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長三角一體化具體指哪些內容
1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該《綱要》是指導長三角地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一體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規劃綱要》分析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所具備的基礎條件以及所面臨的機遇挑戰,明確了「一極三區一高地」的戰略定位,按照2025年和2035年兩個時間節點設置了分階段目標,部署了「7+2」共九個方面的具體任務,並對推進規劃實施作出了具體的安排部署。
《規劃綱要》按照統籌兼顧、遠近結合的原則,部署了「7+2」的重要任務:
「7」是指推動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加強協同創新產業體系建設、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強化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加快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推進更高水平協同開放、創新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等7個方面的重要任務;「
「2」是指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兩個重點區域的高水平高標准建設任務。
《規劃綱要》指出,上海要充分發揮好龍頭作用,蘇浙皖要各揚所長,發揮比較優勢,強化分工合作、錯位發展。具體來講:
上海要提升服務功能——提升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五個中心」建設,形成有影響力的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為長三角高質量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提供服務。
江蘇要發揮製造業發達、科教資源豐富、開放程度高等優勢,推進沿滬寧產業創新帶發展,加快蘇南自主創新示範區、南京江北新區建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
浙江要發揮浙江數字經濟領先、民營經濟發達等特色優勢,整合提升一批集聚發展平台,打造全國數字經濟創新高地、對外開放重要樞紐。
安徽要發揮創新活躍強勁、製造特色鮮明、生態資源良好、內陸腹地廣闊等優勢,推進皖江城市帶聯動發展,加快合蕪蚌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
《規劃綱要》強調,要共同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制定實施長三角製造業協同發展規劃,打造全國先進製造業集聚區:
圍繞電子信息、生物醫葯、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汽車、綠色化工、紡織服裝、智能家電十大領域,強化區域優勢產業協作,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建設一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形成若干世界級製造業集群。
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生命健康、大飛機、智能製造、前沿新材料十大重點領域,加快發展新能源、智能汽車、新一代移動通信產業,延伸機器人、集成電路產業鏈,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面向量子信息、類腦晶元、第三代半導體、下一代人工智慧、靶向葯物、免疫細胞治療、幹細胞治療、基因檢測八大領域,加快培育布局一批未來產業。
在研發設計、供應鏈服務、檢驗檢測、全球維修、總集成總承包、市場營銷、製造數字化服務、工業互聯網、綠色節能等領域,大力推動服務業跨界發展。
同時,《規劃綱要》還從以下四大方面部署了促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在推進教育合作發展方面,《規劃綱要》明確,共同發展職業教育,搭建職業教育一體化協同發展平台,做大做強上海電子信息、江蘇軟體、浙江智能製造、安徽國際商務等聯合職業教育集團,培養高技能人才。
推動重點領域開放合作方面,《規劃綱要》明確,進一步擴大製造業、服務業、農業領域對外開放,降低汽車、飛機、船舶、裝備、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行業進入門檻,積極招引全球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共同開拓建立全球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
引導產業合理布局方面,《規劃綱要》明確,中心區重點布局總部經濟、研發設計、高端製造、銷售等產業鏈環節,推動一般製造業轉移,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創新高地;推動重化工業和工程機械、輕工食品、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向中心區以外城市和部分沿海地區升級轉移。
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方面,《規劃綱要》明確,推動數字化、信息化與製造業、服務業融合,發揮電商平台、大數據核心技術和長三角製造網路等優勢,打通行業間數據壁壘,率先建立區域性工業互聯網平台和區域產業升級服務平台。
此外,打造「數字長三角」的重要舉措中,《規劃綱要》明確,要合力建設長三角工業互聯網:
積極推進以「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為特色的工業互聯網發展,打造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工業互聯網平台。
統籌推進省際之間工業互聯網建設,推動企業內外網改造升級,積極參與國家標識解析與標准體系構建。
加快建設以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平台為主體、企業級平台為支撐的工業互聯網平台體系,推動企業上雲和工業APP應用,促進製造業資源與互聯網平台深度對接。
全面建立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著力推動安全技術手段研發應用,遴選推廣一批創新實用的網路安全試點示範項目。
其他部署還包括:
以十大舉措,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打造數字長三角,共建工業互聯網
開展園區合作,共建升級產業合作園區、建設國際合作園區
Ⅱ 長三角一體化規劃綱要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是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戰略部署編制。經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由中共中央、國務院於2019年12月印發實施。
實施方案:
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關心、親自謀劃、親自推動的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完善我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打造我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的重大戰略舉措。
上海要主動承擔國家使命,強化在國家發展格局中的戰略支點地位,充分發揮改革開放前沿和集聚輻射優勢,引領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為深入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進一步發揮上海核心城市功能和龍頭帶動作用,推動國家戰略更好貫徹落實,制訂本實施方案。
(2)長三角一體化房子投資機遇擴展閱讀: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發展背景:
早在1982年,國務院就決定建立上海經濟區,包括當時的蘇錫常和杭嘉湖等地。
1997年,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正式成立,首批成員包括長三角15個城市。
2005年12月,首次長三角兩省一市主要領導座談會在浙江杭州召開。2008年,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擴容」,安徽省領導應邀出席會議。
2016年,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安徽合肥、蕪湖等8個城市正式納入。
2018年初,由三省一市聯合組建的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在上海掛牌成立,《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隨之發布。
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後,長三角一體化真正按下了「快進鍵」。這塊經濟總量約佔全國四分之一,年研發經費支出和有效發明專利數約佔全國三分之一,進出口總額、外商直接投資、對外投資約佔全國三分之一的開放熱土,迎來了國家政策的高度聚焦。
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會議指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具有極大的區域帶動和示範作用,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帶動整個長江經濟帶和華東地區發展,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區域集群。
6月,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在上海舉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討論審議有關文件,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
Ⅲ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體現的 新發展理念
長三角區域一體復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制略,這對上海、對整個長三角地區乃至長江流域都是一個極大的發展機遇。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牽頭編制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會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作進一步明確。
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這是新時期上海的三項新任務。1月31日,在上海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上海市人民政府舉行記者招待會,上海市市長應勇在記者招待會上對上述三大新任務逐一回應,並表示對上海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對於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應勇表示,要對標國際公認、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區,實施具有較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政策和制度,實行有差別的探索,進行更大的風險壓力測試,建設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
Ⅳ 長三角區域樓市迅速成長對於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有何意義
以改革創新推動長三角城市群協調發展,有利於促進產業升級,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農業現代化,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和中西部地區發展,增強國家競爭力。為此,一要打造改革新高地。復制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自主創新示範區等的成熟改革經驗,在政府職能轉變、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先行先試,推進金融、土地、產權交易等要素市場一體化建設,開展教育、醫療、社保等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合作。二要爭當開放新尖兵。大力吸引外資,集聚國際化人才,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探索建立自由貿易港區,推進貿易便利化,促進外貿穩定發展和升級。三要帶頭發展新經濟。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良好生態,健全協同創新機制,強化裝備製造、信息技術、生物制葯、汽車、新材料等高端製造業關鍵領域創新,發展金融、研發、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四要以生態保護提供發展新支撐。實施生態建設與修復工程,深化大氣、土壤和水污染跨區域聯防聯治,建立地區間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五要創造聯動發展新模式。發揮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推進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寧波等都市圈同城化發展。構建以鐵路、高速公路和長江黃金水道為主通道的綜合交通體系,促進信息、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Ⅳ 長三角一體化提出來後會影響哪些區域的房價嗎值得買嗎
1、長三角一體化,長三角的認知:規劃利好,宏觀政策導向,高能配套帶來的機遇。
2、規劃范圍;上海、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三省一市)總規劃35.8萬平方公里
3、發展目標:到2025年取得實質性進展、2035達到較高水平
4、主要區劃:示範區——先行啟動區——自貿區
5、示範區: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約2300平方公里)
6、嘉善:絕對交通優勢,接軌上海成為重要發展契機
那麼現在幾個上海周邊的城市中,目前吳江限購、只有浙江的嘉善是不限購的,所以你考慮上海周邊的話,嘉善是比較不錯的選擇。
謝謝採納!
Ⅵ 長三角推動公積金一體化,長三角公積金一體化將會如何影響樓市
8月20日,根據上海市住建委官方微信,「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上海舉行。此次簽約儀式,也意味著住房公積金制度的一體化進程加快。對於促進長三角區域的住房發展和金融發展等有積極的作用,也對相關房企投資和營銷部門等有積極的支持作用。
對此,我們請到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進行分析:
1、政策核心
此次政策明確,三省一市的公積金管理部門將率先從9個方面開展合作,包括長三角跨地區購房信息協查、長三角地區異地貸款證明信息互認、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內試點統一購房提取業務政策等。此類政策應該具有非常好的意義,尤其是在異地貸款證明信息互認等方面,實際上有助於使得異地購房等更加便捷。其對於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公積金管理部門的業務開展也具有較好的支撐價值。
2、政策意義
此類政策有助於促進公積金資源的一體化布局和分配,對於相關地產業務等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第一、環滬等區域的購房市場比較活躍,此類一體化的政策,有助於提高公積金的使用效率,有助於活躍相關住房交易。第二、從實際過程看,此類一體化政策也可以為相關房企積極學習,後續應該充分利用此類一體化的住房政策,來引導各類購房需求導入,這也是有助於營銷工作的更好開展。
Ⅶ 長三角一體化行動計劃發布有何意義
《上海市寶山區總體規劃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7-2035)》草案公示稿(下稱《草案》)近日發布,該《草案》顯示,未來的寶山將形成「T」形濱江綜合功能發展帶、滬太路城鎮發展軸、寶楊路-寶安公路功能拓展軸,並有南片區、中片區、北片區這三大分區。
同時上海2035規劃中指出,促進寶山、崇明、海門、啟東,嘉定、崑山、太倉等跨界地區的協作發展。作為上海北大門的寶山區將成為全面接軌江蘇各市的重點區域,肩負著強化上海對長三角城市群引領作用的重要使命。
作為寶山北部整體產業升級的代表,北郊未來產業園以浦東金橋碧雲社區為藍本,由寶山工業園區管委會與金橋股份聯手打造,是一座佔地7.4平方公里的產城融合未來產業園。整體園區總投資300多億元人民幣,首期投資130多億元人民幣。該園區以智能製造、新材料、移動互聯網和健康產業等產業為主,已有正心谷資本、創客星球、奧音科技等知名企業確認入駐園區,知名高端醫療、國際教育機構正在簽約中。去年5月,央企招商局與寶山區簽署全面合作框架協議,並推動華東地區總部落戶寶山。
此舉印證著上海2035規劃對產業轉型的要求——虹橋、川沙、寶山、閔行等 4 個主城片區未來加快產業轉型和空間調整,適當增加就業崗位,促進產城融合。
增加就業意味著大量的人口導入,而產城融合則意味著一系列升級的產業將賦予區域全新的活力。
北郊未來產業園
以「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為企業戰略定位的萬科集團自2004年進駐寶山以來,相繼帶來琥珀臻園、四季花城等優質住宅。2017年,萬科更是重回寶山,拿下北部工業園區108-04新地塊萬科啟宸項目,作為北郊未來產業園的門戶及首發住區,萬科啟宸以智造產品主張開啟寶山未來人居新篇。
Ⅷ 長三角一體化是什麼
長三角一體化包含三省一市,實際上一體化不一定要從這么大空間來講,可版以從區域內部進行規劃,權若干個都市圈裡的一體化就是長三角一體化,所以更加需要在長三角內部推動都市圈規劃。
創新生態和產業生態也是都市圈發展的重要推動,中國大部分地方沒有形成創新生態和產業生態,長三角是例外。一個都市圈的創新生態、產業體系、產業鏈和營商環境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奔走於1小時通勤圈的廣大從業者,他們是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有生力量。
(8)長三角一體化房子投資機遇擴展閱讀:
在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中,堅持主流價值引領,築牢精神支柱,建設精神家園,從更高層面、更大范圍豐富和充實群眾的精神世界,是必不可少的人文基礎和精神支撐。長期的歷史積淀和豐富的現實淬煉,形成了江南文化勤勉、機敏、敦行、堅韌、崇文、重商、開放、進取、精緻、雅逸等文化基因和開放求新、明達致遠、精進圖強的區域精神。
江南的優秀文化基因和區域精神,必將會以其人文光輝照亮江南地區繼續前行的方向和路徑,對江南地區在新時代的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起到激發精神動力、引領發展方向的作用。
Ⅸ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蘇州和上海的交界處的那些縣鄉會有何發展,在那裡買房如何
發展很快的,想置業的話要快下手,像離上海不遠的崑山華僑,房價也直逼市區了,因為離上海近,而且上海的軌道交通也修到了那裡,很多上海人都選擇在那裡購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