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買基金如果虧了,會血本無歸嗎
不同類型的基金有不同的風險,有的風險高,而有的風險較低。比如保本基金,如果出現虧損的話,可以保護投資者的本金不受影響;而非保本基金,若是出現虧損,則有可能會使投資者血本無歸。
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基金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1)公募基金定增虧損自救擴展閱讀:
基金投資的風險管理:
大多數國家規定,對沖基金的投資者必須是老練的合格投資者,應當對投資的風險有所了解,並願意承擔這些風險,因為可能的回報與風險相關。為了保護資金和投資者,基金經理可採取各種風險管理策略。
對沖基金管理公司可能持有大量短期頭寸,也可能擁有一套特別全面的風險管理系統。基金可能會設置「風險官」來負責風險評估和管理,但不插手交易,也可能採取諸如正式投資組合風險模型之類的策略。
可以採用各種度量技巧和模型來計算對沖基金活動的風險;根據基金規模和投資策略的不同,基金經理會使用不同的模型。傳統的風險度量方法不一定考慮回報的常態性等因素。為了全面考慮各種風險,通過加入減值和「虧損時間」等模型,可以彌補採用風險價值(VaR)來衡量風險的缺陷。
除了評估投資的市場相關風險,投資者還可根據審慎經營原則來評估對沖基金的失誤或欺詐可能給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應當考慮的事項包括,對沖基金管理公司對業務的組織和管理,投資策略的可持續性和基金發展成公司的能力。
Ⅱ 購買的基金一直虧損,是繼續加倉還是一刀斬斷
在大家印象里,通常應該是基金越漲、大家越買,基金越跌、大家越賣。但研究了我國開放式基金的業績與投資者申贖情況之後,發現有兩個現象比較反常:
1.基金業績表現好時,投資者們卻傾向於贖回。這被稱為投資者的「反向選擇」。
2.若基金虧損了,許多投資者會一直不贖回,硬要撐到回本再贖回,而錯過了同期業績更好的基金。也就是大家不願意贖回還虧著的基金、而更喜歡贖回已經賺錢的基金。這被稱為「損失規避」。
公募基金大多是開放式的,投資者們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來申購/贖回,在做決定時,專業的投資者會考察基金的長期業績、波動與基金經理風格等。一般來說,如果基金業績越好,投資者們越認可,基金規模越有機會能變大,基金管理費收入就越高。所以,優秀的長期業績帶來更大的基金規模,進而可以幫助激勵基金管理人把業績越做越好。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上面那兩個反常現象呢?下文我們將一探究竟,然後對基金公司和個人投資者的基金投資做些建議。
基金業績表現好時,投資者們傾向於贖回;表現變差時,大家卻傾向於申購。如下圖,我們選取了2007年之前成立的所有混合偏股基金和普通股票型基金(共127隻),得出其加權平均收益率VS加權平均凈申購率的關系圖。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在大多數季度里,收益率與凈申購率都呈現反向關系。
數據來源:Wind,中歐基金整理,截至2019年7月
作者:中歐基金
鏈接:https://xueqiu.com/5680395518/133924359
來源:雪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Ⅲ 為什麼公募基金大部分都是虧損的
說簡明一些,錢是基民的!而基金贏利與否並未與基金經理的薪水掛專勾!為了集團屬利益,每份基金凈值只能低於面值。即使是在大牛市,基金凈值也不會高於面值太多……因為凈值上漲太高,基民便會贖回,該基金份額就會減少,基金規模也就相應減小……
Ⅳ 我國公募基金存在問題應如何解決
公募基金由於流動性風險高,投資品種受局限,基金產品缺乏創新。近兩年基金市場上在多元化方向發展上已經做出了大膽的探索。
一方面,基金業的高速發展及政策面的放寬鼓勵了基金產品的創新,各基金公司競相推出新產品以吸引投資者注意,從銷售情況看,投資者對於基金創新的認同也明顯高於缺乏創新的基金產品;
另一方面,由於諸如社保基金等機構投資者以及個人投資者對於安全性和風險性的要求,低風險產品受到了普遍青睞,促使基金公司注重了對於保本基金、貨幣市場基金等類產品的開發。但是相對於國外成熟的基金市場,中國的基金市場仍存在著基金持股雷同、新募基金的特色不夠鮮明、品種不夠豐富等問題。
最根本的解決方法還是制度上的!這就需要有關部門借鑒國外先進資本市場的經驗,來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體制!
Ⅳ 為什麼公募基金賠錢
基金公司是專門替別人(主要是散戶)抄股的機構,他們的優勢是;資金內多、專業(他們容是職業抄手)、信息(包括宏觀和微觀)量豐富、可以對行業和上市公司進行實地考察和研究等。但畢竟股市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市場,影響市場的因素數以百萬計,基金公司盡依靠上述的條件是絕對沒有勝算把握的,所以他們賠錢是正常的事。我近日在證券吧發過一個小帖;今年上半年,我(一個很小的散戶)戰勝了許多基金公司。股諺:「股市沒有專家,只有贏家和輸家」。明星基金經理是鳳毛麟角(而且內中還要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現在大多數基金經理的業績實在難以恭維,你到基金吧去看看吧,一片罵聲。
Ⅵ 樂視新估值下定增基金虧損比超50%是什麼情況
樂視危機起源於去年10月份,樂視汽車業務在美國開超級發布會,但是隨後融資失敗。今年7月初媒體爆出招商銀行凍結樂視及賈躍亭名下資產,事件受到社會各界關注。
另外,去年8月份,樂視網曾經向四名對象定增發行1.07億股,此次定增發行價格為45.01元/股,發行對象為財通基金、章建平、嘉實基金、中郵創業基金,他們分別認購3910萬股、2488萬股、2133萬股、2133萬股,樂視網總共融資48億元。本次也是樂視2010年上市以來,最大手筆的一次定增。
這次定增將在今年8月8日解禁,按照停牌前的股價來測算,上述三家基金公司參與定增浮虧總額高達11.72億元,虧損比例為31.84%。若按照嘉實基金下調後的估值22.37元來計算,三家基金公司浮虧達18.51億元,虧損比例將高達50.3%。
Ⅶ 2011年公募基金嚴重虧損的原因
1、可能管理的錢太多,錢太多,就眼花了! 也可能購買的股太多,股太多,就心亂了! 也可能是涉及到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不熟悉,就會倒霉! 也可能風險控制不到位! 一個人眼花了,心亂了,再倒霉,怎麼能做到風險控制! 做不到風險控制,當然要虧了!
2、治衰退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現在的股市是冬天,春天不遠了,但春天他也不是很容易來到。季節是這樣交替的,經濟也同樣是這樣交替,市場會從繁榮到衰退,每次衰退就會有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和一個新技術出現,記住2012年是一個選舉之年,選舉之年將就平穩過渡,所以很平穩的一個年份,我們要利用,大道化簡,趨勢為王的方式去在新的經濟模式下,尋找新技術類的牛股,該空則空,該滿則滿,一切的自然都是產生金錢的動力!
3.真金白銀類的公司,才能產生真金白銀類的收益 何謂真金白銀類的公司,我的價值五年100隻股票,才是真金白銀類的公司,當運用倉位策略的時候,就等於擦亮了眼睛,當眼睛被擦亮的時候,那麼每隻價值五年裡的股票都是一桶金!
拓展資料:
1、公募基金投資運作主要涉及基金份額持有人、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及其他服務機構。
2、基金份額持有人,即基金投資者,是基金的出資人、基金資產的所有者和基金投資回報的受益人。
3、基金管理人在基金運作中具有核心作用,最主要的職責就是按照基金合同的約定,負責基金資產的投資運作,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基礎上為基金投資者爭取最大的投資收益。在我國,基金管理人一般由依法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擔任,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證券公司資管子公司、保險資管公司等機構也可擔任基金管理人。
4、基金託管人,根據法律規定,基金資產必須由獨立於管理人的託管人保管。託管人的職責主要體現在基金資產保管、基金資金清算、會計復核以及對基金投資運作的監督等方面。在我國,託管人只能由依法設立並取得基金託管資格的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擔任。
5、其他服務機構,主要包括基金銷售機構、銷售支付機構、份額登記機構、估值核算機構、投資顧問機構、評價機構、信息技術系統服務機構以及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
Ⅷ 虧損的基金怎麼自救,基金定投虧了還要繼續嗎
定投基金是比較長期的投資,短期的效果是不明顯的。 特別是在股指較高的位置或者趕上股指單邊下跌開始定投的基金,比較長期的被套和虧損也是沒有辦法的。 但唯一的辦法就是繼續定投下去,由於目前股指已經處在較低的位置,可以買入的基金份額相對較多一些,這樣可以逐步攤低以前較高的投資成本,以此達到減虧和逐步盈利的目的。
Ⅸ 買的基金一直虧,本金虧完後,所持有的份額再上漲後還有用嗎
因為所投入的本金不存在虧完的情況,所以只要持有的份額一直在上漲,後面就能夠賺到錢。不過這種情況發生的比較少,當連續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肯定大多數人都跑路了,不會繼續為墊底的基金買單。畢竟人們投資是為了賺錢,看到基金不行肯定要撤離。
另外,我國清盤基金有嚴格的標准,當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相關公司會想辦法自救基金。現在被清盤的基金,也只有幾家QDII,而且還是在自家有規定的情況下,才被清盤的。正常情況下的基金,都不會走到這一步。
無論是任何投資,都會產生風險,像是我們常見的黃金。記得早在2018年以前,它的價格一直維持在280-300之間,每年年底會上漲,到了年中會下降。然而亂世黃金貴,疫情的出現讓黃金價格大漲,一度沖上了400多元。那些曾經買了幾百元的人,可能轉身就賺了上千元。在份額不變的情況下,價格越高越賺錢。
當然,這里也要有承擔風險的能力。很多人看到黃金價格上漲,紛紛選擇入坑,在400多元入坑的也不在少數。而隨著國內國外經濟恢復,黃金價格開始持續下跌,中間就產生了虧本。其實無論是投資什麼,都要有承擔風險的打算,天上不可能掉餡餅,讓一個人沒有任何准備就能賺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