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收購投資寶

收購投資寶

發布時間:2023-03-26 23:01:46

㈠ 馬雲收購了哪些公司

【阿里收購投資了哪些企業?馬雲收購投資的企業一覽】
一、搜索引擎,典型案例:雅虎中國、搜狗
馬雲曾表示:「今後的電子商務絕對離不開搜索引擎。」因此,阿里曾兩次在搜索引擎領域做出重磅投資。
兩次投資均不成功,阿里如何破搜索引擎的局,還需要我們耐心的去等待。
二、本地生活領域,典型案例:口碑網、美團、快的打車、高德地圖
從2006年收購口碑網之後,阿里多次在本地生活領域進行收購投資。阿里希望能夠以本地生活服務為切入點,緊密圍繞本地化的發展方向,以餐飲娛樂、房產交易為重點,立足全國數十家大中城市,以提高的用戶體驗為宗旨,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本地化生活社區平台,並最終為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各類服務帶來更好的用戶黏性和口碑。
除了上述提到的,在本地生活領域,阿里的動作還有投資3500萬美金,成為易圖通公司控股股東,以及與花旗共同投資千萬美元,入股丁丁網等。
三、電商服務,典型案例:中國萬網、寶尊電商、深圳一達通
電子商務是阿里的主營業務,而為了更好的服務客戶,阿里在電商服務領域也進行了多次投資。
四、社交與移動互聯網,典型案例:微博、陌陌、UC瀏覽器
社交流量入口可謂是一塊肥肉,騰訊憑借多年積累的QQ用戶群+神級應用微信在社交流量入口這塊占據了相當大的優勢,而網路憑借其一家獨大的搜索及周邊產品優勢同樣獲得了相當大的用戶數據,而阿里依然沒有一款有力的產品能抗衡網路、騰訊,所以阿里一直在尋找更好的投資機會。即使自行推出來往,在如此激烈的競爭情況下根本無法打開市場,來往成了阿里的雞肋。在這種情況下,阿里只能通過收購來打開局面,一下是阿里在相關領域的收購情況。
五、文化領域,典型案例:蝦米網、優酷土豆,華數傳媒(行情 研報)
在這一系列的收購與投資完成後,阿里在文化領域的布局已然明朗:產業上游由阿里影業負責生產內容,同華數合作,可以藉助其播控牌照、內容資源和渠道,助力自家的阿里TV系統和硬體終端,而在下游則由優土、蝦米網等形成播放平台,21世紀傳媒及原文化中國旗下的媒體作為宣傳,自此形成一個貫穿上下游的生態圈,而作為補充,恆大淘寶足球隊很好的做到了品牌效應擴大化的作用。
六、金融領域,典型案例:恆生電子(行情 研報)、天弘基金
阿里完成對天弘基金的投資後,對支付寶來講,由渠道角色深入基金業務,阿里小微金融生態也會進一步完善,對天弘基金來講,背靠財大氣粗的阿里巴巴,一夜之間躍升國內基金注資額之最,未來的發展空間不容小覷。
七、物流,典型案例:百世物流、星辰急便、日日順物流、新加坡郵政
現代電商,物流可能不是決定成敗的唯一因素,但肯定是關鍵因素之一。在這一方面,做的最好的當屬京東,馬雲也曾經說過「物流是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問題」,因此,阿里在這一領域的動作也十分頻繁。
目前,阿里在國內國際的物流都已經布局,而其聯合銀泰、復興、順豐等企業發起的「菜鳥物流計劃」也已經於去年5月啟動。相信這些投資,能夠為阿里帶來巨額的收益。

㈡ 關於馬雲 支付寶股權轉讓問題

支付寶這個原本屬於阿里巴巴的優質資產,被馬雲低價轉移到自己控股的公
「你怎麼招呼都沒有打就把我家小母雞抱走了?」
「我有跟你商量過的呀!」
「沒有!」
「就有!」
如此小兒掐架,發生在兩家互聯網公司身上。它們一個叫做雅虎的美國公司,曾引領門戶網站之先;一個叫做阿里巴巴集團,是中國電子商務之翹楚。雅虎持有阿里巴巴集團約39%的股份
雅虎首先踢爆家務事。2011年5月11日,它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會(SEC)的經營業績詳細報告(10-Q)中指出,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子公司支付寶所有權被轉移到了馬雲控股的一家公司(浙江阿里巴巴),以幫助支付寶獲得在中國境內的第三方支付牌照。
5月12日,雅虎進一步發表聲明稱,2011年3月31日,雅虎和軟銀獲悉阿里巴巴集團進行了2筆交易,它們既未得到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和股東們的批准,也未履行通知義務。這2筆交易中,第一筆是2010年8月支付寶所有權的轉移,第二筆是2011年第一季度末對支付寶業務的實際分拆。軟銀持有阿里巴巴集團29.3%的股份。
隔天,阿里巴巴集團發表公告予以否認,稱董事會一直有探討此事,2009年7月召開的董事會上,董事會已獲悉第一筆交易。
再過兩天,阿里巴巴集團和雅虎發表聯合公告,稱阿里巴巴及其主要股東雅虎、軟銀正在就支付寶問題協商,以盡可能維護各方利益。
2011年5月16日,香港,阿里巴巴B2B公司股東大會。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雲,首度回應了支付寶股權變更事件。除了否認董事會不知情外,他還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支付寶的事情有些復雜。」
作為阿里巴巴集團的大股東,雅虎當然希望支付寶能拿到支付牌照,同時也希望能保持自己的股權。阿里巴巴以中國政策要求為理由,雅虎同樣回敬以政治牌。
雅虎公開消息的時間,選在了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在這次對話中,中方要求美國放寬華為等中國公司在美國的收購和投資,而美方則以中方應該進一步放鬆金融管制為回應。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支付行業人士透露,中美對話期間,中國和美國的多個部門都來電來函,要求阿里巴巴集團提供支付寶現有的股權結構圖。該人士擔心,支付寶變成了中美博弈的一個政治籌碼,股權問題將被當作談判籌碼,去緩和美方對中國金融管制的不滿。
其實嚴格來說是違規的,所以其公司董事會也在激烈爭論。

㈢ 30億並購是大項目嗎

是!本文為十大環保並購案例之四,首創收購紐西蘭固廢企業BCG NZ。2014年9.5億購,2022年以19億(紐西蘭元)價格賣出,投資收益達30億人民幣,堪稱中國環保史上少有的大幅盈利退出案例。作為國企的首創為何能夠斬獲如此巨額的投資收益呢?海外並購的規律經驗有哪些?本文將和大家一起探討。
歡迎大家多提寶貴意見。尋找底層規律,帶動行業發展。

1
首創並購紐西蘭固廢項目,並成功退出
2022年,首創公告公司擬出售旗下紐西蘭固廢項目,本次交易產生投資收益約30億人民幣。該項目為公司2015年收購。
1、出售資產的目的
紐西蘭固廢處理業務自收購以來已充分貢獻了其協同價值。長期來看,鑒於全球各地經濟及政治因素的不穩定發展,潛在投資者及金融機構對股權及債務融資持更審慎態度,繼續持有該筆投資難以使公司充分受益。
本次交易可改善公司現金流,獲得投資收益,優化資產負債結構,降低融資和資金成本,更加穩健可持續。
此外,國內環保市場空間廣闊,為優化資源配置,聚焦國內環保市場,本次交易完成後,可將其相關資源重新集中於境內固廢領域業務,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已經貢獻了協同價值難以量化,但長期看確實持有的意義不大,境外資產的不穩定性,債務融資的風險都是核心問題。這個決策得當,表述精準。
2、本次交易符合公司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戰略
公司通過持續推進更快、更輕、更有效率的資產經營管理戰略,加大存量資產盤活力度、提升資產流動性。本次交易產生投資收益約7.66億紐西蘭元,約合人民幣30.21億元。股權轉讓價款的收回對公司現金流將有所增益,公司資產負債率將有所下降,本次股權轉讓不會對公司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這是我見到的中國環保企業海外收購並成功退出獲取收益最大的一個項目,高達30億的投資收益。當然這裡面有幾層結構,中間可能會有一些匯兌損益。海外項目收購要比國內項目多一個匯兌損益風險。另外,中國天楹在2021年也完成了一個海外項目的退出工作,但時間相對較短,收益不高。
本案交易也是分步收購,先由首創海外公司收購,收購後通過轉讓發行股份等方式將其注入上市公司,中間使用了債務結構。首創上市公司能以17.93億的投資,獲得30.21億的投資收益,主要是其投資時候使用了杠桿。

2014首創控股公司收購的價款大約9.5億紐西蘭元,本次出售大約為19億紐西蘭元。整體資產價格上升,也是盈利的重要因素。按照8年的投資時間計算,考慮到交易費用,年化收益大約在8%左右,相當不錯。
本案項目升值原因,由於披露的內容相對較少,我們無法詳細分析,但大體也應該是企業業績正常增長,一買一賣投資判斷創造了價值。
2
其他幾筆海外收購
除了上述首創收購紐西蘭公司,天楹收購西班牙公司,天翔收購德國公司之外,中國環保企業還有兩起較大的收購,一個是首創收購新加坡公司ECO,一個是北控集團收購德國公司EEW。
2015年,首創股份發布重大合同公告,宣布旗下全資子公司首創香港已在2015年6月12日與Bonland Pte Ltd簽訂了ECO股份買賣協議,擬用總額不超過11.29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ECO的所有股權。進一步提升首創股份在固廢處理處置領域的市場競爭力,打造海外固廢大平台。
ECO為1995年12月成立於新加坡的環保公司,主營業務為有毒工業廢料的收集、回收利用及處理、工業及商業垃圾的收集及回收利用和其他相關工業服務,以及污泥處理。ECO在新加坡危廢處理整體市場份額中遙遙領先,業務包括危廢焚燒、污水處理、溶劑回收、石油回收及固化處理。
本案為直接收購,形成了6.38億商譽。我沒有查到該公司的詳細業績,但從海外上市的表現看,應該波動不大,相對穩定。首創依舊持有該項目,將來即使出售應該也不會虧損。
我原來公司曾經有考慮收購另一家新加坡公司,賣方的顧問恰恰是當年本案的顧問,我在新加坡盡調的時候,有跟他們聊了下這個案子。總體上看他們相對比較專業,但是本質上也是商人,撮合交易,並不會太多參與價值判斷。
國有企業海外收購項目也不少,此外北控集團2016年,以14.38億歐元的價格收購了德國固廢公司EEW,這應該是環保行業交易金額最大的一筆海外並購。根據披露信息,可能估價會高些(編者按:當時光大、首創、天楹等都參與了報價)。後來具體業績如何,我拿到的數據很有限,看不出來。這是一筆百億級別的交易,值得深挖。

㈣ 2022支付寶最大股東是誰

2022支付寶最大股東是誰如下
支付寶的最大股東當然不是軟銀公司,現在支付寶是螞蟻金服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螞蟻金服公司是純正的內資企業。下面來分析一下。
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是軟銀公司
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是軟銀公司,截止到2019年3月31日,軟銀公司佔有阿里巴巴的股份總額為25.9%,按照現在價格測算,大概市值是1074億美元。第二大股東是雅虎公司的繼承企業阿特巴,持有9.4%的股權。第三大股東就是馬雲,佔有6.2%的股權。從這個股權結構可以看出來,阿里巴巴的大股東是外資,軟銀公司是最大的股東,而雅虎是第二大股東,這兩大股東佔有股權很大。阿里巴巴的管理架構上面採用了同股不同權的決策管理方法,阿里巴巴管理上面還是馬雲團隊說了算,軟銀和雅虎只是跟著分紅,話語權較小。
支付寶是從阿里巴巴拆分出來的
支付寶原本也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子公司,支付寶的拆分成為獨立的內資公司,實際上是分成兩次進行的,而且後來也是經過了大股東的認可,為了適應當時國家政策要求進行的。
第一次股權變更是在2009年6月,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1.67億收購支付寶的70%股權,這時候支付寶的股東結構是這樣的:AlipayE-CommerceCorp持股30%;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持股70%。2010年8月,浙江阿里巴巴又以1.65億收購了其餘的30%股權。這樣,支付寶的全資控股股東就從AlipayE-CommerceCorp變成了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股東是馬雲和謝世煌,馬雲持股80%,謝世煌持股20%。這兩次交易總共花費了3.32億元。這次交易當時引起了一些爭議。
第二次交易是在2011年7月29日,阿里巴巴集團、雅虎和軟銀三方,就支付寶股權轉讓事件正式簽署協議。支付寶的控股公司承諾在上市時,給予阿里巴巴集團一次性的現金回報。
回報額為支付寶在上市時IPO價總市值的37.5%,回報額將不低於20億美元且不超過60億美元。
這是當時支付寶為了拿到牌照必須要變成內資公司的要求,這樣做馬雲也對阿里巴巴做了相應的補償,也就等於是給予了軟銀和雅虎兩個大股東有了相應的補償。
支付寶公司現在是螞蟻金服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支付寶在大股東達成協議以後,從阿里巴巴拆分出來後,又經歷了股權變更,現在支付寶公司是螞蟻金服的全資子公司。
現在螞蟻金服公司的最新股權比例是由杭州君瀚公司和杭州君澳公司,社保基金理事會,人壽保險等作為大股東的。其中杭州君瀚公司和杭州君澳公司持股比例達到了76.43%。
杭州君瀚公司和杭州君澳公司是由馬雲等高級管理人員以及相關的阿里巴巴骨幹員工等組成的投資公司,這樣可以適當分享支付寶公司發展帶來的好處。
綜上所述,現在支付寶公司沒有外資股東,是純正的內資企業,是螞蟻金服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螞蟻金服公司是由馬雲等阿里巴巴骨幹員工以及社保基金,人壽保險等作為股東的純正的內資企業。
感謝閱讀!
歡迎留言,點贊,關注!

㈤ 投資金條怎麼回收

可以賣回買金條的銷售機構,如果銷售機構不回收況且數量不多,則可以直接到一些珠寶店、典當行去交易。如果數量很多,那最好選擇上海黃金交易所這樣的機構。
實際上,金條買到手裡容易,想變現卻沒那麼簡單了。據了解,黃金銷售機構的一個共同特點是:不會接受其他機構銷售的黃金,即便是黃金的說明書上蓋上銀行的印章也不行。這是一個規矩,各家銀行、金店都只回收自己製作和銷售的金條。
因此專家建議,買金條最好在一個銷售機構購買,留好收據是能否以最高價格變現的基礎。實物金變現能力明顯差很多,而且因為有了加工費和營業稅的因素,比不提取實物要昂貴很多。人民銀行發行的紀念金幣升值空間應該會比金條大。銀行和中國黃金旗艦店比較靠譜。還要注意的是,有的銀行只銷售金條,不提供回購業務。
拓展資料:
銀行不願意回收金條其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如果想把手中的金條賣還給銀行,必須要是該行售出的,否則銀行不會回收不是本行的黃金,這是所有銀行不成文的一項規定。而且就算是這家銀行的金條,回收也要到指定網點,專門櫃台才能辦理該業務。並不是隨意哪個銀行都可以。現在,部分銀行只售出投資金條,並不回收金條,所以遇見願意回收金條的銀行還算是幸運。
其二,銀行回收金條,除了要到指定網點,辦理金條回收業務時,還要出示金條的完整發票收據以及鑒定證書,金條上的編號必須與鑒定證書保持一致,銀行才會回購。銀行之前也回購過金條,有出現黃金生銹的情況,所以去銀行賣金條之,必須要帶金條,發票收據單及鑒定證書,並且所有資料數據都要保持一致方可。
其三,銀行在回購時,必須要對黃金的真假以及純度進行重新鑒定,這個鑒定所產生的費用,銀行方不願意承擔,當然,客戶也不願意承擔。畢竟買的時候客戶也沒要求做鑒定就拿走了,現在拿回來卻提出諸多條件。銀行不願意回購金條,與這也有很大一關系,拒絕回購的話,就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黃金作為硬貨幣,自有收藏和投資的價值,作為流通貨幣,自有它的保值與增值功能。然而,在國內購買黃金相當簡單方便,但當再賣出去時,可就不那麼容易了。多數金飾店與銀行都不願意收購黃金,就算收購也不可能按當時的時價回收,可以稱之為賤賣才能賣出去。

閱讀全文

與收購投資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指數基金一定拆分嗎 瀏覽:897
公募基金年度報告披露要求 瀏覽:805
熊貓幣福字幣投資 瀏覽:1000
2014年北京92號汽油價格 瀏覽:717
2017年12月份長江鋁錠價格 瀏覽:518
什麼樣的人做期貨夜盤 瀏覽:123
春生科技基金 瀏覽:819
沈陽新松股票代碼 瀏覽:29
天能鋰電投資理財是騙局嗎 瀏覽:96
渤海信託電話 瀏覽:210
工資貸款包裝犯罪嗎 瀏覽:95
人民幣的兌換哪個幣最高 瀏覽:304
再生銅投資 瀏覽:70
傳統外匯海星 瀏覽:897
期貨外匯公司 瀏覽:388
掌眾金額小額貸款 瀏覽:502
華天科技股票分析 瀏覽:746
海星股票 瀏覽:589
3900港元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714
幫貸寶貸款靠譜嗎 瀏覽: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