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銀行的基金定投好嗎有什麼介紹,我是一個初手~~
基金是專家幫你理財。基金的起始資金最低是1000元,定投200元起
買基金到銀行或者基金公司都行。銀行能代理很多基金公司的業務,具體開戶找銀行理財專櫃辦理。現在有些證券公司也有代理基金買賣的。在銀行開通網上銀行後網上購買一般收費上有優惠。
先做一下自我認識,是要高風險高收益還是穩健保本有收益。前一種買股票型基金,後一種買債券型或貨幣型基金。確定了基金種類後,選擇基金可以根據基金業績、基金經理、基金規模、基金投資方向偏好、基金收費標准等來選擇。基金業績網上都有排名。穩健一點的股票型基金可以選擇指數型或者ETF. 定投最好選擇後端付費。恕不做具體推薦,鞋好不好穿只有腳知道。
一般而言,開放式基金的投資方式有兩種,單筆投資和定期定額。所謂基金「定額定投」指的是投資者在每月固定的時間(如每月10日)以固定的金額(如1000元)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 由於基金「定額定投」起點低、方式簡單,所以它也被稱為「小額投資計劃」或「懶人理財」。
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具有類似長期儲蓄的特點,能積少成多,平攤投資成本,降低整體風險。它有自動逢低加碼,逢高減碼的功能,無論市場價格如何變化總能獲得一個比較低的平均成本, 因此定期定額投資可抹平基金凈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場的波動性。只要選擇的基金有整體增長,投資人就會獲得一個相對平均的收益,不必再為入市的擇時問題而苦惱。
開放式基金有貨幣型、債券型、保本型和股票型幾種。貨幣型基金無申購贖回費,收益相當於半年到一年期存款,可以隨時贖回,不會虧本。債券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比較低,收益一般大於貨幣型,但也有虧損的風險,虧損不會很大。股票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最高,基金資產是股票,股市下跌時基金就有虧損的風險,但如果股市上漲,就有收益。手續費一般是認購1.0%,申購1.5%,贖回0.5%。但是如果你在銀行開通網銀購買部分基金有申購0.6-0.8%的優惠,如果在基金網站購買還有0.4-0.6%的優惠。
Ⅱ 中證紅利指數基金適合定投嗎
可以的,但是定投也不是什麼時間都投,他是在低估區域頭,現在不再低估區域了,應該停止定投,什麼時候進入低估區域再開噱頭。
Ⅲ 最近中證銀行指數值得定投嗎
中證銀行指數,這段時間在指示數紅綠燈一直是綠色,按指標來說是值得定投的回,但是如果你綜合考慮答市場的發展情況,還是不太建議定投,現在好的基金都是主動型基金,都是炒消費醫療科技等等,基本這半年收益都是在50%以上 而指數基金,尤其是銀行指數已經沒有大的起色,而且綜合銀行業的發展情況其實不容樂觀,我感覺不會有太好的收益,反正我是沒有定投。
Ⅳ 中證500指數基金定投好嗎
指數基金是跟蹤指數的,不追求絕對收益,排名不靠前很正常
Ⅳ 大家看看中銀中國這個基金怎麼樣
中銀中國精選:配置型基金的優中之選
http://fund.jrj.com.cn/openfund/default_163801.htm
中銀中國精選穩健的風格、穩健的表現,尤其是良好的風險控制和抗跌性,使其成為穩健型投資者的良好選擇。雖然中銀中國精選的收益能力相比積極的股票型基金受到一些限制,但中銀中國精選比較好地達到了配置型基金的投資目的,綜合來看該基金的風險-收益特性相當不錯,對於適合投資這類基金的投資者來說是優中之選。
德勝基金評級
一年
兩年
三年
收益評級
★★★
★★★
-
收益持續性
★★★★
★★★★
-
風險評級
★★★★
★★★★
-
2007年4月評級
收益表現:穩定中上
中銀中國精選基金成立於2005年1月。成立後一年內股市處於熊市,但中銀中國精選基本上保持了季度正收益,表現始終位居同類型基金的中上游。在06年以後的牛市下,中銀中國精選的相對業績仍然保持著相當的穩定性,除06年3季度業績有階段性下滑外,其餘時間都處於中上游。
在熊市和牛市下都保持著穩定的相對收益,中銀中國精選體現出相當強的收益持續性。在德勝基金收益持續性評級中,中銀中國精選一年評級獲得四星,兩年評級獲得四星。在配置型基金中表現不俗。
風險控製表現優異
在取得較好業績的同時,中銀中國精選的風險控制也表現優異。自成立至今,基金的收益波動水平始終低於同類型基金的平均水平(表1)。而從近一年最大損失來看,中銀中國精選的表現也好於多數基金(表1)。在德勝基金風險評級中,中銀中國精選一年評級和兩年評級均獲得四星。
中銀中國精選良好的風險控制能力還突出體現在今年以來的市場震盪中表現出的抗跌性。我們用負Beta系數衡量市場發生下跌時,基金收益跌幅和市場跌幅的相關性。負Beta系數小於1,說明在市場下跌是基金凈值跌幅小於市場。過去一年中,中銀中國精選的負Beta系數僅為0.5,大致可以理解為,歷次市場下跌的時候,中銀中國精選的凈值跌幅約為股票市場的一半。這在配置型基金中也是表現比較突出的。
07年以來市場大致發生過四次較大的短時震盪,分別是1月28日至2月5日, 2月27日, 4月19日,以及最近的5月15日。表2顯示,4次下跌中,中銀中國精選都表現良好。
當然,抗跌是外在的現象,我們更需要關注基金抗跌的內在原因是什麼。中銀中國精選比較好地實現了配置型基金的投資目的,而在投資理念和風格上的穩健作風也是主要原因。
選股理念:全球眼光,中國主題
中銀中國精選的投資理念是研究全球經濟和行業發展趨勢,緊隨中國經濟獨特的發展節奏,挖掘中國主題,追求穩定的、優於業績基準的回報。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看到中銀中國精選的選股理念基本上是比較理性和穩健的,也就是基本上遵循基本面投資的哲學,重視公司的估值水平和業績成長。
這一穩健的選股理念在牛市下可以說表現中規中矩,雖然較少爆發性的收益機會,但也比較讓人放心。在重倉股組合的估值特徵上,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這一特點(表3)。各個季度中銀中國精選的重倉股組合估值都明顯低於同類型基金;尤其是在組合的預測市盈率上,中銀中國精選重倉股組合一貫較低的動態市盈率特徵是我們比較認可的。(更多理財知識請見歐立業理財博客http://www.hh1605.blog.sohu.com/)
Ⅵ 中國銀行每月定投300元買哪個基金比較好
先做一下自我認識,是要高風險高收益還是穩健保本有收益。前一種買股票型基金,後一種買債券型或貨幣型基金。確定了基金種類後,選擇基金可以根據基金業績、基金經理、基金規模、基金投資方向偏好、基金收費標准等來選擇。基金業績網上都有排名。穩健一點的股票型基金可以選擇指數型或者ETF. 定投最好選擇後端付費,同樣標的的指數基金就要選擇管理費、託管費低的。
所謂基金「定額定投」指的是投資者在每月固定的時間(如每月10日)以固定的金額(如1000元)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 由於基金「定額定投」起點低、方式簡單,所以它也被稱為「小額投資計劃」或「懶人理財」。
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具有類似長期儲蓄的特點,能積少成多,平攤投資成本,降低整體風險。它有自動逢低加碼,逢高減碼的功能,無論市場價格如何變化總能獲得一個比較低的平均成本, 因此定期定額投資可抹平基金凈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場的波動性。只要選擇的基金有整體增長,投資人就會獲得一個相對平均的收益,不必再為入市的擇時問題而苦惱。
投資股票型基金做定投永遠是機會,但有決心堅持到底才能見功效。
手續費一般是認購1.0%,申購1.5%,贖回0.5%。但是如果你在銀行開通網銀購買部分基金有申購0.6-0.8%的優惠,如果在基金網站購買還有0.4-0.6%的優惠。先開銀行卡掛網銀,開立基金交易賬戶。回家後去網銀上面,想買那個基金公司基金就去那個基金公司下面開基金賬戶,然後申購或者認購就行了。如果基金公司不支持你的卡,可以用匯款方式購買
Ⅶ 現在做中國銀行中國中銀基金定投好嗎每月200元做三年可行嗎或者嘉實增長那個更好一些
基金定投不保證收益,不保本,長期投資可以降低風險,但是無法保證收益、內保本。認清這一點,再考容慮要不要做定投,認可可能存在的風險,這個計劃才可行。
這兩只基金都是混合型基金,規模差不多,業績也是差不多的,相對來說,中銀中國更好一點,可以算得上同類最好的基金基金之一,嘉實增長是中上,但是最近兩只基金都更換了基金經理,尤其中銀中國的明星基金經理孫慶瑞辭職了,還好接任的陳軍也是一位明星基金經理,只是不如孫名氣更大,嘉實則是明星基金經理歸來,這一環節兩只基金差不多,但是毫無疑問,嘉實增長並不是嘉實最好的基金,中銀中國絕對是中銀基金的金字招牌,所以建議還是選擇中銀中國。
如有不懂之處,真誠歡迎追問;如果有幸幫助到你,請及時採納!謝謝啦!
Ⅷ 本人中國銀行買基金定投,求高人指點,最好說詳細點,先謝謝了。。
你好,我是馬路動作,網路知道基金類排名28,很高興為您解答
一個月500塊的話,建議定投一個基版金
現在大盤處於上升權階段,正適合投資基金,那麼,我覺得應該投資於穩健型基金,比如070011嘉實策略,這個基金現在雖然停在申購,但是可以通過定投購得,該基金是嘉實基金的優質基金,很值得信賴,具體表現為,穩健上攻,在大盤上漲的時候,收益很好,在大盤震盪的時候,收益也是可以的。。。
有什麼不清楚的,請追問
清楚的話,請選擇為滿意答案
Ⅸ 中銀收益基金怎麼樣買過的進
該基金相比較其它同類型的基金來看一般般吧,表現不怎樣,還是建議大家買版一些好權的老基金,凈值其實並不重要,要看其成長的趨勢,像「上投摩根中國優勢」、「華夏大盤精選」、「寶康靈活配置」等都還不錯。
——————————————————
對補充問題的回答:
首先收益高的風險大(也就是收益不會太高),抗跌的收益低,比較矛盾喲。
目前指數是有些高,象我上面說的那些基金,你可以採用定期定投的方式來進行投資,這樣你就可以分散風險。
定投的相關知識可以參考這里:
http://..com/question/32307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