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朋友公司說在美國納斯達克收購了個股票,現在融資說要將股票找人炒到三倍以上。投資10萬,6個月後回
記住,以後聽到每個賺錢的項目就算是真的你的第一反應要相信你是第n個知道的。就算你立即去做也輪不到你
『貳』 投資回報率和市盈率的相關計算(PIPE)
你的問題沒有說清楚,
每股收益為0.2元是哪年的?
私募投資一般以預期收益率計算,但是這里沒有09年的數據。
通常PIPE都是有鎖定期和折價的,這里沒有講。
只知道2010年每股收益,不知道當時的市場平均市盈率,無法計算估計。
而且,要知道當時的估算交易量,才能知道需要多長時間變現退出。
不知道時間怎麼計算 IRR?
這個題太理論了,根本就是自以為是的人來考你的。
====================================================
1、0.2元是09年末的財務數據。 ==>以預期09年5倍市盈率購買
2、鎖定期是1年 ==》2011才能開始賣,所以需要到2011年才能有回報,需要知道2011預測的市盈率。
3、折價是指當時市場價格的折扣嗎?還是指? ===》對,指2009年底股票市場價格是多少?1塊錢應該比市場價格低。
4、假設2010年的這個行業的平均市盈率是10倍 ===》理論上 10年價格6元(0.6*10)是09年投資1元的6倍,獲得500%的回報。
5、交易量如何估算?IRR不是內部收益率嗎? ==》一般都有平均日交易量,如果太小了,那麼1000萬恐怕賣1年也賣不完,退出時間直接影響IRR(和時間有關)
『叄』 為什麼股市這么長的歷史 合理估值都是10-20倍
我們在參考市場的估值情況,看的最多的就是市盈率的情況,特別是研究個股估值情況也會重點參考個股的市盈率的大小,市盈率越大代表存在高估的可能性,但我們參考的個股的時候會發現,每個板塊的市盈率情況存在很大的差異,大盤藍籌股的市盈率相對較低,特別是大盤銀行股的市盈率基本在5倍左右,而小盤股特別是一些科技類股的市盈率都在好幾十倍,市盈率在20倍和30倍的都相對較少,那是否代表這類個股的就是被高估了呢。
再次市場上市大盤藍籌個股佔比相對較少,小盤類個股佔比較大,大部分個股的市盈率都在幾十倍,是否也代表了A股整體處於高估的狀態呢,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解釋市盈率我們該如何去理解,並且A股是否處於被高估的狀態。
正確理解市盈率的含義
市盈率的公式是當前股價/每股收益,如果股價越高的市盈率越高,所以當股價大幅度上漲後市盈率隨之變大,所以的股價會出現高估的情況,當每股收益降低的情況,每股收益降低代表公司凈利潤降低,每股權益也隨之降低,這時候的市盈率也會出現變高的情況,兩個的變數的變動情況影響著市盈率的變化,下面給大家列舉一個案例,能夠更清楚了解市盈率的實際含義。
比如當年股價是10元,現在公司年報顯示是每股收益是0.5元,我們在計算公司的盈利的情況喜歡以年為單位,代表的公司的一整年的盈利情況,持有的股票目前的價值是一股為0.5元,比如當前公司的每年的盈利情況不變,股價也不變的情況下,我們需要0.5*20=10元,所以公司每年賺0.5元,需要20年的時間才能回本,這樣去理解的話,大家應該更容易去理解,如果懂得我上面案例解釋後,大家都知道的公司的每年的凈利潤是發生改變的,這就造成一個估值的計算方法。
由於大盤藍籌個股,本身市值較大,行業地位穩定,每年的凈利潤的情況相對較為問題,甚至增長也是出現小幅度的增長,所以大盤藍籌個股的成長性較差,而對於一些市值相對較小的上市公司,後期的業績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存在很大可能性出現大幅度增長的情況,業績大幅度增長,造成每股收益也會大幅度增長,這時候市盈率會快速下降,因為這類個股的成長性較好,雖然按照我們上面解讀的情況,在收益不變的情況下,需要20年回本,突然業績大幅度增長後,可能只要5年就回本了。
所以我們在市盈率估算的時候,按照行業不一樣,行業的成長性不一樣,合理估值肯定存在很大的差別,不能以統一市盈率去估值每一個公司和每一個板塊,大盤藍籌股票的本身成長性較差,不可能出現業績大幅度增加的情況,所以合理的市盈率相對較低,可能是十幾倍或者幾倍的情況,而小盤成長個股的給以其合理估值就相對較高,可能就是幾十倍,這里留下一個問題,很多投資者也會感到疑惑,既然成長性不一樣,那也是以後的情況,現在估值情況才是關鍵,萬一後面還會出現虧損的情況,不能一味往好處想,這句話是沒錯,這里我們需要講解到個股的上漲的邏輯了。
我們都知道我們投資者買入一家公司其實並不是在乎目前公司的價值,如果目前公司的價值是多少我們就投資多少,那財富根本無法出現增值的情況,那也不會出現很多資銀行信息港資看好的公司,看好這家公司是看好其以後的情況,以後發展的好拿投資的資金才會增值,我們投資股票也是這樣,我們看好是公司的未來而不是現在,那公司的未來好不好,是否會出現大規模盈利的情況的,那就是公司的成長性的好與壞了,而大盤藍籌股成長性較差,後期帶來大幅度增值的概率較低,所以股價相對較低,市盈率相對較低,而小盤科技類股票,後期帶來大幅度增值的概率較高,即使現在估值明顯高於的大盤股,很多資金也願意投資,下面我們參考每個行業的估值情況:
通過各個行業的
小結:我們通過通俗易懂的案例解讀每個行業的合理的市盈率不一致的原因了,大盤藍籌的市盈率較低估值較低,主要的是成長性較差,後期帶來的回報較低,而小盤科技類公司的市盈率高於大盤藍籌個股,主要原因是後期的成長性較好,未來價值可能出現大幅度增長的情況,所以資金在投資過程中賦予了每個行業的合理的估值大小,所以我們在了解股市整體估值的情況,不能拿小盤個股市盈率跟大盤藍籌去比較,也不能認為目前大部分小盤股的市盈率在幾十倍就認為的市場被高估。
『肆』 《15%年復合收益率怎麼賺如何實現15%的年收益》
是不是所有產品都能滿足15%的理財目標?活期存款是肯定無法實現的;買黃金長期來看也達不到要求;高利貸短期收益率很高,但很難持續。 有人說,買房過去10年收益率不是最高的嗎,房價永遠上漲,收益超過15%。這里要說明的是,從海外各國的地產市場看,特別是站在20-30年的角度,投資地段很好的房地產的復合收益率在10%就算不錯了。中國過去10年房地產收益率高,是因為地產市場的周期比較長,有18年左右。有一個例子可以佐證。1990-2000年,只要投資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收益比現在買中國房子還要高,當時很多基金年復合收益率都超過40%,但問題是,萬物皆有周期,納斯達克泡沫過後,這些基金的年復合收益率迅速下降到10%以下。過去10年買房子收益率高,大家都知道,這不能保證未來10年收益率一樣高。如果房價不再上漲甚至下跌,收益率會迅速下降。 要知道,投資大師們20-30年的復合投資收益率也就是20%以上。而年復合收益率在15%,就算是投資高手了。並且這個檢驗要超過10年的牛熊周期,房地產投資的檢驗需要更長時間。 財富增長的因素和三個參數相關:初期資本,復合回報率,投入的時間資本。對於初期資本,除了繼承的先天因素外,多數人需要勤儉節約,善於積累,資本的早期積累是最難的。而復合回報率15%就足夠了。第三個參數是時間,不能寄託於一兩次投機就可以獲得暴利,只有長期持續投資,才更容易過上美好生活。 獲得年復合收益率15%的技術不是教會的,是學會的。彼得林奇就說過,不進行研究的投資,就像打撲克不看牌一樣。這里的研究,我的理解就是經過事先的學習和投資前的認真准備。彼得林奇說,「許多人直到他們三十幾歲、四十幾歲甚至五十幾歲時才開始攢錢投資,時至今日,他們總算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再年輕,而且很快就需要額外的金錢來應付退休的需要。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等到人們意識到他們應該投資的時候,已經錯失了數以年計的投資股市的寶貴時機。」他特別強調,投資越早越好,盡管期初資本低,但更容易接受正確的投資思想,投資年限可以更長,更容易獲得復利的報償。 指望短期投機獲得暴利是不可能的。研究發現,盡管期貨市場經常渲染某人短期獲得暴利,但拉長時限,最後只要其還在市場投資,暴利一定會被侵蝕掉。一旦賭博心理養成,一次賭錯就全盤皆輸。通過用技術分析預測,通過每天抓漲停,這些都是錯誤的投資方法。投資者應該尋找的是大概率長期持續盈利的策略,不要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話。
『伍』 國泰納斯達克100(160213),選這只基金持有2年左右怎麼樣
國泰納指來100指數基金,是自排名GDII基金第一的基金。
今年收益率高達20.27%,成立以來、近一年、近半年、近三個月的收益都是正收益,是為數不多的投資海外的有正收益的基金,可以逢低投資,長期持有。會有不錯的投資回報率的。
『陸』 股票財務分析標准,再+100
樓上說的沒錯 ,你北辰應該和萬科比,中鋁跟鋁啊,銅啊比,都沒關系,同行業才具有可比性,每個行回業都有它比較合答適的市贏率,譬如鋼鐵是20倍以下,而白酒是60來倍,為什麼不是鋼鐵60來倍呢?說明不同行業不具備可比性.
軟體的數據,未必准確,不準確的見的太多了,你真要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就研究年報之類的,而且,就算年報,做假的還少嗎?要看出裡面的玄機需要技巧的.如果說你是要總結出這個指標的一個普遍的用於股票投資的規律,你就要自己總結,這樣你得到的規律,你以後操作起來更自信,我希望你不是用於短炒,如果你只是股票做把就走,圖形才是你該研究的,如果是學術研究,我就幫不上了.
『柒』 為什麼中國企業都要在納斯達克上市經營呢
就像在內地上市一樣,募集資金進一步發展
『捌』 幫我搞一份股票 或者基金 證券(任何一個) 投資分析報告
這個 你到華夏基金公司網站 或者到和訊網站上 隨便下載一份投資研究報告都可以了。
這里不能發連接 自己網路吧。
『玖』 如何查納斯達克市盈率
市盈率是某種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市場廣泛談及市盈率通常指的是靜態市盈率,通常用來作為比較不同價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標。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質地時,並非總是准確的。一般認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過高,那麼該股票的價格具有泡沫,價值被高估。當一家公司增長迅速以及未來的業績增長非常看好時,利用市盈率比較不同股票的投資價值時,這些股票必須屬於同一個行業,因為此時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較接近,相互比較才有效。
市盈率是很具參考價值的股市指針,一方面,投資者亦往往不認為嚴格按照會計准則計算得出的盈利數字真實反映公司在持續經營基礎上的獲利能力,因此,分析師往往自行對公司正式公布的凈利加以調整。
可以將影響市盈率內在價值的因素歸納如下:
⑴股息發放率b。顯然,股息發放率同時出現在市盈率公式的分子與分母中。在分子中,股息發放率越大,當前的股息水平越高,市盈率越大;但是在分母中,股息發放率越大,股息增長率越低,市盈率越小。所以,市盈率與股息發放率之間的關系是不確定的。
⑵無風險資產收益率Rf。由於無風險資產(通常是短期或長期國庫券)收益率是投資者的機會成本,是投資者期望的最低報酬率,無風險利率上升,投資者要求的投資回報率上升,貼現利率的上升導致市盈率下降。因此,市盈率與無風險資產收益率之間的關系是反向的。
⑶市場組合資產的預期收益率Km。市場組合資產的預期收益率越高,投資者為補償承擔超過無風險收益的平均風險而要求的額外收益就越大,投資者要求的投資回報率就越大,市盈率就越低。因此,市盈率與市場組合資產預期收益率之間的關系是反向的。
⑷無財務杠桿的貝塔系數β。無財務杠桿的企業只有經營風險,沒有財務風險,無財務杠桿的貝塔系數是企業經營風險的衡量,該貝塔系數越大,企業經營風險就越大,投資者要求的投資回報率就越大,市盈率就越低。因此,市盈率與無財務杠桿的貝塔系數之間的關系是反向的。
⑸杠桿程度D/S和權益乘數L。兩者都反映了企業的負債程度,杠桿程度越大,權益乘數就越大,兩者同方向變動,可以統稱為杠桿比率。在市盈率公式的分母中,被減數和減數中都含有杠桿比率。在被減數(投資回報率)中,杠桿比率上升,企業財務風險增加,投資回報率上升,市盈率下降;在減數(股息增長率)中,杠桿比率上升,股息增長率加大,減數增大導致市盈率上升。因此,市盈率與杠桿比率之間的關系是不確定的。
⑹企業所得稅率T。企業所得稅率越高,企業負債經營的優勢就越明顯,投資者要求的投資回報率就越低,市盈率就越大。因此,市盈率與企業所得稅率之間的關系是正向的。
⑺銷售凈利率M。銷售凈利率越大,企業獲利能力越強,發展潛力越大,股息增長率就越大,市盈率就越大。因此,市盈率與銷售凈利率之間的關系是正向的。
⑻資產周轉率TR。資產周轉率越大,企業運營資產的能力越強,發展後勁越大,股息增長率就越大,市盈率就越大。因此,市盈率與資產周轉率之間的關系是正向的。
『拾』 怎麼用年報計算股票報酬率
股票回報率是將股票投資的盈利除以投入資金的平均數字而計算出來的。
預測股票回報率比預測天氣更加困難。天氣預報雖也受諸多因素影響而難以准確預測,但有一點,是天氣會按自己的規律運行,不會因為人們的預報而發生變化。相反,股票回報率會因為對它的預測而發生改變。比如,人們預測股票甲的回報率會超過股票乙的回報率,假如這個預測是准確的話,那麼,人們在得知預測後,會立刻採取行動,購買股票甲,拋掉股票乙。同對對於已經持有股票甲的人,更不會輕易拋掉這只股。買者多,賣者少,股票甲的成交量低而價格會迅速上升,遠超過它的價值。這時如果在很高的價位買入股票甲的話,未來在價格重新調整回價值時,它的回報率極有可能是負值。相反,對於股票乙,由於人們都急於拋售,價格會迅速降低,以至於低於它的價值,未來在價格重新調整回價值時,股票乙的回報率可能是正值。股票乙的回報率反而高於股票甲的回報率,走向與預測完全相反。從而使一個准確的預測,變成了一個無效的預測。人們根據預測產生行動,從而改變了預測的結果。這種現象在經濟學上稱為「自指性」(Self- referentiality)。
自指性一般是指人們根據預言採取行動,結果使預言無法實現。人們為了躲避預言中的災禍而採取的行動,結果恰恰使預言得以實現。所以自指性既有可能使預言實現,也有可能預言不實現。就好像你預測明天既可能下雨,也有可能不下雨一樣,使得預測變得毫無意義。正是自指性的存在使對股票回報率的預測變得異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