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目前化學工業水平
在中國化工學會第38屆會員代表大會期間舉行了高水平的學術報告會,特邀知名專家學者作了「目前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節能形勢與任務」、「目前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環保形勢與任務」、「京都議定書與二氧化碳綠色化」、「工業生物過程優化」、「從產業角度看化學工程學科進展」等專題報告,從發展的眼光和戰略的高度進行了探討和交流,使與會者受益匪淺。
● 橡膠專業委員會2007年11月18~20日在湖南株洲市召開了第四屆全國橡膠製品技術研討會,參會代表160人,交流論文84篇。會議主題為汽車發展與橡膠製品的創新,內容包括:橡膠製品用特色彈性體進展,釋放負離子汽車內飾橡膠件開發,環保橡膠製品的監控,汽車用傳動帶、油封、密封條、膠管、液阻橡膠懸置的研發及進展,軌道交通減震材料、橡膠油箱彈簧、空氣彈簧、橡膠隔振器的應用,特種橡膠新材料的分析方法,軟質PVC阻燃、抑煙的研究進展,公路橋梁支座的失效條件和損傷機理研究,新型橡膠阻尼材料的研製,粘彈阻尼材料在振動雜訊控制中的應用,PU塑膠跑道的研發,吸水膨脹彈性體的研發、粘合增進劑在織物芯輸送帶中的應用等。
會議就目前熱門的兩個行業——汽車和軌道交通所用的橡膠製品進行了深入討論。為了切實為中小製品企業服務,會議專設互動專場,由學會的知名專家現場回答企業提出的問題,受到普遍歡迎。為做到有的放矢,會前請代表在會議回執中預先提出問題,由專家事先准備。目前該會已成為橡膠製品行業規模最大、技術最權威的技術研討會,成為一個品牌會議。
● 無機酸鹼鹽專業委員會硫酸學組與全國硫酸工業信息站於2007年9月18—22日在廣西桂林組織召開了第27屆全國硫酸工業技術交流會。來自147家硫酸生產企業和科研、設計單位及74家設備、材料廠家的403名代表參加本次會議。會議交流論文36篇,包括了我國硫酸行業近年來的技術進步和發展趨勢,充分論述了新形勢下我國硫酸企業關注的熱點問題。具體內容包括:2007年我國硫酸產銷現狀及預測,硫酸工業的節能減排與循環經濟,硫酸生產過程廢熱回收利用與CDM項目,大型硫磺和冶煉煙氣制酸裝置介紹,廢酸、廢水及低濃度二氧化硫治理,以及有關新技術、新設備的介紹,如大型火電廠「鈉」法脫硫制硫酸、多級霧化超重力旋轉床、文氏管式稀釋器、電磁式漏酸檢測儀等。
會上還與美國、德國、法國、丹麥、芬蘭、瑞典等國的有關公司進行了技術交流。同時還組織了「矩形管束換熱器、超重力高效傳質新技術研討會」,發布了新技術開發、應用信息及新設備研製情況。會議期間還專門安排了硫鐵礦、冶煉煙氣和硫磺制酸的專家咨詢活動。硫磺制酸企業的代表對硫磺制酸水分指標的影響和控制情況以及生產過程中熔硫槽、液流儲槽的安全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交流,專家的意見對生產企業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起了指導作用。硫鐵礦制酸企業對解決硫鐵礦渣利用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意識到硫鐵礦渣的合理利用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搞好循環經濟所必須的措施。
● 無機酸鹼鹽專業委員會無機鹽學組於10月21-24日在上海市召開了無機鹽學術年會,本次會議主題為技術創新與節能降耗,清潔生產與可持續能源發展。與會代表300餘名,交流論文138篇。
我國無機鹽行業長期以來主要以粗放式發展為主。隨著行業競爭加劇以及我國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目標的確立,企業行業技術創新、節能降耗與環境治理能力尤顯不足。會議邀請數位國內權威專家重點介紹了近年來行業的節能降耗、清潔生產及技術創新的新成果,如鉀鹽產業建設循環經濟產業鏈、亞熔鹽法鉻鹽清潔工藝、硫化鹼行業回轉窯煤粉燃燒系統和蒸發工藝技術改進、輕油裂解法氰化鈉和合成氨生產裝置的結合實現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等。會議期間還舉辦了《2007中國無機化工品展覽會》,有效地將無機化工生產企業與設備製造業以及其他相關行業聯系起來,為供需雙方搭建了優良的互動交流平台,收到良好效果。
● 生物化工專業委員會2007年10月在南京組織召開了「生物質能與生物基化學品的技術交流和發展研討會」,來自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及企業的代表百餘人參會。會議緊緊圍繞國家石油資源、石油能源緊缺的現狀,以國家可持續發展急需解決的重大熱點問題作為會議主題。來自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及企業的代表百餘人參會。會上13位專家就生物質能和生物基化學品技術進展作了報告, 15個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介紹了近年來在生物質能和生物基化學品方面的研發成果。針對參會代表急切想了解國家十一五支撐計劃和國家863計劃的方向,請國家科技部高新司主管生物質能源的譚可榮處長在會上介紹了我國生物質能發展現狀及今後國家支持的重點發展方向,請國家能源領域863專家組成員任湘坤教授介紹了國家863十一五支持的重點。與會科技人員普遍反映,這樣的報告對今後安排科研選題有重要指導意義。會議還聽取了十幾位專家就有關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質發電、生物質熱裂解等生物質能和生物基化學品的報告。通過這些報告,使與會人員了解了目前生物質能和生物基化學品國內外的現狀、發展趨勢、與國外的差距,一致認為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將近50%,嚴重影響能源安全。為了解決事關國家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必須大力發展生物質能和生物基化學品。同時,通過研討明確了發展生物質能和生物基化學品需解決的重大關鍵技術,對推動生物化工學科發展起到了良好作用。會議針對不少企業為尋找好項目,使企業快速發展的要求,安排了有關研究院所、大專院校在會上介紹了50餘項科研成果,為科研院所和企業合作起到了牽線搭橋的作用,推動了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成果轉化,促進了生物化工的技術進步。
● 隨著飲用水凈化指標的提升和廢水資源化處理的要求,混凝葯劑在水處理中的重要作用愈顯突出,並在我國乃至亞洲的水處理葯劑市場呈現出巨大的潛力。為了進一步促進新型高效無機混凝劑的開發應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為企業拓展市場、尋求合作提供交流平台,進而達到提升水質凈化處理質量和降低運行成本的目的,工業水處理專業委員會於2007年7月18~22日在雲南省昆明市召開了「第八屆全國水處理混凝技術研討會」。與會代表100多人,交流論文42篇。會議研討了混(絮)凝劑在飲用水處理和污水處理方面的應用技術;天然高分子絮凝劑與微生物絮凝劑的研究進展;新型無機高分子復合絮凝劑的研究與應用等,並舉辦了復合型無機混凝劑技術講座,收到較好效果。
● 2007年8月22日~25日煤化工專業委員會與煤化工信息中心在昆明聯合召開了2007年中國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技術、市場、產業化信息交流會暨煤化工產業發展研討會。與會人數235人,交流論文80篇,其中15篇為大會報告。這是一次煤化工盛會,國內煤化工資深專家、設計大師、擁有煤化工技術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全國各地煤化工基地和煤化工企業的代表共聚一堂,就煤化工發展的形勢和企業需要了解的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討論,提供了從多方面的信息和建議。
2.主要國際、雙邊及海峽兩岸學術交流活動(典型事例)
● 由中國化工學會和德國化工技術和生物工程協會共同主辦的阿赫瑪亞洲展2007(第七屆國際化學工程和生物技術展覽暨會議)於2007年5月14~18日在北京舉行。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的505個廠商參加了展出,凈展出總面積8,800平方米。中國參展商成為了本屆展會的最大展團,共有237家公司參加了展出,其中超過一半的展商是外國在華合資或獨資企業。本屆展會交流的主要內容是工業應用新產品新技術,包括白色生物技術、合成燃料和可再生能源、水處理技術以及環境保護等。會議交流論文共90餘篇,其中國外論文77篇。我會理事長曹湘洪院士在大會上作了題為「我國生物能源產業發展的對策和思考」的重點報告。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教授為本屆展會的展覽手冊撰寫序言,高度評價了阿赫瑪亞洲展:阿赫瑪亞洲展自1989年首次在北京舉辦以來,已經連續舉辦了六屆。高度的國際化和專業化已使阿赫瑪亞洲展成為我國同類型展會中歷史最長、國外參展商最多、規模最大、水平最高、效果最佳的國際展覽暨會議,也是目前亞太地區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技術水平最高的化工技術、生物工程和設備展覽暨會議之一,在海內外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和被業界廣泛認可。伴隨著世界經濟的激烈競爭和區域經濟的發展,過程工業已成為多數國家的支柱產業,並將在今後相當一段時間內保持持續增長的勢頭。在這一進程中,阿赫瑪亞洲展將為世界各國的有關企業家、商家、專家和學者搭建起互相溝通和交流的平台。
在本屆展會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女士還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並設宴招待了阿赫瑪亞洲展暨會議的國際參展商和專家、學者代表。
● 由我會和日本化學工學會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中日化工學術研討會」於2007年12月19~22日在四川成都召開。本次會議以促進化工技術進步、推動化工與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為主旨,主要議題包括與能源、資源、環境相關的化學工程問題、化工新工藝進展與新材料的開發。在全球經濟和環境矛盾日益尖銳的今天,區域國際合作更加重要。本次會議增進了中日兩國在化工相關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兩國化工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共同發展,為中日雙方學者提供一個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會議共徵集論文215篇,其中中方150篇,日方65篇。
● 為籌備第12屆亞太化工聯盟大會做了許多工作。一是會議的報批,由於北京奧運會的關系,增加了難度。幾經周折及爭取,終於在8月1日得到國務院領導批准(陳至立國務委員和吳儀副總理分別在7月31日和8月1日圈閱同意),會議時間和地點確定為2008年8月4~6日在大連舉行,會期三天。會議規模總人數900人,其中外賓400人。二是會議網站於8月初建成並對外公布,網站內容正在逐步補充和完善。網上注冊於12月1開始進行。該網址已與亞太化工聯盟網站鏈接。三是為適應資源節約型和環保友好型的新趨勢,重新確定了會議的分組題目,分為6大類專題,31個小題。6大類專題是:清潔能源、環保和綠色加工、材料科學和工程、生物技術、化學工程前沿、化學工程師教育。四是為了爭取各方面的支持,整合並充實了組織機構,補充了各委員會成員,增加了國際咨詢委員會。五是根據亞太化工聯盟理事會的建議,增加學生競賽項目。六是大會附設的化工展覽委託北京林達展覽展示有限責任公司負責,該公司按協議要求已全面開展招展活動。七是常務理事會確定了「三上目標」,即上規模,參會人數不少於1000人;上水平,有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和報告;上效益,有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要求各理事和團體會員單位採取組織措施積極參與。八是為進一步做好宣傳和組織工作,學會總部組團參加了11月初日本東京國際化工展,12月初組團赴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與APCChE成員單位進行溝通,爭取他們的積極參與。九是為積極貫徹韓啟德副委員長在中國科協全國學會工作會議上的相關指示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好國際會議長期存在的語言障礙問題,常務理事會作出決定,本屆會議的大會報告採用雙語形式進行,具體措施為採用3屏幕方式,正面屏幕用英文字幕,兩側用中文字幕。
● 為了促進我國丙烯酸(酯)行業的科技進步、技術創新和發展,解決產需予盾和市場無序競爭的關鍵問題,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和全國丙烯酸《酯》行業聯合會於2007年6月組織召開了「海峽兩岸丙烯酸和丙烯酸酯發展研討會」,經過交流和研討,大家一致為:丙烯酸及丙烯酸酯行業發展迅速,屬朝陽行業,全世界丙烯酸產能上升很快,丙烯酸產能已超過需求。因此,會議提出了以下建議:全世界丙烯酸及丙烯酸酯行業產能擴充要有秩序,防止過熱;台灣和大陸應緊密合作,促進丙烯酸及丙烯酸酯下游應用的發展;開拓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以達到消化過剩的產能和共榮的目的;採取上下游垂直整合的措施,降低原材料和生產成本。建議大陸將原材料丙烯的進口關稅從2%降至零關稅,和進口乙烯的零關稅等同。
根據「海峽兩岸丙烯酸和丙烯酸酯發展研討會」的建議,2007年7月21日,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和全國丙烯酸《酯》行業聯合會在宜興組織國內十個丙烯酸及兩烯酸酯生產廠召開了「2007年全國丙烯酸行業發展研討會」 會議針對大陸與台灣和全世界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的現狀、發展趨勢、行業存在的差距,特別是產需不平衡的市場問題進行了充分研討,統一了思想,制定了防止大陸內丙烯酸和丙烯酸酯生產企業自相無序競爭的自律措施和辦法;由行業聯合會出面在有影響的報刊上發表文章,說明目前市場狀況,產能已經超過需求,建議停建或緩建丙烯酸裝置;由行業聯合會出面向國家有關部門呼籲將進口丙烯關稅降到0%;鑒於目前仍然存在進口,各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生產廠家應著手致力於出口業務的開拓;各廠家結合自身情況,加大力度進行技術改造,節能減排,降低成本;各廠家應根據自身的市場環境,加大下游產品的研發力度,生產適宜的下游產品,進行出口,以長期應對市場過剩的問題;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和丙烯酸《酯》行業聯合會著手協調油田化學品、皮革化學品、水處理劑、髙吸水樹脂等下游領域的開發力度,從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的下游找到突破口。
2007年7月31日,我會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向國務院稅責委員會辦公室、國家財政部關稅司、國家發改委、國家商務部等政府部門遞交了將我國丙烯進口的關稅從2%降至0%的建議報告。根據此報告,國務院稅責委員會辦公室已組織有關部門對此問題進行了研討,目前,正在落實過程中。
三、學術期刊
由我會與化工出版社聯合主辦的3個會刊,即《化工學報》(月刊)、《化工進展》(月刊)、《中國化學工程學報》(英文版,雙月刊)始終堅持推動化工科技進步、培養化工科技人才的辦刊宗旨,把提高刊物質量、擴大社會影響放在首位。2007年,在編委會和編輯部的共同努力下,「三刊」均取得了長足進步和突出成績,一是內容創新,信息量增大,時效性增強,作者和讀者面拓寬,努力與國際化工學科的發展保持同步;二是內在質量與外在質量同步提高;三是辦刊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實現了稿件從投稿到審稿的全程網上處理,縮短了出版各個環節的周期;四是國內外影響力進一步擴大,「三刊」繼續被國內外重要檢索系統收錄,影響因子和被引頻次等評價指標在國內化工類期刊中位於前列。如《化工學報》,2007年繼續保持被EI等國內外重要檢索系統收錄。根據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統計結果,2007年與2006年相比,總被引頻次由1188提高到1591,影響因子由0.655提高到0.69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的文章比例達70%以上。根據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2007年發布的2006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本刊榮獲第六屆「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稱號。
2007年《化工學報》和《化工進展》繼續獲選進入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B類和C類資助項目。
此外,我會所屬各專業委員會的會刊——《精細化工》、《石油化工》、《染料染色》、《無機鹽工業》、《粉末塗料與塗裝》、《化工機械》、《化肥與科技進展》、《水處理信息導報》、《生物加工過程》等期刊也各具特色,在學術交流、提供行業技術信息、引導行業發展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各自領域享有較高聲譽,取得了較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如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的會刊《精細化工》, 2007年共出版12期,發行量108,000冊,發表論文308篇,刊登廣告696版。《精細化工》連續四次被評為全國化工和輕工唯一的雙重核心期刊,在化工期刊評出的41種期刊中名列第15位。被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俄羅斯《文摘雜志》〔PЖ〕、日本《科學技術文獻速報》〔CBST〕等期刊收錄。2007年又獲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C類資助。
在圖書出版方面,由IT應用專業委員會組織編撰的「化學工業信息化叢書」,今年完成了最後兩本專著——《化工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企業信息化工作組織與管理》的編寫工作,年底可以出版發行。「化學工業信息化叢書」是信息化最熱門的專題著作,它的出版發行無疑對促進我國化學工業的信息化、促進石油和化學工業由大變強具有重要意義。本叢書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成思危副委員長任編委會榮譽主編,中國化工學會理事長曹湘洪院士任主編。
四、科普和教育
● 化工自動化及儀表專委會積極落實人事部「653知識更新工程」的要求,於2007年5月14日~22日在上海為中石化齊魯石化分公司舉辦「過程式控制制」高級研修班。學員32人,都是企業的技術骨幹,全部具有高級工程師或工程師職稱。研修班介紹了當前過程式控制制的熱點與最新的發展動態,內容包括生產計劃與調度、現代優化方法及應用、先進控制技術、軟測量技術及其應用、故障檢測與診斷技術、信息集成技術、現場匯流排技術、OPC介面技術、製造執行系統、無線通信技術及其在工業過程式控制制中的應用等。研修班還聘請了西門子公司,愛默生公司,P+F公司等世界著名的自動化裝備公司介紹其最先進的裝備。研修結束後學員們參觀了當今自動化程度一流的企業——賽科公司。研修班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學員及其所在單位的主管領導表示,通過研修,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有些技術可以借鑒到本企業。本次研修對企業的促進很大,研修的形式將繼續保持下去。
● 石油化工專委會為中國石化金陵分公司、上海高橋分公司和北京金隅集團公司的下屬企業舉辦清潔生產培訓班,來自企業近310名管理、技術人員參加了培訓,收到較好效果,培訓班後頒發了由化工清潔生產中心授予的培訓證書,受到企業歡迎。
五、技術咨詢與服務
● 正確評價科技成果,組織科技獎勵是對科技人員從事科技創新活動的一種肯定,有利於調動科技人員從事科技創新工作的積極性。為此,我們於去年成立了中國化工學會科技評估中心。一年來,化工新材料專委會利用該中心先後辦理了「1萬噸/年熱分解廢高分子材料資源化技術」、「預硫化翻新輪胎技術與工藝裝備研製」、「輪胎嫁接再生新技術」、「無鉛汽油的復合改性及催化燃燒技術」、「大型活絡模設備及工藝」、「AES樹脂的工業化技術」等6項技術鑒定,大大提升了這些項目在行業中的知名度。
● 精細化工專委會組織專家,在對本行業情況調研的基礎上,編制了「2020年中國精細化工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長遠規劃),並選定了23項自主創新的關鍵技術,組織「產學研官金」組合的科技攻關,已取得初步成效。他們組織會員單位和有關專家對原子經濟反應合成高效抗旱、節水保水劑的原始創新技術進行了攻關,以為「三農」服務,為防沙固沙和滅火做貢獻。經過近三年的努力,2007年6月,在天津三農金股份有限公司建成了2,000噸/年生產裝置,獲得一次放大成功。在常溫常壓下合成了高效抗旱、節水保水劑,其轉化率、選擇性和收率都達到了100%,無三廢,實現了「零」排放,從源頭上把住了關,既節能,又安全,其產品還可控降解,為原子經濟反應和綠色高新精細化工進行了示範,符合節能減排的要求。2007年12月29日將在天津市進行技術鑒定。
● 化工新材料專委會積極組織會員單位和專家為政府及有關部門提供化工新材料的信息和咨詢服務。他們從會員中組織一批科技層次高、信息面廣、熟悉行業情況的行業專家參與了國家有關科技計劃,如「小中企業創新基金」、「國家火炬計劃」、「國家級新產品計劃」、「863計劃」、「國家支撐計劃」、「國家科技進步和科技發明獎」、「國家示範工程項目」、「國家技術開發項目」等國家計劃和獎勵項目的評審工作。將一大批好的和比較好的項目挑選出來推薦給國家,確保國家有限的科技經費用到優秀項目上。
繼去年向國家開發行推薦了六個可供產業化的化工新材料項目以後,他們今年又推薦了 「2萬噸的ACS樹脂的產業化」、 「3萬噸聚丙烯醯胺新品種」 二個化工新材料項目,供開發行列項選用。 對去年推薦的、國家開發行已下文由地方開發行負責進行評估的四個項目,還進行了跟蹤和了解。目前「10萬噸稀土功能塑料助劑」和」2萬噸高模低收縮滌綸骨架材料」兩個項目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為企業多做、做好咨詢服務工作是提升學會服務質量的重要內容。江蘇宜興康泰農化有限公司擬上PC項目,將一塊空置的廠房盤下來,委託化工新材料專委會做可行性報告。他們在收集了大量數據後,組織業內人士給康泰公司提供了一份「萬噸PC可行報告」,完成了對康泰農化公司的咨詢工作。
江陰市潤瑪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在電子用的超凈高純化學試劑的技術創新、系列產品開發和工業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卓有成效。產品質量達到了國際標准SEMI-C8的標准,單位金屬質量含量≤1PPB,顆粒指標≥0.5um,控制≤10個/mg的水平,由於宣傳不夠,在材料界還不能廣為人知。企業擬請有關部門組織鑒定。但對鑒定程序、鑒定資料如何編寫都不清楚。為此,化工新材料專委會派員深入現場,多次和企業交換意見,幫助企業列出編寫提綱,提出重點,直到最近完成了全套鑒定資料的編寫工作。
● 生物化工專業委員會組織專家參與了科技部「十一五」支撐計劃「生物質能產業化關鍵技術與示範」項目編寫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參與了廣西「木薯生物質能關鍵技術與產業化示範」和浙江「十一五」項目「原料葯中間體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示範」的論證。這些工作受到科技部和地方科委、企業的好評。對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承擔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業生物技術在資源與能源領域應用動向研究》軟課題項目,負責編制了其中部分內容。同時也為有關企業的發展、上項目提出了許多咨詢意見。
● 煤化工專業委員會廣泛聯系煤化工企業,充分利用掛靠單位的專家和技術條件,進行了大量的無償和有償咨詢活動,2007年由掛靠單位與相關企業簽訂了有關煤化工發展規劃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合同14份,合同額231.7萬元人民幣。
此外,我會積極參與由教育部高教司領導的化學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試點工作。2007年2月成立的工程教育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認證試點工作組,我會選派兩名常務理事和一名副秘書長參加。關於化學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試點工作和化工工程師資格認證試點工作,我會將繼續把它作為爭取政府社會職能轉移的重要活動加以推動,並積極與國外同行進行合作試點,爭取做出成效來。
一年來,學會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距中國科協和廣大化工科技工作者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最主要的是為廣大化工科技工作者服務的意識和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經營學會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各項基礎工作有待進一步夯實,這些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並採取有力措施,以便進一步提高學會的改革與發展能力
B. 影響化學發展的十大歷史事件
高分子材料 受熱發粘,受冷變硬。1839年美國用硫磺及加熱天然橡膠,使其交聯成彈性回體,應用於輪胎及其他橡膠答製品,用途甚廣,這是高分子化工的萌芽時期。1869年,美國用樟腦增塑硝酸纖維素製成塑料,很有使用價值。1891年在法國貝桑松建成第一個人造絲廠。1909年,美國製成,俗稱電木粉,為第一個,廣泛用於電器絕緣材料。
石油化工 1920年美國用生產,這是大規模發展石油化工的開端。1939年美國標准油公司開發了臨氫催化重整過程,這成為芳烴的重要來源。1941年美國建成第一套以為原料用制乙烯的裝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化工產品市場不斷擴大,石油可提供大量廉價有機化工原料石油化工 1920年美國用生產,這是大規模發展石油化工的開端。1939年美國標准油公司開發了臨氫催化重整過程,這成為芳烴的重要來源。1941年美國建成第一套以為原料用制乙烯的裝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化工產品市場不斷擴大,石油可提供大量廉價有機化工原料,同時由於化工生產技術的發展,逐步形成石油化工。
C. 到現在為止,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有幾位,是誰
1990年—1999年
1990年:伊萊亞斯•科里(美)開發了計算機輔助有機合成的理論和方法。
1991年:理查德•恩斯特(瑞士)對開發高解析度核磁共振(NMR)的貢獻。
1992年:羅道夫•阿瑟•馬庫斯(美)對創立和發展電子轉移反應的貢獻。
1993年:凱利•穆利斯(美)邁克爾•史密斯(加)對DNA化學的研究,開發了聚合酶鏈鎖反應(PCR)。
1994年:喬治•歐拉(美)對碳正離子化學反應的研究。
1995年:保羅•克魯岑(荷)馬里奧•莫利納(墨)弗蘭克•羅蘭(美)對大氣化學的研究。
1996年:羅伯特•苛爾(美)哈羅德•沃特爾•克羅托(英)理查德•斯莫利(美)發現富勒烯。
1997年保羅•博耶(美)約翰•沃克爾(英)闡明了三磷酸腺苷合成酶的機理 延斯•克里斯汀•斯科(丹)離子傳輸酶的發現,鈉鉀離子泵。
1998年:沃特•科恩(美)密度泛函理論的研究, 約翰•波普(英)量子化學計算方法的研究。
1999年:艾哈邁德•茲韋勒(美)用飛秒激光光譜對化學反應中間過程的研究。
2015年10月7日,瑞典斯德哥爾摩,托馬斯·林達爾、保羅·莫德里奇和阿齊茲·桑賈爾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在DNA修復的細胞機制方面的研究。
2015年10月7日,瑞典斯德哥爾摩,托馬斯·林達爾、保羅·莫德里奇和阿齊茲·桑賈爾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在DNA修復的細胞機制方面的研究。
2000年—2016年
2000年:艾倫•黑格(美)艾倫•麥克迪爾米德(美/紐西蘭)白川英樹(日)對導電聚合物的研究。
2001年:威廉•諾爾斯(美)野依良治(日)手性催化還原反應,巴里•夏普萊斯(美)手性催化氧化反應。
2002年庫爾特•維特里希(瑞士)約翰•貝內特•芬恩(美)田中耕一(日)對生物大分子的鑒定和結構分析方法的研究。
2003年:彼得•阿格雷(美)羅德里克•麥金農(美)對細胞膜中的水通道的發現以及對離子通道的研究。
2004年:阿龍•切哈諾沃(以)阿夫拉姆•赫什科(以)歐文•羅斯(美)發現了泛素調解的蛋白質降解。
2005年:羅伯特•格拉布(美)理查德•施羅克(美)伊夫•肖萬(法)對烯烴復分解反應的研究。
2006年:羅傑•科恩伯格(美)對真核轉錄的分子基礎所作的研究。
2007年:格哈德•埃特爾(德),在「固體表面化學過程」研究中作出的貢獻。
2008年:下村修(日)、馬丁•查爾菲(美)、錢永健(美),發現並發展了綠色熒光蛋白(GFP)。
2009年:萬卡特拉曼•拉瑪克里斯南(英)、托馬斯•斯泰茨(美)、阿達•約納什(以色列),在核糖體結構和功能研究中做出貢獻。
2010年:理查德•赫克(美)、根岸英一(日)、鈴木章(日),發明新的連接碳原子的方法。
2012年:羅伯特•萊夫科維茨(美)、布萊恩•克比爾卡(美),因「G蛋白偶聯受體研究」獲獎。
2013年:馬丁•卡普拉斯(美)、邁克爾•萊維特(英、美)、阿里耶•瓦謝勒(美、以色列),在開發多尺度復雜化學系統模型方面做出貢獻。
2014年:埃里克•貝齊格(美)、威廉•莫納(美)、斯特凡•黑爾(德),為發展超解析度熒光顯微鏡做出貢獻。
2015年:托馬斯•林達爾(瑞典)、保羅•莫德里奇(美)、阿齊茲•桑賈爾(土耳其、美),因「DNA修復的細胞機制研究」獲獎。
2016年:讓-皮埃爾•索維奇,J•弗雷澤•斯托達特和伯納德•L•費林加三位科學家因「設計和合成分子機器」獲獎。
D. 費歇爾的人生經歷
艾米爾·費歇爾於1852年10月9日生於德國科隆市附近的奧伊爾斯金亨鎮。兩個哥哥早亡,餘下的是五個姐姐,所以他既是幼子又是獨子,在家裡受到大家的喜愛,他父親勞倫斯。費歇爾是個富有商人,除經營葡萄酒、啤酒外,還是一些啤酒廠、毛紡廠、鋼管廠、玻璃廠及礦山企業的董事。在艾米爾少年時代,他父親正傾注全力發展他的毛紡廠,親自動手建立了一個小染坊,把買來的染料反復調和進行試驗。由於缺乏化學知識,實驗總不象作買賣那麼順心,為此他常嘮叨:「如果家裡有一個化學家,這些困難便好解決了。」後來相繼建立的鋼鐵廠、水泥廠也迫切需要化學知識,致使他父親對化學這門科學更加崇拜。父親的這一思想給費歇爾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暗暗下定決心,將來一定要作一個化學家。
1869年艾米爾以第一名的成績從中學畢業,他沒有忘記父親過去的囑咐:「要把自己的一生獻給科學,你就應該選擇化學。」毅然決定投考大學化學系。當他將這一決定付諸行動時,他父親卻猶豫了,那麼大的家產和企業由誰來繼承?只有艾米爾。於是父親改變了主張,動員艾米爾從商:「你還不滿17歲,這么小的歲數就入大學也沒什麼意思,是不是花一年半載時間學點商業事務。」父命難違,艾米爾只好到他姐夫經營的一個木材公司見習。
此時的艾米爾一心早已撲在了化學這門科學里了,所以他來到木材場後,很快自建了個簡易的化學實驗室。白天就關在實驗室里按照書本埋頭做實驗,什麼商業買賣,他根本沒去考慮。他姐夫不得不向他父親匯報:「艾米爾這孩子在商業上不會有出息。」面對這一狀況,他父親實在沒辦法,只好讓步,「既然他不願做買賣,就讓他上學吧!」就這樣,文米爾實現了自己的志願,進入波恩大學化學系。
在波恩大學,主要的化學教授是著名的凱庫勒。凱庫勒的講課水平很高,給學生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該校的化學實驗室卻非常簡陋,連天平都是不準確的。對此費歇爾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學習化學就必須做化學實驗,只有掌握了高超的實驗技術,才能成為一個有作為的化學家。他的這一觀點幾乎貫穿於他一生的治學活動。他對於創立一整套假說或某一學說絲毫不感興趣。而是致力於發現和闡明新的實驗事實,依靠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出類拔萃的實驗技巧,開辟有機化學研究的新領域。為此,他在波恩大學學習了一年之後,就忍痛離開了他尊敬的老師凱庫勒,轉學到舒特拉斯堡大學:從學於實驗有機化學家拜爾。當時,正是德國以染料為中心的有機合成工業蓬勃發展的時候,許多化學家都把合成染料的研究選作自己的課題,拜爾當時的主要研究對象就是曙紅、靛藍等有機染料。費歇爾在拜爾指導下所做的許多實驗大多與染料有關,他的畢業論文就是關於酚染料的研究。在拜爾的指導下,費歇爾不僅全面掌握了化學的最基礎的知識,同時獲得了化學實驗技巧的嚴格訓練。 1874年:他以優異的成績從大學畢業,隨後留校作拜爾的助手。
1875年拜爾應聘去慕尼黑大學,接替剛去世的李比希留下的教職。留戀自己老師的費歇爾跟著來到慕尼黑大學,在這里他開始研究鹼性品紅。由於成績突出, 1878年他被任命為講師,第二年進而被提升為副教授。當時他還不滿27歲。
1882年,他接受了艾爾蘭很大學的聘書、出任化學教授。兩年後又轉到維爾茨堡大學任教。他之所以選擇這所大學,是因為這里為他創造了一個較好的實驗研究條件;在他完成了教學任務後,可以專心致志地從事他所喜愛的研究。1883年,德國最著名的化工企業——巴登苯胺和純鹼製造公司曾以超過任何大學教授收入的10萬馬克高薪聘請他出任公司的研究室主任,盡管他對染料工業很感興趣,但是喜歡不受拘束地進行科學研究的費歇爾還是果斷地拒絕了。就在維爾茨堡大學的10年中,他在糖類和嘌呤類化合物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1892年,柏林大學化學教授霍夫曼去世。柏林大學是當時德國的最高學府,化學教授一職必是聘請德國化學界最有威望的教授出任,所以誰來接替霍夫曼留下的空缺是化學界所關注的。第一位候選人應是凱庫勒,第二位候選人是拜爾,但是他們兩位均因年高而不願離開原地。費歇爾是大家公認最合適的候選人。而費歇爾對自己在維爾茨堡的工作環境很滿意,無意離開。柏林大學和教育當局熱切邀請,費歇爾的父親和妻子也都鼓勵他去柏林應聘,尤其是柏林大學擁有更豐富的科學活動,更可觀的研究經費和一大批優秀的學生,這使他動心了。整整思索了10天,最後他決定去柏林接受聘任。年僅40歲的費歇爾成了德國化學界的最高權威,關於蛋白質和氨基酸的研究就是在這里開始的。作為當時柏林大學的化學教授,除了完成該校教學任務外,還必須兼任軍醫學院的化學教授,還必須參加醫師、葯劑師、教師的資格審定以及醫療事件的裁定。他經常參加普魯士科學院的有關組織和活動,連續幾屆被選為德國化學會會長。這些繁忙的工作和事務花費了他不少精力,為了不中斷在科學中的繼續探索,他只好有意識地躲避各種社交活動,欣然地犧牲了業余時間和個人享受。長期的勞累終於拖垮了他的健康。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已未老先衰,身患多種疾病。就是這樣,他所處的地位仍迫使他為解決戰時所需求的科學技術問題而奔忙。到1919年他的身體完全垮了,經搶救、療養都無濟幹事。7月15日不幸病逝,終年67歲。
費歇爾臨終前仍念念不忘化學的發展,在遺囑中他吩咐從他的遺產中拿出75萬馬克,獻給科學院,作為基金提供給年輕化學家使用,鼓勵他們為發展化學科學而努力。
E. 對化學功能材料的認識
化學總復習資料
基本概念: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顏色、狀態、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鹼性、穩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10、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14、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作為標准,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 ≈ 質子數 + 中子數 (因為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16、離子:帶有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17、原子的結構:
原子、離子的關系:
註:在離子里,核電荷數 =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18、四種化學反應基本類型:
①化合反應: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
如:AB = A + B
③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 + BC = AC + B
④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 + CD = AD + CB
19、還原反應:在反應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奪去的反應(不屬於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化學反應(不屬於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緩慢氧化:進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覺的氧化反應
自燃: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燃燒
20、催化劑:在化學變化里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在化學變化前後都沒有變化的物質(註:2H2O2 === 2H2O + O2 ↑ 此反應MnO2是催化劑)
21、質量守恆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物質的質量總和。
(反應的前後,原子的數目、種類、質量都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變)
22、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組成:溶劑和溶質。(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固、氣溶於液體時,固、氣是溶質,液體是溶劑;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量多的一種是溶劑,量少的是溶質;當溶液中有水存在時,不論水的量有多少,我們習慣上都把水當成溶劑,其它為溶質。)
23、固體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就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24、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鹼: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屬於非金屬氧化物):凡能跟鹼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鹼性氧化物(屬於金屬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26、結晶水合物:含有結晶水的物質(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質能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變潮的現象
風化:結晶水合物在常溫下放在乾燥的空氣里,
能逐漸失去結晶水而成為粉末的現象
28、燃燒:可燃物跟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燃燒的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可燃物的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基本知識、理論:
1、空氣的成分:氮氣佔78%, 氧氣佔21%, 稀有氣體佔0.94%,
二氧化碳佔0.03%,其它氣體與雜質佔0.03%
2、主要的空氣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質
3、其它常見氣體的化學式:NH3(氨氣)、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氫)、HCl(氯化氫)
4、常見的酸根或離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錳酸根)、MnO42-(錳酸根)、PO43-(磷酸根)、Cl-(氯離子)、
HCO3-(碳酸氫根)、HSO4-(硫酸氫根)、HPO42-(磷酸氫根)、
H2PO4-(磷酸二氫根)、OH-(氫氧根)、HS-(硫氫根)、S2-(硫離子)、
NH4+(銨根或銨離子)、K+(鉀離子)、Ca2+(鈣離子)、Na+(鈉離子)、
Mg2+(鎂離子)、Al3+(鋁離子)、Zn2+(鋅離子)、Fe2+(亞鐵離子)、
Fe3+(鐵離子)、Cu2+(銅離子)、Ag+(銀離子)、Ba2+(鋇離子)
各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與上面離子的電荷數相對應:課本P80
一價鉀鈉氫和銀,二價鈣鎂鋇和鋅;
一二銅汞二三鐵,三價鋁來四價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為 -1,氟-1,溴為-1)
(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
5、化學式和化合價:
(1)化學式的意義:①宏觀意義:a.表示一種物質;
b.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②微觀意義:a.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
b.表示該物質的分子構成;
③量的意義:a.表示物質的一個分子中各原子個數比;
b.表示組成物質的各元素質量比。
(2)單質化學式的讀寫
①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的:a.金屬單質。如:鉀K 銅Cu 銀Ag 等;
b.固態非金屬。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氣體。如:氦(氣)He 氖(氣)Ne 氬(氣)Ar等
②多原子構成分子的單質:其分子由幾個同種原子構成的就在元素符號右下角寫幾。
如:每個氧氣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則氧氣的化學式為O2
雙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O2(氧氣)、N2(氮氣) 、H2(氫氣)
F2(氟氣)、Cl2(氯氣)、Br2(液態溴)
多原子分子單質化學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學式的讀寫:先讀的後寫,後寫的先讀
①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鎂)、NaCl(氯化鈉)
②酸根與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酸某」,如:KMnO4(高錳酸鉀)、K2MnO4(錳酸鉀)
MgSO4(硫酸鎂)、CaCO3(碳酸鈣)
(4)根據化學式判斷元素化合價,根據元素化合價寫出化合物的化學式:
①判斷元素化合價的依據是: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
②根據元素化合價寫化學式的步驟:
a.按元素化合價正左負右寫出元素符號並標出化合價;
b.看元素化合價是否有約數,並約成最簡比;
c.交叉對調把已約成最簡比的化合價寫在元素符號的右下角。
6、課本P73. 要記住這27種元素及符號和名稱。
核外電子排布:1-20號元素(要記住元素的名稱及原子結構示意圖)
排布規律:①每層最多排2n2個電子(n表示層數)
②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最外層為第一層不超過2個)
③先排滿內層再排外層
註:元素的化學性質取決於最外層電子數
金屬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4,易失電子,化學性質活潑。
非金屬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4,易得電子,化學性質活潑。
稀有氣體元素 原子的最外層有8個電子(He有2個),結構穩定,性質穩定。
7、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①以客觀事實為依據; ②遵循質量守恆定律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寫」、「配」、「注」「等」。
8、酸鹼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說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鹼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強;PH值越接近14,鹼性越強;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鹼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說明:(1)越左金屬活動性就越強,左邊的金屬可以從右邊金屬的鹽溶液中置換出該金屬出來
(2)排在氫左邊的金屬,可以從酸中置換出氫氣;排在氫右邊的則不能。
(3)鉀、鈣、鈉三種金屬比較活潑,它們直接跟溶液中的水發生反應置換出氫氣
10、物質的結構:
11、化學符號的意義及書寫:
(1)化學符號的意義:a.元素符號:①表示一種元素;②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
b.化學式:本知識點的第5點第(1)小點
c.離子符號:表示離子及離子所帶的電荷數。
d.化合價符號:表示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
當符號前面有數字(化合價符號沒有數字)時,此時組成符號的意義只表示該種粒子的個數。
(2)化學符號的書寫: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學式表示
c.離子的表示方法:用離子符號表示
d.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用化合價符號表示
註:原子、分子、離子三種粒子個數不只「1」時,只能在符號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2、原子、分子、離子、元素和物質(純凈物和混合物)間的關系:
13、
14、製取氣體常用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發生裝置
收集裝置
[固(+固)]
[固+液]
簡易裝置 [固+液] 排水法 向上
排空氣法 向下
排空氣法
15、三種氣體的實驗室製法以及它們的區別:
氣體 氧氣(O2) 氫氣(H2) 二氧化碳(CO2)
葯品 高錳酸鉀(KMnO4)或雙氧水(H2O2)和二氧化錳(MnO2)
[固(+固)]或[固+液] 鋅粒(Zn)和鹽酸(HCl)或稀硫酸(H2SO4)
[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鹽酸(HCl)
[固+液]
反應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
+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Zn+2HCl=ZnCl2+H2↑
CaCO3+2HCl=CaCl2+H2O+CO2↑
儀器裝置 P36 圖2-17(如14的A)
或P111. 圖6-10(14的B或C) P111. 圖6-10
(如14的B或C) P111. 圖6-10
(如14的B或C)
檢驗 用帶火星的木條,伸進集氣瓶,若木條復燃,是氧氣;否則不是氧氣 點燃木條,伸入瓶內,木條上的火焰熄滅,瓶口火焰呈淡藍色,則該氣體是氫氣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變渾濁,若渾濁則是CO2。
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於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 ①排水法(難溶於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 ①瓶口向上排空氣法
(密度比空氣大)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驗滿
(驗純) 用帶火星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氧氣已滿,否則沒滿 <1>用拇指堵住集滿氫氣的試管口;<2>靠近火焰,移開拇指點火
若「噗」的一聲,氫氣已純;若有尖銳的爆鳴聲,則氫氣不純 用燃著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若火焰熄滅,則已滿;否則沒滿
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
注意事項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當用第一種葯品製取時以下要注意)
②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凝結在試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試管底部使試管破裂)
③加熱時應先使試管均勻受熱,再集中在葯品部位加熱。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氣後,先撤導管後撤酒精燈(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試管破裂)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長頸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點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氫氣的純度(空氣中,氫氣的體積達到總體積的4%—74.2%點燃會爆炸。)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長頸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6、一些重要常見氣體的性質(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物質 物理性質
(通常狀況下) 化學性質 用途
氧氣
(O2) 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略大
①C + O2==CO2(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1、 供呼吸
2、 煉鋼
3、 氣焊
(註: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燒。)
②S + O2 ==SO2 (空氣中—淡藍色火
焰;氧氣中—紫藍色火焰)
③4P + 5O2 == 2P2O5 (產生白煙,生成白色固體P2O5)
④3Fe + 2O2 == Fe3O4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
⑤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氫氣
(H2) 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小,是最輕的氣體。 ① 可燃性:
2H2 + O2 ==== 2H2O
H2 + Cl2 ==== 2HCl 1、填充氣、飛艦(密度比空氣小)
2、合成氨、制鹽酸
3、氣焊、氣割(可燃性)4、提煉金屬(還原性)
② 還原性:
H2 + CuO === Cu + H2O
3H2 + WO3 === W + 3H2O
3H2 + Fe2O3 == 2Fe + 3H2O
二氧化碳(CO2) 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大於空氣,能溶於水,固體的CO2叫「乾冰」。 CO2 + H2O ==H2CO3(酸性)
(H2CO3 === H2O + CO2↑)(不穩定)
1、用於滅火(應用其不可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的性質)
2、制飲料、化肥和純鹼
CO2 + Ca(OH)2 ==CaCO3↓+H2O(鑒別CO2)
CO2 +2NaOH==Na2CO3 + H2O
氧化性:CO2 + C == 2CO
CaCO3 == CaO + CO2↑(工業制CO2)
一氧化碳(CO) 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於水,有毒氣體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火焰呈藍色,放出大量的熱,可作氣體燃料) 1、 作燃料
2、 冶煉金屬
②還原性:
CO + CuO === Cu + CO2
3CO + WO3 === W + 3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
(跟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破壞血液輸氧的能力)
解題技巧和說明:
一、 推斷題解題技巧:看其顏色,觀其狀態,察其變化,初代驗之,驗而得之。
1、 常見物質的顏色:多數氣體為無色,多數固體化合物為白色,多數溶液為無色。
2、 一些特殊物質的顏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亞鐵)
藍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態固態O2(淡藍色)
紅色:Cu(亮紅色)、Fe2O3(紅棕色)、紅磷(暗紅色)
黃色:硫磺(單質S)、含Fe3+ 的溶液(棕黃色)
綠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淺綠色)、鹼式碳酸銅[Cu2(OH)2CO3]
無色氣體:N2、CO2、CO、O2、H2、CH4
有色氣體:Cl2(黃綠色)、NO2(紅棕色)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NH3(此氣體可使濕潤pH試紙變藍色)、SO2
有臭雞蛋氣味:H2S
3、 常見一些變化的判斷:
① 白色沉澱且不溶於稀硝酸或酸的物質有:BaSO4、AgCl(就這兩種物質)
② 藍色沉澱:Cu(OH)2、CuCO3
③ 紅褐色沉澱:Fe(OH)3
Fe(OH)2為白色絮狀沉澱,但在空氣中很快變成灰綠色沉澱,再變成Fe(OH)3紅褐色沉澱
④沉澱能溶於酸並且有氣體(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鹽
⑤沉澱能溶於酸但沒氣體放出的:不溶的鹼
4、 酸和對應的酸性氧化物的聯系: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鹼反應生成鹽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應生成對應的酸:(各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05 + H2O == 2HNO3
(說明這些酸性氧化物氣體都能使濕潤pH試紙變紅色)
5、 鹼和對應的鹼性氧化物的聯系:
① 鹼性氧化物和鹼都可跟酸反應生成鹽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鹼性氧化物跟水反應生成對應的鹼:(生成的鹼一定是可溶於水,否則不能發生此反應)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鹼加熱會分解出對應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二、 解實驗題:看清題目要求是什麼,要做的是什麼,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一)、實驗用到的氣體要求是比較純凈,除去常見雜質具體方法:
① 除水蒸氣可用:濃流酸、CaCl2固體、鹼石灰、無水CuSO4(並且可以檢驗雜
質中有無水蒸氣,有則顏色由白色→藍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CO2)、NaOH溶液、
KOH溶液、鹼石灰等
③ 除HCl氣體可用:AgNO3溶液(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HCl)、石灰水、
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氣體雜質的原則:用某物質吸收雜質或跟雜質反應,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應,或者生成新的雜質。
(二)、實驗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點燃可燃性氣體(如H2、CO、CH4)或用CO、H2還原CuO、Fe2O3之前,要檢驗氣體純度。
②防暴沸:稀釋濃硫酸時,將濃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濃硫酸中。
③防中毒:進行有關有毒氣體(如:CO、SO2、NO2)的性質實驗時,在
通風廚中進行;並要注意尾氣的處理:CO點燃燒掉;
SO2、NO2用鹼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熱法製取並用排水法收集氣體,要注意熄燈順序。
(三)、常見意外事故的處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沖洗;鹼流到桌上,用稀醋酸沖洗。
② 沾到皮膚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沖洗,再用3 - 5% NaHCO3沖洗;
Ⅱ、鹼用水沖洗,再塗上硼酸;
Ⅲ、濃硫酸應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實驗室製取三大氣體中常見的要除的雜質:
1、制O2要除的雜質:水蒸氣(H2O)
2、用鹽酸和鋅粒制H2要除的雜質:水蒸氣(H2O)、氯化氫氣體(HCl,鹽酸酸霧)(用稀硫酸沒此雜質)
3、制CO2要除的雜質:水蒸氣(H2O)、氯化氫氣體(HCl)
除水蒸氣的試劑:濃流酸、CaCl2固體、鹼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無水CuSO4(並且可以檢驗雜質中有無水蒸氣,有則顏色由白色→藍色)等
除HCl氣體的試劑:AgNO3溶液(並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體)、KOH溶液(或固體)
[生石灰、鹼石灰也可以跟HCl氣體反應]
(五)、常用實驗方法來驗證混合氣體里含有某種氣體
1、有CO的驗證方法:(先驗證混合氣體中是否有CO2,有則先除掉)
將混合氣體通入灼熱的CuO,再將經過灼熱的CuO的混合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現象:黑色CuO變成紅色,且澄清石灰水要變渾濁。
2、有H2的驗證方法:(先驗證混合氣體中是否有水份,有則先除掉)
將混合氣體通入灼熱的CuO,再將經過灼熱的CuO的混合氣體通入盛有無水CuSO4中。現象:黑色CuO變成紅色,且無水CuSO4變藍色。
3、有CO2的驗證方法:將混合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現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六)、自設計實驗
1、 試設計一個實驗證明蠟燭中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論
①將蠟燭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乾燥潔凈的燒杯 燒杯內壁有小水珠生成 證明蠟燭有氫元素
②在蠟燭火焰上方罩一個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證明蠟燭有碳元素
2、試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燒和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論 圖
把兩支蠟燭放到具有階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燒杯里(如圖),點燃蠟燭,再沿燒杯壁傾倒CO2 階梯下層的蠟燭先滅,上層的後滅。 證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燒和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
三、解計算題:
計算題的類型有:①有關質量分數(元素和溶質)的計算
②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
③由①和②兩種類型混合在一起計算
(一)、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
溶質質量分數 = ╳ 100%
(二)、化合物(純凈物)中某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
某元素質量分數= ╳ 100%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質量分數計算
化合物的質量分數= ╳ 100%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
某元素質量分數= ╳ 100%
或:某元素質量分數= 化合物的質量分數 ╳ 該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質量分數
(五)、解題技巧
1、審題:看清題目的要求,已知什麼,求什麼,有化學方程式的先寫出化學方程式。找出解此題的有關公式。
2、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步驟:
①設未知量
②書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
③寫出有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答。
F. 截止到現在還在世的分析化學專業院士有哪些能不能詳細介紹一下他們的資料
化學家。江蘇鎮江人。1952年畢業於滬江大學化學系。1959年獲捷克斯洛伐克科學院副博士學位。1993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50年代末發現了陰離子促使汞電極氧化發生極譜氧化波的普遍規律, 提出界面形成汞配合及汞鹽膜理論。系統地研究了釕的極譜動力催化波和吸附催化波並提出其電極過程機理,&127;發現銻(Ⅲ)與各類氨羧配合劑形成配合物,錳(Ⅱ)與酒石酸雙核配合物等的極譜波,系統研究配合物的極譜電極過程。研究了各類染料、中性載體、配體等在液/液界面的離子轉移及對金屬離子的推動過程並探討其機理及離子轉移規律。系統研究各類微電極、化學修飾電極、電化學檢測器與液相色譜和毛細管電泳聯用。進行電化學掃描隧道顯微學和生物電化學研究。發表論著500多篇冊。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黃本立】男,1925年9月21日生於香港。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化學系教授,廣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五邑大學(廣東江門)名譽教授;中國化學會24屆常務理事,分析化學學科委員會主任,中國光學學會光譜學委員會副主任;《光譜學與光譜分析》副主編,《分析化學》編委會顧問,《分析化學學報》、《分析試驗室》、《冶金分析》、《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等國內期刊編委,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1985 -1995), Spectrochimica Review (formerly Progress in Analytical Spectros) (1986 -1995), Canadian Journal of Applied Spectros (formerly Canadian Journal of Spectros) (1983 - ), ICP Information Newsletter (1981 - ) 等國際期刊顧問編委或編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分析與環境化學學科評審組成員(1992—1995)何梁何利基金科學獎學科(專業)組評審委員。
1945—1949年就學於廣州嶺南大學物理系,1950 年在長春東北科學研究所(後為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參加工作,78年升副研究員,82升研究員,83年獲批為博士研究生導師,歷任分析研究室主任、中科院長春分院及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吉林大學、浙江大學、及長春地質學院兼職教授等職。1986年調廈門大學至今,歷任化學系教授、現代分析化學研究所所長等職。
46年來一直從事原子光譜分析研究,1957年提出的新型雙電弧光源多次為國內外專著及論文所引用和一些實驗室所採用,60年代初在我國首次建立原子吸收光譜裝置並發表了國內首批原子吸收論文,所主持的「光譜感光板測光自動化」課題1985年獲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獎,1975年起從事感耦等離子體(ICP)光譜分析研究,參加過多項獲獎工作(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獎 2次,國家科委及中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三等獎 2次,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獎一次),所研製的新型霧化-氫化物發生裝置獲中國專利。所主持的「ICP進樣方法及其過程的研究」1993年獲中科院長春分院自然科學獎三等獎,「流動注射在原子光譜分析中應用的技術、新方法」研究1995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1991年獲廈門大學第七屆「南強獎」個人一等獎。
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近二百篇,出版專著有《發射光譜分析》(1977,1979,合著)、《混合稀土元素光譜圖》(1964,合著)、《原子吸收及原子熒光分析譯文集》(1975,主編,合譯)。1982—1995參加過國際會議25次,應邀作過大會報告四篇,特邀報告13篇。
俞汝勤(1935-) 長沙人,分析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畢業於長沙雅禮中學。1953年入蘇聯列寧格勒礦業學院化學系學習,1959年畢業。回國後在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工作。1962年調湖南大學,歷任化工系教授、校長等職。1984年加入共產黨,是中國化學學會理事。《化學感測器》主編。專長於有機分析試劑和化學計量學研究,所主持的「氟離子選擇性電極研究」和「有機試劑用於電化學及催化動力分析研究」,分別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和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著有《現代分析化學與信息理論基礎》、《化學計量學導論》等。 選自百年長沙老照片叢書之《長沙名人》
G. 電化學除廢水中的酚
在氯鹽電解質中用電化學方法處理含酚廢水,研究了鹽的種類、濃度、溫度、電流密度、苯酚初始濃度、陰陽極轉換頻率分別對苯酚去除率、ClO-濃度及其電流效率的影響當Na2SO4的濃度為0.2mol/L、NaCl的濃度為0.1mol/L、苯酚初始濃度為200mg/L、電流密度為0.04A/cm2、溫度為35℃、pH=12.5、陰陽極轉換頻率5min/次及反應時間200min的條件下,苯酚的去除率為100%,COD去除率為5%。
【作者單位】:駐馬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化學系;駐馬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化學系;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 河南駐馬店 463000;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北京 102201;河南駐馬店 463000;北京 102201
【關鍵詞】:電化學;間接氧化;降解;含酚廢水
【基金】: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5972540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9804004)
【分類號】:X703
【DOI】:cnki:ISSN:1000-3770.0.2004-01-008
【正文快照】:
本研究選用石墨作電極,通過電解含氯鹽有機廢水生成CIO一間接氧化降解有機含酚廢水的可行性。首先考察了電化學產生Cl()一的影響因素巨門,重點研究了電化學產生C10一氧化去除苯酚的規律。1實驗部分Ll實驗儀器 YJSOI型超級恆溫器(上海躍進醫療器械廠);100/150型計量隔膜泵(美國IDEX公司);電化學反應器(自製,用有機玻璃製作的反應器:長、寬、高分別為Zoem、loem、15em。石墨電極長寬分別為6cm、3cm。五塊電極採用單極性接人,極間距為0.scm);96一1型恆溫磁力攪拌器(上海司樂儀器廠);25V一6A時間預置高精度直流電源(河南來成電源器材廠)…
Treatment of phenol-containing wastewater in the presence of NaCl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Several operating variables, such as the kind and cocentration of salts, pH value, temperature, current density, initial phenol concentration, the rate of conversion between anode and cathode, are explored to ascertain their respective effects on the removal of phenol and concentration and current effciency of ClO-. 100% phenol removal. Only 5% COD removal is obtained in a reaction time of 200min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NaCl 0. 1mol/L; Na2SO4 0. 2mol/L; pH = 12. 5; initial phenol-concentration, 200mg/L; current density 0. 03A/cm2; temperature 40 C , the rate of conversion between anode and cathods , 5min/L.
【Keyword】:electrochemical;indirect oxidation;Degradation;phenol-containing wastewater
在新窗口中下載文獻全文
支持PDF格式和CAJ格式
H. 考研考化學專業主要學什麼
一、研究方向及碩士指導教師:
應用電化學方向:
1)納米材料的制備技術及應用
2)功能材料的制備技術及應用
3)高比能化學及物理電源,目前主要包括: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高效微型溫差電池、金屬-空氣電池、太陽能電池等
4)電沉積及化學沉積
5)生物電化學
6)有機電化學
7)電催化與電合成
8)金屬腐蝕與防護
9)環境電化學
碩士指導教師:唐致遠,姚素微,王為,田建華,劉建華
精細化工方向:
(1)精細化學品合成化學與精製技術
(2)現代精細合成技術理論及應用
(3)特種功能材料化學及其應用
(4)納米粒子制備與分散技術
(5)納米半導體催化科學
(6)高效環境凈化技術
指導教師:馮亞青、劉東志、王世榮、張天永、張衛紅、李祥高
二、專業特點:
1、應用電化學方向:
天津大學應用電化學是國家211重點建設的學科之一,始建於1957年。該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有一大批在國內外影響廣泛的專家學者,可以培養包括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後在內的各類人才,在國內外享有很高威望,是我國應用化學學科首批博士和碩士點授權單位,並建有博士後流動站。
應用電化學學科是一門邊緣學科,也是一門交叉學科。其學科性質決定了應用電化學的發展與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特別是進入21世紀,電化學科學和技術在各類高、精、尖技術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形成了諸多系統的發展方向,包括:材料電化學、能源電化學、生物電化學、環境電化學、半導體電化學、微電子電化學、有機電化學、腐蝕電化學,等等。作為工科院校的應用電化學專業,我們在納米材料、金屬電沉積和化學沉積、化學電源及物理電源、電催化及電合成等方面的研究一直居國內領先。
應用電化學學科現已形成的極具優勢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
新型高比能電源:
1)鋰離子電池及相關材料的研究:近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通過國家科技部鑒定之後,在北京高新技術園區投資6000萬元建立了鋰離子電池中試生產基地。已成功地生產出我國最大容量的150Ah動力型大功率鋰離子電池;2)電化學電容器及電極材料的研究:已成功研製出以納米氧化鎳為電極材料,比能量達50wh/Kg,比功率2500W/Kg的電化學電容器,關鍵技術指標已超過國外同類產品。後繼研究目標是設計超級電容器-鋰離子電池組合電動汽車混合動力系統;3)鋁-空氣電池及相關材料的研究:成功地解決了鋁電極的活性溶解與鈍化間的矛盾,已研製成功性能高度穩定、比能量高的鋁-空氣電池,獲得顯著經濟效益;4)聚合物膜燃料電池(PEMFC):是我國最早進行PEMFC基礎研究的單位之一,先後承擔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天津市重點基金及橫向課題。自98年起進行PEMFC樣機的研製及相關技術的開發,已成功試制出500W-3kW的氫氧燃料電池;5)微型高效溫差電池採用納米材料技術,通過構制具有高的熱電轉換效率的一維有序納米線陣列熱電材料,研製開發微米量級、適用於微機電系統和晶元系統的新型自供式微型高效溫差電池。該項研究目前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納米材料的制備技術及應用研究
本學科採用化學與電化學方法研製納米材料,在納米點、納米線和納米面等納米材料的形成機理、制備技術及應用方面進行了長期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進行中的科研內容主要有:1)以單分子膜自組裝體為襯底,化學沉積納米金屬膜與多層膜,以獲得三維空間尺度均為納米量級的金屬元器件和納米金屬結構體(列陣);2)納米碳黑及有機顏料分散技術;3)一維納米線陣列結構半導體高效熱電轉換材料制備技術及應用。4)一維納米孔陣列結構無機膜材料制備技術及應用;5)納米材料催化劑及納米材料抗菌劑的制備技術及應用;6)納米復合鍍層的制備技術及應用。
2、精細化工方向:
本研究方向涉及范圍很廣,包括精細化工的多個行業如染料、顏料、醫葯、有機中間體、有機光功能材料、日用化學品、助劑、農葯等方面,具有很強的應用特點,科研項目投資少,見效快,研究成果與日常生活及國民經濟建設聯系緊密,新產品附加值高。最近幾年,又開展了納米半導體材料的基礎研究及應用,包括納米光催化凈化環境污染物和納米光催化精細有機合成。為適應社會發展以及對友好環境重視,加強了高效、綠色環境凈化技術的開發和研究。本專業師資力量強,多數導師在國內外獲得博士學位,年青、有活力,新知識接受快,重視教學與科研的緊密結合,取得了顯著的教與學效果。安排課程結合學生的畢業論文和畢業後工作需要,涉及知識面寬,知識結構合理。
目前精細化工研究方向為隸屬於應用化學學科的博士點,授予應用化學博士、碩士學位,博士生導師2名(教授)。本專業與全國同類高校及科研院所在教學與科研領域有密切交流與合作,每2年1次輪流由本校主辦全國青年精細化工學術會議,加強同行的交流,並擴大在全國的影響。
二、碩士期間主要課程及論文要求:
電化學方向:
學位課程:馬克思主義理論、第一外國語、應用數學基礎、工程與科學計算、計算機技術及應用基礎、最優化方法、隨機過程基礎、數理方程、偏微分方程的差分法、高等有機化學、高等無機化學
必修考查課程:體育課、學術報告、現代化工新實驗技術、綠色化學工藝(雙語)、知識產權法、現代管理學、電化學進展、論文選題與寫作
選修課程:量子化學、高等精細有機合成、有機功能材料、納米光催化科學與應用、有機結構波譜分析、有機化合物分離分析技術、結構化學、固體表面化學、界面化學、配位化學、膠體化學、化學動力學、計算機文獻檢索與國際互聯網、最優化方法、第二外國語(英語)、天然聚合物化學、電極過程動力學、金屬組織與性能、納米材料科學、新型功能材料、材料電化學、能源電化學、有機電合成、有機光電信息材料、仿生材料與組織工程。精細化工方向:
學位課程:馬克思主義理論、高級英語、英語聽說、管理英語、商務英語、應用數學基礎、工程與科學計算、計算機技術及應用基礎、高等有機化學、高等精細有機合成、化工分離過程。
必修考查課程:體育課、學術報告、現代化工新實驗技術、綠色化學工藝(雙語)、現代管理學。
選修課程:有機化合物分離分析技術、量子化學、有機功能材料、精細化工進展、納米光催化科學與應用、有機結構波譜分析、結構化學、固體表面化學、界面化學、配位化學、化學反應工程(I+II)、化學動力學、計算機文獻檢索與國際互聯網、最優化方法、第二外國語、天然聚合物化學等。
在學期間應能發表1~2篇研究或綜述論文,同時完成3~4萬字高質量學位論文並通過碩士論文答辯。
四、近年來主要科研項目和成果:
電化學方向:本專業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在國內外有著廣泛影響。近年承擔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高科技研究計劃863項目、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項目、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國家教委優秀青年基金、霍英東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以及省部級星火項目等百餘項,完成多項國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等科技攻關項目,科研經費超過數千萬元。應用電化學專業取得國家發明三等獎兩項,國家教委二等獎多項,在國際、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幾百篇,其中SCI及EI收錄的論文百餘篇,專著十餘本。
精細化工方向:本專業的教師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較高的學術水平,近年承接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項目、霍英東基金、天津市及其它省部級科學基金、國家教委優秀青年基金、、國際合作項目、企業合作項目百餘項,完成多項國家六五、七五、八五等科技攻關項目。取得多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天津市科技進步獎。在國際、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二百餘篇,其中SCI及EI收錄的論文幾十篇,經教育出版社、化工出版社、中國石化出版社、天津科技出版社等出版專著十餘本。
五、就業方向:
本專業在國內外享有極高的知名度,並成為同行業的佼佼者。畢業生在社會上深受歡迎,適應范圍廣,擇業面寬,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國家大中型企業以及獨資、合資企業如安美特、摩托羅拉公司、寶潔公司、三星公司、華達電源公司等,也有很多畢業生在本校或國內外高校繼續深造,獲得博士學位。
I. 急!考研想考應用化學!求高人指點迷津 !!!
考試科目:
302數學二884化工原理或890有機化學或887物理化學
復試科目:綜合化學
導師:戴曉雁博士(男,出生年月:1959年8月6日),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黨派:九三學社
主要學術兼職:《精細化工》、《石油化工》編委,四川省西部化工城專家組成員。
主要社會職務:九三學社成都市委副主委、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常委、九三學社四川省委秘書長。
研究方向:1. 等離子化工2. 精細化工
簡歷:
1978~1982:成都科技大學化工系有機化工,工學學士
1982~1992:成都科技大學化工系,助教、講師,在職學習化學工程碩士課程
1992~1996:四川聯合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化學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工學博士、副教授
1996~現在: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等離子體科學與技術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
★ 發表的論文:
1. 大氣壓交流輝光放電等離子體氣-液相化學反應器,《核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1997,17(4), EI收錄
2. 環孢菌素A免疫抗原合成進展,《精細化工》,2000,vol.17,No.8
3. 環孢菌素A與4-苯甲醯苯甲酸反應的研究,《精細化工》,2001,Vol.18,No.3
4. 環孢菌素A人工抗原的制備,《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Vol.38,No.3
5. Kinetic Model for Absorption of Carbon Dioxide into Ammoniated Aqueous Solution of Sodium Sulfate, In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2001,vol.40,No.2, SCI收錄,EI收錄
6. 油脂的等離子體氧化研究,《四川聯合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1999,Vol.3,No.3
7. C18烯酸的等離子體選擇性加氫,《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0,vol.32,No.4
8. 熱等離子體裂解煤研究綜述,《煤化工》, 2000,No.1(Total No.94)
9. 萃取提純混合酯的工藝條件研究,《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0,vol.32,No.5
10. 酯化反應處理廢醋酸製取混合酯的工藝條件研究,《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0,vol.32,No.5,
11. 化學工業中的新技術革命-冷等離子體的化學合成應用,第一屆國際綠色化學高級研討會論文集,1998合肥,
12. 含水樹脂吸附劑在烴-醇二元溶液中的吸附,《化工學報》,2002,Vol.53,No.1
13. 金紅石型雲母鈦珠光顏料的合成研究,《精細化工》,2002,Vol.19,No.4
14. 等離子體化學化工中的一些基本問題,2002.1.10-12,合肥,青年低溫等離子體研討會(基金委主辦)
15. 化學誘導法制備金紅石型雲母鈦珠光顏料,《硅酸鹽學報》,2002,No.5
16. 氮氣等離子體裂解天然氣制乙炔乙烯,《核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2002,No.3
17. 等離子體裂解天然氣制乙炔的技術可行性,《天然氣化工》,2002,Vol.27,No.3
18. Preparation of Ultra-fine Aluminum Nitride in Thermal Plasma,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Vol.4, No.4, 2002
19. Preparation of Cyclosporine A Immunogen,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Vol.11, No.3, 2002
20. 交流非平衡等離子體裂解甲烷制C2烴,《核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Vol.22, No.1, 2002
21. A New Grade Carbon Black Proced by Thermal Plasma Process,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Vol.5, No.3
22. 熱等離子體裂解天然氣制備C2烴, 《核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Vol.23,No.1,2003
23. β-羧乙基鍺倍半氧化物的合成工藝研究, 《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Vol.35,No.3,2003
24. 熱等離子體裂解甲烷的熱力學與動力學分析,《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Vol.35,No.4,2003
25. 等離子體裂解天然氣制納米炭黑和乙炔,《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Vol.21, No.5,2003
26. 冷等離子體裂解甲烷制2烴動力學分析及模擬,《天然氣化工》,Vol.28, No.6,2003
27. 用於低溫液相合成甲醇的銅鉻鋁催化劑的研製與表徵,《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Vol.35, No.6,2003
28. 氣相催化法甲醇脫水合成二甲醚的工藝和催化劑研究,《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Vol.36, No.1,2004
29. 等離子體法制備超細粉體氮化鋁的研究,《化工新型材料》,NO.7,2004
30. 等離子體裂解天然氣制納米炭黑和乙炔,《化學工程》,No.4,2004
31. 炭黑氧化改性的方法,《橡膠工業》,No.11,2004
32. 氮與天然氣流量比對等離子體炬法制C2烴的影響,《天然氣工業》,Vol.24,NO.8,2004
33. 熱等離子體裂解天然氣和煤制乙炔乙烯,《化工學報》,Vol.55,No.8,2004
34. 溶膠凝膠法制備裂解銅系催化劑,《化學研究與應用》,No.1,2005
★ 在研項目
1. 抗生素血葯濃度檢測試劑盒研究,四川省重點項目(G0098)
2. 有機鍺倍半氧化物的合成研究,四川省應用基礎研究
3. 直流電弧等離子法裂解天然氣制乙烯、乙炔、甲基炭黑,四川省旌遠國際商貿有限責任公司
4. 高品位超細氮化鋁粉體,科技部創新基金項目
5. 等離子體增強的催化反應機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完成項目
1.超音速低溫等離子體-液體噴霧兩相流反應體系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9876022)
2.天然氣的等離子裂解制烴類化合物,四川省人事廳,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基金
3.C18烯酸等離子選擇性加氫,瀘天化油脂公司(合同號961111)
4.5000噸/年磷石膏直接轉化法生產硫酸鉀技術研究,國家科委重點攻關項目(96-920-14-04),青島東方化工集團(合同號961136)
5.醋酸生產中廢酸的綜合利用,中英楊子乙醯化工公司(合同號971103)
6.醋酸生產中廢酸的綜合利用設計,中英楊子乙醯化工公司(合同號98110052)
7.喹呔酮類分散染料的關鍵中間體2—甲基—3—羥基喹啉合成,江蘇省靖江化工研究所
8. 等離子體裂解煤制有機化合物的物理化學基礎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編號19935010,太原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四川大學聯合承擔)
9. 等離子體改性汽車燃油抑制NOx 排放應用基礎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預研項目
★ 獲獎項目
1. 加快實驗室體制改革與結構調整,建立實驗室新體系,四川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00年
2. CH新型萘系高效減水劑新技術,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1年
3. 天然氣催化轉化制合成氣與低溫液相合成甲醇方法用催化劑的研究,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