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三萬億投資

三萬億投資

發布時間:2021-02-03 15:18:54

① 1.5萬億的投資是什麼概念呢

大搞建設。
土地改革
發展旅遊
副產品開發
在說也是好幾個市呢 。

② 誰能說出國家4萬億投資構成清單與去向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6日詳解了中國四萬億投資的去向,並表示初步方案已經有所調整,因為形勢是在不斷變化的,在實施的過程中,有一些方面可能還需要做一些調整。

張平說,擴大投資是刺激經濟增長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為了有效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們國家經濟,特別是實體經濟的沖擊,所以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特別是四季度以後,中央採取了一系列擴大內需,包括擴大消費、擴大投資的政策措施。當然在這同時,也在積極地穩定出口。

張平表示,在擴大投資方面,中央政府一開始提出的投資方向和重點就是非常明確的,這一次擴大投資一定不去搞一般的加工工業,不去搞重復建設,把重點鎖定在關注民生、關注「三農」,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同時,要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是非常明確的。

張平稱,按照中央提出的要求,國家發改委和有關部門認真地進行了研究。按照關注民生、關注「三農」,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節能環保,調整經濟結構的要求,我們對「十一五」規劃和其它一些中長期專項規劃進行了分析匯總,從去年的四季度開始到2010年底,這兩年多的時間裡面有4萬億的投資規模。

張平說,這4萬億的資金構成,是按照現行的投資補助標准和補助政策來計算的。這些錢不都是中央政府出,有一些還需要地方來承擔,有一些還可以吸收社會投資,包括企業的投資和民間的投資。中央政府的投資是11800億。我舉一個例子,比如對教育,對學校的投資,中央政府對規劃內項目承擔三分之二的投資,地方需要承擔三分之一。比如說對民生工程的廉租房建設,我們對中部地區每一個平方米是補助300元,對西部地區每個平方米補助400元,對東部地區中央政府不給予補助。

張平稱,農村的民生工程包括水、電、路、氣、房,就是農村安全飲水、農村電網改造、農村道路建設、農村沼氣建設、農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大體上是3700億。

張平介紹說,基礎設施的建設,鐵路、公路、機場、水利等等,大體上是15000億左右。教育、衛生、文化、計劃生育等社會事業方面,大體上是1500億。節能減排、生態工程大體上是2100億。調整結構和技術改造,大體上是3700億左右。這樣加在一塊,是30000億。再加上汶川大地震重點災區的災後恢復重建10000億,總的構成就是這樣4萬億。

張平說,這里我想作這樣幾點說明:第一,我們這一些項目的確定,都是按照「十一五」規劃,以及其它中長期規劃來選定的;第二,需要中央承擔的投資11800億,在具體年度的安排中,要經過全國人大的審議批准;第三,這些項目在實施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因為形勢是在不斷變化的,在實施的過程中,可能某一些方面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投入,有一些方面可能還需要做一些調整。

張平說,最近國務院批准了十個重點產業的調整和振興規劃,這十個產業的調整振興規劃有一些項目就要納入到中央給予支持的范疇,要安排一定數量的技術改造貼息資金。所以,在執行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我想這也是符合實際的。

張平指出,我們現在已經形成的這樣一個構成,實際上也是在去年四季度初步方案,又聽取了社會方方面面的意見,包括專家的意見、地方和部門的意見,也包括社會輿論的意見,所以,已經有所調整。

③ 發改委3萬億投資,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呢

每一次zf的大額投資最後影響都是通貨膨脹以及讓少數人先富起來,其它影響我從來沒看到過

④ 4萬億投資與通貨膨脹的關系

4萬億不會助推通貨膨脹
自去年月開始逐步實施「4萬億」拉動內需政策以來,4萬億投資的效果已經初現,但這一計劃從誕生之初就出現爭議。有觀點認為,啟動中國居民巨大的消費能力,才是經濟復甦的關鍵;單純依靠投資拉動的GDP增長,只能實現短期增長並且引發通貨膨脹。
針對此觀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投資研究所所長羅雲毅在6月14日召開的全國招投標領域年度聚焦會議上否定說,「4萬億的投資新政與通脹無關」。
北京大學公共經濟管理研究中心證券市場與政策研究所所長李國魂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也表示,「認為4萬億投資引發通貨膨脹是極為片面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李國魂的理由是:首先,國家實施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是通過深思熟慮的,指向也非常明確;其次,4萬億的投資是分期分批實施的,絕不是搞大幹快上,更不是蜂擁而上,其中的很多項目本來就是既定規劃之中的;第三,國家出資所拉動的資金,更多的是來自各省、市、自治區和民間。所有的投資均會以經濟效益為前提,尤其是所拉動的民間投資更不會採取盲目發熱的態度。
「4萬億的投資不會引發通貨膨脹,這也可以從國內大宗商品的價格中窺見一斑。農產品的價格盡管有小幅波動,但是並沒有大規模上漲。工業消費品價格總體上仍處於下跌通道中。」李國魂表示。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1至5月份,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下降8.2%,降幅擴大0.5個百分點。CPI仍在低位徘徊。
「這充分說明我國目前的物價形勢並沒有發生顯著變化。也就是說,即使流動性逐步增強,貨幣供應加快,加之美元近期的貶值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會刺激市場的通脹預期,但是,真實需求不出現明顯回升,通脹預期也勢必會隨之回落。所以,當前的各種因素都不足以支持通脹預期的形成。」李國魂說。

⑤ 四萬億投資是哪個人提出來的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

具體內容如下:

穆虹在發布會上指出,1000億新增投資,加上版用於災權後重建的投資,可以帶動地方和社會投資,總規模可達4000億元。並且明、後年中央還准備在這些方面繼續加大投入力量,到2010年底,中央有保障的投資安排可達11800億元,一共可帶動大約4萬億元的投資規模。這4萬億元也僅是全社會投資的一部分,不等於全部的投資。

⑥ 我國的三萬億外匯可以拿回來國內用嗎為什麼

放心,一直在來用,比如,工廠源出口的訂單合同是以美元結算,從國外打入的美金轉入到國內銀行,而國內企業流通用的是人民幣,就需要結匯成人民幣,銀行會從中賺取一些費用;對於進口,國內企業會先將人民幣轉成美元,銀行會再從中賺取一些費用,之後向國外采購。所以說,這錢銀行一直在為您來回的折騰從而賺取手續費,所認一直在用。當然,出口大於進口則銀行美金的量就會逐步增加,目前也有幾萬個億了,這筆錢如果直接用於采購則美元會跌,相應的與之兌換的其它貨幣就會漲,比如說人民幣,這是go-vern-ment不願看到的;只有逐步的買、慢慢的買、讓你察覺不到的采購才能讓美元及人民幣相對穩定...

⑦ 四萬億投資正確嗎

明顯是禍害無窮,通貨膨脹,老百姓手裡的錢被稀釋,生活成本大幅度增高,大批實體企業改做房地產,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被玩死了兩匹,就剩下投資。而投資就是無腦印錢。老百姓的生活更是一落千丈

⑧ 中央四萬億投資的財政政策分析

11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中國將採取十大措施,在未來2年內投資4萬億元,以刺激經濟。會議第一次採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來描述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並罕見地用「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實」要求執行新的經濟刺激計劃。

該消息於9日正式公布後,A股市場在其後的一周中連續上漲,甚至帶動了海外股票市場的上揚。

這是1998年以來中國再一次實行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

從文字表述來看,兩次在財政政策上是一致的,都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就是擴張性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上則有所不同,1998年實行的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而今番則是「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一方面顯示了本次經濟刺激計劃在力度上可能要強過上一次,另一方面大概也有吸取上一次經驗教訓的意思:伴隨著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的如果是「穩健的貨幣政策」,等於一邊加油門,一邊踩剎車,造成政府財政投資擠壓民間投資的結果,此長彼消,結果是投資結構發生了變化,而總量的增加則有限(1998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2.85萬億元,增長14.1%,其中,國有經濟投資1.57萬億,增速高達19.6%);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與「積極的財政政策」搭配,應該更能達到刺激經濟的目的。

過去的十年,中國經濟取得了顯著的增長。1998年,中國的GDP為7.955萬億,財政收入為0.99萬億元,財政赤字為922億元,大約占財政收入的10%;而今年,預計GDP將為27萬億左右,約為1998年的340%,預計財政收入將會突破6萬億元,約為1998年的600%。財政手上的錢明顯地多了,所謂「長袖善舞」,財政政策的空間也明顯地要比1998年大不少。比如,如果財政赤字保持1998年的水平,僅赤字一項,就有6000億的空間。

1998年的時候,國企改革、房改、醫改、糧改等都在次第推出,與這些改革相伴隨的是下崗、財政支出顯著增加(其中最明顯的是當年發行2700億的特別國債,注資幾家國有銀行以促進其改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1998年實行的「積極財政政策」一方面是應對亞洲金融危機,一方面是為多項改革措施埋單(當然,還有為此前幾年過於嚴厲的緊縮政策做補償的意味)。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本輪「積極財政政策」是更為單純的刺激經濟,不含有支付改革成本的意味。說到成本,它更多地是為中國過去幾年來形成的經濟增長模式付出代價。這個模式是,經濟發展嚴重依賴第二產業,形成遠超過本土市場需求的巨大產能,這些產能必須依賴外部市場來消化,於是形成巨額外匯儲備。外部市場一有風吹草動,或者國際貨幣發生突變,都會嚴重地影響到中國經濟。

⑨ 4萬億的政府投資用在哪些方面了、

首先,4萬億投資計劃的實施,對民間投資起到了積極的保護和拉動作用。雖然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范圍廣、沖擊力大、速度快,4萬億投資計劃的出台時間很緊、規模很大、速度很快,但對民間投資還是起到了積極的保護和拉動作用。

一是4萬億投資計劃的重點,為民間投資的跟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們知道,此次的4萬億投資計劃,主要集中在保障性住房、農村民生工程、重大基礎設施、社會事業、自主創新 和節能減排 等方面,這些方面不僅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瓶頸,而且是民間投資涉及較少的方面。利用應對金融危機的機會,加大對這些方面的投入,把社會效益遠高於經濟效益、公益性遠高於市場性 的設施由政府來進行投資和建設,為民間投資的下一步有力跟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4萬億投資計劃的實施,保護了民間投資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面對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積極應對,極有可能對經濟產生毀滅性的影響。特別是面廣量大的民營企業,更會遭受重創。正是4萬億投資計劃的快速有效實施,才使我國經濟在很短的時間內停止了下滑,並迅速出現了企穩向好的跡象。因此,4萬億投資計劃的實施,不僅保護了經濟,也保護了民間投資者的信心。

三是4萬億投資計劃的實施,進一步理順了政府投資與民間投資的關系。雖然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政府投資與民間投資的界限比較清晰,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政府投資與民間投資卻經常出現相互「越位」、相互「缺位」、相互「錯位」的現象。此次4萬億投資計劃的實施,更加清晰地勾畫了政府投資的范圍,對理順政府投資與民間投資的關系提供很好的借鑒。

第二,4萬億投資計劃在實施過程中的某些偏差,間接地對民間投資產生了一定的擠占效應。

在肯定4萬億投資對民間投資積極作用和影響的同時,也必須看到,由於4萬億投資政策 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一定偏差,特別是資金的分配、信貸資金的供應、政策的賦予等方面,間接地對民間投資產生了一定的擠占效應。具體表現在:

一是國有企業 ,特別是中央企業成為4萬億投資的最大受益者,普遍「不差錢」,使他們具有了與民營企業爭地盤的強大實力,使一些地區、一些行業出現了「國進民 退」的現象,而國企新「地王」的頻繁出現,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民間投資被擠壓的跡象。

二是地方政府的過度投資,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民間投資形成了擠占效應,地方許多過去可以由民間資本界入的市政工程、公共設施等,在此輪投資中,也因為政府「不差錢」而被政府全面承包了,使民間投資在一些地方被「擠出」。

三是自4萬億投資計劃實施以來,民間投資的跟進速度明顯不快,也直接導致了政府投資作用的更好發揮,這意味著,政府投資對民間投資的拉動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不僅如此,在某些方面,由於4萬億投資計劃的實施范圍過廣,還在一定程度了抑制了民間投資的啟動。

總之,4萬億投資對民間投資的積極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但對民間投資的不利影響也是值得關注的。從今年前九個月的經濟數據來看,經濟復甦的跡象已經十分明顯,如何更好更快地啟動民間投資、發揮民間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對經濟的進一步復甦影響很大,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影響深遠。

⑩ 4萬億投資的實質

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由於次債危機影響到了美歐的專實體經濟屬,美歐的消費市場萎縮,我國出口產業受到影響,由於國內經濟對出口的依存度很高,出口產業的危機影響到了國內其他產業,失業增加影響了人們對未來的信心,從而抑制消費,資本家對未來的投資收益沒有信息,因此投資縮減。

4萬億的投資實質上就是當企業和個人不願投資的時候,政府來進行投資決策,增加投資,從而拉動經濟增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4萬億從哪裡來,如果靠印鈔,結果就會加大通脹,如果靠發行債券或者稅收或者其他財政手段,那麼就會產生擠出效應,應為錢不過是從私人手中轉移到了政府手中,政府代替私人作了投資決策,私人手裡可以投資的錢就越少了,而政府的投資決策由於腐敗等原因存在很大的失誤,所以,4萬億對中國經濟而言意味著什麼還很難說。

閱讀全文

與三萬億投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貸想從金融機構貸款 瀏覽:462
華山參滴丸價格 瀏覽:714
中航精鑄股票 瀏覽:545
投資理財帳戶 瀏覽:792
黃金投資概述 瀏覽:578
基金是怎麼波動的 瀏覽:319
股票價格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瀏覽:120
外匯每年 瀏覽:871
新一代信息技術股票 瀏覽:478
中國十大投資理財平台排行 瀏覽:305
均值回歸外匯交易策略 瀏覽:597
中國電影投資 瀏覽:926
2078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51
科創板基金申購比例 瀏覽:82
反彈基金 瀏覽:802
適合40歲怎麼理財 瀏覽:147
開戶香港期貨所 瀏覽:960
合營企業投資 瀏覽:891
青海省年豐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614
08245股票 瀏覽: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