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華泰證卷個人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問卷怎麼填分數能高點
自己能夠承受的風險高,最後評分就高
⑵ 風險承受能力為最低類別的的普通機構投資者是否可以申請開通股票期權業務
可以。
但用戶如果要買入風險級別高於個人可承受的產品,需要券商履行告知義務。
⑶ 如何對基金產品的風險等級和投資人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匹配
你好,這是基金公司管理層應該做的事情,
普通投資者只要學會如何查詢一隻基金的過往業績,基金經理曾經的操盤歷史即可。
⑷ 期權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是怎樣的
就是對投資者進行一個問卷調查,比如是否有過投資經歷,對投資的預期回報等這些問題。
⑸ 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如何影響他的投資決策
不知道怎麼解釋,有的人比如做股票,贏了沒什麼,只要是虧了,不管多少,就回不知道應答該怎麼辦了。這里你或許還應該談到他的投資水平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水平一般有正向關系,所謂藝高人膽大,不過我感覺上面說了跟沒說一樣。
⑹ 什麼是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評估
一個是財力評估(月收入),一個是性格評估(激進,保守)
就是看你能不能承受風險,到底可以承受多少風險
⑺ 為什麼在網上買基金有提示超過風險承受能力
從今天7月1日開始,對投資者實施分級准入限制,並將基金產品或服務劃分風險等級(R1~),要求前兩者需遵從適當性匹配原則。
風險測評將決定你只能買什麼基金,新指引中,將普通投資者由低到高至少分為C1(含風險承受能力最低類別)、C2、C3、C4、C5五種類型。其次,基金產品或服務的風險等級也由低到高劃分出R1、R2、R3、R4、R5五個等級。
R1(低風險):「包括但不限於國債、債券質押式逆回購業務、債券質押式報價回購業務、貨幣型產品、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及相關服務」,這么理下來,C1~C5基民可投資的就是——貨幣市場基金、短期理財債券型基金。
R2(中等偏低風險):「包括但不限於地方政府債、政策性銀行金融債、AA+及以上級別的信用債及相關服務;國債、債券質押式逆回購業務、債券質押式報價回購業務、貨幣型產品、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及相關服務」,限C2~C5基民可投的就是——普通債券基金。
R3(中風險):「包括但不限於A股股票、B股股票、AA級別信用債、創新層掛牌公司股票、股票期權備兌開倉業務、股票期權保護性認沽開倉業務及相關服務;包括但不限於地方政府債、政策性銀行金融債、AA+及以上級別的信用債及相關服務;包括但不限於國債、債券質押式逆回購業務、債券質押式報價回購業務、貨幣型產品、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及相關服」,限C3~C5基民可投的就是——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可轉債基金、分級基金A份額。
R4(中等偏高風險):「包括但不限於退市整理期股票、港股通股票(包括滬港通下的港股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質押式回購(融入方)、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融入方)風險警示股票、AA-級別信用債、基礎層掛牌公司股票、個股期權買入開倉業務、股票期權保證金賣出開倉業務、權證、融資融券業務及相關服務」,限C4~C5基民可投的就是——債券基金分級B份額。
R5(高風險):「包括但不限於復雜的結構化產品、AA-以下級別信用債、場外衍生產品及相關服務。覆蓋「高風險、中高風險、中風險、中低風險和低風險」的所有投資產品或服務」,限C5基民可投的就是——可轉債券基金分級B份額、股票分級基金B份額、大宗商品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私募創投基金。
如果一定要「跨越」自己的測評等級購買基金,也不是說完全不行,但流程比較復雜。
目前各大基金官網購買渠道可重新做風險投資問卷,如果風險等級匹配購買的基金產品則不會彈出風險提示,如果超時風險問卷等級,則會提示是否繼續購買,目前都是在試行階段,風險等級高於問卷調查也可購買,只要看好基金屬性,看好未來上漲的基金都可買入!
⑻ 評估投資人風險承受能力有哪些方法
基金產品風險分為五個等級。依據風險從高到低,依次為高風險、較高風險、中內風險、較低風容險和低風險。
按照基金平均股票倉位和業績波動率兩項指標計算風險得分,然後求均值得到基金產品的風險得分:
風險等級 主要特徵
高風險 股票型基金 風險得分≥4.5
較高風險 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 風險得分3.5--4.4
中風險 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 風險得分2.5--3.4
較低風險 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 風險得分<2.5
低風險 中短債基金或貨幣市場型 不投資股票、可轉債、
權證、股指期貨等權益類證券或衍生品
A5風險最高,A1風險最低。
根據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財務狀況、短期風險承受水平以及長期風險承受水平等方面綜合評價,投資人的風險等級也劃分為五大類,承受能力由高到低排序為:激進型、積極型、穩健型、保守型和安益型。
不同類型的投資者需要選擇不同的基金產品及構建不同的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