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6年房地產開發投資為什麼在6月份漲幅最大
2016年中國房地產市場走勢預測分析:
鑒於中國房地產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和市場透明度持續提高,房地產投資活動有望在未來幾年得到進一步發展,而國內投資者將繼續占據投資總量中的主要部分。
報告還總結了五大趨勢,並認為這些趨勢將持續助力國內投資者推動投資活動達到新的高度:
1、國有企業將成為投資市場中的重要賣方。未來的國有企業改革有望打破以往低效持有房地產的傳統,為房地產投資和重新定位帶來更多機遇。
2、中國保險公司有望成為國內外投資市場的最大買家之一。監管放寬將促使國內保險公司成為最活躍的機構投資群體。隨著保險公司商業地產投資經驗愈加豐富,仲量聯行預計未來數年內他們的商業地產投資規模和速度都將進一步提升。
3、中國私募基金將擴大其投資足跡。中國的房地產私募股權有望大舉擴張,甚至會受到國內保險公司投資活動的推升。
4、資產證券化將助推下一波投資高峰。中國政府在過去幾年一直通過試點項目測試資產證券化。同時,隨著政府改進稅收制度和提高監管透明度,資產證券化的作用將會逐步增加。
5、金融創新將對主流投資渠道形成補充。眾籌和P2P借貸等新的融資方式只是房地產投資領域技術促成創新的早期成果。我們預計,國內投資者和其他市場參與者將繼續開發適應中國市場的新融資工具和平台。
仲量聯行中國投資部總監表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投資規模將與經濟同步增長,適應不斷變化的投資需求。日趨成熟的中國國內投資者越來越善於捕捉國內外的投資機遇,自身的競爭力也在不斷提升。境外投資者無疑將會繼續擴大他們在中國的投資足跡,但國內投資者仍將繼續占據投資總量中的主要部分。」
中國房地產市場在過去幾年間增長迅速。據估計,2015年中國投資級地產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達到8,060億美元。而仲量聯行預計,中國房地產市場還有望在未來保持快速增長。顧東尼指出:「與此同時,我們正在見證各類中國投資者以史無前例的速度積累商業地產開發、收購和出售的經驗。」
上述五大趨勢合力將繼續提高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交易規模。顧東尼總結稱:「未來幾年,我們預計將會多次看到類似2015年創紀錄的時刻,中國資本毫無疑問將是最主要的推動力。」
B. 2016年中國房地產調控政策有哪些
根據規定,以現行契稅政策,個人購買住房實行差別化稅率。當個內人購買普通住房,且該住容房為家庭唯一住房的,所購普通商品住宅戶型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下的,契稅按照1%執行;戶型面積在90平方米到144平方米的,稅率減半徵收,即實際稅率為2%;所購住宅戶型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上的,契稅稅率按照4%徵收。購買非普通住房、二套及以上住房,以及商業投資性房產,均按照4%的稅率征稅。
C. 2016年房地產的9大趨勢 買不買都要看
2016年悄然而至,房地產行業雖然還充滿諸多變數,但有些趨勢已經露出端倪。網上各種預測此起彼伏,下面咱就說說2016年房地產必然發生的大事。
1、三四線城市房價繼續降
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鼓勵開發商降房價。鼓勵不是強制,「鼓勵」很可能意味著政策上對開發商的「讓利」,以促降房價。2016年房地產行業營改增落地,致房企成本下降,從而有利於降房價。而最可能降的是高庫存和弱需求的三四線城市,預計2016年三四線城市房地產銷量將下降10%,銷售均價將下跌5%。
2、一線城市房價漲15%
2014年和2015年一線城市的高價地將在2016年進入市場。與此同時,一線城市庫存去化周期已經下降50%,加之房貸政策寬松,積分落戶政策推動,需求正繼續累積,一線城市成為資本避險最後安全地,房價也將延續2015年的漲勢。
3、房價必漲9個城市
2016年,深圳、蘇州、南京、合肥、南昌、杭州、上海、北京和廣州最有可能表現更好。2015年底這9個城市庫存去化周期下降到了10個月以下,處於低位。可售房源有限,必將造成供不應求局面。上述城市房價上漲已是大概率事件。
4、首付比例降至20%
2016年去庫存政策最可能出台的是房貸首付比例降至20%。2008年~2010年間中國曾有過這一首付比例。
5、地王單價破10萬不是夢
2015年歲末深圳8萬元/平方米地王橫空出世,對2016年地王高度的想像空間被打開。新常態下,城市間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資源愈來愈向一線城市聚集。同時,在寬松貨幣政策下,房企融資成本越來越低,更有膽量涉足一線城市土地。
6、改善型產品主導市場
一二線城市的剛性需求逐漸消耗殆盡,改善型需求開始「稱王」。隨著二孩政策效果發酵,加上人們收入水平提高,戶型產品升級的需求也在提升。三四線城市也由於本地居民住房擁有率高,未來能快速去化的終將是改善型產品。
7、並購大戰上演
2015年的房企並購大戰還未結束,2016年房企並購腳步不會停下。一些中小房企將陸續宣布「去地產化」,轉型與轉行並存。一線房企在2016年外溢的投資將陸續投向二線城市,二線城市有限的需求將被一線房企的優質產品滿足,一些本地房企將被擠出市場。
8、北京積分落戶
2015年年底,北京市積分落戶管理辦法已經開始徵求意見。到2016年北京市將正式推出積分落戶管理辦法,漂在北京多年的北漂們將有通道獲得北京市戶籍身份,北京市也終於在積分落戶上補齊一課,與上海、廣州比肩。因此激活的「北漂」安居樂業需求,對房地產市場無疑是一劑興奮劑。
9、房地產互聯網熱退潮
肇始於2014年萬科的房地產全行業「互聯網+」浪潮將在2016年顯著退潮。經過2年的追風,房地產企業發現互聯網並沒有顛覆房地產,也沒有根本改變房地產的任何一個環節,互聯網+營銷、互聯網+社區、互聯網+定製、互聯網+眾籌並沒有看上去的那麼美。到2016年,務實的房地產企業的互聯網熱將會顯著退潮,回歸產品打造和服務。當然,互聯網與房地產行業的融合並沒有結束,互聯網思維對行業的改變依然會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深入。
D. 2016年房產投資,商住兩用的好還是70年大產權的房子好
當然是70年土地使用權的商品房好。
商住房土地使用權年限50年,到期需要繳納土地出讓金。
商住房物業費,水電費比商品房貴。停車費更是嚇人。
而且商住房不允許使用明火做飯,無煤氣入戶。
E. 急求!!2016年房地產新政策匯總
今年及去年全國各地出台的政策都差不多,政策都集中趨向於房地產去庫存。可見,去庫存是重中之重。在今年3月份,沈陽市下發22條房產新政,我覺得這些新政很全面的囊括了整個房地產的政策。如下:
一、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2016年我市商品房銷售實現同比增長10%的目標,庫存去化周期控制在合理區間,房價運行保持基本平穩,力爭用2-3年時間使我市房地產市場供需結構達到均衡。
二、嚴格控制新增供地。對全市房地產開發用地供應規模實施總量控制,原則上2016年全市房地產開發用地供應面積不超過上年度的50%。實行差異化供地政策, 原則上產業用地按需供應,對住宅庫存偏大區域減少供應,在房地產開發用地出讓前,由規劃、建設和房產主管部門合理確定商住比、車位比、容積率。及時發布城市發展規劃、建設規模、供應結構、空間布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和進展等信息,引導房地產市場理性投資和消費。
三、加大閑置土地處置力度。對超過動工開發期1年不滿2年的閑置土地,按規定收取土地閑置費,對閑置超過2年的依法收回,重新進行市場配置。
四、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和配套建設。加快新城區和新建項目周邊的道路、公交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對個別配套滯後的項目,經有關部門同意開發企業可墊資建設,待驗收合格後在繳納配套費時予以抵減。完善教育、醫療、商業等資源配置,在新城區鼓勵優質中小學校增設分校,配置社區醫療機構。優化水、電、氣、暖等公用事業配套服務,降低收費標准,規范收費行為,提高辦事效率。通過特許經營、投資補助、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城市基礎設施項目。
五、支持項目開工建設。各地區政府要認真排查、解決影響已出讓土地開工的歷史遺留問題,保證出讓的土地達到凈地標准。提高建築工程施工許可審批效率,落實我市有關建築工程施工許可和竣工驗收備案的規范意見。加大重點項目建設推進力度,落實市政府關於推進全市重點項目建設的政策措施。
六、支持開發企業調結構。對本意見下發之前已出讓的土地,開發企業可申請調整全裝修比例。對已供應、未開發的房地產開發用地,開發企業可以申請轉換用途、調整商住比例。對於在建商品住房項目,房地產開發企業可以申請調整套型結構,對不適應市場需求的住房戶型做出調整。對開發企業提出的申請,各有關部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予以支持,並簡化辦事流程、縮短審批期限。
七、對個人購買住房給予獎勵政策。凡個人購買住房契稅稅率超過1%的部分,市區兩級財政給予補貼。在市政府舉辦的房交會和異地房展會期間,對購買參展樓盤的住宅和非住宅給予購房補貼,具體補貼標准另行制定。同時,房交會推出的「惠民樓盤」將給予購房人房價補貼、契稅補貼和家裝補貼等讓利優惠。各地區政府要積極組織召開區域房交會,自行出台優惠政策。
八、加大住房公積金貸款支持力度。已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即可申請辦理住房公積金貸款。首次申請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比例降至10%。家庭或個人可以使用住房公積金同時貸款購買兩套房,第二套房貸款的最低首付比例為20%。實行「認貸不認房」政策,前次貸款已還清的,再次申請貸款的視為首次申請。最高貸款額度提高為單方50萬元、雙方70萬元、三方90萬元。主借款人可以與其父母或子女互用住房公積金進行貸款,互用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償還貸款。將職工繳納住房公積金條款納入《勞動合同》,加大城鎮民營企業及從業人員建立公積金制度的力度,做到應建盡建、應繳盡繳,並逐步將符合條件的農民工、鄉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及從業人員納入住房公積金體制。
九、降低二手住房交易稅費。二手住房轉讓繳納的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實行先征後補。居民互換住房的,實行「零稅費」政策,免收交易費、產權辦證費,繳納的契稅、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先征後補。支持居民改善住房條件,一年內先買房後賣房或先賣房後買房的,購買房產面積大於出售房產面積的,按面積差每平方米補貼50元。
十、自住型公寓享受住宅政策。居民購買商住公寓或酒店式公寓用於自住的,可以視為住宅,交易稅費按照住宅標准繳納,同時在落戶、入學、水電暖民用價等方面享受住宅同等政策。已經購買的用於自住的商住公寓或酒店式公寓,自本意見發布之日起,享受住宅同等政策。
十一、拓寬非住宅和住宅使用功能。鼓勵將符合條件的商品房和閑置建築改造為電商用房、「創客空間」等。允許從事電子商務、創新產業的小微企業和自由職業者將住宅、公寓登記注冊為營業場所。
十二、大力推動棚改貨幣化安置。從今年起對新納入棚改拆遷安置的居民,力爭全部實行貨幣化安置。
十三、高端人才購房享受優惠政策。進一步落實「盛京人才」戰略,對領軍人物和傑出人才等,由市、區兩級財政按政策規定發放購房補貼。
十四、支持高校、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新畢業生購房。對畢業未超過5年的高校、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在沈購買商品房的,給予住房公積金政策支持,公積金連續繳存時限由6個月降為3個月,首付比例實行「零首付」政策,最高貸款額度為單方60萬元、雙方80萬元。對高校、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購買商品房的,給予每平方米200元的獎勵政策。同時,對高校、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新畢業生購房的,給予契稅全額補貼政策。
十五、鼓勵農民進城買房居住。積極探索農民宅基地自願有償退出和土地增值收益合理分配機制。落實「兩權」可抵押貸款政策,簡化收入證明要件和擔保手續等,為進城購房的農民提供貸款支持。全面推進居住證制度,推動居住證持有人享有與本地戶籍人口同等的住房保障權利,將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納入住房保障范圍。一市三縣可結合本地區實際出台支持政策。
十六、方便購房人子女就學。居民為子女就學購買商品住房的,將入學條件由「以落戶時間為准」改為「以居住時間為准」,居住時間自購房人辦理商品房合同備案之日算起。
十七、支持兩地分居家庭、農民工和外籍人士購房安家。兩地分居家庭在沈購房安家的,按購房面積每平方米補貼100元的安家費。農民工在沈購房子女可在我市接受義務教育,就近入學,可以在我市參加中考。外籍人士在沈購房不受套數限制。
十八、支持開發企業並購重組、拓寬融資渠道。鼓勵開發企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出台我市支持開發企業並購重組的優惠政策。支持開發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協調金融機構下調信用良好企業的按揭保證金比例,加大對品牌開發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十九、減輕開發企業負擔。開發企業銷售未完工開發產品的計稅毛利率為15%,非普通住宅、商業、車庫的土地增值稅預征率調整到2%,普通住宅土地增值稅預征率調整到1.5%。對開發企業經批准建設且建成後無償移交政府部門的學校用地,暫不徵收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後置到辦理《商品房預(銷)售許可證》或《房屋所有權證》時徵收。取消建設項目的安措費、社保費收繳和撥付。進一步清理涉及房地產的不合理收費、押金、監管資金等,無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要堅決取消,收費標准過高的要適當降低。進一步梳理房地產開發建設審批流程,向社會公開審批環節和收費項目,未公開的不得實行審批或收費。
二十、加強對開發企業的監管。加強對開發企業資質的動態監管,完善退出機制,淘汰「 僵屍企業」。探索建立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機制,規避市場風險。
二十一、大力培育發展房屋租賃市場。進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建立購房與租房並舉、市場配置與政府保障相結合的住房制度。積極培育住房租賃經營機構,推進住房租賃規模化、專業化經營。對利用自持庫存商品房開展房屋租賃業務的開發企業,以及專業從事房屋租賃業務的企業、機構和自然人,給予金融、稅收等支持政策。鼓勵各類閑置房源進入租賃市場,多渠道增加供應。支持在沈就業、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租賃住房,可以領取3年租房補貼,標准為:博士每月800元,碩士每月400元,學士每月200元。進一步擴大公租房保障范圍,降低准入門檻,向外來務工人員、中高等教育畢業生等傾斜,促進房屋租賃市場壯大發展。
二十二、加強對房地產工作的領導。市政府對各地區政府和各相關部門落實本意見情況進行績效考評,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房地產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制定全市房地產市場規劃、工作目標、相關政策措施和組織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房產局,負責摸清並分析房地產市場情況,協調推進具體工作。各地區政府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並建立考核制度。
F. 2016年房地產投資情況怎麼樣
題主的問題有點大,回答就要到知乎了。
以本人在的上海為例,根據仲量聯回行2016年第四季度上海房地產市場回顧答來看,2016年上海房地產投資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 內地投資者推動年度成交量創新高。2016年全年,中國地產交易總額創紀錄地達到2,10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4%。 市場上半年表現平平,而年底開始復甦,第四季度交易額更是達到930億人民幣,環比增長49%,同比增長42%。
2.上海仍然是中國2016年投資的首選目的地。上海今年繼續主導中國房地產投資市場,全市交易總額達到928億元,占國內總投資的44%。
3.第四季度誕生了上海最大的單筆資產交易。亞騰資產管理公司和內地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以200億人民幣合資收購了世紀匯,該交易也創下上海單一資產交易額的歷史記錄。
個人從住宅感覺到2016也是上海房地產瘋狂的一年,不知道明年會怎麼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