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性金融資產本身具有特殊性,已經確定,不能夠進行轉換,所以,交易性金融資產不可以轉換為長期股權投資。
❷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轉為長期股權投資會計的核算方法變更屬於會計政策變更嗎
題主您好,之了來很高興為您解源答
不屬於哦!這個是因為新發生的事項,不屬於會計政策變更哈!
會計政策變更,是指企業對相同的交易或事項由原來採用的會計政策改用另一會計政策的行為。
希望能夠幫助您,我是之了,您的會計摯友!望採納!免費領取2019初級會計全套課程,歡迎一起探討會計問題,不定期分享干貨哦~
❸ 關於可供出售轉長期股權投資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轉權益法下長投:
①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轉換日公允價值轉長投
②新增投資以付出對價公允價值增計長投
③轉換日長投初始投資成本=①+②
④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累計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部分轉入投資收益
❹ 因增資造成的金融資產轉長投的權益法和因增資造成的金融資產轉長投的成本法分別怎麼做分錄
例二、金融資產——成本法
例:甲公司2020年1月1日買入乙公司10%的股份,初始成本400萬,12.31日 該股份的公允價500萬,20211.1甲公司用廠房為交易對價自丙公司換入乙公司50%的股份,廠房原價3000萬,折舊800,公允價2800,增9%,原10%當天公允價560萬,當天完成對乙公司的控制,乙公司賬面凈資產3500萬,公允可辯認凈資產4000萬,其中有一商標權估值500萬,尚可攤銷5年,直線法,無殘值,乙公司股本1000,資本公積200,盈餘公積300, 未分配利潤2000,甲公司資本公積80,盈餘公積50
同一控制
交易性金融資產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400
貸:銀行存款 400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1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00
借:長期股權投資 500+(3000-800)+2800*9%=2952(賬+賬)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500
固定資產清理 (3000-800)
應交稅費-增-銷 2800*9%
非同一控制
合並成本=560+2800*1.09=3612(公+公)
商譽=3612-(4000*60%)=1212(應稅合並)
商譽=3612-(4000-500*25%)*60%=1287(免稅合並)
❺ 金融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的關系
長期股權投資與金融資產的區別主要在於:①持有的期限不同,長期股權投資著眼內於長期;②目的不容同,長期股權投資著眼於控制或重大影響,金融資產著眼於出售獲利;③長期股權投資除存在活躍市場價格外還包括沒有活躍市場價格的 權益投資 ,金融資產均為存在活躍市場價格或相對固定報價。(2)長期股權投資與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轉換可能。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企業為了近期內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資產,通常情況下,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從二級市場購入的股票、債券和基金等,應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故長期股權投資不會被分類轉入交易性金融資產及其直接指定為以 公允價值計量 且其變動 計入當期損益 的金融資產進行核算。長期股權投資只能轉為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但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與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以轉為長期股權投資
❻ 長期股權投資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轉換成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理
這涉及兩個方面:處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和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
處置可供出售金融內資產,應該將賬面余額容全部轉出,也就是第一個分錄里的,借方: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和貸方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同時還要轉出之前已經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金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的時候,借貸雙方分別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和資本公積金-其他資本公積),也就是第二個分錄,把資本公積轉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
取得長期股權投資,以非貨幣資產換入的,要按照非貨幣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入賬,所以長期股權投資借方3100,這個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賬面價值(3000)的差額100就應該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收益)
❼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轉換為長期股權投資,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增加形成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怎麼處理
最終處置的時候,因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的金額轉入到投資收益;同樣,原計入遞延所得稅的金額也要處理掉,和原始計入的一樣,轉出也是影響的是資本公積。
借:資本公積 —— 其他資本公積 10000
貸:投資收益 10000
借:遞延所得稅負責 2500
貸:資本公積 —— 其他資本公積 2500
你的做法是對的
❽ 會計: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增資成為長期股權投資會涉及到商譽的處理嗎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增資形成企業合並的,可能會形成商譽。這和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增資構成企業合並是一樣的道理。現行准則下,商譽金額等於實現企業合並時支付對價公允大於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部分(非同一控制)。對於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不會產生新的商譽,商譽等於最終控制方將被投資單位納入合並范圍時產生的商譽。
❾ 金融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
金融資產主要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貸款、墊款、其他應收款、應收利息、債權投資、股權投資、基金投資、衍生金融資產等。
金融資產的分類與金融資產的計量密切相關。因此,企業應當在初始確認金融資產時,將其劃分為下列四類:(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2)持有至到期投資;(3)貸款和應收款項;(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一、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可以進一步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和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一)交易性金融資產
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金融資產,應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1.取得該金融資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近期內出售。
2.屬於進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認金融工具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觀證據表明企業近期採用短期獲利方式對該組合進行管理。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組合中有某個組成項目持有的期限稍長也不受影響。
3.屬於衍生工具。
(二)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1.該指定可以消除或明顯減少由於該金融資產的計量基礎不同而導致的相關利得或損失在確認和計量方面不一致的情況。
2.企業的風險管理或投資策略的正式書面文件已載明,該金融資產組合等,以公允價值為基礎進行管理、評價並向關鍵管理人員報告。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
持有至到期投資,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且企業有明確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資產。
(一)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
(二)有明確意圖持有至到期。
(三)有能力持有至到期。
三、貸款和應收款項
貸款和應收款項,是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的非衍生金融資產。
貸款和應收款項泛指一類金融資產,主要是金融企業發放的貸款和其他債權,但又不限於金融企業發放的貸款和其他債權。非金融企業持有的現金和銀行存款、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形成的應收款項、企業持有的其他企業的債權(不包括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的債務工具)等,只要符合貸款和應收款項的定義,可以劃分為這一類。劃分為貸款和應收款項類的金融資產,與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的金融資產,其主要差別在於前者不是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的金融資產,並且不像持有至到期投資那樣在出售或重分類方面受到較多限制。
四、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對於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金融資產,企業可以將其直接指定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例如,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的股票投資、債券投資等。如企業沒有將其劃分為其他三類金融資產,則應將其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處理。相對於交易性金融資產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持有意圖不明確。
企業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權且對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應當按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准則規定,將該限售股權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除非滿足該准則規定條件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五、不同類金融資產之間的重分類
企業在金融資產初始確認時對其進行分類後,不得隨意變更。
(一)企業在初始確認時將某金融資產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後,不能重分類為其他類金融資產;其他類金融資產也不能重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三類金融資產之間也不得隨意重分類。
(三)企業因持有意圖或能力的改變,使某項投資不再適合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應當將其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企業將持有至到期投資在到期前處置或重分類,通常表明其違背了將投資持有至到期的最初意圖。如果處置或重分類為其他類金融資產的金額相對於該類投資(即企業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資)在出售或重分類前的總額較大,則企業在處置或重分類後應立即將其剩餘的持有至到期投資(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資扣除已處置或重分類的部分)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但是,遇到下列情況可以除外:
1.出售日或重分類日距離該項投資到期日或贖回日較近(如到期前三個月內),且市場利率變化對該項投資的公允價值沒有顯著影響。
2.根據合同約定的償付方式,企業已收回幾乎所有初始本金。
3.出售或重分類是由於企業無法控制、預期不會重復發生且難以合理預計的獨立事件所引起.
長期股權投資和其他金融資產,主要區別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持有的目的不同:
這是決定一項金融資產劃定類型的基礎: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為了短期持有,隨時准備轉讓或出售的,其目的就是為了獲取短期收益,賺取差價的,所以此類金融資產持有期限是最不確定的。
長期股權投資是通過投資取得被投資單位的股權且短期內不準備出售,按照股權比例享有被投資單位的權益並承擔風險。
確定這些金融資產的分類問題,是管理層的決定范圍。
2、對象是不同的,
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債券。
長期股權投資持有的是股權。
3、核算的原則不同:
交易性金融資產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後續計量原則是公允價值屬性,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完全的公允價值來計量的,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核算。
4、減值的計提是不同的。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不存在計提減值准備的問題的。
長期股權投資需要計提減值准備。
大體區別就是這些了,還有很多細小的區別,在學習中去慢慢掌握吧!
❿ 長期股權投資與金融資產有什麼區別
一、相關定義及區別
金融資產主要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貸款、墊款、其他應收款、應收利息、債權投資、股權投資、基金投資、衍生金融資產等。
金融資產的分類與金融資產的計量密切相關。因此,企業應當在初始確認金融資產時,將其劃分為下列四類:(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2)持有至到期投資;(3)貸款和應收款項;(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一)、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可以進一步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和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二)、長期股權投資是指:
①企業持有的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對子公司投資;
②企業持有的能夠與其他合營方一同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也就是說各股東都不能單獨實施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對合營企業投資;
③企業持有的能夠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大股東可以實施控制,但我方也存在較大的表決權)的權益性投資,即對聯營企業投資;
④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除上述情況以外,企業持有的其他權益性投資,應當按照新准則《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規定處理。
其特點:①長期股權投資在初次確認時即能確定將長期持有。一般認為此處的長期為超過一年的期間;②如果權益性投資目的是出於對被投資者的長期控制、共同控制或者能夠施加重大影響,則該項權益性投資無論是否具有活躍市場和公允價值,均應按相關規定確認為長期股權投資。反之持有意圖並不是為了控制或重大影響,則應確認為相應的金融資產;但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權益性投資也應確認為長期股權投資。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指:企業沒有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的金融資產。其特點:
①該資產持有限期不定,即企業在初次確認時並不能確定是否在短期內出售以獲利,還是長期持有以獲利。也就是其持有意圖界於交易性金融資產與持有至到期投資之間;
②該資產有活躍市場,公允價值能夠通過活躍市場獲取。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企業為了近期內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資產。其特點:
①企業持有的目的是短期性的,即在初次確認時即確定其持有目的是為了短期獲利。一般此處的短期也應該是不超過一年(包括一年);
②該資產具有活躍市場,公允價值能夠通過活躍市場獲取。
二、 長期股權投資和其他金融資產,主要區別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①持有的目的不同:
這是決定一項金融資產劃定類型的基礎: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為了短期持有,隨時准備轉讓或出售的,其目的就是為了獲取短期收益,賺取差價的,所以此類金融資產持有期限是最不確定的。
長期股權投資是通過投資取得被投資單位的股權且短期內不準備出售,按照股權比例享有被投資單位的權益並承擔風險。
確定這些金融資產的分類問題,是管理層的決定范圍。
②對象是不同的,
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債券。
長期股權投資持有的是股權。
③核算的原則不同:
交易性金融資產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後續計量原則是公允價值屬性,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完全的公允價值來計量的,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核算。
④減值的計提是不同的。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不存在計提減值准備的問題的。
長期股權投資需要計提減值准備。
三、之間轉換可能
根據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定義,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企業為了近期內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資產,通常情況下,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從二級市場購入的股票、債券和基金等,應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故長期股權投資不會被分類轉入交易性金融資產及其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進行核算。並且一旦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及其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後,不得轉為其他類別的金融資產進行核算。
另外,長期股權投資只能轉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以轉為長期股權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