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好公司與壞公司投資分析

好公司與壞公司投資分析

發布時間:2021-02-21 04:48:50

㈠ 企業投資風險分析與其對策是什麼

企業財務風險存在於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企業的財務決策幾乎是在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做出的,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經濟發育不健全的條件下更是不可避免。中國企業財務風險財務風險包括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營運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應建立企業財務風險識辨系統和有效的風險處理機制,完善風險管理機構,進一步防範企業財務風險。
〔關鍵詞〕 財務危機,財務風險,預警分析

企業財務風險是指在各項財務活動過程中,由於各種難以預料或控制的因素影響,財務狀況具有不確定性,從而使企業有蒙受損失的可能性。財務風險客觀存在於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財務風險的存在,無疑會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對中國企業財務風險的現狀、成因及其防範措施進行探討,以期降低風險、提高效益就顯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中國企業財務風險的現狀

企業財務活動,一般分為籌資活動、投資活動、資金營運和收益分配四個方面。相應地,財務風險也就包括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營運風險、收益分配風險。具體來說,中國企業財務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資金結構不合理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長期資本構成及其比例關系。資本結構的不合理將使企業財務負擔沉重,償付能力嚴重不足,導致財務風險的產生。中國企業大部分生產經營資金的來源為自有資金和借入資金。從國有企業財務結構來看,普遍存在著資產負債率較高、銀行貸款過多的問題。據國務院國資委公布的消息,2005年上半年,169家中央企業中凈資產同比增長不足1%或下降的有69家,資本積累嚴重不足;過度負債的有52家,不少企業流動比率不足國際警戒標准(200%)。有的企業資產負債率達80%以上,還有的甚至超過100%.一旦市場銷售縮減,很難靠借新債還舊債的方式維持資金運轉。從企業負債結構來看,長期負債較少,短期負債過多,企業對銀行的依賴很大。企業過分依賴銀行,當出現支付危機時,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財務風險,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資成本加大。可見,中國企業資本結構存在比較大的問題。

(二)投資缺乏科學性

企業投資包括對內投資和對外投資。在對外投資上,很多企業投資決策者對投資風險的認識不足,盲目投資,導致企業投資損失巨大,從而財務風險不斷。企業對內投資主要是固定資產投資。在固定資產投資決策過程中,很多企業對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統的分析和研究,加之決策所依據的經濟信息不全面、不真實以及決策者決策能力低下等原因,使得投資決策失誤頻繁發生,投資項目不能獲得預期的收益,投資無法按期收回,這也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財務風險。

(三)資金回收策略不當

現代社會企業間廣泛存在著商業信用。一些企業為了增加銷量,擴大市場佔有率,大量採用賒銷方式銷售產品。從會計核算的角度看,這可以增加企業利潤,但相當多的企業在信用銷售過程中對客戶的信用等級了解不夠,盲目賒銷,造成大量應收賬款失控,相當比例的應收賬款長期無法收回,直至成為壞賬。另一方面,在中國企業流動資產中,存貨所佔比重相對較大,且很多表現為超儲積壓存貨。2005年上半年中央企業應收賬款和存貨佔用資金1.42萬億元,占流動資金的36%.在全部中央企業中,應收賬款和存貨占流動資金比重超過50%的有37家。資產長期被債務人和存貨佔用,使得企業缺少足夠的流動資金進行再投資或歸還到期債務,嚴重影響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及安全性。

(四)收益分配政策不規范

股利分配政策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分配方法的選擇會影響投資者對企業狀況的判斷和企業的聲譽,從而影響企業資金的來源,也可能影響企業潛在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如果企業的利潤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結合企業的實現情況,不進行科學的分配決策,必將影響企業的財務結構,從而形成間接的財務風險。與國際上廣泛採用的股利政策相比,中國企業較少分配現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紅股的分配方法,這一方面有意無意間助長了證券市場上的投機氣氛,另一方面無助於投資者形成正確的投資理念。不僅如此,中國企業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無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資者無所適從。

二、中國企業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分析

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企業存在財務風險是難免的,關鍵是必須了解風險的起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自身處於不敗之地。中國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原因很多,既有企業外部的原因,也有企業自身的原因。總體來看,中國企業財務風險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企業的理財活動尚未與不斷變化的外部經濟環境相適應

企業財務活動是處於一定的環境之下,並受這些環境的制約,包括國民經濟整體的形勢及行業景氣度,國家信貸以及外匯等政策的調整、銀行利率及匯率的波動、通貨膨脹程度等等。企業理財環境的變化莫測是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外部原因,因為這些因素存在於企業之外,其變化對企業來說,是難以預見和難以改變的,這必然影響到企業的財務活動,比如利率的變動必然會產生利率風險,包括支付的利息過多的風險、產生利息的投資發生虧損的風險和不能履行償債義務的風險;而中國企業大多財務管理基礎薄弱,缺乏市場觀念和對外部環境變化的適應及應變能力,面對外部環境不利變化不能進行科學的預見,反應滯後,措施不力,財務風險必然產生。

(二)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混亂,決策缺乏科學性

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混亂也是中國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中國,企業與內部各部門之間及企業與上級企業之間,在資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權責不明、管理混亂的現象,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資金流失嚴重,資金的安全性、完整性無法得到保證。在采購、生產、銷售、財務、市場預測等各環節之間缺乏統籌協調配合,造成應收款項、存貨等資產損失嚴重。在進行投資決策時不進行深入市場調研和科學論證,盲目投資,形成不良資產或巨額損失。資本結構缺乏科學規劃,籌資綜合成本高,造成負債比重加大,財務風險增高。

(三)內部財務監控機制不健全

內部財務監控是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中一個非常重要而且相當獨特的系統,為使其更能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企業不僅應該設置獨立的組織機構,更重要的是要根據本企業的特點,建立起一套比較完整的、系統的、強有力的內部財務監控制度,才能保證企業內部財務監控系統的高效運行。而中國企業大多沒有建立內部財務監控機制。即使有,其財務監督制度執行也不嚴格,特別是有的企業管理與監督合而為一,缺乏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制度,對財經紀律置若罔聞,難以進行有效的約束,財務風險極易發生。

(四)企業理財人員素質不高,缺乏風險意識

任何系統的運行,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條件,高素質的理財人員,更是企業不可多得的財富。就目前的情況看,中國企業的理財人員受傳統計劃經濟的影響和受專業教育的程度限制,其綜合素質和業務素質都有待提高,他們的理財觀念和理財方法,特別是職業道德和職業判斷能力,還不能在更大程度上適應市場經濟環境的要求。

三、企業財務風險的防範

如何防範企業財務風險,化解財務風險,以實現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工作重點。筆者認為,防範企業財務風險,主要應做好以下工作。

淺談企業財務的風險管理 來自: 免費論文網www.paper800.com
(一)建立企業財務風險識辨系統

要對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防範,首先必須准確、及時地識辨企業的財務風險。一般來講,企業財務風險的識辨可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 用「阿爾曼」模型建立預警系統。這種方法是由美國愛德華。阿爾曼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來的基於多元判別模型的財務預警系統。他利用逐步多元鑒別分析逐步提取五種最具共同預測能力的財務比率,建立起了一個類似回歸方程的Z計分法模型: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其中:X1=營運資金/資產總額;X2=留存收益/資產總額;X3=息稅前利潤/資產總額;X4=普通股和優先股的市場價值總額/負債賬面價值總額;X5=銷售收入/總資產。

該模型實際上是通過五個變數(五種財務比率),將反映企業償債能力指標、獲利能力指標和營運能力指標用一個多元的線性函數公式有機聯系起來,綜合評價企業財務風險的可能性。阿爾曼認為:若Z值小於1.81,則企業存在很大的財務風險;若Z值在1.81-2.99灰色區域,企業財務狀況不明朗;若Z值大於3,說明企業的財務狀況良好,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很小。阿爾曼還提出Z值等於1.81是判斷企業破產的臨界值。

2. 利用單個財務風險指標趨勢的惡化來進行預測和監控。通常,按照財務比率指標的性質及綜合反映企業財務狀況能力的大小,預警企業財務風險的比率主要有:(1)現金債務總額比。它等於經營現金凈流量除以負債總額。這個比率越高,企業承擔債務的能力越強。(2)流動比率。它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比。一般認為流動比率應該在2以上,但最低不低於1.影響流動比率的主要因素有營業周期、流動資產中的應收賬款數額和存貨的周轉速度。(3)資產凈利率。它等於凈利潤除以資產總額。它是把企業一定期間的凈利與企業的資產相比較,表明企業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果。指標越高,表明資產的利用效率越好,說明企業在增加收入和節約資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則相反。同時,資產凈利率又是一個綜合指標。企業的資產是由投資人投入或舉債形成的,凈利的多少與企業資產的多少、資產的結構和經營管理水平有密切的關系。影響資產凈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產品的價格、單位成本的高低、產品的產量和銷售的數量和資金佔用量的大小等。(4)資產負債率。它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之比。它主要用來衡量企業利用負債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並反映企業對債權人投入資本的保障程度。通常該比率應以低為好,但當企業經營前景較為樂觀時,可適當提高資產負債率,以獲取負債經營帶來的收益;若企業前景不佳,則應減小資產負債率,從而降低財務風險。(5)資產安全率。它是資產變現率與資產負債率之差,其中,資產變現率是預計資產變現金額與資產賬面價值之比。它主要用來衡量企業總資產變現償還債務後剩餘系數的大小。系數越大,資產越安全,財務風險越小;否則反之。

企業可以應用比較、比率分析法來考察其自身歷年以來財務比率指標的變化趨勢,並借鑒行業指標的平均值與先進企業的指標值來判斷本身財務狀況的好壞,從而有效地規避風險、控制風險、延緩危機甚至杜絕危機。

3. 編制現金流量預算。企業現金流量預算的編制,是財務管理工作中特別重要的一環。由於企業理財的對象是現金及其流動,就短期而言,企業能否維持下去,並不完全取決於是否盈利,而取決於是否有足夠現金用於各種支出。准確的現金流量預算,可以為企業提供預警信號,使經營者能夠及早採取措施。為准確編制現金流量預算,企業應將各具體目標加以匯總,並將預期未來收益、現金流量、財務狀況及投資計劃等以數量化形式加以表達,建立企業全面預算,預測未來現金收支的狀況可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為期,建立滾動式現金流量預算。

當然,一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應該具有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以及稽核制度,否則即使最先進的預警系統也得不到正常的運轉。由於各企業的組織形式、企業規模等存在差異,企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來設計符合其自身要求和特點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二)建立有效的風險處理機制,增強抗險能力

為了有效防範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企業必須從長遠利益著眼,建立和健全企業財務風險防禦機制。(1)可以通過某種手段(比如參加社會保險)將部分或全部財務風險轉移給他人承擔的方法,建立健全企業風險轉移機制。(2)可以通過企業之間聯營、多種經營及對外投資多元化等方式及時分散和化解企業財務風險,建立健全企業風險分散機制。(3)可以在選擇理財方案時,綜合評價各種方案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在保證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前提下,建立健全風險迴避機制。(4)可以建立健全企業的風險基金和積累分配機制,及時足額的增補企業的自有資金,壯大企業的經濟實力,提高企業抗擊財務風險的能力。

(三)建設財務風險制度文化,增強風險防範意識

企業財務風險的高效管理得益於企業上下一心的全員參與和制度支撐。只有在文化層面上加強企業員工的財務風險意識,打破傳統的風險自我無關和自我分割管理的思想,建立起全面整體的風險觀,在工作中處處時時評估和發現風險,自發的協調和實現團隊化風險控制,把風險管理的觀念和行動落實到每個人的身上。同時,管理層應致力於調查和規劃本企業的風險制度文化建設,制度控制和文化引導雙管齊下,努力提升企業的風險管理水平。要使財務管理人員明白,財務風險存在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任何環節的工作失誤都可能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必須將風險防範貫穿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企業領導人員應加強科學決策、集體決策,擯棄經驗決策、「拍腦門」決策等主觀決策習好,降低財務決策風險。

(四)完善風險管理機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復雜性和多樣性要求企業必須建立和完善相應的組織機構對風險實施及時有效的管理,只有把企業的財務風險實現組織化運作,才能實現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得到足夠的重視和真正的規模運行。企業可以單獨設立一個財務風險管理處並配備相應的人員對財務風險進行預測、分析、監控,以便及時發現及化解風險,建立健全風險控制機制。另外,治理結構和內控制度弱化本身就是高風險的表現,因此,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實現科學決策、科學管理,形成完整的決策機制、激勵機制和制約機制。其次要建立監督控制機制,特別要加強授權批准、會計監督、預算管理和內部審計。再次是財務和會計應該分設,單位分管領導分開,分別設置管理中心,各行其責。最後要充分發揮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的作用,搞好內部控制的評審和風險估計。

(五)理順企業內部財務關系,做到責、權、利相統一

為防範財務風險,企業還須理順內部的各種財務關系。各部門要明確其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地位、作用、職責及被賦予的相應權力,做到權責分明,各負其責。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企業應兼顧各方利益,以調動各部門參與企業財務管理的積極性,從而真正做到責、權、利相統一。

〔參考文獻〕

〔1〕鍾言。財務風險防「四高」 〔N〕。中國經濟時報,2005-11-29.

〔2〕朱然。現代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防範〔J〕。經濟師,2005,(4)。

〔3〕王小惠。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其防範〔J〕。經濟師,2006,(3)。

〔4〕陳念東。淺議企業財務失敗預警系統的建立〔J〕。林業財會與會計,2000,(9)。

〔5〕劉秋萍。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J〕。建築管理現代化,2003,(2)。

〔6〕嚴真紅。我國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其防範〔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1,(4)。
參考資料:http://www.paper800.com/paper47/D70545EB/

㈡ 投資中如何根據現金流和收益值評價公司的好壞,附帶3個財務問題

主問題:首先要說明一個概念,公司好不代表股票好,公司不好也不代表股票不好.收益率,包括總資產收益率和凈資產收益率都是越高越好,這代表盈利能力.適度的現金才是恰當的.過多的現金可能預示盈利能力差,或者公司沒有/無法找到好的投資機會.過少的現金是風險的體現.公司即使不是資不抵債,也會因現金流的缺乏而破產.現在的金融危機正是最好的詮釋.
要全面評價公司的好壞,不是這兩個指標就夠的.也不是我在這能說清楚的:)

1.財務資料中的收益都是會計收益,與現金流入不等同.比如,我現在賣給你一包煙,我們達成了買賣協議,約定價格,交貨時間和方式,在會計上我就可以認為我已經得到收入.但要等我收到你錢的那一刻,我才有現金流入.長期負的現金流狀況是不能持續的.短期負的現金流也是風險的標志.可能由於存貨積壓,應收帳款拖欠等等.
再次重申,好的公司不代表好的股票,至少還需結合股票價格才能初步判斷.這種基本面的分析方法有:股利貼現,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和乘數模型等.

2.凈資產就是總資產減去負債.也就是股東權益,包括已發行股票,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等.

3.簡單的說,未分配利潤不太能說明公司投資價值;現金流表徵風險;收益率反映其盈利能力,結合紅利派發和股票價格能初步對公司的投資價值進行分析.

㈢ 如何看一個公司是否值得投資(公司分析)

要分析一個公司是否值得投資,應該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首先,分析公司所處的外部環境,即行業情況分析1.分析該行業的性質,市場容量,以及行業內主要企業的情況,他們各佔了多少的市場份額。2.分析行業的增長趨勢,以及處於哪個行業周期(初始,成長,成熟,衰退),是否有整合的趨勢。3.分析行業的競爭態勢以及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壁壘/風險4.影響行業發展的因素(政策變化,經濟情況,消費習慣變化,科技的發展,ETC.)5.該行業獨有的特點以及其他因素其次進行公司基本面的分析:1.公司的股東背景/企業性質/主要的創業團隊,管理團隊2.公司的行業地位(歷史/產量/銷量/技術/市場份額/品牌/服務。。。)3.公司的主營業務構成和變化趨勢4.公司的產品分析:包括主要產品的價格/利潤走勢,以及影響他們的主要因素;5.主要產品成本的構成,是否對原材料有議價權利,原材料供應商情況。6.公司的盈利模式/銷售渠道。7.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獨有的產品/品牌/成本控制/管理。。。)8.公司未來業績增長點:產能/市場/規模/技術/政策扶持 公司的基本面分析以後對公司及同行業內的其他主要競爭對手進行對比(歷史/產量/銷量/技術/市場份額/品牌/服務)。通過對比得出公司的競爭優勢及不足。公司的財務分析:兩種比較:同一公司不同報告期的縱向比較/同類公司同一報告期的比較主要數據包括:1.近年來收入/利潤情況,成本變化情況2.盈利能力分析3.資產周轉4.償債能力5.現金流情況根據公司歷年的報表以及分析基本面後得出的相關信息進行業績預測估值分析(下面一篇提到) 總之,在評價一個公司的時候可以從上到下進行分析,即從行業情況到公司基本面/同業公司對比到公司的財務狀況最後進行相應的業績預測以及估值分析。最後得出:這個行業是不是一個好的行業,前景是否明朗樂觀。 公司是不是一個好的公司,是否具有足夠的競爭力,是否擁有很好的發展機會。業績的增長點是否清晰。管理的團隊是不是可靠。財務情況是否良好,各項財務指標是否正常。自己模擬建立一張利潤表,業績的預測是否樂觀最後綜合估值的結果判斷公司是否值得投資,公司提供的價格是否合適。

㈣ 怎樣才能看出一個企業的發展好壞,從那些方面考慮呢

好的企來業構思的重要性有哪些?源
答復:以簡單的論述這個問題?
(1)、以企業的戰略思想為目標,以優先轉變企業轉型升級為指導意義,以優先考慮企業經營發展為目的,以積極構建企業的雙創優質效益,以緊緊築牢企業的『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根基,為企業管理人才層級奠定夯實的物質基礎。
(2)、以統籌管理企業戰略化合理布局,以深化和務實業務戰略夥伴關系,以深度謀劃市場營銷佔有率份額的達成,為樹立市場化經營規模,以執行標准化流程體系,構建未來市場營銷區域化合作的雙創業績平台。
(3)、以轉變企業傳統經營模式與現代經營理念為方式,以加強企業員工的考核與培訓工作,以增強企業團隊的凝聚力和號召力,以定期開展企業黨建活動與企業人才晉升機制相結合,以完善人才激勵和約束薪酬制度的建立,以全面培養企業綜合素質的全能型人才。
(4)、以培育企業戰略核心競爭力,以打造企業產品的高端化市場品牌,以孵化企業產業園區建設,以技術工程研發團隊為主力,以實現智能製造向智能創造的轉變,以精益求精的技術潛力優勢,以傾力打造市場產品的公信力與知名度,以實現企業科技產品的驅動力,以創造企業謀求市場機遇的發展新變革。
謝謝!

㈤ 如何鑒別好公司與壞公司 標准有哪些

壞公司鑒別方法
1、一般前一個月的工資會在下個月的5號-10號才發給員工,還時不時的拖欠員工工資,更可恨的是還沒有任何解釋;
2、基本工資都很低,一種很低能的避稅方式;
3、設立績效獎,就是把你每月工資的30%留出來,等到一個季度後如果你的KPI達標就足額發給你,不然就扣掉這30%,而考核的標准往往是領導的心情是否好壞;
4、實行S.B打卡考勤制度 ;
5、加班不給加班費,但嘴裡還說:「其實公司是不鼓勵加班的」;
6、年假不能和10/1 春節長假一起休;
7、領導一面說要有成本意識,一面又吃公司、喝公司,連一瓶礦泉水都報銷;
8、不尊重員工,好像員工在這里工作就是她/他的僕人一樣,呼來喚去;
9、做事沒計劃、沒系統,拍腦門做出決定,朝令夕改(這一般是領導者心裡發虛) ;
10、每周開扯淡例會(會上還要求你用小本記錄) ;
11、一崗多職,也就是說你除了完成你本崗位的工作外,公司還要給你安排其他的工作去做,但工資不會給你雙份;
12、要員工簽訂所謂的保密協議,敬業條款,但又不給補償;
13、不相信自己的員工,認為員工都在挖公司牆角,而最大的蛀蟲就是領導者本人;
14、領導者低能,連話都說不清楚,還JB中文加英文說話(其實開會的都是中國員工),但真正的全英文文件,Y看上去就跟文盲一樣(一般女性裝B領導居多);
15、一般這種鱉三公司的領導者總是幻想著佔領整個市場,也就是說總是想破壞已有的市場運作規則,把所有的市場份額都佔領,錢都他一個人賺,把所有的市場環節都攬在自己的公司裡面,但又不擴大經營規模,典型的痩驢拉硬屎。

㈥ 如何看待一個公司的好與壞

一個公司的好壞,要看員工,如果員工死心塌地的跟著,而且也會有很多人想進這家公司,這家公司應該會很好。

㈦ 哪些指標能看出一個公司的好壞

1、市場
看一家公司的好壞,首先要了解其市場大環境和公司目前所處產業鏈的位置。如果公司市場做的不錯,一般還是有前景的,不足的地方只要彌補一下即可。如果市場做的不好,其他再好也無用,此時管理、規范統統於事無補。薪酬高也是暫時的,不能長久。
2、福利
從工資去評論一個公司是最大的誤區,畢竟現在大多數是民營企業,而非國營企業。看本質:這家公司的骨幹拿的多不多,公司效益好的時候是否普遍拿 的多,是否工作努力負責的人拿得多,是否能力上升了拿的多,是否有明確的獎懲制度並且切實執行,是否核心骨幹對於收入牢騷較少,是否有連續晉升的普通員 工,年終的重獎是否有、給了公認工作出色的人了嗎?如果這些答案大致是肯定,說明這個公司在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在辦事。 3、固定工資
工資是否合同中就規定清楚(或試用合同中就規定)?工資是否從來都按時發放?工資是否按規定明明白白發放而不這樣那樣的莫名扣款(當然違規扣款除外)?如果這樣,這個公司基本是可信的。
4、社保
是否明明白白有說法(尤其在試用期)?在公司正式就職的員工,是否都有社保?社保剛開始可能少,工作1年以上是否社保基數是否會上升?如果這樣,基本
上這個公司大的原則上是規范的。
5、加班
大家都不喜歡加班,但不得不加班。加班主要看是否個人沒有完成任務而要加班,是否公司要求加班但加班是否計入業績考核?工作比較出色的人加班是 否多(一般出色的人加班少)?寄希望於加班了馬上要拿加班工資,這不現實。加班短期有收入不現實,長期一般都有回報。其實加班對公司、個人都是個態度問 題,如果在公司加班能夠與個人的成長和晉升是掛鉤的,則是基本可取的。
6、公司的發展
看看公司是否在成長?業務、市場在擴展嗎?產品在擴展嗎?員工人數在增長嗎?客戶的基礎在加厚嗎?客戶在丟失嗎?如果大致是肯定的,則這個公司具備成長性,在此工作辛苦是必然的,但回報是可以期待的。
7、看看公司的員工
老員工多嗎?呆上2、3年以上的員工多嗎?老員工是骨幹核心嗎?他們的水平大多數高嗎?骨幹核心老員工的收入高嗎?他們工作狀態積極嗎?是否有 迅速上升的新員工(1年內的)?如果基本是肯定,則這個公司的價值觀是基本符合市場經濟規律,是基本長期堅持這個合理的價值取向原則的。這點是很能從側面 反映一個公司的整體基本情況的,什麼都可以假,這點假不了,什麼都可以包裝,這點包裝不了,是在其他情況無法判定的時候,可以作為重要的評價公司的一個依 據。新到一個公司,可以從這點先著手分析評估。
8、看會議是否簡潔高效
開會最能看出一個企業的管理作風和辦事效率,那種整天會議不斷,卻流於清談,只能說明公司沒有時間觀念和緊迫感,在無所事事中會被競爭對手的戰車碾得粉碎。
9、看工作氛圍是否融洽
員工之間相互協作,團結一心,積極向上,這樣的公司是一個蓬勃上進的公司,要力爭使自己融入進去。相反辦公室里派系林立,勾心鬥角,互相拆台,或員工人人自危,暮氣沉沉,這樣的公司呆不得,也呆不久,走為上策。
10、看組織紀律是否有序
是否紀律大於總裁,法治大於人治,規則面前人人平等。紀律鬆弛,違紀不糾,特權人物大量存在,這樣的公司就不會播撒公平的陽光。
11、看培訓是否有計劃
沒有培訓,公司就沒有活力,員工不僅僅是謀生者,同時也是想多學一點本領,不注重培訓,就留不住人。
12、看企業文化是否理性
那種假大空,弄些爆炸性口號、革命式口號向外叫得歡的企業,大多滿足於表面風光,由於根底淺,不低頭幹事,一遇風浪就會敗下陣來。
13、看領導個人魅力如何
如果領導在台上講,員工卻在台下講他;領導布置的任務,屬下陽奉陰違去應付,這樣的領導威信何在?一個缺乏領導個人魅力的公司,就如同球隊沒有精神領袖一樣,失敗是必然的。

㈧ 如何通過財報數據判斷公司是好還是壞

這里先假定一個前抄提財報是真襲實的,才有可能通過財報判斷公司的好壞。
如果財報的數據都是真實的,那麼一般會通過利潤表來判斷公司是否賺錢,通過現金流量表判斷公司的經營是否健康,通過資產負債表判斷公司是否資不抵債。
在報表中利潤、現金都是非常容易造假的部分,不過再高是造假手段都會有一些蛛絲馬跡,所以我們投資看財報,最大的用處其實是排除那些有問題或者疑似有問題的企業,防止投資踩雷。

㈨ 看一隻股票的好與壞,關鍵看企業的什麼

股票的好壞主要看基本面(營業能力,政策是否扶持,財務狀況)盈利的企業肯定比虧損的企業強。有政策扶持的行業發展更快。財務狀況良好的企業分紅一定更多。 首先股票的好壞是相對的,公司的業績好就是好嗎?不一定,價格如果太貴風險還是存在的。股票的價格低就是好嗎?也不一定,價格低很可能是公司的經營出了問題。 所以,股票的好與壞很大程度取決於你的投資理念。 但是就單純看企業方面是否優良的話,一.從股東結構上,凡是國資委下屬的公司,中字頭的公司,都差不多的。二.從主營業務方面,凡是行業的龍頭的,或凡是行業受國家保護的,總之處於好的行業的的前幾名的公司,也都能算好的。三.從資本結構方面,現金充裕,資產雄厚,負債適中或較小,毛收入很高的企業,也是不錯的。四.從歷史記錄上,公司經營穩定,利潤逐年提升,即使遭遇蕭條也不是萎縮的很厲害或萎縮了但不缺錢的,也都是還行的。五.從管理層中,優秀的管理者是能力無群的,他能帶領企業絕地逢生,能給股東創造常年不衰的利潤。從財務指標上面看的話,你必須去比較才能看到好壞,當然一定要同行業比較,同行業比較可用凈利潤相關的指標如凈利率來判定管理者的成效,好的管理者的凈利率高,也就是說,同等情況下人家比別人掙得多,當然是有效好管理者啦。還有,還可用經營周期來看,經營周期是和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比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成本,經營周期短的公司質量好。負債上你要看,是經營性負債居多(就是稅延啊員工福利工資類的),還是借款居多。借款是要還的,經營負債的意義是經營著才存在的一些因發展而形成的債務。

閱讀全文

與好公司與壞公司投資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買3手怎麼買 瀏覽:264
穩定增長股票 瀏覽:145
融資租賃香港上市 瀏覽:153
和信理財是非法集資嗎 瀏覽:631
平安銀行貸款協議 瀏覽:273
外匯win系統 瀏覽:161
基金交易賬號身份證升為 瀏覽:791
瑞華投資理財 瀏覽:896
投資公司怎樣發展客戶 瀏覽:814
股票跟基金掛鉤的都有哪些 瀏覽:718
主要外匯交易商 瀏覽:347
三年前信用卡連續逾期還能貸款嗎 瀏覽:674
熱卷主力期貨吧 瀏覽:154
新手投資理財活動 瀏覽:234
cj期貨 瀏覽:809
融資合同公證 瀏覽:342
薩斯喀徹溫省鉀礦吸引大量投資 瀏覽:550
融資租賃irr計算器 瀏覽:526
什麼人不適合期貨 瀏覽:329
日照1124豆伯價格 瀏覽: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