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銀行戰略投資者

銀行戰略投資者

發布時間:2023-11-03 04:24:35

『壹』 中國商業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有什麼意義

中國商業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的意義:
1、提高核心競爭力,降低風險。 
在世界政治經濟不斷一體化的今天,國際形勢和國內形勢緊密相連,宏觀經濟形勢和國際利率匯率波動對商業銀行有很大影響,經濟的不確定性不斷增大,市場風險不斷增加,我國商業銀行也必須採取應對策略。國際知名銀行通常有較強的投融資能力和經營管理經驗與他們合作可以吸取大量資金,增強資本實力,降級銀行的不良債權率,從而優化資本結構,減少銀行的經營風險和市場風險。 2、吸引外資,拓展國際市場。 
我國商業銀行通常會選擇知名度較高和實力雄厚的戰略投資者,例如中國工商銀行引入高盛投資集團,中國銀行引進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交通銀行引進匯豐控股有限公司。商業銀行通過與外資銀行開展多項合作進軍國際市場,走向國際化。強強聯合有利於壯大實力,優化銀行資產結構,增強我國銀行的實力和可信度。 
3、學習先進的經營管理經驗,改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快業務創新,提高安全性和盈利性。 
我國商業銀行仍具有較高的不良資產貸款比率,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資產管理還存在問題。銀行可以積極設立境外分支機構派員工去海外學習,同時鼓勵外資銀行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聘用外籍高層管理人員,多開展交流合作。 
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仍然是存貸款利差,盈利空間很受限制。外國銀行在金融創新業務上發展較早較成熟,對於金融創新剛起步的中國銀行有很大幫助。積極開展金融創新研究金融衍生工具,創造更多盈利空間。

『貳』 股份制銀行為什麼要引入所謂的戰略投資者,外資銀行戰略投資者

今天,我首先會簡要評估中國銀行業當前運營的環境,我相信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因為它代表了潛在的外資合作夥伴如何看待將影響他們的財務和戰略投資是否成功的一種環境。接下來我將就外資合作夥伴在交易中希望達到的目標以及目前在中國銀行業的監管框架下可以獲得的成果分享本人的經驗和觀點,只有了解了以上這些,中國銀行業才能正好地與潛在的外資合作夥伴進行合作。最後談談我對目前監管環境以及中國銀行業發展的啟示。我將和大家談談我對目前監管行情以及中國銀行業發展的啟示的看法。在談及以上議題的時候,希望大家把注意力放在最可能使中國的銀行與外資戰略投資者實質性的互惠互利這樣一個夥伴關系的建立的關鍵因素上。
全球的經驗證明,銀行業的改革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絕對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我們非常驚喜地看到,中國政府在解決歷史遺留下來問題上決心和努力。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銀行業的監督管理委員會已經成立,中國政府將大量的資源和優勢的人才投入到對銀行業監管並致力於推動建立一個堅實的更加透明的監管框架,更好的信息披露與公司治理將是建立這樣一個框架的首要推動因素。在放鬆管制方面,我們很高興地看到最近的一些舉措,比如銀行運作更加以市場為導向,例如外資在股份制銀行中的單一持股比例上限已經提高了20%,中國這次遵守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所做的承諾,放寬了對外資銀行在產品及地區方面的限制,同時也改善了固定利率體系,擴大了利率浮動的空間。其他的措施包括對主要的國有銀行的資產開始了重組,改進了貸款分類與報告體系。
同時,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在處置不良貸款和不良資產方面獲得了更大的靈活性,也實行了更嚴格的外部審計與管理。逐步改善監管營運環境,規模優勢以及快速成長並尚待開發的市場,都使外資對中國的銀行業有越來越強烈的興趣。但盡管外資有明確的興趣,但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真正能夠結成戰略合作夥伴,有實質性聯營的項目還寥寥無幾。從中國銀行業高級管理人員角度來看,最重要的問題通常是我們應該如何選擇戰略投資者,從而建立花旗銀行與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匯豐控股與上海銀行那樣的實質性合作夥伴關系,對這種關系,我希望用另外一種方法來表述,即如何建立一種具有吸引力的商業的架構,從而提高外資的興趣,並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要取得成功,合作夥伴關系必須建立在互相有利的明智的商業與財務考慮的基礎上,靈活的合作框架與投資結構能夠彌補國外投資者與中國銀行業間的差距,因此,合作架構與合作夥伴的選擇同樣重要,因為使戰略聯盟成功的條件不僅找到適當的合作夥伴,也包括適當的項目。
在此,我也敦促中國的銀行業迅速行動起來,主動研究結成合作夥伴的利弊,因為地區和全球宏觀環境的變化,可能減少國外投資者對投資中國銀行業的迫切性。在談及具體操作過程之前,我想我有幾個評論,總的來來,中國政府的銀行業改革的同時保持了非凡的經濟增長與金融體系的穩定,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然而,中國的銀行業仍然面臨著一定的經營挑戰,必須通過不斷提高監管水平,以及採取關鍵的業務步驟來逐步加以解決。正如最上面之的圖所示,一定架構充分反映產品的風險,以及運營效率,中國銀行業的資產股本回報率比其他市場相對較低,產品開發周期不能滿足需求,將來也可能與競爭的激烈程度不符,因此中國的銀行業需要引入新產品開發經驗,建立信用導向性的貸款體系,並改善經營效益,以提高營運能力。第二個圖表明了資產質量持續的風險管理,更加嚴密的風險管理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必要因素。(見圖)最下面的圖表明了資金短缺,現實使銀行進行有利的擴張,資本市場與外資在這方面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花旗集團相信國際戰略投資者能夠協助中國的引航成功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然而,上述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的話,也將使外資在評估中國銀行業如何投資或選擇合作夥伴的時候增加了不確定性。
與外資合作夥伴成功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第一步是要理解潛在的外資合作夥伴的經營理念以及中資銀行在談判中能夠獲得益處。中國的銀行業需要了解的要點包括:1.外資合作夥伴與中國銀行建立長期業務夥伴關系的關系在於換取中國的市場以及高質量客戶群的機會。2.外資合作夥伴不僅能夠帶來資本,而且在最佳做法、技術專長、產品服務以及管理知識方面提供商業價值。3.外資合作夥伴通常的決策過程都比較復雜。4.外資合作夥伴希望在公司治理和日常管理方面能夠施加較大的影響,多數情況下,外資合作夥伴通常需要最終能夠控股。對外資合作夥伴和中國的銀行業來說,以上這些原則對為股東、債權人、客戶、員工及政府創造長期的價值至關重要。外資合作夥伴通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方面有比較苛刻的要求,但是我們認為,通過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中國的銀行業能夠獲得許多戰略輸入,主要體現在更優勢的產品與服務質量,更高的激勵標准、更完善的公司治理體制,這與讓出董事席位及分享更多經濟利益相比具有更大的價值。
外資合作夥伴提出的其他可能影響中國銀行運作的具體要求,包括以下幾點:1.將戰略重點放在目標市場或特定客戶群,2.其他少數股東保護措施,例如否決權。3.在產品領域創建品牌。4.交叉銷售。5.未來控股比例中的選擇權。外資合作夥伴關注另的一個重要事項便是估值,外資合作夥伴通常需要合理的估值和清晰的利益安排,毫無疑問,中國業務市場進入了不可比擬的發展良機,但是由於風險的存在,中國與其他亞洲市場潛在投資的大量涌現以及WTO框架下未來市場的開放,如果戰略合作夥伴的估值過高,則外資合作夥伴的管理層很難以進入中國市場為理由解釋較高的估值,總而言之,外資合作夥伴需要的估值合理並有吸引力。
當前,中國的戰略合作項目有三種結構可供選擇,每種結構都有不同的優缺點,但是都能夠保證回報目標的實現,但是參與度與外方的真實控制方面存在程度的差異,並對其能夠有效注入資本並在一些方面作出有益的貢獻有限制。結構A,就是股份制銀行佔有上限24.9%的少數股權,這種方式比較常見,但是這種結構的關鍵缺點是外資佔有股權比例較低,從而控制權較少,這樣外方不會有很大的積極性投入充分的資源。結構C,在合資銀行中我們佔有50%的直接投資,這種結構較多地被國外投資者採用,這種合作方式下,外方能發揮較大的作用,但是這種結構目前受到監管的限制,不能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業務,使外方無法在華發起業務規模,規模較小的銀行在競爭中站住腳仍然需要時間。B類結構是結構A與C的結合,這種模式受到各方的歡迎,各種模式下,外方既有一定的控制權,同時又在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中發揮較大的作用,從而關注於雙方共同感興趣的產品領域。花旗集團與浦東發展銀行投資時採用的就是這種結構。
此外,請允許我列舉實際操作中應該加以注意的幾個焦點,我相信這有助於交易的達成。這些要點包括,1.盡快有所動作,雖然目前國外對中國的投資興趣較為濃厚,但是在2007年之前,這種興趣會逐步減弱。2.在交易結構的選擇上靈活性會給合作雙方帶來最大的利益。3.建立意向清單,確認與外資合作夥伴應重點合作的產品。4.提高透明度,從而獲得更高的估值。5.制定健全的談判戰略,在管理控制和定價等重要事項上傳達一致的信息。中國銀行業需要明確戰略合作是與國外戰略投資者建立一種夥伴關系,而不是將業務徹底出售,中國銀行業除了建立最佳系統、獲得專業知識、產品與服務以及管理操作等方面獲得支持外,通過更努力的戰略定位和更強的盈利能力,中國銀行業還能保持在財務上獲得收益。最後,同任何合作夥伴關系一樣,合作雙方都一直保持開放的心態。我希望對這些事項的關注能夠有助於各位對合作談談判進行籌備,並且達成有吸引力的合作關系,並為合作雙方帶來最大的收益。
由於目前存在的外資控股比例限制和其他監管方面的規定,國外投資者在中國投資金融機構時仍面臨著比較大的障礙。國外投資者投資中國金融機構時,仍面臨著比較大的障礙。控股比例上限意味著投資額相對較小,而國際金融機構的高級管理層只會對那些能夠持續帶來巨大收入的地區市場寄予關注,較小的規模也意味著技術創新和轉移的比例有限。中短期來看,這些方面放寬監管,可能有利於吸引更多投資者進入中國的銀行業。
從這個圖表中可以看出,現在亞洲國家中除了馬來西亞和中國以外,其他所有的亞洲主要國家地區的銀行市場都在技術上允許外資控股。印度尼西亞、日本和韓國這三個國家的例子,能夠最充分地體現出國外資本如何能夠幫助恢復並增強銀行體系的整體財務狀況。與之類似,香港市場則引證了外資進入能提高市場的所有競爭水準。我認為,對外資控股比例的放寬將大大加速中國銀行業改革的步伐,並能夠促進更多的國外資本和國內技術進入中國銀行業市場。我和我的同事們都相信,中國政府在銀行業改革方面的不懈努力,以及在吸引國外資金切實措施的推動下,中外銀行業合作夥伴關系的建立,將促進行業整體業績得到改進,實力不斷得到增強。

『叄』 引進戰略投資者的意義

問題一:公司引進戰略投資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作用? 這有兩方面理解,說白了一是為了增加資本金,公司缺銀子。戰略投資也是有期限的,得了利益也是要走的。二是出於利益,有的公司不缺錢,也要引資入股,分明就是利益輸送

問題二:引進戰略投資者應該考慮哪些關鍵因素 首先,戰略投資者必須具有較好的資質條件,擁有比較雄厚的資金、核心的技術、先進的管理等,有較好的實業基礎和較強的投融資能力。其次,戰略投資者不僅要能帶來大量資金,更要能帶來先進技術和管理,能促進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並致力於長期投資合作,謀求長遠利益回報。第三,引進戰略投資者,要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省市縣應各有不同,不要僅認為國際500強、國家500強才是戰略投資者,對有資金、有技術、有市場,能夠增強企業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形成產業集群的,都是戰略投資者。

問題三:上實發展定向增發為什麼要引入戰略投資者 諾基亞回歸首秀,

問題四:為什麼引入戰略投資者或者私募可以幫助企業上市,提高估值 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是對非上市公司進行的股權投資,廣義的私募股權投資包括發展資本(Development Finance),夾層資本(Mezzanine Finance),基本建設(Infras-tructure),管理層收購或杠桿收購(MBO/LBO),重組(Restructuring)和合夥制投資基金(PEIP)等。 翻譯的中文有私募股權投資、私募資本投資、產業投資基金、股權私募融資、直接股權投資等形式,這些翻譯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私募股權投資的以下特點: ●對非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因流動性差被視為長期投資,所以投資者會要求高於公開市場的回報 ●沒有上市交易,所以沒有現成的市場供非上市公司的股權出讓方與購買方直接達成交易。而持幣待投的投資者和需要投資的企業必須依靠個人關系、行業協會或中介機構來尋找對方 ●資金來源廣泛,如富有的個人、風險基金、杠桿收購基金、戰略投資者、養老基金、保險公司等 ●投資回報方式主要有三種:公開發行上市、售出或購並、公司資本結構重組對引資企業來說,私募股權融資不僅有投資期長、增加資本金等好處,還可能給企業帶來管理、技術、市場和其他需要的專業技能。如果投資者是大型知名企業或著名金融機構,他們的名望和資源在企業未來上市時還有利於提高上市的股價、改善二級市場的表現。其次,相對於波動大、難以預測的公開市場而言,股權投資資本市場是更穩定的融資來源。第三,在引進私募股權投資的過程中,可以對競爭者保密,因為信息披露僅限於投資者而不必像上市那樣公之於眾,這是非常重要的。 企業可以選擇金融投資者或戰略投資者進行合作,但企業應該了解金融投資者和戰略投資者的特點和利弊,以及他們對投資對象的不同要求,並結合自身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投資者。 戰略投資者 - 是引資企業的相同或相關行業的企業。如果引資企業希望在降低財務風險的同時,獲得投資者在公司管理或技術的支持,通常會選擇戰略投資者。這有利於提高公司的資信度和行業地位,同時可以獲得技術、產品、上下游業務或其他方面的互補,以提高公司的盈利和盈利增長能力。而且,企業未來有進一步的資金需求時,戰略投資者有能力進一步提供資金。 戰略投資者通常比金融投資者的投資期限更長,因為戰略投資者進行的任何股權投資必須符合其整體發展戰略,是出於對生產、成本、市場等方面的綜合考慮,而不僅僅著眼於短期的財務回報。例如,眾多跨國公司近年在中國進行的產業投資是因為他們看中了中國的市場、研究資源和廉價勞動力成本。因此,戰略投資者對公司的控制和在董事會比例上的要求會更多,會較多的介入管理,這可能增加合作雙方在管理和企業文化上磨合的難度。 引資企業要注意的一個風險是戰略投資者可能成為潛在競爭者。如果一家跨國公司在中國參股數家企業,又出於總部的整體考慮來安排產品和市場或自建獨資企業,就可能與引資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或目標相左。此外,戰略投資者還可能在投資條款中設置公司出售時的「優先購買權」(即投資方有權按同等條件優先購買原股東擬轉讓的股權)和其他條款來保護其投資利益。因此,引資企業需要了解投資方的真實意圖,並運用談判技巧來爭取長期發展的有利條件。 金融投資者 C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基金未必不是行業專家,而且有些投資基金有行業傾向和豐富的行業經驗與資源。金融投資者和戰略投資者對所投資企業有以下三個方面的不同要求: ●對公司的控制權 ●投資回報的重要性(相對於市場份額等其他長期戰略的考慮) ●退出的要求(時間長短、方式) 多數金融投資者僅僅出資,除了在董事會層面上參與企業的重大戰略決策外,......>>

問題五:戰略投資者和基石投資者的區別 從已有的說辭看不出區別,感覺就是換了一個名詞,然後硬說不一樣。

問題六:什麼叫戰略投資? 一、簡介:戰略性投資是指對企業未來產生長期影響的資本支出,具有規模大、周期長、基於企業發展的長期目標、分階段等特徵,影響著企業的前途和命運的投資。即對企業全局有重大影響的投資。
企業戰略性投資泛指直接企業競爭地位、經營成敗及中、長期戰略目標實現的重大投資活動。典型意義的企業戰略性投資項目包括:新產品的開發、新的生產技術或生產線的引進、新領域的進入、兼並收購、資產重組、生產與營銷能力的擴大等等。這類投資通常資金需求量較大,回報周期較長,並伴隨較大的投資風險。因此,企業戰略性投資的風險投資特徵往往也非常明顯。企業戰略性投資事實上是市場競爭的產物。企業制定戰略性投資,目的是建立明顯的競爭優勢,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中獲勝。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加強,企業價值的實現和增加才有可靠保證。
二、陷阱規避
企業投資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戰略性投資,主要指為了企業未來而進行的投資,如行業內並購、多元化發展等,另一類是財務性投資,如雅戈爾、劉鑾雄的華人置業等,在證券等金融市場上游弋,其個別年度的收益甚至超過了主業。經歷了金融風暴,企業對財務性投資的風險有了充分的認識,也適當地收縮了。手握現金的公司在危機時是虎視眈眈,伺機進行戰略性投資,抄底是對的,但不要因為價格的便宜而忽略了其中的陷阱。
1、行業內整合
很多公司都想通過行業收購來提高規模和產能、降低成本,以獲得采購和定價方面的話語權。其中的陷阱是消化不良,可能因為企業文化、被收購方黑幕、收購方的管理能力等。
例一:全美航空先後收購太平洋西南航空和主要競爭對手彼得蒙航空,一年多的時間,公司規模增至原來三倍,造成原信息系統和人力系統難以承擔,結果服務質量下降,利潤率大幅下降。
例二:AOL與時代華納合並,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曾帶來無數美好期望,事實上失敗的很慘,這個金額高達1062億美元的並購案,造成公司市值縮水高達750億美元,創始人也要出面道歉。
中國這類例子也多不勝數,比較出名的如TCL並購阿爾卡特和湯姆遜、明基並購西門子手機等,都是令人惋惜的失敗,至於聯想收購IBM電腦,也不太樂觀。
行業內整合陷阱的規避:
(1)、深入了解被並購企業,盡職調查更偏重於財務調查,特別關注是否有擔保等黑洞。
(2)、企業文化,特別是跨國收購的文化差異,在收購前必須有足夠的人才儲備,具備管理整合能力後才考慮出手。
2、多元化發展
多元化比行業內整合的難度更大,成功的一般會舉GE為例,國內則有復星。其中的陷阱主要是把握行業周期,因為多元化涉及公司不熟悉的行業,像2010,很多上市公司都在尋找礦山,與自己主業一點也不搭邊,年底金屬價格大跌後均面臨大幅減值。
多元化發展陷阱的規避:
(1)、行業周期的研究和收購企業的選擇:堅持長時間研究後的穩健投資,對整體環境、行業、企業做持續的研究。
GE是數一數二戰略,這個有點難;復星是從行業中篩選出超過中國GDP增長速度的少數行業,並在這些行業當中,持續跟蹤已經成為或者有潛力成為前十強的企業。這個可以學習。
(2)、把握最佳的進入時機,爭取較低成本的介入機會。比如,對海南鐵礦的投資,復星從關注到簽署合作意向書就用了將近4年的時間。又如為了入股中小城市商業銀行,復星跟蹤研究了很久,從排名全國前列的中小城商行中選出了2~3家跟蹤研究。
(3)、對於想投資的企業,關注企業盈利的能力、團隊的競爭力和資源的競爭力等幾個考核指標
3、投資機構的選擇
素質好一點加上有擴大雄心的企業,接觸投資機構如VC、PE的機會一定很多,這其中的陷阱就是對賭協議,像蒙牛、昌盛地產:
陷阱規避:更好地了解投資機構
(1)、......>>

問題七:戰略投資者的特徵 (1)與發行人業務聯系緊密,擁有促進發行人業務發展的實力。(2)長期穩定持股。戰略投資者持股年限一般都在5-7年以上,追求長期投資利益,這是區別於一般法人投資者的首要特徵。(3)持股量大。戰略投資者一般要求持有可以對公司經營管理形成影響的一定比例的股份,進而確保其對公司具有足夠的影響力。(4)追求長期戰略利益。戰略投資者對於企業的投資側重於行業的戰略利益,其通常希望通過戰略投資實現其行業的戰略地位。(5)有動力也有能力參與公司治理。戰略投資者一般都希望能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通過自身豐富先進的管理經驗改善公司的治理結構。

問題八: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的主要作用有哪些啊?(是個多項選擇題) 謝謝…… ABCD

問題九:為什麼公司在上市前要引入戰略投資者 一般上市的公司對如何運作企業上市都不太熟悉,引進戰略投資者是多重需要。
1,股本結構變化能起到合理包裝和宣傳廣告作用。
2,一般機構投資者都常年進行股權投資,了解和熟悉企業上市要走的流程。擁有非常廣的人脈。
3,投資風險和利益共享。( 一般風險投資都是不會冒很大風險的,是追求投資高收益的有選擇投的)。
4,投資雙方上市收益最大化。

問題十:商業銀行上市前為什麼要引入戰略投資者 這個其實很簡單的,要是公司缺錢這就順理成章的事情。要是不缺錢,那就是缺人或者說是缺少在管理上面的咨詢這些理念上面的東西。

『肆』 戰略投資者具體怎麼定義

什麼是戰略投資者:

所謂戰略投資者就是指具有資金、技術、管理、市場、人專才優勢屬,能夠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拓展企業產品市場佔有率,致力於長期投資合作,謀求獲得長期利益回報和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境內外大企業、大集團。
戰略投資者必須具有較好的資質條件,擁有比較雄厚的資金、核心的技術、先進的管理等,有較好的實業基礎和較強的投融資能力。

近些年股市中時常引用「戰略投資者」一詞,就是指把這些有實力的資金吸引到股市中來,以作為長期投資的基石,但就目前來看並不成功。

『伍』 銀行為什麼引入戰略投資者(巨額獎賞)

銀行在各個國家都佔有不可替代的主導地位,如果僅憑一個國家而拒絕與外界融合,則會受到孤立,本國貨幣也會受到國際排斥和質疑。所以吸引外資也是外交手段之一。但是國內銀行業中,外資比例相對而言很低,遠低於國內戰略投資者。而國內也有很多金融公司參股國外銀行,達到共贏的目的。而其他行業也有很多外資參股實例,因為規模等原因的限制,很少得到國外大機構的青睞!

『陸』 商業銀行引入戰略投資者分析_引入戰略投資者

當前,國有商業銀行紛紛引入境外戰略投資者。在這個過程中,既要正確認識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的積極作用,又要嚴格遵循中國銀監會確定的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的「五條原則」,最終實現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前提下,與境外投資者實現緊密合作、共同受益的「雙贏」目標。
一、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原因
隨著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發展,中資商業銀行要應對國際國內金融市場的激烈競爭,就必須採取積極的措施來改善經營的不足和缺陷,以提高自身的經營能力。但大多數中資銀行自身都存在諸多問題,如資本充足率低、產權結構不完善等,在短期內靠一己之力來解決這些問題有一定困難。因此引進外資戰略投資者已經成為中國商業銀行發展到現階段的必然選擇。
外資戰略投資者對於我國商業銀行的積極作用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
首先,對於一家銀行而言,最直觀也是會帶來根本改變的是制度上的影響,尤其是對於銀行公司治理結構的影響。外資股東能夠與包括政府在內的其他銀行股東形成相互制約機制,並據此建立明晰的公司治理結構以提高銀行運營效率。作為股東利益強有力的代表,外資戰略投資者能很好地打破原公司內部人控制,對內部人控制形成約束,限制內部人侵佔其他投資者的利益,因而戰略投資者可優化國內銀行業機構的股權結構。
其次,外資入股不僅能夠充實中資銀行的資本,還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技術和產品。由於中資銀行的業務高度依賴信貸利息差,對資本金要求很高。因此是否擁有雄厚的資本是中資銀行能否維持市場份額,推動業務成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將銀行股權出售給海外戰略投資者,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補充其所需的資本金,使資本充足率水平滿足監管法規的要求。另外,中資銀行通過戰略合作可以直接引進外資金融機構的金融信息技術,風險控制技術等,有效控制銀行風險。因此,外資股份提高了中資商業銀行的業務創新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
最後,引入國際知名的股東還能提升中國銀行業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形象,增加中資銀行海外上市與融資的能力,提升中資銀行的價值和國際競爭力。同時,可以預見,吸引外資入股,尤其是中小商業銀行吸引外資入股可以擴大銀行經營規模,大大提高銀行的競爭力,提高防範風險的能力,拓寬利潤增長空間,增加市場份額,使得各類商業銀行形成均衡的市場份額比例,打破現有國有商業銀行在一定程度上壟斷銀行業的局面,使未來中國銀行業的競爭力清鏈大幅度地提升。
二、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存在的問題
引入戰略投資者尤其是境外戰略投資者可能帶來一系列問題:
首先,銀行控制權會產生問題(涉及金融安全問題)。金融主權是發展中國家的命脈,國際競爭的支點。外資對一個國家金融業的過度控制將直接威脅一個國家的金融安全甚至是經濟安全。外資金融機構入股國內商業銀行,其目的絕非僅僅是取得部分股權、分得部分利潤。作為其全球戰略的一部分,這些外資金融機構都希望通過入股中資商業銀行,最終達到控制這些商業銀行和相應的國內市場份額的目的。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外資金融機構投資入股的中資商業銀行都是地處經濟發達地區、經濟效益比較好,一旦外資金融機構控制了這些銀行,就意味著外資金融機構輕而易舉地奪取了我國最具有活力和潛力的市場,這無論是對於國有商業銀行還是對於整個金融的穩定,都將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其次,外資銀行母國的金融危機對中國銀行業會產生影響。在母國發生銀行危機時,外資銀行往往大量收縮其啟凱在東道國的業務,從而對東道國的金融和經濟造成一定的影響。由於外資答旁孫銀行在華的滲透日漸加強,國際上其他國家政治經濟形勢的不利變化將可能通過波及在華外資銀行而對中國銀行業帶來不利影響。地區爭端、政局變化和金融危機等因素都可能引起跨國銀行資產凍結、支付危機,甚至倒閉。很明顯的一個例子是2008年美國的金融危機發生時,境外戰略投資者大幅減持中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股權。資本市場上的股權減持原本是正常的市場行為。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境外戰略投資者對中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股權的恐慌性減持卻嚴重地擾亂了正常的金融市場秩序,從而對中國的金融安全和金融穩定造成了沖擊。
最後,引入戰略投資者給中資銀行業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外國銀行進軍中國銀行業,由於受網點渠道和文化等方面的制約,直接設立分支機構將使外資銀行面臨巨大的障礙和極高的進入成本,而通過參股中資銀行,外國銀行就可以利用中資銀行已有的渠道和網點實現迅速布局,並可克服文化等方面的障礙,從而更快地達到佔領中國市場的目的,這就意味著國內銀行業激勵競爭局勢的提前到來。
三、對商業銀行的建議
為了克服現在我國在引進戰略投資者方面的不足,更好地化解金融風險,使之真正成為戰略夥伴,建立起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關系,實現雙贏,中資銀行在引進戰略投資者時應堅持審慎的態度,著重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引入高質量的外資戰略投資者。對中國商業銀行而言,引進的外資戰略投資者必須是資產質量高、資本雄厚、金融風險抵禦能力強、技術先進、業務創新水平高、管理先進、注重長遠利益、具有優秀的國際聲譽和良好的外部融資能力且與中資商業銀行在業務上有互補性的外資金融機構。這就要求我國有一套嚴格的審批制度來規范戰略投資者。另外中資商業銀行可以考慮與外資方交叉持股,保持經營的穩定性。所謂交叉持股是指兩家或兩家以上的銀行之間相互持股,通過銀行之間相互持有對方股票,增強各銀行生產經營和抵禦風險方面的整體協作功能。
其次,強化外資入股的積極作用。在保證金融安全的同時,要盡量調動戰略投資者的積極性。考慮到競爭日益激烈的銀行業,外資銀行將會在中資銀行業開放以後進一步搶占銀行市場,因此,必須有效控制外資銀行的進入。而對於非銀行外資金融機構,應該積極鼓勵,因為非銀行外資金融機構的進入,會將本已大量投資的其他銀行的先進技術帶入的同時,通過與中資商業銀行建立其他的業務平台,促進其業務的發展。即可以拓寬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領域,使其能更廣泛地參與金融市場競爭。
最後,嚴格實施金融監管制度。國內金融監管部門要對戰略投資者的資格進行嚴格的限定,同時對入股的時間和條件嚴格加以限制。另一方面,某些銀行為了引入外資戰略投資者而在股權價格和股權比例方面做出過大的讓步,損害了中資銀行的利益。為避免這一情況發生,金融監管部門有必要加快研究中資銀行引入海外戰略投資者的相關課題,完善和規范外資入股行為的法律法規,尤其需要對外資持股比例上限和外資入股價格制定進行充分論證,出台詳細的指導意見,把外資入股的比例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總之,引進戰略投資者,藉助其先進的管理技術和市場經驗,迅速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競爭能力,以應對金融市場化和全球化的挑戰,是我商業銀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作者單位: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閱讀全文

與銀行戰略投資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期貨和股票可以同時做嗎 瀏覽:576
貸款收入來源可以是房租嗎 瀏覽:908
煤化氣股票 瀏覽:97
浙商世紀投資控股集團 瀏覽:76
股票調查報告 瀏覽:222
車輛抵押貸款企劃總體 瀏覽:825
貴金屬現貨原油招商加盟合作 瀏覽:603
在鄭州貸款好做嗎 瀏覽:723
p2p資金成本 瀏覽:961
女人理財平台 瀏覽:748
境外匯款附言寫什麼 瀏覽:379
迪拉姆對人民幣匯率1月30日 瀏覽:967
股票公司反腐 瀏覽:400
日漫動漫電影電視劇都有 瀏覽:871
電影all about anna在線觀看 瀏覽:67
可以看見男人撒尿的電影 瀏覽:737
香港老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471
大型網站免費 瀏覽:89
現在還有免費網址嗎你懂的 瀏覽:386
芊芊影視好看的電視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