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中國平安投資邏輯

中國平安投資邏輯

發布時間:2021-03-10 09:27:57

Ⅰ 請問:中國平安現狀怎樣它今後怎麼發展散戶原來以價值投資的思維持有它,今後該怎麼操作

你清楚這問題還不算遲.平安確實現在一點也不平安.雖然這事暫沒影響股價.但他也跌得很多.既然做價值投資,也不看重眼前利益.那為什麼不持有那些穩增漲的股了.中信證券也還行啊.他也跌了很多.但是還有很多對於他本身的利好沒出台啊.所以我個人建議換股.不是說平安沒投資價值.而是不應放在高風險低回報上面

Ⅱ 中國平安靠什麼贏利

首先是各類存款,其次是國家的大型工程,如高速、南水北調等,再就是投資基金股票,股權投資,還有綜合金融的業務

Ⅲ 中國平安為什麼要融資

本次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補充資本金、營運資金以及有關監管部門批準的投資項目

高層手中持有的中國平安股票的損失和再融資之後給他們帶來的好處相比是九牛一毛 所以他們並不在乎 也沒有考慮到大肆攬錢給市場帶來的不良後果

平安在去年A股上市籌資382億元已經使償付能力達到了400%以上,遠遠超過了保險監管部門規定的100%警戒線。平安本身在公告及新聞稿措辭上的傾向性也讓外界認為將有一場大收購到來,而並非僅僅為了補充資本金那麼簡單。

在被問及這筆資金的具體投向時,平安相關人士昨日向本報表示,「將以開放的心態把握境內外市場可能出現的投資機會,有針對性地部署資本,推動戰略目標的實現。」而據市場人士推測,平安募集資金用途包括海內外投資、二元戰略和銀行擴張三個方面。

近期市場上關於平安收購的傳聞很多,其中包括收購英國保誠、華夏銀行等。據記者采訪了解,平安集團近期正大肆「招兵買馬」,不少銀行業優秀人才(其中包括銀行高層)或將轉投平安門下。

據知情人士透露,自去年12月以18.1億歐元(摺合人民幣約199億元)成功收購富通集團後,中國平安高層曾不止一次表達過在海外收購上再下一城的「野心」。而對於中國平安來說,美國次貸危機給國際金融集團造成的重創,或許又是一次逢低買入的良機。

分析人士認為,平安再融資的投向有可能是控股一家有全球性網路的保險集團。「面對國內市場的高估值和國際市場的低估值這一歷史性機會,平安有可能會利用這次機遇,加快其邁向國際一流金融集團的步伐;另一個可能的選擇是,在國內進行銀行收購,但目前可供收購的標的已經非常少,而且如果是優質銀行資產老股東更願意去上市而不是賣給平安。」因此,楊建海認為,平安收購境外機構的可能性最大。

比較一下平安的募集資金與國際巨頭的市值會發現,「如果是全資控股,平安可以收購300億美元市值的公司,如果是相對控股,可以最多收購600億美元市值的公司。現在市值最高的海外壽險集團ING只有760億美元,平安可以收購的標的范圍很大。」楊建海認為。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理論上講,從高估值市場融資收購低估值市場股份是對股東有利的行為,因為融資成本低於投資回報。受次貸風波的影響,歐美市場估值下降趨勢明顯,比照亞洲市場已有明顯的投資優勢。但風險在於平安對被收購對象風險的掌控程度。

Ⅳ 中國平安為什麼虧損那麼嚴重

盡管公司各主營業務發展穩定,但因投資富通集團導致中國平安第三季度虧損78億元。

中國平安的三季報顯示,因計提投資損失157億元,致公司第三季度虧損約78億元,前三季度累計虧損7.05億元,每股收益累計虧0.10元,而上年同期凈利潤為116.8億元。中國平安第三季度保費收入656.9億元,上年同期362億元;第三季度計入富通投資損失157億元。

富通集團股票投資減值准備計提對凈利影響重大,但公司各主營業務發展穩定。壽險前三季度實現保費收入784.48億元,同比增長31.40%,產險實現保費收入209.60億元,同比增長27.2%。

Ⅳ 中國平安金融投資推廣是個解釋一下

加微信吧!

Ⅵ 中國平安的投資策略

601318 中國平安------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家以保險為核心的,融證券、信託、銀行、資產管理、企業年金等多元金融業務為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公司成立於1988年,總部位於深圳。公司為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股份名稱「中國平安」,股份代號2318。

公司控股設立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平安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並控股中國平安保險海外(控股)有限公司、平安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平安信託依法控股平安銀行有限責任公司、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平安再入世界500強 蟬聯中國非國有企業第一2008-04-09 21:38《福布斯》發布08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中國平安名列第293位 蟬聯中國非國有企業第一 ;

據2008《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Forbes Global 2000)出爐,中國平安憑借優異的經營業績、強勁的利潤增長再次進入500強,較去年猛進147席名列第293位。在151家上榜的中國企業中,排名第 9,蟬聯非國有企業第一名。同時,在全球102家上榜保險公司中,較去年前進8席位居第28位。

中國平安表示,今年是中國平安的20周年,福布斯的排名是對我們過往20年成長的嘉許。20年 來,從一家只有13名員工的小型保險企業,發展為今天擁有近7萬員工和30萬營銷員、4,000多萬客戶的大型綜合性金融集團;從單一財產保險業務,逐步 發展到涵蓋保險、銀行、資產管理、企業年金、信託、證券等全方位金融領域,平安的快速成長得益於改革開放的良好環境和歷史機遇,也得益於公司堅定的國際化 戰略、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未來,公司將繼續專注於自身發展,保持各項業務的穩健增長,致力於實現國際領先綜合金融集團的戰略目標,為廣大投資者創造 長期穩定的回報。

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中國平安已從最初只有13人的保險公司,快速成長為以保險、銀行、投資為 三大業務支柱的大型綜合性金融集團。據中國平安2007年年度業績顯示(按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平安各項業務保持健康快速發展,業績創歷史新高,綜合金融 『三支柱』戰略架構進一步鞏固,實現總收入人民幣1,370.51億元及凈利潤人民幣192.19億元,較上年分別增長55.4%和140.2%;總資產 及權益總額分別增長39.8%及138.4%至人民幣6,912.98億元及人民幣1,138.51億元。

在行業上,2007年中國第五大壽險公司新華人壽爆出內部人控制案後,市場傳聞保險保障資金接手的新華人壽股權將在合適時機轉手予中國財險,旨在補足其缺失的長期保險業務部門。如今時過境遷,來自海外投行的消息稱,中國平安或將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中國財險去接手保險保障資金所持有的新華人壽股權。

從長期來看中國平安還是有比較大的投資價值,只要中國的經濟保持快速的發展,中國平安就會有很大的發展,不過從近期來看,房地產市場降溫,國內通脹加劇,連續的緊縮政策,中國平安的業績將出現下滑,而且A股目前處於弱勢,因此短期投資,股價不一定會上漲,但是目前來說已經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可以適當分批買入長期持有,到時收益肯定會比較豐厚的;

中國平安,目前的業績算由於海外投資的虧損,呈現出下滑的窘局,但由於業務的相對穩定,在公司採取相應對策之後,其最終的業績換是可以保障的;而且現在的股價下跌的幅度已經很大,風險已經有一定的釋放,目前的點位不適合割肉出場,可以做的就只有持有,或者調倉換股,因為現在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底,但是現在離底已經不遠了,如果有長線投資的計劃,現在正是建倉的時候。

2、最新主要指標:08-09-30,每股資本公積: 6.179,主營收入(萬元):10421600.00同比減-19.28%,每股未分利潤: 1.592 凈利潤(萬元): -70500.00同比減-106.04%;

3、【歷年簡要財務指標】
┌—————————┬—————┬—————┬—————┬—————┐
|每股指標(單位) |2008-09-30|2008-06-30|2008-03-31|2007-12-31|
├—————————┼—————┼—————┼—————┼—————┤
|每股收益(元) |-0.1000 |0.9700 |0.6600 |2.1100 |
|每股收益扣除(元) |-0.0800 |0.9700 |0.6600 |2.0800 |
|每股凈資產(元) |10.1700 |11.0200 |12.8112 |14.6000 |
|調整後每 | | | | |
|股凈資產(元) |- |- |- |- |
|凈資產收益率(%) |-0.9000 |8.8000 |5.2000 |14.0700 |
|每股資本公積金(元)|6.1792 |5.7769 |7.3725 |9.8176 |
|每股未分配利潤(元)|1.5922 |2.8551 |3.1468 |2.4849 |
|主營業務收入(萬元)|10421600.0|7148500.00|3841200.00|16520400.0|
|主營業務利潤(萬元)|- |- |- |- |
|投資收益(萬元) |2656700.00|2344500.00|1615600.00|5695000.00|
|凈利潤(萬元) |-70500.00 |710200.00 |486000.00 |1508600.00|
└—————————┴—————┴—————┴—————┴—————┘

Ⅶ 基金為什麼重倉中國平安

因為中國平安這個股票的整體情況很不錯,也是納入上證50指數裡面的 中國平安逐漸發展為綜合金融公司,不僅僅是發展保險事業,還發展銀行和證券等等相關的業務,不斷的拓展整個的發展前景是不錯的,所以說很多基金管理人都會把中國平安納入基金的投資標地裡面
望採納!

Ⅷ 判定公司是否值得長期持有的七大投資主邏輯

我認為公司能否長期持有的標准包括:1行業成長空間很大,天花板很高,細分行業不容易出大市值公司。2、公司經營情況良好,好的行業也有被淘汰的公司。3、管理團隊穩定並且有進取心,不穩定的團隊本身就說明公司可能有問題,沒有進取心的團隊遲早會被競爭淘汰。4、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很多成長型企業不是死於競爭,而是死於資金鏈斷裂,想想樂視。5、持續增長的收入和利潤,沒有增長的公司不可能是好公司。6、充沛的現金流量,沒有現金流量的利潤就是在耍流氓。7、合理甚至低估的交易價格,好股好價缺一不可,如果你2007年10月買入中國平安那麼到現在你才解套,而如果你2008年10月買入,到現在則是盈利十倍。

Ⅸ 中國平安融資到底目的是什麼~~

【2008-01-21】
刊登向不特定對象公開發行A股方案,上午停牌一小時
中國平安日常關聯交易公告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下稱:本集團)在日常業務過程中,按照一般商務條款與關聯法人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交通銀行)存在存款類日常關聯交易,公司預計本集團於2008年至2010年期間的任意一天在交通銀行的存款余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390億元。
前次募集資金使用情況報告的公告
2007年10月26日,本公司獲得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注冊資本及修改公司章程的批復》批准,並於2007年11月13日取得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換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資本變更為人民幣7,345,053,334元(上述募集資金人民幣38,221,924,360元中,人民幣1,150,000,000元計入實收資本,其餘人民幣37,071,924,360元計入資本公積)。
前次募集資金實際投資項目無變更情況。截至2007年6月30日,本次募集資金到位後,已全部用於充實本公司資本金,本公司於2007年6月30日的實收資本為人民幣7,345,053,334元。充實資本金後,本公司各項業務保持快速穩定發展,2007年6月30日,本公司合並凈資產較上年末增長106.35%,2007年1-6月合並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104.4%。
董事會認為,本公司按前次A股招股說明書承諾的A股募集資金運用方案以前次募集資金充實了本公司資本金,有效使用了募集資金。本公司對前次募集資金的投向和進展情況均如實履行了披露義務。
公布董事會決議暨召開股東大會公告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2008年1月18日召開七屆十七次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如下決議:
一、通過公司與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關聯交易的議案。
二、通過公司向不特定對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方案的議案。
1.本次發行種類為人民幣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00元。
2.發行數量:不超過120,000萬股。
3.發行方式:採用網上、網下定價發行方式。公司本次增發A股股權登記日收市後登記在冊的A股股東享有一定比例的優先認購權。
4.發行對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開設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東賬戶的機構投資者以及社會公眾投資者(國家法律法規禁止者除外)。
5.本次增發股票的上市地:上海證券交易所。
6.定價方式:本次增發A股發行價格不低於公告招股意向書前20個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均價或前1個交易日的A股股票均價。
7.募集資金用途
本次募集資金凈額全部用於充實公司資本金以及/或有關監管部門批準的投資項目。
8.決議有效期
自公司2008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2008年第一次內資股類別股東會議以及2008年第一次外資股類別股東會議就本次增發A股方案的決議通過之日起12個月內有效。
9.對董事會辦理本次增發A股具體事宜的授權
三、通過關於本次增發A股前公司滾存未分配利潤處置的議案。
在本次增發A股完成後,新老股東將有權根據持股比例共享本次增發A股發行完成前本公司的滾存未分配利潤。
四、通過公司發行認股權和債券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議案:本次發行規模不超過人民幣412億元(不超過41200萬張債券),每張面值人民幣100元,按面值發行,債券期限自本次分離交易可轉債發行之日起6年;同時每張債券的認購人可以無償獲得公司派發的一定比例的認股權證。本次發行所附認股權證行權比例為2:1,即每2份認股權證代表1股公司發行之A股股票的認購權利;認股權證的存續期自上市之日起12個月。公司原A股股東享有一定比例的優先認購權。
五、通過關於本次增發A股和發行分離交易可轉債募集資金運用可行性的議案。
六、通過前次募集資金使用情況報告的議案。
董事會決定於2008年3月5日上午10:00召開2008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2008年第一次內資股類別股東會議及2008年第一次外資股類別股東會議,會議採取現場投票與網路投票相結合的表決方式進行,A股股東可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行使表決權,網路投票時間為當日9:30-11:30、13:00-15:00,審議關於以上及其它事項。
本次網路投票的股東投票代碼為"788318";投票簡稱為"平安投票"。

它的第7條里說:本次募集資金凈額全部用於充實公司資本金以及/或有關監管部門批準的投資項目。

但好象是為了收購一家英國的保險公司,詳細資料:

中國平安(601318 )在公布再融資方案後連續兩個跌停,其備受關注的募集資金用途初顯眉目:平安很可能以集資用於海外收購,對象則可能是英國老牌保險商英傑華(Aviva)及金融集團保誠(Prudential)。

記者從接近平安集團的人士處了解到,有平安重要高層在公布再融資方案前曾前往英國。而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平保巨額集資或有意收購英國保險商英傑華及保誠。該報道還稱,中國人壽(601628 )也可能考慮入股這兩家英國公司。

中國平安新聞發言人盛瑞生向本報記者表示,公司目前沒有具體投資項目的信息可供披露。對於入股英國英傑華和保誠的消息,他不予置評。

京華山一保險行業研究員夏平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指出,如果平安成功入股英傑華和保誠,對於平安公司價值將有正面影響。

她指出,以昨日收盤價計算,英傑華2008年預測市盈率為6.36倍,而保誠2008年預測市盈率為8.9倍。以目前市價收購的ROE將分別有15.7%和11.2%。而如果不考慮平安新的海外收購,預計其2009年的ROE水平約為15%。

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年,英傑華和保誠的股價分別下跌了約34%和19%,市盈率估值也低於一般成熟市場保險股平均11至12倍的水平。

英傑華成立於1696年,總部設在倫敦,在2005年美國《財富》雜志公布的全球500強企業中排名第35位,是英國最大、世界第六大保險集團。該公司是歐洲壽險和養老金產品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同時在世界其它地區,包括法國、荷蘭、西班牙、義大利、愛爾蘭、波蘭、土耳其、加拿大、新加坡和澳大利亞諸國的保險市場中也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世界最具國際性的公司之一,英傑華集團全球范圍內共有60,000名員工,向世界各地約3,000萬個客戶提供金融保險服務。

保誠於1848年成立於英國倫敦,是英國規模最大的金融及零售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保誠在全球擁有1600多萬客戶,截至2005年6月30日,其管理資產逾3800億美元。英國保誠集團自1923年進入亞洲,目前已成為亞洲最大的英資金融集團之一。(中國證券報 李宇)

中國平安千億融資或洽購英國保誠集團

入股保誠

1月22日,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平安1600億元天量融資背後的海外收購標的早已選定。納入平安管理層視線的,乃是英國最大的保險公司——保誠集團(PRU.L,PUK.NYSE)。

據該人士稱,中國平安計劃將自A股市場融得的約1000億人民幣的現金,用於購入保誠集團的部分股權。

受美國次按風暴侵襲,保誠集團股價已接近17個月以來的最低點,在上周五(1月18日)全球金融股暴跌的背景下再挫5.84%,收報5.965英鎊,較2007年5月高位時已跌去26.81%。

依此市價計算,目前保誠集團的總市值約140.30億英鎊(按當日匯率,摺合1973.57億元)。如此若按傳聞中所述的千億收購資金,中國平安有望獲得超過50%以上的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幫助中國平安在中國保險市場取得眾多成就的該公司首席保險業務運營官梁家駒,加盟平安之前便是保誠集團大中華區總裁。梁在保誠期間,曾領銜後者進入中國台灣地區市場,並與中信集團合資,設立信誠人壽。憑借大中華區的快速發展,梁將保誠帶動成為在亞洲市場僅次於美國國際集團的歐美保險公司。

但據保誠集團亞洲區高層表示,昔日導致梁出走平安的一個非常重要原因便是現任保誠全球CEO Mark Tucker的信任危機。但若收購事項完成,雙方也不排除冰釋前嫌,在商業立場上重新合作的可能。

事實上,近年以來,圍繞保誠集團的各種收購事件此起彼伏。包括美國大都會人壽、英國英傑華保險在內的眾多保險巨頭都曾表達並購意向。其中備受業界關注的是2006年英傑華擬以170億英鎊作價的收購計劃。但這一意向在當年3月下旬被保誠方面否決,並發布聲明稱對保持公司的獨立性滿懷信心。

對於近日爆出的中國平安擬收購部分股權傳聞,上述保誠亞洲區高層表示難以判斷。但該人士稱,與英傑華不同,中國平安作為亞洲企業進行收購,很難拿到控制性股權。相信向中國平安出售非控制性的少數股權是可以接受的,目前保誠在亞洲區業務(PCA)已有相當規模,兩者之間有較大的合作空間。

新華未了情

此外,1月22日香港市場中國財險(2328.HK)的股價暴跌似乎也向市場傳達了有關中國平安並購的消息。

受次按危機波及,當日香港市場金融股普遍出現較大跌幅。但出人意料的是,從事一般保險業務的中國財險竟在跌幅榜上位居榜首。午間跌幅一度高達21.96%,收盤時雖有回升,但收報於7.20港幣,急挫19.73%。

多位香港基金界人士稱,導致中國財險如此急跌的原因乃是新華人壽股權收購或生變數。

2007年中國第五大壽險公司新華人壽爆出內部人控制案後,市場傳聞保險保障資金接手的新華人壽股權將在合適時機轉手予中國財險,旨在補足其缺失的長期保險業務部門。據接近中國人壽的消息顯示,甚至同城的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也在2007年下半年建倉大量中國財險股份。於是中國財險股價暴漲,短短不到四個月的時間,便從不足5港幣,躥升至17.92港幣高點。

如今時過境遷,來自海外投行的消息稱,中國平安或將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中國財險去接手保險保障資金所持有的新華人壽股權。

事實上,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07年初新華人壽內部人控制事件全面爆發之前,中國平安便已著手收購其股權的准備,並在內部代號「小天鵝」。對於這一項目,中國平安向包括寶鋼集團在內的原新華人壽股東給出每股高達10元的收購價格,並向寶鋼集團等大股東許以高比例戰略配售的附加條件。而同期市場上新華人壽法人股的拍賣價格僅在6元左右。

中國平安的目的旨在將新華人壽變成自身旗下的另一間壽險專業子公司。但高價策略依然受挫,遭到原股東的集體反對,於是偃旗息鼓。
參考資料:www.gutx.com/news/gsjj/748716.htm

閱讀全文

與中國平安投資邏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500和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531
匯添富醫療基金001417還能漲嗎 瀏覽:583
2008年鎳價格 瀏覽:145
信託地產通道 瀏覽:396
用車貸款怎麼貸 瀏覽:55
創鑫貸理財 瀏覽:451
投資者的理財意識風險 瀏覽:975
悟空理財與pro 瀏覽:546
股指期貨第四次調整 瀏覽:581
微粒貸貸款的利弊 瀏覽:424
歡樂頌2外匯交易系統 瀏覽:525
信託資金的風險 瀏覽:650
黃金外匯110 瀏覽:193
富人理財方法 瀏覽:627
中山市小額貸款銀行 瀏覽:177
民生銀行電子外匯轉賬 瀏覽:729
外匯轉賬交稅 瀏覽:918
外匯暴利方法 瀏覽:65
廈門諾亞理財 瀏覽:251
中信擔保理財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