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OO七年至二O二O年上海黃金期貨市場每年的交易量各是多少
摘要 您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查詢顯示,2007年是,1820噸左右的交易量。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成交量為52405455手,5.89萬噸 同比增長13.41%;成交金額為207184.99億元,同比增長38.16%。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哦❤️
『貳』 原油期貨一手多少噸
原油期貨1手等於1000桶,等於0.1368噸。如果你交易原油期貨,開戶是50萬門檻,交易最少是一手合約。
【拓展資料】
1990年10月12日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以現貨交易為基礎,引入期貨交易機制,邁出了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第一步;
1991年5月28日上海金屬商品交易所開業;
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屬交易所成立;
1992年9月第一家期貨經紀公司---廣東萬通期貨經紀公司成立,標志中國期貨市場中斷了40多年後重新在中國恢復;
1993年2月28日大連商品交易所成立;
1998年8月,上海期貨交易所由上海金屬交易所,上海糧油商品交易所和上海商品交易所合並組建而成,於1999年12月正式運營。
2006年9月8日中國金融交易所成立;
2010年4月16日中國推出國內第一個股指期貨——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
2011年4月15日中國大連商品交易所推出世界上首個焦炭期貨合約;
2012年12月3日中國鄭州商品交易所推出首個玻璃期貨合約。
2012年11月股指期貨成交量和成交額回升,11月股指期貨成交量1181.94萬手,環比增長23.47%,日均股指期貨成交量53.72萬股;股指期貨總成交額7.87萬億元,環比增長18.73%;日均股指期貨成交額3576.6億元,環比下降2.86%。月股指期貨成交額占股票交易額比4.49。
期貨市場及行業的金融創新和改革已在監管制度改革、產品擴容和業務創新等多個方面齊頭並進:在監管制度改革方面,主要為推進期貨市場手續費、套保、套利、保證金及限倉等改革,提升市場效率;在產品創新方面,貼近「三農」需求,開發更多面向農業和農民的證券期貨產品,開發國債期貨、股票期權等金融產品;在業務創新方面,證監會支持期貨公司業務創新,推動開展境外經紀業務試點和客戶資產管理試點,推動專業化的期貨投資基金試點,支持符合條件的期貨公司發行上市。
隨著期貨市場和期貨行業改革的深入推進,期貨行業將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機遇期。短期內,隨著市場擴容和市場效率提升,期貨行業將有望迎來業績拐點;從長期來看,隨著業務創新的全面鋪開,期貨行業將打開持續。
『叄』 大智慧上海期貨中的用法。
大智慧上海期貨中除了股指期貨,其他的只能看盤不能交易 基本和股票類似,區別只是倉差相當股票的委比
1.什麼是委比,委差?
委比是衡量一段時間內場內買、賣盤強弱的技術指標。它的計算公式為:
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
委買委賣的差值(即委差),是投資者意願的體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價格的發展方向。委差為正,價格上升的可能性就大,反之,下降的可能性大。
委比是衡量某一時段買賣盤相對強度的指標。它的計算公式為:
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
委買手數:現在所有期貨委託買入下三檔的總數量。
委賣手數:現在所有期貨委託賣出上三檔的總數量。
外盤為主動性的買盤內盤為被動性的買,指按照叫買價成交的單累計
交易報價中委買委賣是最優的買賣盤的提示,現在大家能夠看到的是隊列的前三位,即買1-3,賣1-3。它是未成交的價和量,某種程度上講,委買委賣的差值(即委差),是投資者意願的體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價格的發展方向。委差為正,價格上升的可能性就大,反之,下降的可能性大。之所以加上"某種程度上",是因為還有人為干擾的因素,比如主力製造的假象等。
2.什麼是內盤,外盤?
內盤就是期貨主動在買入價成交,成交價為委託買入價,說明拋盤比較踴躍。
外盤就是期貨主動在賣出價成交,成交價為委託賣出價,說明買盤比較積極。
3.委比和量比?
委比是衡量一段時間內場內買、賣盤強弱的技術指標。它的計算公式為: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若\"委比\"為正值,說明場內買盤較強,反之,則說明市道較弱。
量比:量比是衡量相對成交量的指標,它是開市後每分鍾的平均成交量與過去5個交易日每分鍾平均成交量之比。
其計算公式:
今日到統計時刻時的累計成交量
量比 =
前5個交易日平均每分鍾成交量×今日到統計時刻時的累計開市時間(分鍾)
當量比大於1時,說明當日每分鍾的平均成交量大於過去5日的平均數值,交易比過去5日活躍;當量比小於1時,說明現在的成交比不上過去5日的平均水平。
4.現手和總手?
現手------最近一筆的成交量。單位是手,1手=100股。
總手------今天的總成交量。單位手。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如果甲下單5元買100股,乙下單5.01元賣300股,當然不會成交。5元就是買入價,5.01 就是賣出價。
這時,有丙下單 5.01元買200股,於是乙的股票中就有200股賣給丙了(還有100股沒有賣出去),這時候,成交價是 5.01元,現手就是2手即200股,顯示2,顯示的顏色是紅的。
還是上面的情況,如果丁下單 5元賣200股,於是甲和丁就成交了,這時候成交價是 5元,由於甲只買100股,所以成交了100股,現手是1,顏色是綠的。
因此,主動去適應賣方的價格而成交的,就是紅色,叫外盤。主動迎合買方的價格而成交的,就是綠色,叫內盤。
漲幅,就是漲的幅度,是現價和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差價。
5.什麼是換手率?
「換手率」也稱「周轉率」,指在一定時間內市場中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強弱的指標之一。
換言之,換手率就是當天的成交股數與流通股總數的比值。
其計算公式為:
周轉率(換手率)=(某一段時期內的成交量)/(發行總股數)x100%
例如,某隻股票在一個月內成交了2000萬股,而該股票的總股本為 l億股,則該股票在這個月的換手率為20%。在我國,股票分為可在二級市場流通的社會公眾股和不可在二級市場流通的國家股和法人股兩個部分,一般只對可流通部分的股票計算換手率,以更真實和准確地反映出股票的流通性。按這種計算方式,上例中那隻股票的流通股本如果為200O萬,則其換手率高達100%。在國外,通常是用某一段時期的成交金額與某一時點上的市值之間的比值來計算周轉率。
換手率太低,說明成交不活躍,如果是庄股,則說明籌碼已基本集中到主力手中,浮籌不多。
換手率高,說明交投涌躍,反映主力大量吸貨,有較大的活躍度,今後拉高可能性大。
另外,將換手率與股價走勢相結合,可以對未來的股價做出一定的預測和判斷。某隻股票的換手率突然上升,成交量放大,可能意味著有投資者在大量買進,股價可能會隨之上揚。如果某隻股票持續上漲了一個時期後,換手率又迅速上升,則可能意味著一些獲利者要套現,股價可能會下跌。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換手率較高的股票,往往也是短線資金追逐的對象,投機性較強,股價起伏較大,風險也相對較大。
一般來講,一隻股若想有較好的上漲行情,必須保持相對較高的換手率,●一個上升波段的較好的換手率標准在5%左右●,小於這個數,說明交投不夠活躍,太大則有主力出貨嫌疑,若日換手率超過10%,就要格外小心,主力出貨跡象已相當明顯了。
6.其他解釋
現手是指當前成交量 總手是指到當前的所有成交量
委比--是用以衡量一段時間內買賣盤相對強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
委買手數:現在所有個股委託買入下三檔之手數相加之總和。
委賣手數:現在所有個股委託賣出上三檔之手數相加之總和。
委比值變化范圍為+100%至-100%。
當委比值為正值並且委比數大,說明市場買盤強勁;當委比值為負值並且負值大,說明市場拋盤較強;委比值從-100%至+100%,說明買盤逐漸增強,賣盤逐漸減弱的一個過程。相反, 從+100%至-100%,說明買盤逐漸減弱,賣盤逐漸增強的一個過程。
買1買2表示正在排隊的買單
賣1賣2表示正在排隊的賣單
漲幅---(當前價-昨收盤價)÷昨收盤價×100%,正值為率,負值為跌
總手---當前累計成交期貨數量(1手=100股)
總金額----當前累計成交金額
現手---當前最新單筆成交期貨數量(1手=100股)
成交 ---買賣雙方報價相同,交易成功的成交價。
『肆』 在中國期貨業協會的網站上怎麼查歷年交易數據
貌似不是在協會,而是在幾大交易所的官網,比如大商所或上海期貨交易所。
『伍』 中國版原油期貨來了 本輪油價調整會有驚喜嗎
3月26日上市的原油期貨,在第一周交出了一份讓市場滿意的成績單。
以兩桶油為代表的境內外大型石油化工企業都積極參與原油期貨交易,推動原油期貨落地。
業內認為,我國原油期貨的上市,能更直觀的反映國內市場供求關系,為國內成品油定價公式提供基準價格,進而推進成品油行業價格機制改革。
兩桶油積極推動原油期貨落地
來自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五收盤,原油期貨總成交量為27.8萬手,持倉量為8198手,總成交金額為1159.23億元。
從成交趨勢來看,原油期貨交易日趨活躍,相比開市前兩日,後三天成交量明顯增加。
《證券日報》記者還了解到,3月26日,中石化全資子公司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石化)與殼牌公司簽署了中東原油供應長約。該批中東原油長約貨這成為中國原油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INE)正式掛牌交易後,首筆以上海原油期貨計價的實貨合約,推動上海原油期貨在亞洲石油市場邁出堅實步伐。
作為能源央企,中石化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積極參與上海原油期貨交易,努力推動形成反映中國和亞太地區石油供需關系的基準價格。
同一天,中石油旗下的中國聯合石油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聯油)達成了品種為含硫油、交易量為10手(1萬桶)的首單原油期貨交易。
金聯創原油分析師陳彩華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海原油期貨是中國第一個允許海外國際投資者參與的期貨品種,這是中國融入世界原油定價體系的第一步。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別代表著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原油貿易公司,正在期貨和現貨市場兩個領域積極參與交易,努力推動我在原油進口以原油進口以上海原油期貨計價,實現上海原油期貨的真正落地。
成品油價格改革有望提上日程
需要一提的是,3月初,國家能源局發布《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指出,加快推進油氣體制改革。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和措施,推動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理順省級管網體制,加快推動油氣基礎設施公平開放,完善油氣儲備設施投資和運營機制。
這意味著油氣改革在今年將繼續向深水區邁進。我國現有成品油價格是參照國外原油期貨的價格,以10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對應的調價幅度是否達到50元/噸為門檻,進行相應的調整。由於採納的是國外原油品種,因此既不是國內供需的真實反映,也不夠及時。
而我國原油期貨的推出,將反映國內的真實供需情況,使得成品油價格的調整有了權威的參照,並及時做出價格上的反饋。
『陸』 黃金遠期交易的人民幣黃金遠期交易
由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開發的人民幣黃金遠期產品,是上海金融市場又一重要的創新產品。它的誕生,填補了國內金融市場在人民幣黃金遠期交易方面的空白。這項創新由此獲得了2012年上海金融創新成果獎二等獎。
根據中國黃金協會統計,2012年前10個月,我國黃金產量322.78噸,同比增長11.01%。從2007年中國黃金產量首次超過南非至2011年,中國已經連續五年保持黃金產量世界第一,中國黃金協會預計,2012年中國仍將保持全球第一黃金生產國地位。與此同時,我國黃金礦產行業與首飾加工銷售行業也在快速發展期,黃金首飾消費排在全球第二。工信部預計。2015年我國黃金消費量將突破1000噸。
隨著黃金產量和消費的增長,中國黃金交易市場在過去十年發展迅速,特別是上海黃金交易所(金交所)的黃金現貨交易與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黃金期貨交易。僅在2011年,上海黃金交易所各類黃金產品共成交7438.463噸,同比增長23.03%;成交額共24772.168億元,同比增長53.45%。上海期貨交易所共成交黃金期貨合約1444.352萬手,同比增長112.59%;成交額共50976.079億元,同比增長178.68%。
盡管如此,世界七大黃金交易中心還沒有上海的身影。目前,全球的黃金市場歐洲以倫敦、蘇黎士黃金市場為代表;亞洲主要以香港為代表;北美主要以紐約、芝加哥和加拿大的溫尼伯為代表。
上海在奮力追趕。
目前,美元黃金遠期是國際黃金市場的最主要交易品種。倫敦的黃金交易市場是全球最大的黃金市場,2009年交易量為16萬噸,是我國黃金市場的16倍,其主要產品就是黃金遠期。澳新中國環球金融市場部總經理潘添禮介紹道,黃金遠期的定價模型是由黃金價格、美元利率與黃金租賃率構成的利率平價模型,所以黃金遠期的價格聯系了黃金即期市場、美元利率市場以及黃金租賃市場。2004年,中國人民銀行周小川行長提出黃金市場的三大轉變,其中之一就是從商品市場交易向金融市場交易轉變。「參考國際經驗,人民幣黃金遠期交易是實現該目標的主要工具。」
2010年,人民幣黃金遠期產品並未在市場上進行交易,因此,澳新銀行根據客戶需要,參考國際經驗,認為人民幣黃金遠期是符合國內黃金市場發展需求的重要產品,決定開發人民幣黃金遠期產品。
潘添禮說,澳新中國在開發人民幣黃金遠期產品時,借鑒國際市場美元黃金遠期特點例如雙方進行額度交易等,同時考慮中國黃金市場的實際情況與法律法規,使產品特點明顯:人民幣報價;金交所現貨黃金作為標的;可在金交所進行交割;雙方簽署NAFMII主協議與黃金遠期附屬協議等。同時,產品定價參考金交所現貨黃金價格、黃金期貨價格、人民幣利率等價格因素。
據記者了解,目前該產品運行良好。2010年8月,澳新中國與一家銀行在上海黃金交易所進行了該所的第一筆人民幣黃金遠期交易。迄今,澳新中國已經與2家金融機構、5家大型的企業簽訂了人民幣黃金遠期法律協議。特別是金飾生產銷售企業,人民幣黃金遠期交易成為它們的主要套期保值工具。產品運行順利,沒有合規或者客戶法律糾紛問題。
澳新中國既是中國黃金市場人民幣黃金遠期交易的主要倡導者,也是主要做市商。澳新中國與人民銀行以及上海黃金交易所多次開會探討建立人民幣黃金遠期市場,並且提供經驗與材料。另外,澳新中國交易量占整個市場較大比重。從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公布的2012年8月銀行人民幣黃金遠期交易量來看,澳新中國佔80%以上的交易量。
澳新中國的人民幣黃金遠期交易得到了行業的認可。澳新中國與另外一家銀行於2010年8月在上海黃金交易所進行了該所登記的第一筆人民幣黃金遠期交易,此交易被人民銀行、中國黃金協會、金交所和上期所編寫的《2010年中國黃金市場報告》列入了2010年大事記。
人民幣黃金遠期有很強的應用性。除了作為企業規避金價風險的主要工具,它還是實現我國黃金交易從商品市場交易轉變為金融市場交易的關鍵產品。在人民銀行指導下,上海黃金交易所與外匯交易中心在2012年末推出銀行間黃金詢價交易,現在主要交易產品是人民幣黃金即期,計劃在2013年推出人民幣黃金遠期。「這個市場的建立對於提高中國黃金市場的流動性與提高黃金定價權,建設上海國際性黃金交易中心具有重要意義。」潘添禮表示。
『柒』 上海期貨市場 大連期貨市場 鄭州期貨市場每天的成交量是多少
登陸
上海期貨交易所
www.shfe.com.cn
大連商品交易所
www.dec.com.cn
鄭州商品交易所
www.czce.com.cn
數據查詢
『捌』 期貨是什麼
期貨是現在進行買賣,在將來進行交收或交割的標的物,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專種商品例如黃金、原屬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還可以是金融指標。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期貨市場最早萌芽於歐洲。
『玖』 國內最大的農副產品期貨市場 和 貴金屬期貨市場是哪裡
國內最大的農副產品期貨市場是大連商品期貨交易所;國內最大的貴金屬期貨市場是上海商品期貨交易所; 大連期貨交易所簡介: 大連商品交易所成立於1993年2月28日,是經國務院批准並由中國證監會監督管理的四家期貨交易所之一,也是中國東北地區唯一一家期貨交易所。經中國證監會批准,目前上市交易的有玉米、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豆油、棕櫚油、線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和焦炭共計9個期貨品種。
成立十八年以來,大商所規范運營、穩步發展,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期貨交易中心。截至2011年末,大商所共有會員185家,指定交割庫91個,2011年期貨成交量和成交額分別達5.78億手和33.75萬億元。根據美國期貨業協會(FIA)公布的全球主要衍生品交易所成交量排名,2011年大商所在全球排名第15位。
經過多年發展,大商所期貨品種價格已成為國內市場的權威價格,為相關各類生產經營提供了價格「指南針」和「避風港」的作用,並為國家宏觀調控提供了有效的價格參考。近年來,大商所先後面向東北糧食主產區開展了以培訓期貨知識、免費信息服務及推動「公司+農戶、期貨+訂單」模式試點等為主要內容的 「千村萬戶」市場服務工程,面向產業企業開展了以現代市場經營和期貨市場參與模式推廣為主要內容的「千廠萬企」市場服務工程,積極探索期貨市場服務產業的新路,進一步強化市場功能發揮,促進了相關產業穩步健康發展,也為大連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和東北地區振興做出了積極貢獻!
2007年國務院批準的《東北地區振興規劃》提出「依託大連商品交易所,大力發展期貨貿易,建設亞洲重要的期貨交易中心」;2009年國務院通過的《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和《關於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再次對大商所建設亞洲重要期貨交易中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大商所將牢牢把握發展機遇,朝著一流期貨交易所的目標不斷向前邁進。 上海期貨交易所簡介:
上海期貨交易所是依照有關法規設立的,履行有關法規規定的職責,受中國證監會集中統一監督管理,並按照其章程實行自律管理的法人。上海期貨交易所目前上市交易的有黃金、白銀、銅、鋁、鋅、鉛、螺紋鋼、線材、燃料油、天然橡膠等十種期貨合約。
上海期貨交易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戰略決策,依循「夯實基礎、深化改革、推進開放、拓展功能、加強監管、促進發展」的方針,嚴格依照法規政策制度組織交易,切實履行市場一線監管職責,致力於創造構建安全、有序、高效的市場機制,營造公開公平公正和誠信透明的市場環境,長期目標是:努力建設成為規范、高效、透明,綜合性、國際化的衍生品交易所,未來五年的目標是:建設成為一個在亞太時區以基礎金屬、貴金屬、能源、化工等大宗商品為主的主要期貨市場,發揮期貨市場發現價格、規避風險的功能,為國民經濟發展服務。 上海期貨交易所現有會員200多家(其中期貨經紀公司會員佔80%以上),在全國各地開通遠程交易終端300多個。
『拾』 商品期貨的成交量
繼2009年和2010年中國商品期貨成交量奪得全球首位後,2011年期貨市場成交總量同比下降逾三成,未能連續三連冠。不過,截至11月份,國內商品期貨成交總量已高達12.08億手(不含股指期貨成交量),與2009年(10.785億手)、2010年(15.66億手)和2011年(10.54億手)相比較,已取得不錯成績。
業內人士表示,2011年7、8月份豆粕期貨的巨量成交為其增添不少籌碼,而上市的兩個新品種也表現相當,尤其是玻璃期貨的上市,更是躋身於商品期貨成交的前三名,預期國內商品期貨總成交占據全球首位。
中期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以單邊計算,1-11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1,299,038,119手,累計成交額為1,519,770.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53%和19.69%。其中,上海期貨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325,626,877手,同比增長15.49%,佔全國市場的25.07%,鄭州商品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304,286,692手,同比下降21.46%,佔全國市場的23.42%,大連商品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578,915,674手,同比增長117.03%,佔全國市場的44.56%。
2011年7月16日當周,豆粕期貨一周成交2333萬手,持倉量198萬手,創造期貨市場新的歷史紀錄,但隨著基本面趨於穩定,豆粕期貨又漸歸常態、仍然保持穩健運行狀態。在1207合約至1301合約共五個合約中,1208合約在期貨價格由漲轉跌中成交量放大到1186.8萬手,創單個合約成交紀錄,當日減倉15.45萬手至188.26萬手,隨後行情有所降溫。
此外,玻璃期貨上市兩日總成交量創出138.7萬余手的天量,成為僅次於豆粕期貨的195.8萬余手、螺紋鋼期貨的158.9萬余手,上市第二日即成為國內期市第3大交易品種,這在新品種上市後較為罕見。業內人士表示,總成交量(138.7萬余手)與總持倉量(17.2萬余手)之比達到8.06倍,說明市場資金流動性較強,玻璃期貨未來有望成為國內期市中成交量較大的主力品種之一。
數據顯示,中國期貨市場2009年共成交21.6億手(按雙邊計算),成交金額約130.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8.2%和81.5%。該年商品期貨成交總量已躍居全球第一,佔全球的43%。傳統商品期貨品種白糖、螺紋鋼、天然橡膠 、鋅、豆粕在所有期貨品種中居前五位,分別占市場份額的19%、14%、11%、9%和8%,這五個品種成交量占整個市場的61%。
其實早在2008年,中國農產品期貨已躍居全球農產品期貨成交量第一大國,但由於原油期貨、鋼材期貨的缺失,仍只能在商品期貨成交總量排名上屈居美國。且由於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成交量所佔比重近九成,中國期貨市場總成交量的全球排名長期居落後地位,但隨著股指期貨春節後上市國內的指日可待,該年期貨成交量排名有所提升。
2010年,中國期貨市場成交量增長逾45%,達到15.21億手,佔全球商品期貨與期權成交總量的50.95%,連續兩年躍居全球第一。
不過,2011年中國期貨市場成交量卻同比下降逾三成。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10.54億手,累計成交額為1375134.2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2.72%和11.03%。
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全球經濟形勢較為動盪,而國內經濟結構面臨轉型且增速放緩,期貨市場量價齊跌,進入調整期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2010年四季度,國內三大商品交易所採取的取消手續費優惠制度、限制開倉手數制度、提高保證金比例等措施抑制過度投機,對成交規模也有所抑制。
此外,2010年全球寬松的貨幣環境和部分商品供需缺口的炒作等因素提振期市量價齊升,造成基數較高,2011年的同比下跌也是合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