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項目投資中,投資人和創始人之間如何分配股權和利益
創建抄公司,是根據你們前期每個人的出資額與你們准備注冊公司的注冊資金的比例來確定所佔的股份比例,誰出資的額度高,就由出資高的做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等到公司成立之後,無論盈利或虧損都要按照出資比例進行分配和承擔各自的責任與義務。
至於技術入股的方式幾年後盈利後的分配方案,那就需要您們內部進行協商,或者交由一些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評估,在雙方都認可的友好氣氛下簽訂相關合同或協議。
股權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與其擁有的股票比例相應的權益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力。
股權就是指:投資人由於向公民合夥和向企業法人投資而享有的權利。
向合夥組織投資,股東承擔的是無限責任;向法人投資,股東承擔的是有限責任。所以二者雖然都是股權,但兩者之間仍有區別。
向法人投資者股權的內容主要有:股東有隻以投資額為限承擔民事責任的權利;股東有參與制定和修改法人章程的權利;股東有自己出任法人管理者或決定法人管理者人選的權利;有參與股東大會,決定法人重大事宜的權利;有從企業法人那裡分取紅利的權利;股東有依法轉讓股權的權利;有在法人終止後收回剩餘財產等權利。而這些權利都是源於股東向法人投資而享有的權利。
❷ 合夥開公司,部分投資人不參與管理,如何才能讓投資者放心,如何才能保障投資人的利益
這些要一定信任才行的,他們信任你,就會很放心的交給你打理,然而你自己也別做的太差就可以了
❸ 兩人合夥投資做生意,一人投四萬,一人投資二萬,利益怎樣分配
根據投資分配,你把現在投資的一共6萬分成6份就行了,投資4萬的佔比4/6,投資2萬的佔比2/6,到時候所得利潤按照這個比例分就行了。
❹ 如何解決投資者和管理人的權利義務及利益分配關系
投資者和管理人他們的利益本來是矛盾的。
投資者就是追求權益最大回化。凈資產的最大增長。答
而管理者要求的是自己的薪金和福利待遇,如更多的休息節假日。所以管理者若是不能滿足投資人的要求,引起投資人的不滿就會被投資人換掉。但是一味的滿足投資人勢必會影響到自身權益。
所以一般管理者會把業績做在行業平均水平。這樣既不影響自身的休假也不面臨投資人的挑剔不滿。。
解決這種局面。理論上有許多激勵手段。
丹採取最多的還是約定利潤分配。投資人讓出一定比例分紅給管理者。
❺ 我有一個項目,別人投資,我們怎麼進行利益或股份分成
你可以找風險投資商,如果是股份公司,你應該佔大部分的股份,不要太傻了。
❻ 風險分擔如何給金融中介和個人投資都帶來利益
1、金融中介設計資產的風險在投資者承受范圍內,但中介可將出售資產得到資金專去投資風險大得多(收益屬高)的資產,中介低成本允許進行風險分攤,這使中介能夠獲得的收益與出售資產之間的成本差額,就是中介利潤,這個過程被稱為「資產轉換」
2、幫助個人實現資產多樣化,降低投資者可能遭受風險
❼ 我想和別人投資做門生意.我技術投資 我該怎麼個投法 又怎麼分利益請教各位前輩
你是技術投資,那麼他就是資金投資。他冒的風險比你大,你沒有風險。因為,假設小工廠剛開業一個月倒閉了,那麼你個人只是出了一個月的力罷了,幾乎沒有損失,而他可就損失大了。不能光看到掙錢的時候誰付出的大,同時還要看看損失的時候誰損失的大。所以,出於這方面的考慮,應該是他拿大頭,你拿小頭。當然,產品的銷售也是一門學問,都應該打入成本,算投資。你們能在一起合作是緣分,合作的結果應該是愉快的,長久的,甚至最後你們都應該是朋友,這就需要你有技術的一方作出讓步。我的方案是,去掉一切的成本以後,一切的成本包括:廠房,機器,原材料,水電費,稅,等等,工資,等等,你拿凈利潤的15%。
❽ 投資公司,投資人利益怎樣分成
正規的股份制公司一般是所有者和管理者分離的,然後每年從利潤中回扣除一定比例答用以分紅
你說的情況,應該在公司成立時就擬定好相關的規則
現在ABC應該開會決定分紅占當年利潤額的比例和C的管理報酬,
比如利潤的1/3用來分紅,CEO薪酬固定在某絕對值或某比例,則A應得4/(4+3+3)*1/3*利潤=2/15*利潤,C應得3/(4+3+3)*1/3*利潤+X*利潤=(1/10+X)*利潤,其中X是管理薪酬占利潤的比例
❾ 和朋友合夥開公司。請教投資和利益怎麼分
1、你們開的是一個合夥企業,那首先要確定每人所佔的的股份:
建議你回將辦公桌、電腦、沙發估答值後計入投資,確定你們所佔的股份比例,然後凈利潤就按照股份進行分配。
2、以下你的投入雙方商定一個租金(不要算做你的投資,否則人家不會願意),每個月收取一定費用即可:兩輛汽車、你們家的倉庫和店面。
3、水電費從盈利中扣除。
4、如果不納稅,就算做凈利潤,你們按所佔股份分配,這個你就不要計較了。
5、如果你們將以上問題以書面協議的形式約定下來,就不需要去公證。
❿ 投資者與投資經營者的利益分配
按照公司章程的約來定分配自利潤。公司章程沒有約定的按照股東所持有的公司股份的比例分配利潤。
例如,一個公司有100股,5個股東,每人持有20股,有一個股東負責經營管理。如果:
公司章程里約定負責經營的股東分配50%的利潤,剩下的4個股東每人分配12.5%,就按照公司章程里約定的比例分配。
公司章程里沒有約定如何分配利潤,那麼不論是否有股東負責經營管理,不論某個股東是否具有法人代表身份,均按照每人20%的比例分配利潤。
新股東要加入需要公司作出決議(增加資本),並對利潤分配方式進行約定。沒有約定的仍按照持股比例分配。如果新加入一個股東,持有20股,公司總股份數120股,那麼對這個新股東按1/6的比例分配利潤。
補充:
國家法律的規定就是,在公司章程沒有約定如何分配利潤的情形下,按照股東所持有的公司股份的比例分配利潤。很簡單的道理,誰出錢出的多誰分的利潤多!
分紅利是股東才有的權利,因為股東是出錢投資的人。法人代表和經營者,如果不是股東的話,就沒有分紅的權利。但是,他們作為公司的雇員,可以獲得工資,以及根據工作績效確定的獎金。工資和獎金數額,由雇員和股東協商,最後決定權在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