧錢的人不多,但事實上未必比創業的人賠得多。
期貨市場裡面的規則,遠比股票,實業要公平,成功率也大很多。
賠錢多數是因為人性之惡,而非規則之惡。期貨就是一面放大鏡,但通常都是放大了人性的弱點,但只要能克服,期貨就是你的屠龍刀。
而股票和實業,除了個人因素之外,還需要面對更多的不平等因素。
當然,大部分人只是抱著賺快錢的心態去炒期貨,虧損就是必然的。抱著創業的態度去做期貨,十年內成功的概率,其實遠遠高於創業成功的概率。
現在創業成功率實際上遠低於1%,甚至是萬分之一。
工字不出頭,對於不甘願打工一輩子的人來說,一邊打工一邊炒期貨,其實未必不如去創業。
每個行業成功率都是很低的,社會就是這么殘酷。
當然這並不需要道德綁架,如果你認為職業投機者對社會沒有貢獻,純屬蛀蟲,那就另當別論了。
下面分享一個簡單好用的期貨交易指標工具,希望幫到有需要的朋友。
歡迎做期貨的朋友關注我,頭條上會經常分享期貨學習知識
如果你贊同我的分享請評論,點贊,支持,謝謝大家
感謝頭條提供了這么好的交流平台,願期貨市場努力的你我都好。
如圖 做多 兩個非常關鍵的位置;
第一個位置;有2個必要條件;1.趨勢線走平或者拐頭向上。2. 操盤線向上翻紅。
第二個位置;價格在波段線之上,在波段線附近逢低做多。
止損的條件;價格回到波段線之下,或者操盤線向下翻綠。
把單子做到合適的位置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抵抗市場的誘惑、忍住慾望的
沖動和具有非凡的耐力,才能把單子在恰當的時機,做到合適的位置,過早和滯後的
進場做單,都容易影響持倉的心態而導致操作的失敗。
㈦ 期貨能實現財務自由嗎
期貨肯定能實現財務自由但是,難度還是非常大的,成功的典型都被傳成神,但是更多的是在期貨市場里折戟沉沙的人。
㈧ 如何實現人的自由與財務的自由
作者:狗狗哥哥
來源:知乎
當一個人的非工資收入≥總支出,他並 沒有 達到財務自由。因為我已經實現這一步了,但我並沒感到我在財務上有多自由。
《富爸爸》系列作者羅伯特·清崎先生說過:「儲蓄全都是輸家的策略,你要盡快地實現財務自由。」我們更關心的是如何實現?我給出我早年的計劃——理財七步走(走到第七步,就是實現了財務自由的目標。本人尚在第五、六步間)
步驟一(財務自知階段)列出你的每月支出(不能說出,要列出,寫在紙上,或者在電腦上做個Excel表格。)
以我本人婚前單身時候的情況為例(寫現在的也行,不過那就長了去了):
1、衣:一般三個月最多買一大件一小件,算下來攤到一個月100元就足夠了;(這塊單身男士比較省,有女生之後被迫騷包起來,這塊就......(┬_┬)......都是淚)
2、吃:三餐加零食(有抽煙的可以放一起,本人不抽)每日花費是40元,一個月就是1200元;
3、住:房租和舍友一攤每月400元;
4、行:當時還是摩托族,每月油費100元,頂天了。
5、雜項:應酬,一般控制在500元以內,再加上其它如電話費、水費、電費……200吧。
那麼,總計我的生活費用就是2500元人民幣一個月。(我這是大概啊,純粹為了回答問題,照記憶簡單的列列,當時可是做了幾個月的明細,精確到角)
各位真想對自個財務負責,還請按自個現狀列個詳單,精確到角。(別說沒角,淘寶花錢,還是有的)
步驟二(財務生存階段)存好應急錢
應急錢要純多少?要存半年的生活費。(最少4個月。不能再少了)
我當時一個月生活費2500元。半年的生活費就是2500 X 6 =15000元。這1.5萬直接存銀行定期,能不動絕對不動,能動也咬牙不動。(PS:這筆錢是我一工作就開始分批存的,所以網銀上都是一長溜:1000的3個月定期、2000的一年定期、5000的六個月定期、1000的一年定期,......這樣分批存,而且期限、數額不同,還有一個考慮是當時想實在要動這些錢,也可以不用全動,可以挑一些剛好到期限的小額的錢......當時,我真是好可愛~(≧▽≦)/~啦啦啦)
為什麼要存應急錢?
給你安全感。當時在外漂泊,若一時失業、碰上大病、有其他事故都很正常(你不在外漂泊,碰上這些也很正常)。萬一發生上述情況,我有半年生活費,我至少可以不必每天為了吃飯而發愁,一有事就卷鋪蓋回家。讓我有6個月的時間給我翻身,這份安全感很重要,真的。
我個人用這筆錢,讓我從從容容的換了3次更好的工作(各位知友,你離開一個老單位,他卡你2個月工資,這種情況,熟悉吧?)。卡唄,就知道你會卡,卡我我也要走。(在此,感激一下曾經的一個老大——阿山經理,不但不卡,還多發了我半個月工資。)
有人會問,現在銀行定期的利息都不高,我存余額寶行不?這個,其實我自己也已經忘記「銀行定期存款」這種東西了............這筆錢的特點有兩個:1、是安全,絕對的安全。2、是盡量不動(定期)。
余額寶,不是說他不安全,就怕你那天淘寶支付寶錢不夠了....行吧,想存哪就存哪吧。反正你給我放在一個安全穩定的地方。
當你存下了半年的應急錢,我們再開始向更高的階段邁進。
步驟三:下班要准時回家,(當然不是這個,不過真要回家了,待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繼續。在說步驟三前,多說一句,存下步驟二的應急錢,這一步很重要,這一步沒完成前,所有投資、理財都是奢談,更不用說花錢、享受。還有隨著你的情況改變,每月花費增多,這份半年的應急錢也要隨之增加。如果減少呢?不減!(沒辦法,我就是這么簡單粗暴明了)
步驟三:(財務保障階段)存下自己理財保障金。
哥們,你TM在逗我嗎?你前面明明說了「儲蓄全都是輸家的策略」,你咋還讓我存錢????
好吧,哥們你罵得對,我也發現我有點......請無情的折疊我吧......
不過還是先請你存下你的財務保障金:你一年生活費。加上步驟二:半年生活費的應急錢。就是你要存下18個月的生活費。繼續上面的例子每月2500。18個月就是4.5萬元。
這里有本人血的教訓,回憶起來眼淚嘩啦啦的流啊/(ㄒoㄒ)/~~/(ㄒoㄒ)/~~/(ㄒoㄒ)/~~
本人青春年少時,剛步入社會,工作開始其實只用的不到1年的時間就完成了步驟二,存下了半年的生活費。然後春風他就得意了,意氣他也風發了。開始理財吧!開始投資吧!股票、期貨咱也學學吧,兄弟要開個店,咱也入個股吧.......
然後......就重復步驟二吧......(┬_┬)(這里我犯了個嚴重的錯誤,我拿了應急錢進行投資)
你會說,那是你沒經驗,我們都老江湖了,不會虧!你老江湖了,咋財務還不自由,咋還來看這個問題?
財務自由和你會不會賺錢、會不會虧錢,沒啥關系。更多的是,你收入和花銷比。
你月入10W,全花完了,到月底還要找別人借錢......讓我想起了咬耳哥拳王泰森,這哥們曾經的收入超過80%知友吧(好吧別笑,90%......92%......95%.....隨便幾了)他財務自由了嗎?莫說自由,有我們現在談的步驟三財務保障嗎?其實泰森(當時的)連步驟一 財務自知 都沒完成。
所以先繼續老老實實的存錢,使勁存,我後來有幾個月只花600,其他都存了,我舍友都不落忍了,說:兄弟,你再這樣下去,可別搬走了啊,我一人可租不起這800一月的房,我這有幾包沒用完的方便麵調料包拿去拌個湯吧,別噎著....
這18個月的生活費,也就是財務保障金也請存在銀行里,不要用,它不是給你投資的。它能給你的是更大的安全感。在任何的投資失誤情況下,它可以讓你很容易的重新開始,可以很自豪的說:老子以後再喝方便麵湯,也要放火腿腸啦!
又或者你失業了、打球骨折上不了班了……至少可以安全、平穩地生存18個月。你可以在一年半的時間里,去整理你的思緒,規劃和選擇你今後想要做的事、喜歡做的事、適合做的事。有了這一年半的緩沖期,就不會亂了方寸,壞了陣腳。
難道說只存錢,不過日子了?去撿別人的方便麵調料包才是對的?當然不是,我那是對自己初次投資失敗的懲罰。不要變成一個守財奴。我們要做的是:在保證自己不降低目前生活水準的前提下理財(當然,你是個月光欠費族,該消減開資,還是要減)。你原來每月花2500,在出現失誤、事故的情況下還能每月花2500。
所以要完成步驟二、三真的只要存錢就夠了:定期存錢。每月存下收入的20%(好吧降到10%,再少就都花了吧,別理財了),應該不是難事。不行,就辦個定存,工資一到賬上,銀行自動幫你扣掉一部分錢存定期的那種。
在存下自己理財保障金前,請保證你的每月花費正常,保證在2500左右浮動,我允許你這個月份子錢多了,菜價漲了....這都正常。但是別突然說:老子要買個車、我看上個LV包包了......好吧,你工作需要,你就買吧,你能不動理財保障金的錢,隨便買。
其實我想說的是作為一個有存錢習慣的中國人,大多可以輕松完成步驟二。在老一輩人裡面,完成步驟三也很正常。但是,像我當時26歲前就能完成步驟三的(非富二代)年輕人,(就不謙虛,你能把我怎麼滴)應該不到一半。<( ̄▽ ̄)> 哇哈哈…
完成步驟三換工作和完成步驟二換工作,是不一樣的。完成二,你可以和原單位硬氣:老子不幹了。完成三:你就可以和應聘單位硬氣,你完全可以對應騁單位挑肥撿瘦,開出你的條件和價碼。錢有時候真的是你的底氣,銀行里有多少錢,你表現出來的氣場真的不同,面試官看的出來,相信我。
步驟三完
——待續,補充一句:理財的首要目標是達到擁有足夠維持閑居生活的資產,並非成為大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繼續,上面排名第一的答案說:當一個人的非工資收入≥總支出,則該者即便達到了財務自由。
其實在我的計劃里,這只完成了我的第四步——
步驟四:(財務自足階段)使自己的非工資收入≥總支出。
達到財務自足很難嗎?
說個我兄弟25歲就達到財務自足的故事:
我有個兄弟大學一畢業,23歲就和在學校勾搭的妹子結婚了。兩個人在一個二線城市,有點混不下去,工作不好找,苦悶窩在租來的屋子裡打WOW,非常難得的是他家妹子沒有嫌棄他,而是和他一起窩在家裡打WOW,組隊打。就這樣,他倆靠著家裡的接濟,和時不時打點零工,混到了24歲。也算省吃儉用,兩個人每月開支2000元,還要給WOW充點卡。
終於,這哥們想,不能繼續這么下去了,總要解決生存問題,努力吧!於是,在他24歲末的最後一個月,他們雙方父母,合資給他們在所在城市買了套140平的大房子,一次付清。他倆,把這套房子每月3500元租了出去,自己仍舊租原來住的單間,夫妻倆繼續窩著打WOW,零工都不打了。於是我這兄弟在25歲的時候,財務自足了。
是的,這不是我兄弟的故事,不過這的確是對達到財務自足階段的夫妻倆,只要他們不在WOW亂買裝備。
忘了上面的故事吧,看看我們自力更生的大多數。
完成步驟三後,可以接觸些穩定型的理財產品了。不過,還是想先用最安全的銀行利率來做說明:
<img src="https://pic2.mg.com/50/_hd.jpg" data-rawwidth="499"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9" data-original="https://pic2.mg.com/_r.jpg">
這是昨天的余額寶年利率。
我們重復上面的公式:
求?
解得
= 560014.9337315662 元
好了56萬,大家輕松多了吧,存個56萬不是難事吧。其實還有收益更高一些,且相對穩定的理財產品,為了不做打廣告之嫌,就不在這說了。
所以我說使自己的非工資收入≥總支出並不是我最終的財務自由。因為我已經完成了,沒啥難的。
至於要如何存入56萬元,那是你的事,我這不是在教你怎麼賺錢,只要你不違法就行。你可以靠工資收入(這個比較慢)、做生意、低風險的投資(別動步驟二、三的錢)、像上面夫妻倆靠父母給......
說財務自足並不是財務自由,是因為這份收入並不穩定。比如上面夫妻倆,突然有孩子了,一個月2000不夠花了,那他們就不能靠父母給的房子繼續WOW了,趁早告別部落和聯盟吧。物價會漲、利率會調(余額寶利率都連續跌多久了不是?),還有那該死的通貨膨脹!!!!!!這些都要求你不斷追加本金。而且56W?買倆車吧?你就呵呵吧。
雖然達到財務自足階段,你已經可以比很多人活的輕松,活的舒服,甚至可以不用找工作,老主顧、新主顧的臉都不用看了。但是請不要滿足於財務自足階段,讓我們向更高級的步驟五邁進。
——待續,一樣給個待續小結:財務自足只能讓你活的很安全,活的很有保障,並不能讓你活的滋潤和精彩。所以這階段錢(就是那56W)的去處,請放在穩妥型的地方(貨幣基金之類),千萬不要放到股市、期貨這些高風險的地方。(你拿固定的一點錢玩玩,也不反對)
———————————————————————————————————————————
天亮了,繼續。
財務保障到財務自足過程,也是個不斷存錢的過程。中間你當然可以把每月余錢,做以下安排:
1、全部存下;
2、一部分雷打不動的存下,一部分進行一些其他高回報的投資,(投資都有風險,都要自己把握和承擔)後果也無外乎兩種:
a.投資獲得收益,加速你完成步驟四(本來要五年,現在兩年就完成了);#^_^#奇怪,我幹嘛要臉紅...
b.投資失敗,推遲實現財務自足(現在要用八年了)。
上面兩種方式,你自己按個人能力選擇。
但是絕對不要選方案 3、全部用來投資。
我們現在進入更高的一個階段
步驟五:(財務舒適階段)使自己的非工資收入≥總支出的120%
上面說了,完成了財務自足,你現在的余額寶里有了56萬 ,但並不能讓你活的滋潤、精彩。因為不確定因素實在太多了,比如說父母生病了、二胎普及,太太又有小寶寶了-_-|||、投資出現重大失誤、菜價漲價了、余額寶利率降到4.5了……於是我們希望再好上加好。
上面算過,我們余額寶里有56萬元,按5.357的年利率,每月能生出2500元利息,每年就是3萬元。那麼比3萬元再多出20% ,就是3.6萬元。那這時候我要存多少,才能生出這3.6萬元?
56直接×1.2唄,是......恩......等下......我找下計算器......啊.....是67.2萬元!
好吧,完成了上面步驟四財務自足,我還一直說,注意消費、別把錢亂投資、買車什麼的要考慮好......我好煩人啊.....我都煩我自個....
到了現在財務舒適階段,我們能做什麼?(當然還是保證維持原來每月2500生活水平的基礎上)
我們已經可以在不用出去工作的情況下(理論上是這樣,但天天玩其實是個很痛苦的事,真的!反正我們已經可以說我們是為了精神富足、自我提升而工作,而不是完全為了錢工作),還能夠維持你基本的生活,而且,還有多餘出來的20%的錢,用於比原先生活水平高一些的花費、享受,以及用這多出來20%的錢進行一些風險高一點的投資。
從步驟一到步驟五,我們其實並沒有用到什麼太過高深的財務技巧,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存錢!持續且安全的存錢!…… 然後嘞?就此止步?心安理得的窩著WOW?不想繼續一窺我們最初目標「財務自由」的境界?
——待續 ,不小結了。
———————————————————————————————————————————
清明掃墓歸來,繼續。
因為本人目前只完成步驟五,所以六、七還是目標,不敢說太多。
步驟六:(財務解鎖階段)使自己的非工資收入≥總支出的10倍
先說說,本人對達到這個的階段後的YY:
每日都可以不做討厭事,不看惡心臉;成天事少錢多離家近,權重位高責任輕;還要睡到自然醒,吃成水桶腰……...(好恐怖)
好像某個電視劇里有個富二代說過:「這不是我想要的日子!」(畫外音(#‵′)凸:「這TM是我們想要的日子!」)
放心吧,只要你是靠自己努力達到這個階段的,工作絕對會成為你戒不掉的一個習慣(不管是打工,還是創業,又或是自由職業)。
先看數字:不用公式了,直接把步驟四的錢x10就好。就是說你在余額寶里有560萬人民幣就達到這個目標了,你每月一天活不用干,照樣有兩萬五給你花,花完下個月還有。
但是要達到這個階段,還是像前面幾個步驟一樣,光靠每月存下 百分之幾 的死工資,這個.......也行.....就是時間有一丟丟的長.....
開始學習和接觸一些投資工具吧,(原則不能破:1、完成步驟三前不進行高風險投資;2、步驟四、五階段可以適當投資;3、不要動步驟二到五里的本金。)
可以選擇工具有很多,回報和風險不同。因為我不在這個階段,還沒資格推薦。要自己去分析和學習,也可以請教專家(但是先要認清他是不是真的專家)。
其實,達到財務舒適階段之後(就是有67萬之後),我們已經可以用每月多處的20%的錢,承受較高的風險了。最差情況,也不過是這些錢全部虧掉。只要本金67萬,不動,我們就不會降低生活水平。
笨點如我,交了半年幾個月的學費,持續總結失敗經驗,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堅定執行,你也不會一直虧(真一直虧,繼續都存了吧)。
投資方面,不敢做經驗介紹。消費方面,倒可以說一點:大額消費(車房之類),永遠不要一次付清,請你貸款或辦分期。 本金,隨便放個定投工具里(利息高過分期利息的工具有不少,不知道學習去),分期利息省掉不說,還能多賺幾個點的利差。
還有就是和不同層次、三教五流的朋友交往與交流的必要性,不是說只和高層次的,真是什麼人(線下,不是網上)都要玩。
雖然現在網路發達,但再發達......昨晚我幾個朋友一起吃飯,一個兄弟撈到我們城市下屬縣的一個項目,分我們幾塊肉吃。這個在自己身邊,穩賺不賠的短期投資小項目,網上搜死都搜不到。就算搜到也沒用,你不可能大老遠從京城來我們二、三線的小地方來入個股,來了也不給。
再就是,外地的朋友,偶爾來玩,也會不經意地介紹一些信息。很多信息,其實每個人都能用,但很多人都沒在意。比如:去年之前,是可以用支付寶給信用卡套現的。我以前用這一點,每月小收入幾百到一千+,現在沒了。
還有就是要低調,不要臭屁(好吧,我前面說的都是騙人的,我可窮了)。
因為我們在學會賺錢,收入提高的同時,還要用極大的耐心來控制慾望,繼續過原先每月2500的生活。開源節流,確保我們的支出低於我的資產收入,永遠是達到財務自由的一個前提。支出增加,你財務自由的本金也要增加。你每月真要花2.5萬,我財務解鎖階段的本金,也不過夠你實現財務自足。
等至少實現第五步——財務舒適階段之後,再開始慢慢享受人生。
到了財務解鎖階段,我們每月有2.5萬,每年有30萬,給你超額的消費,和進行高風險的投資。這時離我們最初目標,也只有一步之遙。
——待續最終一步「財務自由」
———————————————————————————————————————————
最近有點懶,趁現在下雨,出不了門,更新完。
步驟七:(財務自由階段)使自己的非工資收入≥總支出的12倍? NO !
其實最後一步不寫也罷,有點遙遠......,我定的財務自由標准有點高。財務解鎖,還是有希望達到的,自由就......(你妹,逗我嗎?!不是說一步之遙嗎?)
好吧,哥幾個也可以把財務自由的標準定為:使自己的非工資收入≥總支出的12倍。你若已經實現「財務解鎖」,也就是10倍,再接著實現12倍這一標准,真也就是一步之遙。
不過太無聊,太容易了不是?
富爸爸還說財務自由是使自己的非工資收入≥總支出呢,任何詞的定義都是人給的,他能給,我咋就不能給?我又不想拿經濟學學位,不想背標准答案。
我心裡達到財務自由的人有誰?比爾·蓋茨、李嘉誠、馬雲......都算。他們有足夠的錢,自由的買自己所需的商品、服務、教育,甚至一個看好的企業......好吧,太遠的事,不知道就不要YY。
我們輕松點吧,就當使自己的非工資收入≥總支出的12倍時就實現財務自由了吧。
——————————————————————————————————————————總結:
以上七步,並沒有教大家怎麼去賺錢,其實個人認為,理財和實現財務自由(容易的那個)更多的是一種習慣,你月入5千的,並不比一個月入5萬的人更難實現財務自由。(他入5W,花5W,沒存款)
做個申明:上面七個步驟,所涉及的具體數字、百分比、做法、規定,適合且只適合本人(其實我也沒完全照章實施)。我只是展示出,個人粗陋的理財想法,各位不用照搬照套,理財還是要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是自己的理財之道。
稍微說說接觸過的一些工具:
A、有價證券,如:基金、股票、期貨、外匯(後面三個,基本不玩了,不適合我,只是留著以前放在裡面的錢,偶爾看看,沒提現,也沒繼續投入);
B、房產,跟著幾個前輩,主要三個玩法:
1、直接入股新盤,早幾年年利率甚至可以到50%。當時直接被這么高的利率嚇到,沒敢借錢投,只是動了自己的積蓄。(現在也沒後悔,原則不能破)這種機會,現在沒有了。
2、早年,貸款買了兩套單身公寓,已租養貸,收租非常煩,就丟給中介打理了,現在賣了一套。
3、自己住的房子,用房產證貸款投資,利息絕對賺的回來,但為安全,多投在1分多的地方,每年小賺幾個點。
C、公司(有幾個純粹是身邊人的小打小鬧)
第一個,血本無歸(見步驟三)。後來,眼光尖了點,一定要挑,不成氣候的就不投。
有一次,一個非常好兄弟面上實在過不去,也知道他撐不起來,就說:我不投了,算我無息借你的,也不參與管理。半年後關門,但兄弟還是全款還了我,借錢也要挑人,真的。
有一次,是跟一同事投一酒店。兩年後倒閉,退股,兩年沒分紅,虧了10個點,有以小股東身份去白住了兩天。也還好,風險一開始就有估計到,在承受范圍內。
基本上,投成功的,一般每年也就在10到20個點左右。
還有其他的,身邊有人玩,自己沒碰,比如:出版、網站、中介、專營等等……這些多少都要投入時間參與管理,就沒碰。
最後:每個人的慾望、賺錢能力、存款的自覺性都不相同,但我們在理財上能做相同的努力,可以歸納為那個老詞——開源節流。
㈨ 期貨怎樣才能成功實現財務自由
期貨和其他行業一樣需要專業知識和長時間實踐,成功率很低。如果成功則很容易實現財務自由。需要長期學習和實際操作才有可能成功。
㈩ 說一說在上班過程中你是如何實現財務自由的
認識的一個客戶,國內top5研究生畢業,畢業六七年凈資產差不多一個億,全靠自己得來的,工作期貨交易,現在有自己公司,家庭美滿,經常外出旅遊,但好像並沒那麼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