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期貨行業怎麼樣啊在期貨公司上班怎麼樣
(以下內容為個人整理,僅供參考)
A、期貨行業目前的狀況
1990年10月12日,鄭州專糧食批發市場經國務院批屬准成立,以現貨交易為基礎,引入期貨交易機制,邁出了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第一步,截止今天,期貨這個行業在我國僅發展了25年,算得上是一個新興行業,並且作為一個小眾的市場,期貨投資並沒有被大眾所了解。
期貨行業主要是服務於國內的大宗商品市場、以及金融市場,所以目前國內的期貨也被分兩類:商品期貨、金融期貨,就行業的專業度來講,是一個對專業化知識要求比較高的行業。
B、在期貨公司上班
在期貨公司上班,首先要考取期貨從業資格證,這是監管方面的硬性要求,進入期貨公司後你可以有很多職業方向的選擇,目前大部分期貨從業人員以期貨銷售(期貨經紀人)為主,但是如果你有足夠的學歷及專業知識,你也可以選擇從事期貨研究分析類職業。
同時,期貨公司還有很多崗位,例如:風控、合規等部門具體的工作內容需要進入期貨公司後體驗。如果有興趣可以試試,360行,行行出狀元,如果個人肯努力勤學習,相信你一定可以成功!
❷ 年薪百萬到千萬的行業和職位都有哪些
年薪百萬到千萬的行業和職位都有:
一、奢侈品銷售總監
不要以為高薪的職位都是給外國人准備的,其實,外國人比中國人更希望這些崗位能由本土的人才接管。因為同樣的工作,外國主管的薪水也許是中國主管的幾倍。
以往,鍾表、鋼筆、皮包等奢侈品在中國的銷售沒有什麼太明顯的效果。前幾年開始,很多生產奢侈品的廠家改變原來請百貨公司代賣的做法,自己在中國投入大量資金,建立了很多連鎖專賣店。去年,以紀梵希為例,一年間,就先後聘用了兩名上海地區首席代表。對中介公司推薦的另外兩名人選,他們也不肯放手,說近期就會派上用場。
提醒:精通奢侈品品牌,有很好的奢侈品銷售經驗,外語更要一級棒。
二、中國區市場總監
其實,能夠統領全國整體市場策劃的本土人員,已經稀缺了5年。結果很多大公司,只好尋找中國台灣人、香港人、新加坡人擔任此職。因為來自這些地區和國家的管理人員,起碼背景和文化與中國大陸的情況有相通之處。至於歐美人士,很少有擔任此職位者。畢竟,文化差異實在懸殊。
目前,對於這個職位來說,高學歷已經不是瓶頸。因為5年的時間,足夠一大批本土有志青年完成更高端的學業課程。但有5年全國市場產品管理、策劃經驗的人就少之又少。至於有10年經驗者,已經是稀有產品。
記住:高學歷+長久的經驗=高薪的關鍵。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公式里的經驗,不是單純的工作資力積累,而是大浪淘沙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包括你的成功案例和業界不斷擴大的影響。
積累經驗的地方,最好是世界上有影響的公司。如今世界上銷售訓練的三大軍校中,排在第一位的是P&G寶潔公司,這家公司也被稱為市場銷售訓練的第一塊牌子。曾經有一位在寶潔公司工作8年的員工,被一家日企以年薪100萬人民幣挖走。排在第二位的,是聯合利華的市場策劃部。排在第三位的,則是全世界聞名的吉列公司。
提醒:積累經驗,要選好入門的學校。
三、高級財務總監
和幾年前相比,懂得用英文作賬的一般財務經理已經沒有什麼熱門。因為大批海歸派的回潮,緩解了用人的需求。倒是大公司的財務總監,當前成了緊俏人才。財務總監不僅要求精通財務政策,還要融會東西方不同的業務。如果只明白中國的業務,對亞洲其他國家、美歐的財務報表、結算、政策難以理解,一是不利於公司在全球人員流動的調配,二是和總部負責人溝通時有障礙。目前,這一職位多是由外國人擔任。很多外企,已經開始有目的地派優秀的中國員工到國外接受財務訓練,為管理層本土化作準備。
提醒:職業的連續性在高級職位的考核中非常重要,所以,不停地跨行業跳槽不一定是好事。除非你決心做老闆,讓自己成為統攬全局的多面手。
四、酒店高級管理人員
也許是觀念問題,中國的重點高校鮮有專門的旅遊專業。而旅遊在中國卻占著不可忽視的地位,據統計,到2020年,目前排名第五的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旅遊國家。而與此相匹配的優秀酒店管理人才,鳳毛麟角。一些五星級酒店想請外國人擔任主管,但優秀的國外酒店管理人員多數都加入了星級酒店的管理協會,一旦離開協會到國外就職,會受到經濟、管理范圍等很多方面的限制。所以,他們只有退休後才能自由地在其他國家工作。
提醒:如果現在准備留學,就去瑞士的名校讀酒店管理專業吧。然後在瑞士的著名大酒店工作幾年後回國,一定沒錯。
五、外資銀行主管
中國加入WTO後,隨著金融的逐步對外開放,外資銀行中金融人才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大。在這方面,中國的人才還是空缺。因為海歸派多是在經濟收益很高的投資銀行發展,商業銀行方面的人才卻不多。匯豐銀行曾在6年前派中國雇員到香港接受專門的財務訓練,如今,這4人已經是大陸四個分行的副行長。
提醒:給自己設計一個5到10年的職業經理人計劃,也許你離成功已經不遠。
六、製造業廠長
很好的理工科背景、出色的外語水平、第一線的工作經驗,是外企選擇製造業經理的基本條件。從現在到未來20年,中國不會改變製造業為主的局面。但外企製造業廠長的職位,目前勝任者較少。原因很簡單,過去理工科學生不注重外語,更不高興任職車間主任,反而喜歡遠離第一線的技術員工作。如此一來,在競聘外企廠長時,優勢全無。
❸ 期貨公司工作做得好年薪多少
去期貨公司如果做客來戶經理的話,收入自一般包括基本工資和客戶手續費提成,基本工資一般就是一兩千,客戶手續費提成一般為凈手續費的10%—20%,不同公司標准不同。1、關鍵是客戶交易量,交易量大自然提成高;同時保證金基數高的話,基本工資會增加。2、客戶金額是累加的,除非你的客戶資金賠完。3、期貨剛入行,如果沒關系的話很難做,但入門之後要好一點。
❹ 金融業年薪一百萬
什麼行業最賺錢?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的就是金融行業,5年北京一套房?真實的金融行業真的像媒體宣傳的那樣賺錢嗎?進入金融行業,年入百萬不是夢(這口號感覺,有點像某組織。
雖說沒有宣傳的那麼誇張吧,但不可否認金融行業的待遇和各行業進行對比的話,還是很有競爭力的。
即便加班苦,能有工地苦嗎?干個幾年可是別人一輩子的收入。聽到這里,是不是覺得金融行業這事靠譜?能幹,然後就帶著一腔熱血扎進了歷史的長河裡了。沒有經過調查統計分析,怎麼會體現我們嚴謹性?畢竟都是高素質人才,沒有調查,沒有統計,沒有分析,就等於沒有話語權。話說金融行業到底能賺多少錢?真像外界說的年薪達百萬?據wind統計,2019年銀行平均薪資為37.12萬元,非銀金融(包括保險、證券等)更是以平均薪資40.9萬元位列第一。其中非銀金融中,證券公司更是以47.1萬元榮登第一寶座,不說百萬,但是打對折還是能達到了,這樣看來也不少呀,你看看現在民企小老闆,一年能拿多少?且不論,今年的疫情影響,就以往年度,個體戶也賺到這些,怪不得外界都說金融行業的從業者,都是打工皇帝。
01
金融行業都是打工皇帝?金融行業賺錢真的像統計的那麼高嗎?當然,數據怎麼能騙人呢?當然,數據這東西,不同的展現形式就很大的不同。看一家上市公司,從市值,還是從凈資產來看,還是不大一樣的。
另外,滬深兩市21家上市銀行2019年年報顯示,2019年,21家上市銀行員工總數超過218萬人。其中,有17家銀行披露了業務及管理費項下員工費用的具體組成。數據顯示,這17家銀行2019的「工資、獎金、津貼、補貼」(下稱「薪酬」)合計4844.48億元,同比2018年增長了6.68%,人均薪酬超過22萬元。從統計來看,平均最低的年薪也達到17.21萬,如果你真的簡單約等於這個就是基層員工的收入的話。那你就太天真了,但從銀行來說,一家銀行有多少個營業點,營業點如果在3、4線城市,一個小20w,這個收入在當地來說,已經是一個家庭的一年收入了。有平均的概念,就有被平均的概念。好巧不巧,混跡金融行業的大多數都擺脫被平均的命運。
之前有網友曬出,自己在一線城市金融街工作,但到手也就4K多。按照二八定律,20%的企業席捲全世界80%的財富,而在金融行業這個比例更加凸顯,甚至有統計證實是2%比98%。什麼?你好像還是不太想接受這個事實?來我們換一個群體(金融行業總經理級別)采訪一下:問:聽說您年薪輕松過百萬?答:小朋友,你應該在見見世面...據wind數據顯示,金融行業總經理年薪超過百萬的有41家,其中中國平安年薪更是超過1000萬。確實是,這些大佬年薪別說百萬,千萬都不止,也就是因為這些大佬的存在,才拔高金融行業的平均收入。不過,這也就是金融行業有魅力的地方,起點工資雖然不像外界那麼高吧,但行業上限也是非常可觀的。
畢竟哪個咸魚決定當咸魚之前,還都是有夢想的。02
「先別談年薪100W,那場面太浮誇」有多少想進金融行業的小夥伴,大多數都是被金融行業吸引去的,有很多同學持著金融行業就是高杠桿,可以加速我們的財富積累。暴富夢,該醒醒啦!!!
不可否認,金融行業確實賺錢,但是也要分行業,也要分崗位。確實金融行業有些核心崗位對於應屆生來說,還是很可觀的,但也沒有外界說的那麼誇張吧。然後,其次金額行業的核心崗位就那麼些(不禁看看手裡的牌,和競爭對手裡的王炸,久違的緊迫感。)
那麼,金融行業到底有多少個不錯的崗位(發展好,薪水高,當然壓力也不小)。
比如投行,一年也就是招個1000-2000人,大點券商一年招50-100人(大平台這兩年都在100左右),箭頭也是百人級別,中小就是小幾十人,小券商不招或者招的很少(這裡面是把股、債、資本市場部這些都加起來的)。把行研、資管等加起來,還有一波人,整體量不大。加上銀行的總行,國有行的總行是1000人左右,工行農行一般是300左右(含IT方向,姑且都算上吧)其他幾家一般是100多到200人。除了這家國有行,還有一堆堆的城商行(銀行總牌照是4000多張),有些銀行招的可不少。所以,銀行總行全算上(包括了城商行、各地方的農商行等),再把分行裡面的一些利潤中心算上,一年就是3000-4000左右的量。再算上一些金融租賃、少部分的PE、上市公司、國企央企的投融資崗,部分私募,一行兩會,一些不錯的偏體質的方向,再算上一些市場方向的崗位,加上信託、一些地方投融資平台、FA等崗位。一級、二級、市場、體制內等方向全部加起來,還沒到2萬人。對比一下今年的應屆生人數874W(當然不是說都去做金融),就算一個小零頭,競爭壓力也不少。就算你是天選之子,靠自身的努力進了金融行業核心崗位,也就相當於進了這個行業高薪領域的門檻了。
就像上面小金子老師在視頻中介紹的,就算「三中一華」,像這樣的大券商給應屆生的薪水也不是很高,幾乎都沒破萬,補助不多的,獎金就看命了,3個月到30個月都有可能,個位數是常態。所以,經常是15-25萬,投行的話裡麵包括了瘋狂出差的差補,我剛入行時候項目都不在北京,一年確實跑了300多天。
大部分核心崗位,大家參考15-25就行,包括了投行pe、投研、資管、金賃、銀行總行等等。如果運氣不好沒啥獎金發低於15也不是沒可能。
幾家頭部券商還有合資券商、大買方、頂級私募給的要高點,25-40,太高別想了,太少了。非要找的話可以考慮一下bat戰投,外資投行。
其他的,參考10-15吧,這是金融行業最真實的收入,所以,在金融行業的第一個100W也不是大家口中那麼輕松的,最起碼也要3-5年的積累。
03「吃了該吃的苦,其餘的也差不了」年薪百萬的金融人,無外乎兩類人:能拼,敢做!是不是懷疑說了一類人?NO!
「能拼」指的是有爹(有資源的也叫「爸爸」)可拼,畢竟在金融的世界裡,資源一直排第二(主要第一沒人敢領)。
有的人在入職的時候就是帶著項目進組的,就跟演藝圈帶資金組,說白了帶資源的人的加入,是幫平台賺錢的。「敢做」這個就很好理解了,就是我們金融民工的本質,就是本本分分的高級打工仔,不過這點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之前也寫過很多文章都介紹了也認可了金融行業的學歷要求還是蠻高的,除了這些條條框框外,還有的就是能力,能力強的話,也是可以彌補學歷的差距,畢竟大學生真的差不太多。把自己的基本功打扎實了,然後就差一個機會了(不過有時候能抓住機會也是實力的表現),很多大企在找實習生的筆試(專業知識)、面試(實操能力)的考核也不簡單。對於大部分求職金融的學生來說,最靠譜的還是提升能力,別無他法,另外,金融行業的幾乎所有崗位都要求快速的學習能力。求職金融,提前系統性准備,保持強學習力,養成快速將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除了少部分可以拼爹之外,大部分人還是是靠本事吃飯的,一兩撥千金是不大可能,但踏踏實實努力,認認真真吃了該吃的苦,其餘的也差不了。
最後,以魯迅先生的一句話結尾:「世界上哪有什麼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工作上了。」
❺ 金融行業能不能年薪百萬
1、百萬年薪難一些,除非混到領導級別。
2、證券公司的話,有兩個部門版薪水高一些,一個是投資銀行權部,初入職薪水就不少,做兩三年後,考個保薦人代表,年薪就能上百萬。另一個是研究部,做幾年做到高級也能上百萬。
3、去基金公司的話,一般行業研究員做三年以上能拿到百萬。做7,8年做到基金經理,可以拿到千萬。
4、金融行業的薪水是基金>證券>銀行,不過銀行穩定,基金和證券吃行情,固定工資為輔,年底分紅是主力。
❻ 年薪100萬在各行業屬於什麼水平
既然你提到年薪這個詞,那證明你就是打工的,年薪100萬,月薪在7萬左右,這種薪酬應該是世界500強之內的,職務在部門總經理以上,據我判斷,吹牛的可能性很大。當然也不乏有青年才俊,薪水在百萬左右。
❼ 在期貨公司研發部做,年薪大概能多少
總結:
5W-20W不等
呵呵
其實也就是10W左右
自己做的好的話肯定會提高的啦!!!!
❽ 在金融行業里,哪些職業年薪可以達到50萬
一般的國有銀行總經理的年薪是100萬到200萬之間,這兩年可能要低點。
城商銀行的總經理的年薪就可以高了,要比國有銀行高一倍多。
❾ 在金融行業里干什麼年薪可以達到50萬
本來不想說啥,看到有的答案還是忍不住說兩句。我畢業就在股份銀行干,專同事同學很多屬都在銀行。說實話,銀行在支行乾的真不算什麼金融圈。我老公在基金子公司,前兩年好的時候公同三分之一以上年薪百萬。他研究生同學現在畢業三年多,大部分都在基金券商做研究員或者投行項目經理或者分行總行部門,知道的有10來個年入百萬以上,當然是工資加獎金一起。不過大部分一年還是在30-50萬。說這個不是為了炫耀,而是有些東西真的根據自己周圍圈子來判斷,並不是很准確。你不知道的事情永遠很多,你可以講你自己的情況和你所見。但是也不要因為自己沒見過就隨意否定其他可能性。當然,想要有這個收入和圈子也是付出努力的。本科,碩士都是國內名校,運氣或者眼光好選擇了金融或經濟專業。不拼爹的情況下,永遠都是努力加運氣。不用羨慕,但可以向著目標合理的奮斗。
用pad敲這么多字,希望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