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PTA產業經濟50人高峰論壇將在杭州召開,本次會議有新湖期貨公司和遠大物產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我是沈陽的,很想參加這樣的會議,請問路費給報么
2. 急急急!!!
1薇甘菊
學 名:Mikaina micrantha H. B. K.
英文名:Mile-a-minute Weed
分類地位:菊科Compositae
鑒別特徵:莖細長,匍匐或攀授,多分枝;莖中部葉三角狀卵形至卵形,基部心形;花白色,頭狀花序。
生物學特性:多年生草質或稍木質藤本,兼有性和無性兩種繁殖方式。其莖節和節間都能生根,每個節的葉腋都可長出一對新枝,形成新植株。
原產地:中美洲;現已廣泛分布於亞洲和大洋洲的熱帶地區。
中國分布現狀:現廣泛分布於香港、澳門和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1919年曾在香港出現,1984年在深圳發現。薇甘菊是一種具有超強繁殖能力的藤本植物,攀上灌木和喬木後,能迅速形成整株覆蓋之勢,使植物因光合作用受到破壞窒息而死,薇甘菊也可通過產生化感物質來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長。對6-8m以下林木,尤其對一些郁密度小的次生林、風景林的危害最為嚴重,可造成成片樹木枯萎死亡而形成災難性後果。該種已被列為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控制方法:目前尚無有效的防治方法,國內外正在開展化學和生物防治的研究。2空心蓮子草
學 名: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
英文名:Alligator Weed
中文異名:水花生、喜旱蓮子草
分類地位:莧科 Amaranthaceae
鑒別特徵:水生型植株無根毛,莖長達1.5-2.5m;陸生型植株可形成直徑達1cm左右的肉質貯藏根,有根毛,株高一般30cm,莖稈堅實,節間最長15cm,直徑3-5mm,髓腔較小。葉對生,長圓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頭狀花序具長1.5-3cm的總梗。花白色或略帶粉紅,雄蕊5。
生物學特性:多年生草本,以莖節行營養繁殖;旱地型肉質貯藏根受刺激時可產生不定芽。生長高峰期每天可生長2-4cm。花期5-10月,常不結實。
原產地:南美洲;世界溫帶及亞熱帶地區廣泛分布。
中國分布現狀:幾乎遍及我國黃河流域以南地區。天津近年也發現歸化植物。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1892年在上海附近島嶼出現,50年代作豬飼料推廣栽培,此後逸生導致草災,表現在:(1)堵塞航道,影響水上交通;(2)排擠其他植物,使群落物種單一化;(3)覆蓋水面,影響魚類生長和捕撈;(4)在農田危害作物,使產量受損;(5)田間溝渠大量繁殖,影響農田排灌;(6)入侵濕地、草坪,破壞景觀;(7)滋生蚊蠅,危害人類健康。
控制方法:(1)用原產南美的專食性天敵昆蟲蓮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防治水生型植株效果較好,但對陸生型的效果不佳。(2)機械、人工防除適用於密度較小或新入侵的種群。(3)用草甘膦、農達、水花生凈等除草劑作化學防除,短期內對地上部分有效。
3毒 麥
學 名:Lolium temulentum L.
英文名:Darnel Rye-grass, Poison Darnel
分類地位:禾本科Gramineae
鑒別特徵:莖叢生,高20-120cm。葉線狀披針形,長6-40cm,寬3-13cm。穗狹,長5-40cm,主軸波狀曲折,兩側溝狀,具8-19個互生的小穗;每小穗含(2-)4-6個花。第二穎具5-9脈;芒長7-15mm。穎果長橢圓形,長4-6mm,綠而具紫褐暈。
生物學特徵: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適應性廣,分櫱力較強。其籽實比小麥早熟,熟後隨穎片脫落。種子繁殖。
原產地:歐洲地中海地區;現廣布世界各地。
中國分布現狀:除西藏和台灣外,各省(區)都曾有過報道。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隨麥種傳播。1954年在從保加利亞進口的小麥中發現。可造成麥類作物嚴重減產。麥種受真菌Stromatinia temulenta Prill. & Del.侵染產生毒麥鹼(Temuline),能麻痹中樞神經。人食用含4%毒麥的麵粉,就能引起中毒。毒麥做飼料時也可導致家畜、家禽中毒。
控制方法:人工拔除。
4互花米草
學 名: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
英文名:Smooth Cord-grass
分類地位:禾本科Gramineae
鑒別特徵:稈高1-1.7m,直立,不分枝。葉長達60cm,基部寬0.5-1.5cm,至少干時內卷,先端漸狹成絲狀;葉舌毛環狀,長1-1.8cm。圓錐花序由3-13個長(3-)5-15cm,多少直立的穗狀花序組成;小穗長10-18mm,覆瓦狀排列。穎先端多少急尖,具1脈,第一穎短於第二穎,無毛或沿脊疏生短柔毛;花葯長5-7mm。
生物學特性:多年生草本,生於潮間帶。植株耐鹽耐淹,抗風浪。種子可隨風浪傳播。根系分布深達60cm的灘土中,單株一年內可繁殖幾十甚至上百株。
原產地:美國東南部海岸;在美國西部和歐洲海岸歸化。
中國分布現狀:上海(崇明島)、浙江、福建、廣東、香港。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1979年引入,曾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近年來在一些地方變成了害草,表現在:(1)破壞近海生物棲息環境,影響灘塗養殖;(2)堵塞航道,影響船隻出港;(3)影響海水交換能力,導致水質下降,並誘發赤潮;(4)威脅本土海岸生態系統,致使大片紅樹林消失。
控制方法:除草劑能清除地表以上部分,但對於灘塗中的種子和根系效果較差
5飛機草
學 名:Eupatorium odoratum L.
(Chromolaena odorata (L.) R. M. King & H. Rob.)
英文名:Fragrant Eupatorium, Bitter Bush, Siam Weed
中文異名:香澤蘭
分類地位:菊科 Compositae
鑒別特徵:高達3-7m,根莖粗壯,莖直立,分枝伸展。葉對生,卵狀三角形,先端短漸尖,邊緣有粗鋸齒,有明顯的三脈,兩面粗糙,被柔毛及紅褐色腺點,擠碎後有刺激性的氣味;頭狀花序排成傘房狀;總苞圓柱狀,長1 cm,總苞片3-4層。花冠管狀,淡黃色,柱頭粉紅色。瘦果狹線形,有棱,長5mm,棱上有短硬毛,冠毛污白色,有糙毛。
生物學特性:叢生型的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瘦果能借冠毛隨風傳播,而成熟季節恰值乾燥多風的旱季,故擴散、蔓延迅速。種子的休眠期很短,在土壤中不能長久存活。在海南島1年開花2次,第一次4-5月,第二次9-12月。
原產地:中美洲;在南美洲、亞洲、非洲熱帶地區廣泛分布。
中國分布現狀:台灣、廣東、香港、澳門、海南、廣西、雲南、貴州。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飛機草在20世紀20年代早期曾作為一種香料植物引種到泰國栽培,1934年在雲南南部被發現。為害多種作物,並侵犯牧場。當高度達15 cm或更高時,就能明顯地影響其他草本植物的生長,能產生化感物質,抑制鄰近植物的生長,還能使昆蟲拒食。葉有毒,含香豆素。用葉擦皮膚會引起紅腫、起泡,誤食嫩葉會引起頭暈、嘔吐,還能引起家畜和魚類中毒,並是葉斑病原Cercospora sp.的中間寄主。
控制方法:先用機械或人工拔除,緊接著用除草劑處理或種植生命力強、覆蓋好的作物進行替代,此外,用天敵昆蟲Pareuchaetes pseudooinsulata控制有一定效果。
6假高梁
學 名:Sorghum halepense (L.) Pers.
英文名:Johnson Grass
中文異名:石茅、阿拉伯高梁
分類地位:禾本科Gramineae
鑒別特徵:具根狀莖延長,具分枝。稈直立,高1-3m,葉寬線形,葉舌具緣毛。圓錐序大型,淡紫色至紫黑色;分枝輪生,與主軸交接處有白色柔毛;小穗成對,其中一個具柄,另一個無柄,長3.5-4mm,無芒,被柔毛。穎果棕褐色,倒卵形。
生物學特性:多年生草本,生於田間、果園,以及河岸、溝渠、山谷、湖岸濕處。花期6-7月,果期7-9月,種子和根莖繁殖。
原產地:地中海地區;現廣布於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以及加拿大、阿根廷等高緯國家。
中國分布現狀:台灣、廣東、廣西、海南、香港、福建、湖南、安徽、江蘇、上海、遼寧、北京、河北、四川、重慶、雲南。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20世紀初曾從日本引到台灣南部栽培,同一時期在香港和廣東北部發現歸化,種子常混在進口作物種子中引進和擴散。是高粱、玉米、小麥、棉花、大豆、甘蔗、黃麻、洋麻、苜蓿等30多種作物地里的雜草,不僅通過生態位競爭使作物減產,還可能成為多種致病微生物和害蟲的寄主。此外,該種可與同屬其他種雜交。
控制方法:(1)對混在進口種子中的種子,可用風選等方法去除;(2)配合伏耕和秋耕除草,將其根莖置於高溫、乾燥環境下;(3)用暫時積水的方法,抑制其生長;(4)用草甘膦或四氟丙酸等除草劑防治。
7紫莖澤蘭
原產於墨西哥被冠以「霸王草」之名,它所到之處,原有植物均被「排擠出局」。紫莖澤蘭不僅會引起糧食減產、牧草消退,對人體健康亦有影響,其植株內含有芳香和辛辣化學物質和一些尚不清楚的有害物質,其花粉能引起人畜過敏性疾病,家畜誤食會引起中毒。在國家首批入侵國內的16種外來物種黑名單中名列第一。
8加拿大一枝黃花(Solidago canadensis)
生物學特性:多年生草本,生於城鎮庭院、郊野、荒地、河岸、高速公路和鐵路沿線等處。花果期7~11月。以種子和根狀莖繁殖,繁殖能力強,生長迅速,從山坡林地到沼澤地帶均可生長。
原產北美洲,現已在北半球溫帶栽培和歸化。
9牛膝菊(Calinsoga parviflora),俗名:辣子草、小米菊
生物學特性:一年生草本,生於海岸附近到海拔3680米的山坡草地、河谷、疏林下、曠野、河岸、溪邊、田間、路旁、果園或宅旁。花果期7—10月。種子繁殖,繁殖力極強。
原產南美洲,現分布於世界大部分地區。
10裸柱菊(Soliva anthemifolia),俗名:座地菊
生物學特性: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生於荒地、田間及路邊,或為菜地、花圃和花壇中的雜草。花果期全年。種子繁殖。
原產南美洲,現已在全世界溫暖地區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