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巴菲特債券投資

巴菲特債券投資

發布時間:2021-01-16 14:42:20

1. 為什麼巴菲特從不投資房地產

樓市其實跟股市有相似性,在經濟長期來講保持增長的地區,房價總是螺旋式上生的。那為什麼巴老不投資房產呢?

我個人分析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巴老所投資的公司都要能夠產生大量的現金流,而房地產行業的產生能力並不是最好的。

二、房地產行業屬於周期性行業,這並不十分符合巴菲特的穩定性要求。

三、房地產行業的「護城河」並不強,也就是消費壟斷性並不強,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並不會轉化為可觀的利潤。

四、長期來講,房價的漲幅要小於優秀的企業,優秀的企業往往跨國發展,比如可口可樂,沃爾瑪,而房產的區域性太強,這樣往往就會受制於區域市經濟的發展水平。

2. 巴菲特為什麼被稱為股神

他的主要抄投資策略是價襲值投資,也就是說從公司和行業前景來分析其股票的價值,如果覺得該公司在未來將有大的發展,那麼就大資金買入並持有,待時機成熟時賣出。

對於一般投資者而言,一是沒有那麼多的資金,二是信息肯定是跟不上,一般散戶如果像巴菲特那樣到某家知名企業去考察,不被哄出來才怪呢!所以成功人士的方法只能參考,不能照搬,最好摸索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3. 金融危機爆發時,巴菲特為什麼選擇投資高盛優先股而不是普通股股票

1.累計優先股
2.不參加分配的優先股
3.可轉換的優先股
4.固定股息10%,就是說無論發生回什麼情況(除了破產答),那麼必須支付投資額的10%的利息,50億美元就是每年可以獲得5億美元的股息,相當於固定10%利率的無期債券了
補充:
這個就好像債券一樣,不是說你虧了就可以不支付利息的,巴菲特就是看重這點和可轉換股票的條件才會出手的

4. 巴菲特什麼時候開始做外匯、債券等非股票投資的投資的

做過一個階段,發現外匯市場不可操控就退出了。

5. 巴菲特投資模式需要什麼條件

巴菲特的投資模式,我理解為通過經營自己擁有的企業創造價值,然後伺機出擊普通股中他認為有吸引力的股票。他管理的伯克希爾以及伯克希爾旗下的很多保險公司,大多資金都是用來套利、購買免稅中期債券和伺機購買普通股的。他每年所謂的20%以上的復合增長率並非是純粹買股票的增長率,而是包括他擁有企業所創造的利潤也算進去的,實際上,這是他20%復合增長率的大頭。
2.巴菲特做空嗎?做商品嗎?做外匯嗎?他的投資生涯中是做過空的,比如他就主動做空過美元
。2005年他買過白銀、石油。巴菲特買過很多外匯。但這些都不是他投資配比中的主流。除非他非常有把握的時候才會購買。商品、外匯都是有價值規律可遵循的。只要是能用價值去衡量的東西,他都會感興趣,尤其是他認為非常有吸引力的時候。
巴菲特是一流的趨勢把握大師,只是和我們理解的趨勢不同。他是一個價值投資者,不是趨勢投機者,但是如果股價遠遠高於其內在價值時,他會選擇賣出。比如中國石油在他購買後很快出現了大幅度上漲,他就充當了一次趨勢交易者。但他是站在價值的角度去做的選擇。
這個問題的核心就是,當他認為股價嚴重高估時,他肯定會賣的。當然,自己喜歡的並想一直擁有的企業除外。另外,持幣是他作為應對不時之需甚至是避險需要而做的配置,在他的資產中占的比例並不低。
所得稅的問題的確是影響他交易頻率的一個因素,他對稅的問題,幾乎可以用小氣來形容。他是一個避稅高手。但是,作為他的核心思想即價值投資來說,即使沒有所得稅,他的基本投資策略不會太大變化。他買的是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以及管理層的優秀,但是這樣的企業並不多。
首先,你要有做價值投資的決心和品質;其次,你要真正理解價值投資的內涵,尤其是安全邊際的理解;然後就是資金配置的能力和善於發現優秀的眼光。

6. 巴菲特的公司叫什麼名字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由沃倫·巴菲特創建於1956年,是一家主營保險業務,在其他許多領域也有商業活動的公司。其中最重要的業務是以直接的保險金和再保險金額為基礎財產及災害保險。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設有許多分公司,其中包括:GEICO公司,是美國第六大汽車保險公司;General Re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四家再保險公司之一。

(6)巴菲特債券投資擴展閱讀:

公司歷史: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最開始是一家瀕臨破產的紡織廠,在沃倫·巴菲特的精心運作下,公司凈資產從1964年的2288.7萬美元,增長到2001年底的1620億美元;股價從每股7美元一度上漲到9萬美元。

2014年12月9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已獲得在新加坡銷售非人壽類保險的牌照。這是伯克希爾·哈撒韋首次在亞洲獲得此類牌照,目前該公司正大舉進軍亞洲保險市場。

2018年4月22日,2017年全球最賺錢企業排行榜發布,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排第三。

7. 巴菲特在計算內在價值時為什麼使用9%的貼現率如果用低於9%的貼現率那麼風險會更低而內在價值會更大

我們先看一下巴菲特選擇貼現率的思路:

在1994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大會上,巴菲特說道:

「在一個長期債券利率為7%的世界裡,我們當然希望我們把稅後的現金流至少用10%的折現率折現。但是,這也取決於我們對業務的確信程度。我們對業務越確信,就越願意投資。我們必須對任何業務感覺相當確信才會對之產生興趣。但是,確信也是有不同程度的。如果我們相信我們會取得30年極為確定的現金流,我們就會用較低的折現率,低於我們用於折現預期會有意外或者有很大的可能有意外的業務的折現率。」

在1998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又說道:

「為了計算內在價值,你需要把預期產生的現金流折現為現值——我們用的是長期國債收益率。這個收益率並不能提供所需的足夠高的回報率。但是,你能用長期國債收益率折現所得出的現值作為一個通用標尺來衡量所有的業務。」

關於折現率,巴菲特特意做了說明:

「別擔心沃頓商學院所教的風險。風險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通過/不通過的信號。如果有風險,我們就不會繼續。我們不用9%或者10%的折現率來折現未來的現金流。我們用的是美國國債收益率。我們只做我們非常確定的業務。你無法用高的折現率來彌補風險。」

所以,與其找到巴菲特所用的折現率,倒不如理解他的整體思路。他是通過對現金流的確定來控制風險。而折現率則是作為衡量不同業務的通用標尺。折現率並不是為了平衡風險。「高的折現率並不能彌補風險」,這在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中早就有非常明確的解釋。

理解了巴菲特的思路,就不會捨本逐末,糾結於巴菲特到底用的是10%還是6%的折現率,而應該把精力放在盡量確定未來的現金流上。如果現金流確定了,你也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國債收益率來衡量所有的投資。

當然,千萬不要忘記安全邊際。安全邊際的目的就是為了保障安全。針對不同企業的不確定性或者風險程度,確定不同的安全邊際是規避風險的有效方法。

歡迎到我的博客或者微博交流,網路廖寒星即可。

8. 巴菲特起始階段的錢是如何積累到的

巴菲特11歲時,他鼓動姐姐與自己共同購買股票,他們合資買了3股「城市服務公司」的股票,每股38美元。他滿懷信心地等待出手賺錢。然而,該股不斷下跌,姐姐很氣憤,不斷埋怨他選錯了股。值得慶幸的是,該股價格很快反彈,上漲到每股40美元,小巴菲特沉不住氣了,將股票全部出手,賺了6美元。正當他得意的時候,該股價格狂升,姐姐又埋怨他賣早了。這是他第一次涉足股市,賺得不多,收獲了教訓:在股市中一定要不為震盪所動,相信自己的判斷,持之以恆。巴菲特不斷地在股市中嘗試,不斷總結經驗,加上父母的指點,小獲成果。初中剛畢業,他就用炒股賺的錢在拉斯維加斯州購置了一塊40畝的農場,成為一個「小地主」。正因為小時候的炒股經驗,鍛造出巴菲特決定長線投資的心態。巴菲特選擇投資標的物時,從來不會把自己當做市場分析師去預測,而是把自己視為企業經營者。巴菲特非常反對短線交易,認為那隻是浪費時間及金錢的行為而已,而且會影響到操作績效。巴菲特曾說:「我從不打算在買入股票的次日就賺錢,我買入股票時,總是會先假設明天交易所就會關門,5年之後才又重新打開,恢復交易。」並且告誡投資人,任何一檔股票,如果你沒有把握能夠持有10年的話,那就連 10 分鍾都不必考慮持有。 進入高中,巴菲特一邊學習,一邊炒股,興趣越來越濃,越來越傾向到大學攻讀金融學。21歲時,巴菲特在股市獲利達9800美元,這筆錢是他日後賺錢的「種子」,是致富的孵化器。 大學期間,巴菲特特別醉心投資之道,成為「金融教父」——本傑明·格蘭姆教授的得意門生。大學畢業後,格蘭姆邀請巴菲特到自己的公司——「紐約投資」 公司共事,巴菲特自然大喜過望。他仔細研究《股市導向》雜志,以教授的理論與實踐經驗來尋找那些被格蘭姆稱作「煙蒂股」的股票,所謂「煙蒂股」即股價十分低廉,花很少錢就可以買到的股票(就是我們經常稱謂的「垃圾股」)。當他確定下股票後,會向格蘭姆請教,然後,就力所能及地購買。4年後,巴菲特在股市投下的1萬美元變成了4萬美元。因此,有人認定巴菲特只買績優股,不買垃圾股與事實不符,事實上,巴菲特的第一桶金恰恰是在「煙蒂股」上賺取的。 巴菲特大學畢業,跟著格蘭姆教授一段時間後,感到自己已經能夠獨立行事了,他決心開創自己的事業,謝絕了格蘭姆教授挽留,辭職後開了一家「巴菲特投資有限公司」,資產是炒股得來的4萬美元,股東是他們夫妻倆。創業之初,紐約證券市場處於熊市,巴菲特將主要精力用來創辦實體,開了一家制衣公司,小有積累,但是沒有富起來。一段時間後,他果斷地回到股市中,因為他的天才與興趣是金融投資。他密切關注股市的發展,精心挑選「垃圾」股,同時經常進行實地考察與分析比較。巴菲特有敏銳的市場眼光,比其他人先看到炒作的題材。 當時,美國的傳播業處於低潮,許多報刊與廣播公司虧損,絕大多數人認為,這種狀況將繼續低迷,股價會不斷走低。而巴菲特認為,它們是成長性企業,後期看好,其股市價值遠遠低於實際價值,在股市上人家拋出,他偏吃進,巴菲特盡一切可能大量吃進包括《華盛頓郵報》、美國廣播公司等在內的多種傳媒業的股票。很快,這些企業因業績前景好而止跌上漲,巴菲特再度高價位出手,賺到上百萬美元。巴菲特就是以這種方式進行勤奮耕作,創業2年後,他的投資公司市值達到 2200萬美元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原來是一家不錯的投資公司,規模不大,但有較好的聲譽,1965年,因經營不善,該公司瀕臨破產,每股價格僅12美元。通過反復調查比較後,巴菲特力排眾議,甚至對親朋好友的忠告也置之不理,以合作的方式購下該公司,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沃倫·巴菲特是世界公認的股神,被喻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投資者和最優秀、最富有的證券投資家,他以獨到的眼光和獨特的投資策略,為自己也為其投資人創造了巨額財富。他贏得勝利的秘訣,是在這個容易讓人大腦發熱的證券世界中,始終保持著清醒的理智,這也正是他的非凡之處。
巴菲特說:「從短期來看,市場是一個投票機,而從長期來看,市場是一個稱重計。」
巴菲特的智慧結晶: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凈資產從1964年的2288.7萬美元,增長到2001年底的1620億美元;股價從每股7美元一度上漲到9萬美元。現在,伯克希爾集團已發展成為集銀行、基金、保險業、新聞傳媒;大型控股經營公司集團及由證券投資參股可口可樂、美國運通、吉列、迪斯尼、時代·華納、所羅門公司等大型企業和各種債券組合投資三大產業,躋身《財富》全球500強的知名企業行列。在全球100家資金最雄厚100家公司的第13位

9. 債券投資方式有那幾種

債券投資組合有三種方式
債券投資和股票投資的基本套路是一樣的,即先通過對整體市場走勢的判斷來決定是否積極介入,然後在總體方向確定的情況下,根據特定的市場情形選取個券。不過這中間還可以加上一個中觀的組合策略,即在大方向既定的情況下,選取不同期限的債券組合成資產池。

收益率曲線的整體變動趨勢是我們判斷整體市場走向的依據,所以一旦我們認為宏觀經濟出現過熱,央行有可能通過升息等緊縮性貨幣政策來調控經濟時,這就意味著收益率曲線將整體上移,其對應的就是債券市場的整體下滑,所以這個時候採取保守的投資策略,縮短債券組合久期,把投資重點選在短期品種上就十分必要,反之則相反。

為什麼我們在這中間還要加入一個組合的概念呢,因為債券收益率曲線的變動並不是整體平行移動的,曲線的局部變動較為突出,帶動整體收益率曲線變動是收益率曲線變化的常態。而這種常態造成了曲線的某些部位和其他部分經常會出現不平衡,而這種不平衡就為我們集中投資於某幾個期限段的債券提供了條件。

主要可以用啞鈴型、子彈型或階梯型三種方式進行債券組合。所謂啞鈴型組合就是重點投資於期限較短的債券和期限較長的債券,弱化中期債的投資,形狀像一個啞鈴。而子彈型組合就是集中投資中等期限的債券,由於中間突出,所以叫子彈型。階梯型組合就是當收益率曲線的凸起部分是均勻分布時,集中投資於這幾個凸起部分所在年期的債券,由於其剩餘年限呈等差分布,恰好就構成了階梯的形狀。

閱讀全文

與巴菲特債券投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紅蜻蜓股票行情 瀏覽:56
股票福建板塊 瀏覽:784
股票有個xd 瀏覽:499
廣州財金投資咨詢 瀏覽:340
自動下單股票軟體 瀏覽:385
人民幣匯率的發展走勢 瀏覽:507
漢天下融資 瀏覽:109
170000韓幣換算人民幣 瀏覽:197
孟加拉2值多少人民幣 瀏覽:194
貴金屬微信騙局嗎 瀏覽:579
澳元200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898
鏈農融資情況 瀏覽:784
外匯買3手怎麼買 瀏覽:264
穩定增長股票 瀏覽:145
融資租賃香港上市 瀏覽:153
和信理財是非法集資嗎 瀏覽:631
平安銀行貸款協議 瀏覽:273
外匯win系統 瀏覽:161
基金交易賬號身份證升為 瀏覽:791
瑞華投資理財 瀏覽: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