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22年和冬奧會有關系的股票有哪些
新華社7月31日消息,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
奧運主題驅動因素包括投資驅動、消費驅動、品牌驅動和純主題驅動四大類。投資驅動方面奧運會的承辦,直接導致投資建設需求擴張,建築工程企業項目增加,建材企業訂單激增,該類企業從奧運承辦中直接獲利。而區域內的房地產企業,會因奧運基建投資而從升值的土地中得益;如北京奧運時的首開股份、北京城建、北新建材等。
消費驅動的邏輯在於,奧運會召開,城市旅遊業得到發展,食品飲料、零售企業銷售增長,酒店景區餐飲企業的收入提升,廣告傳媒企業盈利增加,均由消費驅動。比如北京奧運會的首旅酒店、燕京啤酒、王府井等。
品牌邏輯,主要指介入奧委會贊助體系的企業。通過奧運會,這類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和品牌價值得到提升。比如北京奧運當時的贊助商,孚日股份、海欣股份、華帝股份、東方金鈺等。
第四類則是純粹的主題驅動。這類企業將直接受益奧運賽事的運營,特點鮮明,概念獨特,易受到資金的關注。比如中體產業和鴻博股份、凱瑞德等互聯網彩票概念股。
② 冬奧會將帶來哪些發展機遇
2022年冬奧會申辦的成功,將使北京成為現代奧運會118年歷史上第一個同時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的城市。在創造歷史的同時,人們也在關心,冬奧會將給我國、給北京乃至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帶來怎樣的發展機遇?
公共設施建設更完善
帶動經濟發展
此次申辦冬奧會,北京提出了「以運動員為中心、可持續發展、節儉辦賽」的三大理念。在場館建設方面,由於有2008年奧運會的基礎,冬奧會所需的12個場館中,有11個是已經建成的,只需要新建1個國家速滑館。盡管如此,伴隨著賽事而來的不僅僅有參賽的運動員,還有各國蜂擁而至的觀賽者、遊客和媒體記者等。這些人員在短時間內的大密度集中,必然要求北京在住宿、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大賽未辦,建設先行。據了解,配合冬奧會的舉行,北京和張家口一系列的競賽場館和非競賽場館的建設已經開始。據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統計,截至2014年年底,北京有68家五星級酒店和130家四星級酒店。雖然滑雪賽事將在張家口舉行,距北京有3小時車程,但新的酒店建設項目仍主要集中在北京市中心。
在交通建設方面,根據規劃,連接北京和張家口的高速鐵路將於2019年前後完工,交通時間縮短到50分鍾;延慶縣新建的「興延高速」計劃2019年竣工;另一條現有的延崇路,在提級改造後,開車從延慶到張家口崇禮,大約只要1小時;除了新高鐵的開通,新機場也將同時投入使用。此外,北京市內計程車、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的服務質量提升也提上了日程。
正如2008年北京夏奧會大量基礎設施的建和配套設施的完善,催生了炙手可熱的亞奧板塊,冬奧會的舉辦,對現階段仍處於「三期疊加」的中國經濟而言,無疑也是一個利好。因為,基礎設施建設的大投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拉動我國的投資增長,進而促進經濟穩增長。
「冰雪經濟」或催生
帶動體育事業發展
北京開展冰上運動由來已久。從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冬天的什剎海、後海等公共冰場就人頭攢動。如今,北京依然是全國冰雪運動發展最好的城市之一,全市擁有17座室內冰場,居全國城市之首。北京冬奧申委副秘書長王惠說:「北京是擁有巨大冬季運動市場潛力的城市。如果北京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將帶動中國3億人參加冰雪運動,這是對世界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最大的貢獻。」
不過,對許多普通老百姓而言,冬季運動似乎還是「高嶺之花」,可望而不可及。我國冰雪運動由於天氣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東三省,普及率較挪威、德國等冰雪大國有不小的差距。上世紀80年代末我國提出「北冰南展」計劃,曾組織開展「百萬青少年上冰雪」活動,制定「冰雪體育長廊計劃」和「冰雪陽光計劃」,但冰雪運動發展的區域性差異仍很明顯。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中國從體育大國正向著體育強國邁進。時至今日,這種戰略轉型仍在路上。去年,國務院出台《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 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了「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的目標。
無疑,藉助此次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整個社會將進一步形成關注冬季運動項目發展的良好氛圍,冬季運動在全國的普及與推廣力度將越來越大,喜歡冬季運動的人將越來越多,從而使冰雪運動真正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使體育運動成為人們的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如北京市市長王安順所說,「2008年奧運會,推動了中國夏季體育運動的普及。成功申辦冬奧會,也將加快中國冬季運動的推廣,提升人民的健康水平,影響一代甚至幾代人的成長和生活方式。」
因此,體育運動大發展有望帶動體育消費和體育產業的大發展,以更加綠色的方式拉動國內經濟增長,實現體育和經濟的共同發展。
利好京津冀協同發展
帶動環境治理
申辦冬奧會的成功,不僅給北京,同時也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帶來了重大利好。實際上,京津冀地區正式的區域合作機制在1986年就啟動了,「打造首都經濟圈」也在2011年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然而現實情況是,三地雖然有合作意願,但各自需求並不完全契合。此次北京攜手張家口舉辦冬奧會,則可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有力抓手。
記者注意到,作為申辦2022年冬奧會雪上項目賽場所在地——張家口市崇禮縣,以前支撐當地經濟的支柱是金礦和鐵礦,而現在旅遊產業則成為了當地的經濟支柱。去年,該縣接待遊客突破20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4.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9%和28.2%。滑雪產業帶旺了崇禮的人氣,大批遊客的到來不僅直接拉動了住宿、餐飲、交通等領域的消費,還催生了一批以滑雪為服務內容的旅遊租賃、器械維修等新興行業。統計顯示,全縣12.6萬人口中,有近2萬人從事滑雪及旅遊相關產業。據初步估計,冬奧會可為當地帶來3500億元的投資,增加20萬個就業機會。
除此之外,冬奧會的申辦成功對於京津冀地區的交通等基礎設施和環保建設也有著巨大推動作用。其效應將衍生到通訊、體育、文化、會展、酒店、建築建材業、房地產、交通運輸業、通信電子、特許經營等眾多相關行業。北京市市長王安順曾表示,申辦和籌辦冬奧會將加快改善北京、張家口的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條件,提高醫療、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促進體育文化、旅遊休閑等低碳產業發展。通過京津冀文化旅遊帶的發展,可以為體育、文化、旅遊休閑等產業創造約60萬個就業機會。特別是能夠加速區域大氣污染治理進程、帶動經濟落後地區勞動力就業,為老百姓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好處。
除了利好京津冀協同發展,申辦冬奧會的成功還將對河北省這個產鋼大省、污染大省的產業結構形成重大影響,提振河北省產業升級的步伐。據悉,申辦冬奧會成功之後,河北將把環保、淘汰落後產能作為重要工作。未來7年,河北省鋼鐵產能有望下降38%,企業集中度提升至45%。
淘汰落後產能,節能減排,不僅是發展經濟的利好消息,也是環境治理的福音。藉助申辦和舉辦冬奧會的「東風」,加快京津冀和周邊地區產業調整步伐,多措並舉治理霧霾,「冬奧藍」應該不是奢求,更可以變成一種常態。
按照計劃,2022年冬奧會將在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期間舉辦。這將不僅是一次體壇盛會,更是一個惠及千家萬戶的廣闊平台,一個創造更加優良的體育運動環境、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人文環境的歷史機遇。緊緊抓住這次機遇,不僅可以提升我國國際形象、振奮民族精神,更可以促進我國經濟穩定發展,提高我國國民的身體綜合素質,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③ 和北京冬奧會有關的股票有哪些
冬奧會概念股一覽:
主線一:促進地產投資增長與商業地產升值。主線二:激活體育產業發展的藍海。主線三:帶動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個股方面可關注北辰實業,中體產業,國旅聯合,河北宣工。
河北宣工(000923)是張家口本地唯一上市公司,萬方發展(000638)則張家口市新區土地一級開發項目,中體產業(600158)、探路者(300005)、信隆實業(002105)等是體育概念股,大楊創世(600233)、浪莎股份(600137)等曾為中國代表隊贊助商,而北京至張家口城鐵也年內開工,屆時北京旅遊(000802)也有望受益。另外,航天晨光、萬邦達、眾信旅遊等也可關注。
④ 2022年冬奧會的商機是什麼
冬奧會紅利之一:體育產業進入黃金年代
根據北京申奧委的計劃,中國將為專2022年冬奧會總體投入39億美屬元,這與2014年俄羅斯索契冬奧會高達510億美元的總體投入相比形成巨大反差。在總體經濟實力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全球滑雪市場規模大約為每年700億美元,並保持著持續增長。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已建成近300家滑雪場,年收入過百億;全國31個省份中有29個開展了冰雪運動;張家口崇禮密苑雲頂樂園每年來滑雪的年輕人數量約有16%的增長;崇禮萬龍滑雪場在2014年到2015年雪季遊客數量增長近八成。
上述數字僅僅是中國滑雪產業的一個縮影,國家層面的支持給了體育產業更廣闊的空間。目前,已經有八個省市在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的基礎上正式出台了本地區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體育產業的規模目標合計約為1.9萬億元。
滿意請採納,謝謝
⑤ 冬奧會來了,哪些領域將有大商機
三類上市公司將抄分享到北京冬奧會帶來的投資機會。
主線一:基礎建設。
奧運場館建設和基礎設施投資將是主要驅動因素。建築建材業、節能環保、房地產、交通運輸業、通信電子等行業將會出現供給和需求雙料增長,提升相關行業公司的業績。
主線二:消費服務。
奧運會前後,大批遊客的到來將極大地刺激當地的旅遊消費,旅遊和服務行業迎來發展的良機。舉辦地當地龍頭企業的營業收入有望獲得巨大的增長,且這種增長具有一定的可持續性。
主線三:特許經營。
奧運特許權商品也將隨著奧運會的到來而獲得超額的銷售增長,除了彌補奧運特許權費用之外,還將獲得數量可觀的凈利潤。同時,奧運特許權商品銷售企業也可借奧運的契機,提升企業形象和產品的知名度,擴大海外銷售市場,提高品牌價值。
⑥ 2022年冬奧會國家投資多少錢
得申奧成功了才能談投資
⑦ 2022冬奧會給農業帶來的商機有哪些
2022年的冬奧會具備更大的經濟影響力和推動作用,特別在農業,更是蘊含了巨大的生意經,現在投資農業將是黃金機遇!
機遇一、農產品銷售大爆發,農產品品牌將迅速傳播。北京2008奧運會的水果蔬菜需求量將達到5000噸,光北京就有18家農產品企業進入奧運蔬菜水果生產基地名錄。2022年冬奧會期間全球各地的人都將聚集在一起,東北大米、山東大蒜、陽澄湖大閘蟹、盱眙龍蝦等全國優勢農產品都會擺在冬奧會的餐桌上。這將帶給投資農產品銷售的合作社、家庭農場、工商資本帶來品牌迅速推廣的好時機,迅速將品牌打向全球市場。
機遇二、投資農產品電商平台,將迎來數3億人的消費需求。2022年冬奧會將至少有2-3億的人會通過電視或者網路觀看比賽,如何滿足在家看比賽的消費者的蔬菜水果的需求呢?農產品電商平台不僅會加大流量,且農產品質量得到提升,再加上日益完善的物流體系。農產品網路銷售必將會成為時下最主流的市場,投資農產品電商也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機遇三、農資企業將倒逼轉型,投資有機農業迎來億萬市場。2008年奧運會,對蔬菜蔬果有嚴格管控,農產品選擇的標准化限制農產品農葯化肥的使用劑量。國家也會借2022年冬奧會契機,進一步全面提升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監管水平。農葯或化肥超標的農產品將會被拋棄,有機農產品將迎來春天。因此農資企業將倒逼轉型,引進高科技人才和先進的技術,生產出符合國家標準的農葯、肥料系列產品。投資有機農業,也將有史以來迎來真正的市場。
⑧ 2022年張家口冬奧會國家投資有多少錢
2022年張家口冬奧會國家投資有9600萬美元左右。
畢竟節儉辦賽是這次申奧的一大理念和目標。根據此次冬奧會財政預算,賽事編制總預算花費約為15.6億美元,政府補貼約佔6%(其中包括場館運營、人力資源支出、醫療、通訊、交通等方面),其中將會大量引入社會資本。
場館建設:包括競賽場館和非競賽場館在內的場館建設預算,約為15.1億美元,在這15.1億美元中有65%來源於社會投資 ,其中三個奧運村投資100%由企業投資。北京、張家口奧運村會後將作為商品房出售,延慶奧運村會後將作為酒店使用。
之所以相對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花費少得多是因為充分利用了北京擁有2008年北京奧運會巨大而豐富的「奧運遺產」: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國家體育場「鳥巢」將成為承擔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任務的標志性場館,「水立方」將舉行冰壺賽事,「五棵松」和國家體育館將舉行冰球賽事……實際上冬奧會需要的12個冰上項目場館,已經有11個是現成的,只需要新建一個場館——國家速滑館。雪上項目將分別在北京的延慶和河北省張家口的崇禮舉辦。延慶將利用地理優勢,提供高山滑雪雪場;崇禮賽場大部分比賽計劃安排在雲頂雪場,崇禮的多數雪道已具備國際標准,只需按照奧運會標准加以改造即可,這樣既節約投資又避免了賽後場館利用難題。
(註:收入來源方面的初步測算:包括來自國際奧委會的3.38億美元、來自TOP贊助商的1.57億美元,國內贊助商預計6.6億美元、1.08億的門票收入,8000萬的授權產品收入以及9600萬的政府補貼,政府補貼部分佔6%。)
⑨ 北京奪得冬奧會主辦權 五大投資主線浮出水面,有哪些股
浙商抄證券認為,奧運主題驅動因素包括投資驅動、消費驅動、品牌驅動和純主題驅動四大類。投資驅動方面奧運會的承辦,直接導致投資建設需求擴張,建築工程企業項目增加,建材企業訂單激增,該類企業從奧運承辦中直接獲利。而區域內的房地產企業,會因奧運基建投資而從升值的土地中得益;如北京奧運時的首開股份、北京城建、北新建材等。
消費驅動的邏輯在於,奧運會召開,城市旅遊業得到發展,食品飲料、零售企業銷售增長,酒店景區餐飲企業的收入提升,廣告傳媒企業盈利增加,均由消費驅動。比如北京奧運會的首旅酒店、燕京啤酒、王府井等。
品牌邏輯,主要指介入奧委會贊助體系的企業。通過奧運會,這類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和品牌價值得到提升。比如北京奧運當時的贊助商,孚日股份、海欣股份、華帝股份、東方金鈺等。
第四類則是純粹的主題驅動。這類企業將直接受益奧運賽事的運營,特點鮮明,概念獨特,易受到資金的關注。比如中體產業和鴻博股份、凱瑞德)等互聯網彩票概念股。
浙商證券認為,在奧運申辦階段,個股漲幅排序為主題驅動>投資驅動>消費驅動;奧運召開前期,漲幅排序為主題驅動>消費驅動>投資驅動;品牌驅動奧運概念個股則分化明顯
⑩ 2022年冬奧會概念股有哪些
浙商證券認為,奧運主題驅動因素包括投資驅動、消費驅動、品牌驅動和純主題版驅動四大類。投資驅權動方面奧運會的承辦,直接導致投資建設需求擴張,建築工程企業項目增加,建材企業訂單激增,該類企業從奧運承辦中直接獲利。而區域內的房地產企業,會因奧運基建投資而從升值的土地中得益;如北京奧運時的首開股份、北京城建、北新建材等。
消費驅動的邏輯在於,奧運會召開,城市旅遊業得到發展,食品飲料、零售企業銷售增長,酒店景區餐飲企業的收入提升,廣告傳媒企業盈利增加,均由消費驅動。比如北京奧運會的首旅酒店、燕京啤酒、王府井等。
品牌邏輯,主要指介入奧委會贊助體系的企業。通過奧運會,這類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和品牌價值得到提升。比如北京奧運當時的贊助商,孚日股份、海欣股份、華帝股份、東方金鈺等。
第四類則是純粹的主題驅動。這類企業將直接受益奧運賽事的運營,特點鮮明,概念獨特,易受到資金的關注。比如中體產業和鴻博股份、凱瑞德)等互聯網彩票概念股。
浙商證券認為,在奧運申辦階段,個股漲幅排序為主題驅動>投資驅動>消費驅動;奧運召開前期,漲幅排序為主題驅動>消費驅動>投資驅動;品牌驅動奧運概念個股則分化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