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好買基金最近搞的一個私募論壇主要內容是什麼啊
楊文斌:私募基金將是本次房地產新政的最大贏家
楊文斌:各位朋友,今天有機會在和訊2010夏季私募尖峰論壇上闡述一下目前我對私募市場的看法,非常的榮幸。我個人在基金行業很多年了
,有接近20年的證券從業經驗,其中12年在基金行業,以前一直在公募基金,07年我們創辦了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目前在對沖基金領域、公募
基金以及私募股權基金的研究和銷售方面,好買在國內是比較領先的。此外,我們本月底前會推出一支對沖基金中的基金(TOT)。剛剛方星海
主任也提到了,希望在上海把私募基金做大,當然也應該包括FOF/TOT。好買基金奉行一個原則就是大量的實地調研,好買在過去一年當中,
拜訪了全國接近200多位基金經理,對這個領域有一定的發言權。
我今天主要講三個觀點。第一,私募基金將是這次房地產新政的最大贏家。第二是股指期貨是私募進入多元對沖時代的入門磚。第三,內外
「監」修,是私募行業長青的關鍵。
私募基金將是這次房地產新政的最大贏家
先談第一個觀點,私募基金是這次房地產新政的最大贏家。過去幾年裡,有兩大產品是富人主要投資的方向,一個是房地產,一個是股票。
2001年,我買了第一套商品房,價格是7000每平方米,現在是3.5萬,扣掉按揭成本,摺合年復合回報率是33%。而過去十年,股市的年回報
大概是17%。但股市充滿了動盪,房地產市場卻是一路上升的。今年4月18日,國務院頒布了房地產新政,這對未來的房市和股市的影響是十分
巨大的。我們看到一個趨勢就是房地產的去商品化。房地產在1998年之前還不是商品,是福利分房,直到98年徹底廢除了福利分房後,房地產
才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從98年開始,一直到今年初,整個房地產走出了12年的長期牛市,年復合回報率達到33%以上,是非常驚人的,
全球罕見。但這次政府又做出了一個新的抉擇,就是住宅的去商品化,使房地產成為管制商品,所以未來這個33%的增長是不可再現的。那麼
多房地產出來的錢會到哪裡去?我覺得股票市場將是一個最大的贏家。這一部分錢有什麼特點?第一是單筆金額大,上海任何一套房子一兩百萬
是很正常的。第二這部分的資金回報是要求穩定回報。第三是總量巨大。我估計從這個市場流出來的,至少是幾十萬億,中國的投資品,沒有
一個市場可以承接這么大的資金,我們說VC、PE市場,最領先的20家私募股權基金,每年融資額不會超過500億,除了股票市場之外,沒有一
個市場可以承接這么大的資金。房地產市場的去商品化,就讓高端投資者,從雙邊投資選擇慢慢進入一個單邊選擇市場,也就是股市。而且
這部分的資金,因為具有追求絕對回報的特點,就決定了不會去追逐公募基金而是去追逐私募基金。所以以絕對回報為投資理念的陽光私募,
可能是這一次房地產新政最大的贏家,大家對後市沒必要太悲觀。
股指期貨是私募進入多元對沖時代的鑰匙和入門磚
第二個觀點,我想談一下股指期貨是私募進入多元對沖時代的鑰匙和入門磚。這些年來,中國證券市場有了四次革命性的變革,前三次只改
變了市場投資者的格局,並沒有改變股票只能做多才能賺錢的格局。2010年,股指期貨開了之後,這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為什麼這么說?
我們以08年為例,大家知道08年是很慘的年份,整個指數跌了71%,公募基金平均回報-56%,私募基金平均虧損也達到了35%左右,在沒有做
空機制的情況下,沒有一個贏家,大家都會輸錢,只是說私募輸的少一點而已。在這樣的情況下,絕對回報是空談,因為沒有一個有效工具
去支持。股指期貨出來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比如我用 Long/short的策略,08年1億的資產,你用8000萬做多,用1500萬做空的話,一年
下來你會賺14%左右。或者用另一種對沖策略,就是市場中性策略,用50%的資金在醫葯板塊做多,然後用50%在有色金屬板塊做空,一年下
來,可以賺16%。我還看到很多有趣的套利模型,例如股指期貨和現貨市場套利的模型,例如股指期貨盤中交易套利的模型,還有一個是專門
做股指期貨收盤日最後一天的行情,在收盤的最後十分鍾,利用理論價和現實價之間的差價套利,每個月只做一次,很有意思。最近我接觸
到很多以前在華爾街工作的中國華人,非常的優秀,都在紛紛殺回國內開創自己的對沖基金事業,他們會帶來很多新的理念和新的工具。
內外「監」修是私募基金基業常青的關鍵
第三,也是我想講的最後一點,內外「監」修是私募基金基業常青的關鍵。我舉一個自己經歷過的一個例子,1995年,當時我在巴林銀行工
作,巴林銀行新加坡的交易員尼克李森做多日經225指數,造成了公司十幾億英鎊的敞口風險,最後公司破產被收購。從歷史上來看,任何一
次金融危機,都和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失控有關。我們現在私募基金的風險在那裡?首先,是投資風險,比如說集中投資,現在私募很多是
做集中投資的,不像公募有非常嚴格的投資比例限制,有了股指期貨之後,這個風險會很大。像4月16日到現在跌了20%,有人賺了一兩倍,
但如果沒有風險控制,我相信會有一部分私募都會爆倉,會把客戶的所有錢在2個月之內都虧光。另一個就是道德風險,我們已經看到一些
消息在報道一些私募,可能會涉及到一些內幕交易和利益輸送。包括在國外,都有很多挪用資金的案件,麥道夫就是一個例子。而我所見過
的私募公司,嚴格意義上建立起一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可以說幾乎沒有,這包括有沒有專門控制風險的制度,以及有沒有專門控制風
險的獨立部門和人,基本上沒有。現在的私募基金公司內部,基本上都是總經理一股獨大的。股指期貨出來之後,私募一定要深刻反思,或者
說要提前做准備,建立內部的風險監控制度。第二個是外部監管,我是贊成政府對私募適度監管的。我們常說的監管實際上包括兩類,一類
是專業資質的監管,比如說在香港,無論是私募公募你要拿一個9號牌。還有一類監管是行政監管,比如走信託結構就要受到信託法和信託公
司的監管。而走有限合夥的結構就要受到工商局的監管。我們目前只有行政監管,而沒有專業資質的監管。我個人贊成使用備案注冊制來解決
專業資格的問題,因為私募越做越大,越來越成為一個很大的一個投資工具,如果說失控的話,也會引起較大的社會風險和動盪。所以私募基
金公司應該加強內部的修煉,設立獨立的部門和人員,來管住自己,這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第二是外部要有適度的制度監管,僅僅是行政監
管是不夠的。
由於時間的關系,我就講到這里,一會兒我們再和大家溝通,謝謝大家。
㈡ 基金從業資格考試 題庫多少題啊 哪裡能找到真題啊 (對了 大家有沒有推薦的討論考試的論壇呢)
考生您好,首先每場考試的機考模式中自帶題目是每科10000道,隨機抽100道題給每位考生,每個考生的題目都可能是不一樣的,包括題目本身或題目順序。所以不論是題庫數量還是題庫本身都不太可能完全讓你全部知道,畢竟出題組的老師是和協會簽訂了不外泄題目協議的,市面上不論哪種說法的真題也好押題也好其實都是不準確的說法,應該都叫做練習題才比較正確。
㈢ 銀行從業資格證和證券從業資格證我該選哪個
當然是證券從業資格,銀行從業資格目前沒有要求,但是不管是進銀行還是進證券公司,都要求考取證券從業資格,進證券公司毋庸置疑。
證券是多種經濟權益憑證的統稱,也指專門的種類產品,是用來證明券票持有人享有的某種特定權益的法律憑證。它主要包括資本證券、貨幣證券和商品證券等。狹義上的證券主要指的是證券市場中的證券產品,其中包括產權市場產品如股票,債權市場產品如債券,衍生市場產品如股票期貨、期權、利率期貨等。
根據證券交易的種類以及方式具體有哪些,品種是如何的劃分的,這里炒股入門知識簡單的為大家總結一下證券交易的種類:債券交易、基金交易、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回購交易、信用交易、遠期交易和期貨交易、現貨交易。
㈣ 證券從業資格證有用嗎我都想放棄了
一般需要好一些的工作一般需要金融碩士學歷。
用書:
1.SAC出版的習題足夠
2.最新版更新到2012年9月的歷年真題。
就這兩本足夠,加油!
具體科目對應的職位如下:
1.基礎+交易:拉客戶開戶的客戶經理:
交易考出來之後也就是應聘經紀人的職位,打電話推銷開戶,待遇看你拉客戶的能力。
2.基礎+分析:分析師。
分析、承銷就算考出來,一般不是碩士學歷,不會直接讓你從事分析類的工作
3.基礎+基金:基金公司從業資格證
基金考出來供跳槽到基金公司用,一般不是碩士學歷進不了。
4.基礎+承銷:投行業務。
同3,一般不是碩士學歷進不了。
5.五門全考出來才能考CIIA,不過這個認證度不如CFA,就是便宜點。
打了這么多,望採納,祝樓主順利通過SAC。
有空多考有用的證書:考研、四六級、會計從業、CPA、ACCA。其他的不考也罷。
㈤ 現在最有前景的十大行業
現在汽車行業的前景一片復光明。汽車已經從以前的巨型奢侈品,逐漸面向大眾百姓的巨型消費品。也就是以後越來越多沒買車的人會逐步買車。
1.保有量市場。目前中國的汽車銷量增速很快,再加上原來的保有量,市場會越來越大。
2.後期利益和周邊消費。汽車不像婚慶,婚慶是一錘子買賣,而汽車買完需要面臨維修、保養、洗車、車飾、改裝等等附屬消費,這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3.舊手機、舊衣服淘汰下來,不一定製會賣二手,也許就放在家裡的角落。但汽車不同,每年進入二手車市場的汽車也有很大數量,因此催生了車販子這個利潤較大的職業。而隨著互聯網時代,逐步涌知現更專業的二手車交易平台。
4.買車了則必須也得買車險,車險這一塊是保險公司很大的蛋糕。
5.汽車道金融。買車貸款一般分為銀行和汽車金融。目前汽車金融形勢對於消費者比較便捷,4S店也願意讓消費者貸款買車,這樣會賺取不菲的手續費。
㈥ 基金從業證書是電子版的嗎
朋友,這事其實不需要去求助別人的,在你網頁頂部不是有個文庫嗎?輸入基金從業資格考試能有一堆結果,只看能否符合你的要求了。
如果覺得不滿意推薦你去大家論壇。網址自己搜一下就有,發出來估計要審核,幾乎所有考試在這論壇都有自己版塊,去年我考職稱英語就去的這網站,資料多得你都下不完,自己找下基金考試板塊吧。
還有還可以去一些網盤網站去找別人是否有存了的,比如趣盤網站,網址也是自己搜一下就有,怕發出來一審核,不知等到啥時了。
㈦ 誰有基金從業資格考試的備考資料,或者給個可以下載相關資料的論壇,謝謝。
中華會計網校,有復習指導、大綱、知識點、高頻考點、復習題等等,可以去看看。
㈧ 准備基金從業資格考試,用什麼手機APP比較好
愛考網設有基金從業資格考試考題研究部門,專門從事於對歷年各個考試的知識點和題型分析和研究,精確地把握住了各個考試的出題規律。歷經7年,題庫系統沉澱了上千萬道精華考題,並持續不斷更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道題目都被頻繁地調取練習, 積累了海量的用戶使用數據。
㈨ 求基金從業資格考試的視頻課,謝謝大佬
你可以在希賽網基金從業資格考試頻道查看,有時候有免費的公開課。
㈩ 解答金融知識的論壇
http://finance.shufe-cec.com/cwgl/433/
金融知識解答
作者 Brooke 瀏覽 258 發布時間 08/10/31
什麼是金融?
金,金子;融,融通;金融——金子的融會貫通。古今中外,黃金,因其不可毀滅性、高度可塑性、相對稀缺性、無限可分性、同質性及色澤明亮等特性特點,成為經濟價值最理想的代表、儲存物、穩定器和交換媒介之一,並因此成為世人喜愛和追逐的對象。
黃金曾一度成為國際貿易中唯一的媒介。在易貨經濟時代,商人只能進行對口的交易,以物易物,因此,人類的經濟活動受到巨大制約。在金本位經濟時代,價值與財富是以實物資產——黃金為依據和標准,這種客觀的物理方法非常有利於全球經濟的平穩發展。然而,作為價值流通的載體,黃金不利的一面如搬運、攜帶、轉換等不便的物理條件限制,使它又讓位於更為靈活的紙幣(貨幣)。如今,貨幣經濟不僅早已取代了原始的易貨經濟,而且覆蓋了金本位經濟。貨幣經濟在給人類帶來空前經濟自由的同時,也給人類來帶來了諸多麻煩和問題,如世界貿易不平衡、價值不統一、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經濟發展大起大落等等。引發當場這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的重要宏觀因素之一,就是全球貿易失衡,尤其是巨大的美國貿易赤字。
脫離金本位的初衷是想實現經濟自由和穩定發展,然而,今天卻適得其反。在貨幣多樣化的今天,現代金融中的含「金」量越來越少,但其內涵、作用及風險卻越來越廣,越來越大,並已滲透到社會的每個角落和每個人的生活中。
綜上所述,金融就是價值的流通。離開了價值流通,金融就成為「一潭死水」,價值就無法轉換。價值無法轉換,經濟就無法運轉。經濟無法運轉,新的價值也無法產生。新的價值無法產生,人類社會就無法發展。因此,金融危機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演變為經濟危機,經濟危機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演變為社會危機。世界大戰的深層原因都是經濟問題。(金融專家丁大衛解說)
金融是什麼?
金融,是指貨幣資金的融通,可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此兩種資金融通方式的區別在於有否金融機構介入,沒有則為直接融資,有則為間接融資。
按丁大衛先生的觀點,金融就是樹!盡管金融屬於人類意識范疇,但它必須遵循天地之規律——地球法則。樹是地球法則的集大成者。「金融樹」通過樹,揭示了金融發展 變化的唯一客觀規律。所有金融危機都是人為的,都不應該發生,都是可以避免的。但在人類掌握金融的基本規律之前,金融危機是難以避免的。多年的研究與實踐證明,金融就是「樹」,違背了「樹」的原則和規律,金融危機就一定會發生。(金融專家丁大衛解說)
什麼是金融產品?
金融產品指的是各種經濟價值的載體,如現金、股票、期貨等。比如我們說張三很有錢,不過他的3百萬塊錢都買了股票,現在這些股票的市場價值還不到1百萬。從這個列子中,我們看到價值在不同的載體中轉換並存在。除極少數情況下,如金條、金磚等,這種載體往往是以非實物的有價證券形式存在,因此也稱為金融資產。此外 ,由於金融產品又能用來贏利,所以又稱為金融工具。上述張三用錢買股票就是想用股票這個金融工具去賺錢。
很多金融產品都是由實物資產演變而來,比如微軟公司的股票就是由微軟公司的實際資產演變而來,而微軟公司的股票期貨和期權又是由微軟公司的股票演變而來。又比如房屋抵押證券是由房屋而來。好比樹葉是由樹枝而來,樹枝是由樹干而來,樹干是由樹根而來。它們環環相扣,相互影響。
近20-30年,創新是最時尚的。華爾街的「精英們」更不敢下風。他們絞盡腦汁,不斷花樣翻新,創造出各種各樣,繽紛凌亂,連自己都搞不懂,更不用說駕馭它們的金融產品,結果導致美國這棵金融大樹嚴重失衡,不堪重負。這就是這次華爾街幾近「自我毀滅」的系統和市場原因,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民眾很不情願救華爾街的原因之一。(金融專家丁大衛解說)
什麼是金融市場?
簡單地說,金融市場就是所有金融產品交易的市場,也是所有金融從業人員從業的市場。金融市場也可稱之為金融體系,盡管它很不完善。既然金融市場是所有金融產品交易的市場,那麼它涉及的領域、范圍就很廣,涉及的內容就很多。在此先簡單介紹,以後再詳細介紹。
金融市場或金融體系是該領域的最大范疇,非常復雜,可以有不同的劃分方法。首先,金融的核心體系包括:銀行體系:證券體系:保險體系。廣義的金融體系還包括對沖基金、風險投資、信託基金、私募基金等。
所有金融市場都是資金的市場,如果按照資金的期限即時間長短劃分,銀行體系和證券體系中又包括短期資金市場即貨幣市場和長期資金市場即資本市場。(金融專家丁大衛解說)
什麼是金融機構?
金融機構是指從事金融服務業有關的金融中介機構,為金融體系的一部分,金融服務業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等行業,與此相應,金融中介機構也包括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專家丁大衛解說)
什麼是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指的是與金融相關的危機,也就是金融資產、金融市場或金融機構的危機,如股災、金融機構倒閉等。上述的個案金融危機國內外時有發生。但根據不同的市場和國家,如果個案危機處理不及時、不好,很容易演變為系統性金融危機。這次美國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就是一個再好不過的列子。次貸只是美國這棵金融大樹上的一個分枝,它的斷裂沒有得到及時處理,導致整棵大樹幾乎全面倒塌,整棵大樹的倒塌又導致全球性的金融災難。(金融專家丁大衛解說)
什麼是系統性金融危機?
系統性金融危機是那些波及整個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比如1930年代引發西方經濟大蕭條的美國金融危機,1990年代導致日本經濟萎靡不振的日本金融危機,1997年下半年襲擊東南亞的亞洲金融危機等。這些危機都是從一種金融市場波及到另外一種金融市場,如從股市到債市、外匯、房地產甚至整個經濟體系。(金融專家丁大衛解說)