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四川東旭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四川東旭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11-29 18:57:08

1. 西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知名校友

李常寶,美國蒙山都生物技術公司;
呂海生,美國蒙山都生物技術公司;
頡東旭,美國紐約大學;
王新平,美國佛羅里達大學;
俞發宏,美國佛羅里達大學;
熊煜青,美國佛羅里達大學;
周興金,美國凱斯西儲大學;
賀超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於1995年在西北師范大學獲得理學學士學位;
李會成,博士,高級工程師,曾任哈葯集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現任哈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哈葯集團技術中心總經理。1990年畢業於西北師范大學、獲學士學位。
張遵義,博士,美國羅切斯特大學醫學院轉基因及基因打靶中心技術主任,2010年1月正式加盟杭州師范大學,杭州市第一批全球引才「521」計劃,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本科。
崔萱林,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甘肅省優秀專家。1983年6月畢業於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並加入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工作。曾赴荷蘭國家公共健康與環境研究院(RIVM)從事聯合研究工作。曾任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副總裁。現任國葯集團揚州威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
蘇勇,現任上海復旦張江生物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副總經理,光動力葯物研發平台首席科學家,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兼職教授、研究生導師,上海國際醫葯研發中心主任、上海市青聯副主席。1985年畢業於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本科。
陳怡平,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科技外事處常務副處長。2001年獲西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學碩士學位。陝西省「新世紀三五人才」入選者,中國生態學會中葯資源生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生態學會青年生態學工作委員會委員。
侯歲穩,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1990年9月至1994年6月就讀於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獲理學學士學位。
王鎖民,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農業部草地農業生態系統重點開放實驗室」副主任,甘肅省植物生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草學會牧草育種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草學會草業教育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草學會理事,甘肅省重大項目建設管理咨詢專家。1987年畢業於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
於成學,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1990屆校友、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花所中學副校長、藍天助學網創辦者,2011年獲得人民網「人民社會責任傑出貢獻人物獎」。
楊彥峰,甘肅省特級教師、渭源一中生物教師,1987年西北師范大學畢業。
姚崇勇,1954年畢業於西北師范學院生物系,1997年被西北師范大學評為榮譽教授。
金芝蘭,1952年畢業於西北師范學院。1987年8月任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朱格麟,1956年畢業於西北師范學院生物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原西北師范大學植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

2. 自貢屬於哪個省

半城青山半城樓——自貢中國·四川·自貢——鹽之都、龍之鄉、燈之城。
自貢具有兩千年的鹽業歷史和70年建市史,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國民政府批准建立自貢市,為四川省最早的省轄市和工業重鎮之一,也是中國最早的23個建制市之一,自貢是川南地區第一座100萬城市人口大城市,川南區域中心城市。恐龍、井鹽和燈會被稱為自貢的「大三絕」,「小三絕」是龔扇、扎染和剪紙,素以「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江姐故里」等美譽而蜚聲中外。

自然地理
位於四川盆地南部、長江上游的釜溪河畔。與內江、宜賓、瀘州、樂山等地相鄰。
自貢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復雜,分為低山、丘陵、平壩、溝谷。氣候屬東亞季風環流控制范圍,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17.5℃至18.0℃,日照1150至1200小時,降水1000至1100毫米。江河分屬沱江、岷江水系,境內大小河流460餘條。自貢境內地形多丘陵,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自貢一年四季中,開春的時間較早,春節過後,回溫很快;夏天溫度很高,降水量大而且集中;自貢的秋天較短,常見綿雨天氣;冬天溫度不是很低,雨水很少。總的來說,自貢氣候溫暖,雨量充沛,日照時間較短,四季分明,陰雲天氣較為常見。
境內中、淺丘陵起伏,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一般海拔標高在250米至500米之間,城區海拔高度為280米至400米。市內河流主要為滄江水系,沱江下游段流經市境127公里。釜溪河為沱江在市境的主要支流,其上游有旭水河、威遠河注人,流域總面積為3490平方公里。市境西部有越溪河自北向南穿越榮縣,屬岷江本系。
自貢現有耕地217萬畝,成片森林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0%。生物物種繁多,查明植物近800個(系)科,動物70多個(類)目。礦產資源主要有煤、天然氣、鹵水、岩鹽及石灰石。自貢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眾多,尤以鹽業遺址、恐龍化石和彩燈文化著稱於世。
旅遊文化資源
自貢,位於"天府之國"——四川省的南部,是"富庶甲於蜀中"的"川省精華之地",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獨具風韻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以其特有的風采和格韻,卓立於中國城市之林。既有千載鹽都的盛譽,又有恐龍之鄉的稱謂,亦有南國燈城的美名,1986 年,自貢市由國務院頒定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其後又相繼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對外開放城市和全國衛生城市。自貢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宜人,以「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而聞名邇。

1、自貢燈會

自貢燈會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民間藝術游」、「中國百姓生活游」和向海外推出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動自貢燈會吸引了近1.5億中外遊客,被譽為「高品味的藝術」、「流動的文化旅遊資源」、「民族傳統文化的驕傲」、第十五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天下第一燈」。
自貢以獨特的燈會聞名於世。各種質地、色彩、大小不同的紙,絹、綢,都是自貢的燈材,還有玻璃、葯瓶、瓷器、蠶繭、竹編、扎染布料等獨具地方風情和行業特色的制燈原料。自貢燈會尤以品種眾多、燈景交融取勝。千姿百態的龍燈、走馬燈、座燈、系列燈、工藝燈、動物燈、人物燈、花鳥燈……五花八門,璀璨奪目。每逢燈會,園林山水中萬燈齊展,燈中有景,景中有燈,燈景交織,形、色、光、聲、動有機融合,層次迷離,氣勢磅礴。
燈會成就:1、在國內,自貢燈會先後在北京、上海、南京、廣州、武漢、重慶、拉薩、烏魯木齊、銀川、貴陽、成都、長春、哈爾濱、沈陽等全國各省會城市,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等200多個大中城市和地區展出。
2、在國際上,自貢燈會首赴新加坡以來,自貢燈會先後赴新加坡、韓國、日本、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亞洲國家和德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等展出50餘次。以燈為媒,自貢彩燈產業開始連接亞洲、歐洲、澳洲、北美洲市場。如今,自貢燈會在國際燈會展出市場的佔有率已達90%以上。有近4000人次走出國門參加展出,在國外引起了較大反響。尤其是新加坡總統、韓國總統、加拿大總理、泰國王儲妃等國際政要都對自貢燈會給予了高度評價,把自貢燈會譽為「天下第一燈」。全球有近1.5 億大眾觀賞過自貢燈會。在韓國,幾乎每年都有自貢燈會的身影,極大地促進了中韓文化交流。

2、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

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位於四川省自貢市東北郊約11公里的大山鋪鎮旁,是一個盛產一億六千萬年前的中侏羅世恐龍及其它脊椎動物化石的遺址,是我國最重要的恐龍化石埋藏地,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埋藏地之一。該遺址最早於1972年發現,1977 年首次發掘,獲得一具較完整的蜥腳類恐龍骨架,1979 年因基建施工化石被大量暴露。1979~1984 年間先後組織三次大規模的清理和發掘,在約2800平方米范圍內獲得恐龍及其它脊椎動物200多個個體的上萬件化石骨骼標本,從中已研究定名了恐龍魚類、兩棲類、龜鱉類、鱷類、翼龍類、似哺乳爬行類等18個屬21 個種。估計整個化石群集中埋藏范圍約17000平方米,化石骨骼10 萬塊以上, 被譽為"恐龍公墓"。八十年代中期,在該遺址上修建有我國第一座大型的恐龍遺址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
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具有化石藏量巨大、門類齊全、埋藏集中、保存完整等特點。作為一處罕見的自然歷史遺產,它所產出的化石不僅具有重要的科普教育和旅遊觀光價值,而且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侏羅紀早-中期恐龍化石材料缺乏的空白,對研究恐龍及其相關古動物的系統演化、生理特徵、生活環境等具有十分重大的科學價值。
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位於內(江)樂(山)公路旁,分別與成渝高速公路和成渝鐵路連通的內(江)宜(賓)高速公路和內(江)昆(明)鐵路也經過此地,並分別設有出口和火車站。該地距成都202公里,距重慶204公里,交通便利。

3、自貢恐龍博物館

自貢市東北郊大山鋪恐龍化石發掘現場,距自貢市區11公里。是我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後,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博物館第一期工程佔地面積為2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分館舍、綠化地帶和附屬建築3部分。主體館舍內設有化石埋藏館、中央大廳、化石裝架陳列館、報告廳和恐龍生態環境廳。恐龍埋藏遺址有1900平方米,可見到多種恐龍的骨骼錯落交織,分布在近水平狀延伸的砂岩層中,是巨大恐龍墓地的縮影。在裝架館內,有近10米高的「天府峨眉龍」和多具恐龍的復原骨架組合,以及古脊椎動物化石標本。館舍外形用天然砂岩石塊堆壘而成,使整個建築與恐龍發掘現場相協調,立意新穎,造型獨特,引人入勝。大山鋪發掘的各種恐龍及伴生物化石數以百計,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恐龍動物群」。其中包括了3個綱、11個目、15個科的屬種,既有陸生、水生、兩棲類,又有空中飛行的古脊椎動物;有長達20米的草食長頸椎蜥腳龍、兇猛的肉食恐龍和數量多而完整的短頸椎蜥腳龍,也有僅14米長的鳥腳龍。最珍貴的是目前世界上發掘最早的中侏羅紀劍龍和首次發現的翼龍,填補了恐龍演化史上的一段空白。自貢恐龍博物館被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
自貢博物館在世界上與美國國立恐龍公園、加拿大恐龍公園齊名,合稱為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位於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
恐龍博物館一樓展廳--恐龍遺址 四川自貢是我國重要的恐龍化石產地。這一帶侏羅紀(1.35億年-2.1億年前)的陸相地層相當發育,恐龍化石就埋藏在侏羅紀早、中期陸地層中,而此期的恐龍化石正是世界恐龍研究中的薄弱環節,所以自貢的恐龍化石為世界研究恐龍的演化,提供了豐富的關鍵性的原始資料。
據地質考察,侏羅紀時期,自貢這一帶是開闊的濱湖地帶,氣候炎熱,水草豐茂,大樹參天,是恐龍理想的生活場所,而大山鋪又是風平浪靜的砂質淺灘,在此死亡的以及被河水從遠處搬運來的恐龍屍骸,都被淺灘上的泥沙掩埋起來。屍骸地堆積與泥沙的掩埋交替進行了很長時期,以後再經過一兩億年漫長歲月的積壓,終於形成了今天所見的含化石的砂岩層。
恐龍博物館的外型,很象一座巨大的岩窟,造型奇特美觀,是我國繼西安半坡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館之後修建的又一大型專業性現場博物館。它佔地2.5萬平方米,陳列面積3600平方米,分為三層。陳列以大山鋪恐龍化石埋藏現場及出土的恐龍化石為主。展覽共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 著重介紹與恐龍相關的基礎知識、如生物進化、化石、地質年代、恐龍的演化與分類等等。
第二部分主要介紹大山鋪的各類恐龍化石。它們陳列在高大寬敞的裝架廳里,這里有幾副完整的恐龍化石骨架,其中「天府峨嵋龍」是該廳最引人注目的龐然大物。它的頭被細長的頸支的老高,離地面約10米,全身長約20米,軀體粗大,尾巴很長,四腳著地,昂首挺立。大廳里除了「天府峨嵋龍」之外,還是一具兇猛的能食「天府峨嵋龍」的「建設氣龍」的骨架,但它全身長僅四五米。其他還有進步性與原始性相兼地蜥腳類恐龍-李氏蜀龍,身軀細小,兩足行走的鳥腳類恐龍-多齒鹽都龍,早期的比較原始的劍龍-太白華陽龍,空中飛翔的龍和遨遊水中的兇猛肉食性蛇頸龍等等。
第三部分是恐龍埋葬遺址。這里向人們展現了大面積的發掘現場。左圖就是「天府峨嵋龍」[點擊放大]看看博物館對它的介紹1979年在自貢大仙鋪發現恐龍群窟,經過整理,共有200多個恐龍個體,其中較完整的骨架18具,如此眾多的恐龍共處一窟,頓時引起世界的關注,之後又陸續發掘出大批珍貴的恐龍化石,成為一個罕見的恐龍化石寶庫。至今自貢已有70餘處發掘出恐龍化石。
據地質考察,這里曾是恐龍的「極樂世界」。侏羅紀時期,自貢這一帶是開闊的濱湖地帶,氣候炎熱,水草豐茂,是恐龍理想的生活場所,而大山鋪又是風平浪靜的砂質淺灘,在此死亡的以及被河水從遠處搬運來的恐龍屍骸,都被淺灘上的泥沙掩埋起來。屍骸地堆積與泥沙的掩埋交替進行了很長時期,以後再經過一兩億年漫長歲月的積壓,終於形成了今天所見的含化石的砂岩層。
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遺址,位於自貢市中心東北11公里處,經勘察,大山鋪恐龍化石遺址化石富集區達1.7萬平方米,共分為3到4個小層。在僅兩個800多平方米范圍內就發掘出恐龍個體化石近百個,完整和較完整的骨架30餘具。其恐龍動物群包括3個綱、11個目、15個科、近20個種,並出土了一批珍貴的伴生動物化石。
這個化石群中,相當部份是新屬新種,有長達20米的亞洲第二長龍、植食性長頸椎蜥腳恐龍、兇猛的食肉性恐龍、身體矮小的鳥腳類恐龍和極珍貴的原始劍龍,在國內外同地質時代的地層中極為罕見。1987年,在大山鋪恐龍化石遺址發掘現場,修建了亞洲最大的恐龍自然博物館,是繼美國、加拿大之後的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之一,被譽為「東方龍宮」。
博物館主館建築遠望如一堆黃色巨石,與周圍中生代殘存植物相映生輝,給人一種遠古洪荒的印象。從大門進去,一步跨過時間千萬載,進入遠石恐龍時代,眼前呈現的是一個蔚為壯觀的史前景象:中央大廳地下室和化石埋藏廳,眾多的動物遺骸,酷似慘遭殺戮後被活埋的「萬龍坑」。所有化石都保持其原始埋藏狀況,這種神奇的自然景觀,令人驚嘆不已。
此外,在發掘現場還發現不少魚類、鳥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及哺乳動物的化石。這些化石也都經過整理,陳列在博物館內的知識廳及標本陳列廳內,展示了侏羅紀恐龍動物群落的生態面貌。

六、經濟概況
一、綜 合
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經省統計局審定,200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486.85億元,比上年增長14.6%,增幅並列全省第4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2.11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247.93億元,增長19.6%;第三產業增加值156.81億元,增長12.2%。第一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6.9%,比上年下降1.4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5%,拉動經濟增長0.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0.9%,比上年上升3.3個百分點,對經濟的貢獻率為65.5%,拉動經濟增長9.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2.2%,比上年下降1.9個百分點,對經濟的貢獻率為29.0%,拉動經濟增長4.2個百分點。分季節看,一季度經濟增長15.2%,二季度增長14.9%,三季度增長14.6%,四季度增長13.7%。
民營經濟比重繼續提升。全年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254.97億元、增長18.6%,佔GDP的比重達到52.4%,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
物價漲幅回落。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5.1%,漲幅比上年回落0.7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3.2%,非食品價格上漲0.2%,服務項目價格上漲3.2%。在企業生產價格方面,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8.8%。原燃材料和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2.8%。
全年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上漲7.3%,二手住宅價格上漲3.5%,房屋租賃價格上漲2.3%。
企業景氣指數回落。全年企業家信心指數為90.20點,比上年回落32.02個百分點;企業綜合景氣指數為111.00點,其中,工業景氣指數為115.60點。
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市經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明顯,經濟運行質量開始下降,經濟形勢日益嚴峻;生產性投入較少,骨幹企業發展緩慢;就業壓力加大,城鄉居民增收難度加大;區域經濟競爭日趨激烈,我市加快發展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二、農 業
糧食產量創新高。全年完成種植業增加值38.92億元,增長6.3%。全市糧食種植面積22.48萬公頃,增長0.7%;油料種植面積達到2.28萬公頃,增長9.1%。全年糧食產量達到130.22萬噸,創歷年來的新高,增長5.1%;油料產量達到4.65萬噸,增長13.8%;蔬菜產量達到140.25萬噸、增長9.3%。
畜牧業穩步增長。全年完成畜牧業增加值35.73億元,增長4.0%。豬牛羊肉產量22.26萬噸,增長5.1%;生豬出欄265.51萬頭、增長4.7%;肉牛出欄5.1萬頭,增長38.4%,肉羊出欄145.9萬只,增長2.8%,家禽出欄3543.87萬只、增長9.4%。
漁業較快增長。全年完成漁業增加值3.80億元,增長9.3%。全年水產品產量5.85萬噸,增長11.0%,其中名特優水產品2.3萬噸,占水產比重為39.3%。
林業生產持續發展。全年實現林業增加值2.80億元,增長11.4%。完成全口徑林業產業產值11.88億元,增長28.0%。全年完成造林面積10.2萬畝,新增義務植樹0.52萬畝,完成「四旁植樹」503萬株。建設公益林3.08萬畝,其中,人工植苗造林1.87萬畝,封山育林1.21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6.31%,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
農業生產條件繼續改善。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54萬畝,年末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15.95萬畝。發展節水灌溉2.78萬畝,完成渠系配套建設28公里。新增提水灌溉設備684台/4816千瓦,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73.72萬千瓦,增長5.5%。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247.93億元,增長19.6% ,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3.0%。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10.24億元,增長23.0%,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達到503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4戶,實現出口交貨值42.66億元,增長42.4%,完成新產品產值202.27億元,增長42.0%,產銷率達到98.8%。
規模以上工業分行業看: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30.0%,醫葯製造業增長78.8%,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77.6%,食品製造業增長49.1%,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44.0%,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40.5%,黑色金屬冶煉及延壓工業增長39.2%,塑料製品業增長37.0%,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37.0%,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22.7%,金屬製品業增長21.5%,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增長14.5%,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3%;采鹽業下降25.1%,有色金屬冶煉及延壓工業下降24.2%,化學纖維製造業下降18.6%。
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12.95億元,增長35.9%;實現利稅23.30億元,增長5.2%;實現利潤12.59億元,增長2.3%。三大優勢產業企業224戶,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68.31億元,佔全部規模工業的60.1%,其中機械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9.51億元,鹽化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8.34億元,新材料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46億元。
全年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8.16億元,增長9.1%。全市具有四級資質及其以上建築業企業有166個,完成總產值61.55億元,增長21.6%;房屋建築施工面積620.79萬平方米,增長10.7%;完成房屋竣工面積281.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0.3%。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9.04億元,增長50.2%。其中,一產業完成投資21.51億元,增長65.2%;二產業完成投資50.49億元,增長80.6%;三產業完成投資87.04億元,增長34.1%。分城鄉看,城鎮投資129.23億元,增長55.7%;農村投資29.81億元,增長30.3%。
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全年施工項目1096個(不包括房地產項目),比上年增加123個。其中,136個市級重大項目完成投資44.42億元,18個省級重大項目完成投資9.97億元,全省六大標志性園區之一的自貢機械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完成投資27.7億元。一批事關我市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取得突破,市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已開工建設;小井溝水利工程項目完成了業主組建,項目建議書已通過咨詢機構評審,待國家發改委審批立項;成自瀘高速公路進入BOT招標階段;樂自隆城際專線已列入列入調編《四川省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全年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22.60億元,增長17.7%,增幅比上年回落12.8個百分點。商品房施工面積327.24萬平方米,增長21.3%,其中住宅施工面積274.61萬平方米,增長21.4%。商品房新開工面積127.28萬平方米,增長30.0%,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107.68萬平方米,增長30.1%。商品房竣工面積142.90萬平方米,增長49.7%,其中,住宅竣工面積119.90萬平方米,增長45.1%。商品房銷售面積97.43萬平方米,下降29.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91.04萬平方米,下降26.9%。商品房空置面積49.54萬平方米,增長28.6%,其中住宅空置16.33萬平方米,增長112.7%。

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公元285年),誅蜀侯綰,國廢,改立郡,是為蜀設郡之始。榮縣為蜀郡轄區。
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分巴割蜀及新型地置犍為郡。犍為郡領江陽、南安、武陽、資中、符、南廣、漢陽、朱堤、堂琅等縣,富順歸為江陽、榮縣境屬南安縣。
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公元567年),析江陽縣北部富世鹽井及其附近地區置郡、富世縣(以井名命縣名),是為富順境域立縣之始。同期,在榮縣境東部建公井鎮(因附近有著名鹽井曰大公井,故井名命鎮名),是為榮縣境最早設立行政建制單位之始。
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原郡廢,富世縣隸屬瀘州。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南安縣置大牢鎮,十三年(公元593年)改鎮為縣,時榮縣境在大牢縣內。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割資州大牢、威遠二縣置榮州,治公井鎮,公井由鎮升縣。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分大牢置旭川縣(因附近有鹽井號旭川,取以為名),治今榮縣城關。時榮州領縣六;旭川、應靈、公井、威遠、資官、和義,州治由公井移旭川。時榮縣境主要為旭川、公井二縣。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避唐太宗李世民諱,富世縣改名為富義縣。
北宋初年。富義縣升富義監,隸屬潼川路;榮州轄旭川、公井、應靈、威遠、資官五縣,榮州隸屬東川路。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避宋太宗趙義諱,富義監易名為富順監。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置富順縣(今縣名始於此),隸屬富順監。治平四年(1067年),旭川縣改名榮德縣。熙寧元年(1068年),富順縣廢存監;四年(1071年),公井縣廢並入榮德縣。
南宋紹定六年(1233年)升榮州為紹熙府,嘉熙元年(1237年),蜀亂。咸淳元年(1265年)富順監徒治虎頭城。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知監王宗義舉城降元,監廢,治所由虎頭城遷回原地。端平三年(1236年)紹熙府擇地僑遷徙治鴻鶴鎮(今自流井區鴻鶴壩);寶佑六年(1258年),府廢。
元朝建立行省制。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富順安撫司,二十年(1283年)升為富順州,隸屬四川等處行中書省敘州路。元末,復置榮州,屬嘉定路。
明洪武四年(1371年),降富順州為縣,歸屬敘州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榮州為縣(榮縣縣名始於此),屬嘉定府。清代因之。
民國二年(1913年),實行以道統縣,榮縣屬上川南道(次年改稱建昌道),富順歸下川南道(次年改稱永寧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復省,富順、榮縣隸屬四川省。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推行行政督察區。
抗日戰爭時期,沿海淪陷,川鹽濟楚,富榮鹽場在保證瞎轉需民食和支援前言抗戰方面顯得十分重要。為了克服兩縣長期分治鹽場的弊端,加速鹽業經濟發展,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八月經四川省政府批准,劃出富順縣第五區、榮縣第二區兩者緊密相聯的的主要產鹽區,面積160.9平方公里,新成立市,市名取自流井和貢井之合稱名自貢市。同年九月一日,自貢市正式成立,隸屬四川省政府。
1949年12月5日,自貢市和平解放。解放初期,隸屬川南行政公署。
1952年川南行署撤銷後至今,自貢市一直隸屬四川省人民政府。解放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行政區劃多次調整,1978年4月榮縣劃歸自貢市,1983年3月富順又劃歸屬自貢市管轄。
[編輯本段]八、歷史名人
熊過(明朝"西蜀四大家"和"嘉靖八才子"之一)
劉光第(近現代有變法維新「六君子」)
盧德銘(秋收起義總指揮)
鄧萍(紅三軍團參謀長)

美食文化
自貢鹽幫菜分為鹽商菜、鹽工菜、會館菜三大支系,以麻辣味、辛辣味、甜酸味為三大類別。鹽幫菜以味厚、味重、味豐為其鮮明的特色。最為注重和講究調味。除具備川菜「百菜百味、烹調技法多樣」的傳統之外,更具有「味厚香濃、辣鮮刺激」的特點。鹽幫菜善用椒姜,料廣量重,選材精道,煎、煸、燒、炒,自成一格;煮、燉、炸、熘,各有章法。尤擅水煮與活渡,形成了區別於其他菜系的鮮明風味和品位。
昔時鹽幫菜,於川菜系獨樹一幟,在小河幫堪稱翹楚。倍受顯貴稱奇、賢達稱道;食者傾心、聞者傾慕。由鹽都而成都,由蓉城而京城,歷久彌新,口碑相傳,業已成為在餐飲界頗具知名度和美譽度的著名品牌。

在鹽幫菜的嬗變和演進中,積淀了一大批知名菜品,人見人愛,其中一些菜品更不脛而走,納入了川菜大系,擺上了異地餐桌。鹽幫菜的代表性菜品不下百種。這里僅列舉其中部分:
1.火邊子牛肉
2.水煮牛肉
3.菊花牛肉
在川菜系列中,有不少精品、珍品均與井鹽的發展有關,據《四川風物志》記載,川菜中的「水煮牛肉」這道名菜,即是在自貢鹽業生產中誕生的。早在明清時期,自貢鹽場以牛為動力推車汲鹵,隨著鹽井增多,車體增大,牛隻也越來越多,清光緒時常年維持在三萬頭左右,隨著有病的與退役的牛需宰殺,所以在自貢鹽場,牛肉食品也就越來越多,越做越有風味,其中水煮牛肉、火邊子牛肉、菊花牛肉火鍋、火爆黃喉、牛頭、牛尾湯等鹽幫菜便脫穎而出。水煮牛肉現已成為川菜中非常普及的名菜。水煮牛肉它的起源是由當年自貢鹽工將淘汰役牛的肉,用鹽和辣椒面、花椒面作佐料,加水煮成,雖然方法簡單,但成菜後肉味鮮美。後經名廚師在烹調中長期實踐,逐步成為麻辣燙風味很濃的代表性很強的四川名菜。牛肉、瘦豬肉均可作料,不用火炒,突出湯煮,煮時火猛水寬,時不宜過長,見肉片翻白即可,起鍋時加紅油、辣椒面、花椒面、醬油、胡椒面、姜米、味精、水豆粉等。其色深味濃,肉片鮮嫩滑潤,極為爽口,此菜四季皆宜。自貢水煮牛肉之俏頭(配菜)常用菜苔或萵苣,切成薄片,配以芹菜,香菜。

3. 紅旗20的解讀紅旗20、紅旗傳奇和國產相機發展

名聲在中外相機收藏界不脛而走的紅旗20,也和東風相機一樣,與有些攝影功底的江青有關。江青除用哈蘇相機,也用徠卡M3。毛澤東的一首七絕《盧山仙人洞照》,就是化名李進的江青用徠卡M3拍攝的,1969年中央電影工作會議,江青授意提出仿製徠卡M3等高級相機的計劃。試制工作交給當時生產軍用品的上海照相機二廠(現該廠已屬上海海鷗相機公司)。該廠以徠卡M3為藍本,從1969年開始試制,為了向建國二十周年(1949-1969)的國慶節獻禮,將試制的相機定名為紅旗20。由於時間過於緊促,加上技術裝備力量有限,特別是配套鏡頭的設計復雜,許多新工藝及原材料有待進口和研製,未能趕上20周年的國慶節。到1970年才製造出首架紅旗20樣機。到同年年底共試制出10架樣機。
樣機採用徠卡M3的卡口,機身的膠卷表面定位距也與徠卡M3完全相同,為27.8±0.02mm。換句話說,徠卡M3用的鏡頭可安裝在紅旗20,性能完全匹配。這點與另一架國產仿哈蘇的東風相機略有不同。
此外,紅旗20還採用徠卡M3後背小開蓋設計,打開裝膠卷的底蓋後,此蓋可以掀開,在適當光源下可以進行放大及用燈欣賞,近距離攝影有毛玻璃對焦。快門為B、1-1/1000秒及X(1/50秒)。自拍延時8-12秒。取景器有50mm、35mm、90mm、135mm四種可變亮線框及疊像式對焦窗。無論試製品還是以後的正式產品,始終沒有135mm f/2的鏡頭,紅旗20雖以M3為藍本,仍然參照M4的優良設計,與M3不盡相同:一是紅旗20正面向側面過渡的外形稜角分明,而M同甘共苦呈幾十年一貫的圓弧形。二是倒片鈕已改成折疊曲柄,M3則用手輪倒片。三是取景器設計及配用鏡頭規格更像M4,且增加35mm f/1.4廣角亮線框取景提示。標准鏡頭也不再用M同甘共苦的50mm f/1.5,1967年推出時採用了M4的50mm f1.4,仿製的35mm f/1.4廣角鏡頭也隨紅旗20樣機一並推出。四是紅旗20的感光度記憶盤設計與倒片柄同軸,且有捆花,安裝定位珠,手感及方便均優於M3。1971年,紅旗20正式投產,又將後背的小開蓋改為大開蓋、裝膠卷更為方便的M4新背蓋結構。正式投產後的紅旗20背蓋直接改為後開蓋。這是區別紅旗20試製品與正式產品的主要所在。
紅旗20投產時,是供給制的計劃經濟,產品主要調撥到新華社等中央大新聞機構使用。當時一機三鏡的造價超過二千元人民幣。正式產品曾在香港攝影器材展覽會、輕工產品展覽會多次露面。當時一機三鏡標價三千多港元。由一紅旗20的工藝相對復雜,性能指標要求很高,造價高昂,國內市場需求面窄。到70年代後期,利潤回報率較豐的普及相機市場興起,根據國內新聞單位的規模,原計劃生產二百架,結果1979年停產時,正式產品不過50架。這樣,從1970-1979年的十年間,紅旗20斷斷續續試製品算在內,不過只有60架,這大概是世界各國相機廠家模仿徠卡機型中,產量最少的械型之一,也是徠卡M系誕生以來大陸唯一的一款M系復制機。值得一提的是,紅旗20與另一部國產哈蘇機的東風相機不同。它在所有產品的機身編號均以生產年份打頭。例如,7002編號的機身,就是1970年生產的試製品。
M3誕生之前,世界各地仿製的徠卡相機,有文字可查就有72種之多。M3誕生後,各仿製廠家才看到他們的仿製水準無論是製造精度、光學材料及加工工藝等,都有很大差距,才停止對徠卡新機型的仿製,轉而走與徠茨合作開發的方向。如日本美能達與萊茨合作生產的美能達CL、徠卡CL、美能達CLE等就是這方面的嘗試。
紅旗20相機是中國人拷貝的機型,並有所改進。所以,紅旗20若不是徠卡M系機絕無僅有的拷貝機,也是難得一見的鳳毛麟角。它引起的不僅是中國相機收藏者而且還有國外相機收藏者的重視也就不足為怪了。1990年前後,在國外一架紅旗20及標准鏡頭二手市場售價也不過一萬元人民幣。目前在北京,機身價格已飆升到三至五萬元人民幣。品相好的一機三鏡價已突破九萬元。
紅旗20的鏡頭,雖然採用了進口高級光學原料,但全是中國自己設計製造的。它的50mm f/1.4、35mm f/1.4、90mm f/2三支鏡頭是當時中國科學院光學精密機械儀器研究所與上海照相機二廠聯合設計研製的,曾採用當時東德援建的北京玻璃廠的光學鏡片毛坯,精細研磨而成,當時這家研究所雲集一批海外學成歸國的光學專家,不但設計出毫不遜色於當時徠卡的鏡頭,而且還少量製造鑭系稀土類高級光學玻璃鏡頭。1958年,該所曾研製f/0.8的大口徑鏡頭,可以說中國當時光學工業的起步水平並不比日本差多少。這也是國內一些紅旗用家,至今堅持認為自己手中的紅旗20用的鏡頭素質高於徠卡鏡頭的原因。這也與國內攝影人士習慣以鏡頭解析度來判別鏡頭的高下有關。事實上,紅旗20的鏡頭解析度也是十分優秀的,無論是中心及邊緣的解析度,都可與徠卡同規格型號M鏡頭相媲美。主、副葉片多達12片的標准鏡頭,與徠卡M的Summilux標准鏡頭一樣有很高的精度和優異的離焦成像效果。但紅旗鏡頭的其他性能指標如色的再現、透光率等方面還略有差別。以紅旗標准鏡頭為例,透光率與徠卡同規格鏡頭差約1/3檔曝光量,且對透射光有輕微偏黃現象。但這些鏡頭畢竟是國人自已製造的,是當時國內135相機的頂級素質鏡頭,依然是國內國外收藏界尋覓的珍品,與機身一起成為大陸相機「第二藏品」。 工業的發展要靠技術的積累,而且這種積累源自於工業文化的傳承和市場競爭中的磨練。當然並非所有的工業發展都遵循此路,比如宇航、軍工,當其被定位於國家戰略層面的時候,這些工業在具備一定的條件後(包括政治意志,經濟基礎,知識儲備等)可能會獲得跳躍式的發展,但對於一個國家的整體工業格局,這顯然不是正常的發展之路。相機製造業是結合精密儀器製造,精密電子和光學的高端產業,但同時又是一個必須依靠市場才能成長壯大的工業。絕大部分相機最終是作為消費品供消費的,所以相機工業的發展不可能指望國家從戰略層面上予以扶植。換言之,中國作為一個工業文化傳承薄弱的國家,不可能在現階段發展出具有技術競爭力的照相機工業,但我們的確憑借勞動力的優勢,發展了龐大的相機製造業(當然技術是人家的)。
實際上德國相機被很多國家仿製過,但仿製的出發點不同,最終的結果也不同。但有個基本規律,越是具有工業文明積累的國家,其仿製的層次也就越高;越是經歷過市場競爭的仿製,越具有發展的後勁。可以舉例說明。
蘇聯是仿製德國相機的大戶,而且蘇聯在光學的基礎研究領域實力很強,但工業傳統的底子薄,利用高度集中的體制能幹幾件出彩的事,但要事事領先,沒哪個實力。蘇聯人仿製德國相機,基本是減法仿製,也就是去除那些高難動作,剩下簡單的做。這也是無奈,畢竟技術功底達不到。好在一場世界大戰,讓蘇聯人把人家德國的家底都搬了過來,在斯大林的親自關懷下,蘇聯最成功的仿製--基輔4登場了。但制度決定了一切,沒有市場競爭的考驗,基輔4不過曇花一現而已。初期的基輔4型相機完全是用繳獲來的康泰時散件在俘虜的德國技師的監督下組裝而成,也是基輔型號中產品質量最好的,隨著德國零件用完,基輔相機的品質開始走下坡路。最終,蘇聯的整個相機工業也沒啥起色,最後落到個地攤貨的地步。
英國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有著優良的工業傳統,自然在仿製德國相機方面有著自己的特色。英國曾經是製造業的大國,但自19世紀末期起逐步被德國趕超。我個人認為英國製造業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是英國人不善於在品質和成本上找到平衡。可以這么說,就某些行業來說,德國製造對英國製造的沖擊就像日本製造對德國製造的沖擊一樣。說白了,競爭力就是技術優勢加成本控制,或者是在任何一方面居於壟斷地位。二戰結束後,歐洲各國國力匱乏,不得不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這限制了德國相機進入英國。但英國社會(特別是國防、科研部門)需要精良相機。沒有辦法,一項奉行貿易自由化的英國為了節省銀兩不得不自己動手製造相機,仿製的範本就是徠卡3B。畢竟薑是老的辣,沒想到,英國人搞的仿製一下子搞過頭了,生產的里德相機無論在工藝水平、用料和性能上居然大有超出徠卡之勢,只是成本居高不小。隨著馬歇爾計劃的實施,歐洲各國的經濟狀況明顯好轉,外匯和出口管制隨之取消。英國人不善於成本控制,最終仿製的道路也沒走多久。大名鼎鼎的庫克鏡頭至今仍然用1913年設計製造的研磨機磨製鏡頭,可見其工業積累的深厚。
日本在亞洲應該是最具工業傳統的國家了。自明治維新後,日本鐵定了要在工業上畢恭畢敬的向西方學習,而且引進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制度———市場競爭。可以說,日本的相機工業就是在學習德國和市場競爭中起步的。前者為日本的相機工業提供的技術積累,後者讓日本的相機工業看清了發展的方向。正是在這兩方面,日本形成了自己的優勢。二戰結束後,日本很快就抓住了美國這個大客戶,產品品質雖然和德國有差距,但價格上的優勢完全可以彌補過來。與蘇聯的仿製不同,日本的仿製是加法式的,不斷在德國原型機的基礎上嘗試增加新的功能。隨著技術積累的增多,技術也越來越成熟,結果原來的師傅一個接一個倒下去了,日本反而登上了相機工業霸主的地位。即使在今天,日本的相機行業仍然秉承了重視技術研發和相互競爭這樣的傳統(德國企業特別重視規避相互之間的競爭),從而越戰越勇。
最後回到我們的「紅旗20」。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期(1971年),中國唯一一台徠卡M型仿製機紅旗20誕生了,它具有與原型機相同的測距聯動式可交換鏡頭系統、相似的機械構造、同樣的鏡頭卡口,加之產量極少每一台都是精工製作,也使得紅旗20相機成為中國傳統手動旁軸相機製造的巔峰之作。以至日本AJCC的著名相機收藏家陸田三郎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國古典相機故事》一書中寄予很高的評價。 第一階段是從1956年開始,建立了天津、北京、上海、福州、廣州、哈爾濱和杭州7家照相機廠,1956年,「大來」牌相機問世;1958年,北京仿製原蘇聯「卓爾基」、天津仿德國「阿泰薩」形成幸福-1型、上海仿「萊卡」-1型形成上海58-1型,批量生產後改成上海58-Ⅱ型,上照廠還研製了海鷗4系列相機,其中海鷗4A型相機的研製非常認真,其卷片及計數系統、多次曝光機構獨具一格、科學合理,上照廠還仿製了萊卡M3取名為「紅旗」,仿「哈蘇」500S/M取名「東風」;1964年,上照廠開始仿Minolta SR-1研製海鷗DF型135單反相機,於1971年開始銷售;1971年11月,海鷗DF-1問世。
第二階段是從1973年開始,建立了常州,無錫、蘇州、丹東和青島5家照相機廠,哈爾濱電表儀器廠、江西光學儀器總廠、永光廠、金光廠、明光儀器廠開始兼產相機。1973年,四川華雲等五個光學廠聯合開發珠江S-201單反相機,於1978年生產定型;機械工業部哈爾濱電表儀器廠同期開發孔雀DF單反相機。
第三階段是從1978年開始,又出現了武漢照相機廠和寧波華光照相機廠、北京華北光學儀器廠、總後南京3304廠、西北光學儀器廠、河南雲光廠、無錫湖光儀器廠、湖北華中精密儀器廠、寧江機械廠、甘肅光學儀器廠、上海第二光學儀器廠和上海光耀燈具廠開始兼產相機。1978年,機械工業部儀表局成立鳳凰牌系列照相機聯合設計組,開始研製出JG系列帶電測光或電子快門自動光圈相機,其中JG301型1978年開始設計、1979年通過定型鑒定、1981年正式投入生產,是國內第一種AE相機,設計參照了Konica C35-FD和CanonQL17相機;JG302型設計時參照了西德Optima 535型相機的電子程序快門設計,曝光范圍EV-1~18;JG303M型1980年下半年設計,1983年3月通過定型鑒定,設計參照了Pentax ME和Chinon CM4相機,其結構和功能均具有國外80年代水平,是DF相機更新換代的產品,其50mm/F1.4大光圈標准鏡頭,1~1/1000秒鋼片快門、SPD藍硅二極體作TTL鏡後測光,即使在今天仍屬國內先進水平;JG304-A型參照了Konica、Ricoh、Fuji和Chinon塑料機身內藏閃光燈相機的設計;JG304-C型是304系列產品□□□□能最全的一個機種,其設計主要參照日本Minolta SD型相機,其內在質量和外觀水平已達到日本當時產品水平。在這期間,1981年,華山35DF-S單反相機開始開發,1985年問世;1984年,長城PF-1單反相機通過設計定型鑒定;海鷗DF-3型TTL相機設計定型;明光廠和金光廠聯合推出明佳MC-K1000和金都S-207。在相機專用電路方面,1976年國內就開始研製電子快門集成電路,1980年兵器工業部207所又研製了電子程序快門的集成電路,湖北襄樊儀表元件廠、上海鍾表元件廠、上海無線電7廠都相繼研製成功電子程序快門的集成電路。至1983年,國內相機生產廠(包括兼產廠)共34家,已鑒定生產45種型號相機,其中120型相機有20種,各種135型相機有25種;35種是國外五十年代水平的產品,10種是從1978年開始研製的電測光照相機。到1985年,全國相機產量為180萬架。在這段時期,由於國家長期處於計劃經濟,國內商品緊缺,相機市場長時間處於賣方市場,相機供不應求,各相機廠一派欣欣向榮景象。各相機廠本應藉此機會加快新品開發,但各相機廠卻忽略了相機技術的更新換代、因循守舊。從1983年到1987年,在這5年間,我國相機生產廠及其相機品種規格幾乎沒有發生變化,從而使各相機廠在進入88年後突然陷入極其困艱的境地。
第四階段是從1988年開始,在這段時期,相機工業大起大落、進口相機水貨泛濫成災,相機技術停滯不前,各廠家處於探索,徘徊和混亂狀態。進入「75」後,135機械平視取景相機成為市場緊俏商品,一段時間內供不應求,但隨著消費者對相機性能要求的提高以及進口相機的大量湧入,性能優良的電子自動相機被普遍接受,使國產135平視取景照相機供大於求;此外,由於原材料、元器件、設備、工模具及檢測儀器等基礎工業以及相關的科研試制、教育、行業規劃政策等相應機構未能建立起來,沒有換代產品、品種矛盾突出,廠家處於極其艱難的狀態。1989年前相機行業大部分企業都投入大量資金和技術力量開發塑料相機,但幾乎全軍覆滅,這主要是由於技術落後、管理效能低下、工藝紀律鬆弛、員工不負責任,工作質量差、企業急功近利、不注重產品質量和企業信譽。1989年下半年以來,由於國家宏觀調控過旺的消費需求以及大量走私逃稅舶來品流入市場,使通過引進的生產線組裝的相機的銷售陷入困境。
第五階段是從1993年開始,相機工業開始復甦,市場競爭異常激烈。1992年初河南華夏光學電子儀器廠在華夏841相機基礎上推出華夏843相機,鏡頭為六片四組雙高斯對稱型鏡頭、分頻率達到國家一級標准,40mmF2,電子測光採用微型集成電路,整個電子系統十分緊湊,同時具有多次曝光功能;上照廠研製出海鷗ZQ6-35全景相機和海鷗QCK-180全景擴印機。1993年上照廠推出DF-300x,在DF-300基礎上開發生產了DF-200和DF-300M;江西光學儀器總廠推出DC838和DC838AW單反相機及Ls930全自動相機,多家企業推出各種型號的LS相機;這一年出現多家合資企業;江西光學儀器總廠與台灣拓漢股份有限公司合資建立江輝照相器材有限公司、北京照相機總廠與香港寶源(中國)光學工業有限公司合資組建北京北照·寶源光學工業有限公司、常州照相機總廠與香港豐達儀器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常豐照相機有限公司,蘇州照相機總廠與香港華博工業有限公司等四方投資興辦蘇州依利法照相機有限公司、上照廠與普立爾照相機股份有限公司合資、青島照相機總廠與台灣青騰照相機公司合作,而甘肅光學儀器工業公司與日本旭光學(Pentax)合作生產。1994年8月浙江上虞鐵階攝影總匯推出「神龍」120單鏡頭反光座機。1995年浙江大學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韓國設計出FF-222S相機。1997年,江西鳳凰光學儀器(集團)有限公司解決了變焦鏡頭關鍵零件變焦輪的加工問題:以光學平面硬膜工藝代替傳統鍍膜工藝,應用和推廣CAD技術,縮短產品設計和模具製造周期,完成了大光學改造,促進了光學塑化和非球化。1998年,上海海鷗照相機有限公司40年大慶,推出數碼相機DC-33,杭州照相機械研究所與日本尼康公司合作,籌建成立亞杭公司。在這段時期,通過產品結構大調整,生產的產品更貼近市場,照相機械產品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更能適合廣大消費者的要求;平視取景相機己基本能滿足各不同需求層次的要求,但單反相機目前的水平只限於中低檔,一些高要求的專業型相機和全自動單反相機目前還不能滿足要求,到1998年,據不完全統計,從事照相機械產品生產的企業有111家,相機生產企業26家,彩擴沖洗設備生產企業28家,照相器材生產企業57家,但主要相機生產企業全國只剩下8家。
上海海鷗照相機廠
1957年,在上海四川中路惠羅公司的一間閣樓上,在三個月時間內上海58-1型相機被研製出來,拉開了我國相機生產的序幕;60年代初,上照廠設計生產了「上海4型」雙反相機、「203」相機、DF單反相機,1964年開始出口4型120雙反相機,改變了我國相機只進口無出口的局面;70年代初,在松江中山東路70號新建上海照相機總廠;1985年研製成功DF-1ETM內藏測光相機;此後引進生產DF-300單反相機;在度過一段漫長的困難時期後,1996年4月10日轉制為上海海鷗照相機廠,將原海鷗公司轉制為上海海鷗照相機有限公司;至1997年,形成了DF300幕簾快門和DF200鋼片快門兩大系列,並開發了一系列的鏡頭。
江西光學儀器總廠
江西光學儀器總廠於1965年在大茅山區建廠,1969年基建完工後,由上海照相機二廠、上海電影機械廠、南京光學儀器廠,南京測繪儀器廠和南京模具廠聯合內遷組成;1981年開始靠貸款搬遷重建,1988年全部完成由大茅山區到上饒市的搬遷工程。80年代生產鳳凰205型相機,風靡大江南北,1990年7月研製出單反相機,1992年研製出DC303單反相機,1993年與日本精工株式會社合作生產電子鋼片快門,1995年開發出DC818型相機和28~70mm變焦鏡頭,1996年研製出一次性相機並出口美國,1997年DC828~DC858相機上市,變焦鏡頭群18-28mm、28-105mm、28-135mm、28-200mm、70-210mmF4、75-300mm紛紛上市,全自動相機PH8BF、PH280、PH380、PH480於1998年2月上市並推出首架自動變焦機PH ZOOM(38-110mm)。
甘肅光學儀器工業公司
創建於1966年,是由南京、上海、哈爾濱電影機械廠及陝西儀表總廠聯合內遷的三線企業。1979年開始生產JG304型程序快門照相機,1988年生產JG系列相機,1991年起生產PG系列相機,甘光公司已經成為具有亞洲一流水平的特大型光學鏡頭加工企業。
重慶明佳光電儀器廠
1972年開發生產美多牌135單反相機,80年行初期開始生產S-201相機,80年代中期生產珠江S-207內測光單反相機,目前正致力於明佳MAE1900高檔單反相機的研發。

4. 東旭集團的「朋友圈」為何越來越大

砥礪前行,長征精神一直在路上。

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為了實現戰略轉移,揭開了偉大長征的序幕,爬雪山、過草地、四渡赤水、飛奪瀘定……直至沖出重圍。

86年後,中國大地沒有了硝煙彌漫、子彈橫飛,但是 科技 領域擺脫競爭和束縛的長征卻一直在路上,一刻也沒有停歇。

「缺芯少屏」,一直是我國電子顯示行業的「老大難」。晶元已被「扼住喉嚨」,顯示屏萬萬不能再被「薅住頭發」,實現國產替代迫在眉睫!

危難時,東旭集團等光電顯示領軍企業,在顯示屏國產替代的戰役中頑強的扛起了大旗,牢牢守住了產業鏈上游陣地,確保了一方安全。

科技 創新是沒有止境的,在「內循環+雙循環」的產業趨勢下,東旭集團開啟了二次創業之路: 科技 引領、聚焦主業、做實做強產業。

9月29日最新消息, 東旭集團與甘肅省天水市國資合作建設新材料產業園項目,落地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的OLED 載板生產基地,以及一系列新型關鍵材料項目,僅一期項目總投資就達到70億元。

在中美關系日益趨緊、經濟逆全球化趨勢愈演愈烈這樣關鍵的時間節點,為什麼是東旭集團沖在了前面?

長征精神是東旭集團二次創業的靈魂, 「企業事小、產業為大、國家為重」是這家民營企業的勇敢擔當。在新的長征途中,東旭集團不是孤軍作戰,從四川綿陽到河南安陽,從廣西南寧再到甘肅天水,國資「硬核朋友圈」越來越大。

為什麼「國資們」選擇東旭集團?首先內循環為主體的發展格局是大勢所趨,各地政府都在結合自己的產業優勢,尋找契合的市場企業主體進行合作;其次東旭集團在光電顯示材料上游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擺脫了國外技術依賴,並站上產業升級的前沿,是地方政府和國資「朋友圈」的合適選擇。

一個人的水平如何,看他的朋友圈水平,一個公司的勢能如何,也看它撬動的「朋友圈」。 長征的勝利不是一朝一夕,東旭集團的二次創業註定要艱苦奮斗,隨著國資朋友圈的擴大,實業報國的步伐也愈發堅定。

在回歸光電顯示主業的二次創業之路上,東旭集團聯手天水,又放大招。

據悉,天水新材料產業園一期項目將實施建設投資規模為50億元的「G6-OLED載板玻璃項目」和投資規模為20億元的「中性硼硅葯用玻璃管及制瓶項目」。本次合作在中國光電顯示產業發展史上必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此大手筆的投資,是東旭集團和國資的相互信任和認可,也是雙方的互相背書。天水距離東旭集團北京總部1400公里,東旭的重磅產業布局為何落戶此地?

產業布局一般考慮兩個因素,一個是當地產業基礎,這決定項目能否落地生根。二是發展潛力,這關乎產業的發展前途。東旭集團與天水跨越千里之遙的牽手,不妨也從這兩個角度解析。

天水是甘肅東南的千年古城,因「天河注水」的傳說得名,地理位置上,天水位於中國地圖的幾何中心。從1966年建起第一座現代化工廠開始,天水一步步發展為全國老工業基地和重要的裝備製造業基地之一,產業基礎雄厚。

過去幾十年,中國的經濟發展離不開老工業基地的助推;未來幾十年,中國經濟騰飛的動力源於 科技 創新產業。

搭乘著高質量發展、西部大開發、建設「一帶一路」的浩盪東風,天水的高新技術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天水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區位優勢明顯。

國家最高層領導人在甘肅考察時指出,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著力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

為落實高層決策,甘肅提出要「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具體要求是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加快改造傳統產業,大力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創新要素匯聚,激發實體經濟活力,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產業格局。

近年來天水積極謀求產業升級,狠抓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向新型顯示材料這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伸出橄欖枝,是落實產業調結構的重大舉措。

東旭集團發展藍本上,天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勢頭良好,基礎設施完善,已成為產業提速升級的重要平台。天水市投資環境優良,審批程序規范,辦事環節簡便,服務優質高效,親商、安商、富商的氛圍濃厚。

一個是曾經風光無限的中國老工業基地,一個是深厚技術積累的顯示材料龍頭 ,東旭集團與天水的合作可謂是門當戶對,令人期待。

從某種意義上說,東旭集團在天水打造目前國內最大的OLED載板生產基地,可謂是二次創業征途中的里程碑事件。這不僅意味著企業進一步夯實主業,堅定發展方向,更對顯示產業國產化進程,乃至國家戰略有著深遠的意義。

在百年未有大變局下,「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成為高層著眼經濟中長期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要疏通影響國內大循環的堵點,必須針對產業鏈、供應鏈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攻關,突破關鍵技術「卡脖子」的問題。

對於地方政府而言,內循環為主體的發展格局是大勢所趨,各地政府都在結合自己的產業優勢,尋找契合的市場企業主體進行合作,實現產業的再造和循環。

作為全球 科技 創新制高點,晶元、顯示屏一直是國家 科技 實力的象徵,我國曾長期受制於「缺芯少屏」。

面對風險勇於挑戰,自力更生打破國際壟斷。東旭集團等 科技 企業立足產業大勢,多方尋求突破,與地方政府和國資一起相互賦能。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東旭集團從2020年年初在肩負中美貿易摩擦、經濟轉型壓力、流動性緊張「三座大山」巨大壓力下毅然開啟了二次創業的新長征。

與天水合作投資國內最大的OLED載板生產基地,就是立足於中國內循環產業需求,對「卡脖子」技術實現突破的重大舉措。

第6代OLED載板玻璃項目,是搶抓新型顯示迭代升級機遇,與光電顯示產業中游、下游 科技 巨頭共同實現全產業鏈突圍 。

中性硼硅葯用玻璃項目,是為了解決後疫情時代國內高端葯用玻璃這一「關乎生命大事」產業鏈不「受制於人」的問題。

與四川綿陽國資合作的「王者熊貓」二代高端蓋板玻璃生產線項目,依託柔韌性、抗彎強度、強抗劃傷、高抗擊等優勢,再次打破國際技術壟斷,實現高端蓋板玻璃的國產化供應。

綿陽是國家級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在新型顯示領域投入巨大,包括新型顯示產業在內的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綿陽的第一大支柱產業,並培育發展為千億級產業集群。東旭集團與四川綿陽國資的合作,極具想像力。

再看此前與東旭合作的河南安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CRT顯示電子玻璃基地,安彩集團也曾是全球最大的CRT玻殼生產企業。不難看出,安陽在光電顯示產業的底蘊豐厚、積淀頗深,東旭集團在此布局新型光電顯示材料產業園,具備深厚的產業基礎,同樣令外界期待。

地方政府大手筆與企業合作,事關一方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前景,國資的眼光可以說是非常挑剔。東旭集團連續獲得國資青睞,可見其在光電顯示領域的領軍地位。

事實也是如此, 東旭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東旭光電的液晶玻璃基板量產產能國內第一、全球第四,蓋板玻璃產能規模和市場佔有率達到國內第一、全球第三。 目前,東旭光電已擁有20餘條液晶玻璃基板產線,全面覆蓋了G5、G6和G8.5代TFT-LCD液晶玻璃基板產品。

一個公司的勢能如何,看它撬動的「朋友圈」。東旭集團二次創業的路上,撬動「朋友圈」的資本源於過去20多年的技術攻關,源於不忘初心的實業報國夢。國資「朋友圈」的擴大,又讓東旭集團更有底氣地投入到維護國家產業安全的長征中。

5G萬物互聯的時代已經到來, 科技 領域的競賽如火如荼,東旭集團自強不息、銳意改革、重走長征路,將在二次創業中獲得新生。

相信東旭集團這艘承載民族產業振興使命的巨輪,定能在未來繼續劈波斬浪。

5. 東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電話是多少

東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聯系方式:公司電話028-84444110,公司郵箱[email protected],該公司在愛企查共有4條聯系方式,其中有電話號碼1條。

公司介紹:
東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是2010-04-21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成立的責任有限公司,注冊地址位於成都市金牛區二環路西三段181號15樓21號。

東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郭軒,注冊資本303,030.3萬(元),目前處於開業狀態。

通過愛企查查看東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更多經營信息和資訊。

6. 新帝電磁爐是雜牌嗎

不是
中山新帝全稱中山市新帝電器製造有限公司,坐落於美麗富饒的珠三角腹地、素有"中國家電產業基地"之稱的廣東省中山市南頭鎮,是台灣新帝集團"新帝"牌超能電磁灶在大陸的生產基地,公司成立於2005年,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專業電磁產品生產企業,主要生產家用電磁灶和商用電磁加熱設備,多年來傾力於拓展海外市場,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和良好的信譽,2008年轉入國內市場,並以精心設計的產品和誠摯的售後服務在行業內贏得較好的口碑,並不是雜牌。
中山市新帝電器製造有限公司,位於廣東省中山市南頭鎮升輝北工業區東旭路17號,主要經營超能灶;高頻灶;電磁爐;電子元件,電話86-0760-22517880。

7. 中國的石墨烯生產企業有哪些

我國生產石墨烯主要上市公司有德爾未來、碳元科技、寶泰隆、華麗家族、東旭光電。

1、碳元科技

公司自設立以來始終專注於高導熱石墨散熱材料開發、製造與銷售,是國內開發、製造與銷售高導熱石墨散熱材料的領先企業。公司自主研發、生產高導熱石墨膜,產品可應用於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液晶電視、LED 燈等電子產品的散熱。

2、德爾未來

蘇州德爾投資方向為:與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為石墨烯全產業鏈發展提供技術保障;鋰離子負極材料、超級電容器及其他新能源儲能產業;未來將石墨烯復合材料應用於家居產品,並進一步通過產業投資基金利用石墨烯新材料在空氣凈化材料、污水處理等領域投資。


8. 東旭光電投資有限公司跟東旭集團有啥關系

1、東旭光電投資有限公司是東旭集團旗下負責投資和戰略管理的公司。內
2、東旭集團成容立於1997年,主要從事液晶玻璃基板、PDP等離子玻璃基板、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技術研發,集團現擁有石家莊寶石集團(上市公司寶石A控股股東)、鄭州旭飛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石家莊旭新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旭雙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通遼旭通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旭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河北裝潢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石家莊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等9個子公司,員工總數9000餘人。
3、東旭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石家莊寶石電子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旭光電)於1992年成立,1996年發行A、B股,並在深交所掛牌上市。2010年,公司戰略引進東旭集團,順利實現了產業轉型,從傳統CRT行業一躍升級為平板顯示行業,進入了國家新興產業,同時實現了從國企到民營管理體制的轉換。

9. 作為百年學府的湖大曾培養出哪些知名人物

作為百年學府的湖南大學,培養出過很多傑出人物。從古至今,數不勝數。作為一個湖大人,我深感自豪。雖然我可能做不到向他們一樣優秀,但是有他們作為我的校友,我深感自豪,下面就讓我來稍微介紹一下一些傑出人物吧!

在剛入學的時候,就有優秀的學長學姐以及導師的視頻,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建築學院院長魏春雨教授。他在視頻中的話讓我記憶深刻讓我對湖南大學的建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以上就是一些著名人物的簡短介紹啦,相信大家對千年學府 湖南大學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吧!

10. 德國ROM工程公司 柏克德工程公司

沒有被注銷。
義大利泰克尼蒙特工程公司 柏克德中國公司 浙江晶宮裝飾工程公司 溫國林 我遇到過一個德國人,為了看看中國人的信譽,要10萬個軍用背包的報價.結果他得到的報價是一家比一家低.而且很多甚至...

閱讀全文

與四川東旭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李采譚電影沙龍 瀏覽:854
穿越成為炮灰變形金剛小說 瀏覽:235
男人全裸電影 瀏覽:595
一部歐美電影女的被男的持刀強奸 瀏覽:891
電影電視劇免費在線觀看網站 瀏覽:698
學生的老師 朴銀狐 瀏覽:364
穿越紅軍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128
台灣三圾大片 瀏覽:834
什麼網站看美國大片 瀏覽:374
《房東與租客》韓國 瀏覽:15
毒液在線觀看灰百合 瀏覽:146
蘇聯二戰電視劇國語 瀏覽:229
紅羊影視公司出品 瀏覽:701
可以投屏的免費影視網站有哪些 瀏覽:399
收了皇後然後公主妃嬪 瀏覽:747
270000日元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946
大鵬的電影 瀏覽:645
新視覺理論 瀏覽:866
韓國情愛視頻合集 瀏覽:223
刑偵電影推薦 瀏覽: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