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是什麼
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是給該基金定義一個適當的基準組合,通過比較基金收益率和業績比較基準的收益率,可以對基金的表現加以衡量。
基金是追求相對收益的金融產品,所謂「相對」,指的就是將基金的業績與其業績比較基準相比較。
基金投資過程中,拋開絕對收益和排名,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基金的收益率優於業績比較基準表現,說明該產品的管理運作是合格的;若基金的收益率低於業績比較基準表現,則為不合格。
舉個例子,某債券基金A,業績比較基準為中債綜合指數,到2017年6月末,該基金過去三年凈值增長率為23.7%,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14.11%,超過業績比較基準9.59個百分點,表明該基金在過去三年中管理人運作合格。
說白了就是為基金設定一個想要達到又有可能達到的預期目標。相當於我們小時候常說的「我要考100分」,那麼如果考了99分就是比較滿意,考了85分就是不太令人滿意了。
舉例來說:如果業績比較基準定為"95%的滬深300指數增長率+5%的銀行同業存款收益率",則說明基金投資目標是力爭使收益率跑贏滬深300指數。
就你所說的這個「滬深300指數收益率*80%+中證國債指數收益率*20%」應該說明這個基金是想以接近滬深300指數的收益率為目標的。
基金單位凈值,是指當前的基金總凈資產除以基金總份額。其計算公式為:基金單位凈值=總凈資產/基金份額。
基金單位凈值即每份基金單位的凈資產價值,等於基金的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後的余額再除以基金全部發行的單位份額總數。
開放式基金的申購和贖回都以這個價格進行。
封閉式基金的交易價格是買賣行為發生時已確知的市場價格;與此不同,開放式基金的基金單位交易價格則取決於申購、贖回行為發生時尚未確知(但當日收市後即可計算並於下一交易日公告)的單位基金資產凈值。
基金單位凈值的估值是指對基金的資產凈值按照一定的價格進行估算。
它是計算單位基金資產凈值的關鍵,基金往往分散投資於證券市場的各種投資工具,如股票、債券等,由於這些資產的市場價格是不斷變動的。
因此,只有每日對單位基金資產凈值重新計算,才能及時反映基金的投資價值。基金資產的估值原則如下:
1、上市股票和債券按照計算日的收市價計算,該日無交易的,按照最近一個交易日的收市價計算。
2、未上市的股票以其成本價計算。
3、未上市國債及未到期定期存款,以本金加計至估值日的應計利息額計算。
4、如遇特殊情況而無法或不宜以上述規定確定資產價值時,基金管理人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2. 業績比較基準是什麼意思
業績比較基準只指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是給該基金定義一個適當的基準組合,通過比較基金收益率和業績比較基準的收益率,可以對基金的表現加以衡量業績比較基準主要用於凈值型理財產品,凈值型理財產品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也就是說銀行不承諾保本,也不承諾最低收益。
凈值型產品預估收益通過業績比較基準來體現,所謂業績比較基準,是銀行根據產品往期業績表現,或同類型產品歷史業績,而計算出來的投資者可能獲得的預估收益。
業績比較基準與預期收益率都是代表收益估值,在作為歷史業績參考時,兩者具有極大的相似性,都可以由此計算出一個大概的收益預估值。
(2)基金業績比較基準制定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預期收益率往往帶有剛性兌付的性質,也就是說,產品到期後的實際收益與5%相差不會很大。而業績比較基準則只具備參考價值,完全不具備剛性兌付的性質,也沒有任何實際收益承諾的作用,也就是說,產品實際收益率與業績比較基準可能存在較大偏差。
這與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性質有關,凈值型產品的實際收益是根據單位份額凈值來計算的,而這個凈值只有到產品贖回那一日才能知道。
3. 業績比較基準
就像學生考試總會有及格線一樣,基金的業績也有「及格線」,這就是業績比較基準。它是給這只基金定一個適當的基準組合,通過比較這只基金的收益率與業績比較基準的收益率,判斷基金的相對回報。業績比較基準是公募基金必須披露的信息,一般我們可以在基金的招募說明書、基金合同等文件中了解到。
1、業績比較基準主要用於凈值型理財產品,凈值型理財產品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也就是說銀行不承諾保本,也不承諾最低收益。凈值型產品預估收益通過業績比較基準來體現,所謂業績比較基準,是銀行根據產品往期業績表現,或同類型產品歷史業績,而計算出來的投資者可能獲得的預估收益。
2、基金的盈虧只能代表基金過往的「考試成績」,不能說明未來的表現,所以僅僅跟著過去的業績買基金是不靠譜的,最好能了解這只基金的綜合實力,包括背後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基金的投資風格屬性等,而這些都是業績比較基準可以告訴你的。
3、雖然投資者買基金都希望追求正收益,但論一隻基金是否優秀,要看相對收益而不是絕對收益,這里的「相對」就是基金的業績相對於它的業績比較基準的收益,它可以更准確地反映基金與相應的系統風險的關系,客觀評價基金管理團隊的能力。
4、通常一定時期內,如果一隻基金的收益優於它的業績比較基準,不管它是不是獲得了正收益,都能說明這只基金的管理團隊成績不錯。當然了,這只是基本目標,落實到投資者的角度,還是要追求更高的絕對收益才好呀。
5、基金類型不同,它的業績比較基準也有差異,像是股票基金、混合基金等權益類基金,它們的業績比較基準一般是由某個股票指數與債券指數復合而成的,股票指數的部分就反映了權益類基金主要的投資范圍和風格。
4. 什麼是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
基金的業績比較有兩種方式,一是全域比較,將全部基金或同組基金放在一起進行排名。二是基金與事先確定的基準進行比較。這個事先確定的基準就是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 這種比較方法通過給被評價的基金定義一個適當的基準組合,比較基金收益率與基準組合收益率的差異來對基金錶現加以衡量。基準組合是可投資的、未經管理的、與基金具有相同風格的組合。業績比較基準是投資者評價基金管理公司業績的重要標准。 從2002年開始,國內基金監管部門就要求開放式基金在發行時公布其業績比較基準,不同風險收益的基金跟蹤不同的比較基準,這有利於基金風格的穩定和投資者對基金業績進行合理的評判。隨著業績比較基準與基金凈值的比較成為法定信息披露內容,將使投資者不再單純用「是否跑贏大盤」這種簡單且不盡合理的方法來判斷基金的優劣,也有利於促進基金管理人遵守基金合同,保持穩定的投資風格。 新的基金信息披露規則規定,在基金年報、半年報和季度報告中,基金管理人都必須披露凈值增長率與其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的比較,並要求基金用圖示的方法披露基金合同生效以來的凈值變動情況,與業績比較基準的變動情況進行比較。這樣,投資者就可以直觀地了解過去一段時間內基金的業績表現。
5. 業績比較基準和年化收益率的區別
業績比較基準和年化收益率的區別:
性質不同:業績比較基準衡量產品業績;年化收益率衡量的是產品收益,年化收益率是摺合一年的預期收益率。
收益不同:業績比較基準在基金的實際運作中通常被設為最低目標,在風險系數較小的產品里,達到甚至超過預期收益率的概率會更高。
主體不同:業績比較基準更多的適用於凈值型理財產品;而預期年化收益率只是把當前的收益率換算成一個年收益率來進行計算的。
現在不少理財產品都已經不再使用年化收益率在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了,業績比較基準在大多數理財產品中已經替代了年化收益率這一參考指標。投資者通過了解業績比較基準從而來對理財產品的預期進行判斷。
(5)基金業績比較基準制定擴展閱讀:
一、業績比較基準一般指的是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簡單地說,基金業績比較基準可被視為基金長期業績的「及格線」,是基金在管理運作中所應追求的最低目標。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是衡量基金業績相對回報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基金為自己設定的想要達到的預期目標。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是基金發行時必須公告投資者的信息,投資者可在任何與該基金有關的文件中了解到其具體內容。
二、如果在某個時期內,某隻基金的收益高於它的業績比較基準,那麼就代表這只基金是「合格」的。反之就是不合格的基金。權益類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有:一是指數的比例,二是參照標准。
指數比例負責衡量基金的風險收益水平,參照標准規定了基金的主要投資范圍及投資風格。
三、年化收益率僅是把當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的,是一種理論收益率,並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在很多金融產品中,都會涉及到年化收益率計算。
實際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投資天數/365
6. 基金業績比較基準
基金業績比較基準可被視為基金長期業績的「及格線」,是基金在管理運作中所應追求的最低目標。
在基金投資過程中,投資者往往關注更多的是基金的絕對回報和相對排名,而忽視了基金的及格線——業績比較基準,該指標反映了基金的相對回報,同時映射著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
(6)基金業績比較基準制定擴展閱讀:
業績比較基準的作用
1、判斷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
基金投資過程中,拋開絕對收益和排名,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基金的收益率優於業績比較基準表現,說明該產品的管理運作是合格的;若基金的收益率低於業績比較基準表現,則為不合格。
2、「基礎分數線」的設定
不同的考試,及格分數線的設定各不相同,如滿分100分,則通常為60分的及格線,若為150分,則90分為及格,不同的是,考駕照時,通常滿分100分,合格分數為90分。同樣的,不同類型的基金業績比較基準差異也相對較大。
債券基金及貨幣基金業績基準通常與債券指數或活期存款利率掛鉤,以當前債券基金為例,業績基準包括中債綜合債指數、中證信用債指數、中證全債指數等,還有部分為復合業績比較基準,如中債綜合財富(總值)指數收益率×90% 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稅後)×10%。
3、透露基金的投資風格
投資中小盤股的基金,通常採用中小盤指數作為業績比較基準的組成部分之一,如某上證中盤ETF聯接基金,對應的業績比較基準為「上證中盤指數收益率×95% 活期存款利率(稅後)×5%」;投資大盤股的基金,多以滬深300為業績比較基準的組成部分之一。
4、反映團隊的管理能力
通常不能簡單的以基金是否跑贏大盤來判斷團隊的管理能力,業績比較基準能相對更准確的反應基金與相應系統風險的關系,客觀評價基金管理團隊能力的高低。
5、查詢通道
除了通過專門的查詢工具外,業績比較基準為公募基金的披露信息之一,投資者在招募說明書、基金合同等能看到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是什麼;在基金季報、半年報、年報中,可以看到業績比較基準與基金凈值增長率的收益情況,且有直觀的對比圖,顯示該基金同期是否跑贏業績比較基準。
7. 業績比較基準是什麼准嗎
准。來
業績比較基準是收益自率存在相對性,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值。即購買這個產品之後,最終的收益率可能會高於也可能會低於這個業績比較基準值,具體相差多少要看該銀行理財業務的管理能力。這裡面不同的理財產品因投資范圍、風格特徵、資產配置比例等因素,會有相對應的不同的最終收益率。
(7)基金業績比較基準制定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對於投資者來說,凈值型理財產品帶來的並非只有風險,還有很多機遇,凈值型理財產品多採用市價法估值,銀行收取固定或半固定式的管理費,這意味投資者有可能獲取更高的投資收益。從目前凈值型產品的收益情況來看,整體要高於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
業績比較基準是銀行根據產品的投資范圍、期限、市場狀況、歷史收益等測算出來的收益率,與預期收益率不同,也不代表最終到手的收益率。不過業績比較基準能以直觀的方式讓投資者理解產品的收益情況,有利於投資者接受凈值型理財產品。
8. 業績比較基準和年化收益率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如下:
【1】性質不同:業績比較基準衡量產品業績;年化收益率衡量的是產品收益,年化收益率是摺合一年的預期收益率。
【2】收益不同:業績比較基準在基金的實際運作中通常被設為最低目標,在風險系數較小的產品里,達到甚至超過預期收益率的概率會更高。
1.業績比較基準主要用於凈值型理財產品。凈值型理財產品是非盈虧平衡的浮動收益產品,即銀行不承諾盈虧平衡或最低收益。凈值型產品的預計收益由業績比較基準反映。所謂業績比較基準,就是銀行根據產品的過往業績或同類產品的歷史業績計算出的投資者可能獲得的估計收益。
2.年化收益率是通過將當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和月收益率)轉換為年收益率來計算的。這是一個理論回報率,而不是獲得的實際回報率。年化回報率從過去7天貨幣基金每10000個基金單位的凈回報換算而來的年化回報率。貨幣市場基金有兩種收益結轉方式:①「日分紅、月結轉」,相當於日單利、月復利;②「日分紅、日結轉」,相當於日復利。
拓展資料:
一、理財是指以保持和增加財務價值為目的的財務(財產和債務)管理。證券公司開立的理財賬戶可用於股票(包括a股、b股、h股等)等一系列投資理財工具的投資。),債券(包括國債、公司債等。),期貨(包括金融期貨,如股指期貨、外匯期貨、商品期貨,如黃金期貨、農產品期貨等。).證券賬戶的開立可以在各證券公司營業部辦理,應當在交易日內辦理。
二、投資公司的手續相對方便。一般來說,你只需要提供身份證和銀行卡的復印件。投資公司還將為客戶定製專屬財務計劃。風險與每個人的年齡密切相關。理想的風險評估方法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降低可容忍的風險。因為風險和回報大致成正比,所以年輕人可以承擔更高的風險。在規劃投資時,他們也可以選擇波動性高的投資產品。當然,我這里說的不是投機,而是投資。相比之下,年齡越大,就應該選擇一些保守的投資項目。
9. 銀行理財業績比較基準,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選擇理財產品時,我們可能會了解業績基準和預期年化回報率等信息。那麼,財務業績基準意味著什麼呢?財務表現基準是對產品到期時您將收到多少利息的預測。你可以簡單地說,業績基準是該理財產品試圖實現的目標。
需要注意的是,您不能將性能基準測試與預期回報等同起來,但是您可以將性能基準測試用作回報的參考值。當然,金融產品的實際回報與業績基準之間肯定會有偏差。畢竟,財務回報會受到風險披露和相關服務費的影響。
通過將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率與業績基準進行比較,可以了解產品的業績和產品經理的管理能力。可以說,性能基準是衡量產品性能相對收益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